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梁文 卷六十四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梁文
《全梁文》 卷六十四 严可均辑

◎张缵

缵字伯绪,缅第三弟。

天监中尚富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封利亭侯,补国子生,除秘书郎,迁太子舍人。

转洗马中舍人,普通初迁太尉谘议参军尚书吏部郎,长兼侍中。

太通初出为宁远华容公长史,行琅邪彭城二郡国事,随府迁北中郎长史南兰陵太守,加贞威将军,行府州事,征拜度支尚书,出为吴兴太守。

大同中征为吏部尚书,进尚书仆射,迁宣惠将军丹阳尹。

未拜,改使持节湘州刺史。

太清中征为领军,改授使持节平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岳阳王不受代,见杀。

元帝承制,赠侍中、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简宪公,有《鸿宝》十卷。

本传作一百卷。

集十一卷。

本传作二十卷。

◇秋雨赋

兴乎爽节,肤寸起于曾岑,乃娱情而悦体,犹冬阳与夏阴,褰南帷以寓目,儆北户而披襟。

商律戒于兹辰,凉雨感而已作。

甘泉集而溟溟,油云兴而漠漠。

温飙革于早暮,炎凉改于今昨。

乍斜檐而上阶,或从风而洒幕。

周小庭而密下,泫高枝而疏落。

渌池泛澹,员波倏铄。

低昂弱条艹,葳蕤丛薄。

"《艺文类聚》二"◇南征赋

岁次И訾,月惟中吕,余谒帝于承明,将述职于南。

忽中川而反顾,怀旧乡而延伫;路漫漫以无端,情容容而莫与。

乃弭节叹曰:人之寓于宇宙也,何异夫栖蜗之争战,附蚋之游禽。

而盈虚倚伏,俯仰浮沈,矜荣华于尺景,总万虑于寸阴。

彼忘机于粹日,乃圣达之明箴。

妙品物于贞观,曾何足而系心。

抚余躬之末迹,属兴王之盛世;蒙三栾之休宠,荷通家之渥惠。

登石渠之三阁,典校文乎六艺。

振长缨于承华,着储皇之上睿。

居衔觞而接席,出方舟以同济。

彼华坊与禁苑,常宵盘而昼憩。

思德音其在耳,若清尘之未逝。

经二纪以及兹,悲明离之永翳。

惟平生之褊能,实有志于栖息。

惭灭没之千里,谢韩哀于八极。

如蓑裘之代用,譬轮辕之曲直。

愧周任之清规,谅无取于陈力。

逢濯缨之嘉运,遇井汲之明时。

怀君恩而未答,顾灵琐而依迟。

总端揆以居副,长庶僚而称师。

犹深泉之短绠,若高墉而无基。

伊吾人之罪薄,岂斯满之能持。

奉皇命以奏举,方驱传於衡疑。

遵夕宿以言迈,戒晨装而永辞,行摇摇于南逝,心眷眷而西悲。

尔乃横济牵牛,旁瞻雉库,前观隐脉,却视云布。

追晋氏之启戎,覆中州之鼎祚。

鞠三川于茂草,沾西京于朝露。

故黄旗紫盖,运在震方,金陵之兆,允符厥祥。

及归命之衔璧,爰献玺于武王;启中兴之英主,宣十世而重光。

观其内招人望,外攘千纪;草创江南,缔构基址。

