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第09部 卷八百五十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09部 卷八百五十 董诰等 纂修

◎林弼

弼,晋天福二年官太常博士。

◇唐太子少保赠太子少傅朱汉宾谥议汉宾常恃倜傥,不习廉隅。

遏邺都奸卒之流言,时销叛乱。

却华师亲随之浮议,俗致安康。

开国承家,忠贞保义,而又散己俸而代逋欠,辟荒榛而种[QDXC]。

民有襦之谣,野无萑蒲之患。

安民禁暴,威惠兼行。

而又知进退存亡之理,得善始令终之名。

亦所为知几其神也。

谥法:「忠道不挠,保节扬名曰贞。

爱民好学,宽裕慈仁曰惠。

」请谥「贞惠。

◎何光

光,晋天福二年官汴州浚仪县主簿。

◎进策

窃见诸处边郡小县,多是山乡。

虽旧有敕,正官满时不许差摄充替。

无那远地,多越明规。

摄官既己到来,见任岂敢违拒。

况闻所差摄者,大半是本州府使长临时与旋署虚衔,强替见任正授官员。

其最不可者,颇有当年之内,或两度三度替移。

来者须逆,去者须送。

配从门内,率自乡中。

悉是权行,诚非本分。

如斯得幸,岂肯力官。

非惟紊公,当且害物。

自今后伏乞特行明敕,显自新朝。

其边郡县官,仰节度刺史,或有见任因事停罢,即许差曾入仕者权令抚绥。

仍又须候正官到官,不可以摄替摄官。

或经半载,或过一年,如能志远脂膏,道著清白,招添得户口,征督得赋租,百里传声,群黎咸惠,众状举请,即仰奏闻,特乞大朝,便行真命。

如此则皇王恩远,赤子幸深。

免被烦苛,渐期苏息。

◇第二策

窃见诸道选人,合格下解,不出十月,立定三旬。

此则常程,向来旧制。

却是或有因解样所误,式例稍亏,字内点画参差,印处高下讹舛,便乃驳犯,致有艰难。

其如有七年八年选期,千里万里途路,羁穷取士,辛苦到京。

若粟错不容,乃滞塞无计。

自今后伏乞特行明敕,显布新规。

其黄衣选人,只验出身文书,己有前任者,据考牒及解繇历子,转年得尽合格,不许便与判行。

小小不赐驳犯,则天下感明时事易,圣主恩宽,不使吏徒得行奸计者。

◎杜,晋天福二年官陇州长史。

◇请开种荒田策

伏见近年百姓,颇遇灾荒。

纵纳得王租,即不充口食。

此盖播种不广,顷亩无余。

既税外无溢数之苗,致民中有不及之弊。

且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苟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伏请晓示天下,应有荒田,一任百姓开种。

候及三年外,即检照所开种顷亩多少,量纳一半租税。

贵国家富饶,上下通济者,

◎周元休

元休,晋天福二年官朝议大夫,行殿中侍御史。

◇东岳冥福禅院新写藏经碑

述夫元黄判而清浊分,三才叙而万汇育。

散乎元素,简易之体犹存。

降"阙一字"中庸,浇薄之风益扇。

虽群分类聚,上智下愚,靡不恶其死而爱其生,"阙一字"其得而"阙一字"乎丧。

缅惟盘古,爰及当今,咸欲致身於常乐之乡,立名於无疆之域。

而嗜欲窒性,好尚由心,"阙一字"苦海而"阙一字"回,蹈迷途而继踵。

竟致恶而必得,爱而必忘。

浩浩"阙一字"犹百川之"阙一字"者"阙二字"而言也。

至於用慈俭"阙三字"体冲虚而为质,驾"阙二字"鸾之侣,俯仰八,餐霞御气之流,逍遥六合。

或丹邱暂别,或羽化俄归,亦不能忘情於生死之源,绝迹於"阙一字"夷之境。

降兹以往,何足道哉!

