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李华"五"
◇言医
晋侯方图秦,既而有疾。
秦伯使医和视之,将行,戒之曰:「邻国相病,大夫何以为行?对曰:「臣不发药石,请以词痊晋侯,而国无害。
」秦伯悦,以卿礼遣之。
和至於晋,晋君幄铜之宫,凭丰肥,倚柔容,更衣被珠玉者百许人,膳夫列鼎於庭,而后延客。
客辞曰:「始受命於寡君,以除君疾为役,今大国反以色与食病臣,非臣所及也。
」中军师对曰:「此寡君待先生之礼也,不意为过,敬惟所择。
」客曰:「臣辔而驰千里,形甚劳而气不足,所欲者,酒一盛,果一器,居肃佐饭而已。
其余不敢烦大国。
」再拜受赐,而诊之曰:「君声流而阳,气浊而浮,色寒而容壮,与楚王相若,亦可为也,亦不可为也。
」晋侯曰:「楚子何如,而方寡人?」客曰:「臣尝聘楚,楚境大而富山川,林薮之盛,逾淮而竟南海,晋与齐秦不敌也。
」晋侯曰:「寡人未尝涉楚,且置楚王,愿闻其国之说。
」客曰:「君不念,臣亦未究楚封疆之事,直以所见言之。
楚也近郊去郢,尚三百里。
引车登冈,平视诸宫,丹素烛天,仰不见空,如水漂浮,半在其中,沧波动摇,低昂随风。
蔼蔼南极,山松不尽,乍伏乍起,参差高卑,流云重轻,或灭或明。
道路绵绵,萦山绕川,车盖如轩,稍觉登原。
赤霄冒顶,举手摩天,向之高者,乃在车下,阴冥冥,投石无声。
状其乳苑之内,则连山黯以当户,容杳杳而でで,若坚刃与幔涂,呀将拆而复合;露封隙之嵌空,声小往而大答;耸崖岘以日矿,穿偃仆而Χ。
滨江皋衍,百里芳草,往往白沙日炙,晶氵羔绿野,芊绵走举,苍连菌。
便梓橘柚之林,密孕元气,寒暑若一,翳不流风,幽不漏日。
猿狙飞走,经息百态,啾啾互号,终昕竟晦。
坠英纷目,如雪蔽路,四望无人,移足没屦,黄鸟时鸣,白鹇飞度。
临险瞰江,江隗为潭,不动,常有神怪,龟鱼涵泳,露鳞出介。
纤草以飙,风波起,崩涛迸沫,势不得止,精怖魂怕,毛骨洗然。
攀木瞑眸,犹惧踣泉,颓麓疏冗,繁源鼻贲。
支流氵营々,合注汤汤,昼夜有声,当暑清凉。
透崖扑湍,跃而后逝,初疑可及,忽似无际。
旋眩回,氵朋泊兑宕,辊石敌磨,火发川上,才夷又亚,倾沙委浪。
白烟微苍,通波满望,澹澹滟滟,久而生垠。
淅淅飞雨,冥冥起,沅湘春生,苍梧日晚。
声与听尽,色随望远,荇荷华,组绣一川。
愕羽族之多名,纷合散於水间,泛随流而将下,时逆浪而复还。
喧呼雷骇,沈起翻,两不相伤,貌豫体闲。
缘涯迭观,照江成霞,碧水涟漪,深浅见沙。
旁经闱闼,溢浸栏槛,上有嫔嫱,绵音入,侵杳眇而将绝,随ㄨ风而复闻。
齐宋郑卫之乐,张於宫中,撞金击石,草木竞发。
坚城雉坼,崇山峰坠,鸟兽狂悸,淮湖皆沸。
首饰戴千金,一膳倾千家,耻不相及者以粒计。
仓禄之众,半於平人,秣马之费,倍於租入。
其余奇丽之富、奉养之侈,率与是侔。
楚王甚泰,而楚人甚病,申叔请老而不与政。
」言未毕,晋侯舒气而伸干曰:「向先生言亦可为也,何哉?」客曰:「此未足累楚,故曰可为也。
若张而无厌,则不可为也。
」晋侯色生力起,斥御者撤膳羞,而请曰:「先生终说,寡人病幸间矣。
」客乘时而动之曰:「楚使令尹司马理兵於北疆,以临弊邑。
弊邑大夫,少者则请开关以战,老者则曰:『君务息人,楚恃其富强,因侈生欲,未足畏也。
』寡君乃发府将,而四境寡小,或以四时之用为请。