岂徒能布其德,主晋有祀,《云汉》作诗,《斯干》见美而已哉!乃得正朔相承,于兹四代,多历年所,三百余载。

割疆场于华戎,拯生灵于宇内;不被发而左衽,ム明德其是赍。

次临沧之层,寻叔宝之旧埏,蕴珠玉之余润,昭罗绮之遗妍。

怀若人之远理,岂喜愠其能迁。

虽魂埋于百世,犹映澈于九泉。

经法王之梵宇,睹因时之或跃;从四海之宅心,故取乱而诛虐。

在苍精之将季,翦洪柯以销落;既观蝎而逞刑,又施兽而为谑。

候高逢以巧笑,俟长星而欢噱。

何忄忄之黔首,思假命其无托。

信人却而天从,爰物睹而圣作。

我皇帝膺受图,聪明神武,乘衅而运,席卷三楚。

师克在和,仁义必取,形犹积决,应若飙举。

于是殪桑林之封犭希,缴青丘之大风;戢干戈以耀德,肆《时夏》而成功。

放流声于郑、卫,屏艳质于倾宫;配轩皇以迈迹,岂商、周之比隆。

化致升平,于兹四纪;六夷膜拜,八蛮同轨。

教穆于上庠,冤申于大理,显三光之照烛,降五灵之休祉。

谅殊功于百王,固无得而称矣。

溯金牛之迅渚,睹灵山。

"《艺文类聚》作灵涛。 "之雄壮,实江南之丘墟,平云霄而竦状。

标素岭乎青壁,葺文于翠嶂,跳巨石以惊湍,批冲岩而骇浪。

铲千寻之峭岸。

"《艺文类聚》作峭峰。 "ぺ万流之大壑,隐日月以蔽亏,抟风烟而回薄。

崖映川而晃朗,水腾光而倏烁;积霜霰之往还,鼓波涛之前却,下流沫以游险,上岑〗而将落;闻知命之是虞,故违风而靡托。

讯会骸之诡状,云怒特之来奔。

及渔人之垂饵,沈潜锁于洪源。

鉴幽途于忠武,驰四马之高轩。

不语神以征怪,情存之而勿论。

晒姑熟之旧朔,访遗迹兮宣武,挟仲谋之雄气,朝委裘而作辅。

历祖宗之明君,犹负芒于盛主;势倾河以覆岱,威回天而震宇。

虽明允之笃诚,在伊稷而未举。

矧有功而无志,岂季叶其能处。

惧贻笑于文景,忧象贤之覆饣束,虽苞蘖以代兴,终夷宗而殄族。

彼儋石之赢储,尚邀之而俟福,况神明之大宝,乃暗干于天禄。

造扃键之候司,发传书于关尉。

据圜辕乎伊洛,守衡津于河渭。

无矫且以招宾,阙捐而待贵。

实祗敬于王典,怀鞠躬而屏气。

惟函谷之襟带,疑武库之精兵。

采风谣于往昔,闻乳兽。

于宁成。

在当今而简易,止讥鉴其奸情,陋文仲之废职,鄙而彡门之食征。

于是近睇赭岑,遥瞻鹊岸,岛屿苍茫,风云萧散。

属时雨之新晴,观百川之浩《泪干》,水泓澄以暗夕,山参差而辨旦。

忽临睨于故乡,眇江天其无畔,逆洄流而右阻,遵长薄而左贯。

独向风以舒情,搴芳洲其谁玩。

息铜山而系缆,访叔文之灵宇。

得旧名而犹存,皆攒芜而积楚。

想夫君之令问,实有声于前古。

拯巴汉之废业,爰配名于邹鲁。

辨山精以息讼,对祠星而寤主。

每抚事以怀人,非末学其能睹。

嘉梅根之孝女,尚乘肥于媵姬。

嗟吴人之重辟,忧峻网于将贻。

彼沈瓜而显义,指沧波而为期,此浮履以明节,赴丹烂其何疑。

信理感而情悼,实凄怅于余悲。

空沈吟以遐想,愧邯郸之妙词。

望南陵以寓目,美牙门之守志,当晋师之席卷,岂藩篱而不庇。

携老弱于穷城,犹区区乎一篑。

虽挈瓶之小善,实君子之所识。

"阙一句。 "是谓事人之礼。

入雷池之长浦,想恭岱之芳尘。

临鱼官以辍膳,践寒蒲之抽筠。

