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陆曰:"郑云:‘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 庸,用也。 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
[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 庸,用也。 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 此於《别录》属《通论》。"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
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知。
《孝经说》曰:"性者,生之质命,人所禀受度也。"
率,循也。
循性行之,是谓道。
脩,治也。
治而广之,人放效之,是曰"教"。
○率,所律反。
知音智,下"知者"、"大知"皆同。
放,方往反。
效,胡教反。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道,犹道路也,出入动作由之,离之恶乎从也?○离,力智反,下及注同。
恶音乌。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也。
君子则不然,虽视之无人,听之无声,犹戒慎恐惧自脩正,是其不须臾离道。
○睹,丁古反。
恐,匡勇反,注同。
闲音闲,下同。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者,慎其间居之所为。
小人於隐者,动作言语,自以为不见睹,不见闻,则必肆尽其情也。
若有佔听之者,是为显见,甚於众人之中为之。
○见,贤遍反,注"显见"同,一音如字。
佔,敕廉反。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乐,礼之所由生,政教自此出也。
○乐音洛,注同。
中,丁仲反,下注"为之中"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致,行之至也。
位,犹正也。
育,生也,长也。
○长,丁丈反。
[疏]"天命"至"育焉"。
○正义曰:此节明中庸之德,必脩道而行;谓子思欲明中庸,先本於道。
○"天命之谓性傚者,天本无体,亦无言语之命,但人感自然而生,有贤愚吉凶,若天之付命遣使之然,故云“天命"。
老子云:"道本无名,强名之曰道。"
但人自然感生,有刚柔好恶,或仁、或义、或礼、或知、或信,是天性自然,故云"谓之性"。
○"率性之谓道",率,循也;道者,通物之名。
言依循性之所感而行,不令违越,是之曰"道"。
感仁行仁,感义行义之属,不失其常,合於道理,使得通达,是"率性之谓道"。
○"脩道之谓教",谓人君在上脩行此道以教於下,是"脩道之谓教"也。
○注"天命"至"曰教"。
○正义曰:云"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案《易·干·彖》云"干道变化,各正性命"是也。
云"木神则仁"者,皇氏云"东方春,春主施生",仁亦主施生。
云"金神则义"者,秋为金,金主严杀,义亦果敢断决也。
云"火神则礼"者,夏为火,火主照物而有分别,礼亦主分别。
云"水神则信",冬主闭藏,充实不虚,水有内明,不欺於物,信亦不虚诈也。
云"土神则知"者,金、木、水、火,土无所不载,土所含义者,多知亦所含者众,故云"土神则知"。
云"《孝经说》曰:性者,生之质命,人所禀受度也",不云命者,郑以通解性命为一,故不复言命。
但性情之义,说者不通,亦略言之。
贺玚云:"性之与情,犹波之与水,静时是水,动则是波;静时是性,动则是情。"
案《左传》云天有六气,降而生五行。
至於含生之类,皆感五行生矣。
唯人独禀秀气,故《礼运》云:人者五行之秀气,被色而生。
既有五常仁、义、礼、智、信,因五常而有六情,则性之与情,似金与镮印,镮印之用非金,亦因金而有镮印。
情之所用非性,亦因性而有情,则性者静,情者动。
故《乐记》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感於物而动,性之欲也。"
故《诗序》云"情动於中"是也。
但感五行,在人为五常,得其清气备者则为圣人,得其浊气简者则为愚人。
降圣以下,愚人以上,所禀或多或少,不可言一,故分为九等。
孔子云:"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二者之外,逐物移矣,故《论语》云:"性相近,习相远也。"
亦据中人七等也。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者,此谓圣人脩行仁、义、礼、知、信以为教化。
道,犹道路也。
道者,开通性命,犹如道路开通於人,人行於道路,不可须臾离也。
若离道则碍难不通,犹善道须臾离弃则身有患害而生也。
"可离非道也"者,若荒梗塞涩之处是可离弃,以非道路之所由。
犹如凶恶邪辟之行是可离弃,以亦非善道之行,故云"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者,言君子行道,先虑其微。
若微能先虑,则必合於道,故君子恒常戒於其所不睹之处。
人虽目不睹之处犹戒慎,况其恶事睹见而肯犯乎?故君子恒常戒慎之。
○"恐惧乎其所不闻"者,言君子恒恐迫畏惧於所不闻之处。
言虽耳所不闻,恒怀恐惧之,不睹不闻犹须恐惧,况睹闻之处恐惧可知也。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者,莫,无也。
言凡在众人之中,犹知所畏,及至幽隐之处,谓人不见,便即恣情,人皆佔听,察见罪状,甚於众人之中,所以恒须慎惧如此。
以罪过愆失无见於幽隐之处,无显露於细微之所也。
○"故君子慎其独也"者,以其隐微之处,恐其罪恶彰显,故君子之人恒慎其独居。
言言虽曰独居,能谨慎守道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者,言喜怒哀乐缘事而生,未发之时,澹然虚静,心无所虑而当於理,故"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者,不能寂静而有喜怒哀乐之情,虽复动发,皆中节限,犹如盐梅相得,性行和谐,故云"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者,言情欲未发,是人性初本,故曰"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者,言情欲虽发而能和合,道理可通达流行,故曰"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至也。
位,正也。
育,生长也。
言人君所能至极中和,使阴阳不错,则天地得其正位焉。
生成得理,故万物其养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庸,常也。
用中为常,道也。
"反中庸"者,所行非中庸,然亦自以为中庸也。
"君子而时中"者,其容貌君子,而又时节其中也。
"小人而无忌惮",其容貌小人,又以无畏难为常行,是其"反中庸"也。
○"小人之中庸也",王肃本作"小人之反中庸也"。
忌惮,徒旦反。
忌,畏也。
惮,难也。
难,乃旦反。
行,下孟反。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鲜,罕也。
言中庸为道至美,顾人罕能久行。
○"中庸其至矣乎",一本作"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
鲜,息浅反,下及注同。
罕,胡坦反,希也,少也。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罕知其味,谓"愚者所以不及也"。
过与不及,使道不行,唯礼能为之中。
○知音智,下文"大知也"、"予知",注"有知"皆同。
肖音笑,下同。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闵无明君教之。
○夫音扶。
[疏]"仲尼"至"矣夫"。
○正义曰:此一节是子思引仲尼之言,广明中庸之行,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中庸之道,鲜能行之。
