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无传。 记寒过节,冰封着树。 ○"雨木冰",如字,《公羊传》曰"雨而木冰也",旧子付反。 着,直略反。 "
[疏]"正月雨木冰"。
○正义曰:正月,今之仲冬,时犹有雨,未是盛寒。
雨下即着树为冰,记寒甚之过其节度。
《公羊》、《谷梁》皆云"雨而木冰",是冰封着树也。
今世时有之,皆寒甚所致也。
夏,四月,辛未,滕子卒。
不书名,未同盟。
郑公子喜帅师侵宋。
喜,穆公子子罕也。
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无传。
晋侯使栾黡来乞师。
将伐郑。
黡,栾书子。
○黡,于斩反;徐,于玷反。
[疏]注"黡,栾书子"。
○正义曰:十八年悼公之入,黡尚为公族大夫,此时栾书尚在,黡未为卿,而得名见经者,襄二十九年,郑公孙段未为卿而见经,杜云:"盖以摄卿行",然则此亦当以摄卿故书。
甲午晦,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
楚子、郑师败绩。
楚师未大崩,楚子伤目而退,故曰"楚子败绩"。
鄢陵,郑地,今属颍川郡。
○鄢,谒晚反,又于建反。
[疏]注"楚师"至"败绩"。
○正义曰:此战楚师未至于败,而楚子身伤,故书"楚子败绩"也。
泓之战宋公伤股,师亦败绩,故书师败,而不书宋公败也。
君将不言帅师,以君重于师也。
战陈以师相敌,死亡既多,举师为重,故师败君伤者,唯书师败而已,不复书君身败也。
刘炫又云:"若君将被杀获者,复以杀获者为重,既书师败,又书杀获。 即韩之战获晋侯,大棘之战获华元,鸡父之战获胡沈之君是也。"
楚杀其大夫公子侧。
侧,子反。
背盟无礼,卒以败师,故书名。
秋,公会晋侯、齐侯、卫侯、宋华元、邾人于沙随,沙随,宋地。
梁国宁陵县北有沙随亭。
不见公。
不及鄢陵战故。
不讳者,耻轻于执止。
[疏]注"不及"至"执止"。
○正义曰:诸公被执者,皆讳不书执。
此会晋侯不肯见公,不讳之者,公为国内有故,不及战期,虽不见公,非公之罪。
是为耻轻于执止,故直书之,以示谏公之意,冀公改过,无后犯。
及归,书"公至自会",以无罪,不讳,故依法告庙也。
公至自会。
无传。
公会尹子、晋侯、齐国佐、邾人伐郑。
尹子,王卿士。
子,爵。
曹伯归自京师。
为晋侯所赦,故书归。
诸侯归国,或书名,或不书名,或言归自某,或言自某归,无传义例,从告辞。
九月,晋人执季孙行父,舍之于苕丘。
苕丘,晋地。
舍之苕丘,明不以归。
不称行人,非使人。
○苕音条。
使,所吏反。
[疏]注"苕丘"至"使人"。
○正义曰:昭十三年晋人执季孙意如以归,此言舍之苕丘,明其不以归也。
大夫因使被执,无罪者则书行人,以见无罪。
于时行父从公伐郑,在军见执,虽则无罪,不称行人,以其非使人故也。
季孙意如得释而归,书"意如至自晋",此行父得释,不书"至"者,《释例》曰:"贾氏以为书执行父,舍于苕丘,言失其所。 不书至者,剌晋听谗执之,示巳无罪也。 案传囚之苕丘,以别晋都,无义例也。 公待于郓,与行父俱归,厌于公尊,故不书行父至耳。 若欲示无罪,则宜于执见义,今既直书其执,处绝不书至,乃所以示终于见执,非示无罪也。"
《谷梁》以行父至不致者,为公在故,与杜义合也。
冬,十月,乙亥,叔孙侨如出奔齐。
公未归,命国人逐之。
十有二月,乙丑,季孙行父及晋郤犨盟于扈。
晋许鲁平,故盟。
公至自会。
无传。
伐而以会致,史异文。
乙酉,剌公子偃。
鲁杀大夫皆言剌,义取于《周礼》三剌之法。
○剌,本又作刺,七赐反;《尔雅》云,杀也。
【传】十六年,春,楚子自武城使公子成以汝阴之田求成于郑。
"汝水之南,近郑地。 ○近,附近之近。 "郑叛晋,子驷从楚子盟于武城。
"为晋伐郑起。 "
夏,四月,滕文公卒。
郑子罕伐宋,滕,宋之与国。
郑因滕有丧而伐宋,故传举滕侯卒。
侵、伐,经、传异文,经从告,传言实。
他皆放此。
宋将锄、乐惧败诸汋陂。
败郑师也。
乐惧,戴公六世孙。
将锄,乐氏族。
○锄,仕鱼反;徐音在鱼反。
汋,七药反;徐音酌,一音市药反。
陂,彼宜反。
[疏]注"乐惧"至"氏族"。
○正义曰:乐惧是戴公六世孙,《世本》有文也。
将锄为乐氏之族,不知所出。
杜《谱》于乐氏之下乐锄、将锄为一人。
传无乐锄之文,不知其故何也?
