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蔡邕"三"
◇上始加元服与群臣上寿章
伏惟陛下,应天淑灵,丁期中兴。
诞在幼龄,圣姿硕义,威仪孔备。
俯仰龙光,颜如日星。
言稽典谟,动蹈规矩。
缉熙光明,思齐周成。
早智夙就,参美显宗。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进御帻结,以章天休。
臣妾万国,遐迩大小一心,同欢同意逸豫,式歌且舞。
臣等不胜踊跃凫藻,谨奉牛一头,酒九锺,稽首再拜,上千万寿。
陛下享兹吉福,永守皇极,通遵太和,靖绥六合,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
《诗》曰:「,如如璋。
令闻不忘,万寿无疆」。
"本集,又略见《书钞》一百二十七引蔡邕《杂章》。 "
◇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
今月十八日,臣以相国兵讨逆贼故河内太守王匡等,屯陈破坏,斩获首级,诣朝堂上贺。
臣邕奉贺录,故羽林郎将李参迁城门校尉,而署名羽林左监,右卫尉杜衍在朝堂,而称不在。
录咎在臣不详省案,使参以亡为存,衍以存为亡。
错奏谬录,不可行。
侍御史劾臣不敬,当赐刑书,惩戒不恪。
陛下天地之德,不辱收戮,丙辰诏书以一月俸赎罪。
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臣邕顿首死罪。
臣不惟石庆数马之误,简忽校雠不谨之愆,虽见原宥,仰愧先臣,伤肌入骨,不胜忪蒙流汗。
"本集"
◇让高阳乡侯章
制诏左中郎将蔡邕。
今封邕陈留雍丘高阳乡侯,下印绶符策假限食五百户,岁五十万谷各米。
臣稽首受诏,怔营喜惧,精魄播超,恍惚如梦,不敢自信。
臣伏惟糠秕小生,学术虚浅,少窃方正,长历宰府,备数典城,著作东观。
无状取罪,捐弃朔野。
蒙恩徙还,退伏畎亩。
复阶朝谒,进察宪台,遂充机密,令守巴郡,还备侍中。
车驾西还,执鞭跨马,及看轮毂谷,升舆下轸,扶接圣躬。
既至旧京,出备郎将,中外所疑。
对越省闼,群臣之中,特见褒异,讫无鸡犬鸣吠之用,常以汗墨,愧负恩宠。
诚不意寤,猥与公卿以下,录功受赏,命服金紫,爵至通侯。
非臣草莱功劳微薄所当被蒙,臣邕顿首死罪。
臣十四世祖肥如侯,佐命高祖,以受爵赏,统嗣旷绝,除在匹庶。
臣孑遗苗裔,复蒙显封,前功轻重不侔,惭惶累息,无心怡宁。
唐虞之朝,犹美三让,臣者何人,受而不让。
臣不胜战悼怵惕,诣阙拜章,上所假高阳乡侯印绶符策,伏受罪诛。
臣得微劳,被受爵邑,光宠荣华,耀熠祖祢,非臣小族陋宗器量褊狭所能堪胜,非臣力用勤劳有所当受,诚无安宁甘悦之情。
拘迫国宪,下不敢逆。
苟顺恩旨,退省金龟紫绶之饰,非臣容体"案《书钞》一百三十一引《汉末杂事》作「非臣庸体」。 "所当服佩。
中读符策诰戒之诏,非臣才量所能祗奉。
历日弥久,震惧益甚。
臣闻高祖受命,元功翼德与共天下者爵土,故曰使黄河若带,太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夫山河至大,犹谓之小,重功轻赏,如此其至也。
是以战功之事,大有陷坚破敌斩将搴旗之功,小有馘截首级履伤涉血之难,勤苦军旅,连年累岁,首如蓬葆,体如漆干,劳瘁辛苦。
如此其重也,以受爵土,谁曰不宜。
今者圣朝迁都,应顺天人,奔走之役,臣仆职分宜然。
臣事轻葭莩,功薄蝉翼,臣恐史官录书臣等在功臣之列,陷恩泽之科,垂名后叶,作戒末嗣,非本朝之德政,遇臣之长策。
臣是以宵寝晨兴,叩膺增叹,心烦虑乱,喘呼息吸。
