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冯真素
◇灯赋
日杲而朝齐,月胧而宵出。
禀纯阳而合彩,体沈阴而盈质。
照未被於覆盆,光岂周於暗室。
顾兹灯之焕炫,保谯光於自荐。
推九华於洞房,攒百枝於复殿。
嗟微琐之陋质,侍君子之高宴。
光逶迤於舞袖,影朦胧於歌扇。
丝竹夜响,绮罗春绚。
玉阶星列,金花遍。
至若上客将欢,中樽未阑,吐氤氲於玉宇,流艳溢於金盘。
杂行月而浮桂,乘流风而泛兰。
瑟韵喧兮逾炳,更筹深兮转寒。
觉离筵之阗寂,知别恨之良难。
别有荡子辽水,贱妾空闺,掩锦屏而绵叹,下罗慢而长啼。
既婵娟於永夕,亦委郁於孤栖。
花伴妆而共落,烟绕思而俱迷。
况复古人处否,通道居幽。
门庭阒寂,景物清秋。
愤书剑之无,意年华之不留。
抱枯简以锐想,对寒灯而足愁。
及其遇晓韬晖,乘昏吐耀。
明以利物,光非自照。
希助美於太阳,岂联晖於庭燎?虽寓词於感物,终有类於体要。
◇对九日登高坠脚判
〈杨甲九月九日登高,坠脚致跛。
乙告为不孝,科不应为。
〉杨甲溺志妙赏,开襟季月。
探幽仙术,既播美於销灾;赜彼礼经,复传芳於作赋。
萸房辟恶,插鬓徒存。
菊花泛樽,伤足旋及。
下堂之惧,空负子春之怀;登阶与言,方贻妇人之笑。
穷其孝道,虽则致於毁伤;校彼刑章,岂有涉於情故?乙诚妄告,甲乃无辜。
辄赐片言,能符至理。
◇对泽中得堇判
〈王祖母饥病,立冬,刘公孙因泽中取土,得堇粟遗之。
后有火过於西邻。
邻告云妖。
有司科之使。
〉◇司奏请旌异元象凝邈,群品必具。
沈潜昭著,众感无隐。
懿哉公孙!躬履节养。
悼彼祖母,缠饥疾。
心乎谓何?天亦明视。
验粟有殊於篱下,泣堇终同乎泽中。
可谓嗣德刘殷,追踪李密。
激芳尘於西蜀,蔼嘉声於东晋。
霜竹擢笋,自可包羞;冰鱼振鳞,颇亦惭德。
第如蔡顺伏柩,刘昆叩头。
惊风由其蓄绪,洪焱为之卷焰。
精诚所致,缃素备列。
嗟乎至孝!孤其善邻。
所司科妖,将涉厚诬之酷;明使旌异,深符清德之美。
◎封殷
◇乡老献贤能书赋"以「行艺昭洽,可升王庭」为韵"
至哉求士之方,稽彼侧陋,书乎善良。
备采择於乡老,爰升荐於天王。
乃曰行之,实艺之长。
可谓举不逾等,信乎幽而有芳。
用之则行,岂遐方之系滞;时不可失,逢昭代之明扬。
於是申众寡称旗章,播唐风而靡阙,同周制而有常。
操简兢兢,愿献岩廊之器;率徒济济,从礼义之乡。
佐理之源,匡时之盛,可以荣乡党,可以辅国政,岂徒称艺能、褒德行而已?亦以示尊宠、尚贤能,再拜之仪设,五物之礼兴。
俾地官而是载,命天府而爰登。
膺选以行,岂黄冠而是阻?策名之后,见青而可升。
所谓纳刍荛拔淹滞,或端庄而果行,或踊跃而负艺。
闻善必举,诚哉不过其辞;惟贤是求,岂曰后难为继。
是以臻彼道德,致乎霄。
多士如流,可阅一编之上;群才是选,宁辞万里之遥。
矧物类之咸若,在皇明之孔昭。
考乡闾之中,既已为善;顾周行之内,无愧嘉招。
原夫进以守法,明乎化洽,庶所以观士,无取乎彻甲。