○"君子中庸"者,庸,常也。
君子之人用中以为常,故云"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者,小人则不用中为常,是"反中庸"也。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者,此覆说君子中庸之事,言君子之为中庸,容貌为君子,心行而时节其中,谓喜怒不过节也,故云君子而时中。
○"小人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者,此覆说小人反中庸之事,言小人为中庸,形貌为小人,而心行无所忌惮,故云"小人而无忌惮也"。
小人将此以为常,亦以为中庸,故云"小人之中庸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前既言君子、小人不同,此又叹中庸之美,人寡能久行,其中庸之德至极美乎!○"民鲜能久矣"者,但寡能长久而行。
鲜,罕也。
言中庸为至美,故人罕能久行之。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者,此覆说人寡能行中庸之事。
道之所以不行者,言我知其道之不行所由,故云"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以轻於道,故"过之"。
以远於道,故"不及"。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者,言道之所以不显明,我亦知其所由也。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言道之不行为易,故"知者过之,愚者不及";道之不明为难,故云"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
是以变知称贤,变愚称不肖,是贤胜於智,不肖胜於愚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者,言饮食,易也;知味,难也。
犹言人莫不行中庸,但鲜能久行之。
言知之者易,行之者难,所谓愚者不能及中庸也。
案《异义》云:张华辨鲊,师旷别薪,符朗为青州剌史,善能知味,食鸡知栖半露,食鹅知其黑白。
此皆《晋书》文也。
"子曰:道其不行久矣夫"者,夫子既伤道之不行,又哀闵伤之,云时无明君,其道不复行也。
○注"反中"至"庸也"。
○正义曰:"反中庸者,所行非中庸者",言用非中以为常,是"反中庸",故云"所行非中庸"。
云"亦自以为中庸也",解经"小人之中庸",虽行恶事,亦自谓为中庸。
云"其容貌君子,而又时节其中也",解经"君子而时中"。
云"其容貌小人,又以无畏难为常行"者,解经"小人而无忌惮"。
既无忌惮,则不时节其中庸也。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为舜乎!"迩,近也。
近言而善,易以进人,察而行之也。
"两端",过与不及也。
"用其中於民",贤与不肖皆能行之也。
斯,此也。
其德如此,乃号为"舜",舜之言"充"也。
○与音余,下"强与"皆同。
好,呼报反,下同。
易,以豉反。
[疏]"子曰"至"舜乎"。
○正义曰:此一经明舜能行中庸之行,先察近言而后至於中庸也。
○"舜其大知也与"者,既能包於大道,又能察於近言,即是"大知"也。
○"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者,端谓头绪,谓"知者过之,愚者不及",言舜能执持愚、知两端,用其中道於民,使愚、知俱能行之。
○"其斯以为舜乎"者,斯,此也,以其德化如此,故号之为"舜"。
○注"舜之言充也"。
○正义曰:案《谥法》云:"受禅成功曰舜。"
又云:"仁义盛明曰舜。"
皆是道德充满之意,故言舜为"充"也。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予,我也。
言凡人自谓有知,人使之入罟,不知辟也。
自谓择中庸而为之,亦不能久行,言其实愚又无恒。
○罟音古,罔之总名。
擭,胡化反,《尚书传》云:"捕兽机槛。"
陷,陷没之陷。
阱,才性反,本或作穽,同。
阱,穿地陷兽也。
《说文》云:"穽或为阱字也。"
辟音避,注"知辟"、"辟害"皆同。
期音基。
[疏]"子曰"至"守也"。
○正义曰:此一经明无知之人行中庸之事。
予,我也。
世之愚人,皆自谓言我有知。
○"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者,此谓无知之人设譬也。
罟,网也。
擭,谓柞《木咢》也。
陷阱,谓坑也。
穿地为坎,竖锋刃於中以陷兽也。
言禽兽被人所驱,纳於罟网、擭陷阱之中,而不知违辟,似无知之人为嗜欲所驱,入罪祸之中而不知辟,即下文是也。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者,郑云:"自谓择中庸而为之,亦不能久行,言其实愚又无恒也。"
小人自谓选择中庸,而心行亦非中庸。
假令偶有中庸,亦不能期匝一月而守之,如入陷阱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拳拳,奉持之貌。
○拳音权,又起阮反,徐羌权反。
膺,徐音应,又於陵反。
奉,芳勇反。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言中庸难为之难。
○蹈音悼,又徒报反。
[疏]"子曰"至"能也"。
○正义曰:此一节是夫子明颜回能行中庸,言中庸之难也。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者,言颜回选择中庸而行,得一善事,则形貌拳拳然奉持之。
膺,谓胸膺,言奉持守於善道,弗敢弃失。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天下"谓天子,"国"谓诸侯,"家"谓卿大夫也。
○"白刃可蹈也"者,言白刃虽利,尚可履蹈而行之。
○"中庸不可能"也,言在上诸事,虽难犹可为之,唯中庸之道不可能也。
为知者过之,愚者不及,言中庸难为之难也。
子路问强。
强,勇者所好也。
○强,其良反,下同。
好,呼报反。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言三者所以为强者异也。 抑,辞也。 “而"之言"女"也,谓中国也。
○女音汝,下"抑女"同。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南方以舒缓为强。
"不报无道",谓犯而不校也。
○校,交孝反,报也。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衽犹席也。
北方以刚猛为强。
○衽,而忍反,又而鸩反。
厌,於艳反。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此抑女之强也。
流,犹移也。
塞,犹实也。
国有道,不变以趋时。
国无道,不变以辟害。
有道、无道一也。
矫,强貌。
塞,或为"色"。
○矫,居表反,下同。
倚,依彼反徐其蚁反。
[疏]"子路"至"哉矫"。
○正义曰:此一节明中庸之道,亦兼中国之强。
子路闻孔子美颜回能择"中庸",言己有强,故问之,问强中亦兼有中庸否?庾氏云:问强中之中庸者。
然此问之,亦如《论语》云"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之类"是也。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者,抑,语助也,"而"之言"女"也;女,子路也。
夫子将答子路之问,且先反问子路,言强有多种,女今所问,问何者之强,为南方,为北方,为中国,女所能之强也。
子路之强,行中国之强也。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者,反问既竟,夫子遂为历解之。
南方,谓荆阳之南,其地多阳。
阳气舒散,人情宽缓和柔,假令人有无道加己,己亦不报,和柔为君子之道,故云"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者,衽,卧席也。
金革,谓军戎器械也。
北方沙漠之地,其地多阴。
阴气坚急,故人生刚猛,恒好斗争,故以甲铠为席,寝宿於中,至死不厌,非君子所处,而强梁者居之。
