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第10部 卷九百二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10部 卷九百二 董诰等 纂修

◎王

,丹阳人,举进士。

◇为郑滑李仆射辞官表

臣某言:臣闻虞舜之朝,九官皆让,西汉之盛,二疏云去。

盖上以淳风荡俗,下以廉耻激节故也。

况宠辱之际,不惊则愚;进退之间,不知则殆。

伏惟皇帝陛下德超邃古,功格上元,诞敷文教,丕变颓靡。

天地日月,载惟贞明;动植翔泳,罔不咸若。

臣某席以枝荫,阶缘休运。

弱龄入仕,四纪於兹,三省微躬,一何厚幸!是以每莅一职,每徙一官,未尝不心效权衡,操怀竹柏。

虽龌龊廉谨,曾无异绩;而毫过犯,未简书。

知臣在君,匪敢矜述。

自陛下嗣临宝位,一十七年。

不以疲驽,猥蒙奖拔,授以疆土,假以麾幢,入居宗庙之司,出典股肱之郡。

八座之贵,臣拜者三;六条之荣,臣守其五。

四开戎幕,一佐中军。

至如宫相台丞,侍臣提印,兼命稠迭,累迁频速,光辉既极,盈满是忧。

间岁初领华州,方宣圣泽,俄以滑台选帅,非次及臣,双旌自天,匹马之镇。

此州当四达之地,控两河之境,兵唯劲逸,人至凋残。

臣远仗皇威,推诚抚众,服勤吏事,尽瘁牧人,遂得黎庶就耕织之时,士伍知训习之礼。

此皆大化光被,臣敢贪天之功?常恐三至夺慈,孤立速谤。

此臣所以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愿披血诚,上达旒。

伏惟陛下,少加怜察。

臣窃以酬恩徇节,心实无涯;引重致远,力诚有极。

臣先於岭南染风毒脚气,今年春又患发鬓,分将不起,命即阽危,幸沐亭育之恩,免从帷盖之毙。

臣年逾知命,齿已衰,疾经沈痼,方寸顿减,久当繁剧,必虑阙遗。

臣又闻制阃者以重镇为雄,仗钺者以专征为务。

臣器不足以在任,方略不足以持权,何以统节制之师贞,定否臧之戎律?臣且陈力就列,训诰攸存,审才则然,以病宜免。

岩廊多士,宇宙无虞,为官择人,皆出臣右,胡可晏安冒宠,尸素妨贤?乞降赐骸之恩,以全折足之咎。

臣获退就散秩,保养余年;候筋力之复︹,申赴蹈而宁晚?臣於当部劝课营田,及以羡余优恤将士等事,一一别具条奏,冀明辑睦,上副忧勤。

尘黩宸严,冰炭交臆。

无任恳切屏营之至。

◎王元贞

元贞,官管城令。

◇对祭祀判

"宋元君叩曾阝生鼻血祭祀,人告妖。 "

诸侯力争,乃立冢土。

动众兴事,受攸行。

同盟之君,先尊霸主,附庸之国,亦属大邦。

用曾阝子於次睢,皆嗤宋主;将蹶由而衅鼓,不利楚家。

此乃鲁史明文,殷鉴不远。

静思今者,元君曾阝生,事有符於曩辰,何不仁之太甚!生鼻取血,谁其忍之?畜不将人,独将何若?眷言其事,实类伤残。

告以为妖,仍将未得。

况明君有道,弓矢载。

坐九重而纳隍,恐万姓之失所。

有此残酷,其如律何?◎王志悌

志悌,官宜寿尉。

◇对大夫菜地祭判

"得宗人掌三辰之法,以犹鬼神之居,辨其名物。 保章不供奉职,辄事左道,人云菜地所祀。 "

