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岁时
元日
立春
上元
寒食
上巳
三月廿八
四月八
端午
七夕
中元
重阳
冬至
岁除
岁时
岁时,古有之,四时习尚不能无异。
郡人曾师建记闽事,效荆楚、秦中纪岁时、闾里、礼节、行乐尤悉。
今掇其可载者,其未备者增修之。
人情之醇薄,物态之纾急,后先迁变,毕见乎此。
因俗设教者,庶有观焉。
元日
祈年自五鼓后,户无贵贱、贫富,皆严洁厅宇,设上、中、下三位,陈列酒果、茶汤,焚金银楮钱,冀承灵贶,以保遐龄。
盖用道家之说,谨岁始。
"以上注文中,底本三处各缺一字:"□承灵贶,以保□龄","□岁始"。 库本作"冀承灵贶,以保年龄",无末三字。 据崇抄补。 "
饮屠酥除日,以药剂入绛囊,置井中,元旦出之,渍酒,东向而饮,自幼至长以为序,可避瘟疫。
盖用华陀与魏武帝方也。
序拜闽俗:诸节,最重元日,冬至次之。
是日,享祀毕,序拜,称觞祝寿于尊者;出见亲族邻里,更相庆贺,间亦团拜。
虽闾阎委巷,举手相祝,往反还谒,尽节假乃止。
自搢绅而下,士人、富民、胥吏、商贾、皂隶,衣服递有等级,不敢略相陵躐。
士人冠带或褐笼衫,富民、胥吏皂衫,农、贩下户白布褴衫。
妇人非命妇,不敢用霞帔。
非大姓,不敢戴冠、用背子。
自三十年以前,风俗如此,不敢少变。
又其称呼:士人,非实读书不称秀才;豪门大户,"爹"呼父、"娘"呼母,其婢仆及在己下,呼之曰"郎君"、曰"娘";农、贩下户,"罢"呼父、"妳"呼母,其党类及在己下,呼之曰"叔"、"伯",曰"嫂"。
锱铢甚严,虽骤富骤贫,不可移易,故其名分素定。
岁时,揖逊、俯伏,井井可观。
三十年来,渐失等威,近岁尤甚。
农夫、细民至用道服、背子、紫衫者;其妇女至用背子霞帔;称呼亦反是。
非旧俗也。
却荤食以岁首,率食素一日。
绍兴辛亥,程待制迈以寇盗未平,"时为绍兴元年。 按:前此"建炎二年六月癸亥"至"建炎四年七月辛酉",叶侬、范汝为相继起事兴兵,见《宋史·高宗》。 "榜谕部民:先是日禁屠。
上冢州人坟茔尽在四郊,岁节之二三日,华门大姓率携家拜扫,虽贫贱、市贩亦盛服靓妆,竞出城闉。
东、西、北郊之外,冠盖填塞。
故自节内,酒亭、食肆,凡诸阛阓之家,垂帷下箔,优游歌笑,至开假乃止。
近数岁,乃有节内列市如故者。
入学每岁节既五日,各遣子弟入学。
或须卜日,则以寅、申、巳、亥吉,亦不过三二日止。
凡乡里,各有书社。
岁前一二月,父兄相与议。
求众所誉学识高、行艺全、可以师表后进者某人。
即一、二有力者,自号为"纠首",以学生姓名若干人,具"关子"敬以谒请,曰:"敢屈某人先生,来岁为子弟矜式,幸甚。"
既肯可,乃以是日备礼延致,诸子弟迎谒再拜惟恐后。
远近闻之,挈箧就舍,多至数百人,少亦数十人,间有年四五十不以老为耻。
月率米、钱若干,送为司计,为掌膳,给赡饮食。
先生升堂,揭立规矩,有轻、重罚,至屏斥,凡五等,曰:"不率者,视此!"诸生欲授何《经》,乃日就讲席唱解敷说。
旬遇九日,覆问之。
常以岁通一经。
若三日、八日,则习诗赋。
若"经义"与"论策"讲题命意有未达,点、削、涂、改,俾自入绳墨。
风俗如此,盖旧矣。
龙昌期《咏福州》诗云:"是处人家爱读书"。
