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疏]正义曰:次诸侯之贵者即卿大夫焉。
《说文》云:"卿,章也。"
《白虎通》云:"卿之为言章也,章善明理也。 大夫之为言大扶,扶进人者也。 故传云:进贤达能谓之卿大夫。"
《王制》云:"上大夫,卿也。"
又《典命》云:"王之卿六命,其大夫四命。"
则为卿与大夫异也。
今连言者,以其行同也。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服者,身之表也。 先王制五服,各有等差。 言卿大夫遵守礼法,不敢僣上逼下。 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法言,谓礼法之言。 德行,谓道德之行。 若言非法,行非德,则亏孝道,故不敢也。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言必守法,行必遵道。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言行皆遵法道,所以无可择也。 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礼法之言,焉。 有口过。 道德之行,自无怨恶。 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 三者,服、言、行也。 礼:卿大夫立三庙,以奉先祖。 言能备此三者,则能长守宗庙之祀。 盖卿大夫之孝也。 [疏]非先王至孝也。 ○正义曰:夫子述诸侯行孝之事终毕,次明卿大夫之行孝也。 言大夫委质事君,学以从政,立朝则接对宾客,出聘则将命他邦。 服饰、言、行,须遵礼典。 非先王礼法之衣服,则不敢服之於身。 若非先王礼法之言辞,则不敢道之於口。 若非先王道德之景行,亦不敢行之於身。 就此三事之中,言行尤须重慎。 是故非礼法则不言,非道德则不行。 所以口无可择之言,身无可择之行也。 使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服饰、言、行三者无亏,然后乃能守其先祖之宗庙。 盖是卿大夫之行孝也。 《援神契》云:“卿大夫行孝曰誉,盖以声誉为义。"
谓言行布满天下,能无怨恶,遐迩称誉,是荣亲也。
旧说云:"天子、诸侯。 各有卿大夫。"
此章既云言行满於天下,又引《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是举天子卿大夫也。
天子卿大夫尚尔,则诸侯卿大夫可知也。
○注服者至逼下。
○正义曰:"服者,身之表也"者,此依孔传也。
《左传》曰:"衣,身之章也。"
彼注云"章贵贱",言服饰所以章其贵贱,章则表之义也。
云"先王制五服,各有等差"者,案《尚书·皋陶篇》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孔传云:"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
尊卑采章各异,是有等差也。
云"言卿大夫遵守礼法,不敢僣上逼下"者,"僣上"谓服饰过制,僣拟於上也;"逼下"谓服饰俭固,逼迫於下也。
卿大夫言必守法,行必遵德,服饰须合礼度,无宜僣逼。
故刘炫引《礼》证之曰"君子上不僣上,下不逼下"是也。
又案《尚书·益稷篇》称命禹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章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孔传曰:"天子服日、月而下,诸侯自龙衮而下,至黼、黻,士服藻、火,大夫加粉、米。 上得兼下,下不得僣上此古之天子冕服十二章,以日、月、星辰及山、龙、华虫六章画於衣。 衣法於天,画之为阳也。 以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绣之於裳。 裳法於地,绣之为阴也。 日、月、星辰,取照临於下;山取兴云致雨,龙取变化无穷;华虫谓雉,取耿介;藻取文章,火取炎上以助其德;粉取絜白,米取能养;黼取断割,黻取背恶乡善:皆为百王之明戒,以益其德。 诸侯白龙衮而下八章也,四章画於衣,四章绣於裳。 大夫藻、火、粉、米四章也,二章画於衣,二章绣於裳孔安国盖约夏、殷章服为说周制,则天子冕服九章,象阳之数极也。 案郑注《周礼·司服》称,至周而以日、月、星辰画於旌旗,所谓“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又云:"登龙於山,登火於宗彝,尊其神明也。"
古文以山为九章之首,火在宗彝之下。
周制以龙为九章之首,火在宗彝之上。
是登龙於山,登火於宗彝也。
又案《司服》云:"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絺冕,群小祀则玄冕。"
而冕服九章也。
又案郑注:"九章:初一曰龙、次二曰山、次三曰华虫、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皆画以为缋;次六曰藻、次七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皆絺以为绣,则衮之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 鷩画以雉,谓华虫也。 其衣三章,裳四章,凡七也。 毳画虎蜼,谓宗彝也。 其衣三章,裳二章,凡五也。 絺刺粉米,无画也。 其衣一章,裳二章,凡三也。 玄者衣无文,裳刺黻而已,是以谓玄焉。 凡冕服皆玄衣纁裳。"
又案《司服》:"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士之服自皮弁而下,如大夫之服。"
则周自公侯伯子男,其服之章数又与古之象服差矣。
○注法言至敢也。
○正义曰:"法言,谓礼法之言"者,此则《论语》云"非礼勿言"是也。
云"德行,谓道德之行"者,即《论语》云"志於道,据於德"是也。
"若言非法,行非德"者,即《王制》云"言伪而辩,行伪而坚"是也。
云"则亏孝道,故不敢也"者,释所以不敢之意也。
○注言必至遵道。
○正义曰:此依王义,释"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也。
○注言行至择也。
○正义曰:言不守礼法,行不遵道德,皆已而法之。
经言"无择",谓令言行无可择也。
○注礼法至怨恶。
○正义曰:口有过恶者,以言之非礼法;行有怨恶者,以所行非道德也。
若言必守法,行必遵道,则口无过怨,恶无从而生。
○注三者至之祀。
○正义曰:云"三者,服、言、行者"也。
此谓法服、法言、德行也。
然言之与行,君子所最谨。
出已加人,发迩见远,出言不善,千里违之。
其行不善,谴辱斯及。
故首章一叙不毁而再叙立身,此章一举法服而三复言行也。
则知表身者以言行,不亏不毁犹易,立身难备也。
皇侃云:"初陈教本,故举三事。 服在身外可见,不假多戒;言行出於内府难明,必须备言。 最於后结,宜应总言。"
谓人相见,先观容饰,次交言辞,后谓德行,故言三者以服为先,德行为后也。
云"礼:卿大夫立三庙"者,义见末章。
云"以奉先祖"者,谓奉事其祖考也。
云"言能备此三者,则能长守宗庙之祀"者,谓卿大夫若能备服饰、言、行,故能守宗庙也。
《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夙,早也。
懈,惰也。
义取为卿大夫能早夜不惰,敬事其君也。
[疏]诗云至一人。
○正义曰:夫子既述卿大夫行孝终毕,乃引《大雅·烝民》之诗以结之,言卿大夫当早起夜寐,以事天子,不得懈惰。
匪,犹不也。
○注夙夜至君也。
○正义曰:"夙,早也。 《释古》文。 “懈,惰也",《释言》文。
云"义取为卿大夫能早夜不惰"者,引《诗》大意如此。
云"敬事其君也"者,释"以事一人",不言天子而言君者,欲通诸侯卿大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