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后魏文 卷五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后魏文
《全后魏文》 卷五 严可均辑

◎孝文帝"三"

◇立崇虚寺诏"太和十五年八月戊戌"夫至道无形,虚象为主。

自有汉以后,置立坛祠,先朝以其至顺可归,用立寺宇。

昔京城之内,居舍尚希。

今者里宅栉比,人神猥凑,非所以祗崇至法,清敬神道。

可移于都南桑干之阴,岳山之阳,永置其所。

给户五十,以供斋祀之用,仍名为崇虚寺。

可召诸州隐士,员满九十人。

"《魏书·释老志》"

◇令郡国送时果诏"太和十五年八月"

郡国有时果可荐者,并送京师,以供庙飨。

"《魏书·礼志》一"◇罢幕中设五帝座诏"太和十五年八月壬辰"

《礼》云,自外至者,无主不立。

先朝以来,以正月吉日于朝廷设幕,中置松柏树,设五帝座。

此既无可祖配,揆之古典,实无所取,可去此祀。

又探策之祭,既非礼典,可悉罢之。

"《魏书·礼志》一"◇减省群祀诏"太和十五年八月戊午"

国家自先朝以来,飨祀诸神,凡有一千二百余处。

今欲减省群祀,务从简约。

昔汉高之初,所祀众神及寝庙不少今日。

至于元成之际,匡衡执论,乃得减省。

后至光武之世,礼仪始备,飨祀有序。

凡祭不欲数,数则黩,黩则不敬。

神聪明正直,不待烦祀也。

"《魏书·礼志》一"◇敕雍州供祭朗诞庙诏明堂、太庙,并祀祖宗,配祭配享,于斯备矣。

白登、崞山、鸡鸣山庙,唯遣有司行事。

冯宣王诞生先后,复因在官长安立庙,宜异常等。

可敕雍州以时供祭。

"《魏书·礼志》一"

◇罢祀水火等神诏

先恒有水火之神四十余名,及城北星神。

今圆丘之下,既祭风伯、雨师、司中、司命,明堂祭门、户、井、灶、中ニ,每神皆有。

此四十神,计不须立,悉可罢。

"《魏书·礼志》一,又《通典》五十五。 "◇议朝日夕月诏"太和十五年八月甲寅"

近论朝日夕月,皆欲以二分之日于东西郊行礼。

然月有余闰,行无常准。

今若一以分日,或值月出于东而行礼于西,寻情即理,不可施行。

昔曹魏秘书监薛靖等尝论此事,以为朝日取月一日为朔,夕月三日为フ。

朔者月形始著,卿等意谓フ朔二分,何者为是?"《魏书·礼志》一,又《通典》四十四。 "

◇祥日不卜诏"太和十五年九月丙戌"便及此期,览以摧绝。

敬祭卜祥,乃古之成典。

但世失其义,筮日永吉,既乖敬事之志,又违永慕之心。

今将屈礼厉众,不访龟兆。

已企及此晦,宁敢重违册旨,以异群议。

寻惟永往,言增崩裂。

"《魏书·礼志》三。 有司上言求卜祥日,高祖诏。 "

◇迁主大庙诏"太和十五年十月"

具闻所奏,寻惟平日,倍增痛绝。

今遵述先旨,营建寝庙,既而粗就。

先王制礼,职司有分。

移庙之日,迁奉神主,皆太尉之事,朕亦亲自行事,不得越局,专委大姓。

王谌所司,惟赞板而已。

时运流速,奄及缟制,复不得哀哭于明堂,后当亲拜山陵,写泄哀慕。

"《魏书·礼志》三。 太尉丕奏,高祖诏。 "

◇五品诏"太和十五年十一月乙亥"

王爵非庶姓所僭,伯号是五等常秩。

烈祖之胄,仍本王爵,其余王皆为公,公转为侯,侯即为伯,子男如旧。

虽名异于本,而品不异昔。

公第一品,侯第二品,伯第三品,子第四品,男第五品。

"《南齐书·魏虏传》"