退,舍于夫渠,不儆。
宋师不儆备。
○夫音扶。
儆,京领反。
郑人覆之,败诸汋陵,获将锄、乐惧。
宋恃胜也。
汋陂、夫渠、汋陵,皆宋地。
○覆,徐敷目反,一音扶又反,又芳又反。
卫侯伐郑,至于鸣雁,为晋故也。
鸣雁,在陈留雍丘县西北。
○为,于伪反。
晋侯将伐郑。
范文子曰:"若逞吾愿,诸侯皆叛,晋可以逞。 逞,快也。 晋厉公无道,三郤骄。 故欲使诸侯叛,冀其惧而思德。 若唯郑叛,晋国之忧,可立俟也。"
栾武子曰:"不可以当吾世而失诸侯,必伐郑。"
乃兴师。
栾书将中军,士燮佐之;代荀庚。
[疏]"栾书"至"燮佐之"。
○正义曰:《晋语》云:"鄢陵之役,晋伐郑,荆救之。 栾武子将上军,范文子将下军。"
与此异者,彼孔晁注云:"上下,中军之上下也。 传曰:‘栾书将中军,士燮佐之。 ’又曰:‘栾、范以其族夹公行。 ’"引此为正。
是彼谓分中军为二,将将上而佐将下。
郤锜将上军,代士燮。
荀偃佐之;代郤锜。
偃,荀庚子。
韩厥将下军;郤至佐新军。
荀罃居守。
荀罃,下军佐。
于是郤焠代赵旃将新军,新上下军罢矣。
○守,手又反。
[疏]注"荀罃"至"罢矣"。
○正义曰:十三年传云:"韩厥将下军,荀罃佐之",又此年末传云"知武子将下军,郤犨将新军",是其文也。
三年作六军,其新三军将佐六人皆赏鞍之功,死亡不复存,至此唯有韩厥在耳。
郤至佐新军,不言中下,是新军唯一知新上下军于是罢矣。
郤犨如卫,遂如齐,皆乞师焉。
栾黡来乞师,孟献子曰:"有胜矣。"
卑让有礼,故知其将胜楚。
戊寅,晋师起。
郑人闻有晋师,使告于楚,姚句耳与往。
句耳,郑大夫。
与往,非使也。
为先归张本。
○句,古侯反。
与音预。
使,所吏反。
楚子救郑。
司马将中军,子反。
令尹将左,子重。
右尹子辛将右。
公子壬夫。
过申,子反。
入见申叔时,叔时老,在申。
○过,古禾反。
曰:"师其何如?"对曰:"德、刑、详、义、礼、信,战之器也。 器,犹用也。 德以施惠,刑以正邪,详以事神,义以建利,礼以顺时,信以守物。 民生厚而德正,财足则思无邪。 ○邪,似嗟反,注皆同。 用利而事节。 动不失利,则事得其节。 时顺而物成,群生得所。 上下和睦,周旋不逆,动顺理。 求无不具,下应上。 ○应,应对之应。 各知其极。 无二心。 故《诗》曰:‘立我烝民,莫匪尔极。 ’烝,众也。 极,中也。 《诗·颂言》先王立其众民,无不得中正。 ○烝,之乘反,注同。 [疏]注“烝众"至"中正"。
○正义曰:"烝,众",《释诂》文。
"极,中",常训也。
《诗·颂·思文》之篇,美后稷之德。
《周语》云"昔我先王世后稷",故杜以先王言之,言先王后稷立其众人,无不得其中正也。
当尧之末,洪水滔天,人不粒食皆失其正性,后稷教人耕稼以养之,各复本性,故无不得中正也。
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民生敦厖,和同以听,敦,厚也。
厖,大也。
○厖,莫降反。
[疏]注"敦,厚。 厖,大也"。
○正义曰:皆《释诂》文也。
言人之生计,若财物足,皆丰厚而多大。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让生于有余,争生于不足。"
是其人生厚大,则心和而听上命也。
莫不尽力以从上命,致死以补其阙,阙,战死者。
此战之所由克也。
今楚内弃其民,不施惠。
而外绝其好;义不建利。
○好,呼报反。
渎齐盟,不详事神。
○渎,徒木反。
而食话言;信不守物。
○话,户快反。
奸时以动,礼不顺时。
周四月,今二月,妨农业。
○奸音干,本或作干。
[疏]注"礼不"至"农业"。
○正义曰:沈氏云:"晋亦奸时,所以无天殃者,以郑既有罪,晋人讨之,楚党有罪之郑,故独谓之奸时。"
而疲民以逞。
刑不正邪,而苟快意。
○疲,本亦作罢,音皮,下注同。
[疏]注"刑不"至"快意"。
○正义曰:《鲁语》曰:"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故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朝市。"
则征伐之刑,刑之大者,"刑不正邪,而苟快意",正谓伐晋是也。
此六句言楚无上六事,随便而言,故与上不次。
服虔以"外绝其好"为刑不正邪也,"食话言"为义不建利也,"疲民以逞"为信不守物也。
杜以"食话言"是言之不信也,快意征伐是刑之失所也,故不从旧说。
民不知信,进退罪也。
人恤所底,其谁致死?底,至也。
○底,徐音旨,又之履反。
[疏]注"底"至"也"。
○正义曰:底声近至故为至也,在上之信不着于人,号令无常,动情恣意,或乍东乍西,或欲迟欲速,每事如此,不可测量,人不知信,进退获罪,人人各忧其身,不知性命所至,谁肯致死战也?子其勉之!吾不复见子矣。”