三代命祀,厥有礼文;六官陈殷,匪无名秩。

思不出职,举必在公,神人之官,各恭尔位。

俎豆之事,实有司存。

伊彼宗人,祭於菜地,苟不失礼,夫何间言?殊季孙之见嗤,旅於岱岳;异晋侯之有疾,不祀羽泉。

今兹掌彼三辰,不修其法,紊我祀之道,以犹鬼神之居。

祝词爰论,名物徒辨,不以为礼,神其享诸?保章祠彼上元,习兹左道,不恕其咎,何所逭逃?◎王德琏

德琏,官司士参军。

◇饶州记序

窃以敷土创於夏篇,《陈风》著於孔什,自斯已降,颇复丹青,好事相趋,时闻汗简。

是以张勃吴录,风俗靡遗;扬雄蜀纪,山川毕载。

陈留耆旧之传,荆国岁时之书,各擅一家,咸详土志。

既充渠阁,亦散人间。

笔削所以腾芳,记录於焉不朽。

瞻高山而仰企,纪景行而兴慕。

仆幸因随牒,谬齿周行,览原隰之形,访古人之迹,撰《饶州记》上下二篇。

至於林苑邱园,立时为记,青溪紫府,创目亦书。

撰张仁之篇,按徐湛之说。

水陆体势,习俗风谣,目击在斯,言诚可录。

然此地居澹浦,邑带番川,转毂闽禺,朝宗江蠡。

玉山银岭,连峭壁而削成;大北小南,漾碧漪而色。

竞盘螭而互峙,赴马颊以飞湍。

县始秦年,郡开吴日。

修良阐於帝籍,秀茂显於天庭。

吴芮怀忠,裂芳封而疏爵;李论道,应台宿以经邦。

贤俊挺生,鸳鸿间出。

复有证君书佐,沈宗而溯千里;忘家壮士,尽节而卫三宫。

纯粹晓於占天,察丰城之宝气。

妙技精於数术,审卢穴之妖氛。

陈氏守节之妻,化石岩而表异;张家已亡之妇,遭劫剥以通灵。

求祀神人,称陈涉而感梦;乘烟童子,契王乔而下迎。

长沙昔居,祈润泉而必应;蜀守故宅,寻往迹而犹存。

背主逆臣;兹乡俨其墟墓;遁秦逋客,绝壁竦其孤坟。

钱仓卓立於水滨,罗石列行於林畔。

奇峰仙室,镂羽驾之遗书;元洞琼膏,溢灵津於乳窦。

相思文梓之木,吐雾凝烟;丹青松桂之丛,连罩日。

磊磊银铄,委实税以为琛;颗颗金沙,实瑶筐而入献。

重以铜铅间发,青碧相辉。

哀鸟晨吟,惊林声於木末;饥鼯夜啸,和风籁於山巅。

慈龟曳涂,哀猿饮涧。

鲤戏沼,彩雉驯郊。

白浪惊鸥,声如钟鼓。

腾仙灵鹤,响叶笙簧。

花间锦绣,骈罗在目。

图牒纪载,不厌其详。

洪纤并举,而年代迁贸;宰守更利,而时事暌违。

或革或沿,乍张乍弛,遇於惠化,余颂在人,聊复片言,请从商较。

惟远祖之明牧,弥洙泗之高风。

成庠序之仪,习乡射之礼。

而枯樟再茂,遗爱可观。

瓜瓞寂寥,皆基芜灭。

末孙怀昔,惟古兴嗟。

宋齐已还,分符继轨。

程、柳之辈,元、徐之徒,坐啸卧吟,褰帷代袭,或栽梧莳竹,或结厦穿池,并记傍求,尽皆编次。

人亡地在,念彼怆兹,爰暨圣朝,惟良简帝。

前中书令杜使君、中书令薛使君,屈栋之资,临江湖之服,既多惠爱,金石已铭,古老传谈,岂烦载述?其在此时,略复书之,庶后披文,玩其典丽也。

剌史南安县开国男庞使君,爰自参牧,改临此地,曾未期月,惠化已覃,黠吏畏威,豪民敛迹。

偷生盗贼之伍,旬月必擒;经明行修之徒,长材咸荐。

是以味道迁善,俗咏其苏,沐德思齐,时嗟来晚。

崇庸茂绩,远袭箕裘,赵璧琬圭,曾微阙折。

仁惠风化,善继良难。

其营县废兴,各依界分。

府寺回换皆悉备,其山水川源,盖从事典。

序无遗漏也,庶其观者不出户,而备览土地风俗焉。

