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集 栾城集卷十八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栾城集
《栾城集》 栾城集卷十八 苏辙

◆辞五首【御风辞〈题郑州列子祠。

〉】

子列子,行御风。

风起蓬蓬,朝发于东海之上,夕散于西海之中。

其徐泠然,其怒勃然。

冲击隙穴,震荡宇宙,披拂草木,奋厉江海,强者必折,弱者必従。

俄而休息,天地肃然,尘盍皆尽,欲执而视之不可得也,盖归于空。

今夫夫子昼无以食,夜无以寝,邻里忽之,弟子疑之,则亦郑东野之穷人也。

然而稚行不见徒步,疾行不见车马,与风皆逝,与风皆止,旬有五日而后反,此亦何功也哉?子列子曰:嘻,子独不见夫众人乎?贫者葺蒲以为履,斫柳以为屐,富者伐檀以为辐,豢驷以为服,因物之自然,以致千里。

此与吾初无异也,而何谓不同乎?荀非其理,履屐足以折趾,车马足以毁体,万物皆不可御也,而何独风乎。

昔吾处乎蓬荜之间,止如枯株,动如槁叶,居无所留而往无所従也。

有风瑟然,拂吾庐而上。

摄衣従之,一高一下,一西一东,前有飞鸢,后有游鸿。

云行如川,奕奕溶溶。

阴阳变化,颠倒横従。

下视海岳,晃荡青红。

盖杂陈于吾前者,不可胜穷也。

而吾方黜发明,遗心胸。

足不知所履,手不知所凭,澹乎与风为一,故风不知有我,而吾不知有风也。

盖两无所有,譬如风中之飞蓬耳。

超然而上,薄乎云霄,而不以为喜也。

拉然而下,陨乎坎井,而不以为凶也。

夫是以风可得而御矣。

今子以子为我立乎大风之隧,凛乎恐其不能胜也,蹙乎恐其不能容也。

手将执而留之,足将腾而践之,目眩耀而忧坠,耳汹涌而知畏。

纷然自营,子不自安,而风始不安子躬矣。

子轻如鸿毛,彼将以为千石之钟。

子细如一指,彼将以为十仞之墉。

非倾而覆之,拔而投之不厌也。

况欲与之逍遥翱翔,放于太空乎?子虽蹈后土而倚嵩华,亦将有时而穷矣。

古之至人,入水而不濡,入火而不热。

苟为无心,物莫吾攻也,而独疑于风乎?于是客起而叹曰:"广矣!大矣!子之道也,吾未能充之矣。 风未可乘,姑乘传而东乎?"元祐二年十月奉安神御于西京,辙先告裕陵。

初四日,还过列子观,赋《御风》一篇,欲书之屋壁而未暇也。

既还京师,录呈太守观文孙公。

二十三日,朝奉郎、中书舍人苏辙书。

【上清辞〈宫在太白山。

同子瞻作。

〉】

帝荡荡其无尊兮,居深高乎九阍。

顾后土之茫昧兮,若世人之观天。

云冥冥其无见兮,曰其下维神奸。

山重深而海广兮,忧百鬼之伤人。

属神媪以九土兮,畀海若以九川。

时节降以督视兮,下斗魁之神君。

吁嗟君兮,吾不可得而讯也。

庸使我待之人兮,其使我以为神也。

朝求兮山颠,夕采兮涧涘。

取荷华兮菱实,拾芳兰兮白芷。

鹿伎伎兮来罝,鱼揖揖兮趋饵。

秋风高而稻熟兮,寒泉冽其清泚。

为酒醴以跪酌兮,断白茅而为委。

嗟天上其何食兮,畏人君之不吾以。

进屏息以荐恪兮,退俯伛而仰俟。

为善得福兮,畀恶以死。

恐惧受赐兮,怠傲获罪。

玉食有不享兮,曾潢污蕨薇之不弃。

谓神君之不可知兮,何好恶之吾似。

跨修龙之百寻兮,腾怒发而上指。

従千骑之飘忽兮,拂长剑其天倚。

陨星殃于太极兮,霍云散而风靡。

还秘殿之清深兮,目流电其不可仰视。

望威神而股栗兮,知其中之人耳。

致吾有以荐诚兮,庶其可得而祀也。

【杨乐道龙图哀辞〈并叙〉】

嘉祐五年三月,辙始以选人至流内铨。

是时,杨公乐道以天章阁待制调铨之官吏,见予于稠人中,曰:"闻子求举直言,若必无人,畋愿得备数。"

