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游记选 ●清朝 游小盘谷记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历代游记选
《历代游记选》 ●清朝 游小盘谷记

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而止。

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

惟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

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

工田宽舒,居民以桂为业。

寺傍有草径,甚微。

南出之,乃坠大谷。

四山皆大桂树,随山破陀。

其状若仰大盂,空响内贮,謦前不得他逸;寂寞无声而耳听常满。

渊水积焉、尽山麓而止。

由寺北行,至卢龙山,其中肮谷洼隆,若井灶龈腭之状”。

或曰:遗老所避兵者,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皆当其地。

日且暮,乃登山循城而归。

瞑色下积,月光布其上。

俯视万影摩荡,若鱼龙起伏波浪中。

诸人皆曰;此万竹蔽天处也。

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

同游者,侯振廷舅氏,管君异之,马君湘帆,欧生岳庵,弟念勤,凡六人。

题记:这篇小品意境清雅,文字简洁,不加雕饰。

作者欲探访小盘谷,但当地人竟然说"无有"。

只见修竹浓密渡日,小径曲折多歧,"山穷水尽疑无路"。

待行到归云堂,豁然开朗,桂树遍山,平畴旷野,人民安居乐业,"柳暗花明又一村"。

接着作者探访到卢龙山,见明遗民避难之地,高高低低,如井灶之参差。

日暮返家,回首月光之下,万顷竹天摩荡,若波浪之起伏,壮观至极。

作者携友凭吊遗民避难之所,一路行来,清静的环境和秀丽的风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新的桃源,这也应当是作者厌倦世俗的纷争、向、往返璞归真的心灵的一种折射。

作者简介:梅曾亮"1786—1856",字伯言,江苏上元"今南京"人。

道光二年进士,官户部郎中。

少喜骄文,后专力为古文,师事姚鼐,与管同同为桐城派后期的重要作家。

为文主张"扶植理道,宽博朴雅",所作大多为书序碑传。

亦能诗。

著有"柏树山房文集、诗集"。

所撰山水小品,清淡简朴,姿容安雅,有较强的文学意味。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