◎房鲁

鲁,登进士第。

◇上节度使书

今之君侯,垂金印,结紫绶。

处内则堂高数仞,侍婢娟然,衣罗纨,鸣珥环,出声态者累百;居外则戟列重扉,介夫毅然,执弩矢,拥钺,俟指令者数千。

君侯目视飞鸿,气如横;而贡士布衣有尘,饥僮无色。

蹇驴竭蹶,而来千谒,诚志业不怍,气容自若。

且以干望为心,亦不能无愧。

其望非望,饮Ο啮肥,被鲜曳华,指捷乘骏也。

所以望者,盖砥行立名之流,非附青之士,焉得施於世?其愧非愧,布衣粝食,饥僮蹇驴也。

所以愧者,彼何人也?予何人也?夫贾居廛,藏其货物,俟有求者,虽巨人必恭然而请。

贾人言其直,则高之曰:必若干乃得,求者率不能小减而市矣!及其人持物货,历户而自唱曰:「某好物,某好货。

」其将市虽小儿童,则艴然视之。

问其直几何?其唱者且平其值,必愈卑之,十七八戏耳!诚金玉其物货,以盗有而窃置为宜。

然何以至是?彼不求此望售也。

士之干人亦然。

士非不能隐山林群麋鹿,脱俗姿态。

又思孔子十历,削逐如此,而不足以求行道。

学孔子者,又安得傲然自遂,而独善耶?亦非得已。

富贵之人,能趋求贫贱之人,人必不谓假声势也,又不谓谄佞也,又不谓利也。

贫贱之人,趋求富贵之人,而大谓之假声势也,中谓之谄佞也,下谓之利也。

且见自书传,称说当时英豪智能者,或云礼士,或云爱客,或云荐宠后辈。

及言穷约节义者,则不过不谄於富贵,不於贫贱而已。

今之君侯,不惟其不礼士,不爱客,不荐宠后辈,盖无意趋求贫贱之人。

贫贱之人趋求之,往往得罪过,不一二而已。

惟阁下有古英豪之气,必能招求穷困者,大道之行,则泽布四海矣!不则卷一邱。

阁下识某之心,非有觊於阁下,而云云其说,阁下且视之为何如?其礼岂不然耶?他俟尽於戟之前。

某再拜。

◎唐昭明昭明,官益都令。

◇对貌似温敏判

"儒生温敏殁,或有貌似敏者,而弟子共师之。 县令责其无知。 "

温敏果行育德,依仁游艺,道郁黄中,声芬白贲。

才充梦鸟,针左氏之膏肓;学综成麟,传圣人之糟粕。

既而生也有涯,岁聿其逝,情殷埋玉,迹必应金。

类宣父之云亡,还思有若,同蔡邕之已殁,更重虎贲。

虽其人已还,而典刑可想;或钦遗韵,用展师资。

惟彰好道之诚,何无仪之论。

县令奉子男之秩,守韦弦之戒,非欲使提耳流训,掣肘无讥。

错节盘根,抑亦殊道;移风易俗,何妨异代。

纵有科罚,未累德音,无玷宪章,并宜告记。

◎程彦矩彦矩,广平人。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监察御史柱国河南尔朱府君墓碣"并铭"

府君其先河南郡人也。

曾祖,任主客郎中。

祖泽,同州韩城令。

厥考弁,历左金吾引驾仗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俱积德行,夤缘车服。

府君讳逵,字正道。

少倜傥有气,不谨小节。

虽家藏巨万,视之蔑然。

轻玉帛若粪土,重然诺不顾千金。

议者曰:「斯亦豪杰人耳。

」初职系怀州军事押衙,后改授山南东道节度散兵马使,加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监察御史,由山南授东都留守押衙,其阶与检校宾客监察仍旧,勋加柱国。