辙曰:"唯。"

既而至其家,一见坐语如旧相识。

明年,予登制科。

公以谏官为考官秘阁。

又明年四月,公薨。

方其病也,予见于其寝,莫然无言,曰:"死矣,将以寂灭为乐。"

盖予之识公,始三岁矣。

三岁之中,不过数十见。

公齿甚长,予甚少。

公已贵,予方贫贱。

见之辄欢乐笑语,终日不厌,释然忘其老且贵也。

盖公死,士大夫相与痛惜其不幸,而予又窃有以私怀之。

公本河东人,家世将家,有功于国。

公始以文词得官,其后将兵于南方,与蛮战亦有功。

其为将,能与士卒均劳苦,饮食比其最下者,而军行常处其先,以此得其死力。

常学李靖兵法,知其出入变化之节,其称曰:"今之人才不及古人,多将辄为所昏。"

尝于南方以数千卒自试,自度可以复益数千人而不乱。

然公之与人,谨畏循循,无所迕,平居遇小事若不能决。

人皆怪其能将以破贼,疑其无以处之,不知其中有甚勇者,人不及也。

盖其谨畏循循者,所以为勇,而人莫知也。

卒时年五十有六,素病瘦,甚羸。

然平居读书勤苦,过于少年。

好为诗,喜大书,皆可爱。

有子一人,生始二岁。

将卒,名之曰祖仁。

既卒,家无遗财,以故衣敛仰于官及其友人以葬,以克养其家。

将以七月葬于洛阳。

五月,其家以其柩归,作哀辞以遗其绋者歌之。

辞曰:嗟夫杨公归来兮,洛之上其土厚且温。

生年五十六,有子以祭兮,何慕而不若人。

天子怜尔,赠金孔多兮,家可以不贫。

平生不为恶,死而有遗爱兮,虽亡则存。

家本将家,有功而不坠兮,配祖以孙。

为人至此,非有不足兮,可以无憾,而人为悲辛。

嗟夫杨公归来兮,家有弱子恃尔神。

【刘凝之屯田哀辞〈并叙〉】

元丰三年九月辛未,庐山隐君刘凝之卒于山之阳。

其孤格书来赴曰:"君昔知吾兄,既又识吾父。 今不幸至于大故,其为诗,使挽者歌之,以厚其葬。"

十月乙酉,葬于清泉乡。

书不时至,缓不及事,乃哭而为之辞。

始予自蜀游京师,识凝之长子恕道原,博学强识,能通《三坟》、《五典》、春秋战国历代史记,下至五代分裂,皆能言其治乱得失,纪其岁月,辨其氏族,而正其同异。

上下数千岁,如指诸左右。

其为人刚中少容,是是非非,未尝以语假人,人多疾之。

翰林学士司马公方受诏书东观,以君为属。

公以直名当世,而君尤甚,虽公亦严惮之。

士知君者曰:"君非独然,君父凝之始以刚直不容于世俗,弃官而归老于庐山二十年矣。 君亦非久于此者也。"