且鹪巢林,不过一枝,鼠饮河,不过满腹,小人之情,求足而已,不胜大愿,乞如前章云云。
臣忝自参省,资非哲人藩屏之用,器非殿邦佐君之才,忧心灼ピ,耳目昏冒,忪蒙蔽罔,累息屏气。
臣闻稷、契之畴,以德受命,功德靡堪,让所不如。
昔之范モ,不忘礼让,其下化之,《春秋》采焉。
臣小丑,不足勖励,以蹑高踪。
以诗人斯亡之戒,观见符策君国之诲,两印双绂,并在ひ带,至德元功,器量宏大,犹且,无心宁止,况臣蝼蚁无功德,而散怠茸,何以居之?且晏婴辞郫殿之邑,张良辞三万之户,书籍纪之,以为美谈。
夫人君无弄戏之言,宪法有诬枉之劾,臣不敢违戾饰虚,以距上旨,疑确之诚,与神明通。
谨奉章诣阙,顿首敢固以请息,伏惟留漏刻一省,僵没之日,同寿松乔。
"本集。 案,张溥《百三家集·割分》「臣忝自参省」以下为《再让表》。 "
◇荐太尉董卓可相国并自乞闲冗章
臣某等闻周有流彘之乱,而宣王以兴;汉有昌邑之难,而中宗以昭。
由此观之,天生神圣,特以靖乱整残,丕诞洪业。
辅佐重臣,国之楹栋,生应期运,禀气山岳,是故申伯、山甫,列于《大雅》,萧、曹、邴、魏,载于史籍,国遭奸臣孽妾,制弄主权,累叶相继,六十余载,火炽流沸,浸以不振,威移群下,福在弄臣,海内嗷嗷,被其伤毒。
故大将军慎侯何进,尽忠出身,图议荡涤,以清季朝。
群凶遘难,兵起乱作,元舅上卿,先寇受害,祸至执辱,社稷倾危。
太尉侯卓,起自东土封畿之外,义勇惯发,旋赴京师,先陈便宜,列表奸猾群慝情状,辞意激切,感物寤灵,精兵虎臣,承持卓势,奋击丑类,漏刻之间,靡有孑遗。
卓闻乘舆已河津,身率轻骑,长驱芒阜,上解国家播越之危,下救兆民涂炭之祸,然后黜废顽凶,爰立圣哲,天心聿得,万国赖祜。
及至差功行赏,辞多受少。
近臣幸臣一人之封,户至万数。
今者受爵十有一人,总合户数,千不当一,非所以褒功赏勋也。
今月七日,卓又上书,辞疾让位,乞就国土,上违圣主宠嘉之至,下乖群心瞻仰之望。
臣等谨案《汉书》,高祖受命,"案此下脱一段。 "流离藏窜,十有二年。
陛下应期中兴,龙飞践阼,奸臣嬖孽,一时殄尽,憎疾臣者,随流埋没。
太尉侯卓,收拾洗濯,上臣高第,补侍御史。
转治书御史,陛下天地之大德,听纳大臣,扶饰文学,遂用臣邕,充备机密。
三月之中,充历三台,光荣昭显。
非臣愚蔽不才所当盗窃,非臣碎首麋躯所能补报,如卓者,陛下当益隆委任,数加访问,厚其爵赏,责以相业之成。
臣等不胜大愿,谨陈状。
臣邕等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闻世宗之时,田千秋有神明感动,至一言以寤圣听,昭发上心,故有一日九迁。
臣邕草莱小臣,思谋愚浅,生非千秋,职不狎练,加以新来入朝,不更郎署,摄省文书,其犹面墙。
陛下统继大业,委政冢宰。
太傅隗,以旧典入录机密事;尚书令日,先辈旧齿,德更上公;仆射允,故司隶校尉河南尹、尚书张熹,已历九列;鲁旭侍中,牧守宣藩,部符数郡。
唯臣官薄,微贱特单,匹此六臣,臣当处知。
况于论者,将谓臣何足以任。
夙夜寤叹,寐息屏营,无颜以居,无心以宁。
明时阶级,人所劝慕,乞在他署,抱关执,以守漏刻,则臣之心厌抱释,降荣于悴,退显于进,不胜区区,疑戒不敢肃饰。
"本集。 案张溥《百三家集·割析》「流离藏窜」以下至「所能补报」,及「臣邕顿首」至末,别为一篇,与本集不同。 "
◇杂章
相国金印缘绶,位在公上,所以殊异休烈,群臣莫得而齐。
"《书钞》一百三十一,《御览》六百八十二"
◇荐皇甫规表臣闻唐虞以师师咸熙,周文以济济为宁;区区之楚,犹用贤臣为宝;卫多君子,季札知其不危。
由此言之,忠臣贤士,国家之元龟,社稷之桢固也。