然唯云南北,不云东西者,郑冲云:"是必南北互举,盖与东西俗同,故不言也。"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此以下,皆述中国之强也。
流,移也。
矫亦强貌也。
不为南北之强,故性行和合而不流移,心行强哉,形貌矫然。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者,中正独立而不偏倚,志意强哉,形貌矫然。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者,若国有道,守直不变,德行充实,志意强哉,形貌矫然。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者,若国之无道,守善至死,性不改变,志意强哉,形貌矫然。
○注"此抑"至"强貌"。
○正义曰:"此抑女之强也",何以知之?上文既说三种之强,又见南方之强,又见北方之强,唯"抑而之强"未见,故知此经所云者,是"抑女之强也"。
云"流,移也"者,以其性和同,必流移随物,合和而不移,亦中庸之德也。
云"国有道,不变以趋时"者,国虽有道,不能随逐物以求荣利。
今不改变己志,以趋会於时也。
云"矫,强貌"者,矫是壮大之形,故云"强貌"也。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素"读如攻城攻其所傃之"傃",傃,犹乡也。
言方乡辟害隐身,而行诡谲以作后世名也。
"弗为之矣",耻之也。
○傃音素。
乡,本又作"乡",许亮反,下皆同。
佹,久委反,下同谲音决。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废,犹罢止也。
"弗能已矣",汲汲行道,而为时人之隐行。
○汲音急。
隐行,下孟反。
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言隐者当如此也。
唯舜为能如此。
○遯,本又作"遁",同徒顿反。
君子之道,费而隐。
言可隐之节也。
费,犹佹也。
道不费则仕。
○费,本又作"拂",同扶弗反,徐音弗,注同。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
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
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与"读为赞者皆与之"与"。
言匹夫匹妇愚耳,亦可以其与有所知,可以其能有所行者。
以其知行之极也,圣人有不能,如此舜好察迩言,由此故与。
○以与音预,注"皆与之与"、"以其与"同。
好,呼报反。
故与音余。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憾,恨也。
天地至大,无不覆载,人尚有所恨焉,况於圣人能尽备之乎。
○憾,本又作"感",胡暗反,注同。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语犹说也。
所说大事,谓先王之道也。
所说小事,谓若愚、不肖夫妇之知行也。
圣人尽兼行。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言其上下察也。
察,犹著也。
言圣人之德至於天,则"鸢飞戾天";至於地,则"鱼跃于渊",是其著明於天地也。
○鸢,悦专反,字又作"《鸟》"。
戾,力计、吕结二反。
跃,羊灼反。
著,张虑反,下同。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夫妇,谓匹夫匹妇之所知、所行。
○造,在老反。
[疏]"子曰"至"天地"。
○正义曰:此一节论夫子虽隐遯之世,亦行中庸。
又明中庸之道,初则起於匹夫匹妇,终则遍於天地。
○"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者,素,乡也。
谓无道之世,身乡幽隐之处,应须静默。
若行怪异之事,求立功名,使后世有所述焉。
○"吾弗为之矣"者,耻之也。
如此之事,我不能为之,以其身虽隐遯而名欲彰也。
○注"素读如攻城攻其所傃之傃"。
○正义曰:《司马法》文。
言身隐而行佹谲,以作后世之名,若许由洗耳之属是也。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者,言君子之人,初既遵循道德而行,当须行之终竟。
今不能终竟,犹如人行於道路,半涂而自休废。
废,犹罢止也。
○"吾弗能已矣",已,犹止也。
吾弗能如时人半涂而休止,言汲汲行道无休已也。
○注"不为时人之隐行"。
○正义曰:谓作佹谲求名是也。
君子以隐终始,行道不能止也。
○"君子"至"能之"。
○言君子依行中庸之德,若值时无道隐遯於世,虽有才德,不为时人所知,而无悔恨之心,如此者非凡人所能,唯圣者能然。
若不能依行中庸者,虽隐遯於世,不为人所知,则有悔恨之心也。
○注"唯舜为能如此"。
○正义曰:知者,《史记》云:"舜耕於历山,渔於雷泽,陶於河滨。"
是不见知而不悔。
○"君子之道,费而隐",注云:"言可隐之节。 费,犹佹也。"
言君子之人,遭值乱世,道德违费则隐而不仕。
若道之不费,则当仕也。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言天下之事,千端万绪,或细小之事,虽夫妇之愚,偶然与知其善恶,若萏荛之言有可听用,故云"与知"。
○"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者,言道之至极,如造化之理,虽圣人不知其所由,故云"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以行之至极故也。
前文据其知,此文据其行,以其知、行有异,故别起其文。
但知之易,行之难,故上文云"夫妇之愚"。
行之难,故此经云"夫妇之不肖"。
不肖胜於愚也。
○"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者,知之与行之皆是至极,既是至极,故圣人有不能也。
○注"与读为赞者皆与之与",○正义曰:《士冠礼》云"其飨冠者,赞者皆与",谓于与也。
云"舜好察迩言,由此故与"者,即愚夫愚妇有所识知故也。
与,语助也。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者,憾,恨也。
言天地至大,无物不养,无物不覆,载於冬寒夏暑,人犹有怨恨之,犹如圣人之德,无善不包,人犹怨之,是不可备也。
中庸之道,於理为难,大小兼包,始可以备也。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者,语,说也;大,谓先王之道。
言君子语说先王之道,其事既大,天下之人无能胜载之者。
○"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者,若说细碎小事,谓愚不肖,事既纤细,天下之人无能分破之者。
言事似秋亳,不可分破也。
○注"圣人尽兼行"。
○正义曰:谓兼行大、小之事。
小事则愚夫愚妇所知行,大事则先王之道。
前文云虽圣人有所不知、不能,此云大事圣人兼行之者,前云有所"不知"、"不能",谓於小事不胜匹夫匹妇耳,非谓大事不能也,故此云尽兼行之。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者,《诗·大雅·旱麓》之篇,美文王之诗。
引之者,言圣人之德上至於天,则"鸢飞戾天",是翱翔得所。
圣人之德下至於地,则"鱼跃于渊",是游泳得所。
言圣人之德,上下明察。
《诗》本文云"鸢飞戾天",喻恶人远去;"鱼跃于渊",喻善人得所。
此引断章,故与《诗》义有异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者,言君子行道,初始造立端绪,起於匹夫匹妇之所知所行者。