既而君得请以归养其亲,三年,得疾不起。

今年春,予以罪谪高安,过君之庐,伤君之不复见,拜凝之于床下。

其容晬然以温,其言肃然以厉,环堵萧然,饘粥以为食,而游心尘垢之外,超然无慼慼之意,凛乎其非今世之士也。

然予之见凝之,始得道士法,却五谷,煮枣以为食,气清而色和。

及其没也,晨起衣冠,言语如平时,无疾而终。

予然后知君父子皆有道者,然道原一斥不用,遂往而不能返;凝之隐居绝俗三十余年,神益强,气益坚,尽其天年,物莫能伤。

其清则同,而其旷达自遂,道原不及也。

辞曰:伯夷之清,百世而一人兮,其生也,薇以为食,饿死于首阳。

世之士谓清不可为兮,计较得失,以和为臧。

信和之可以噶而自免兮,彼为和者,何三黜之皇皇?曰为道者不与命谋兮,非和实得,非清实丧。

若凝之为父,与原之为子兮,洁廉不挠,冰清而玉刚。

如世之言当皆折兮,原何独短,凝何独长。

要长短之不可以命人兮,适天命之不可常。

惟溷浊之不可居,而狷洁之难久兮,吾将与凝乎同乡。

【鲜于子骏谏议哀辞〈并叙〉】

中山鲜于子骏,弱冠而仕,老而不得志,买田于阳翟,盖将终焉。

元祐元年,始召为谏议大夫,朝廷以得人相庆,而子骏亦不敢以老为辞,意将有所建焉。

居数月,得足疾,不能造朝,即自引去。

得请淮阳,未几以不起闻,士之识与不识,皆为之出涕。

夫死生得丧,非子骏之忧,而有志不获,为可悲也。

子骏于书无所不读,而善属文。

晚节为楚词,得古之遗思。

其文与蜀郡文与可相上下。

与可没将十年而子骏亡,蜀人皆悲思之。

其子颉,求予为挽歌,作楚辞以授之,以为子骏之意也。

登嵩高兮扪天,涉清颍兮波澜,中休息兮故韩。

有美人兮来居,曳佩玉兮长裾。

内谅直兮外修。

车还轸兮莫予留。

筑室兮疏流,植干兮莳芳。

雪积兮中谷,曰予俟兮春旸。

春风至兮百鸟鸣,升高木兮雨亦晴。

鸣一再兮惊人,时不子兮徂征。

美人兮驾长离,来逡巡兮往奔驰。

命不可兮奈何,号帝阍兮诉予。

予骞木兰兮茹紫芝,予饮石泉兮濯流波。

不妄食兮裴回,莫之饱兮不饥。

游于斯兮伏斯,命有尽兮孰违?心不灭兮亭亭,倚嵩少兮长欷。

S(5〗◆诗六首【太白山祈雨诗五首〈同子瞻作。

〉】

田漫漫,耕挹挹。

拔陈草,生九谷。

人功尽,雨则违,苗不穗,莩不米。

哀将饥兮!山岩岩,奠南西。

嗟我民,匪神依。

伐山木,蓺稷黍。

求既多,诉不已。

犹我许兮!山为灰,石为炭。

水泉沸,百草烂。

神予我,旱夺之。

孰为是,骄不威。

尚可弛兮!雷冯空,雨腾渊。

诛孽妖,反丰年。

顾千里,瞬三日。

神在堂,龙为役。

是何惜兮!雨既止,百谷复。

筑场壤,治囷簏。

为酒醴,伐豚羔。

舞长袖,击鸣鼍。

匪以报兮!

【舜泉诗〈并叙〉】始余在京师,游宦贫困,思归而不能。

闻济南多甘泉,流水被道,蒲鱼之利与东南比,东方之人多称之。

会其郡従事阙,求而得之。

既至,大旱几岁,赤地千里,渠存而水亡。

问之,其人曰:"城南舜祠有二泉,今竭矣。"