又有生为令德,没为明神。

或捐家事主,携手拜亲;或正身殉义,哀感市人。

所以家称纯孝,国号能臣。

扬清徽于上列,并异世而为邻。

发晓渚而逆风,苦神吴之难习。

岸曜舟而不进,水腾沙以惊急。

天аа其垂阴,雨霏霏而来集。

愍征夫之劳瘁,每搴帷而伫立。

由江沲之派别,望彭汇之通津,途未中乎及绛,日巳盈于浃旬。

于是千流共归,万岭分状,倒景悬高,浮天泻壮。

清江洗涤,平湖夷畅,翻光转彩,出没摇漾。

岷山れ冢,悠远寂寥。

青溢赤岸,控汐引潮。

望归云之蓊蓊,扬清风之飘飘,界飞流干翠薄,耿长虹于青霄。

若夫灌莽川涯,层潭水府,游泳之所往还,喧鸣之所攒聚。

群飞沙涨,掩薄草渚,奇甲异鳞,雕文纟卒羽。

听寡鹤之偏鸣。

"《艺文类聚》作聆寡鹤之偏叫。 "闻孤鸿之慕侣。

在客行而多思,独伤魂而凄楚。

美中流之冲要,因习坎以守固。

既因之而设险,又居之而务德。

南通珠崖、夜郎,西款玉津、华墨。

莫不内清奸宄,外弭苛慝,篱屏京师,事有均于齐德也。

眄匡岭以踌躇,想霞裳于云仞,流娥之逸响,发王子之清韵。

若夜光而可投,岂荣华之难摈。

羡还丹其何术,伫一刃于来信。

径遵途乎鄂渚,迹孙氏之霸基。

陈利兵而蓄粟,抗十倍之锐师。

在贤才之必用,宁推诚而忍欺,图富强以法立,属贞臣而日嬉。

识余基于江畔,云钓台之旧址。

方战国之多虞,犹从容而宴喜。

钦辅吴之忠谅,叹仲谋之虚己。

处君臣而并得,良致霸其有以。

伊文侯之雅望,诚一代之伟人。

祢观书以心服,玉比德而誉均。

遘时雄之应运,方协义以经纶,名既逼而愈赏,言虽闻而弥亲。

惜勤王干延献,俾汉京之惟新,何天命其弗与,悲盛业之未申。

泛芦洲以延伫,闻伍员之所济,出怀珠而免仇,归投金以答惠。

彼无求于万锺,唯长歌而鼓。

慨斯诚之未感,乃沈躯以明誓。

空负恨其何追,徒临餐而先祭,及旋师于郑国,美邀福于来裔。

入郢都而抵掌,壮天险之难窥,允分荆之胜略,成百代之良规。

贾生方于指大,应侯譬之木披。

所以居宗振末,强本弱枝,闻古今之通制,历盛衰而不移,可不谓然与,美经国之远体也。

酌忠言于城郢,播终古之芳猷;忘我躬之匪阅,顾社稷而怀忧。

服庄王之高义,乃征名於夏州,耻蹊田之过罚,纳申叔之嘉谋,观巫臣之献箴,鉴周书以明喻。

何自谋其多僻,要桑中而远赴。

若葆申之诛丹,实匡君以成务。

在雨臣而优劣,居二主其并裕,临赤崖而慷忾,扌雄图於魏武,乘战胜以长驱,志吞吴而井楚,总八州之毅卒,期姑苏而振旅,时有便乎建瓴,事无留于萧斧。

霸孙赫其霆奋,杖迈俗之英辅。

裂宇宙而三分,诚决机乎一举。

嗟玄德之矫矫,思兴复干旧京。

招卧龙于当世,配管仲而称英。

收散亡之余弱,结与国而连横,延五纪乎岷汉,绍四百于炎精。

望巴丘以回,遵洞庭而敞恍,沈轻舟而不系,何灵胥之浩荡。

眺君、褊之双峰,徒临风以增想。

偿瑶觞而一酌,驾彩而独往。

尔乃南奠衡霍,北距沮漳,包括沅澧,汲引潇湘。

氵彪氵彪长迈,漫漫回翔,荡云沃日,吐霞含光。

青碧潭屿,万顷澄澈,绮兰从风,素沙被雪。

杂云霞以舒卷,间河洲而断绝,回晓仄於中川,起长飙而半灭。