○"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者,言虽起於匹夫匹妇所知所行,及其至极之时,明察於上下天地也。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言道即不远於人,人不能行也。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则,法也。 言持柯以伐木,将以为柯近,以柯为尺寸之法,此法不远人,人尚远之,明为道不可以远。 ○柯,古何反。 睨,徐音诣,睥睨也。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言人有罪过,君子以人道治之,其人改则止赦之,不责以人所不能。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 违犹去也。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 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 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圣人而曰我未能,明人当勉之无巳。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 庸犹常也,言德常行也,言常谨也。 圣人之行,实过於人,“有余不敢尽",常为人法,从礼也。
○行行,皆下孟反,注"圣人之行"同,或一读皆如字。
君子胡不慥慥尔。
君子,谓众贤也。
慥慥,守实言行相应之貌。
○慥,七到反。
行,下孟反。
应,於陵反。
旧音应对之应。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傃皆读为素。
"不愿乎其外",谓思不出其位也。
"自得",谓所乡不失其道。
○难,乃旦反,下同。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援,谓牵持之也。
○援音园,注同。
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无怨",人无怨之者也。
《论语》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己音纪。
怨,於愿反,又於元反,下及注并同。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易,犹平安也。
俟命,听天任命也。
险,谓倾危之道。
○易,以豉反,注同。
徼,古尧反。
[疏]"子曰"至"徼幸"。
○正义曰:此一节明中庸之道去人不远,但行於己则外能及物。
"道不远人"者,言中庸之道不远离於人身,但人能行之於己,则中庸也。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言人为中庸之道,当附近於人,谓人所能行,则己所行可以为道。
若违理离远,则不可施於己,又不可行於人,则非道也,故云"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此《豳风·伐柯》之篇,美周公之诗。
柯,斧柄也。
《周礼》云:"柯长三尺,博三寸。"
则,法也。
言伐柯,斫也。
柯柄长短,其法不远也,但执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言欲行其道於人,其法亦不远,但近取法於身,何异持柯以伐柯?人犹以为远,明为道之法亦不可以远。
即所不原於上,无以交於下;所不原於下,无以事上。
况是在身外,於他人之处,欲以为道,何可得乎?明行道在於身而求道也。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以道去人不远,言人有过,君子当以人道治此有过之人。
"改而止",若人自改而休止,不须更责不能之事。
若人所不能,则己亦不能,是行道在於己身也。
○"忠恕违道不远"者,忠者,内尽於心,恕者,外不欺物。
恕,忖也。
忖度其义於人。
违,去也。
言身行忠恕,则去道不远也。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者,诸,於也。
他人有一不善之事施之於己,己所不愿,亦勿施於人,人亦不原故也。
"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言此四者,欲明求之於他人,必先行之於己,欲求其子以孝道事己,己须以孝道事父母,故云"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
恐人未能行之。
夫子,圣人,圣人犹曰我未能行,凡人当勉之无己。
"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譬如己是诸侯,欲求於臣以忠事己,己当先行忠於天子及庙中事尸,是全臣道也。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欲求朋友以恩惠施己,则己当先施恩惠於朋友也。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庸,常也。
谓自修己身,常以德而行,常以言而谨也。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谓己之才行有所不足之处,不敢不勉而行之。
○"有余不敢尽",谓己之才行有余,於人常持谦退,不敢尽其才行以过於人。
○"言顾行"者,使言不过行,恒顾视於行。
○"行顾言"者,使行副於言,谓恒顾视於言也。
○"君子胡不慥慥尔","慥慥,守实言行相应之貌"。
胡,犹何也。
既顾言行相副,君子何得不慥慥然守实言行相应之道也。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至"行乎患难",素,乡也。
乡其所居之位,而行其所行之事,不愿行在位外之事。
《论语》云:"君子思不出其位也。"
乡富贵之中,行道於富贵,谓不骄、不淫也。
乡贫贱之中,则行道於贫贱,谓不谄、不慑也。
乡夷狄之中,行道於夷狄,夷狄虽陋,虽随其俗而守道不改。
乡难患之中,行道於患难,而临危不倾,守死於善道也。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者,言君子所入之处,皆守善道。
在上位不陵下,此"素富贵行富贵"也。
若身处富贵,依我常正之性,不使富贵以陵人。
若以富贵陵人,是不行富贵之道。
○"在下位不援上"者,此"素贫贱行贫贱"也。
援,牵持也。
若身处贫贱则安之,宜令自乐,不得援牵富贵。
若以援牵富贵,是不行贫贱之道。
○"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此"素夷狄行夷狄"也。
若身入夷狄,夷狄无礼义,当自正己而行,不得求於彼人,则被人无怨己者。
《论语》云:"言忠信,行笃敬,虽之夷狄,不可弃。"
○"上不怨天,下不尢人",此"素患难行患难"也。
尢,过也,责也。
苟皆应之患难,则亦甘为,不得上怨天下尤人,故《论语》云"不怨天,不尢人"是也。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者,易,谓平安也。
言君子以道自处,恒居平安之中,以听待天命也。
○"小人行险以徼幸",小人以恶自居,恒行险难倾危之事以徼求荣幸之道,《论语》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是也。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反求於其身,不以怨人。 画曰正,栖皮曰鹄。 ○正音征,注同。 鹄,古毒反,注同。 正、鹄皆鸟名也,一曰正,正也;鹄,直也。 大射则张皮侯而栖鹄,宾射张布侯而设正也。 栖,细兮反。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自,从也。 迩,近也。 行之以近者、卑者,始以渐致之高远。 ○辟音譬,下同。 迩音尔。 卑音婢,又如字,注同。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耽。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琴瑟,声相应和也。
翕,合也。
耽,亦乐也。
古者谓子孙曰"帑",此《诗》言和室家之道,自近者始。
○好,呼报反。
翕,许急反。
乐音洛,下及注同。
耽,丁南反。
帑音奴,子孙也,本又作孥,同《尚书传》、《毛诗笺》并云"子"也,杜预注《左传》云:"妻子也。"
应,应对之应。
和,胡卧反。
子曰:"父母其顺矣乎?"谓其教令行,使室家顺。
[疏]"子曰"至"妻帑"。
○正义曰:以上虽行道在於己身,故此一节覆明行道在身之事,以射譬之。