程守师孟诗云:"城里人家半读书",又云:"学校未尝虚里巷"。
自周希孟、陈烈先生以来,以德行、经术警悟后学。
自是,都邑有所推择,莫不尊敬畏服,近三十年以前尚然也。
故知有父兄、师友,琢磨淬厉,纵不为世用,亦有成德。
三十年之后,生以趋试上庠,率游学四方,而先生亦各开门以待来者。
事师之礼浸衰,教人之礼甚略,非旧俗也。
立春
土牛以占农耕之早晚与岁之丰瘠。
是日,舁置府前。
闽、侯官倚郭县不别造。
蔬饼闽俗,立春以为节物。
蔡公襄《立春寄福州燕司封》诗:"春盘食菜思三九"。
又罗源林迥诗:"青韭供盘饼面圆"
上元
灯球燃灯,弛门禁。
自唐先天始,本州准假令三日。
旧例:官府及在城干元、万岁、大中、庆成、神光、仁王诸大刹,皆挂灯球、莲花灯、百花灯、琉琉屏及列置盆燎。
惟左右二院灯各三或五,并径丈余,"底本作"并经丈余",据库本、崇抄改。 "簇百花其上,燃蜡烛十余炬,对结采楼,争靡斗艳;"底本作"斗焰",据崇抄改。 "又为纸偶人,作缘竿、履索、飞龙、戏狮之像,纵士民观赏。
朱门华族设看位,东、西衙廊外,通衢大路,比屋临观。
仍弛门禁,远乡下邑来游者,通夕不绝。
彩山州向谯门设立。
巍峨突兀,中架棚台,集俳优、娼妓,大合乐其上。
渡江后,停寝。
绍兴九年,张丞相浚为帅,复作。
自是不废。
观灯旧例:太守以三元会监司,"底本作"三□",缺一字,崇抄作"三日",库本作"三元"。 疑是"上元",今从库本。 "命僚属招郡寄居者,置酒临赏。
既夕,太守以灯炬千百、群妓、杂戏迎往一大刹中以览胜。
"底本作"□□览胜",缺二字,库本作"登临览胜",据崇抄补。 "州人、士女却立企望、排众争睹以为乐。
本州司理王子献诗:"春灯绝胜百花芳,元夕纷华盛福唐。 银烛烧空排丽景,鳌山耸处现祥光。 管弦喧夜‘千秋岁’,罗绮填街百和香。 "底本作“百合香",据库本、崇抄改。 "欲识使君行乐意,姑循前哲事祈禳。”
又司理方孝能诗:"街头如昼火山红,"底本、库本作“如昼",据崇抄改。 "酒面生鳞锦障风。
佳客醉醒春色里,新妆歌舞月明中。”
"薄薄春衫新镂金,樽前风细怯轻阴。 酒香隐约生红粉,正与桃花共浅深。"
又"灯外风摇沽酒旆,月中人数买花钱。 少年心绪如飞絮,争逐遗香拾坠钿。"
元丰,刘待制瑾为守。
元夕,不问富贫,"底本作"富贵",据库本改。 "每户科灯十盏。
陈先生烈以诗题鼓门大灯笼云:"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栗。 贫家一盏灯,父子相聚哭。 风流太守知不知,惟恨笙歌无妙曲。"
瑾闻而谢之。
寒食
开花园州园在牙门之西,所谓春台馆是也。
岁二月启钥,纵民游赏,常阅一月,与民同乐也。
蔡密学襄为郡日,有《开州园》诗:"风物朝来好,园林雨后清。 鱼游知水乐,蝶戏见春晴。 草软迷行迹,花深隐笑声。 观民聊自适,不用管弦迎。"
又诗云:"节候近清明,游人已踏青。 插花穿戏户,沽酒似旗亭。 日向林光润,风回海气腥。 未知何处乐,归路已严扃。"
程大卿师孟《春风亭》诗:"为报寻芳沽酒客,年年到此且徘徊"。
秋千古《清明》诗:"万里秋千习俗同"。
州设于春台馆内外。
游山州民踏青,东郊尤盛。
多拾野菜煮臛,"臛,音蒿,肉羹。 有菜曰羹,无菜曰臛。 盖今清明馃之滥觞。 "谓之"煮菜臛",亦唐人杏粥、榆羹之意也。