言其必败不反。
○复见,一本无复字。
复,扶又反。
[疏]"对曰"至"子矣"。
○正义曰:叔时此对,首尾相成。
先举六名,云"战之器也",言有此六事,乃可以战,若器用然也。
自"德以施惠"至"信以守物",辨六事施用之处也。
自"民生厚"至"所由克",言能用六事得战胜之意也。
自"今楚内弃其民"至"疲民以逞",言楚不行六事也。
"民不知信"以下言楚必败之意也。
德者,得也,自得于心,美行之大名。
有大德者以德抚人,是德用之以施恩惠也。
有奸邪者断以刑罚,是刑用之以正邪辟也。
详者,祥也,古字同耳。
《释诂》云:"祥,善也。"
李巡曰:"祥,福之善也。 事神得福,乃名为祥。"
是祥用之以事神也。
义者,宜也,物皆得宜,利乃生焉,故义所以生立利益也。
礼者,履也,其所践履,当识时要,故礼所以顺时事也。
言而无信,物将散矣,故信所以守群物也。
人君用此道以抚下民,民之生计丰厚,财用足,则民之德皆正矣。
德谓人之性行。
《论语》云:"民德归厚矣",即是正也。
此一句覆上"德以施惠"。
由上施恩惠,故民生计丰厚也,财用有利益,而每事得节,饥则有食,寒则有衣,其事皆得节矣此一句覆上"义以建利"也。
政不扰民,时节皆顺,春种夏耨,而物得成矣。
此一句覆上"礼以顺时"也。
自上及下,和睦相亲,周旋运转,不有违逆,上之所求,下无不具,下民自知其中,无复二心。
故《诗》美先王成立我之众民,无不于女先王得其中正,言先王善养下民,使得中也。
自"上下和睦"以下,至"莫匪尔极",总论在上德、义、礼三事,以教于下,则在下之人皆无邪恶,以信自守,即包上"刑以正邪""信以守物"二句也。
圣王先成于民,而后致力于神,民既如此,是以明神下之福佑,时无水旱灾害。
此覆上"详以事神"也。
故下民生计皆丰厚而多大,人皆和同其心以听进止,无不尽已之力以从上命,战陈之上,有被杀伤者,皆致其死命,以补其空阙之处,此战之所由得而胜也。
今楚内弃其国内之民,不行施惠,是无德也;外绝其邻国之好,不得其利,是无义也;与晋结盟,而复背之,贯渎齐同之盟,是无详也;与人要言,今背其语,食消善言,是无信也;夏之二月,农事正烦,奸犯时节,而动兵伐人,是无礼也;晋人无罪,苟欲伐之,疲劳下民,以快己欲,是无刑也。
六事皆无,是无器也。
无器而战,其可胜乎?上若有信,民知所适;上既无信,不知所从,从前言则违后令,从后令则背前言。
人既不知在上之信,其进与退皆得罪也。
人人忧其所至,不知已之性命将至何处,其谁肯致死而战也?子其勉力为之。
此行也必败,吾不复得见子矣。
知其必死,与之长诀也。
姚句耳先归,子驷问焉。
对曰:"其行速,过险而不整。 速则失志,不思虑也。 不整,丧列。 志失列丧,将何以战?楚惧不可用也。"
五月,晋师济河。
闻楚师将至,范文子欲反,曰:"我伪逃楚,可以纾忧。 纾,缓也。 ○丧,息浪反,下同。 纾音舒。 夫合诸侯,非吾所能也,以遗能者,我若群臣辑睦以事君,多矣。"
武子曰:"不可!"六月,晋、楚遇于鄢陵。
范文子不欲战。
郤至曰:"韩之战,惠公不振旅;众散败也。 在僖十五年。 ○遗,唯季反,下注“问遗也"同。
辑,又作集,音同。
亦七入反。
箕之役,先轸不反命;死于狄也。
在僖三十三年。
邲之师,荀伯不复从,荀林父奔走,不复故道。
在宣十二年。
○从,徐子容反,音或如字。
皆晋之耻也。
子亦见先君之事矣。
见先君成败之事。
今我辟楚,又益耻也。”
文子曰:"吾先君之亟战也,有故。 亟,数也。 ○亟,去吏反。 数,所角反。 秦、狄、齐、楚皆彊,不尽力,子孙将弱。 今三彊服矣,齐、秦、狄。 敌楚而已。 唯圣人能外内无患。 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骄亢则忧患生也。 ○亢,苦浪反。 盍释楚以为外惧乎?甲午晦,楚晨压晋军而陈。 压,笮其未备。 ○盍,户腊反。 压,于中反;徐于辄反。 陈直觐反下及注皆同。 笮,侧百反。 军吏患之。 范丐趋进,丐,士燮子。 ○丐本又作丐,古害反。 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 疏行首者,当陈前决开营垒为战道。 ○行,户郎反,一音如字,注同。 垒,力轨反。 晋、楚唯天所授,何患焉?"文子执戈逐之,曰:"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栾书曰:"楚师轻窕,固垒而待之,三日必退。 退而击之,必获胜焉。"
郤至曰:"楚有六间,不可失也。 其二卿相恶,子重、子反。 ○窕,敕雕反,又敕吊反。 恶如字,又乌路反。 王卒以旧,罢老不代。 ○卒,子忽反,下皆同。 郑陈而不整,不整列。 蛮军而不陈,蛮夷从楚者不结陈。 陈不违晦,晦,月终,阴之尽。 故兵家以为忌。 [疏]注“晦月"至"忌"。