方今搜贤乡党,致理国经,具名氏於尺牍,先贡献於彤庭。
随籍而来,先容必假於垂白;进善以致,克己自期乎拾青。
士有其心徒坚,其诚未果。
道宁忘於光大,艺必惭乎微琐。
沈潜下国,随乡书而计偕;希望荣名,在王庭之试可。
◎封◇对越关判
〈越度关,府欲科罪。
称告「急切不暇请公文」。
〉王者置关,是为巨防。
所以察出入,验符。
故终军入秦,弃之以击节;臧文相鲁,废之而受嫌。
彼何人斯?辄此逾越。
称急切之利往,冀刑章而免科。
当今烽堠无虞,蛮貊请职,荒徼不闻於击柝,私室宁容於度关?请科罔上之人,用杜凭虚之说。
◎封孟申
◇信及豚鱼赋"以「圣朝道孚微隐」为韵"
皇帝奉天心,执人柄。
自毛群之贱品,及水族之微命,咸安其生,各遂其性。
小既化矣,谅庶物以知归;大亦宜然,由一人之有庆。
允所谓法中孚以立极,体涣汗而施令。
其信也符天之不言,其德也与道际其圣。
徒观其行藏出处,安逸逍遥。
时乃上冰,且不爽於春候;时乃登俎,幸见录於清朝。
何政令之不诚?何性命而不保?清澜自,则乐我深泉;行苇不伤,则乐我丰草。
趋时者保去留之性,默处者契雍熙之道。
懿夫尧之为理,行路皆如。
此《易》之取象,叶义必同涂。
物苟在微,则岂唯豚尔;类苟在隐,则何必鱼乎?可谓德侔造化,道泯虚无。
无远不均,将由夫大而不约;何幽未及,讵同彼小且未孚?穆穆巍巍,我后垂衣,域已臻於仁寿,信乃及於贱微。
恣彼佥喁,在安流而长逸;睹其肤革,与至道而俱肥。
斯可以见圣皇轨物,诚理是非,奚独龟龙假而表瑞,麟凤降而增辉而己哉!士有象既得而言欲忘,信已诚而行庸谨,安贞誓於耄期,慎独禀乎龆龀?观光上国,感豚鱼之以孚;愿仕清朝,匪岩穴之可隐。
◎师贞◇秋露如珠赋"以「凉风变节,凝露可观」为韵"
风入秋而方劲,露如珠而正团,映蟾辉而回列,疑蚌剖而俱攒。
缀别叶之中,时翻的的;转衰荷之上,微振珊珊。
虚静内莹,圆明外寒,且验目前之美,何殊掌上而观。
懿夫寓物成规,效微应节,含绿葵而结绿方丽,耀黄菊而中黄转澈。
落蒹葭之浦,诚媚川而可移;泫庭宇之间,杂照庑而何别?所以未逢朝溘,还著夜光。
当助海而为深,功虽至薄;蒙沈泉之是弃,德且非凉。
比蝉饮之为状,与蛇衔而允臧。
发泽之道素昭,结霜之仪渐露,咸欣遐被之德,宁起暗投之怒。
遥莹空际,思缥缈之金茎;散照林中,谓璀璨之琼树。
宛转无穷,精明有融,乍见红兰之内,如寻赤水之中。
稍迷迳蔓,偏入园丛,每秘彩於昼景,何流形於夜风?时也草始化萤,星逾流火,叶物候而增美,信晶荧而必果。
想游女於水上,讶鲛人之泪堕,降自天而任彼无私,照於乘而孰云不可?湛湛方积,累累正凝,弥增皓鹤之警,不惮骊龙之兴。
远睇平芜,亻免首而鲜苗益润;俯观朝藿,倾心而灵液是承。
嗟乎!彼以少而为贵,此以多而岂贱?遇沾衣而未化,如被褐而初见。
其克好以员来,孰若顺阴而变。
◎岐敬忠◇对主司征算探卵窥邻判
〈得主司征算,癸诉未冠。
又毋邶三儿,登木探卵,邻人以窥见室家,遂缚之。
〉
轻徭赋则人安,不覆巢则凤集。