太守以假日拉寮属登临。
蔡密学襄有《寒食游西湖》诗:"山前雨气晓才收,水际风光翠欲流。 尽处旌旗停曲岸,满潭钲鼓竞飞舟。 浮来烟岛疑相就,引去沙禽好自由。 归骑不令歌吹歇,万枝灯烛度花楼。"
是时西湖竞渡可知也。
程大卿师孟《寒食游九仙、乌石山》诗:"城中无事喜寻山,千里提封并海宽。 宾客相从筵既冷,士民同出食犹寒。 芳园病叶堆何限,古院闲花落几般。 "底本作“?花",字迹不清,据库本、崇抄补。 "谁道异乡多感慨,登临迟却十年官。”
通判马益和云:"属吏参陪宴二山,金杯满沃酒肠宽。 公私不禁三朝火,"底本前句作“酒觞",后句作"三朝天",皆据库本、崇抄改。 "风雨都无一日寒。
花引游蜂香四座,人穿萧寺景千般。
清明休暇欢心洽,饱德咸知有上官。”
是日,早登乌石,晚游九仙。
墓祭士庶不合庙祭,宜许上墓,自唐明皇始。
柳宗元文:"近世,礼重拜扫"。
《五代史》曰:"野祭而焚纸钱"。
谓此也。
"底本、库本前句皆作"五代史",崇抄作"五代始";底本末句作"谓□也",缺一字,崇抄作"谓是也",据库本补。 "州人,寒食春祀,必拜坟下。
富室大姓有赡茔田产,祭毕,合族多至数百人,少数十人,因是燕集,序列款昵。
尊祖睦族之道也。
上巳
禊饮《旧记》:"桑溪,在闽县东,乃越王无诸于此为流杯宴集之地。 国朝以来,太守禊饮之地有三:一曰,南湖禊游亭。 政和乙未,黄尚书裳更名洞霄堂;宣和五年,俞宪向摄郡,仍旧名。 二曰,东禅秉兰堂,"底本、库本作“肖兰堂",据崇抄改。 "宣和中,俞宪向立,今废。
三曰,圣泉曲水亭,亦向立,今更名聚星。
惟暮春,祓除之日,率群僚,惟意所适。
王祠部逵有《上巳游东禅》诗:"紫陌破清晨,雕鞍映画轮。 因修洛阳禊,重忆永和春。 锦绣荀香度,楼台梵宇新。 忙中得闲暇,来见解空人。"
程大卿师孟《上巳游东禅》诗:"出城林径起苍烟。 白马遗踪俗尚传。 第一僧居兰若处,几番身醉荔支前。 百年骚客来题寺,三月游人作乐天。 更爱堂头迎太守,路旁先坠碧云鞭。"
"底本、库本作"百年骚客来题寺",崇抄作"百年骚客来闲处";末句,底本、库本作"碧云编",据崇抄改。 "
竞渡政和、宣和中,自黄尚书裳至陆侍郎藻为守,皆登禊游亭,临南湖,令民竞渡。
时徽宗御制《上巳》诗云:"韶光三月恰芬芳,禊饮池边泛羽觞。 画鹢翩翩戏龙虎,一时佳景胜端阳。"
"底本作"画□翩翩戏龙虎,一□□景类江乡",缺三字;库本上句作"画舫",下句作"一时风景类江乡",据崇抄补、改。 "
青饭南柷木,冬夏常青,取其叶捣碎,"底本、库本作"取□叶捣碎",缺一字,据崇抄补。 "渍米为饭,染成绀青之色,日进一合,可以延年。
《本草》云:"吴越多有之。"
今上巳青饭以此。
《旧记》:"任敦仙去,取柷叶染饭。 闽俗效之"。
三月廿八
东岳焚香州民以是日为岳帝生日,结社荐献,观者如堵。
俚诗有"三月廿八出郭东"之句,盖其来旧矣。
四月八
庆佛生日是日,州民所在与僧寺共为庆赞道场。
蔡密学襄为州日,有《四月八日西湖观民放生》诗,此风盖久矣。
元丰五年,住东禅僧冲真始合为庆赞大会于城东报国寺,斋僧尼等至一万余人,探阄分施衣、巾、扇、药之属。
迄建炎四年,为会四十有九而罢。
绍兴三年,复就万岁寺作第一会。
是日,缁黄至一万六千余人。