税遗构之旧浦,瞻汨罗以陨泗,岂怀宝而迷邦,犹殷勤而一致。

蕴芳华以襞积,非党人之所媚,合《小雅》之怨辞,兼《国风》之美志。

譬弹冠而振衣,犹自别于泥滓,且杀身以成义,宁露才而扬己,悲先生之不辰,逢椒兰之妒美,有骅骝而不驭,焉遑遑于千里。

既践境以思人,弥流连其无巳。

修行潦之薄荐,敢凭诚于沼。

谒黄陵而展敬,奠瑶席乎川湄。

具兰香以膏沐,怀椒糈而要之。

延帝子于三后,降夔、龙于九疑。

腾河灵之水、驾,下太一之灵旗。

抚安哥以会舞,疏缓节而依迟。

日徘徊以将暮,情眇默而无辞。

愠秦皇之巡幸,尤土壤以加戮。

昧天道之无亲,勤望祀以祈福。

将人怨而神怒,故飞川而荡谷。

推冥理以归保愆,遂刊山而赭木。

于是下车入部,班条理务,砥课庸薄,夕惕兢惧。

存问长老,隐恤氓庶,奉宣皇恩,宽徭省赋。

远哉盛乎,斯邦之旧也。

有虞巡方以托终,夏后开图而疏决,太伯让嗣以来游□臣祈仙而齐洁。

固是明王之尘轨,圣贤之踪辙也。

若夫屈平怀沙之赋,贾子《游湘》之篇,史迁ゼ文以投吊,扬雄《反骚》而沉川。

其风谣雅什,又是词人之所流连也。

亦有仲宁咸德,仍世相继,父子三台,缁衣改敝。

古初抱于烈火,刘先高而忤世,蒋公琰之弘通,桓伯绪之匡济,邓兖时之绝述,谷思恭之藻丽,实川岳之精灵,常间出而无替也。

至于殊庭之客,帝乡之贤,神奔鬼化,吐吸云烟。

玉笥登之而却老,金人植杖以尊泉,苏生骑龙而出入,处静驾鹿以周旋。

配北烛之神女,偶南荣之。

时仿佛其遥见,亦往往而有焉。

尔乃历省府庭,周行街术,山川远览,邑居近悉。

割黔中以置守,献青阳而背质,邹生所谓还舟,楚王于焉乘ㄞ。

巡高山之累仞,褒吴文之为宰。

彼非刘而八王,皆国亡而身醢。

在长沙而著令,经五叶其未改。

知天道之福谦,胜一时之经始。

寻太傅之故宅,今筑室以安禅;邑无改于旧井,尚开流而洌泉。

怀伊、管之政术,遇庸臣而见迁,终被知于时主,嗟汉宗之得贤。

受齐君之远托,岂理谢而生全;哀怀王之不秀,遂抱恨而伤年。

修定祀於北郭,对林野而幽蔼,庶无吐于馨香,祀琼茅而沃酹。

景十三以启国,惟君王其能大。

迨炎正之中微,实斯藩而是赖。

顾四阜之纡余,乍升高以游目。

审山川之面带,将取名于衡麓。

下弥漫以爽垲,上钦亏而重复。

风瑟瑟以鸣松,水而响谷,低四照于若华竦千寻于建木。

冀嚣尘之可屏,登岩阿而寤宿。

舍域中之常恋,慕游仙之灵族。

是时凉风暮节,万实西成,华池迥远,飞阁凄明。

嘉南洲之炎德,爱兰蕙之秋荣。

下名柑于曲榭,采芳菊于高城。

树罗轩而并列,竹被岭而丛生。

玩栖禽之夕返,送旅雁之晨征。

悲去乡而远客,寄览物而娱情。

惟传车之所鹜,实鹰扬其是掌,或解组以立威,乍露服而加赏。

遵圣主之恩刑,荷天地之厚德。

沾河润于九里,泽自家而刑国。

阙小道之可观,宁畏涂其易克,眄高衢而愿聘,忧取累于长纟墨。

闻困石之非据,承炯戒乎明则,愧寿陵之余子,学邯郸而铺匐也。

"《梁书·张缵传》,大同九年,为使持节都督湘桂南宁三州诸军事湘州刺史、述职经途,乃作《南征赋》其词云云,又见《艺文类聚》二十七。 "

