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疏]正义曰:次卿大夫者,即士也。
案《说文》曰:"数始於一,终於十。"
孔子曰:"推一合十为士。"
《毛诗传》曰:"士者事也。"
《白虎通》曰:"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
故《礼辨名记》曰:"士者任事之称也。 传曰:通古今,辨然不然,谓之士。"
资於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资,取也。
言爱父与母同,敬父与君同。
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言事父兼爱与敬也。
故以孝事君则忠,移事父孝以事於君,则为忠矣。
以敬事长则顺。
移事兄敬以事於长,则为顺矣。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
能尽忠顺以事君长,则常安禄位,永守祭祀。
盖士之孝也。
[疏]资於至孝也。
正义曰:夫子述卿大夫行孝之事终,次明士之行孝也。
言士始升公朝,离亲入仕,故此叙事父之爱敬,宜均事母与事君,以明割恩从义也。
"资"者,取也。
取於事父之行以事母,则爱父与爱母同。
取於事父之行以事君,则敬父与敬君同。
母之於子,先取其爱;君之於臣,先取其敬,皆不夺其性也。
若兼取爱敬者,其惟父乎?既说爱敬取舍之理,遂明出身入仕之行。
"故"者,连上之辞也。
谓以事父之孝移事其君,则为忠矣;以事兄之敬移事於长,则为顺矣。
"长"谓公卿大夫,言其位长於士也。
又言事上之道,在於忠顺,二者皆能不失,则可事上矣。
"上"谓君与长也,言以忠顺事上,然后乃能保其禄秩官位,而长守先祖之祭祀。
盖士之孝也。
《援神契》云:"士行孝曰究。"
以明审为义,当须能明审资亲事君之道,是能荣亲也。
《白虎通》云:"天子之士独称元士。 盖士贱,不得体君之尊,故加“元"以别於诸侯之士也。”
此直言士,则诸侯之士;前言大夫,是戒天子之大夫,诸侯之大夫可知也。
此章戒诸侯之士,则天子之士亦可知也。
○注资取至君同。
○正义曰:云"资,取也",此依孔传也。
案郑注《表记》、《考工记》,并同训"资,取也"。
云"言爱父与母同,敬父与君同"者,谓事母之爱,事君之敬,并同於父也。
然爱之与敬,俱出於心。
君以尊高而敬深,母以鞠育而爱厚。
刘炫曰:"夫亲至则敬不极,此情亲而恭也。 尊至则爱不极,此心敬而恩杀也。 故敬极於君,爱极於母。"
梁王云:"《天子章》陈爱敬以辨化也。 此章陈爱敬以辨情也。"
○注言事至敬也。
○正义曰:此依王注也。
刘炫曰:"母亲至而尊不至,岂则尊之不极也?君尊至而亲不至,岂则亲之不极也?惟父既亲且尊,故曰兼也。"
刘瓛曰:"父情天属,尊无所屈。 故爱敬双极也。"
○注移事至忠矣。
○正义曰:此依郑注也。
《扬名章》云"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也。
旧说云:"入仕本欲安亲,非贪荣贵也。 若用安亲之心,则为忠也。 若用贪荣之心,则非忠也。"
严植之曰:"上云君父敬同,则忠孝不得有异。"
言以至孝之心事君,必忠也。
○注移事至顺矣。
○正义曰:此依郑注也。
下章云:"事兄悌,故顺可移於长。"
注不言悌而言敬者,顺经文也。
《左传》曰:"兄爱弟敬。"
又曰:"弟顺而敬。"
则知悌之与敬,其义同焉。
《尚书》云:"邦伯师长。"
安国曰:"众长,公卿也。"
则知大夫已上,皆是上之长。
○注能尽至祭祀。
○正义曰:谓能尽忠顺以事君长,则能保其禄位也。
禄谓廪食,位谓爵位。
《广雅》曰:"位,莅也。 莅下为位。"
《王制》云:"上农夫食九人。"
谓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
祭者际也,人神相接,故曰际也。
祀者似也,谓祀者似将见先人也。
士亦有庙,经不言耳。
大夫既言宗庙,士可知也;士言祭祀,则大夫之祭祀亦可知也:皆互以相明也。
诸侯言保其社稷,大夫言守其宗庙,士则"保""守"并言者,皇侃云:"称保者安镇也,守者无逸也。 社稷禄位是公,故言保。 宗庙祭祀是私,故言守也。 士初得禄位,故两言之也。"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忝,辱也。
所生,谓父母也。
义取早起夜寐,无辱其亲也。
[疏]诗云至所生。
○正义曰:夫子述士行孝毕,乃引《小雅·小宛》之诗以证之也。
言士行孝,当早起夜寐,无辱其父母也。
○注忝辱至亲也。
○正义曰:云"忝,辱也",《释言》文。
"所生,谓父母也",下章云"父母生之"是也。
云"义取早起夜寐,无辱其亲也"者,亦引《诗》之大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