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 卷五十四列传第十九 王长述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隋书
《隋书》 卷五十四列传第十九 王长述 令狐德棻、长孙无忌、魏征

王长述,京兆霸城人也。

祖罴,魏太尉。

父庆远,周淮州刺史。

长述幼有仪范,年八岁,周太祖见而异之,曰:"王公有此孙,足为不朽。"

解褐员外散骑侍郎,封长安县伯。

累迁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太子舍人。

长述早孤,少为祖罴所养,及罴薨,居丧过礼,有诏褒异之。

免丧,袭封扶风郡公,邑三千户。

除中书舍人,修起居注,改封龙门郡公。

从于谨平江陵有功,增邑五百户。

周受禅,又增邑通前四千七百户。

拜宾部大夫。

出为晋州刺史,转玉壁总管长史。

寻授司宪大夫,出拜广州刺史。

甚有威惠,吏人怀之,在任数年,蛮夷归之者三万余户。

朝议嘉之,就拜大将军。

后历襄、仁二州总管,并有能名。

及高祖为丞相,授信州总管,部内夷、獠犹有未宾,长述讨平之,进位上大将军。

王谦作乱益州,遣使致书于长述,因执其使,上其书,又陈取谦之策。

上大悦,前后赐黄金五百两,授行军总管,率众讨谦。

以功进位柱国。

开皇初,复献平陈之计,修营战舰,为上流之师。

上善其能,频加赏劳,下书曰:"每览高策,深相嘉叹,命将之日,当以公为元帅也。"

后数岁,以行军总管击南宁,未至,道病卒。

上甚伤惜之,令使者吊祭,赠上柱国、冀州刺史,谥曰庄。

子谟嗣。

谟弟轨,大业末,东郡通守。

少子文楷,起部郎。

李衍李衍,字拔豆,辽东襄平人也。

父弼,周太师。

衍少专武艺,慷慨有志略。

周太祖时,释褐千牛备身,封怀仁县公。

加开府,改封普宁县公,迁义州刺史。

寻从韦孝宽镇玉壁城,数与贼战,敌人惮之。

及平齐,以军功进授大将军,改封真乡郡公,拜左宫伯,赐杂彩三百匹,奴婢二十口,赐子仲威爵浮阳郡公。

后历定、鄜二州刺史。

及王谦作乱,高祖以衍为行军总管,从梁睿击平之。

进位上大将军,赐缣二千匹。

开皇元年,又以行军总管讨叛蛮,平之。

进位柱国,赐帛二千匹。

寻检校利州总管事。

明年,突厥犯塞,以行军总管率众讨之,不见虏而还。

转介州刺史。

后数年,朝廷将有事江南,诏衍于襄州道营战船。

及大举伐陈,授行军总管,从秦王俊出襄阳道,以功赐帛三千匹,米六百石。

拜安州总管,颇有惠政,岁余,以疾还京师,卒于家,时年五十七。

子仲威嗣。

衍弟子长雅,尚高祖女襄国公主,袭父纶爵,为河阳郡公。

开皇初,拜将军、散骑常侍,历内史侍郎、河州刺史、检校秦州总管。

衍从孙密,别有传。

伊娄谦伊娄谦,字彦恭,本鲜卑人也。

其先代为酋长,随魏南迁。

祖信,中部太守。

父灵,相、隆二州刺史。

谦性忠直,善辞令。

仕魏为直阁将军。

周受禅,累迁宣纳上士,使持节、车骑大将军。

武帝将伐齐,引入内殿,从容谓曰:"朕将有事戎马,何者为先?"谦对曰:"愚臣诚不足以知大事,但伪齐僭擅,跋扈不恭,沈溺倡优,耽昏曲蘖。 其折冲之将斛律明月已毙,谗人之口,上下离心,道路仄目。 若命六师,臣之愿也。"

帝大笑,因使谦与小司寇拓拔伟聘齐观衅。

帝寻发兵。

齐主知之,令其仆射阳休之责谦曰:"贵朝盛夏征兵,马首何向?"谦答曰:"仆凭式之始,未闻兴师。 设复西增白帝之城,东益巴丘之戍,人情恒理,岂足怪哉!"谦参军高遵以情输于齐,遂拘留谦不遣。

帝克并州,召谦劳之曰:"朕之举兵,本俟卿还;不图高遵中为叛逆,乖朕宿心,遵之罪也。"