有司征算,诚远符於汉主;毋邶探卵,斯近慕於晋臣。
癸且有词,实庸人之告诉;邶为无赖,何小子之猖狂!若国用耗虚,自七岁而宜算;宅居邻里,思一顾而便窥。
亦何限於冠年?须发怒於登木。
况为无事,讵藉税钱之敛;既幼而小,何处望风之责。
甲宜释放,癸请不征。
◎仪崇哲
◇对惰农判
"甲有田不耕,被罚三夫税,粟以质剂致人。 甲告旅师施惠散利。 法司科旅师罪,不伏。 "
三推贻训,昭贲於天田;万井开规,发挥於地利。
故五稼庭硕,成厚下之道,四阜滋,得奉上之绩。
甲圭衡贱汇,农保浮生。
青郭无起伏之田,绿野有畲之地。
爰稽版籍,旧列郊封。
匪蚕而衣,著於前诫;不耕而食,岂免后科!且甲异啬夫,师非田。
瞻惟惰窳,不勤百亩之劳;空致质剂,未舍三夫之税。
讼旅师之散利,以避罚而尤人。
美"疑"合券以免科,终饰非而为已。
眷兹甲罪,宜峻刑章。
惟彼旅师,请从宽典。
◎韦敬辨
◇韦公厥智诚峒序
直上千万仞,周围数十里,昂焉若嵩岱之奇形,隐焉若蓬壶之雅趣。
丹梯磊落,绚五色之彩霞;元峒幽虚,吐四时之岚气。
悬崖坠石,有群羊伏虎之形;激涧翻波,若排鸦捕蛇之势。
幽溪修阻,绝岸峥嵘,芦莽森罗,嘉禾充刃。
韦使君性该武禁,艺博文枢,窥祸福於未萌,察安危於无像。
往以衅起萧墙,变生肘腋,处兹险奥,爰创州台,位列班曹,砥平绳直。
周围四面,悉用雕镌;绝壁千寻,宜皆刊刻。
前临沃壤,黍稷与稻秫芬芳;后通崇隅,岚气与翠微隐映。
澄江东逝,波开罗锦之花;林麓西屯,树拥长青之叶。
远山近水,匪暴客之咽喉;涧户汤池,岂奸雄之鼓吹?冤踪退散,怨迹沈埋,同气之谊日隆,手足之情元厚。
岂不载名山之景,沐灵岳之洪休,危而为安,祸而为福。
聊镌翠岱,谨述徽猷。
◎韦模当
◇金镜赋"以「圣人握之,以临天下」为韵"
大哉唐之为盛,授宝历兮握金镜,御干符兮秉坤政,顺四时以立法,侔上帝而作圣。
其德维新,其照惟均。
金也者,取刚克以成质。
镜也者,取清明之在身。
染之无污,磨而不磷,守清净以自立,形大小而各陈。
是故傅咸拟之於良史,庄氏比之於至人。
懿夫不鼓不铸,匪雕匪斫。
坚贞为义,同匪石以居心;溥博其功,异明珠之在握。
见而后信,动必先觉,细察毫芒,远包海岳。
处明难疲,居昏不浊,含清辉於寂默,体元化以希夷。
有以取象,无得可持,虽每分於动息,终不混於妍媸。
斯实百王之道也!可与三光而揭之。
原夫司契之君,端拱而理,北辰定位,南面恭已。
惟其道之有孚,必心镜之为始,何︹名於此意?尝试言其所以。
岂非体合冲漠,功优照临,苟遇物而必览,信缘情之所任。
皎皎团月,既昏晓而常洁;沈沈精彩,岂尘垢之能侵。
作此镜焉,生於化权,无形象以留赏,有光华而克全。
清明象水,广大配天。
讨之不穷,随五行而往复;韬之无际,假六气以周旋。
则知守宝者持之罔舍,於以宣化源,统天下,如是三皇之与五帝,较我德之殊寡。
◇朱草合朔赋
县官执大法,阐大猷,道惟行远,化必通幽。
彼朱草以合朔,示皇天之降休。
月始而生,用资乎阴骘;月亏而落,事契夫冥搜。
其於作候,靡或不由。