寡君曰:『是出於人,而归於人,无人则无是,夫何爱焉?』申命上大夫,布币於人,而谢之曰:『孤不德,使尔父兄子弟,不自保於楚师,故罄以相劳。
』秦人感君皆泣,妇人、处子亦请执兵报楚。
楚朝闻而夕卷师,君臣震伏而受职於秦。
此先王不战之术也。
」晋侯然,以楚事而照於晋,遂辍谋秦。
由是大国修好,小国来朝,戎狄皆附。
客果以词痊晋,故曰「言医」。
◇贤之用舍
上之於贤也,患不能好之;好之也,患不能求之;求之也,患不能知之;知之也,患不能任之;任之也,患不能终之;终之也,患不能同其心而化於道。
是故士贵夫遇,惧夫遇而不尽也。
◇君之牧人
古之帝者,非不欲厚其养、泰其身,固揣於变化之原,而要之以极,亦至矣!盖以为上逸则下困,困百众而逸一人,非天意也。
极非天意,亦不忍为也。
故下逸而上困,帝者甘心焉。
况百姓逸,君孰与困?《书》曰:「元后作民父母。
」父母劳於养子,则襁褓之疾弭;"阙"则父母之心泰。
推是而求之,圣人志於俭薄,不得不尔也。
◇国之兴亡为国者同於理身,身或不和,则药室之,针炙之。
若夫扶病而不攻,疾病则毙,扶之者尸也。
齐随之亡也,以贞於终始为惑,苟而无耻为明,慢于事职为高贤,见义不为为长者。
绳违用法,则附强而溃弱也;议於得失,则异寡而同众也。
尚学希古谓之诞,趣便中时谓之工,观其燥湿而轻重之,侯其成败而[B14A]贬之。
肉食之尊,以滋味糊其口,忍危亡而侥禄利。
自是而下,则曰上司犹如之,我於国何有?设能愤发,则逆为备豫,动阂关束,气沮志衰,亦从以化。
幸於生者,炎炎而四合;死於正者,求援而无继。
麒麟悲鸣,凤鸟垂翅,鸱鼓害翼,犬呀毒喙,则也鸩虎狼之炽,其可向耶?嗟乎!心腹支体一也,为病者万焉,虽有岐缓而不请,岐缓视之而不救。
噫!齐隋不亡,得哉!返是而理,则王道易易也。
◇材之小大
攀巢之雏,羽翼将成,习飞而从其母,不幸为乌鸢所震,堕於尘辙。
阀阅之家,有侈女焉,周车绣茵,过於中陌,遇而怜之,藏以玉笥,粒以红稻。
胡然而然?材小为贵,养而玩之,易为力也。
充轭之牛,望若山行,其生也,任重致远,以利天下;其死也,筋角皮骨,皆为器用。
水旱寒暑之不时,艰难驱乏,登降重冈,踣起涂潦,蹄离节坼,力气皆顿,病矣,目犹睨人。
盗鸟爪其背,嘴其肉,犹恨喙啖之未逞,鸦鸦而相呼,群犬引其腹胃,狺狺而争之。
车马往复於傍,以千万计,不顾也。
胡然而然?材大为累,扶而救之,难为功也。
向若不殚斯须之劳而存之,其利固厚矣。
悲夫!材之大也为累,材之小也为贵,戾於理,悖於道,莫甚焉!君天下者辩而返之,则不世而仁矣。
◇字诀或有人示以文卷者,中有《小学说》一篇。
其略曰:「鸿文先生坐於堂上,手执经一卷,弟子以次立。
先生讲既,已而为文焉,示於众子,则不善书也。
小学家流曰:『先生通儒也,而弗能字学,何哉?』鸿文先生方隐几,闻是言也,笑而召之,责曰:『夫儒之立身,以学乎?以书乎?苟其书,则孔子无以加也。
且止云典籍,至是则无闻也。
尔徒学书,记姓名而已,已乎已乎?』」华既览之,心贲贲然,思有以喻,故作论云:
夫六艺中,此为难事,人罕晓其奥,予非能也,亦尝闻其旨。
盖用笔在乎虚掌而实指,缓衄而急送,意在笔前,字居笔后,其势如舞凤翔鸾,则其妙也。
大抵字不可拙,不可巧,不可今,不可古,华质相半可也。
锺王之法,悉而备矣。
近世虞世南深得其体,别有婉媚之态。
凡云八法,学者悉善。
予有二字之诀、至神之方,所谓截拽也。
苟善斯字,逸少、伯英,彼何人哉?噫谅哉!书功之深,人之难能,知也是欤?曷可已乎?
