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游记选 ●清朝 游虞山记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历代游记选
《历代游记选》 ●清朝 游虞山记

虞山,位于常熟西北,古称海隅,传西周时虞仲葬此,故以之名。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

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

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

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

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

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

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

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

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

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

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

升望海墩,东向凝睇。

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

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

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

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

侧足延,不忍舍去。

遇山僧,更问名胜处。

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

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

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

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

心甚怏怏。

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

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题记:虞山周围有许多风景名胜,如唐代常建咏诗的破山寺,其中有空心潭;破龙涧再向上则"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

看来是景象奇特,以至有人说是"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

向南走,就见"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的剑门。

附近胜迹渐多有太公石室、招真宫、读书台、拂水岩,还有三杳石、石城、石门等不一而足,难怪作者感叹"噫嘻!虞山近在百里,……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 心甚怏怏"。

虞山胜迹确实多,只是缺陷是江南多下雨,不过亦别有一番情趣。

作者简介: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干隆四年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为叶燮门人。

论诗主格调,拘于"温柔敦厚"的"诗教"。

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少数篇章也反映民间疾苦。

有"沈归愚诗文全集"。

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

其文类诗,多拟古之作,有台阁体之风。

所作山水小品,匠心独具,不乏佳制。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