洎乎西域诞灵,曜列星而应瑞。

汉庭入梦,挺金质以呈祥。

法被寰中,言超象外。

远究天人之际,广开方便之门。

现无生为不死之"阙一字",示有相入无形之域。

修正真之"阙三字"网能除。

"阙三字"之至明,暗室皆晓。

触类斯长,无幽不通。

元化普洽而不穷,虚谷有声而必应。

至矣哉!总万法而为方,即绝迹出尘,无如佛者。

夫其道也,大慈广运,宏济无方。

辟众妙"阙二字"元关"阙一字"启。

导一乘之教,觉路难登。

寂灭虚空,真如绵邈。

窈冥莫测,识智难量。

是知翥长空者,必假以羽翰。

济巨浪者,须资於舟楫。

将欲以言观法,以法观心,窥解脱之门,究"阙五字"是者即莫"阙一字"乎经。

夫其要也,始则演以一音,次则偈於四句。

变拳石为千峰之秀,导勺水为万派之源。

於是贝叶缇纟由,流行斯广。

龙宫宝藏,"阙二字"攸繁。

莫不指示迷方,津梁彼岸。

使"阙二字"珠者必求罔象,涉丽水者果获祥金。

披文则万象皆呈,得意则一言以蔽。

能宏是者,其唯释门之达士哉!即今经藏主隐公,是其人也。

公生於镇州灵寿县,俗姓裴氏,法名志隐。

出家於奉恩寺,受戒於光化寺。

幼无童心,长有佛性。

名山胜境,靡不经游。

先止於崃山光化寺,修行二十余年,剃度三十余人。

远近倾依,缁俗赡仰。

是院先有主者僧顺公,本贯定州深泽县人也。

俗姓李氏,法名智顺。

出家於本州开元寺,受业於法华院。

后因巡礼,遂至山门,与先院主僧道言,相继住持六十余载,剃度二十余人。

修崇院宇功德佛事,并己周图濮阳,化召得施主李彦章等,特建钟楼经藏。

虽斤斧丹青,焕乎毕备,而经文典诰,咸且阙诸,遂乃坚请主持,假其缘化。

既从请托,遂果成"阙三字"募彼信心,资乎敏手。

坚比移山之志,勤用覆篑之功。

仅越十年,始就前愿。

凡写藏内经律论及圣贤传记等,共五千四百八十卷。

并新纸墨,咸得精详。

永用缄藏,是图悠久。

今院主僧行"阙一字"供养主僧行感典座"阙一字"行隐,并禅休擢秀,"阙一字"水澄波。

护戒珠而如握灵蛇,传祖印而非关堕鹊。

三千世界,不染六尘。

八万法门,皆归一念。

身居五浊,莲花生於淤泥,"阙一字"燃百灯。

太阳入於暗室,住持真境。

炳焕释"阙一字"况方岳之中,岱宗为首,地临齐鲁,境压淮沂。

玉几金床,宛留胜迹。

天门日观,下瞰长空。

爰属盛明,即期封禅。

方今千载启运,四境无尘。

缁徒虽荫於法门,野老咸知其帝力。

府主太师相公,勋高社稷,"阙一字"列山河。

下车而比户咸苏,出令而连营尽肃。

论兵玉帐,谋深起翦之流。

礼士金台,价重邹枚之选。

故得时康俗阜,气淑年和,成此庄严。

"阙二字"风教,遂释子归依之愿,契如来付嘱之言。

得不备以良因,纪之贞石!元休功亏力学,敏谢生知。

幸见托於斯文,实怀惭於染翰。

式扬功德,乃述铭云:浩浩浮生,茫茫旷劫。

恶积祸胎,福生善业。

觉路难寻,爱河易涉。

瞻彼波澜,"阙二字"舟楫。

爰有大士,百亿化身。

戒珠不,"阙一字"镜无尘。