◇四皓铭天静地一,默成四时。
人妙其用,三灵推移。
Т蜕秦祸,出扶汉危。
道不可屈,南山采芝。
抱和全默,皆享期颐。
山下水滨,四坟累累。
悚慕元风,徘徊古祠。
◇唐丞相太尉房公德铭元宗季年,逆将持兵。
天锡房公,言正其倾。
群凶害直,事乃不行。
虏起幽陵,连覆二京。
帝慈蒸人,避狄西蜀。
爰命抚国,理兵北朔。
登贤为辅,让子以续。
公赍册书,亦捧瑞玉。
圣人神圣,天地咸若。
子孝臣忠,元元踊跃。
命帅中军,谋歼羿浞。
人或有言,志屈道行。
公曰不可,屈则佞生。
柄不在公,众昏а明。
退师储宫,出守函谷。
入为尚书,正色谔谔。
又剌汾浍,遽临彭濮。
何负而东?何负而西?公受挫抑,邦人凄凄。
帝怀明德,俾我不迷。
征拜秋官,佥曰休哉。
薨殂阆中,国瘁人哀。
乔岳陨踬,辅星昏霾。
天子Д涕,追崇上台。
岩岩岱宗,瞻其峻极。
赫赫房公,尊其盛德。
昔抚宜春,列邦是式。
建铭江滨,以尉南国。
◇台州干元国清寺碑
天宝十五载,逆将犯阙,虏尘翳郊庙。
上皇哀苍生,避狄幸蜀;皇帝誓复君父之耻,理兵於朔方。
避狄,仁之盛也;复耻,孝之大也。
惟仁盛孝大,故不逾年而收京师,奉陵寝。
凶孽走而天降之戮,化气和而人至於道。
巍巍乎!尧舜之烈,不足比崇。
天子斋心元默,运行慈煦,为元吉卿士妙讲化之宗,以为五帝三王之道,皆如来六度之余也。
厥初生人,降及中古,君臣父子,日用而不知,故元圣师竺干而有古。
先师宣尼有言:三皇五帝,皆非圣者,而西方有圣人,其为大千之尊,乳育群圣明矣。
夫玉帛非为礼之本,舍玉帛则无以为礼;象饰岂施教之源,舍象饰则无以为教。
建塔庙为礼容,履霜坚冰,物有其渐,於是卿士从,兆人从,九围之中,列刹相望矣。
盈川,非古邑也,襟东江西山,因而城之。
寺在远郊,信者劳止。
自官吏耆耋,至於商旅,咸以津梁未建,为愧为羞。
邑城之西,有净名废寺,背连山而面通川。
杉栝昼暝,缁褐经行;寒潭夕清,车马无声,境胜心闲,十金果成。
耆寿徐君赞、录事徐知古等请於县令陇西李公平,平请於前刺史赵郡李公丹,丹请於河南等五道度支使御史中丞京兆第五公琦,琦闻於天子,墨制曰可。
僧义等伏以干元之初,元恶扫除,国步既清,庙易名榜,因改曰干元国清寺,昭睿功也。
自所志洎於州县之长,僚吏以降,多舍清白之俸,征梓人,求绘工,为民储福,为佛成宫。
高殿倚,长廊生风,莲花出界,开在空中,自江南无有。
是刹上座某等至某都维那某,奉前佛之心印,得轮王之髻珠。
第五公以上智利国,人登宰辅;李使君以全德公才,持宪为郡;今刺史陈郡殷公日用忠武杰出,长城江海;专知官司马陇西李公干嘉峻能操纲,清可激俗,县令李令宗室大儒,政之善者,皆易简诣於真境,清净符於度门。
醍醐胜味,甘露妙源,正性无说,宏之在言。
其词曰:
东裔名刹,西方乐土。
吴山倚垣,越水当户。
柽松黝蔼,下有象潭。
龙在泉中,水容耽耽。
景象光澈,江湖气含。
天清宝界,地涌灵龛。
大圣蒸蒸,动乎天地。
百神夺走,戎服既备。