乃知天罔私亲,神惟辅德,苟明智之有务,必冥报而无忒。
或产水涯,或生岩侧,布赤叶之练,挺朱柯之翕。
既周复而莫穷,与干坤而不极,谁究其义,吾知其为。
美一人之化洽,俾万国而泽被。
由是节候不疑,生荣以时,依天听以叶祉,顺月魄以呈姿。
朔告合焉,表皇化之无异;草名朱也,比丹心兮自持。
较瑞不惭於荚,称珍岂让夫灵芝。
观其光彩妍媚,文理密致。
资亭毒以荣落,以神之奥秘。
三五之前,逐蟾光以潜长;二八之后,与桂华而暗坠。
匪权量之能侔,将漏刻而齐致。
其气芬芳,其色煌,圣帝攸感,灵仙是常。
何纤芥之微物,遇休明而效祥,谅君恩之克播,致天意之溥将。
可以同规日月,共贯阴阳,岂止渍元醴变金浆而已哉?懿夫分茎灼烁,擢颖超遥。
候朔自呈,讵比夫偶阳而动;既望斯陨,宁同乎见见曰消?幽元不测,神化孔昭。
自然泽浸有截,化行无外,三光并明,两仪交泰。
於灵草以配历,冠古今而为大。
◎韦希颜
◇对举人据地判
〈颍州常居,於本属举。
刺史问所能,乃据地而言。
刺史将为奇才,寮吏为词色倨傲,不堪奖仰处分。
〉
常居汝颍奇才,邱园高士。
干进二千石,自谓五百年。
陈思王之艺能,惟闻自举;马相如之文藻,故且先容。
蓄锐门庭,审屠龙之已就;露才州府,望维驹之有期。
举善进贤,英翘是务;负才任气,倨傲何伤?计吏犹揖司空,处士何卑刺史!或是栖迟之侣,礼律未闲;流宕之夫,拘检不足。
取优退劣,赦过举贤,庶以为宜,未敢悬定。
◎归冕
◇谢兄除官表
臣某言:伏奉某月日恩制,授臣兄前湖南观察判官、侍御史、内供奉赐绯鱼袋国子监博士。
雨露殊私,忽г微贱;儒雅盛职,光宠衰门。
承命震惊,感恩跃踊。
臣闻圣王劝学,庠序为本。
故尧命后夔典乐,以教胄子;周立师氏,以教三德,汉制博士,以教五经。
历考学校之官,盖今博士之任,用人之选,非贤莫居。
臣兄幸遇昌时,守臣之训,孤贫好学,以传家业。
而圣代推恩,遂及兄弟,位登五品,光贲一门。
感之诗,增友悌之爱;齿羔雁之序,愧荀陈之才。
况臣受任方隅,莫申涓效,宠荣荐及,灰粉难酬,誓期杀身,以酬万一。
无任感戴陨越之至。
◎诸葛若惊
◇对括州贡士判〈括州"括州即括苍也。 大历十四年改为处州"申贡士少。
〉
诸侯列土,贡士有差。
称彼地灵,登之天府,括州水乡遐服,台岭仙区。
梓漆标材,几驰声於俊造;竹箭为美,亦飞誉於东南。
顷以充赋上京,颇规前古。
在褰帷而未失,何直绳之见欺?然则国家猎异搜奇,招弓顿网。
移邓林之茂树,接影槐庭;掩泽国之瑰材,连芳芸阁。
既惟新而制典,何昔礼之云称?廉使此推,盖申期宪。
州将虽拒,有昧随书。
◇对所知哭寝门判〈太史令绪所知亡,哭於寝门之外。
告违礼。
〉岁月惊过,人生若浮,栖露不居,空嗟溘死。
截飚易往,共尽何言!令绪叹交臂之无依,恨同心而遽失。
瞻九原而长想,白日何年;抚三益而伤魂,青松上月。
虽坟未宿草,而室无其人,同宿"疑"之奄终,类一哀而出涕。
寝门兴恸,未见其容;外野申悲,尝闻斯旨。
致哭虽称失位,宁戚亦着前闻。
礼贵因情,夫何推究!