◇罢小岁贺诏"太和十五年十一月丙戌"季冬朝贺,典无成文,以褶事非礼敬之谓,若置寒朝服,徒成烦浊,自今罢小岁贺,岁初一贺。

"《南齐书·魏虏传》"◇考课诏"太和十五年十一月丁亥"

二千石考在上上者假四品将军,赐乘黄马一匹;上中者五品将军,上下者赐衣一袭。

"《魏书·孝文纪》下"

◇为高丽王琏举哀诏"太和十五年十二月癸巳"

高丽王琏守藩东隅,累朝贡职,年逾期颐,勤德弥著。

今既不幸,其赴使垂至,将为之举哀。

而古者同姓哭庙,异姓随其方,皆有服制。

今既久废,不可卒为之衰,且欲素委貌、白布深衣,于城东为尽一哀,以见其使也。

朕虽不尝识此人,甚悼惜之。

有司可申敕,备办事如别仪。

"《魏书·礼志》三。 是岁,高丽王琏死。 "

◇简置乐官诏"太和十五年冬"乐者,所以动天地,感神,调阴阳,通人鬼。

故能关山川之风,以播德于无外。

由此言之,治用大矣。

逮乎未俗陵迟,正声顿废,多好郑卫之音,以悦耳目,故使乐章散缺,伶官失守。

今方厘革时弊,稽古复礼,庶令乐正雅颂,各得其宜。

今置乐官,实须任职,不得仍令滥吹也。

"《魏书·乐志》"

◇答元丕请立东官诏

年尚幼小,有何急之?"《魏书·宗室元丕传》"

◇召见李安祖兄弟四人诏"太和十五年"

卿之先世,内外有犯,得罪于时。

然官必用才,以亲非兴邦之选。

外氏之宠,超于末叶。

从今已后,自非奇才,不得复外戚谬班抽举。

既无殊能,今且可还。

"《魏书·李惠附传》"

◇诏南平王霄自今奏事诸臣相称,可云姓名,惟南平王一人,可直言其封。

"《魏书·广平王连附传》"

◇祭用孟月诏"太和十六年正月戊午"

夫四时享祀,人子常道。

然祭荐之礼,贵贱不同。

故有邑之君,祭以首时,无田之士,荐以仲月。

况七庙之重,而用中节者哉!自顷尝之礼,颇违旧义。

今将仰遵远式,以此孟月直礻勺于太庙。

但朝典初改,众务殷凑,无遑斋法,遂及于今。

又接神飨祖,必须择日。

今礼律未宣,有司或不知此。

可敕太常令克日以闻。

"《魏书·礼志》一,又《通典》四十九。 "

◇营改太极殿诏"太和十六年二月庚寅"

昔轩皇诞御,垂栋宇之构,爰历三代,兴宫观之式。

然茅茨土阶,昭德于上代,层台广厦,崇威于中叶。

良由文质异宜,华朴殊礼故也。

是以周成继业,营明堂于东都,汉祖聿兴,建未央于咸镐。

盖所以尊严皇威,崇重帝德,岂好奢恶俭,苟弊民力者哉?我皇运统天,协纂干历,锐意四方,未遑建制,宫室之度,颇为未允。

太祖初基,虽粗有经式,自兹厥后,复多营改。

至于三元庆飨,万国充庭,观光之使,具瞻有阙。

朕以寡德,猥承洪绪,运属休期,事锺昌运,宜遵远度,式兹宫宇。

指训规模,事昭于平日。

明堂、太庙,已成于昔年。

又因往岁之丰资,藉民情之安逸,将以今春营改正殿。

违犯时令,行之惕然。

但朔土多寒,事殊南夏,自非裁度当春,兴役租暑,则广制崇基,莫由克就。

成功立事,非委贤莫可,改制规模,非任能莫济。

尚书冲器怀渊博,经度明远,可领将作大匠。

司空、长乐公亮可与大匠共监兴缮。

其去故崇新之宜,修复太极之制,朕当别加指授。

"《魏书·李冲传》"