命将誓师,殄歼逆类。
奉迎太上,开辟正位。
神人释愤,品物咸遂。
鼓舞赓歌,上通元气。
无思不洎,杂沓祯瑞。
轮帝御,像法昭融。
须弥四洲,建大莲宫。
倬彼盈川,秀冠越中。
县有德政,州有名公。
奉宣睿谋,爰度崇工。
梵侣开士,慈惠风。
愿言上报,圣寿无穷。
建表勒铭,堂堂乎锺。
◇庆王府司马徐府君碑君讳坚,字伦,名与宗人同,故以字称。
东海郯人也。
象德所自,如山积高;佐人施泽,如水锺下。
三代以降,仁贤不绝。
至宋齐间,位望益尊,三公令仆,常伯卿将,追赠衮司,降嫔帝女,南朝衣冠宗之。
国子博士东莞男讳文远,有盛名於国朝。
东生王屋令士安,析城以东,人受其赐。
王屋生大理卿赠越州都督讳有功,社稷之卫也。
高宗弃万国,太后临朝,宗室元臣,以猜受衅。
顽虐阿指,扇成大狱,海内懔懔,不保其生。
凶残朋党,嚼牙顿翼,起於上国,延及诸夏。
不止於此,将图我国家,三分人,其一为血。
宗社垂灵,而生大理,俾刑典,蔽本朝,元恶惮其义烈,人鬼卫其恺悌。
惟身与族,随正而行,争性命於豺狼之口,解威怒於雷霆之下,大者完州郡,小者活门闾。
累为群凶所排,阽於破灭,神佐贞独,终以真合。
昔咎繇事唐虞,释之、定国当盛汉赫赫,大理而丁此时,功倍古人,声动百代,是之谓也。
君即大理之元子,直温秉廉,深於德行,祖考之训,丛乎厥躬。
以荫宿卫,调临邛主簿,亲累故也。
历怀州参军、邵王府户曹、陕州司法,清方知名。
朝廷以先父之劳,超拜大理司直,闻者皆垂涕而喜。
平端谳议,果振家风。
皇舅大尉希,以先大理尝拔家冤,表让官於君,以申蓼莪罔极之感。
拜恭陵令,除陈州别驾,改陕州,入为岐王府司马,转庆王府,阶朝议大夫,袭封东莞侯。
开元十六年四月二十九日,终於洛阳南郊居,春秋六十八。
不登期颐,不至大官,呜呼惜哉!天地之於物顺也,君子如之;穷达之於人命也,君子安之。
惟君德性,与是相准。
执亲之丧,哀毁逾礼迨启手足,不贻忧於坟墓,孝也。
守官廉平,未尝违道干誉,奉长临下,小大悉心,一夫得罪,则为之损容色,有可缓者,忻忻然出之,仁也。
惠文太子之在岐邸,肤敏好学,上最器念,四时钟渥泽,宾客多词人,君每引道书满盈之诫,以扶俊德,忠也。
仁孝与忠,虽无位为贵,《礼》所谓「以道得人」而已,况承前人之烈光,被圣代之冕服乎?夫人赞皇县君赵郡李氏,北州望族,左司郎中公淹之孙,杭州刺史自抱之女。
左司博古,杭州知人,训成懿淑,光配有德。
后君六岁而终,合於济源之燕川南原。
龟从筮从,兆因德叶。
嗣子光禄少卿、前蜀郡兵曹参军殷、句容尉毅,出言举足,不坠孝慈。
行备忠厚,辞无枝叶,朗而不华,直而容众,有古人之情、君子之度。
为大理正,负荷前猷。
历宰三县,牧守一郡,人感怀之,刊石继起。
再莅京邑,不求名声,推心而理。
盛德有后,曷其崇高?神道聪明,岂旷人欲?君从父弟恽,御史中丞陈留太守河南采访清廉有威,所向霁肃。
大理殁而有中丞,中丞殁而有光禄,徐氏之兴,将在裔乎?爰族幽兆,与天地极。