○正义曰:日为阳精,月为阴精。
兵尚杀害,阴之道也,行兵贵月盛之时,晦是月终,阴之尽也,故兵家以晦为忌,不用晦日陈兵也。
昭二十三年七月,戊辰晦,吴败楚师于鸡父,吴犯兵忌而战胜者,杜云:"违兵忌晦战,击楚所不意,彼知楚有可败之机,晦是兵家所忌,原楚之情,必以吴为不动,故以晦日掩之,击楚不备故也。"
在陈而嚣,嚣,喧哗也。
○嚣,许骄反,徐读曰嗷,五高反,注及后同。
喧,本又作喧,况元反。
哗,本又作哗,音华。
合而加嚣。
陈合宜静,而益有声。
各顾其后,莫有斗心;人恤其所底。
旧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
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
巢车,车上为橹。
○巢,《说文》作轈,云:兵车高如巢,以望敌也;《字林》同。
橹音鲁。
[疏]注"巢车,车上为橹"。
○正义曰:《说文》云:"轈,兵高车加巢,以望敌也。"
橹,泽中守草楼也。
是巢与橹俱是楼之别名。
子重使大宰伯州犁侍于王后。
州犁,晋伯宗子,前年奔楚。
○大宰,音泰,官名,大者多同,以意求之。
王曰:"骋而左右,何也?"骋,走也。
曰:"召军吏也。"
"皆聚于中军矣。"
曰:"合谋也。"
"张幕矣。"
曰:"虔卜于先君也。"
虔,敬也。
○幕音莫。
"彻幕矣。"
曰:"将发命也。"
"甚嚣,且尘上矣。"
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
夷,平也。
○上,时掌反。
行,户郎反,下"夹公行"同。
"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
曰:"听誓也。"
左,将帅。
右,车右。
○乘,绳证反,下同。
将,子匠反,下"去将"同。
帅,所类反,下"元帅"同。
[疏]注"左,将帅。 右,车右"。
○正义曰:兵车为元帅在中,御者在左也;其余将帅,皆御者在中,将帅在左也。
左右执兵而下,唯御者持车不下耳。
"战乎?"曰:"未可知也。"
"乘而左右皆下矣。"
曰:"战祷也。"
祷,请于鬼神。
○祷,丁老反,或丁报反。
伯州犁以公卒告王。
公,晋侯。
苗贲皇在晋侯之侧,亦以王卒告。
贲皇,楚斗椒子。
宣四年奔晋。
○贲,扶云反。
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晋侯左右皆以伯州犁在楚,知晋之情。
且谓楚众多,故惮合战。
与苗贲皇意异。
○惮,徒旦反。
[疏]注"晋侯"至"意异"。
○正义曰:服虔以此"皆曰"之文,在州犁、贲皇之下,解云:"贲皇、州犁皆言曰,晋、楚之士皆在君侧,且陈厚,不可当。 以为州犁言晋彊,贲皇言楚彊,故云“皆曰"也。
若如服言,贲皇既言楚不可当,何故复请分良以击其左右?故杜不用其说。
晋侯左右皆为此言,以惮伯州犁耳。
苗贲皇言于晋侯曰:"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 请分良以击其左右,而三军萃于王卒,萃,集也。 ○萃,似醉反。 必大败之。"
公筮之。
史曰:"吉。 其卦遇复,震下坤上,复,无变。 [疏]注“震下"至"无变"。
○正义曰:《说卦》:"震为雷,坤为地。"
《复·象》曰:"雷在地中,复。"
服虔云:"复,反也。 阴盛于上,阳动于下,以喻小人作乱于上,圣人兴道于下,万物复萌,制度复理,故曰复也。 其筮六爻无变者,故言其所遇之卦而已。 曰:‘南国戚,射其元王,中厥目。 ’此卜者辞也。 复,阳长之卦。 阳气起子,南行推阴,故曰南国蹙也。 南国势戚,离受其咎。 离为诸侯,又为目阳气激南,飞矢之象。 故曰:“射其元王,中厥目。"
○戚,子六反。
射,食亦反,注及下"射之"同。
中,丁仲反,注同。
长,丁丈反。
激,古狄反。
[疏]注"此卜"至"厥目"。
○正义曰:此实筮也,而言卜者,卜筮通言耳。
此既不用《周易》,而别为之辞,盖卜筮之书,更有此类,筮者据而言耳。
服虔以为阳气触地射出,为射之象,杜以阳气激南,为飞矢之象,二者无所依冯,各以意说,得失终于无验,是非无以可明。
今以杜言离为诸侯者,案《礼器》云:"大明生于东,君西酌牺象。"
郑玄云:"象日出东方而西行也。"
《诗·邶·柏舟》郑笺云:"日,君象也。"
《说卦》:"离为日。"
故为诸侯。
国戚、王伤,不败何待?”公从之。
从其言而战。
有淖于前,淖,泥也。
○淖,乃孝反;徐,徒较反。
乃皆左右相违于淖。
违,辟也。
步毅御晋厉公,栾针为右。
步毅即郤毅。
彭名御楚共王,潘党为右。
石首御郑成公,唐苟为右。
栾、范以其族夹公行,二族强,故在公左右。
○共音恭。
夹,古洽反。
[疏]注"二族"至"左右"。