◇祀先代诸圣诏"太和十六年二月丁酉"

夫崇圣祀德,远代之通典,秩□□□,中古之近规。

故三五至仁,唯德配享。

夏殷私己,稍用其姓。

且法施于民,祀有明典,立功垂惠,祭有恒式。

斯乃异代同途,奕世共轨。

今远遵明令,宪章旧则,比于祀令,已为决之。

其孟春应祀者,顷以事殷,遂及今日。

可令仍以仲月而飨祀焉。

凡在祀令者,其数有五。

帝尧树则天之功,兴巍巍之治,可祀于平阳。

虞舜播太平之风,致无为之化,可祀于广宁。

夏禹御洪水之灾,建天下之利,可祀于安邑。

周文公制礼作乐,垂范万叶,可祀于洛阳。

其宣尼之庙,祀于中省,当别敕有司行事。

飨荐之礼,自文公已上,可令当界牧守,各随所近,摄行祀事,皆用清酌尹祭也。

"《魏书·礼志》一,又《通典》五十三。 "

◇躬临千亩诏"太和十六年二月丙午"克吉亥,备小驾,躬临千亩,官别有敕。

"《魏书·礼志》一"

◇令高闾与大乐详采古今音律诏"太和十六年春"

礼乐之道,自古所先,故圣王作乐以和中,制礼以防外。

然音声之用,其致远矣,所以通感人神,移风易俗。

至乃《箫韶》九奏,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有周之季,斯道崩缺,故夫子忘味于闻《韶》,正乐于返鲁。

逮汉魏之间,乐章复阙,然博采音韵,粗有篇条。

自魏室之兴,太祖之世,尊崇古式,旧典无坠。

但干戈仍用,文教未淳。

故令司乐失治定之雅音,习不典之繁曲。

比太乐奏其职司,求与中书参议。

揽其所请,愧感兼怀。

然心丧在躬,未忍闻此。

但礼乐事大,乃为化之本,自非通博之才,莫能措意。

中书监高闾,器谶详富,志量明允,每闻陈奏乐典。

颇体音律,可令与太乐详采古今,以备兹典。

其内外有堪此用者,任其参议也。

"《魏书·乐志》"

◇答尉元换兵戍彭城诏"太和十六年"

公之所陈,甚合事机。

"《魏书·尉元传》"◇检察农民诏"太和十六年六月"

务农重谷,王政所先,劝率田畴,君人常事。

今四气休序,时泽滂润,宜用天分地,悉力东亩。

然京师之民,游食者众,不加督劝,或芸耨失时。

可遣明使检察,勤惰以闻。

"《魏书·孝文纪》下"

◇选举诏"太和十六年七月"

王者设官分职,垂拱责成,振网举纲,众目斯理。

朕德谢知人,岂能一见览识,徒乖为君委授之义。

自今选举,每以季月,本曹与吏部铨简。

"《魏书·孝文纪》下"

◇许尉元致仕诏"太和十六年八月丙午"元年尊识远,屡表告退。

朕以公秉德清挹,体怀平隐,仁雅渊广,谋猷是仗,方委之以政,用康亿兆,故频文累札,仍违冲志。

而谦光逾固,三请弥切,若不屈从高谟,复何以成其美德也。

已许其致仕,主者可出表付外,如礼申遂。

"《魏书·尉元传》"

◇以尉元游明根为三老五更诏"太和十六年八月己酉"夫大道凝虚,至德冲挹,故后王法玄猷以御世,圣人崇谦光而降美。

是以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所以明孝悌于万国,垂教本于天下。

自非道高识博,孰能处之?是故五帝宪德,三王乞言,若求备一人,同之古哲,叔世之老,孰能克堪?师上圣则难为其举,傅中庸则易为其选。

朕既虚寡,德谢曩哲,更老之选,差可有之。

前司徒、山阳郡开国公尉元,前大鸿胪卿、新泰伯游明根并元亨利贞,明允诚素,少著英风,老敷雅迹,位显台宿,归终私第。

可谓知始知卒,希世之贤也。

公以八十之年,宜处三老之重;卿以七十之龄,可充五更之选。

"《魏书·尉元传》"