凡会,僧俗号"劝首"数十人,分路抄题,户无富贫,作"如意袋"散俵,听所施予无免者,真伪莫考。
至干道四年,岁大饥,谷价腾涌,城市会首有取至三千余缗。
王参政之望为帅,闻之,谕令籴谷赈济,不服,乃命根治,尽拘其钱入官,至是遂绝。
然所至乡社亡业之民,犹有自为之者甚众。
"底本作"□众",缺一字,库本作"乡众",据崇抄补。 "似斯之类,借是为利。
岁无时节,率旬以三二日,或集民居,或聚社庙,闾阎翁媪辍食谇语来赴者亦数百人。
此近岁之俗也。
端午
插艾午日,天未明,采艾插户上,以禳毒气,亦有结艾为人者,与荆楚同。
乡村或采楝木叶插之,父老相传可以禁蚊。
系五色丝线旧传:三闾大夫语人:"五色丝,蛟龙所畏。"
故是日长幼悉以五色綵系臂,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
"底本作"□命缕",缺一字,据库本、崇抄补。 "父老相传,可以避蛇。
至七夕,"底本作"至□夕",缺一字,据崇抄补。 "始解弃之。
簪榴花妇女竞插花,榴花为多,亦喜梧桐花。
饮菖蒲酒李彤《四序总要》云:"五日,妇礼:上续寿菖蒲酒"。
以《本草》云:"菖蒲可以延年"。
今州人是日饮之,名曰饮续。
角黍楚人是日以竹筒贮米祭屈原,名筒粽。
四方相传,皆以为节物。
今州人以大竹叶裹米为角黍,亦有为方粽,以相馈遗。
旧俗妇礼,是日上续寿衣服、鞋履、团粽、扇子、菖蒲酒。
今鲜行之矣。
竞渡楚人以吊屈原,后四方以为故事,是日竞渡以为戏。
州南台江沿内诸河,皆龙舟鼓楫,钲鼓喧鸣,彩服鲜衣,共斗轻驶。
士女观者,或乘潮解縴,"底本、库本作"縴",崇抄作"繂"。 "或置酒临流,或缘堤夹岸骈首争睹,竟日乃归。
程大卿师孟《端午出游》诗:"三山缥缈蔼蓬瀛,一望青天十里平。 千骑临流搴翠幄。 万人拥道出重城。 参差螮蝀横波阔,飞跃鲸鲵斗楫轻。 且醉樽前金潋滟,笙歌归道月华明。"
盖出南台观竞渡也。
绍兴中,因乡村争斗杀伤,遂一切拘纳,分诸院修浮桥。
船后稍稍复造。
采药是日采药用之,多以为验。
宁德县安远里有午日岩,昔有邑人程公,于是日入岩采药,忽然轻举,因以为名。
七夕
乞巧闽令应廓诗:"乌鹊成桥架碧空,人间天上此欢同。 仙槎逐浪浮银汉,青鸟传音到帝宫。 牛女佳期情不断,古今遗恨意难穷。 彩楼乞巧知多少,直至更阑漏欲终。"
"底本作"始终",据库本、崇抄改。 "今州人率以是夕会集。
中元
盂兰盆会州人以是日严洁厅宇,排设祖考斋筵,逐位荐献。
贫者率就寺院,标题先世位号供设。
焚纸衣前中元一二日,具酒馔享祭,逐位为纸衣焚献。
游神光寺寺有佛湼槃像,旁列十弟子,有扪心、按趾、哭泣、擗踊、出涕、失声之类。
是日,盂兰盆会因怪像以招游人,遂成墟市。
相传谓之看死佛。
《旧记》:闽王于薛老峰西作百道阶。
每岁中元,闽人盛游于此。
王祠部逵《中元燕百丈小楼》诗:"薛老峰南更近西,小楼高阁与云齐。 中山酒熟中元节,归去从他醉似泥。"
近三十年,人亦厌之,此游遂息。
重阳
登高饮菊花可以延年,茱萸以避恶气。
州人率以是日登高临赏。
《旧记》:“九仙山,亦名九日山。
无诸王是日于此凿石樽以泛菊。
石樽可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