○正义曰:刘炫云:"族者,属也。 属谓中军,以中军夹公耳,非谓宗族之兵。"
今知非者,杜云"二族"者,顺传之文,无明言宗族之事,刘诬杜以为宗族,妄规其过,非也。
陷于淖。
栾书将载晋侯,针曰:"书退!国有大任,焉得专之?在君前,故子名其父。 大任,谓元帅之职。 ○焉,于虔反。 [疏]“国有"至"专之"。
○正义曰:言国有元帅之大任,何得专意废之,而为御也。
○注"在君"至"其父"。
○正义曰:《曲礼》曰:"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郑玄云:"对至尊,无大小,皆相名。"
以君至尊,为在君前,故子名其父。
且侵官,冒也;载公为侵官。
○冒,莫报反,徐莫比反。
失官,慢也;去将而御,失官也。
离局,奸也。
远其部曲为离局。
○离,力志反,注同。
远,于万反。
有三罪焉,不可犯也。”
乃掀公以出于淖。
掀,举也。
○掀,徐许言反,云捧毂举之,则公轩起也;一曰掀,引也,胡根反,一音虚斤反;《字林》云,举出也,火气也;又丘近反。
[疏]注"掀举也"。
○正义曰:《说文》云:"掀,举出也。"
公在于淖,知掀当训为举也。
癸巳,潘尪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
党,潘尪之子。
蹲,聚也。
一发达七札,言其能陷坚。
○尪,乌黄反。
之党,一本作潘尪之子党。
案注云:"党,潘尪之子也。"
则传文不得有"子"字,古本此及襄二十三年"申鲜虞之传挚",皆无"子"字。
蹲,在尊反,徐又在损反,一音才官反。
札,侧八反,徐侧乙反。
[疏]"潘尪之党"。
○正义曰:潘尪之子,其名为党。
襄二十三年"申鲜虞之传挚",辞与此同,古人为文略言耳。
以示王,曰:"君有二臣如此,何忧于战?"二子以射夸王。
○夸,苦瓜反。
王怒曰:"大辱国!贱其不尚知谋。 ○知音智。 诘朝尔射,死艺!"言女以射自多,必当以艺死也。
诘朝,犹明朝,是战日。
○朝如字,注同。
女音汝。
吕锜梦射月,中之,退入于泥。
吕锜,魏锜。
○射,食亦反,下至"使射吕锜"皆同。
占之,曰:"姬姓,日也;周世姬姓尊。 异姓,月也,异姓卑。 必楚王也。 射而中之,退入于泥,亦必死矣!"锜自入泥,亦死象。
○中,丁仲反,下及注皆同。
及战,射共王,中目。
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锜。
中项,伏弢。
弢,弓衣。
○项,户讲反。
弢,他刀反。
以一矢复命。
言一发而中。
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见楚子,必下,免胄而趋风。
疾如风。
楚子使工尹襄问之以弓,问,遗也。
[疏]注"问,遗也"。
○正义曰:遗人以物,谓之为问。
问弦多以琴,问子贡以弓,《论语》云:"问人于他邦",皆是也。
曰:"方事之殷也,殷,盛也。 有韎韦之跗注,君子也。 韎,赤色。 跗注,戎服,若袴而属于跗,与袴连。 ○韎,莫拜反,又音妹,徐莫盖反。 跗,方于反。 注,之树反。 袴,苦故反。 属,章玉反。 [疏]注“韎赤"至"袴连"。
○正义曰:郑玄《诗》笺云:"韎,茅搜染也。"
韎声也。
韦昭云:"茅搜,今绛草也。 急疾呼芽搜成韎也。"
茅搜即今之蒨也。
贾逵云:"一染曰韎。"
《释器》云"一染谓之縓",谓一入赤为浅赤色也。
跗注,兵戎之服,自要以下而注于脚。
跗谓属袴于下与跗相连。
《周礼·司服》:"凡兵事,韦弁服。"
郑玄云:"韦弁,以韎韦为弁,又以为衣、裳。 晋郤至衣韎韦之跗注是也。"
《郑志》以跗当为幅,谓裁韦若布帛之幅相缝属。
郑言"以为衣、裳",则衣、裳不连。
《聘礼》:"君使卿韦弁,归饔饩。"
郑玄云:"其服盖韎布以为衣而素裳。"
郑以彼非戎事,当为素裳,明衣、裳不连。
跗,杜言连者,谓要脚连耳。
若然,在军之服,其色皆同耳。
谓均服振振,上下同色。
郤至与众同服,所以独见识者,礼法虽有此服,军士未必尽然,郤至服必鲜华,故楚王偏识之。
识见不谷而趋,无乃伤乎?”恐其伤。
郤至见客,免胄承命,曰:"君之外臣至,从寡君之戎事,以君之灵,间蒙甲胄,间,犹近也。 ○近如字,一本或作与,音预。 不敢拜命。 介者不拜。 ○介音界。 [疏]注“介者不拜"。
○正义曰:《曲礼》云:"介者不拜,为其拜而蓌拜。"
郑玄云:"蓌则失容节,蓌犹笮也。"
虑其笮甲折。
敢告不宁,君命之辱。
以君辱赐命,故不敢自安。
[疏]注"以君"至"自安"。
○正义曰:刘炫以为:"楚王云‘无乃伤乎’,恐其伤也;答云‘敢告不宁’,告其身不伤耳。 魏犨云‘不有宁也’,以伤为宁,此与魏犨相似。"
今知不然者,案僖二十八年魏焠云:"以君之灵不有宁也。 谓不有被伤以自宁也。 知不与彼同者,以彼云“不有宁",谓不有损伤,此直云"不宁",既无"有"字,又先无被伤之状,与魏犨不同也。