演兹妙法,济彼蒸民。

门辟觉路,指示迷津。

妙旨幽深,微言秘奥。

灵源,茫茫元造。

孰空真宗,孰探法宝。

"阙二字"欲探,必资经诰。

猗欤"阙一字"典,列圣徽猷。

一音"阙一字"演,万法斯流。

雕金镂玉,贝叶缇纟由。

将来佛生,舍此何求。

伟哉达士,成此至功。

"阙一字"乎宝藏,宛若龙宫。

生虽有岸,法本无"阙一字"。

天长地久,永播真风。

◎窦温颜

温颜,晋天福三年官隰州蒲县令。

◇请肄武策兵不可不战,将不可不择。

每於月旦,宜令教习。

楚庄立功而心惧,晋文战胜而色忧。

居安虑危,古之道也。

此乃鸿图永固,霸业弥芳。

◎高居诲

居诲,晋天福三年供奉官,与张匡邺奉使于阗。

◇于阗记

自灵州过黄河,行三十里,始涉沙入党项界。

曰细腰沙、神树沙,至三公沙,宿月支都督帐。

自此沙行四百余里,至黑堡沙,沙尤广。

遂登沙岭。

沙岭,党项牙也。

其酋曰捻崖天子。

渡曰亭河。

至凉州。

凉州西行五百里,至甘州。

甘州,回鹘牙也。

其南山百余里,汉小月支之故地也。

有别族号鹿角山沙陀,云朱邪氏之遗族也。

自甘州西始涉碛。

碛无水,载水以行。

甘州人教晋使者作马蹄木涩四窍,马蹄亦作四窍而缀之。

驼蹄则包以皮,乃可行。

西北五百里至肃州,渡金河。

西百里出天门关,又西百里出玉门关。

经吐蕃,男子冠中国帽,妇人辫戴瑟瑟。

云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马。

西至瓜州、沙州。

二州多中国人,闻晋使者来,其刺史曹元深等郊迎,问使者天子起居。

瓜州南十里鸣沙山,云冬夏殷殷有声如雷,云禹贡流沙也。

又东南十里三危山,云三苗之所窜也。

其西渡都乡河曰阳关;沙州西曰仲云族。

其牙帐居胡卢碛。

云仲云者,小月支之遗种也。

其人勇而好战,瓜沙之人皆惮之。

胡卢碛,汉明帝时征匈奴,屯田於吾卢,盖其地也。

地无水而常寒多雪,每天暖雪消乃得水。

匡邺等西行入中云界,至大屯城,仲遣宰相四人、都督三十七人候晋使者。

匡邺等以诏书慰谕之,皆东向拜。

自仲界西,始涉兼碛。

无水,掘地得湿沙,置之胸以止渴。

又复渡陷河,伐柽置水中乃渡,不然则陷。

又西至绀州。

绀州,于阗所置也,在沙州西南,云去京师九千五百里矣。

又行二日至安军州,遂至于阗。

圣天衣冠如中国,其殿皆东向,曰金册殿。

有楼曰七凤楼。

以葡萄为酒,又有紫酒、青酒,不知其所酿,而味尤美。

其食粳沃以蜜,粟沃以酪。

其衣布帛。

有园圃花木,俗喜鬼神而好佛。

圣天居处,尝以紫衣僧五十人列侍。

其年号同庆二十九年。

其国东南曰银州、卢州、湄州。

其南千三百里曰玉州,汉张骞所穷河源,出于阗而山多玉者,此也。

◎任赞

赞,后唐明宗朝以太子左庶子迁工部侍郎。

晋天福四年为兵部侍郎。

◇请州县官先考试贡举人表伏以圣代设科,贡闱取士,必自乡荐,来观国光,将叶公平,惟求艺行。

盖广搜罗之理,且非喧竞之场。