以府君之用心磊落,蔚有才智,观其"阙一字"必可捍难"阙一字"敌,揣其义必可赴汤蹈火。

则其位殆不称"阙四字"然"阙三字"度有规将构第渚宫,岂止於榱桷宏壮,甍栋胶"阙六字"岳卑湿结峻宇以疏气,凿巨沼以潴流。

竹树森罗,"阙五字"郡内将绝罔有邻比。

世居冯翊,慈亲在焉,"阙六字"遥不克迎养。

同气八人,更迭定省,悉著行"阙三字"十四"阙三字"公事开连计司免运之劳,咸称蛊。

每休"阙三字"家属"阙三字"间友爱睦如也。

里巷益多府君之"阙二字"以仰止"阙四字",未尝不应。

人由是归。

嗟乎!未及下寿,以其年五月六日"阙三字"卒於江陵府无竞里私第,享年卅世有九。

娶河南"阙四字"男一人,春郎,六岁岁。

女相相,六岁岁。

用当年十一月"阙四字"叶归葬同州澄城县武安乡永平营。

亲弟逊"阙五字"特以哀命见请,铭於贞石。

文曰:

彼苍者天,祸福茫然。

欲问其缘,杳漠无言。

俄"阙三字"曰有后先。

积善何为,报应元元。

孰云有后,"阙五字"期庆延,在於他年。

◎李暄

暄,官华阳令。

◇对九文六采判

"丁能从九文六采之大,自谓成人。 或责其揖让未中礼。 词云:「周旋曲直,各有所从。 」"

威仪有差,宾聘所贵,举必执礼,是为成人。

能曲直之不违,则进退而皆中。

惟丁克荷前烈,绍复旧典,修上下之纪,制财用之节,不失天地之经,尚陈文采之数。

此实大者,夫何间焉?同游吉得礼之初,因於国产;类赵简习仪之际,效彼鲁侯。

奉以周旋,谁敢失堕?每事皆问,无废孔门之则;一言之请,将成晋国之风。

谅词者之有据,诚或人之妄责。

◇对蜀物至京判"得庐江人使计吏多赍蜀物至京,分遗博士。 巡使问其故,云:「官长劝人,非为己也。 」"

有礼则安,不学将落,方期化俗,必在崇儒。

仰彼庐江,抑惟循吏。

等文翁之从政,遗德未忘;类邵父之为邦,余芳尚在。

是故循其礼物,随此计偕。

岂燕昭之筑台,自尊群士;何楚元之设醴,独致书生?将使洙泗之风,永闻函丈;舞雩之礼,重见抠衣。

敢升夫子之堂,是乐先王之道,巡使扬君之化,按俗而行。

疑尔所为,因之问政。

足可嘉其禀命,赏此承式。

诚劝人之有以,非为已而何伤!

◇对宾观武艺判

"乙为宾,观武艺。 主人三拜不答两拜,责其阙礼。 "

侯以明之,射有观者,设中算以章物,立其宾以相仪。

乙乡党称贤,进退有度。

将拜至而拜洗,且三让而三揖,是欲体和容之节,知曲艺之美。

匪惟训人,抑又观德。

岂可空瞻栖鹄,未尽主皮,尚陈旅酬,必候兴答。

将疑饮数,故异礼容,既不爽於威仪,亦何勤於遍拜!谓之有阙,宜乎未甘。

◇对志行高洁判

得甲志高洁,遂为时人所宗。

有司诘之曰:「景前时以为通,而今以为介,是不恒人也。

请斥之。

」甲云:「景推尚自若,而论者或异。

」不伏。

国着进贤之赏,人思类能之用。

钦崇慰荐,敦固引绳,野无遗才,邦有大任。

甲方伸己志,将举所知。

毛当仁,克尊徐邈;孔融明敏,无弃祢衡。

见机乃通达之人,失道为草介之士。

随乎去就,顺以行藏。

不会来之时,将疑过后之行;宁问管鲍之厚,孰存庄惠之深?其余有司,未曰知我,居然请斥,何哉失辞?