◎吴冕
◇昭文不鼓琴赋
息弦轸兮,大朴元同,忘琴音兮,至人守中。
道不缘情,则去声而外寂;德惟抱素,故含和而内融。
於是见高士之心,出常人之境,其养贵默,其伎尚静。
及卷怀而克顺,反不鼓而是逞。
蕴艺如何,元德靡他,知迷则达,用晦实多。
虚张不弹,俾指节而交畅;全声入妙,吻心曲而同和。
且人心静为常,琴心虚为主,将宁体於道枢,亦宁器於德宇。
怀之无故,常寂响而有余;用之则亏,乃含音而莫吐。
故自於胸臆,亦何用於角羽,颜子所以如愚,昭文由是不鼓。
近情好乐,尚德养空。
罢奏南音,悟人间之客寄;不操三峡,体山下之泉蒙。
斯怀柔之古者,竟生白於仙宫。
夫动极则静,音繁不复,守朴外真,含虚内肃。
施弦罔举,则见素而如丝;沈声莫发,乃繁根而犹木。
因雅韵而不奏,识道情之所蓄。
此则恬然谁与?寂尔自耽,希夷既造,妙理难探。
栗里无弦,渊明则矫,王门碎质,安道更惭。
是以饰外者贵其体备,厚内者尚其包含。
於戏!琴心悬解,幽响何答?於以闲和,於以虚纳。
十指攸措,咸制动而是宜;五音知常,各处寂而不杂。
故琴默而美昭,信仁静而道合。
◎吴连叔◇谦受益赋"以「君子立身,谦德之柄」为韵"
执劳谦者,可以为天下君;习谦者,可以为天下勋。
在《易》也有自牧之义,於《书》也有受益之文。
行己立身,而道自著,御人率众,而德有云。
在上则腾茂实,居下则播令闻,亦足以化乎四表,而行乎三军。
若乃天地之义,鬼神之理,或祸其满盈,或福其廉耻。
故执羔雁而行者,得之而益贵;秉耒耜之列者,得之而易使。
在臣下之尚然,况继天而为子。
是以敷之而化行,执之而教立,被车书之所至,г雨露之所及。
故能迩无不洽,远无不宾,岂不以言出乎口,行发乎身,求之於已,加之於人者也。
夫心者难备,物者难兼,故先王所以戒慎,往哲所以崇谦。
不然者,宣子何以称贤?太伯何以为德?书三让之策文,作千古之程式。
其执谦也,必在乎合宜;其在卑也,亦存乎随时。
过之者俯而就矣。
不至者而及之,无贻诮於巽床之义,无见刺於《相鼠》之诗。
惟木兮从绳则正,惟后兮从谦则圣,虽不富於其邻,而有助於为政。
理於身也,合仁义之五常;理於国也,则文武之二柄。
宜播美於笔端,传谦德之雅咏。
◎吴大江
◇棋赋
奇谋入妙,巧思参元,虽一枰之可美,起三隅而邈然,似将军之出塞,若猛士之临边。
及其进也,则鸟集云布,阵合兵连,或参差而易决,或龃龉而难便。
开马眼以防后,张虎口而遮前,磊磊似玉石之相饰,粲粲若众星之丽天。
尔其深思远虑,知白守黑,以仁义为反道,用诡谲为明德。
或意在东南,而伪击西北,类行藏之通变,同阴阳之不测。
於是且侵且战,不恃不平,雁行络绎,鱼阵纵横。
宁扶危以救死,不贪败以丧生。
或偏攻於略地,或专命於用兵,或辘轳以成劫,或宛转而入征。
虽劳形而竭思,固难得以言名。
及夫雌雄有决,疑多胜寡,思悠扬而不定,气沈吟而未下。
名不可窃,智不可假。
千虑万计,复何为者?行必量力,动则相时,其措意也屡巧,其变也多姿。
既得之者荣,失之者辱,此余而未已,彼怀而讵足。
驰神不竭,应运无穷,势出心外,命悬手中。
围初开而复闭,路欲塞而还通,伊仁智之可玩,岂造化之为功。
使夫离娄丧睛,隶首迷术,公子罢宴而惊视,樵客入山而忘出。
◎苏宁
◇对假求官判〈乙诈假求官。
科其罪。
诉云求而未得,诈伪。
〉
为官择人,聿求俊,强学干禄,必正科名。
彼乙伊何,不求诸己。
射宫明试,无闻六义之能;藻镜抡材,将乱九流之序。
况今唐虞御极,才子在官,王裴持衡,至公选士。
方听得贤之颂,宁容诈假之辜?顾三面而"阙"斯宅。
既称未得,须议减论。
◎苏е
◇十六汤品
第一得一汤。
火绩已储,水性乃尽,如斗中米,如称上鱼。
高低平,无过不及,为度盖一,而不偏杂者也。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汤得一可建汤勋。
第二婴汤。
薪火方交,水釜才炽,急取旋倾。
若婴儿之未孩,欲责壮夫之事,难以哉!
