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 容斋五笔·卷第七(十四则)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容斋随笔
《容斋随笔》 容斋五笔·卷第七(十四则) 洪迈

盛衰不可常

东坡谓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

予每读书史,追悼古昔,未尝不掩卷而叹。

伶子于叙《赵飞燕传》,极道其姊弟一时之盛,而终之以荒田野草之悲,言盛之不可留,衰之不可推,正此意也。

国初时,工部尚书杨纷长安旧居,多为邻里侵占,子弟欲以状诉其事,玢批纸尾,有"试上含元基上望,秋风秋草正离离"之句。

方去唐未百年,而故宫殿己如此,殆于宗周《黍离》之咏矣。

慈恩寺塔有荆叔所题一绝句,字极小而端劲,最为感人。

其词曰:"汉国河山在,秦陵草木深。 暮云千里色,无处不伤心。"

旨意高远,不知为何人,必唐世诗流所作也。

李峤《汾阴行》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 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明皇闻之,至于位下。

杜甫《观画马图》云:"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云:"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hòng"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元微之《连昌官词》云:"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 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闼树宛然。"

又云:"舞谢欹倾基尚存,文窗窈窕纱犹绿。"

"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 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 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

凡此诸篇,不可胜纪。

《飞燕别传》以为伶玄所作,又有玄自叙及桓谭跋语。

予窃有疑焉,不唯其书太媟"xiè",至云扬雄独知之,雄贪名矫激,谢不与交;为河东都尉,捽"zuó"辱决曹班躅,躅从兄子彪续司马《史记》,绌子于无所叙录,皆恐不然。

而自云:"成、哀之世,为淮南相。"

案是时淮南国绝久矣,可昭其妄也。

因序次诸诗,聊载于此。

唐赋造语相似

唐人作赋,多以造语为奇。

杜牧《阿房宫赋》云:"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辘轭远听,沓不知其所之也。"

其比兴引喻,如是其侈。

然杨敬之《华山赋》又在其前,叙述尤壮,曰:"见若咫尺,田千亩矣。 见若环堵,城千雉矣。 见若杯水,池百里矣。 见若蚁垤,台九层矣。 醯"xī"鸡往来,周东西矣。 蠛蠓纷纷,秦速亡矣。 蜂窠联联,起阿房矣。 俄而复然,立建章矣。 小星奕奕,焚咸阳矣。 累累茧栗,祖龙藏矣。"

后又有李庾者,赋西都云:"秦址薪矣,汉址芜矣。 西去一舍,鞠为墟矣。 代远时移,作新都矣。"

其文与意皆不逮杨、杜远甚。

高彦休《阙史》云敬之"赋五千字,唱在人口"。

赋内之句,如上数语,杜司徒佑、李太尉德裕常所诵念。

牧之乃佑孙,则《阿房赋》实模仿杨作也。

彦休者,昭宗时人。

张蕴古大宝箴

唐太宗初即位,直中书省张蕴古上《大宝箴》,凡六百余言,遂擢大理丞。

《新唐史》附其姓名于《文艺·谢偃传》未,又不载此文,但云"讽帝以民畏而未怀,其辞挺切"而已。

《资治通鉴》仅载其略曰:"圣人受命,拯溺亨屯。"

"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

"壮九重于内,所居不过容膝,彼昏不知,瑶其台而琼其室;罗八珍于前,所食不过适口,惟狂罔念,丘其糟而池其酒。"

"勿没没而暗,勿察察而明,虽冕旒蔽目而视于未形,虽黈"tǒu"纩塞耳而听于无声。"

然此外尚多规正之语,如曰:"惟辟作福,为君实难。 主普天之下,处王公之上,任土贡其有求,具寮陈其所倡。 是故恐惧之心日弛,邪僻之情转放。 岂知事起乎所忽,祸生乎无妄。"

"大明无私照,至公无私亲。"

"礼以禁其奢,乐以防其佚。"

"勿谓无知,居高听卑;勿谓何害,积小就大。 乐不可极,乐极生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勿内荒于色,勿外荒于禽。 勿贵难得货,勿听亡国音。 内荒伐人性,外荒荡人心。 难得之货侈,亡国之音淫。 勿谓我尊,而慢贤侮士;勿谓我智,而拒谏矜己。"