伏见常年举人等,省门开后,春榜悬时,所习既未精研,有司宁免黜落。

或嫉其先达,呀恣以厚诬。

多集怨於通衢,皆取骇於群听。

颇亏教本,却成乱阶。

宜立新规,以革前弊。

自今后诸举人,不是家在远方,水陆隔越者,望本令各於本贯选艺精通宾寮一人考试。

如非通赡,不许妄荐。

傥考核必当,即试官请厚於甄酬。

若荐送稍私,并童子尽归於窜逐。

冀彰睿化,免紊儒风。

庶绝滥进之人,共守推公之道。

◎崔居俭

居俭,清河人,少举进士。

梁贞明中累官御史中丞。

后唐同光中授刑部侍郎,改兵吏二部侍郎尚书左丞户部尚书。

晋天福四年卒,年七十,赠右仆射。

◇请停预州员缺奏

今年选人内,八十三人无阙注拟,词诉纷纭。

盖因近敕减选,入仕者多门。

虽可区分,难抑词理。

请下格式,取四月后合用员阙发遣。

中书门下奏先以铨曹论员阙,遂却置户椽一员,诸州一百五十员,格式元送阙簿六百四十余处。

后又许超折资序。

又堂帖令畿赤己上,虽拟议许开铨后除授,不合豫请用四月后员阙。

望於移省限内并须了绝,不得更令选人有词。

◎郑云叟云叟,本名遨,滑州白马人,避后唐明宗庙讳,以字行。

昭宗朝赏应进士举不第,遂以隐逸终。

后唐天成中征为左拾遗,晋天福初征为右谏议大夫,皆谢不起。

赐号逍遥先生。

四年卒,年七十四。

◇辞征聘表

臣闻君子有应敌之方,因时俯仰。

介士有不移之操,与性逍遥。

康尧佐舜者,洽道於君臣。

洗渭巢箕者,寄形於天壤。

惟圣人之效业,在庶物以由庚。

微臣学圃无成,文场不调。

顷属兵交四海,怨暴三场。

梁室乱离,走兰成於荒谷。

江都沦覆,遁庾衮於天山。

而又蔡顺少孤,虞邱三失。

仓野之女,远国飘零。

王祥之男,一时落。

丧家室而有鳏在下,悲身世而无处求生。

因投迹元元,委心虚静。

长揖当途之客,群居在野之人。

幽兰以备於重襟,灌木用成於虚室。

或临窗啸傲,或植杖耕耘。

乐在其中,老而将至。

西山采药,己有咏歌。

北阙弹冠,曾无梦想。

安期纶,下及烟萝。

日月方耀於太清,世胄适跻於高祖。

任贤勿贰,位事惟能。

衡门不杰之才,繇来有愧。

诏局殊常之命,未敢以闻。

夫功大者其任尊,职充者其责重。

任必安於所据,责不致於非才。

方今内服百工,外拜五长。

百尔黎献,一存至公载。

惟清清朝,奚急百士。

诚繇陛下天纲地络,容无所遗。

夏雨春风,恩无不及。

青阳振其沉颖,旭旦起乎幽栖。

将令匹微,罔不率俾。

固宜勇别环堵,言随辑"言勇切"车。

拜丹地之明廷,奉皂囊之清职。

东望心踊,其如病何。

赋分隐沦,灭思闻见。

九征而往,虽有语於庄周。

三召不行,独无求於殷浩。

仰祈皇鉴,俯宥愚衷。

◎姚ダ

ダ,字伯真,京兆万年人。

少举进士,梁贞明中累迁中书舍人。

入后唐历兵吏二部侍郎尚书左丞,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晋祖入立,罢为刑部尚书,迁户部。