第三百寿汤。
人过百息,水逾十沸,或以话阻,或以事废,始取用之,汤已失性矣!敢问皤鬓苍颜之大老,还可执弓抹矢以取中乎?还可雄登阔步以迈远乎?
第四中汤。
亦见夫鼓琴者也,声合中则失妙;亦见磨墨者也,力合中则失浓。
声有缓急则琴亡,力有缓急则墨丧,注汤有缓急则茶败。
欲汤之中,臂任其责。
第五断脉汤。
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若手颤臂,惟恐其深。
瓶觜之端,若存若亡,汤不顺通,故茶不匀粹。
是犹人之百脉,气血断续,欲寿奚苟,恶毙宜逃。
第六大壮汤。
力士之把针,耕夫之握管,所以不能成功者,伤於粗也。
且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茗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六分。
万一快泻而深积之,茶安在哉?
第七富贵汤。
以金银为汤器,惟富贵者具焉!所以荣功建汤,业贫贱者有不能遂也。
汤器之不可舍金银,犹琴之不可舍桐,墨之不可舍胶。
第八秀碧汤。
石凝结天地秀气而赋形者也。
琢以为器,秀犹在焉。
其汤不良,未之有也。
第九压一汤。
贵欠金银,贱恶铜铁,则瓷瓶有足取焉。
幽士逸夫,品色尤宜。
岂不为瓶中之压一乎?然勿与夸珍豪臭公子道。
第十缠口汤。
猥人俗辈,炼水之器,岂暇深择铜铁铅锡,取熟而己。
是汤也腥苦且涩,饮之逾时,恶气缠口而不得去。
第十一减价汤。
无油之瓦,渗水而有土气,虽御胯宸缄,且将败德销声。
谚曰:「茶瓶用瓦,如乘折脚骏登高。
」好事者幸志之。
第十二法律汤。
凡木可以煮汤,不独炭也。
惟沃茶之汤,非炭不可。
在茶家亦有法律,水忌停,薪忌薰。
犯律逾法,汤乖则茶殆矣!
第十三一面汤。
或柴中之麸火,或焚余之虚炭,木体虽尽,而性且浮。
性浮则汤有终嫩之嫌。
炭则不然,实汤之友。
第十四宵人汤。
茶本灵草,触之则败。
粪火虽热,恶性未尽,作汤泛茶,减耗香味。
第十五贼汤。
竹┠树梢,风日干之,然鼎附瓶,颇甚快意。
然体性虚薄,无中和之气,为茶之残贼也。
第十六魔汤。
调茶在汤之淑慝,而汤最恶烟。
燃柴一枝,浓烟蔽室,又安有汤耶?苟用此汤,又安有茶耶?所以为大魔。
◎苏倩之
◇对造帐籍判
〈户部符下诸州,令造帐籍。
州司以百姓艰辛,人未归复,请待兵散后造。
省司不许,云:「人为国本,赋在均平。
户若不知,军何取给?」〉
四海既清,万人求理。
在乎平均井赋,议计师田。
闾里之政役,辨夫家之名数,是分众寡,无失重轻,必当按彼版图,稽其劳逸。
故三年大比,国有彝伦;百役小差,人其胥怨。
由是周官克崇於大阅,萧相先务於图书。
瞻言诸州。
不克致理。
未能洗旧污之俗,开新政之源,使怀土知归,趋邑如市,而乃拒省司之命,紊军国之经。
此而可容,孰不可忍?