○"射有似乎君子"者,言凡人之射,有似乎君子之道。
○"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者,诸,於也;求,责也;正,谓宾射之侯;鹄,谓大射之侯。
言射者失於正鹄,谓矢不中正鹄。
不责他人,反乡自责其身,言君子之人,失道於外,亦反自责於己。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者,自,从也;迩,近也;卑,下也。
行之以远者近之始,升之以高者卑之始,言以渐至高远。
不云近者远始,卑者高始,但勤行其道於身,然后能被於物,而可谓之高远耳。
○"《诗》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耽",此《小雅·常棣》之篇,美文王之诗。
记人引此者,言行道之法自近始,犹如诗人之所云,欲和远人,先和其妻子兄弟,故云妻子好合,情意相得,如似鼓弹瑟与琴,音声相和也。
兄弟尽皆翕合,情意和乐且复耽之。
耽之者,是相好之甚也。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者,宜善尔之室家,爱乐尔之妻帑。
帑,子也。
古者谓子孙为帑,故《甘誓》云:"予则帑戮汝。"
於人则妻子为帑,於鸟则鸟尾为帑。
《左传》云"以害鸟帑"是也。
○"子曰父母其顺矣乎者"。
○正义曰:因上和於远人,先和室家,故此一经次之。
"父母其顺矣乎",谓父母能以教令行乎室家,其和顺矣乎。
言中庸之道,先使室家和顺,乃能和顺於外,即上云道不远、施诸己。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体,犹生也。 可,犹所也。 不有所遗,言万物无不以鬼神之气生也。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 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明,犹洁也。 洋洋,人想思其傍僾之貌。 ○齐,侧皆反,本亦作斋。 洋音羊。 傍,皇薄刚反,谓左右也,徐方冈反。 僾,徐於恺反,又音爱。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格,来也。 矧,况也。 射,厌也。 思,皆声之助。 言神之来,其形象不可亿度而知,事之尽敬而已,况可厌倦乎。 ○格,古百反。 度,待洛反,注同。 矧诗忍反,注同。 射音亦。 厌,於艳反,字又作“厌",下同。
尽,子忍反。
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
言神无形而著,不言而诚。
○揜音掩,於检反。
此夫音扶。
著,张虑反。
[疏]"子曰"至"此夫"。
○正义曰:此一节明鬼神之道无形,而能显著诚信。
中庸之道与鬼神之道相似,亦从微至著,不言而自诚也。
○"体物而不可遗"者,体,犹生也;可,犹所也。
言万物生而有形体,故云"体物而不可遗"者,言鬼神之道,生养万物,无不周遍而不有所遗,言万物无不以鬼神之气生也。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者,明,犹絜也。
言鬼神能生养万物,故天下之人齐戒明絜,盛饰余服以承祭祀。
○"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者,言鬼神之形状,人想像之,如在人之上,如在人之左右,想见其形也。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者,格,来也;思,辞也;矧,况也;射,厌也。
此《大雅·抑》之篇,剌厉王之诗。
诗人剌时人祭祀懈倦,故云神之来至,以其无形不可度知,恒须恭敬,况於祭祀之末可厌倦之乎?言不可厌倦也。
记者引《诗》,明鬼神之所尊敬也。
○"夫微之显"者,言鬼神之状微昧不见,而精灵与人为吉凶,是"从微之显"也。
○"诚之不可揜"者,言鬼神诚信,不可揜蔽。
善者必降之以福,恶者必降之以祸。
"如此夫"者,此诗人所云,何可厌倦?夫,语助也。
此鬼神即与《易·系辞》云"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以能生万物也。
案彼注:"木火之神生物,金水之鬼终物。"
彼以春夏对秋冬,故以春夏生物,秋冬终物。
其实鬼神皆能生物、终物也,故此云"体物而不可遗"。
此虽说阴阳鬼神,人之鬼神亦附阴阳之鬼神,故此云"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是兼人之鬼神也。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保,安也。 ○与音余。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名,令闻也。 ○闻音问,下令闻同。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 材,谓其质性也。 笃,厚也。 言善者天厚其福,恶者天厚其毒,皆由其本而为之。 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栽读如“文王初载"之"栽"。
栽犹殖也。
培,益也。
今时人名草木之殖曰"栽",筑墙立板亦曰"栽",栽或为"兹"。
覆,败也。
○栽,依注音灾,将才反,注同,植也。
培,蒲回反。
覆,芳伏反。
载之载并音灾,本或作哉,同。
《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
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故大德者必受命。”
宪宪,兴盛之貌。
保,安也。
佑,助也。
○嘉,户嫁反,《诗》本作"假",音同。
假,嘉也,皇音加,善也。
宪音显,注同,一音如字。
佑音祐,下注同。
[疏]"子曰"至"受命"。
○正义曰:此一节明中庸之德,故能富有天下,受天之命也。
○"子孙保之"者,师说云:舜禅与禹,何言保者,此子孙承保祭祀,故云"保"。
周时陈国是舜之后。
○"故大德必得其位"者,以其德大能覆养天下,故"必得其位"。
如孔子有大德而无其位,以不应王录,虽有大德,而无其位也。
案《援神契》云:"丘为制法,上黑绿,不代苍黄。"
言孔子黑龙之精,不合代周家木德之苍也。
《孔演图》又云"圣人不空生,必有所制以显天心,丘为木铎制天下法"是也。
"必得其寿"者,据舜言之,而夫子不长寿,以勤忧故也。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材谓质性也;笃,厚也。
言天之所生,随物质性而厚之。
善者因厚其福,舜、禹是也;恶者因厚其毒,桀、纣是也。
故四凶黜而舜受禅也。
○"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栽,殖也;培,益也。
言道德自能丰殖,则天因而培益之。
○"倾者覆之"者,若无德自取倾危者,天亦因而覆败之也。
○注"栽读"至"曰栽"。
○正义曰:"栽读如文王初载之载"者,案《诗·大明》云:"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彼注云:"载,识也。 言文王生適有所识,天为之生配,谓生大姒。"
此载为栽殖者,载容两义,亦得为识,亦得为殖。
此对倾者覆之,故以为殖。
云"筑墙立板亦曰栽"者,案庄二十九年《左传》云"水昏正而栽",谓立板筑也。
○"《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此《大雅·嘉乐》之篇,美成王之诗。
嘉,善也。
宪宪,兴盛之貌。
诗人言善乐君子,此成王宪宪然,有令善之德。
案《诗》本文"宪宪"为"显显",与此不同者,齐鲁、韩《诗》与《毛诗》不同故也。
○"宜民宜人,受禄於天。 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故大德者必受命"者,宜民,谓宜养万民,宜人,谓宜官人。
其德如此,故受福于天。
佑,助也。
保,安也。
天乃保安佑助,命之为天子,又申重福之。
作《记》者,引证大德必受命之义,则舜之为也。