◇对屯田佃百姓荒地判

"诸畿县置屯田,佃百姓荒地。 主令复业,请自耕种,屯司不与。 县司执申:若不还他,人即却逃。 "敬承畿县,素匪莱田,是中邦之庐伍,为上农之井赋。

日者旄头失象,狂寇乱华,王师未赫,国人犹恐,是以苟安便地,多出近关。

惜三迳之就荒,叹五沟之不树,人迷可复,土利宜敦。

等充国之大开,时欣岁足;类信臣之广辟,每咏年丰。

今乃黎庶重迁,归还乐土,服先畴之疆亩,守故里之松榆,将持衤发衤,愿事{艹衮}。

诚宜饣盍彼南亩,劳乎东郊。

国本必於务农,人安固在循业。

永言县执,何谢屯司!

◇对无沟树判

"得甲掌事所司劾无沟树之固云:任其财器,何用劳人!"

庶官司局,共为藏事,各守尔典,无废厥职。

苟政令之或乖,将会计而焉取?甲理从邦教,位列遂师,甸稍县都,宜分地域,封疆畎亩,不夺人时。

而乃阙四井之畲,废五沟之种。

女桑不树,见戴胜之徒飞;夫田无征,望窃脂而何啄。

既莫喜於田,又非成於穑人。

尚阻农功,孰供兵器?焉见不劳而逸,无业而居?虽有爱人之词,难恕失官之罪!

◎史征

征"《书录解题》作「之征」",河南人。

◇周易口诀义序

干象既分,苍牙应运,三才阐位,八卦昭彰,故能道济不通,人用无极。

自兹已降,视述多家,田何传於丁宽,京房得之焦赣。

遂使异闻竞起,春纷多,深乖述作之由,全误圣人之见。

若使广求文句,博引证验,浮诞日兴,华伪滋蔓,诚谓周鼠终亏於郑璞,鱼目以混於隋珠。

今则但举宏机,纂其枢要,先以王注为宗,后约孔疏为理。

至於卦繇六位,并备而释之。

彖以详略,阙而不叙。

大抵举其六卷,分为上下两经,直以口诀为名义,决要为旨。

或经象未显,辄提纬以证文;传疏未明,将考名以消义,遂使疑祛理悟,还希述作之功。

学寡难周,耻腾波於瀚海云尔。

◎许南容

南容,见《艺文志》:《五子策林》十卷,南容居首。

◇对书史百家策问:卦分江使,图演天文,文籍於是滥觞,书契以之抽绪。

皇坟帝典,述纪言以联镳;五传六经,礼乐而齐骛。

斯并悬诸日月,焕乎文章。

至於诸子相腾,小说奔竞,有惭屑玉之化,无异杂铅之宝。

请用诸火,恐招傅弈之讥;将扇其风,复爽芟夷之义。

上涂交战,一为解环。

百两之篇,孰关其善?七分之术,孰著其能?谁求天下之书?谁决冢中之?识二简者何子?观四辙者何人?京兆耆旧之篇,起於何代?陈留神仙之传,创自何人?谁先孝子之图?谁首逸人之记?倘无谈於雕棘,将有荐於拔茅。