◎朱萃
◇对凿井获镜判
〈凿井得古镜,不送官司。
邻告违法。
〉乙也凿井通坟,而获古镜。
抱春铜之色,涵明月之辉,罢照秦楼,未悬温室。
玉女窥而不倦,仙人磨而益明,异庞俭之得铜,殊宣尼之对缶。
既曰奇观,理合归官。
虽隐则有愆,刑故无舍;然物非古迹,事或可矜。
请更详审,方可裁断。
◇对知谋判
〈甲为边将,私布渠答,仍减防兵。
御史纠其伤财惰职。
词云:「既御边寇,复息边人。
辄欲论功,不敢当罪。
」〉
敦阵整旅,必务成师,正合奇胜,亦资制敌。
苟取强於技击,岂见贵於军旅?惟甲推毂总戎,请缨为将。
仲升投笔,方期燕颔之封;冯绲发笥,且得蛇文之兆。
於是间途伺敌,减戍恤人,渠答爰施,践更斯遣。
赋晋臣之一鼓,俾困蒺藜;削汉卒之伍符,伫歌大杜。
虏尘坐清於艽野,公问宁候於瓜期,诚可论功,孰宜书罪?且如器械为费,用不假於千金;士卒护休,功乃逾於三捷。
止戈若称惰职,弃甲何所论刑?执简是科,失言斯甚!虽疾恶为事,叔孙诚得於指楹;而见善则迁,子夏自宜於投杖。
舍而勿问,斯则为然。
◇对玉节判
〈癸盗玉节,干"疑"诸其家。
科盗罪不伏。
〉
符玺出入,惟帝之命,节传迓送,有国之恒。
宝山图兽,知林木之多虞;泽国用龙,取江海之安。
饰之玉者,惟人所持。
万里无尘,寝於庙堂之上;四郊多垒,行於军阵之间。
癸何人斯?不率而盗。
子卿汉朝之勇将,拥节不移;无忌魏国之名臣,窃符加罪。
彼己之子,曾不是思。
薮之萑蒲,尚闻攻伐;邦之旌节,安可穿窬?请归义於钧金,庶无哗於束矢。
◎朱休
◇驾幸太学赋"以「人安国泰,大播儒风」为韵"
皇帝念儒林之繁会,当天地之交泰,降万乘以爰来,使八方而咸赖。
视其鼓箧之地,文在其中;礼於释菜之庭,化行乎外。
睿想难逾,精搜典谟,属车连延,辗御陌而后入;翠华容裔,向文囿以前驱。
台观惟新,墙垣尽饰,宗伯礼贤以蒇事,司成执经而奉职。
端冕旒而彩仗初立,始驻六龙;发声教而翠华未旋,以行万国。
整衣裳之楚楚,习威仪之翼翼,入门而冠剑陆离,布位而貂蝉逼侧。
若乃展先师之礼,示后进之人,张国容以贵道,阐文教以尊神。
升夫子之堂,所谓以德行;行周公之礼,岂可不躬亲?不然者,何以自谦於至圣,而亲飨於陪臣哉?
是以讲学斯陈,德音远播,念月将而日就,各呈材而切磋。
龙颜不远,顾探索之惟勤;天步下临,曷斯须之敢惰?布星攒,周回可观。
彼儒风之习习,资睿思以安安。
颐指於学海儒林,自因泽及;目击乎雄词丽藻,谁谓才难?恩下育而冬暖,命遐宣而昼寒。
济时以勤学为先,居上以易俗称大,俾惰游者咸思於经籍,好勇者亦高其冠带。
既而宣化毕,盛礼终,缴素志,播皇风,转龙於祥烟之表,返銮辂於瑞气之中。
盛矣哉!载笔之史,不纪乎教化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