"安彼反侧,如春阳秋露,巍巍荡荡,恢汉高大度;抚兹庶事,如履薄临深,战战栗栗,用周文小心。"

"一彼此于胸臆,捐好恶于心想。"

"如衡如石,不定物以限,物之悬者,轻重自见;如水如镜,不示物以情,物之鉴者,妍媸自生。 勿浑浑而浊,勿皎皎而清;勿没没而暗,勿察察而明。"

"吾王拨乱,勘以智力,民惧其威,未怀其德;我皇抚运,扇以淳风,民怀其始,未保其终。"

"使人以心,应言以行。"

"天下为公,一人有庆。"

其文大抵不凡,既不为史所书,故学者亦罕传诵。

蕴古为丞四年,以无罪受戮,太宗寻悔之,乃有覆奏之旨,传亦不书,而以为坐事诛,皆失之矣。

《旧唐书》全载此箴,仍专立传,不知宋景文何为削之也?

国初文籍

国初承五季乱离之后,所在书籍印板至少,宜其焚炀荡析,了无孑遗。

然太平兴国中编次《御览》,引用一千六百九十种,其纲目并载于首卷,而杂书、古诗赋又不及具录,以今考之,无传者十之七八矣,则是承平百七十年,翻不若极乱之世。

姚铉以大中祥符四年,集《唐文粹》,其序有云:"况今历代坟籍,略无亡逸。"

观铉所类文集,盖亦多不存,诚为可叹!叙画汉郊祀天地

郊祀合祭、分祭之论,国朝元丰、元祐、绍圣中三议之矣,莫辩于东坡之立说,然其大旨驳当时议臣,谓周、汉以来,皆尝合祭,及谓夏至之日行礼为不便。

予固赞美之于《四笔》矣。

但熟考《汉史》,犹为未尽。

自高皇帝增秦四峙为五,以事天地。

武帝以来,至于元、成,皆郊见甘泉。

武帝因幸汾阴,始立后土祠于脽"shuí"上,率岁岁间举之,或隔一岁,常以正月郊泰畸,三月祠后土。

成帝建始元年,初立南北郊,亦用正月、三月辛日,而罢甘泉、汾阴之祭。

元丰、祐、绍三议,皆未尝及此。

盖盛夏入庙出郊,在汉礼元不然也。

是时,坡公以非议者所起,故不暇更为之说,似不必深攻合祭为王莽所行,庶几往复考赜,不至矛盾,当复俟知礼者折衷之焉。

骞鶱二字义训

骞鶱二字,音义训释不同。

以字书正之,骞,去干切,注云:"马腹絷,又亏也。"

今列于《礼部韵略》下平声二仙中。

鶱,虚言切,注云:"飞貌。"

今列于上平声二十二元中。

文人相承,以骞亏之骞为轩昂掀举之义,非也。

其字之下从马,马岂能掀举哉?闵损字子骞,虽古圣贤命名制字,未必有所拘泥,若如亏少之义,则涣然矣。

其下从鸟,则于掀飞之训为得。

此字殆废于今,故东坡、山谷亦皆押骞字入元韵,如"时来或作鹏骞","传非其人恐飞骞"之类,特不暇毛举深考耳,唯韩公《和侯协律咏笋》一联云:"得时方张王,挟势欲腾鶱。"

乃为得之。

此固小学琐琐,尤可以见公之不苟于下笔也。

书麹信陵事

夜读白乐天《秦中吟》十诗,其《立碑》篇云:"我闻望江县,麹令抚茕"qi6ng"嫠。 麹,名信陵。 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 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歧。 攀辕不得去,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 无人立碑蝎,唯有邑人知。"