◇离别赋"并序"大常刘侯,前辈宿达。

余在纨绮之岁,固巳钦其风矣。

及理棹江干,揽涕还望,采萧之咏,不觉成篇。

彼刘侯之矫,矫承世德之清辉,挺荆衡之,辉江汉之珠玑。

昔相知于一定,逾盛衰乎二纪,岂因媒以成亲,非弹冠而来仕。

分自谐于金石,情冥符乎兰芷。

忘时辈之后先,略相知之年齿。

及胥遇于云阁,又方驾而联曹。

宵拥衾而暗语,昼税鞅以游遨。

案方前而等食,衣共体而同袍,犹合欢之蠲忿,如来苏之释劳。

唯吾人之与子兮,谅不言其巳召,在百代而奚殊,虽千年而同调,宁风波之所移,岂流俗之能要,非高唱而云拟。

逢下士而或笑,隔愿言于信次。

尚眷眷而兴怀,矧云崖之远诀,抱离袖而长乖,顾龙门而掩涕。

瞻郢路而何偕在惊禽之屡感。

迫徂年之将暮眺湘沅之分流。

遵洞庭之永路,山峻高而易隐。

浦回而难溯,犭爰啾啾而夜吟鹃。

"《初学记》作「风」。 "骚骚而晓度。

抚客子兮其何心,能辞乡兮别故。

共抱荃蕙之遗芳,不离披于霜露。

"《艺文类聚》三十,《初学记》十八"

◇怀音赋"并序"

西平劭陵王以亲贤近能作蕃夏首,下走叨窃时命,驱传湘罗,久托下风,素蒙淑顾,及途经鄢郢,淹泊累旬。

君王弹随珠千千仞,乃贻之以丽则,诗云:「怀我好音。

」敢为怀音赋云尔。

伊宗周之令望,巡召南而述职。

襟带郧夏之乡,宣条江汉之域。

服诗书于怀袖,抱仁义于胸臆。

总九德以栖身,横四溟而抚翼。

循微躬之末迹,谬驰传于衡嶷。

由洞庭而左转,指酃醴而为期。

仰芳尘于夏,路将近而弥滋。

棹陵波以遄务,舟望浦而倦迟。

自清光之未觏,逾一纪以历兹。

敢凭情于往昔,逢君恩之未遗。

陪桂苑之良游,接兰台之高会。

既醉酒以饱德,亦倾羞而缓带。

感平原之爱客,伤岐路之难留。

恋西园之余赏,泣南浦之徂舟。

结烦言于将赠,情有重乎琳球。

顾龙门其不见,过夏首而西浮。

申服义之未沫,长记言于还邮。

"《艺文类聚》三十一"

◇妒妇赋

惟妇怨之无极,羌于何而弗有,或造端而构末,皆莠言之在口。

常因情以起恨,每传声而妄受。

乍隔帐而窥屏,或觇窗而瞰牖。

若夫室怒小憾,反目私言。

不忍细忿,皆成大冤。

闺房之所隐私,床第之所讨论。

咸一朝之发泄,满四海之嚣喧。

忽有逆其妒鳞,犯其忌制,赴汤蹈火,目攘袂。

或弃产而焚家,或投儿而害胥。

"《艺文类聚》三十五"

◇瓜赋

惟兹瓜之实茂,体太素之纯精。

翕玄润于浮霄,含皇泽于夏庭。

于是苍春发岁,天地交和,乃启沃壤,是殖是播。

纳佳种于畦畹,应时运而剖牙。

挥萌散檗,载叶负柯。

蓊茸郁荟,莽尊艹婆娑。

庆云以吐蕤,仰旭日之敷华。

朝希重阳,夕承朗月。

清露湛而霄降,翔风穆以晨发。

振柯条之绕若,顾惠气以滋悦。

感灵化而,睹佳实之并结。

始怀征而苦发,终感宫而甘通。

信不和而自馨,与九鼎乎齐功。

蔓草是藉,密叶是蔽。

潜湫独熟,堕茎落蒂。

芬复酷烈,气畅云际。

申狄不能详其味,隶首不能为之计。

昔东陵之甘瓜,美显名于中古,彼服闾之攸檐,乃众仙之所睹。

美人神之同好,何厥用之弘普?惟令实于无穷,永可殖千灵圃。

"《艺文类聚》八十七"

◇拟若有人兮

若有人兮傍岩石,新莆衣兮杜衡席。

表幽居兮翠微上,临春风兮联骋望。

日巳暮兮夕云飞,怀君王兮未能归。

"《艺文类聚》五十六"