◇给三老五更俸禄诏"太和十六年"

夫尊老尚更,列圣同致,钦年敬德,绵哲齐轨。

朕虽道谢玄风,识昧睿则,仰禀先诲,企遵猷旨。

故推老以德,立更以元,父焉斯彰,兄焉斯显矣。

前司徒公元、前鸿胪卿明根,并以冲德悬车,懿量归老,故尊老以三,事更以五。

虽更、老非官,耄耋罔禄,然况事既高,宜加殊养。

三老可给上公之禄,五更可食元卿之俸,供食之味,亦同其例。

"《魏书·尉元传》"

◇讲武诏"太和十六年八月癸丑"

文武之道,自古并行,威福之施,必稽往籍。

故三五至仁,尚有征伐之事,夏殷明睿,未舍兵甲之行。

然则天下虽平,忘战者殆,不教民战,可谓弃之。

是以周立司马之官,汉置将军之职,皆所以辅文强武,威肃四方者矣。

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宁八荒,然于习武之方,犹为未尽。

今则训文有典,教武阙然。

将于马射之前,先行讲武之式,可敕有司,豫修场埒。

其列阵之仪,五戎之数,别俟后敕。

"《魏书·孝文纪》下"

◇省白登庙祀诏"太和十六年十月已亥"

夫先王制礼,所以经纶万代,贻法后昆。

至乃郊天享祖,莫不配祭,然而有节。

白登庙者,有为而兴,昭穆不次。

故太祖有三层之宇,已降无方丈之室。

又常用季秋,躬驾展虔,祀礼或有亵慢之失,嘉乐颇涉野合之讥。

今授衣之旦,享祭明堂,玄冬之始,奉太庙。

若复致斋白登,便为一月再驾,事成亵渎。

回"《通典》作「缅」。 "详二理,谓宜省一。

白登之高,未若九室之美,帏次之华,未如清庙之盛。

将欲废彼东山之祀,成此二享之敬。

可具敕有司,但令内典神者摄行祭事。

献明、道武,各有庙称,可具依旧式。

自太宗诸帝,昔无殿宇,因停之。

"《魏书·礼志》一,又《通典》四十七。 "◇听游明根致仕诏"太和十六年"

明根风度清干,志尚贞敏,温恭静密,乞言是寄,故抑其高蹈之操,至于再三。

表请殷勤,不容违夺,便已许其告辨。

可出前后表付外,依礼施行。

"《魏书·游明根传》"

◇谥郑羲诏"太和十六年"

盖棺定谥,先典成式,激扬清浊,治道明范。

故何曾幼孝,良史不改「缪丑」之名;贾充宠晋,直士犹立「荒公」之称。

羲虽宿有文业,而治阙廉清。

稽古之效,未光于朝策;昧货之谈,已形于民听。

谥以善问,殊乖其衷。

又前岁之选,匪由备行充举,自荷后任,勋绩未昭。

尚书何乃情遗至公,愆违明典!依谥法,博文多见曰「文」,不勤成名曰「灵」。

可赠以本官,加谥文灵。

"《魏书·郑羲传》"

◇元会优赐边蕃诏"太和十七年正月"夫骏奔入觐,臣下之常式,锡马赐车,君人之恒惠。

今诸边君蕃胤,皆虔集象魏,趋锵紫庭。

贡飨既毕,言旋无远。

各可依秩赐车旗衣马,务令优厚。

其武兴、宕昌,各赐锦缯纩一千,吐谷世子八百。

郑至世子,虽因缘至都,亦宜赍及,可赐三百。

命数之差,皆依别牒。

"《魏书·孝文纪》下"

◇报卢渊议亲伐江南诏"太和十七年六月"

