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
次,止也。
戊午渡河而誓,既誓而止于河之北。
[疏]传"次止"至"之北"○正义曰:"次"是止舍之名,《谷梁传》亦云:"次,止也。"
序云"一月戊午,师渡孟津",则师以戊午日渡也。
此戊午日次于河朔,则是师渡之日次止也。
上篇是渡河而誓,未及止舍而先誓之,此"次于河朔"者,是"既誓而止于河之北"也。
庄三年《左传》例云:"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宿为次。"
此"次"直取止舍之义,非《春秋》三日之例也。
何则?商郊去河四百余里,戊午渡河,甲子杀纣,相去才六日耳。
是今日次讫又誓,明日誓讫即行,不容三日止于河旁也。
群后以师毕会,诸侯尽会次也。
王乃徇师而誓。
曰:"呜呼!西土有众,咸听朕言。 徇,循也。 武王在西,故称西土。 ○徇,似俊反,《字诂》云:“徇,巡也。"
[疏]传"徇循"至"西土"○正义曰:《说文》云:"徇,疾也。 循,行也。"
"徇"是疾行之意,故以"徇"为循也。
下篇"大巡六师",义亦然也。
此誓总戒众军,武王国在西偏,此师皆从西而来,故称"西土"。
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
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
言吉人竭日以为善,凶人亦竭日以行恶。
○竭,苦曷反,又苦盖反。
今商王受,力行无度,行无法度,竭日不足,故曰力行。
播弃黎老,昵比罪人。
鲐背之耇称黎老,布弃不礼敬。
昵近罪人,谓天下逋逃之小人。
○黎,力私反,又力兮反。
昵,女乙反。
比,毗志反。
鲐,他来反,又音怡,鱼名。
逋,布吴反。
[疏]传"鲐背"至"小人"○正义曰:《释诂》云:"鲐背、耇、老,寿也。"
舍人曰:"鲐背,老人气衰,皮肤消瘠,背若鲐鱼也。"
孙炎曰:"耇,面冻梨色似浮垢也。"
然则老人背皮似鲐,面色似梨,故"鲐背之耇"称"梨老"。
传以"播"为布。
布者,遍也,言遍弃之,不礼敬也。
"昵,近",《释诂》文。
孙炎曰:"昵,亲近也。"
《牧誓》数纣之罪云:"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
知纣所亲近罪人,"谓天下逋逃之小人"也。
淫酗肆虐,臣下化之,过酗纵虐,以酒成恶,臣下化之。
言罪同。
○酗,况付反。
[疏]传"过酗"至"罪同"○正义曰:"酗"是酒怒,"淫酗"共文,则"淫"非女色,故以"淫"为过,言饮酒过多也。
"肆"是放纵之意,酒过则酗,纵情为虐。
以酒成此暴虐之恶,臣下化而为之,由纣恶而臣亦恶,言君臣之罪同也。
朋家作仇,胁权相灭。
无辜吁天,秽德彰闻。
臣下朋党,自为仇怨,胁上权命,以相诛灭。
吁,呼也。
民皆呼天告冤无辜,纣之秽德彰闻天地。
言罪恶深。
○胁,虚业反。
吁音喻。
秽,于废反。
[疏]"朋家"至"彰闻"○正义曰:小人好忿,天性之常,化纣淫酗,怨怒无已。
臣下朋党,共为一家,与前人并作仇敌,胁上权命,以相灭亡。
无罪之人,怨嗟呼天,纣之秽恶之德,彰闻天地。
言其罪恶深也。
○传"臣下"至"恶深"○正义曰:"胁上"谓纣既昏迷,朝无纲纪,奸宄之臣,胁于在下,假用在上之权命,胁之更相诛灭也。
"惟天惠民,惟辟奉天。 言君天下者当奉天以爱民。 ○辟,必亦反。 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 桀不能顺天,流毒虐于下国万民。 言凶害。 天乃佑命成汤,降黜夏命。 言天助汤命,使下退桀命。 惟受罪浮于桀。 浮,过。 [疏]传“浮过"○正义曰:物在水上谓之浮,"浮"者高之意,故为过也。
桀罪已大,纣又过之,言纣恶之甚,故下句说其过桀之状。
案《夏本纪》及《帝王世纪》云:"诸侯叛桀,关龙逢引皇图而谏,桀杀之。 伊尹谏桀,桀曰:‘天之有日,如吾之有民,日亡吾乃亡矣。 ’"是桀亦"贼虐谏辅,谓己有天命"。
而云过于桀者,《殷本纪》云:"纣剖比干观其心",桀杀龙逢,无剖心之事;又桀惟比之于日,纣乃诈命于天;又纣有炮烙之刑,又有刳胎斫胫之事,而桀皆无之,是纣罪过于桀也。
剥丧元良,贼虐谏辅。
剥,伤害也。
贼,杀也。
元,善之长。
良,善。
以谏辅纣,纣反杀之。
○丧,息浪反。
长,丁丈反。
[疏]传"剥伤"至"杀之"○正义曰:《说文》云:"剥,裂也,一曰剥,割也。"
裂与割俱是伤害之义也。
杀人谓之"贼",故"贼"为杀也。
"元者,善之长",《易》文言文。
"良"之为善,书传通训也。
"元良"俱善而双举之者,言其剥丧善中之善,为害大也。
"以谏辅纣,纣反杀之",即比干是也。
上篇言"焚炙忠良",与此经相类而复言此者,以杀害人为恶之大,故重陈之也。
谓己有天命,谓敬不足行,谓祭无益,谓暴无伤。
言纣所以罪过于桀。
○己音纪。
厥监惟不远,在彼夏王。
其视纣罪,与桀同辜。
言必诛之。
[疏]传"其视"至"诛之"○正义曰:纣罪过于桀,而言"与桀同辜"者,罪不过死,合死之罪同,言必诛也。
天其以予乂民,用我治民。
当除恶。
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
言我梦与卜俱合于美善,以兵诛纣必克之占。
[疏]传"言我"至"之占"○正义曰:梦者事之祥,人之精爽先见者也。
吉凶或有其验,圣王采而用之。
我卜伐纣得吉,梦又战胜。