子曰:"无忧者,其唯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圣人以立法度为大事,子能述成之,则何忧乎?尧、舜之父子则有凶顽,禹、汤之父子则寡令闻。 父子相成,唯有文王。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缵,继也。 绪,业也。 戎,兵也。 衣读如“殷",声之误也。
齐人言殷声如"衣",虞、夏、商、周氏者多矣。
今姓有衣者,殷之胄与?"壹戎殷"者,壹用兵伐殷也。
○缵,徐音纂,哉管反。
大音泰,下及注"大王"皆同。
"壹戎衣",依注衣作殷,於巾反,谓一用兵伐殷也。
《尚书》依字读,谓一著戎衣而天下大定。
胄与,直救反,下音余。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
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
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
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
期之丧,达乎大夫。
三年之丧,达乎天子。
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末,犹老也。
"追王大王、王季"者,以王迹起焉,先公组绀以上至后稷也。
"斯礼达於诸侯、大夫、士、庶人"者,谓葬之从死者之爵,祭之用生者之禄也。
言大夫葬以大夫,士葬以士,则"追王"者,改葬之矣。
"期之丧,达於大夫"者,谓旁亲所降在大功者,其正统之期,天子诸侯犹不降也。
大夫所降,天子诸侯绝之不为服,所不臣乃服之也。
承葬、祭说期、三年之丧者,明子事父以孝,不用其尊卑变。
○末,亡遏反。
追王,于况反,注"追王"同。
期音基,注同。
组音祖。
绀,古闇反。
组绀,大王之父也,亦曰诸盩,盩音置留反。
以上,时掌反。
不为服,于伪反。
[疏]"子曰"至"一也"。
○正义曰:此一节明夫子论文王、武王圣德相承王有天下,上能追尊大王、王季,因明天子以下及士、庶人葬、祭祀之礼,各随文解之。
○"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者,言文王以王季为父,则王季能制作礼乐,文王奉而行之。
文王以武王为子,武王又能述成文王之道,故"无忧"也。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者,缵,继也;绪,业也。
言武王能缵继父祖之业,以王天下也。
○"壹戎衣而有天下"者,戎,兵也。
言一用兵伐殷而胜之也。
○注"衣读为殷"。
○正义曰:案《尚书·武成》云"一戎衣",谓一著戎衣而灭殷。
此云"一"者,以经武王继大王、王季、文王三人之业,一用灭殷,对三人之业为"一"耳。
由三人之业,故一身灭之。
郑必以衣为"殷"者,以十一年观兵于孟津,十三年灭纣,是再著戎服,不得称"一戎衣",故"以衣为殷",故注云"齐人言殷声如衣"。
○"武王末受命",此美周公之德也。
末,犹老也,谓武王年老,而受命平定天下也。
"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者,斯,此也。
言周公尊崇先公之礼,非直天子所行,乃下达於诸侯、大夫、士、庶人等,无问尊卑,皆得上尊祖父,以己之禄祭其先人,犹若周公以成王天子之礼祀其先公也。
○"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者,谓父既为大夫,祭以士礼,贬其先人而云尊之者,欲明以已之禄祀其先人也。
○"期之丧,达乎大夫"者,欲见大夫之尊,犹有期丧,谓旁亲所降在大功者,得为期丧,还著大功之服,故云"达乎大夫"。
若天子、诸侯旁期之丧,则不为服也。
○"三年之丧,达乎天子"者,谓正统在三年之丧,父母及適子并妻也。
"达乎天子"者,言天子皆服之。
不云"父母",而云"三年"者,包適子也。
天子为后服期,以三年包之者,以后卒必待三年然后娶,所以达子之志,故通在三年之中。
是以昭十五年《左传》云:"穆后崩","大子寿卒"。
叔向云:"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
是包后为三年也。
直云"达乎天子",不云"诸侯"者,诸侯旁亲尊同则不降,故《丧服·大功章》云:"诸侯为姑姊妹嫁於国君者"是也。
○"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唯父母之丧,无问天子及士、庶人,其服并同,故云"无贵贱一也"。
○注"末犹"至"卑变"。
○正义曰:"末犹老也"者,谓文王受命,十一年武王观兵於孟津,白鱼入王舟,是老而受命,受命后七年而崩。
故郑注《洛诰》,文王受赤雀,武王俯取白鱼,皆七年是也。
云"追王大王、王季者,以王迹起焉",案《诗·颂·閟宫》云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是王迹起也。
云"先公组绀以上至后稷也"者,组绀,太王之父,一名诸盭,《周本纪》云:"亚圉卒,子太公叔颖立。 太公卒,子古公亶父立。"
又《世本》云:"亚圉云生太公组绀诸盭",则叔颖、组绀、诸盭是一人也。
此文云"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则先公之中包后稷也。
故云"组绀以上至后稷"也。
案《司服》云:"享先王则衮冕,先公则鷩冕。"
以后稷为周之始祖,祫祭於庙,当同先王用衮,则先公无后稷也。
故郑注《司服》云,先公不窋至诸盭。
若四时常祀,唯后稷及大王、王季之等,不得广及先公。
故《天保》云:"禴祀蒸尝于公。"
先王是四时常祀,但有后稷诸盭以下,故郑注《天保》云:"先公谓后稷至诸盭。"
此皆尽望经上下释义,故不同,或有至字误也。
云"则追王者,改葬之矣"者,以大王、王季身为诸侯,葬从死者之爵,则大王、王季祗得为诸侯葬礼,不得言"追王",从天子法。
故知追王之时,而更改葬,用天子礼。
案《大传》云:"武王追王大王亶父、王季历。"
此云周公追王,不同者,武王既伐纣,"追王"布告天下,周公追而改葬,故不同也。
云"期之丧,达於大夫者,谓旁亲所降在大功"者,熊氏云:"此对天子、诸侯,故云‘期之丧达乎大夫’,其实大夫为大功之丧得降小功,小功之丧得降緦麻。"
是大功小功,皆达乎大夫。
熊氏又云:"天子为正统之丧,適妇大功,適孙之妇小功。"
义或然,但无正文耳。
云"所不臣乃服之也"者,《丧服传》云:"始封之君不臣诸父昆弟,封君之子不臣诸父而臣昆弟。"
但不臣者,皆以本服服也。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春秋脩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脩,谓扫粪也。 宗器,祭器也。 裳衣,先祖之遗衣服也,设之当以授尸也。 时食,四时祭也。 ○扫,悉报反。 粪,弗运反,本亦作盭,亦作拚,同。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 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 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 燕毛,所以序齿也。 序,犹次也。 爵,谓公、卿、大夫、士也。 事,谓荐羞也。 “以辨贤"者,以其事别所能也。
若司徒"羞牛",宗伯"共鸡牲"矣。
《文王世子》曰:"宗庙之中,以爵为位,崇德也。"
宗人授事以官,尊贤也。
"旅酬下为上"者,谓若《特牲馈食》之礼宾,弟子、兄弟之子各举觯於其长也。
"逮贱"者,宗庙之中,以有事为荣也。
"燕",谓既祭而燕也。
燕以发色为坐,祭时尊尊也,至燕亲亲也。
齿,亦年也。
○昭穆,常遥反。
穆,又作缪,音同。
遝,本又作逮,同音代。
燕,於见反,注并同。
别,彼列反。
共音恭。
馈,其位反。
觯音至。
长,丁丈反,下"谓长"同。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践,犹升也。
"其"者,其先祖也。
践或为"缵"。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
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
社,祭地神,不言后土者,省文。
○省,色领反。
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示读如"寘诸河干"之"寘"。
寘,置也。