予因忆少年寓无锡时,从钱伸仲大夫借书,正得信陵遗集,财有诗三十三首,《祈雨文》三首。

信陵以贞元元年鲍防下及第,为四人,以六年作望江令。

读其《投石祝江文》云:"必也私欲之求,行于邑里,惨黩"dú"之政,施于黎元,令长之罪也。 神得而诛之,岂可移于人以害其岁?"详味此言,其为政无愧于神天可见矣。

至大中十一年,寄客乡贡进士姚辇,以其文示县令萧缜,缜辍俸买石刊之。

乐天十诗,作于贞元元和之际,距其亡十五年耳,而名已不传。

《新唐·艺文志》但记诗一卷,略无它说。

非乐天之诗,几于与草木俱腐。

干道二年,历阳陆同为望江令,得其诗于汝阴,王廉清为刊板而致之郡库,但无《祈雨文》也。

贡禹朱晖晚达

贡禹壮年仕不遇,弃官而归。

至元帝初,乃召用,由谏大夫迁光禄,奏言:"臣犬马之齿八十一,凡有一子,年十二。"

则禹入朝时,盖年八十,其生子时固已七十岁矣,竟再迁至御史大夫,列于三公。

杜子美云:"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是不然也。

朱晖在章帝朝,自临淮太守屏居,后召拜仆射,复为太守,上疏乞留中,诏许之。

因议事不合,自系狱,不肯复署议,曰:"行年八十,得在机密,当以死报。"

遂闭口不复言。

帝意解,迁为尚书令。

至和帝时,复谏征匈奴,计其年当九十矣。

其忠正非禹比也。

琵琶行海棠诗

白乐天《琵琶行》一篇,读者但羡其风致,敬其词章,至形于乐府,咏歌之不足,遂以谓真为长安故倡所作。

予窃疑之。

唐世法网虽于此为宽,然乐天尝居禁密,且谪官未久,必不肯乘夜入独处妇人船中,相从饮酒,至于极弹丝之乐,中夕方去,岂不虞商人者它日议其后乎?乐天之意,直欲掳写天涯沦落之恨尔。

东坡滴黄州,赋《定惠院海棠》诗,有"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尊歌此曲"之句,其意亦尔也。

或谓殊无一话一言与之相似,是不然。

此真能用乐天之意者,何必效常人章摹句写而后已哉?

东坡不随人后

自屈原词赋假为渔父、日者问答之后,后人作者悉相规仿。

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扬子云《长杨赋》以翰林主人、子墨客卿,班孟坚《两都赋》以西都宾、东都主人,张平子《两都赋》以凭虚公子、安处先生,左大冲《三都赋》以西蜀公子、东吴王孙、魏国先生,皆改名换字,蹈袭一律,无复超然新意稍出于法度规矩者。

晋人成公绥《啸赋》,无所宾主,必假逸群公子,乃能遣词。

枚乘《七发》,本只以楚太子、吴客为言,而曹子建《七启》,遂有玄微子、镜机子。

张景阳《七命》,有冲漠公子、殉华大夫之名。

言话非不工也,而此习根著未之或改。

若东坡公作《后杞菊赋》,破题直云:"吁嗟先生,谁使汝坐堂上称太守?"殆如飞龙搏鹏,鶱翔扶摇于烟霄九万里之外,不可搏诘,岂区区巢林翾羽者所能窥探其涯涘哉?于诗亦然,乐天云:"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坡则曰:"儿童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杜老云:"休将短发还吹帽,笑倩傍人为正冠。"

坡则曰:"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郑谷《十日菊》云:"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坡则曰:"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又曰:"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正采旧公案,而机抒一新,前无古人,于是为至。

与夫用"见他桃李树,思忆后园春"之意,以为"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一僧所嗤者有间矣。

元白习制科

白乐天、元微之同习制科,中第之后,白公《寄微之》诗曰:"皆当少壮日,同惜盛明时。 光景嗟虚掷,云霄窃暗窥。 攻文朝矻矻"kū",讲学夜孜孜。 策目穿如札,毫锋锐若锥。"

注云:"时与微之结集策略之目,其数至百十,各有纤锋细管笔,携以就试,相顾辄笑,目为毫锥。"

乃知士子待敌,编缀应用,自唐以来则然,毫锥笔之名起于此也。

门生门下见门生

后唐裴尚书年老致政。

清泰初,其门生马裔孙知举,放榜后引新进士谒谢于裴,裴欢宴永日,书一绝云:"宦途最重是文衡,天与愚夫作盛名。 三主礼闱今八十,门生门下见门生。"