昔孝文愠匈奴之生事,思李牧于前代;孝宣忿奸邪之不散,举张敞于亡命,况在于当时,谦虚为罪,而可遗弃。
臣伏见护羌校尉皇甫规,少明经术,道为儒宗,修身力行,忠亮阐著,出处抱义,然不污,藏器林薮之中,以辞微召之宠。
先帝嘉之,群公归德。
盗发东岳,莫能婴讨,即起家参拜为泰山太守,屠斩桀黠,绥抚茕弱,青兖之郊,迄用康义。
自是以来。
方外有事,戎狄猾华,进简前勋,连见委任,伏节举麾,威灵神行,演化凶悍,使为悫愿,爱财省穑,每有余资,养士御众,悦以亡死。
论其武劳,则汉室之干城;课其文德,则皇家之心腹,诚宜试用,以广振鹭西雍之美。
臣以顽愚,忝污显列,辄流汗墨不堪之责,不胜区区,执心所见,越职瞽言,罪当死。
唯陛下当留神省察。
臣邕顿首顿首。
"本集,《艺文类聚》五十五"
◇为陈留太守奏上孝子程末事表臣前到官,博问掾史孝行卓异者。
臣门下掾申屠尢称,孝子平丘程末,年十四岁时,祖父叔病殁,末抱伏叔尸,号泣悲哀,口干气少,喘息才属。
舅偃,哀其羸劣,嚼枣肉以哺之。
末见食欷,不能吞咽,麦饭寒水间用之。
舅偃诱劝,哽咽益甚。
是后精美异味,遂不过口。
常在柩旁,耳闻叔名,目应以泪。
前太守文穆召署孝义童,云以叔未葬,不能至府舍。
臣辄核问掾史邑子殷盛宿彦等,辞验皆至。
臣即召来见。
末年十四岁,颜色瘦小,应对甚详。
臣问乐为吏否,垂泣求去,白归丧所。
臣为设食,但用麦饭寒水,不食肥腻。
舅本以田作为事,家无典学者,其志行发于自然,非耳目闻见所仿效也。
虽成人之年,知礼识义之士,恐不能及。
伏唯陛下体因心之德,当中兴之运,躬秉万机,建用皇极,神纪骋于无方,淑畅洽于群生,故醇行感时而生,美义因政以出,清风奋扬,休征诞漫,太平之萌,昭验已著,臣诚伏见幸甚。
臣闻鲁侯能孝,命于夷宫,张仲孝友,侯在左右,周宣之兴,实始于此。
且鸟以反哺,托体太阳,羔以跪乳,为贽国卿。
禽鸟之微,犹以孝宠,况末禀纯粹之精爽,立百行之根原,其人殄瘁,而德曜弥光,其族益章。
臣不胜愿,会使末美昭显本朝,谨陈状。
臣顿首。
"本集,《御览》五百二十一引蔡邕进表,九百六十五引蔡邕奏事。 "
◇巴郡太守谢表
臣尚书邕免冠顿首死罪。
臣猥以顽暗,连值盛时,超自群吏,入登机密,未及输力,尽心日下,五府举臣任巴郡太守,陛下不复参论。
府举入奏,惊惶失守。
非所敢安,征营累息,不知所措。
臣邕顿首死罪,知纳言任重,非臣所得久忝。
今月丁丑,一章自闻,乞闲冗,抱关执,不意录符银青,授任千里,求退得进,后上先迁,为众所怪,不合事宜,愿乞还诏命,尽力他役,死而后已。
臣猥以愚暗,盗窃明时,周旋三台,充列机衡,出入省闼,登踏丹墀,承随同位,与在行列,以受酒礼嘉币之赐。
诏书前后赐石镜奁、礼经素字、《尚书章句》、《白虎议奏》,合成二百一十二卷,及莲香瓠子薰炉、唾壶弹棋石秤、梨饧汁器、园卢诸物。
诚念及下,锡惠周至,每敕勿谢。
朝廷之恩,前后重迭,虽父母之于子孙,无以加此。
未得因缘有事,答称所蒙,不意卒迁,荷受非任,临时自陈,未蒙省许,惨结屏营,受拜,命服银青,光宠休显,上耀祖先,下荣昆裔,诚非所望。
臣邕顿首死罪。
巴士长远,江山修隔,顷来未悉辑睦。
刘焉抚宁有方,柔远功著,臣当以顽蒙,不闲职政,宣畅圣化,导遵和风,非臣才力所能供给,必以忝辱烦污圣朝。
幸循旧职,当竭肝胆从事,筋绝骨破,以命继之。
"本集,《御览》七百三,又七百十七"◇上封事陈政要七事
臣伏读圣旨,虽周成遇风,讯诸执事,宣王遭旱,密忽祗畏,无以或加。
臣闻天降灾异,缘象而至,辟历数发,殆刑诛繁多之所生也。
风者,天之号令,所以教人也。
夫昭事上帝,则自怀多福,宗庙致敬,则鬼神以著,国之大事,实先祀典,天子圣躬所当恭事。