越明年夏,虽雨而泉不作,人相与惊曰:"舜其不复享耶!"又明年夏,大雨霖,麦禾荐登,泉始复发。

民观曰:"舜其尚顾我哉!"泉之始发,潴为二池,酾为石渠,自东南流于西北,无不被焉。

灌濯播洒,蒲莲鱼鳖,其利滋大。

因为诗,使祠者歌之。

诗曰:历山岩岩,虞舜宅焉。

虞舜徂矣,其神在天。

其德在人,其物在泉。

神不可亲,德用不知。

有洌斯泉,下民是祗。

泉流无疆,有永我思。

源发于山,施于北河。

播于中逵,汇为澄波。

有鳖与鱼,有菱与荷。

蕴毒是泄,污浊以流。

埃盍消亡,风火灭收。

丛木敷荣,劳者所休。

谁为旱灾,靡物不伤。

天地耗竭,泉亦沦亡。

民咸不宁,曰不享耶。

时雨既澍,百谷既登。

有流泫然,弥坎而升。

沟洫满盈,虾黾沸腾。

匪泉实来,帝实顾余。

执其羔豚,苹藻是菹。

帝今在堂,泉复如初。

◆铭二首【彭城汉祖庙试剑石铭〈并叙〉】汉高皇帝庙有石,高三尺六寸,中裂如破竹,不尽者寸。

父老曰:"此帝之试剑石也。"

熙宁十年,蜀人苏轼为彭城守,弟辙实従入庙,观石而为之铭曰:维汉之兴,三代无有。

提剑一呼,豪杰奔走。

厥初自试,山石为剖。

夜断长蛇,旦泣神母。

指麾东西,秦、项授首。

敛然三尺,一夫之偶。

大人将之,山岳颓仆。

用巨物灵,不复凡手。

武库焚荡,帝命下取。

岿然斯石,不尚有旧。

【凤咮石砚铭〈并叙〉】

北苑茶冠天下,岁贡龙凤团,不得凤凰山原潭水则不成。

潭中石苍黑,坚致如玉。

以为研,与笔墨宜。

世初莫识也,熙宁中,太原王颐始发其妙,吾兄子瞻始名之。

然石性薄,厚者不及寸,最后得此长博丰硕,盖石之杰。

子瞻方为《易传》,日效于前,与有功焉。

为之铭曰:陶土涂,凿崖石。

玄之蠹,颍之贼。

涵清泉,閟重谷。

声如铜,色如铁。

性滑坚,善凝墨。

弃不取,长叹息。

招伏义,揖西伯。

发秘藏,与有力。

非相待,谁为出。

◆颂二首【筠州陪禅师得法颂〈并叙〉】

禅师聪公,昔以讲诵为业,晚游净慈本师之室,诵南岳思大和尚口吞三世诸佛语,迷闷不能入。

一日为本烧香,本曰:"吾畴昔为汝作梦,甚异。 汝不悟即死,不可不勉。"

师茫然不知所谓,既而礼僧伽像,醒然有觉,知三世可吞无疑也。

趋往告本,本曰:"向吾梦汝吞一世界一剃刀,汝今日始従迷悟,是始出家,真吾子也。"

乃击鼓升座,为众说此事。

聪作礼涕泣而罢。

聪住高安圣寿禅院,予尝従之问道。

聪曰:"吾师本公,未尝以道告人,皆听其自悟;今吾亦无以告子。"

予従不告门,久而入道。

乃为颂曰:道不可告,告即不得。

以不告告,是真告敕。

香严辞去,得之瓦砾。

临济不喻,至愚而悉。

非愚非瓦,皆汝之力。

有不至此,是非出家。

梦吞剃刀,发落如花。

游行四方,物莫能遮。

终亦不告,独障其邪。

弟子度者,如恒河沙。

【等轩颂】

南丰张君,家有等轩。

问我何者,是平等法。

我告张君,物之不齐,何所不有。

长短大小,净秽好丑。

杂然前陈,参差不等。

乱我身心,耳目鼻口。

欲求平等,了不可得。

忽然觉知,身心本空,万物亦空。

诸差别相,皆是虚妄,无有实性,孰为不等。

等为一空,尚无平等。

何处复有不平等者?遍观万物,无等不等,是谓真实平等法已。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