◇让吏部尚书表

汉革民曹,魏仍东掾,毛孝先以清公见美,卢子家以贞固任职。

降及晋代,希睹其人,乐彦辅雍容自守,当时恨其寡誉。

山巨源意存赏拔,不免与世浮沈。

郑攸牧马家庭,何益止竞之操?卞壶如金丸在石,未闻检裁之功。

"《艺文类聚》四十八,《初学记》十一。 "◇让尚书仆射表

自出守股肱,入尸衡尺,可以仰首伸眉,论列是非者矣。

而寸衿所滞,近蔽耳目,深浅清浊,岂有能预?加以矫心饰貌,酷非所闲,不喜俗人,与之共事"已上见《梁书》。 "虽复吐言如伤,屈体无骨,动容窃斧,犹成多憾。

曾闱如阙,坐客恒满。

情态参差,世途盈虚,薏莒兴谤,舍尘见猜,疑似虽分。

圣贤致惑,人之包藏。

山川非险,况在於臣,焉可证综。

"《梁书·张缵传》,《艺文类聚》四十八。 "

◇谢东宫赍围启

性爱山泉,颇乐闲旷虽复伏膺尧门,情存魏阙,至於一丘一壑,自谓出处无辨,常愿卜居幽僻,屏避喧尘,傍山临流,面郊负郭,依林结宇,憩桃李之夏阴。

对径开轩,采橘柚之秋实,而王畿陆海,亩号一金,泾渭土膏,豪杰所竞,徙居好寺,必待使越之装。

别馆河阳,亦资牧荆之富。

此园左带平湖,修陂千顷,右临长薄,清潭百仞,前逼逸陌,朝夕爽垲。

后望锺阜,表廛烟霞。

每剩春迎夏,华卉竞发,背秋向冬,云物澄霁,归瞰户牖,不异登临,升降阶墀,巳穷历览。

舟楫所屈,累日不能穷其源,鱼鸟之丰,山泽不能喻其美。

"《艺文类聚》六十五"◇谢皇太子赍果然褥启

伏以狐裘熊席,徒负旧名,玄豹青犭军,未能适体。

严冰在节,朔飙结宇。

吹纶愧暖,挟纩惭温。

但勤非伏寝,恩重夜覆。

道愧经明,坐叨重席。

仰荣俯愧,进退在颜。

"《艺文类聚》九十五"

◇与陆云公叔襄兄晏子书

都信至,承贤兄子贤弟黄门殒折,非唯贵门丧宝,实有识同悲,痛惋伤惜,不能已已。

贤兄子贤弟,神情早著,标令弱年,经目所睹,殆无再问。

怀橘抱柰,禀自天情,倨坐列薪,非因外奖。

学以聚之,则一箸能立;问以辩之,则师心独寤。

始逾弱岁,辞艺通洽,升降多士,秀也诗流。

见与齿过肩随,礼殊拜绝,怀抱相得,忘其年义。

朝游夕宴,一载于斯。

玩古披文,终晨讫暮。

平生知旧,零落稍尽,老夫记意,其数几何。

至若此生,宁可多过,赏心乐事,所寄伊人。

弟迁职潇、湘,维舟洛,将离之际,弥见情款。

夕次帝郊,亟淹信宿,徘徊握手,忍分岐路。

行役数年,羁病侵迫,识虑忄昏恍,久绝人世。

凭几口授,素无其功。

翰动若飞,弥有多愧。

京洛游故,咸成云雨,唯有此生,音尘数嗣。

形迹之外,不为远近隔情,襟素之中,岂以风霜改节。

客游半纪,志切首丘,日望东归,更敦昔款。

如何此别,永成异世。

挥袂之初,人谁自保,但恐衰谢,无复前期。

不谓华龄,方春掩质,埋玉之恨,抚事多情。

想引进之情,怀抱素笃,友于之至,兼深家宝。

奄有此恤,当何可言。

临白增悲,言以无次。

"《梁书·陆云公传》"

◇诒湘东王书

河东载樯上水,欲袭江陵。

岳阳在雍,共谋不逞。

"《周书·萧传。 "

河东巳竖樯上水,将袭荆州。

"《梁书张缵传》"