臣自在宰府,及备朱衣,迎气五郊,而车驾稀出,四时至敬,屡委有司,虽有解除,犹为疏废,故皇天不悦,显此诸异。
《鸿范传》曰:「政悖德隐,厥风发屋折木」。
坤为地道,《易》称这贞。
阴气愤盛,则当静反动,法为下叛。
夫权不在上,则雹伤物;政有苛暴,则虎狼食人;贪利伤民,则蝗虫损稼。
去六月二十八日,太白与月相迫,兵事恶之。
鲜卑犯塞,所从来远。
今之出师,未见其利,上违天文,下逆人事。
诚当博览众议,从其安者。
臣不胜愤懑,谨条宜所施行七事表左:
一事:明堂月令,天子以四立及季夏之节,迎五帝于郊,所以导致神气,祈福丰年。
清庙祭祀,追往孝敬,养老辟雍,示人礼化,皆帝者之大业,祖宗所祗奉也。
而有司数以蕃国疏丧,宫内产生,及吏卒小污,屡生忌故。
窃见南郊齐戒,未尝有废,至于它祀,辄兴异议。
岂南郊卑而它祀尊哉!孝元皇帝策书曰:「礼之至敬,莫重于祭,所以竭心亲奉,以致肃祗者也」。
又元和故事,复申先典。
前后制书,推心恳恻。
而近者以来,更任太史。
忘礼敬之大,任禁忌之书,拘信小故,以亏大典。
礼,妻妾产者,斋则不入侧室之门,无废祭之文也。
所谓宫中有卒,三月不祭者,谓士庶人数堵之室,共处其中耳,岂谓皇居之旷,臣妾之众哉!自今斋制,宜如故典,庶答风霆灾妖之异。
二事:臣闻国之将兴,至言数闻,内知己政,外见民情。
是故先帝虽有圣明之姿,而犹广求得失。
又因灾异,援引幽隐,重贤良、方正、敦朴、有道之选,危言极谏,不经于朝。
陛下亲政以来,频年灾异,而未闻特举博选之旨。
诚当思省,述修旧事,使抱忠之臣,展其狂直,以解《易传》政悖德隐之言。
三事:夫求贤之道,未必一途,或以德显,或以言扬。
顷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恒被谤讪之诛,遂使群下结口,莫图正辞。
郎中张文,前独尽狂言,圣听纳受,以责三司。
臣子旷然,众庶解悦。
臣愚以为,宜擢文右职,以劝忠謇,宣声海内,博开政路。
四事:夫司隶校尉、诸州刺史,所以督察奸枉,分别白黑者也。
伏见幽州刺史杨熹、益州刺史庞芝、凉州刺史刘虔,各有奉公疾奸之心,熹等所纠,其效尤多。
余皆枉挠,不能称职。
或有抱罪怀瑕,与下同疾,纲网弛纵,莫相举察,公府台阁,亦复默然。
五年制书,议遣八使,又令三公谣言奏事。
是时奉公者欣然得志,邪枉者忧悸失色。
未详斯议,所因寝息。
昔刘向奏曰:「夫执狐疑之计者,开群枉之门;养不断之虑者,来谗邪之口」。
今始闻善政,旋复变易,足令海内测度朝政。
宜追定八使,纠举非法,更选忠清,平章赏罚。
三公岁尽,差其殿最,使吏知奉公之福,营私之祸,则众灾之原,庶可塞矣。
五事:臣闻古者取士,必使诸侯岁贡。
孝武之世,郡举孝廉,又有贤良、文学之选,于是名臣辈出,文武并兴。
汉之得人,数路而已。
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能。
陛下即位之初,先涉经术,听政余日,观省篇章,聊以游意,当代博奕,非以教化取士之本。
而诸生竞利,作者鼎沸。
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
臣每受诏于盛化门,差次录第。
其未及者,亦复随辈皆见拜擢。
既加之恩,难复收改,但守奉禄,于义已弘,不可复使理人,及仕州郡。
昔孝宣会诸儒于石渠,章帝集学士于白虎,通经释义,其事优大,文武之道,所宜从之。
若乃小能小善,虽有可观,孔子以为致远则泥,君子故当志其大者。
六事:墨绶长吏,职典理人,皆当以惠利为绩,日月为劳,褒责之科,所宜分明。
而今在任,无复能省。
及其还者,多召拜议郎、郎中。
若器用优美,不宜处之冗散,如有衅故,自当极其刑诛。