时人荣之。

事见苏耆《开谭录》。

予以《五代登科记》考之,裴在同光中三知举,四年放进士八人,裔孙预焉。

后十年,裔孙为翰林学士,以清泰三年放进士十三人,兹所书是已。

裔孙寻拜相,《新史》亦载此一句云。

白乐天诗,有《与诸同年贺座主高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子》一篇。

注云:"座主于萧尚书下及第。"

予考《登科记》,乐天以贞元十六年庚辰中书舍人高郢下第四人登科,郢以宝应二年癸卯礼部侍郎萧听下第九人登科,迨郢拜太常时,几四十年矣。

听自癸卯放进士之后,二十四年丁卯,又以礼部尚书再知贡举,可谓寿俊。

观白公所赋,益可见唐世举子之尊尚主司也。

韩苏杜公叙马

韩公《人物画记》,其叙马处云:"马大者九匹,于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焉,行者,牵者,奔者,涉者,陆者,翘者,顾者,鸣者,寝者,讹者,立者,屹者,饮者,溲者,涉者,降者,痒磨树者,嘘者,嗅者,喜而相戏者,怒相踶啮者,秣者,骑者,骤者,走者,载服物者,载狐兔者,凡马之事二十有七焉。 马大小八十有三,而莫有同者焉。"

秦少游谓其叙事该而不烦,故仿之而作《罗汉记》。

坡公赋《韩干十四马》诗云:"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鬃尾齐。 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鸣嘶。 老髯奚官骑且顾,前身作马通马语。 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 前者既济出林鹤,后者欲涉鹤俯啄。 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画谁当看?"诗之与记,其体虽异,其为布置铺写则同。

诵坡公之语,盖不待见画也。

予《云林绘监》中有临本,略无小异。

杜老《观盲将军画马图》云:"昔日太宗拳毛◆"guā",近时郭家师子花。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霜蹄蹴踏长揪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其语视东坡,似若不及,至于"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不妨独步也。

杜又有《画马赞》云:"韩干画马,毫端有神。 骅骝老大,騕袅清新"及"四蹄雷雹,一日天池。 赡彼骏骨,实惟龙媒"之句。

坡公《九马赞》言:"薛绍彭家藏曹将军《九马图》,杜子美所为作诗者也。"

其词云:"牧者万岁,绘者惟霸。 甫为作诵,伟哉九马。"

读此诗文数篇,真能使人方寸超然,意气横出,可谓"妙绝动宫墙"矣。

风灾霜旱

庆元四年,饶州盛夏中,时雨频降,六七月之间未尝请祷,农家水车龙具,倚之于壁,父老以为所未见,指期西成有秋,当倍常岁,而低下之田,遂以潦告。

余干、安仁乃于八月罹地火之厄。

地火者,盖苗根及心,◆虫生之,茎干焦枯,如火烈烈,正古之所谓蠢贼也。

九月十四日,严霜连降,晚稻未实者,皆为所薄,不能复生,诸县多然。

有常产者,诉于郡县,郡守孜孜爱民,有意蠲租,然僚吏多云:"在法无此两项。"

又云:"九月正是霜降节,不足为异。"

案白乐天讽谏《杜陵叟》一篇曰:"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此明证也。

予因记元祐五年苏公守杭日,与宰相吕汲公书,论浙西灾伤曰:"贤哲一闻此言,理无不行,但恐世俗谄薄成风,揣所乐闻与所忌讳,争言无灾,或有灾而不甚损。 八月之末,秀州数千人诉风灾,吏以为法有诉水旱而无诉风灾,闭拒不纳,老幼相腾践,死者十一人。 由此言之,吏不喜言灾者,盖十人而九,不可不察也。"

苏公及此,可谓仁人之言。

岂非昔人立法之初,如所谓风灾、所谓早霜之类,非如水旱之田可以稽考,惧贪民乘时,或成冒滥,故不轻启其端。

今日之计,固难添创条式。

但凡有灾伤,出于水旱之外者,专委良守令推而行之,则实惠及民,可以救其流亡之祸,仁政之上也。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