物而在掌中,易为知力者也。
序爵、辨贤,尊尊、亲亲,治国之要。
○示,依注音寘,之豉反。
易,以豉反。
知力音智,本亦无力字。
治之要也,治,直吏反,一本作"治国之要",治则如字。
[疏]"子曰"至"掌乎"。
○正义曰:以前经论文王、武王圣德相承,此论武王、周公上成先祖,脩其宗庙,行郊社之礼,所以能治国如置物掌中也,各随文解之。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者,人,谓先人。
若文王有志伐纣,武王能继而承之。
《尚书·武成》曰:"予小子,其承厥志。"
是"善继人之志"也。
○"善述人之事者也",言文王有文德为王基,而周公制礼以赞述之。
故《洛诰》云"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是善述人之事也。
此是武王、周公继孝之事。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者,若昭与昭齿,穆与穆齿是也。
○"序爵,所以辨贵贱也"者,序,谓次序;爵,谓公、卿、大夫、士也。
谓祭祀之时,公、卿、大夫各以其爵位齿列而助祭祀,是"辨贵贱"也。
故《文王世子》云"宗庙之中,以爵为位,崇德也。 宗人授事以官,尊贤也"是也。
○"序事,所以辨贤也"者,序谓荐羞也,序谓次序,所共祭祀之事,若司徒奉牛,司马奉羊,宗伯供鸡,是分别贤能,堪任其官也。
○"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者,旅,众也;逮,及也。
谓祭末饮酒之时,使一人举觯之后,至旅酬之时,使卑者二人各举觯於其长者。
卑下者先饮,是下者为上,贱人在先,是恩意先及於贱者,故云"所以逮贱也"。
案《特牲馈食》之礼,主人洗爵,献长兄弟,献众兄弟之后,众宾弟子于西阶,兄弟弟子于东阶,各举觯於其长也。
弟子等皆是下贱而得举觯,是有事於宗庙之中,是其荣也。
又制受爵,是"逮贱"也。
○"燕毛,所以序齿也"者,言祭末燕时,以毛发为次序,是所以序年齿也。
故注云:"燕谓既祭而燕也。 燕以发色为坐,祭时尊尊也,至燕亲亲也。"
○"践其位,行其礼"者,践,升也,谓孝子升其先祖之位,行祭祀之礼也。
○"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注云"‘示’,读如‘寘诸河干’之‘寘’,寘,置也"者,若能明此序爵辨贤尊亲,则治理其国,其事为易,犹如置物於掌中也。
哀公问政。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方,板也。 策,简也。 息,犹灭也。 ○方策,初革反。 版音板,本亦作“板"。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
敏,犹勉也。
树,谓殖草木也。
人之无政,若地无草木矣。
敏或为"谋"。
夫政也者,蒲卢也。
蒲卢,蜾蠃谓土蜂也。
《诗》曰:"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螟蛉,桑虫也。
蒲卢取桑虫之子,去而变化之,以成为己子。
政之於百姓,若蒲卢之於桑虫然。
○蒲卢,并如字,《尔雅》云"蜾蠃,蒲卢",即今之细腰蜂也,一名蠮螉。
蜾音果。
螺,力果反,本亦作蠃,音同。
蜂,芳封反,字亦作蠭,同。
螟,莫瓶反。
蛉音零。
己音纪。
故为政在人,在於得贤人也。
取人以身,脩身以道,脩道以仁。
取人以身,言明君乃能得人。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
以人意相存问之言。
○杀,色界反,徐所例反。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此句其属在下,著脱误重在此。
○治,直吏反,一音如字。
脱音夺。
重,直用反。
故君子不可以不脩身。
思脩身,不可以不事亲。
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
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言修身乃知孝,知孝乃知人,知人乃知贤、不肖,知贤、不肖乃知天命所保佑。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也。
达者常行,百王所不变也。
○知音智,下"近乎知",注"言有知"皆同。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困而知之",谓长而见礼义之事,己临之而有不足,乃始学而知之,此"达道"也。
○长,丁丈反。
己音纪。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利,谓贪荣名也。
"勉强",耻不若人。
○强,其两反,注同。
[疏]"哀公"至"一也"。
○正义曰:此一节明哀公问政於孔子,孔子答以为政之道在於"取人"、"脩身",并明"达道"有五,行之者三。
今各随文解之。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者,言文王武王为政之道,皆布列在於方牍简策。
○"其人存则其政举"者,虽在方策,其事久远,此广陈为政之道。
"其人",谓贤人。
举,犹行也。
存,谓道德存在也。
若得其人,道德存在,则能兴行政教,故云"举"也。
○"其人亡则其政息"者,息,灭也。
其人若亡,谓道德灭亡,不能兴举於政教。
若位无贤臣,政所以灭绝也。
○"人道敏政"者,敏,勉也。
言为人君当勉力行政。
○"地道敏树"者,树,殖草木也。
言为地之道,亦勉力生殖也。
人之无政,若地无草木。
地既无心,云勉力者,以地之生物无倦,似若人勉力行政然也。
○"夫政也者,蒲卢也",蒲卢,取桑虫之子以为己子。
善为政者,化养他民以为己民,若蒲卢然也。
○"故为政在人",言君行善政,则民从之,故欲为善政者,在於得贤人也。
○"取人以身",明君欲取贤人,先以脩正己身,则贤人至也。
○"脩身以道",言欲脩正其身,先须行於道德也。
○"脩道以仁"者,言欲脩道德,必须先脩仁义。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者,仁谓仁爱相亲偶也。
言行仁之法,在於亲偶。
欲亲偶疏人,先亲己亲,然后比亲及疏,故云"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宜,谓於事得宜,即是其义,故云"义者宜也"。
若欲於事得宜,莫过尊贤,故云"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者,五服之节,降杀不同,是亲亲之衰杀。
公卿大夫,其爵各异,是"尊贤之等"。
礼者所以辨明此上诸事,故云"礼所生也"。
○"在下位不获乎上"者,郑谓此句应在下章,著脱误重在此耳。
○"故君子不可以不脩身。 思脩身,不可以不事亲",言思念脩身之道,必先以孝为本,故云"不可以不事亲"。
○"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既思事亲,不可不先择友取人也。
○"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欲思择人,必先知天时所佑助也。
谓人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当舍恶脩善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五者,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夫之交,皆是人间常行道理,事得开通,故云"达道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言知、仁、勇,人所常行,在身为德,故云"天下之达德也"。
○言百王用此三德以行五道。
五事为本,故云"道";三者为末,故云"德"。
若行五道,必须三德。
无知不能识其理,无仁不能安其事,无勇不能果其行,故必须三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也",言百王以来,行此五道三德,其义一也,古今不变也。
○"或生而知之",谓天生自知也。
○"或学而知之",谓因学而知之。
"或困而知之",谓临事有困,由学乃知。