是文也,华无鬼词。
铭曰:三命益恭,庆祚犹锺。
矧我大理,全人门宗。
蔽皇家,枝梧群凶。
百族感慕,大哉勋庸。
克生茂德,山镇泉塞。
卷以道风,舒为士则。
如何人,终始藩国?在昔偃王,仁义道兴。
氵公源而下,勋德相承。
或西讨济河,或北义延陵。
又有达者,鲁连服膺。
绵绵世祀,奕奕髦士。
晋宋齐梁,名臣继起。
荐蹑公府,连嫔帝子。
东莞以降,羽仪清朝。
美矣哉!如金如玉,如翰如翘。
君子践修,德音孔昭。
抑抑仁人,宜於进退。
合符黄老,不不昧。
推心无方,我德用大。
建世何居?松门已蔼。
永言孝思,光禄有之。
式播芳烈,为将来师。
◇韩国公张仁愿庙碑铭"并序"
唐之元老,有大庇於生人,曰韩公张仁愿。
尽力天朝,位尊将相,三城立庙,军帅乞灵则祠之。
天宝季岁,华奉使朔方,展敬祠下,式瞻风采。
像与神合,沈沈如生。
呜呼!生以功为臣,殁以灵为神,神乎宜奉!公总戎疆外,悬衡审政,拒陇循河,绵亘万里,坚城雄防,蔽三辅。
介胄之士,垂十万人,瞻我麾节,以为进退。
先是突厥犯塞,乘胜入朔方,游骑至安定,守军不到,经略失守。
虏乃驱监牧之来牝,退存庐帐,进围聚邑,鸣弓跃马,规复漠南。
边人摇心,元圣轸念,节将更至,咸以为请。
缙绅献议,则以和亲为便,中宗未之许也。
初以公耋老,且重烦之,及卜师於太宫之庭,惟公之吉。
至尊亲临前殿,授以兵符;公承命徂征,北蕃逆骇。
《记》所谓「君子有其时,有其命」,公得其二而伸其一者也。
公忠贯神明,虑几造化,镇以长策,溃其奸谋。
一麾偏师,屠名王,复丧马,夺堑拂,堆而城之,并河之阿,列筑三镇。
将精士锐,谈笑就役,匈奴莫敢南视,雷哭而遁。
老幼望公,以相震怖。
不然,则乘冰转斗,无日无之。
既而据河山玩其动静,纳行旅归之衽席,凭墉而望,匹马单兵,不匿形影,虏由是械手足而刳腹心。
朝廷无草窃之虞,天下减征役之半矣。
《诗》云:「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又曰:「方叔元老,克壮其猷。
」公之谓也。
帐下之厮,尚有存者,曰公号令素严,人无违禁。
自将吏骑卒,咸有旗表。
节不常出,出则赏罚随之,赏无非功,罚无非罪。
上流而下竞,心行而事从,谋全功成,由此术也。
三城既就,刊木标橹,记之种落,刻其降年,后皆如之。
岂挺生上将之龟策也?奇鉴先物之然也?夫鸟兽草木,出其伦辈,犹或利害凭焉。
况殊绩功勋,始终天地,翼辅先圣,宠绥元元,有茅社之尊、符节之重?后奉者果一胜、遂一谋,庸非明神幽赞之效?《雅》有「吉甫」「薄伐」,「至於太原」;「王命南仲」,「城彼朔方」。
《传》称齐桓伐戎攘狄,以其病燕灭卫;魏绛和戎狄,合诸侯。
从古及今,以为大功。
其余秦恬、汉青之伦,才邱垤耳,尚或诗颂之,简策贵之。
况忠武卓异,屦履今昔,而咏歌无之,非古也。
窃感赵孟怀随武之德,寤寐永叹,奉铭神宫。
其文曰:
赫尔韩公,司武有经。
受命北伐,渠魁就刑。