案检杜注,"敢告不宁君命之辱"宜连读之,若"敢告不宁"别自为句,则"君命之辱"一句零行无所依附,故知与彼不同。
刘君不寻此意,以为与魏犨相似,而规杜,非也。
为事之故,敢肃使者。”
言君辱命来问,以有军事不得答,故肃使者,肃,手至地,若今揖。
○为,于伪反。
使,所吏反,注及下同。
揖,伊志反,揖也;《字林》云,举首下手也。
[疏]注"言君"至"今揖"。
○正义曰:《周礼·大祝》:"辨九拜,九曰肃拜。"
郑司农云:"肃拜,但俯下手,今时揖是也。"
《说文》云:"揖,举首下手也。"
其势如今揖之小别。
《晋宋仪注》:"贵人待贱人,贱人拜,贵人揖。"
三肃使者而退。
晋韩厥从郑伯,从,逐也。
其御杜溷罗曰:"速从之!其御屡顾,不在马,可及也。"
韩厥曰:"不可以再辱国君。"
乃止。
二年鞍战,韩厥已辱齐侯。
○溷,户昏、户本二反。
郤至从郑伯,其右茀翰胡曰:"谍辂之,余从之乘,而俘以下。"
欲遣轻兵单进以距郑伯车前,而自后登其车以执之。
○茀,府勿反。
翰,徐音韩。
谍音牒。
辂,五嫁反。
乘,绳证反。
轻,遣政反,又如字。
[疏]注"欲遣"至"执之"。
○正义曰:《说文》云:"谍,军中反间也。"
兵书有反间之法,谓诈为敌国之人,入其军中,伺候间隙以反告己军,令谓之细作人也。
此欲令谍迎郑伯,则非一人细作,于时郑伯退走,故杜以为轻兵单进,绕郑伯之前,逆距郑伯,使郑伯前视轻兵,不复顾后,得自后登其车以执之也。
郑军乱走,轻兵独出其间,亦谍之类,故翰胡得以谍言之。
郤至曰:"伤国君有刑。"
亦止。
石首曰:"卫懿公唯不去其旗,是以败于荧。"
乃内旌于弢中。
荧战在闵二年。
○去,起吕反。
荧,户扃反。
旌音精。
[疏]"内旌于弢中"。
○正义曰:旌谓郑伯所建之旗,弢是盛旌之囊也。
《周礼》"全羽为旞,析羽为旌",谓空建鸟羽者也。
但九旗竿首,皆有析羽,故旌为之总名,故此传郑伯与子重所建皆以旌言之,其郑伯所建,当是交龙之旗,子重所建,当是熊虎之旗。
《周礼》:"中秋,教治兵,辨旗物,诸侯载旗,军吏载旗。"
郑玄云:"军吏,诸军帅也。 凡旌旗,有军众者画异物,无者帛而已。"
子重为将,自然当建熊虎之旗。
唐苟谓石首曰:"子在君侧,败者壹大。 我不如子,子以君免,我请止。"
乃死。
败者壹大,谓军大崩也。
言石首亦君之亲臣而就御,与车右不同。
故首当御君以退,己当死战。
楚师薄于险,薄,迫也。
叔山冉谓养由基曰:"虽君有命,为国故,子必射。"
王有"死艺"命。
○冉,如炎反。
为,于伪反。
射,食亦反。
乃射,再发,尽殪。
叔山冉搏人以投,中车,折轼。
晋师乃止。
言二子皆有过人之能。
○发如字,徐音废。
殪,于计反。
搏音博。
中,丁仲反。
所,之设反,又市列反。
轼音式。
囚楚公子茷。
为郤至见谮张本。
○茷,扶废反。
[疏]"囚楚公子茷"。
○正义曰:《晋语》谓之王子发钩,盖一名一字也。
栾针见子重之旌,请曰:"楚人谓夫旌,子重之麾也,彼其子重也。 曰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 ’曰:‘又何如?’又问其余。 ○夫音扶。 麾,许危反。 日,人实反。 使,所吏反,下“免使者"同。
好,呼报反,下及注皆同。
臣对曰:‘好以暇。
’暇,闲暇。
○闲音闲。
今两国治戎,行人不使,不可谓整;临事而食言,不可谓暇。
食好整之言。
○使,所吏反,又如字。
请摄饮焉。”
摄,持也。
持饮往饮子重。
○往饮,于鸩反。
公许之。
使行人执榼承饮,造于子重,承,奉也。
○榼,苦腊反。
造,七报反,曰:"寡君乏使,使针御持矛,御,侍也。 是以不得犒从者,使某摄饮。"
于重曰:"夫子尝与吾言于楚,必是故也。 不亦识乎?"知其以往言好暇,故致饮。
○犒,苦报反。
从才用反。
受而饮之,免使者而复鼓。
免,脱也。
○复,扶又反,注及下同。
旦而战,见星未已。
子反命军吏察夷伤,夷亦伤也。
[疏]注"夷亦伤也"。
○正义曰:服虔云:"金创为夷。"
杜以战用五兵,唯殳无刃,所言伤者,皆刃伤也,何须于此独辨金木?故知夷亦伤也,复言之耳。
补卒乘,补死亡。
○乘,绳证反,下同。
缮甲兵,缮,治也。
展车马,展,陈也。
○陈如字。
鸡鸣而食,唯命是听。
复欲战。
晋人患之。
苗贲皇徇曰:"搜乘、补卒,搜,阅也。 ○徇,似俊反。 搜,所留反。 秣马、利兵,秣,谷马也。 ○秣音末。 脩陈、固列,固,坚也。 ○陈,直觐反,又如字。 蓐食、申祷,申,重也。 ○蓐音辱。 重,直用反。 明日复战!"乃逸楚囚。
逸,纵也。
○纵,子用反。
王闻之,召子反谋。
谷阳竖献饮于子反,子反醉而不能见。
谷阳,子反内竖。
○见,贤遍反。
[疏]注"谷阳,子反内竖"。
○正义曰:郑玄云:"竖,未冠者之名。"
故杜以为内竖也。