对:夫皇王范物,经籍训人。

浇浮之说渐列,文质之规斯变。

故九流异轸,百代齐镳。

枝分叶布,千门万户。

虽复言有春,理或丛残,时招屑玉之讥,乍起杂铅之议。

妨工惑善,招恶塞违。

比夫群岳参差,各有蔽亏之势;众川浩荡,俱资润泽之功。

且夫三代之道,未能无弊;六经之教,尚皆有失。

其於子史,何独尢之?若以失而便废,则书礼之法,可舍短而从长,去泰而除恶。

咸用於火,窃未为得。

各言其志,亦何伤乎?乃好尚不同,撰述各异。

并流铅椠,咸著蓬山。

京房惟善於七分,张霸心明於百两。

荀勖决冢中之,陈农求天下之书。

识二简者广微,观四辙者周穆。

京兆耆旧,光武创其篇;陈留神仙,阮苍述其事。

梁雄作逸人之传,刘向修孝子之图。

斯并贤者,传之不朽。

谨对。

◎屈蟠蟠,白水人。

乡贡进士。

◇析疑论叙

法师名子成,字彦美,号妙明,京兆霸陵人也。

少时为儒,壮而从释。

其性爱书史,喜翰墨,乐游学,好著述。

每与贤士大夫诗词唱和,一联一句,落在丛席,人多传之。

如《鹦鹉》诗云:「学得人言字字明,便能巧语为通情。

不知身在樊笼里,犹向堂前弄舌轻。

」《昼寝》云:「梦魂不管书擎手,一帙南华堕枕边。

」《游》云:「家家明月谁无分?处处青山我有缘。

」《水心亭》云:「绿芰青荷香满池,环亭冷浸碧琉璃。

高轩矮榻无纤暑,卧看清波浴鹭鸶。

」其长篇短偈,例皆如此。

尤能洞明本宗佛法。

予昔尝与县大夫张昂请注《心经》,五日而成万二千言。

辞理精当,至为不多得。

又尝缀述《本色法事文集》仅二百首,语句雄丽,旨意浑成。

同袍得之,囊蓄不出,抑为艰得,无意多传。

顷以兵火之乱,匿迹山林。

尝与来客问难诘折,事尽终始,遂录成轴,名曰《析疑论》。

首之以序问,终之以会名,凡二十篇。

言简而理当,文约而义丰。

涵泳六经,略备诸子。

每一篇之中,其引类证断,决析疑理甚明白。

若非具三昧辩才,其孰能致於此乎?且予与妙明为不请友,其有年矣。

大凡著作,不我之悭,故於叙引,毋俟召而云。

时辛卯中秋八日书。

◎薛ГГ,河东人。

◇常州澄清观钟铭上德愿而铸洪钟,仙圣依而人天从。

霜朝闻兮窈窕,月夜听而舂容。

莲花生而腰净,顶衔绕於盘龙。

响上彻於天外,声下彻於九重。

庶长空於鬼狱,魔屏迹而潜踪。

◎薛季连

季连,河东汾阴人。

官工部侍郎。

◇对田中有树判

"乙有树於田中,里人让之。 称「在疆场」。 "

天官分政,载师任土,必均三壤,以务九农。

乙则匪人,其何妄作!将有树於田亩,诚害稼而伤农。

稽诸古经,则有之矣。

考以令制,谁曰其然?里人有孚,可以受服。

乙也非古,宜乎褫带。

◎薄芬

芬,栎阳人。

官大理评事。

◇直如朱丝绳赋"以题为韵"物有正而可尚者,其绳则直,如砥之平,如竿之植。

不舒卷以随用,终劲挺而立极。

有旨哉,为天下式,且取其直也。

故能为道之逆旅,为义之蘧庐,为人之端操,为政之权舆。

於以方内,君子所如。

木从之则正,君受之则圣。

猗欤猗欤!原夫被物之际,作巧之时,运工人之手,绩寒女之丝。

是寻是尺,经之纶之。

其为用也,不资於善结。

其为兴也,盖取於无私。

以之为准也,则矫枉有度;以之辨物也,乃去邪勿疑。

大者远者,念兹在兹。

俾夫贪者栗栗,智者兢兢。

其为举直错枉,当有事於从绳。

◎郭京京,官苏州司户参军。

◇周易举正序我唐御注《孝经》,删定月令,盖为前儒用意,未及精研。

后汉太学刊石,撰集《说文》,虑其日月浸深,转写讹谬。

京也历代传授,五经为业,其於《易》道,讨偏深,曾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注定传授真本读诵。

比校今世流行本及国学乡贡学人等本,或将经入注,用注作经。

《小象》中间以下句反居其上,爻辞注内移后义却处於前。

又兼有脱漏,两字颠倒,谬误增省,义理不通。

今并依定本举正其谬,仍於谬误之处,以朱书异之。

希好事君子,志学通儒,详而观之。

则经注通流,雅郑不紊。

都计一部中差谬处总一百三节,列为一部,具述讹舛。

因目为《周易举正》,分为上中下三卷,传诸志学者云。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