至德虽一,树功多途。

三圣殊文,五帝异律,或张或驰,岂必相因。

远惟承平之主,所以不亲旆五戎者,盖有由矣。

英明之主,或以同轨无征;守庸之君,或缘志劣寝伐。

今若喻之英皇,时非昔类;比之庸后,意有恧焉。

脱元极之尊,本不宜驾,二公之徒,革辂之戎,宁非谬欤?寻夫昔人,若必须己而济世,岂不克广先业也。

定火之雄,未闻不武,世祖之行,匪皆疑慑。

且曹操胜袁,盖由德义内举;苻坚瓦解,当缘立政未至。

定非弊卒之力强,十万之众寡也。

今则驱驰先天之术,驾用仁义之师,审观成败,庶免斯咎。

长江之阻,未足可惮;逾纪之略,何必可师。

洞庭、彭蠡,竟非殷固,奋臂一呼,或成汉业。

经略之义,当付之临机,足食之筹,望寄之萧相。

将希混一,岂好轻动,利见之事,何得委人也!又水旱之运,未必由兵;尧汤之难,讵因兴旅?颇丰之后,虽静有之,关左小纷,已敕禁勒。

流言之细,曷足以纡天功。

深录诚心,勿恨不相遂耳。

"《魏书·卢玄附传》"◇行《职员令》诏"太和十七年六月"

六职备于周经,九列炳于汉晋,务必有恒,人守其职。

比百秩虽陈,事典未叙。

自八元树位,穷加省览,远依往籍,近采时宜,作《职员令》二十一卷。

事迫戎期,未善周悉。

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须待军回,更论所阙,权可付外施行。

其有当局所疑而令文不载者,随事以闻,当更附之。

"《魏书·孝文纪》下"

◇起陆睿为征北将军诏"太和十七年六月"

睿犹执私痛,致违往旨,金革方驰,何宜曲遂也。

加领卫尉。

可重敕有司,速令敦喻。

"《魏书·陆俟附传》。 睿以母忧解尚书令。 高祖将南伐,起授征北将军,固辞。 高祖诏。 "◇诏太尉元丕广陵王元羽

留守非贤莫可。

太尉年尊德重,位总阿衡;羽朕之懿弟,温柔明断。

故使二人留守京邑,授以二节,赏罚在手。

其祗允成宪,以称朕心。

"《魏书·宗室元丕传》。 车驾南伐,丕与广陵王羽留守京师,并加使持节。 诏丕、羽。 "◇赐谥尉元诏"太和十七年八月丙戌"

元至行宽纯,仁风美富,内秉越群之武,外挺温懿之容。

自少暨长,勋勤备至,历奉五朝,美隆四叶,南曜河淮之功,北光燕然之效,鲁宋怀仁,中铉载德。

所谓立身备于本末,行道著于终始,勋书玉牒,惠结民志者也。

爰及五福攸集,悬车归老。

谦损既彰,远近流咏,陟兹父事,仪我万方。

谓极眉寿,弥赞王业。

天不遗老,奄尔薨逝。

念功惟善,抽怛于怀。

但戎事致夺,恨不尽礼耳。

可赐布帛采物二千匹、温明秘器、朝衣一袭,并为营造坟域。

谥曰景桓公。

以彰殊礼,给羽葆鼓吹、假黄钺、班敛四十人,赐帛一千匹。

"《魏书·尉元传》"

◇诏崔休"太和十七年八月"

北海年少,未间政绩,百揆之务,便以相委。

"《魏书·崔休传》。 高祖南伐,以北海王详为尚书仆射,统留台事。 以休为尚书左丞。 高祖诏休。 "

◇停宫人从驾诏"太和十七年八月己丑"

临戎不语内事,宜停来请。

"《魏书·孝文纪》下。 车驾南伐,步骑百余万,太尉丕奏请以宫人从。 诏云云。 "

◇诏辛琛

委卿郡事,如太守也。

"《魏书·辛雄附传》。 雄族祖琛,为荣阳郡丞。 高祖南征,太守元丽从舆驾,诏琛云云。 "◇原三盗诏"太和十七年八月"大司马执宪,诚应如是。

但因缘会,朕闻王者之体,亦时有非常之泽,虽违军法,可特原之。

"《魏书·安定王休传》。 车驾南伐,领大司马。 以三盗人徇于六军,将斩之,有诏赦之。 休执请行刑,诏云云。 "