天福五年卒,年七十五,赠左仆射。

◇进实录表奉诏,臣等同修先皇帝实录进呈。

自承天旨,寻戒百官,同申太史之旧章,遍访茂陵之遗牒。

莫不囊萤汗简,寝笔怀铅。

粗成典册之大纲,讵副宸旒之重委。

臣闻刻木结绳之代,泥金简王之朝,传茂实於无穷,播英声於不朽。

良以弦歌诵美,竹帛书勋。

然则序皇猷而有质有文,论帝道而或疏或密。

疏则见讥於良史,密则利泽於洪源。

故禹穴藏书,作法永垂於千古。

桥山刻木,化民何止於百年。

恭惟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务实去华,本仁祖义。

鄙汉家之霸道,薄用刑名。

遵老氏之元言,克敦慈俭。

爰自仗义於参野,总戎钺於渠门。

三纪训兵,奉列圣而重安鼎祚。

八年御宇,育黎元而别创萝图。

臣历览前经,详观哲后,无如先圣居宗室而扶持景运,作维城而屏翰皇家。

鹰扬豹变之奇,蠖屈龙伸之智。

年才总角,位己建牙。

辅献祖、太祖之经纶,解僖宗、昭宗之祸难。

东平曹蔡,北静藩浑。

披榛棘而立朝廷,斩豺狼而兴社稷。

及庄宗失驭,寰海横流,方哀义帝之丧,坚守唐侯之位。

而讴歌遽迫,历数爰归。

於是革秦皇汉武之浇风,修贞观开元之仁政。

以臣幽浅,何以发挥。

自捧丝纶,如挟冰炭。

但缘职分,难避拟抡。

臣即与判馆事修撰官中书舍人张昭远、中书舍人李详、左拾遗吴承范等,依约典谟,考详记注,按编年之旧体,各次第以分功。

起龙潜受命四十年,成凤册新书三十卷。

虽研精覃思,备振於纲条,而事重才轻,仍忧於漏略。

加以装褫卤莽,缮写生疏,旋命直馆右拾遗杨昭俭,虔切指踪,专司校勘。

尚虞舛误,未尽周旋。

将冒犯於进呈,实倍增於忧负。

◇请修斋宿屋宇奏

明王御宇,哲后垂衣,必崇郊荐之仪,以表君临之道。

伏自陛下兴隆宝祚,展礼群神,每祈福以为人,必差官而行事。

先七日受誓戒於南省,后三日各致斋於本司。

必在精诚,以感灵贶。

臣伏见南郊坛之侧及诸祠坛,并无宿斋之所。

请下所司,量事修建屋宇。

俾严事,允属圣朝。

◇请六典分铨奏

近宰臣卢文纪上章,请条理选部。

臣闻「事不师古,匪说攸闻」。

又曰:「仍旧贯,何必改作。

」此先王之格言也。

臣案六典,吏部三铨,尚书侍郎,分典吏部。

其格择人有三实四才,孟冬三旬集人有地里之差。

若循彼纲条,依其格限,人无滥进,官得实才。

只自天成四年十月诏罢侍郎分铨,只以尚书并领。

正官又阙,多是他曹权差。

才力或有短少,遂致发道凝滞,围集迟留。

移省既失常规,选人隔年披诉。

臣请却依六典分铨,朝廷列职分司,比期厘务。

置之闲地,何表分忧。

望各委典铨,於事为宜。

◇请禁州郡供亿疏

伏以运当昭泰,时属丰成。

金銮己议於省方,彩仗将离於上国。

沿路供亿,固有旧规。

况闻诏旨丁宁,不许分外科率。

所在藩侯郡守,竭力推忠。

奉迎须备於贡输,征敛或及於黎庶。

伏望更加示谕,免至烦劳。

使四海九州,遐迩共闻於圣德。

千乘万骑,经过不扰於疲民。

俾谐望幸之心,以显来苏之义。

◎郑韬光

韬光,字龙府,洛京清河人。

自京兆府参军累迁谏议大夫给事中。

梁贞明六年充知匦使。

入后唐授工礼刑部侍郎,天成长兴中历尚书左右丞。

晋天福初以户部尚书致仕,五年卒,年八十,赠右仆射。

◇请断罪详检格律奏

臣闻《春秋传》曰:「将赏,为之加膳;将刑为之彻乐。

」此明君之爱人也。

伏乞下大理、刑部两司,凡经定罪之时,结正之际,遍览格律简验,尽举敕文讨寻。

俾获罪者甘心,受罚者无怨。

人知法有画一之义,律无再易之门。

◇请禁州使影占人户奏诸县力及人户,多为州使影占。

或台省投名,惟贫民客户,在县应役。