敢或不顺,鼓行风霆。
崇岱压卵,沧波灌萤。
沈泉雷动,机发冥冥。
功奋三城,人谣亿龄。
谋出先后,构危於宁。
张天之威,恢庙之灵。
北狄顿颡,山戎来庭。
万里寝柝,缘河罢扃。
趋拜故祠,德谢惟馨。
翔野何有,群山青青。
感激遗风,徘徊涕零。
吾谁与归,式荐斯铭。
◇淮南节度使尚书左仆射崔公颂德碑铭"有序"
昔在召公,相武王,除害去虐,敷命帝庭。
周公佐成王,卜洛定宅,登颂清庙;奉康王,会朝丰宫,克致太平。
惟崔公相元,宗保宁圣德,镇安天下;辅肃宗扫除凶秽,绍享太平"一作天命";事今上,振宣明威,抚绥淮海。
惟申伯翊宣王,登南邦,兴周室;小白率诸侯征楚,翼奉王室,与崔公叶德同勋,皆姜姓也。
夫议盛德,谕大功,赞大贤,举其殊伦,卓然昭明,不书其细,申大体也。
故《诗》陈方叔之烈曰:「方叔元老,克壮其猷。
」又美韩侯之封曰:「有倬其道,韩侯受命。
」今述崔公,亦不名不备宫,古之制也。
后魏尚书亮,八代至公,海内首族,人伦德范。
公少负文学重名,具兼宏略,攵於王庭,甲科入仕。
历京兆仓曹参军,再迁司勋员外郎。
丁太夫人忧,以毁闻。
终丧,拜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剑南节度留后事。
逆臣起幽陵,陷潼关,至奠哀兆人,思古公避狄之义,於是帝车西南,依我心膂,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剑南节度采访使。
元宗克让圣子,家为唐虞,公出纳王命,至於朔方。
弼谐二圣,孝慈光明,自西自东,殄歼元恶。
天讨之师,岌如山行,寇若霜藁,鼓燎无余。
帝曰「尔圆,实叶朕志」,官中书令,拜赵国公。
公拜稽首:「臣敢上冒,以负天明命?」帝遂其高,俾作少师,师训东宫,兼长邦宪。
居守洛京,乃傅济王;又典汾州,王德日宣。
汾州阜安,乃统江淮,主三军,督万人,加工部尚书。
时征镇之司,恃勋奸令,公独露奏,慝用辍兴,转吏部。
淮南既清,军用余逸,夷难江南,万里康哉。
六岁在镇,心驰王幄,恋慕之极,至於涕Д。
献章请朝,帝恩降允。
公不俟驾,建旆将驰。
耆耋泣诉,吏人遮道,指日诣阙乞留者三百余人。
公申谕而行,至於京师。
天子大悦曰:「赵国公先帝元臣,常为朕师。
自我不见,於今六年。
有司如朕意待之。
」加尚书左仆射,遂淮南之请,所部八州人,舞手蹈足。
秘书省少监兼庐州刺史长乐贾深,有文有武,忠於王室,推心驭下,嘉绩升闻,戴公仁明,思扬盛德。
合肥令彭城刘商,先后之族,临人惠和。
一州之老幼咸曰:「我州我邑,敷王德泽,崔公封内,我是以安其仁。
不铭其德,不可谓贤。
」华尝忝公游,咨以为颂。
夫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公入掌三公之政,出践诸侯之长。
昔郑武公为卿士,诗人赋《缁衣》;鲁僖公为周贤侯,史克颂《野》。
敢附前烈,以书公不朽。