案《吕氏春秋》云:"荆共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荆师败,共王伤。 临战,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阳谷操酒而进之,子反曰:‘却酒也。 ’竖阳谷曰:‘非酒也。 ’子反曰:“却酒也。 ’竖阳谷又曰:‘非酒也。 ’子反受而饮之。 子反之为人也,嗜酒,甘而不能绝于口,醉。 战既罢,共王欲复战,而谋使召司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 共王驾往视之,入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之战,不谷亲伤,所恃者司马也。 而司马又若此,不谷无与复战矣。 ’于是遂罢师去之,斩司马子反以为戮。"
与此不同者,传依简牍本纪,彼采传闻异辞,所说既殊,其文亦异。
王曰:"天败楚也夫!余不可以待。"
乃宵遁。
晋入楚军,三日谷。
食楚粟三日也。
○夫音扶。
三日谷,本或作"三日馆谷",误也。
范文子立于戎马之前,曰:"君幼,诸臣不佞,佞,才也。 ○君幼,本或作“君幼弱"。
何以及此?君其戒之!戒勿骄。
《周书》曰:‘惟命不于常。
’有德之谓。”
《周书·康诰》。
言胜无常命,唯德是与。
[疏]注"周书"至"是与"。
○正义曰:周公称成王之命,告康叔以此言也。
唯上天之命,不常于一人也,言善则得之,恶则失之,唯有德者,于是与之。
楚师还,及瑕,瑕,楚地。
王使谓子反曰:"先大夫之覆师徒者,君不在。 谓子玉败城濮时,王不在军。 ○覆,芳服反。 子无以为,过不谷之罪也。"
子反再拜稽首曰:"君赐臣死,死且不朽。 王引过,亦所以责子反。 臣之卒实奔,臣之罪也。"
子重复谓子反曰:"初陨师徒者,而亦闻之矣。 盍图之!"闻子玉自杀。
终二卿相恶。
○卒,从此已前皆子忽反。
陨,于敦反。
盍,户腊反。
对曰:"虽微先大夫有之,大夫命侧,侧敢不义?言以义命已,不敢不受。 [疏]“虽微"至"不义"。
○正义曰:微,无也。
纵使虽无先大夫有此旧事,今大夫将义命已,敢不以为之义乎?
侧亡君师,敢忘其死?”王使止之,弗及而卒。
战之日,齐国佐、高无咎至于师,无咎,高固子。
卫侯出于卫,公出于坏隤。
坏隤,鲁邑。
齐、卫皆后,非独鲁。
明晋以侨如故不见公。
○坏,户怪反,徐音怀。
隤,徒回反。
[疏]"卫侯"至"坏隤"。
○正义曰:"出于卫"者,已出卫竟也。
"公出于坏隤",始从坏隤而出,犹未出鲁竟。
下云"公待于坏隤"、"设守而后行",是出国止于坏隤,更从坏隤而出。
宣伯通于穆姜,穆姜,成公母。
欲去季、孟而取其室。
季文子、孟献子。
○去,起吕反。
将行,穆姜送公,而使逐二子。
公以晋难告,会晋伐郑。
○难,乃旦反。
曰:"请反而听命。"
姜怒,公子偃、公子锄趋过,二子,公庶弟。
○锄,仕居反。
[疏]注"二子,公庶弟"。
○正义曰:沈氏云,以剌公子偃,不云弟故也。
指之曰:"女不可,是皆君也。"
言欲废公,更立君。
○女音汝。
公待于坏隤,申宫、儆备,申敕宫备。
○儆,京领反。
设守而后行,是以后。
后晋、楚战期。
○守,手又反。
使孟献子守于公宫。
秋,会于沙随,谋伐郑也。
郑伯未服。
宣伯使告郤犨曰:"鲁侯待于坏隤,以待胜者。"
观晋、楚之胜负。
郤焠将新军,且为公族大夫,以主东诸侯。
主齐、鲁之属。
取旷于宣伯,而诉公于晋侯。
诉,谮也。
晋侯不见公。
曹人请于晋曰:"自我先君宣公即世,在十三年。 国人曰:‘若之何?忧犹未弭。 ’弭,息也。 既葬,国人皆将从子臧,所谓忧未息。 ○弭,亡氏反。 而又讨我寡君,前年晋侯执曹伯。 以亡曹国社稷之镇公子,谓子臧逃奔宋。 是大泯曹也,泯,灭也。 先君无乃有罪乎?言今君无罪而见讨,得无以先君故。 若有罪,则君列诸会矣。 诸侯虽有篡弑之罪,侯伯已与之会,则不复讨。 前年会于戚,曹伯在列,盟毕乃执之,故曹人以为无罪。 ○篡,初患反。 弑音试。 复,扶又反,下及下文“复请"同。
[疏]注"请侯"至"无罪"。
○正义曰:诸侯废立,当由天子。
但春秋之世,王政不行,若篡弑而立,则侯伯既列于会,便是已成为君,臣人得杀之,邻国不得复讨。
往年为戚之会,主为讨曹,但晋侯既列于会,盟毕乃始执之,故曹人以为无罪也。
宣元年会于平州,以定公位。
齐非侯伯,而得公位定者,纵非侯伯,乃是彊邻,既得与会,即为党援,晋若讨鲁,齐必救之,于是晋国竟不伐鲁,是由会齐而公位遂定也。
君唯不遗德、刑,遗,失也。
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
为曹伯归不以名告传。
○伯,如字,又音霸。
[疏]注"为曹"至"告传"。