例有不均之叹,且多侥幸之流,请议禁止。

◎薛融

融,汾州平遥人。

后唐天成初授华州节度判官,长兴四年入为右补阙。

晋天福初拜尚书吏部郎中,天福二年自左谏议大夫转御史中丞,改尚书右丞分司西都。

六年卒,年六十。

◇请停营作疏

臣近睹河南留守高行周状奏修大内事,以大厦既成,燕雀尚犹相贺,皇居是葺,臣子岂不同欢。

然则时方属於多虞,事宜停於不急。

臣闻帝尧古之圣君也,其所居宫室,则茅茨不翦,土阶三尺。

汉文帝古之圣主也,欲造露台,以费百金之值,寻罢其役。

莫不道光图籍,德冠古今。

为千载之美谈,作百王之懿范。

况汉文承三代之基业,御一统之寰区,百姓富饶,四方宁谧,金帛盈於帑藏,粟麦溢於仓,尚惜其财,不从其欲。

今雒阳宫殿,虽有先遭焚毁,其所存者,犹且弥满於帝尧之茅茨,而又重有修营,其所贵者,岂不倍多於汉文之台榭。

伏自陛下一临华夏,再历寒暄。

圣猷虽契於上元,皇化未覃於遐徼。

复又邺城残寇,历岁逋诛。

黎民犹困於转输,将士颇劳於攻讨。

库藏虚竭,支费殷繁。

此则是陛下宵衣旰食之时,非陛下营造宫室之日。

且百姓是陛下之赤子也。

陛下是百姓之慈父也。

子既有疾,父宁不忧?今天下黎民,莫非疲弊。

天下州县,靡不凋残。

加以率敛频仍,徭役重迭,尤宜抚恤,俾遂苏舒。

勿谓愚而可轻,勿谓贱而可弃。

古人有言:「民犹水也,君犹舟也。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可不畏乎?兼自去年正月已来,阴阳继亏,星曜失度。

此则上一垂象,使陛下修德节俭之戒也,固合修德以应之。

向使百姓安宁,则陛下虽当栉风沐雨,未以为苦也。

若或兆民愁苦,则陛下虽处瑶台琼室,岂得为安乎?伏愿陛下袭帝尧之旧风,继汉文这余烈,且停工役,免费资财。

使寰海之普宁,或修营之未晚。

则天下幸甚,百姓幸甚。

◎安重荣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

后唐长兴中为振武道巡边指挥使。

后归晋,授成德军节度,累加至使相。

天福六年,举兵向阙,杜重威斩之。

◇请讨契丹表

臣昨据熟吐浑节度使白承福赫连公德等,各领本族三万余帐,自应州地界奔归王化。

续准生吐浑并浑契两突厥三部落南北将沙陀安庆九府等,各领部族老小,并牛羊车帐甲马,七八路慕化归奔,俱至五台及当府地界己来安泊。

累据告劳,具说被契丹残害。

平取生口,率略羊马,凌害至甚。

又自今年二月后来,须令点检壮强,置办人马衣甲,告报上秋向南行营。

诸蕃部等实恐上天不,杀败后随,例不存家族,所以豫先归顺。

兼随府族各量点检强壮人马,约十万众。

又准沿河党项及山前山后逸利、越利诸族部落等首领,并差人各将契丹所授官告职牒旗号来送纳,例皆号泣告劳,称被契丹凌虐,愤惋不已,情愿点集甲马,会合杀戮。

续又朔州节度副使赵崇与本城将校杀伪节度使刘山,寻己安抚军城,乞归朝廷。

臣相次具奏闻。

昨奉宣头及累传圣旨,令臣凡有往复契丹,更须承奉。

当候彼生头角,不欲自起衅端,贵守初终,不衍信誓。

仰认睿旨,深惟匿瑕。

其如天道人心,至务胜残去虐,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窃以诸蕃不招呼而自至,朔郡不攻伐以自归,盖系人情,尽由天意。

更念诸陷蕃节度使等,本自勋劳,早居富贵,没身边塞,遭酷虐以异常,企足朝廷,冀倾输而不已。

如闻传檄,尽愿倒戈。

如臣者虽是愚蒙,粗知可否,不思忌讳,罄写丹衷,细具敷陈,冀裨万一。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