乃执遵付谦,任令报复。

谦顿首请赦之,帝曰:"卿可聚众唾面,令知愧也。"

谦跪曰:"以遵之罪,又非唾面之责。"

帝善其言而止。

谦竟待遵如初。

其宽厚仁恕,皆此类也。

寻赐爵济阳县伯,累迁前驱中大夫。

大象中,进爵为侯,加位开府。

高祖作相,授亳州总管,俄征还京。

既平王谦,谦耻与逆人同名,因尔称字。

高祖受禅,以彦恭为左武候将军,俄拜大将军,进爵为公。

数年,出为泽州刺史,清约自处,甚得人和。

以疾去职,吏人攀恋,行数百里不绝。

数岁,卒于家,时年七十。

子杰嗣。

田仁恭田仁恭,字长贵,平凉长城人也。

父弘,周大司空。

仁恭性宽仁,有局度。

在周以明经为掌式中士。

后以父军功赐爵鹑阴子。

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中外兵曹。

后数载,复以父功拜开府仪同三司,迁中外府掾。

从护征伐,数有战功,改封襄武县公,邑五百户。

从武帝平齐,加授上开府,进封淅阳郡公,增邑二千户,拜幽州总管。

宣帝时,进爵雁门郡公。

高祖为丞相,征拜小司马,进位大将军。

从韦孝宽破尉迟迥于相州,拜柱国。

高祖受禅,进上柱国,拜太子太师,甚见亲重,尝幸其第,宴饮极欢,礼赐殊厚。

奉诏营庙社,进爵观国公,增邑通前五千户。

未几,拜右武卫大将军。

岁余,卒官,时年四十七。

赠司空,谥曰敬。

子世师嗣。

次子德懋,在《孝义传》。

时有任城郡公王景、鲜虞县公谢庆恩,并官至上柱国。

大义公辛遵及其弟韶,并官至柱国。

高祖以其俱佐命功臣,特加崇贵,亲礼与仁恭等。

事皆亡失云。

元亨元亨,字德良,一名孝才,河南洛阳人也。

父季海,魏司徒、冯翊王,遇周、齐分隔,季海遂仕长安。

亨时年数岁,与母李氏在洛阳。

齐神武帝以亨父在关西,禁锢之。

其母则魏司空李冲之女也,素有智谋,遂诈称冻馁,请就食于荥阳。

齐人以其去关西尚远,老妇弱子,不以为疑,遂许之。

李氏阴托大豪李长寿,携亨及孤侄八人,潜行草间,得至长安。

周太祖见而大悦,以亨功臣子,甚优礼之。

亨年十二,魏恭帝在储宫,引为交友。

释褐千牛备身。

大统末,袭爵冯翊王,邑千户。

授拜之日,悲恸不能自胜。

俄迁通直散骑常侍,历武卫将军、勋州刺史,改封平凉王。

周闵帝受禅,例降为公。

明、武时,历陇州刺史、御正大夫、小司马。

宣帝时,为洛州刺史。

高祖为丞相,遇尉迟迥作乱,洛阳人梁康、邢流水等举兵应迥。

旬日之间,众至万余。

州治中王文舒潜与梁康相结,将图亨。

亨阴知其谋,乃选关中兵,得二千人为左右,执文舒斩之,以兵袭击梁康、邢流水,皆破之。

高祖受禅,征拜太常卿,增邑七百户。

寻出为卫州刺史,加大将军。

卫土俗薄,亨以威严镇之,在职八年,风化大洽。

后以老病,表乞骸骨,吏人诣阙上表,请留卧治,上嗟叹者久之。

其年,亨以笃疾,重请还京,上令使者致医药,问动静,相望于道。

岁余,卒于家,时年六十九。

谥曰宣。

杜整杜整,字皇育,京兆杜陵人也。

祖盛,魏直阁将军、颍川太守。

父辟,渭州刺史。

整少有风概,九岁丁父忧,哀毁骨立,事母以孝闻。

及长,骁勇有膂力,好读孙、吴《兵法》。

魏大统末,袭爵武乡侯。

周太祖引为亲信。

后事宇文护子中山公训,甚被亲遇。

俄授都督。

明帝时,为内侍上士,累迁仪同三司,拜武州刺史。

从武帝平齐,加上仪同,进爵平原县公,邑千户,入为勋曹中大夫。

高祖为丞相,进位开府。

及受禅,加上开府,进封长广郡公,俄拜左武卫将军。

在职数年,以母忧去职,起令视事。

开皇六年,突厥犯塞,诏遣卫王爽总戎北伐,以整为行军总管兼元帅长史。

至合川,无虏而还。

整密进取陈之策,上善之,于是以行军总管镇襄阳。

寻病卒,时年五十五。

高祖闻而伤之,赠帛四百匹,米四百石,谥曰襄。

子楷嗣。

官至开府。

整弟肃,亦少有志行。

开皇初,为通直散骑常侍、北地太守。

李彻李彻,字广达,朔方岩绿人也。

父和,开皇初为柱国。

彻性刚毅,有器干,伟容仪,多武艺。

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亲信,寻拜殿中司马,累迁奉车都尉。

护以彻谨厚有才具,甚礼之。

护子中山公训为蒲州刺史,护令彻以本官从焉。

未几,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武帝时,从皇太子西征吐谷浑,以功赐爵同昌县男,邑三百户。

后从帝拔晋州。

及帝班师,彻与齐王宪屯鸡栖原。

齐主高纬以大军至,宪引兵西上,以避其锋。

纬遣其骁将贺兰豹子率劲骑蹑宪,战于晋州城北。

宪师败,彻与杨素、宇文庆等力战,宪军赖以获全。

复从帝破齐师于汾北,乘胜下高壁,拔晋阳,擒高湝于冀州,俱有力焉。

录前后功,加开府,别封蔡阳县公,邑千户。

宣帝即位,从韦孝宽略定淮南,每为先锋。

及淮南平,即授淮州刺史,安集初附,甚得其欢心。

高祖受禅,加上开府,转云州刺史。

岁余,征为左武卫将军。

及晋王广之镇并州也,朝廷妙选正人有文武才干者,为之僚佐。

上以彻前代旧臣,数持军旅,诏彻总晋王府军事,进爵齐安郡公。

时蜀王秀亦镇益州,上谓侍臣曰:"安得文同王子相,武如李广达者乎?"其见重如此。