○"及其知之,一也",言初知之时,其事虽别,既知之后,并皆是"知",故云"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谓无所求为,安静而行之。
○"或利而行之",谓贪其利益而行之。
行此五事,得其荣名,於己无害,则"利而行之"也。
故《论语》云"知者利仁"是也。
○"或勉强而行之",或畏惧罪恶,勉力自强而行之。
"及其成功,一也",虽行之有异,及其所行成功,是一也,言皆得成功矣。
皇氏云:"所知、所行,谓上五道三德。"
今谓百行皆然,非唯三五而已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脩身。 知所以脩身,则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言有知、有仁、有勇,乃知脩身,则脩身以此三者为基。 ○好,呼报反。 近,附近之近,下同。 行,皇如字,徐下孟反。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脩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体,犹接纳也。 子,犹爱也。 “远人",蕃国之诸侯也。
○子,如字,徐将吏反,下句放此。
蕃,方元反。
脩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不惑",谋者良也。
不眩,所任明也。
○眩,玄遍反。
[疏]"子曰"至"家矣"。
○正义曰:前文夫子答哀公为政,须修身、知人、行五道三德之事,此以下夫子更为哀公广说修身治天下之道,有九种常行之事。
又明修身在於至诚,若能至诚,所以赞天地、动蓍龟也。
博厚配地,高明配天,各随文解之。
此一节覆明上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
○"好学近乎知"者,覆前文"或学而知之",覆能好学,无事不知,故云"近乎知"也。
○"力行近乎仁"者,此则前文"或利而行之",以其勉力行善,故"近乎仁"也。
○"知耻近乎勇"者,覆前文"困而知之",及"勉强而行之",以其知自羞耻,勤行善事,不避危难,故"近乎勇"也。
前经"生而知之"不覆说者,以其生知自然合圣,故不须覆说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者,此夫子为哀公说治天下国家之道有九种常行之事,论九经之次目也。
○"体群臣也"者,体,谓接纳,言接纳群臣与之同体也。
○"子庶民也"者,谓子爱庶民也。
○"来百工也"者,谓招来百工也。
○"脩身则道立"者,此一经覆说行"九经",则致其功用也。
"脩身则道立"者,谓脩正其身,不为邪恶,则道德兴立也。
○"尊贤则不惑"者,以贤人辅弼,故临事不惑,所谋者善也。
○"敬大臣则不眩"者,眩,亦惑也,以恭敬大臣,任使分明,故於事不惑。
前文不惑,谋国家大事,此云"不眩",谓谋国家众事,但所谋之事,大小有殊,所以异其文。
○"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者,群臣虽贱,而君厚接纳之,则臣感君恩,故为君死於患难,是"报礼重"也。
○"子庶民则百姓劝",子,爱也,言爱民如子,则百姓劝勉以事上也。
○"来百工则财用足",百工兴财用也,君若赏赉招来之,则百工皆自至,故国家财用丰足。
○"柔远人则四方归之","远",谓蕃国之诸侯,"四方",则蕃国也。
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怀,安抚也。
君若安抚怀之,则诸侯服从,兵强土广,故"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脩身也。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
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
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
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
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
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
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
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同其好恶",不特有所好恶於同姓,虽恩不同,义必同也。
尊重其禄位,所以贵之,不必授以官守,天官不可私也。
"官盛任使",大臣皆有属官所任使,不亲小事也。
"忠信重禄",有忠信者,重其禄也。
"时使",使之以时,日省月试,考校其成功也。
"既"读为"饩","饩廪",稍食也。
《槀人职》曰:"乘其事,考其弓弩,以下上其食。"
○齐,侧皆反。
去,起吕反。
远,于万反。
好恶,呼报反,下乌路反,又并如字,注同。
敛,力验反。
既,依注音饩,许气反。
廪,彼锦反,一本又力锦反。
称,尺证反。
朝,直遥反。
槀,苦报反,一音古老反。
上,时掌反。
[疏]"齐明"至"侯也"。
○正义曰:此一节说行"九经"之法。
○"齐明盛服"者,齐,谓整齐;明,谓严明;盛服,谓正其衣冠:是脩身之体也。
此等"非礼不动",是所以劝脩身。
○"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者,"尊其位",谓授以大位;"重其禄",谓重多其禄位。
崇重而已,不可任以职事。
"同其好恶",好,谓庆赏,恶,谓诛罚。
言於同姓既有亲疏,恩亲虽不同,义必须等,故不特有所好恶。
○"劝亲亲也"者,尊位重禄以勉之,同其好恶以励之,是"劝亲亲也"。
○"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
官盛,谓官之盛大。
"有属臣"者,当令任使属臣,不可以小事专劳大臣。
大臣怀德,故云"所以劝大臣"也。
"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既廪,谓饮食、粮廪也。
言在上每日省视百工功程,每月试其所作之事,又饮食粮廪,称当其事,功多则廪厚,功小则饩薄,是"所以劝百工也"。
○"治乱持危"者,诸侯国内有乱,则治讨之,危弱则扶持之。
○"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
"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
如此则诸侯归服,故所以怀诸侯也。
○注"尊重"至"其食"。
○正义曰:"尊重其禄位"者,言同姓之亲,既非贤才,但尊重其禄位,荣贵之而已,不必授以官守也。
云"大臣皆有属官所任,使不亲小事也"者,若《周礼》六卿其下,各有属官,其细碎小事,皆属官为之,是"不亲小事也"。
云"既读为饩,饩廪稍食也"者,以既与廪连文,又与饩字声同,故读既为饩。
"稍食"者,谓稍给之,故《周礼》"月终均其稍食"是也。
引《槀人职》者,证其饩廪称事。
案《周礼·夏官·槀人》掌弓矢之材,其职云"乘其事",乘,谓计筭其所为之事。
"考其弓弩"谓考校弓弩之善恶多少。
"以下上其食",下,谓贬退;上,谓增益。
善者则增上其食,恶者则减其食故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一,谓当豫也。
跲,踬也。
疚,病也。
人不能病之。
○跲,其劫反,皇音给。
行,下孟反。
疚音救。
踬,徐音致。
[疏]"凡为"至"不穷"。
○正义曰:此一节明前"九经"之法,唯在豫前谋之,故云"所以行之者一也"。
"一",谓豫也。
○"言前定则不跲者,案《字林》:“跲,踬也。"
踬谓行倒蹶也。
将欲发言,能豫前思定,然后出口,则言得流行,不有踬蹶也。
○"事前定则不困"者,困,乏也。
言欲为事之时,先须豫前思定,则临事不困。
○"行言定则不疚"者,疚,病也。
言欲为行之时,豫前思定,则行不疚病。
○"道前定则不穷"者,言欲行道之时,豫前谋定,则道无穷也。
○注"人不能病之"。
○正义曰:解"经行前定则不疚"。
人若行不豫前先定,人或不信病害之。
既前定而后行,故人不能病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