故[B14A]大臣则王室尊,崇美政则王命行,不唯颂公,尊天王也。
今载公朝觐之礼以宏大之,其文曰:
思崔公出镇之崇,克孝克忠。
宣帝之武,恢帝之功。
自蜀自朔,至於秦宫。
出纳大命,决事於中。
思崔公烈烈郁郁,以邕以肃。
乃统淮服,洎江之奥。
阗阗长毂,霞旆霜镞。
蠢尔凶毒,罔不颠覆。
思崔公三世元臣,德绥生人,乃朝於王,王顾殊伦。
且曰东南,饮化如春。
为朕腹心,宁其咏吟?思崔公入觐於王,銮声央央。
佩玉以锵,秉奉璋。
公复於扬,四牡其骧。
公慕彤庭,涕濡於裳。
思崔公庐江州邑,孰不垂泣?我公之还,阳和起蛰。
乃求乐石,乐石爰立,刊之颂之。
介福攸集,州人斯及。
◇唐赠太子少师崔公神道碑
《礼》之《中庸》曰:「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
」是礼也,於国为恩,於人为孝。
朝廷赠赵公之先人故晋州司法参军赠清和太守,三至太子少师,[B14A]少师之德,扬赵公之孝,国之恩也。
《书》之《洪范》曰:「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
」赵公奉若少师之训,为国股肱,翊大君之明,可谓忠矣。
《传》曰:「有明德者,必昌於后世,后必有达人。
」故叔梁纥有子曰文宣王,陈仲弓有孙曰司空群。
积德於身,以垂厥后,犹洪河广大於涓流,太山峻极於邱陵。
蕴百行,惟少师;宣六德,惟赵公。
父慈子孝,移孝於忠,盛矣哉!维烈山氏以稼穑代畋渔,伯夷以秩礼谐神人,太公以大勋平祸乱,季子以让德辞社稷,崔氏其后也。
有魏名臣炎,降至宋度支郎中赠冀州刺史元孙,陨身成名,兴起百代。
生魏吏部尚书左仆射贞烈公亮,六为吏部郎,三为吏部尚书,再为大中正连部二千石,一为大将军,历侍中、太常、光禄大夫。
男为部官,女为九嫔。
与伯父之子仆射休首出群姓,为海内甲门。
孙曰肇师,以令望为中书侍郎,以才辩为聘梁使。
中书孙讳道淹,北齐安州总管掾。
生少师之祖讳方骞,皇朝万年主簿、临子。
临子生少师烈考讳贞固,皇朝武功主簿、赠吏部尚书。
娶赵郡李氏,新定之子、高都之侄,中外之甲,光标士林。
少师讳景至清河东武城人也。
三岁丁太夫人忧,十二居武功艰,号哭无时,邻里辍相。
终制读书,岁不践阈,一览数纸,终身不忘。
年十七,与亲兄睃一举明经,同年擢第。
二十三调补梁州南郑县尉,以能政闻。
转蜀州晋原县尉,以清白器干为按察使倪若水表荐大理评事。
以亲累贬利州葭萌丞,历梓州盐亭丞、晋州司法参军。
公风度详雅,器宇方深,有道者悦之而不厌,不仁者惮之而迁善。
蘧瑗在卫,卫多君子;子贱居鲁,鲁有贤人。
若至听词必察,临事能断,吏不忍欺,人不敢犯。
刺史齐景胄洎州长举公清明中正,差充支使,毕构代齐,假为判官。
开元三年终於官舍,春秋四十,权厝於邙山元元庙西北原。
公之逝也,宗族叹曰「孝可以动神而不寿」,僚友叹曰「仁可以师天下而不贵」,闻者叹曰「清可以激贪俗而不昌」。