河东起兵,岳阳聚米。

共为不逞,将袭江陵。

"《梁书·,东王誉传》,缵密报世祖。 又《南史》五十三未二句但作将来袭江陵。 "

◇丁贵嫔哀策文

涂既启,桂樽虚凝,龙帷巳荐,象服将升。

皇帝伤璧台之永闷,悼曾城之不践,罢乡歌乎燕乐,废彻齐于祀典。

《风》有《采蘩》,化行南国。

爰命史臣,俾流嫔德。

其辞曰:

轩纬之精,江汉之英,归于君袂,生此离明。

诞自厥初,时维载育;枢电绕郊,神光照屋。

爰及待年,含章早穆;声被洽阳,誉宣中谷。

龙德在田,聿恭兹祀。

阴化代终,王风攸始。

动容谘式,出言顾史;宜其家人,刑于国纪。

膺斯眷命,从此宅心;狄缀采珩,动雅音。

日中思戒,月满怀箴,如何不,天高照临。

玄ヨ莫修,章早缺,成物谁能,芳猷有烈。

素魄贞明,紫宫晰,逮下靡伤,思贤罔蔽。

躬俭则节,昭事惟虔,金玉无玩,筐不捐。

祥流德化,庆表亲贤,甄昌轶启,孕鲁陶燕。

方论妇教,明章阃席,玄池早扃,湘沅巳穸。

展衣委华,朱贲寝迹。

慕结储闱,哀深蕃辟。

呜呼哀哉,令龟兆良,葆引迁祖,具僚次列,承华接武。

日杳杳以霾春,风凄凄而结绪。

去曾掖以依迟,饰新官而延伫。

呜呼哀哉。

启丹旗之星旗旆,振容车之黼裳。

拟灵金而郁楚,泛凄管而凝伤。

遗备物乎营寝,掩重阍于窒皇;椒风暖兮犹昔,兰殿幽而不阳。

呜呼哀哉。

侧闱高义,彤管有怿,道变虞风,功参唐迹。

婉如之人,休光赤舄,施诸天地,而无朝夕。

呜呼哀哉。

"《梁书·高祖贵嫔传》"

◇故左氏尚书忠子沈憎墓志铭

渐东振古,龟组三袭,政若解绳吏如燥湿。

十升龙管,四至九卿。

居高首映,比德腰明。

"《艺文类聚》四十八"

◇中书令萧子显墓志

君状貌丘墟,风神磊落。

闲瞻动于容止,英奕发于流眄。

笔锋席上,皆如素蓄,切问近思,见称闲敏。

帝尝顾问君曰:「我撰《通史》若成,众史可废。

」乃答诏曰:「仲尼赞《易》道,黜《八索》,述《职方》,除九丘。

圣制符同,复在兹日。

」储君毓德少阳,情协陈阮,亲□妙思式表玄石。

"《艺文类聚》四十八"

◎张绾

绾字孝卿,缅第四弟,初为国子生,对策高第,除长兼秘书郎,迁太子舍人、洗马、中舍人、中书郎、国子博士。

出为北中郎长史兰陵太守,还除员外散骑常侍,权知丹阳尹事,迁中军宣城王长史,改御史中丞,出为豫章内史,复为御史中丞,加通直散骑常侍,太清中,进左卫将军,迁吏部尚书。

元帝承制,授侍中左卫将军相国长史,出为持节云麾将军湘东内史,及即位,征为尚书右仆射,加侍中,有集十一卷。

◇龙楼寺碑

盖闻井鱼之不识巨海,夏虫之不见冬冰,故知局于泥者,未测沧溟之浩汗;笃于一时者,宁信寒暑之推移。

何异乎玩即世而弗悟于生死之流,耽假乐而迷于真觉之观。

铭曰:

识相裁萌,无明重蔽。

五住次起,四生无际。

苦海倒流,业风横厉。

彼岸何远,津航绝济。

轻毛易转,花水难留。

实逢象正,悟彼生修。

照曜真法,逍遥宝舟。

占彼胜地,胥宇攸宅。

遥川萦带,峻矩盘桓。

霞生莲堞,风起长涧。

冬室停燠,夏台增寒。

"《艺文类聚》七十六"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