岂有伏罪惧考,反求迁转,更相放效,臧否无章?先帝旧典,未尝有此。
可皆断绝,以核真伪。
七事:伏见前一切以宣陵孝子者为太子舍人。
臣闻孝文皇帝制丧服三十六日,虽继体之君,父子至亲,公卿列臣,受恩之重,皆屈情从制,不敢逾越。
今虚伪小人,本非骨肉,既无幸私之恩,又无禄仕之实,恻隐思慕,情何缘生?而群聚山陵,假名称孝,行不隐心,义无所依。
至有奸轨之人,通容其中。
恒"当作「桓」。 "思皇后祖载之时,东郡有盗人妻者亡在孝中,本县追捕,乃伏其辜。
虚伪杂秽,难得胜言。
又前至得拜,后辈被遗;或经年陵次,以暂归见漏;或以人自代,亦蒙宠荣。
争讼怨恨,凶凶道路。
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其为不祥,莫与大焉。
宜遣归田里,以明诈伪。
"《后汉·蔡邕传》。 "
◇谏用三互法疏
"《艺文类聚》六十作「幽州刺史议」"臣闻国家置官,以职建名。
臣愚浅小才,窃假阶级,官以议为名,职以郎为贵,智浅谋漏,无所献替,夙夜寤叹,忧悸怛惕,臣邕顿首死罪。
伏见幽州突骑,冀州强弩,为天下精兵,国家胆核,"集本作「瞻仗」,从《北堂书钞》一百七《骑篇》、一百二十五《弩篇》改,《艺文类聚》六十改。 "四方有事,军师奋攻,未尝不取辨于二州也。
顷者已来,连年馑荒,谷价一斛至六七百。
故护乌桓校尉夏育出征鲜卑,无功而还,士马死伤者万数,弓兵散亡几尽。
生民之本,守谷之备,无一可恃。
百姓元元,流离沟壑,寇贼辈起,莫能禁讨,长吏寒心,朝不守夕。
卒有他方之急,则役之不可驱使,自为寇虏,则诛之不可擒制,岂非可忧之难?三府选幽州刺史,逾月不定。
臣怪问其故,云避三互。
十一州有禁,当取二州而已。
二州之中,少素有威名之士,或拘限岁年,不应选用,狐疑迟淹,两州空悬,万里萧条,无所营系。
每冀州长史初除,诏书治严,不过五日。
今者刺史数句不选,诚非其理。
愚以为三互之禁,禁之薄者,以陛下威灵,申明禁令,对相部主,尚生畏惧,不敢营辨,况乃三互,何足为嫌?孝景时,梁人韩安国坐事被刑,起徒中为内史;武帝患东越数反,拜故待诏会稽朱买臣,宣帝时患冀州有盗贼,故京兆尹张敞有罪逃命,上使使就家召张敞为冀州刺史。
安国徒隶,买臣郡民,皆还治其国;张敞亡命,擢授剧州,岂顾三互拘官簿?得救时之便也,卒获其用,遗芳不灭。
此先帝不误已然之事。
三公明知二州之要,尤宜扌柬选,当越禁取能,以救时弊,而乃持畏避自遂之嫌,不顾争臣士人之责,苟避轻微之科禁,窃见日月拘忌,选既稽滞,又未必审得其人,则二部蠢蠢,将为忧念。
愿陛下少蠲禁忌,上则三帝用三臣之法,任职相□故吏在家。
若诸州刺史器用可换者,无拘时月三互,以差厥中。
臣发瞽言,干非义,惟陛下留神,再省三省。
"本集,又略见《艺文类聚》五,又六十,《御览》三百四十八。 "
伏见幽、冀旧坏,铠马所出,比年兵饥,渐至空耗。
今者百姓虚县,万里萧条,阙职经时,吏人延属,而三府选举,逾月不定。
臣经怪其事,而论者云避三互。
十一州有禁,当取二州而已。
又二州之士。
或复限以岁月,狐疑迟淹,以失事会。
愚以为三互之禁,禁之薄者,今但申以威灵,明其宪令,在任之人,岂不戒惧,而当坐设三互,自生留阂邪?昔韩安国起自徒中,朱买臣出于幽贱,并以才宜,还守本邦。
又张敞亡命,擢授剧州。
岂复顾循三互,继以末制乎?三公明知二州之要,所宜速定,当越禁取能,以救时敝,而不顾争臣之义,苟避轻微之科,选用稽滞,以失其人。
臣愿陛下上则先帝,蠲除近禁,其诸州刺史器用可换者,无拘日月三互,以差厥中。
"《后汉·蔡邕传》,与本集小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