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注疏 卷二 诸侯章第三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孝经注疏
《孝经注疏》 卷二 诸侯章第三 李隆基、邢昺

[疏]正义曰:次天子之贵者诸侯也。

案《释诂》云:"公侯,君也。"

不曰诸公者,嫌涉天子三公也。

故以其次称为诸侯,犹言诸国之君也。

皇侃云:"以侯是五等之第二,下接伯、子、男,故称诸侯。"

今不取也。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 诸侯,列国之君,贵在人上,可谓高矣。 而能不骄,则免危也。 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费用约俭谓之制节,慎行礼法谓之谨度。 无礼为骄,奢泰为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列国皆有社稷,其君主而祭之。 言富贵常在其身,则长为社稷之主,而人自和平也。 盖诸侯之孝也。 [疏]在上至孝也。 ○正义曰:夫子前述天子行孝之事已毕,次明诸侯行孝也。 言诸侯在一国臣人之上,其位高矣。 高者危惧。 若不能以贵自骄,则虽处高位,终不至於倾危也。 积一国之赋税,其府库充满矣。 若制立节限,慎守法度,则虽充满而不至盈溢也。 满谓充实,溢谓奢侈。 《书》称“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是知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

言诸侯贵为一国人主,富有一国之财,故宜戒之也。

又覆述不危不溢之义,言居高位而不倾危,所以常守其贵;财货充满而不盈溢,所以长守其富。

使富贵长久,不去离其身,然后乃能安其国之社稷,而协和所统之臣人。

谓社稷以此安,臣人以此和也。

言此上所陈,盖是诸侯之行孝也。

皇侃云:"民是广及无知,人是稍识仁义,即府史之徒,故言民人明,远近皆和悦也。"

《援神契》云:"诸侯行孝曰度。"

言奉天子之法度,得不危溢,是荣其先祖也。

○注诸侯至危也。

○正义曰:云"诸侯列国之君"者,经典皆谓天子之国为王国,诸侯之国为列国。

《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则天子之国也。

《左传》鲁孙叔豹云"我列国也",郑子产云"列国一同",是诸侯之国也。

列国者,言其国君皆以爵位尊卑及土地大小而叙列焉。

五等皆然。

云"贵在人上,可谓高矣"者,言诸侯贵在一国臣人之上,其位高也。

云"而能不骄,则免危也"者,言其为国以礼,能不陵上慢下,则免倾危也。

○注费用至为溢。

○正义曰:云"费用约俭谓之制节"者,此依郑注释"制节"也。

谓费国之财以供己用,每事俭约,不为华侈,则《论语》"道千乘之国,云节用而爱人"是也。

云"慎行礼法谓之谨度"者,此释"谨度"也。

言不可奢僣,当须慎行礼法,无所乖越,动合典章。

皇侃云:"谓宫室车旗之类,皆不奢僣也。"

无礼为骄,奢泰为溢”者,皆谓华侈放恣也。

前未解"骄",今於此注与"溢"相对而释之,言无礼谓陵上慢下也。

皇侃云:"在上不骄以戒贵,应云居财不奢以戒富。 若云制节谨度以戒富,亦应云制节谨身以戒贵。 此不例者,互其文也。"

但骄由居上,故戒贵云"在上";溢由无节,故戒富云"制节"也。

○注列国至平也。

○正义曰:列国,已具上释。

云"皆有社稷"者,《韩诗外传》云:"天子大社,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黄土。 若封,四方诸侯各割其方色土,苴以白苴而与之。 诸侯以此土封之为社,明受於天子也。"

社则土神也。

经典所论社、稷,皆连言之。

皇侃以为稷五谷之长,亦为土神。

据此稷亦社之类也,言诸侯有社稷乃有国,无社稷则无国也。

云"其君主而祭之"者,案《左传》曰:"君人者,社稷是主。"

社稷因地,故以"列国"言之。

祭必由君,故以"其君"言之。

云"言富贵常在其身"者,此依王注释"富贵不离其身"也;"则长为社稷之主"者,释"保其社稷"也。

云"而人自和平也"者,释"而和其民人"也。

然经上文先贵后富,言因贵而富也;下覆之富在贵先者,此与《易·系辞》"崇高莫大乎富贵",《老子》云"富贵而骄",皆随便而言之,非富合先於贵也。

经传之言社稷多矣。

案《左传》曰:"共工氏之子曰勾龙,为后土。 后土为社。 有烈山氏之子曰柱。 为稷,自夏以上祀之。 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言句龙、柱、弃配社稷而祭之,即句龙、柱、弃非社稷也。

又《条牒》云:"稷坛在社西,俱北乡并列,同营共门。"

并如条之说。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战战,恐惧。

兢兢,戒慎。

临深恐坠,履薄恐陷,义取为君恒须戒慎。

[疏]诗云至薄冰。

○正义曰:夫子述诸侯行孝终毕,乃引《小雅·小旻》之诗以结之,言诸侯富贵不可骄溢,常须戒惧,故战战兢兢,常如临深履薄也。

○注战战至戒惧。

○正义曰:此依郑注也。

案《毛诗传》云:"战战,恐也。 兢兢,戒也。"

此注恐下加惧,戒下加慎,足以圆文也。

云"临深恐坠,履薄恐陷"者,亦《毛诗传》文也。

恐坠谓坠入深渊,不可复出。

恐陷谓没在冰下,不可拯济也。

云"义取为君常须戒慎"者,引《诗》大意如此。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