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谦之案:傅、范本、王羲之本、赵孟俯本"为之"下有"者"字。
又道藏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在"为之"句下,王注有"为造为也"四字,他王本脱去此句。
天下神器,不可为。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严可均曰:"神器",大典"器"下有"也"字。
"不可为",各本"为"下有"也"字。
谦之案:遂州、景福、敦煌三本均无"也"字。
又"天"字上,傅、范本有"夫"字,河上公、王弼无。
范应元曰:"‘夫’字,阮籍同古本。"
易顺鼎曰:按"不可为也"下,当有"不可执也"一句,请举三证以明之。
文选干令升晋纪总论引文子称老子曰:"天下,大器也,不可执也,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其证一。
王注云:"故可因而不可为也,可通而不可执也。"
王注有,则本文可知。
其证二。
下篇六十四章云:"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无为"即"不可为","无执"即"不可执"。
彼文有,则此文亦有。
其证三。
盖有"执者失之"一句,必先有"不可执也"一句明矣。
马叙伦曰:彭耜引黄茂材曰:"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至于人身,独非神器乎?"是黄见本有此一句。
谦之案:"为者败之"二句,又见第六十四章。
鹖冠子备知篇曰:"故为者败之,治者乱之。"
当亦本此。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严可均曰:"夫物",各本作"故物"。
谦之案:遂州本、敦煌本同此石。
又"或嘘",河上、御注作"或呴",王弼作"或歔",景福本作"或煦",敦煌二本同此石。
案敦、景、遂各本作"或嘘"是也。
"嘘"与"吹"互训。
嘘,吹也,从口,虚声;吹,嘘也,从口从欠。
一切经音义卷八十引说文"嘘"作"吹嘘也"。
卷五十四先引顾野王云"口出气曰嘘",次引说文"亦出气也"。
但"吹"与"嘘"出气相同,而缓急有别。
易顺鼎曰:"按‘歔’本字当作‘嘘’,下文‘或强或羸’,‘强’与‘羸’反,则‘嘘’亦与‘吹’反。 玉篇口部,嘘、吹二字相通,即本老子。 又引声类云:‘出气急曰吹,缓曰嘘。 ’此吹、嘘之别,即老子古义也。 玉篇又有‘呴’字,引老子曰‘或呴或吹’,与河上本同,盖汉以后俗字。"
又"嘘"字,傅、范本作"噤"。
范应元曰:"‘噤’,严遵同古本,注引楚辞曰:‘噤闭而不言。 ’"谦之案:说文:"噤,口闭也。"
楚辞云:"闭口为噤。"
义与"吹"相反。
夏竦古文四声韵引道德经"吹"字作○,"吹""噤"对立,其说亦通。
或强或嬴,或接或○。
严可均曰:"或嬴",各本作"或赢"。
"或接",御注、河上"接"作"载",王弼、梁简文作"挫"。
罗振玉曰:"或强",敦煌本作"强"。
"或挫",河上、御注、景福三本作"载",景龙、敦煌二本作"接"。
范应元曰:"或强或剉,或培或堕",严遵、王弼、傅奕、阮籍同古本。
毕沅曰:"堕",俗作"隳",非。
俞樾曰:按"挫",河上本作"载",注"载,安也","隳,危也",是"载"与"隳"相对为文,与上文"或强或羸"一律。
而王弼本乃作"挫",则与"隳"不分二义矣。
疑"挫"乃"在"字之误。
"在",篆文作○,故误为挫也。
"或在或隳",即"或载或隳",载从○声,在从才声,而或亦从○声,州辅碑"○贵不濡"是也。
其声既同,故得通用矣。
武内义雄曰:贾大隐述义云:"王本或作接,或作隳。"
"泷川本栏外所引"据此则王本作"接",而不作"挫"。
景龙碑亦作"接"。
虽然,"挫""接"不通。
据范应元集解则王本作"培",或作"堕"。
按王本作"培",由"培"字讹为"接",又讹而为"挫"。
"培"即庄子逍遥游篇"培风"之"培"同义,即乘之意,正与"隳"字相对。
河上本作"载"字,亦乘之意,是河上本从义训而改字者也。
于省吾曰:按"接"应读为"捷"。
"接"、"捷"乃双声迭韵字。
礼记内则"接以大牢",注:"接读为捷。"
公羊僖三十二年"郑伯接卒",左传、谷梁作"捷"。
左庄十二年"宋万弒其君捷",公羊作"接"。
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接",注:"接读为捷。"
庄子人间世"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释文:"捷作接。"
尔雅释诂:"捷,胜也。"
说文:"败城曰隓,◆篆文。"
是堕有败义,捷胜与堕败,义正相对也。
谦之案:碑本"○"乃"隳"之别构。
又俞说谓"载""隳"相对,武内说谓"培""隳"相对,于说谓"捷""堕"相对,三说各有所明,谊皆可通,以于说为胜。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谦之案: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引作"故君子去泰,去甚"。
"甚"字,河上注谓"贪淫声色",是也。
说文:"甚,尤安乐也,从甘从匹。 匹,耦也。"
朱骏声曰:"按甘者饮食,匹者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故训安乐之尤。"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随、吹、羸、堕韵"歌部,吹音磋,羸音罗,堕,平声"。
奚侗:"羸",从范本作"剉",随、吹、剉、堕为韵。
邓廷桢曰:随、吹、羸、隓为韵,古音皆歌部字也。
"随",古音素何切,论语八士之名,"随"与"騧"为韵。
"吹",古音曲阿切,诗箨兮"风其吹女",与"和"为韵。
"羸",古音读若◆、嬴。
"隓",今今文尚书皋陶◆与"脞""惰"为韵。
右景龙碑本不分章,五十七字,敦煌本同,河上、王本五十八字,傅、范本六十字。
河上本题"无为第二十九",王本题"二十九章",范本题"将欲章第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