◇以高道悦为主爵下大夫诏"太和十七年九月"道悦资性忠笃,禀操贞亮,居法树平肃之规,处谏著必犯之节,王公惮其风鲠,朕实嘉其一至,謇谔之诚,何愧黯鲍也。

其以为主爵下大夫,谏议如故。

"《魏书·高道悦传》"

◇退师诏"太和十七年九月丁丑"

皇师雷举,摇旆南指,誓清江,志廓衡霭。

以去月下旬,济次河洛。

会前使人邢峦等至,审知彼有大艾。

以《春秋》之义,闻丧寝伐。

爰敕有司,辍銮止轫,休马华阳,戢戈嵩北。

便肇经周制,光宅中区,永皇基于无穷,恢盛业乎万祀。

宸居重正,鸿化增新,四海承休,莫不铭庆。

故以往示如律令。

"《南齐书·魏虏传》"

◇诏群官"太和十七年九月丁丑"

卿等或以朕无为移徙也。

昔平文皇帝弃背率土,昭成营居盛乐;太祖道武皇帝神武应天,迁居平城。

朕虽虚寡,幸属胜残之运,故移宅中原,肇成皇宇。

卿等当奉先君令德,光迹洪规。

北人比及十年,使其徐移。

朕自多积仓储,不令窘乏。

"《魏书·宗室元丕传》,又见《北史》十五。 "

◇追诏高聪等"太和十七年九月丁丑"

比于河阳敕卿,仍届洛,周视旧业,依然有怀,固欲先之营之,后乃薄伐。

且以颐丧甫尔,使通在昔,乘危幸凶,君子弗取。

是用辍兹前图,远期来会,爰息六师,三川是宅,将底居成周,永恢皇宇。

今更造玺书,以代往诏,比所敕授,随宜变之,善勖皇华,无替指意。

"《魏书·高聪传》。 聪使于萧昭业,高祖定都洛阳,追诏聪等。 "

◇赐游明根谷帛诏"太和十七年十月"

游五更光素蓬檐,归终衡里,可谓朝之旧德,国之老成。

可赐帛五百匹、谷五百斛。

"《魏书·游明根传》。 车驾幸邺,明根朝于行宫。 诏。 "

◇诏答彭城王勰"太和十七年十月"

蝉貂之美,待汝而光,人乏之秋,何容方退也。

克念作圣,庶必有资耳。

"《魏书·彭城王勰传》。 勰表解侍中,诏答。 "◇诏任城王澄

迁移之旨,必须访众。

当遣任城驰驿向代,问彼有司,论择可否。

近日论《革》,今真所谓革也,王其勉之。

"《魏书·任城王云附传》"

◇初置司州以元赞为刺史诏

司州刺史,官尊位重,职总京畿,选属懿亲,以允具瞻之望。

但诸王年少,未闲政体,故以授赞,庶能助晖道化。

今司州始立,郡县初置,公卿已下,皆有本属,可人率子弟,用相展敬。

"《北史》十五《常山王遵附传》。 "

◇立僧尼制诏"太和十七年"

门下,凝觉澄冲,事超俗外,渊摸崇颐,理寄忘言。

然非言何以释教,非俗何能表真,是以三藏舒风,必资戒典。

六度ゼ化,固凭尺波。

自象教东流,千龄以半。

秦汉俗革,禁制弥密。

故前代英人,随宜兴引,时轻时重,以阐玄奥。

先朝之日,尝为僧禁,小有未详,宜其修立。

近见沙门统僧显等,自云欲更一刊定,朕聊以浅识,共详正典。

事起匆匆,触未详究。

且可设法一时,粗救俗习;须玄白一同,更厘厥衷。

"《初学记》二十三。 案:《魏书·释老志》:「十七年,诏立僧制四十七条。 」"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