明年,突厥沙钵略可汗犯塞,上令卫王爽为元帅,率众击之,以彻为长史。

遇虏于白道,行军总管李充言于爽曰:"周、齐之世,有同战国,中夏力分,其来久矣。 突厥每侵边,诸将辄以全军为计,莫能死战。 由是突厥胜多败少,所以每轻中国之师。 今者沙钵略悉国内之众,屯据要险,必轻我而无备,精兵袭之,可破也。"

爽从之。

诸将多以为疑,唯彻奖成其计,请与同行。

遂与充率精骑五千,出其不意,掩击大破之。

沙钵略弃所服金甲,潜草中而遁。

以功加上大将军。

沙钵略因此屈膝称籓。

未几,沙钵略为阿拔所侵,上疏请援。

以彻为行军总管,率精骑一万赴之。

阿拔闻而遁去。

及军还,复领行军总管,屯平凉以备胡寇,封安道郡公。

开皇十年,进位柱国。

及晋王广转牧淮海,以彻为扬州总管司马,改封德广郡公。

寻徙封城阳郡公。

其后突厥犯塞,彻复领行军总管击破之。

左仆射高颎之得罪也,以彻素与颎相善,因被疏忌,不复任使。

后出怨言,上闻而召之,入卧内赐宴,言及平生,因遇鸩而卒。

大业中,其妻宇文氏为孽子安远诬以咒诅,伏诛。

崔彭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

祖楷,魏殷州刺史。

父谦,周荆州总管。

彭少孤,事母以孝闻。

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

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

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

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

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

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

骑士因执而锁之。

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

其从者愕然而去。

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

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

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

上每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

又尝曰:"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

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

上曰:"试为我言之。"

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

观者以为知言。

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

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

上大悦,赐钱一万。

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

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

遂遣之。

及至匈奴中,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

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

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

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

从幸洛阳,彭督后军。

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

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

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

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

子宝德嗣。

史臣曰:王长述等,或出总方岳,或入司禁旅,咸著声绩,以功名终,有以取之也。

伊娄谦志量弘远,不念旧恶,请赦高遵之罪,有国士之风焉。

崔彭巡警岩廊,毅然难犯,御侮之寄,有足称乎!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