命矣天乎!盛德不兴,宜其后也。
夫人荥阳郑氏,皇朝兵部郎中卫州刺史元之子,吏部侍郎平章事之女弟,以德范仪少师,以才明训赵公。
天宝十二年,享龄六十九,终於京兆崇贤里,殡於长安南杜陵原。
有一子二女。
神龙中,申明旧诏,著之甲令,以五姓婚媾,冠冕天下,物恶大盛,禁相为姻。
陇西李宝之六子,太原王琼之四子,荥阳郑温之三子,范阳卢子迁之四子、卢辅之六子,公之八代祖元孙之二子,博陵崖懿之八子,赵郡李楷之四子,士望四十四人之后,同降明诏,斯可谓美宗族人物而表冠冕矣!在周则邵单为公族,妫嬴为上国,西京窦傅之贵,东汉袁杨之盛,魏以荀陈为德门,南朝以王谢为高望,方之於公,川谷江海也。
嗣子圆,以文学早知名,射策上第,官历台省。
寻拜蜀郡长史兼御史中丞,加节度使。
时安禄山起幽朔,连陷潼关,赍表腰金,恳迎元宗。
省表垂泣,召宰相谓曰:「世乱识忠良,今见之矣。
」除中书侍郎,益州长史、节度等如故。
及乘舆至蜀,朝廷羽仪,如京之制,终古难之。
肃宗幸彭原,将复天下,以剑南无事,不假此人,诏赴行在,咨以缔构。
扈从迁宫,日月并照,元宗获申圣慈,肃宗获早圣孝。
ガ侯功大,博陆赏尊。
诏曰:「一匡天下,大庇生人,迁特进中书令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封赵国公。
」昔成王以曲阜命周公,王曰叔父,亲亲也;以营邱命太公,王曰叔舅,贤贤也。
惟肃宗亦以赵国锡崔公,今上以少师赠先公,三供之极教也。
后转太子少师兼御史大夫东京留守,寻为工部尚书扬州长史浙江东西三道观察使吏部尚书知省事,余如故。
又转尚书右仆射。
四年某月日,龟筮叶吉,奉少师荥阳夫人之丧,合於东就河南邙山之某原,礼也。
世传清白,子孝臣忠,山东士大夫以五姓婚姻为第一,朝廷衣冠以尚书端揆为贵仕,惟公兼之。
清河崔氏,至赵公三代仆射,可谓尽善矣!泰山羊衢,世传清德;北海范毓,儿无常亲。
总此二者,为公家法。
华学放史氏,敢播风烈焉。
昔孔悝铭鼎,备举前代;史克颂鲁,独美僖公。
用以诞敷先人,昭示后代,在礼然也。
今之作颂,书国家之孝理,列圣君之得人。
崔氏之世绪,少师之懿范,赵公之孝思,士风祖德,永为不朽。
崔氏之门,为不朽矣!若终者,华安得不颂之?其文曰:
周之上公,让为大夫。
秦之司徒,家於冀都。
伯从清河,德绪繁多。
仕至扬州,出将封侯。
惟德惟器,魏之中尉。
降及元魏,群从并贵。
才如尚书,德如评事。
古之廷评,伏念惟刑。
我闻德声,继佐葭萌。
安道和俗,化行三蜀。
彼汾之曲,片言折狱。
清风人穆,升闻辇毂。
苇辙蒲帷,公行不归。
哲人其萎,后贤用微。
荥阳夫人,柔明佐君。
嫁有嘉闻,首代馨芬。
高阳才子,唐虞多士。
克先赵公,大雅爰起。
有子如是,可谓孝矣!崇原既平,伊洛攸清。
永安厥灵,万有斯年,子孙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