《礼记》称"卜筮不相袭","袭"者,重合之义。
训"戎"为兵。
梦卜俱合于美,是"以兵诛纣必克之占"也。
圣人逆知来物,不假梦卜,言此以强军人之意耳。
《史记·周本纪》云:"武王伐纣,卜,龟兆不吉,群公皆惧,惟太公强之。"
太公《六韬》云:"卜战,龟兆焦,筮又不吉,太公曰:‘枯骨朽蓍,不逾人矣。 ’"彼言"不吉"者,《六韬》之书,后人所作,《史记》又采用《六韬》,好事者妄矜太公,非实事也。
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平人,凡人也。
虽多而执心用德不同。
[疏]传"平人"至"不同"○正义曰:昭二十四年《左传》此文,服虔、杜预以"夷人"为夷狄之人。
即如彼言,惟云"亿兆夷人",则受率其旅若林,即曾无华夏人矣?故传训"夷"为平,平人为凡人,言其智虑齐,识见同。
人数虽多,执心用德不同。
"心"谓谋虑,"德"谓用行,智识既齐,各欲申意,故"心德不同"也。
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
○十人,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及文母。
治,直吏反。
[疏]传"我治"至"德同"○正义曰:《释诂》云:"乱,治也。"
故谓我治理之臣有十人也。
十人皆是上智,咸识周是殷非,故人数虽少而心能同。
同佐武王,欲共灭纣也。
《论语》引此云:"予有乱臣十人。"
而孔子论之有一妇人焉,则十人之内其一是妇人,故先儒郑玄等皆以十人为文母、周公、太公、召公、毕公、荣公、太颠、宏夭、散宜生、南宫括也。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周,至也。
言纣至亲虽多,不如周家之少仁人。
[疏]传"周至"至"仁人"○正义曰:《诗毛传》亦以"周"为至,相传为此训也。
武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则纣党不多于周。
但辞有激发,旨有抑扬,欲明多恶不如少善,故言"纣至亲虽多,不如周家之少仁人"也。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言天因民以视听,民所恶者天诛之。 ○恶,乌路反,一音如字。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己能无恶于民,民之有过,在我教不至。 [疏]“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正义曰:言此者,以上云民之所恶,天必诛之,己今有善,不为民之所恶,天必佑我。
令教化百姓,若不教百姓,使有罪过,实在我一人之身。
此"百姓"与下"百姓懔懔",皆谓天下众民也。
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扬,举也。
言我举武事,侵入纣郊疆伐之。
○疆,居良反。
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
桀流毒天下,汤黜其命。
纣行凶残之德,我以兵取之。
伐恶之道张设,比于汤又有光明。
[疏]"今朕"至"有光"○正义曰:既与天下为任,则当为之除害,今我必往伐纣。
我之武事惟于此举之,侵纣之疆境,取彼为凶残之恶者。
若得取而杀之,是我伐凶恶之事用张设矣。
汤惟放逐,我能擒取,是比于汤又益有光明。
○传"扬举"至"伐之"○正义曰:《文王世子》论举贤之法云:"或以事举,或以言扬。"
是"扬"、"举"义同,故"扬"为举也。
于时犹在河朔,将欲行适商都,言我举武事,侵入纣之郊疆,往伐之也。
《春秋》之例有:"钟鼓曰伐,无曰侵。"
此实伐也,言"往侵"者,"侵"是入之意,非如《春秋》之例无钟鼓也。
勖哉,夫子!罔或无畏,宁执非敌。
勖,勉也。
夫子谓将士。
无敢有无畏之心,宁执非敌之志,伐之则克矣。
○将,子匠反,下篇注同。
[疏]"勖哉"至"非敌"○正义曰:取得纣则功多于汤,宜勉力哉!"夫子",将士等。
呼将士令勉力也。
以兵伐人,当临事而惧,汝将土等无敢有无畏轻敌之心,宁执守似前人之强,非己能敌之志以伐之,如是乃可克矣。
○传"勖勉"至"克矣"○正义曰:"勖,勉",《释诂》文。
呼将士而誓之,知"夫子"是将士也。
《老子》云:"祸莫大于轻敌。"
故今将士"无敢有无畏之心",令其必以前敌为可畏也。
《论语》称:"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孔子曰:‘必也临事而惧。 ’"令军士等不欲发意轻前人,宁执非敌之志,恐彼强多,非我能敌,执此志以伐之,则当克矣。
百姓懔懔,若崩厥角。
言民畏纣之虐,危惧不安,若崩摧其角,无所容头。
○懔,力甚反。
[疏]传"言民"至"容头"○正义曰:"懔懔"是怖惧之意,言民畏纣之虐,危惧不安,其志懔懔然。
以畜兽为喻,民之怖惧若似畜兽崩摧其头角然,无所容头。
顾氏云:"常如人之欲崩其角也,言容头无地。"
隐三年《谷梁传》曰:"高曰崩,头角之称崩,体之高也。"
呜呼!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汝同心立功,则能长世以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