○正义曰:诸侯被执,及归,或名或否,虽从告辞,传不为例,但诸侯尊贵,不斥其名。
《曲礼》曰:"诸侯不生,名;诸侯失地,名;灭同姓,名。"
是诸侯称名者是罪责之事,彼告者亦量其事之善否,恶之则以名告。
故《释例》曰:"蔡侯般弑父自立,楚子欲显行刑诛,以章伯业,诱而杀之。 蔡人深怨,故称名以告。 春秋从而书之。"
是告者,谓其有罪,则称名以告;谓其无罪,则告不以名。
此曹人诉君无罪,晋侯从而释之,言其无罪而归,故晋人不以名告。
下云:"晋侯谓子臧:‘反,吾归而君。 ’"是晋人告其归也。
此传说曹伯无罪,是为经不以名告之传也。
七月,公会尹武公及诸侯伐郑。
将行,姜又命公如初,复欲使公逐季、孟。
公又申守而行。
诸侯之师次于郑西,我师次于督扬,不敢过郑。
督扬,郑东地。
○守,手又反,下注同。
过,古卧反,又古禾反。
子叔声伯使叔孙豹请逆于晋师,豹,叔孙侨如弟也。
侨如于是遂作乱,豹因奔齐。
[疏]注"豹叔"至"奔齐"。
○正义曰:此时七月也,至十月而侨如奔齐。
昭四年传称穆子去叔孙氏,及庚宗,遇妇人,使私为食而宿焉。
后生竖牛。
适齐,娶于国氏,生孟丙、仲壬。
乃云宣伯奔齐,穆子馈之,则似豹在齐多年,侨如始往,故服虔以为叔孙豹先在齐矣,此时从国佐在师,声伯令人就齐师使豹,豹不忘宗国,闻白国佐,为鲁请逆。
杜不然者,若豹以前在齐,则非复鲁臣,声伯正可因之以请,不得云声伯使豹,声伯安得专使背叛之臣也?又声伯岂无鲁人可使,而崎岖艰险,远使他国之人乎?今传言声伯使豹,明在鲁军,得为声伯使耳。
下云声伯"食使者而后食",不言食豹,而言食使者,明豹因请逆,遂即不还,还者豹之介耳。
于时鲁师在郑,从郑向齐,涂出于鲁,豹必过鲁乃去,故得宿于庚宗。
彼传因言宿于庚宗,遂说娶于国氏,生二子耳。
二子之生,必在侨如奔后。
豹之还鲁,虽无归年,而襄二年始见于经,竖牛已能奉雉,故杜以为此年去,彼年归,故下注云:传因言其终。
为食于郑郊。
师逆以至。
声伯戒叔孙以必须所逆晋师至,乃食。
声伯四日不食以待之,食使者,使者,豹之介。
○食使,音嗣。
使,所吏反,注同。
介音界,下文"敢介大国"同。
而后食。
言其忠也。
○而后食,一本作"声伯而后食"。
诸侯迁于制田。
荧阳宛陵县东有制泽。
知武子佐下军,武子,荀罃。
以诸侯之师侵陈,至于鸣鹿。
陈国武平县西南有鹿邑。
遂侵蔡。
未反,侵陈、蔡不书,公不与。
○与音预。
诸侯迁于颍上。
戊午,郑子罕宵军之,宋、齐、卫皆失军。
将主与军相失。
宋、卫不书,后也。
○将,子匠反。
[疏]注"将主"至"后也"。
○正义曰:服虔以失军为失其军粮。
传称"诸侯迁于颍上,子罕宵军之",则军诸侯之营,不军其辎重,安得为失军粮也?故杜以为"将主与军相失",谓夜里迸散相失耳。
此诸侯即伐郑之诸侯也。
经书"公会尹子、晋侯、齐国佐、邾人伐郑",不书宋、卫,传言宋、卫皆失军,则宋、卫在矣,在而不书,后至故也。
曹人复请子晋。
晋侯谓子臧:"反!吾归而君。"
以曹人重子臧故。
子臧反,曹伯归。
子臧自宋还。
子臧尽致其邑与卿而不出。
不出仕。
宣伯使告郤犨曰:"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也,政令于是乎成。 今其谋曰:‘晋政多门,不可从也。 政不由君。 宁事齐、楚,有亡而已,蔑从晋矣!’蔑,无也。 若欲得志于鲁,请止行父而杀之,行父,季文子也。 我毙蔑也,蔑,孟献子。 时留守公宫。 ○毙,婢世反。 而事晋,蔑有贰矣。 鲁不贰,小国必睦。 不然,归必叛矣。"
九月,晋人执季文子于苕丘。
公还,待于郓,郓,鲁西邑。
东郡廪丘县。
东有郓城。
○廪,力甚反。
使子叔声伯请季孙于晋。
郤犨曰:"苟去仲孙蔑而止季孙行父,吾与子国,亲于公室。"
亲鲁甚于晋公室。
○去,起吕反,下同。
对曰:"侨如之情,子必闻之矣。 闻其淫慝情。 ○慝,吐得反,下文同。 若去蔑与行父,是大弃鲁国,而罪寡君也。 若犹不弃,而惠徼周公之福,使寡君得事晋君,则夫二人者,鲁国社稷之臣也。 若朝亡之,鲁必夕亡。 以鲁之密迩仇雠,仇雠谓齐、楚。 ○夫音扶。 朝如字。 [疏]“若朝"至"夕亡"。
○正义曰:"朝亡之",谓朝失蔑与行父也;"鲁必夕亡",谓亡属他国也。
下云"亡而为雠",是欲弃晋而属齐、楚。
亡而为雠,治之何及?”言鲁属齐、楚,则还为晋雠。
郤犨曰:"吾为子请邑。"
对曰:"婴齐,鲁之常隶也,隶,贱官。 ○为,于伪反。 敢介大国以求厚焉!介,因也。 承寡君之命以请,承,奉也。 若得所请,吾子之赐多矣,又何求?"
范文子谓栾武子曰:"季孙于鲁,相二君矣。 二君,宣、成。 ○相,息亮反。 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可不谓忠乎?信谗慝而弃忠良,若诸侯何子?叔婴齐奉君命无私,不受郤犨请邑。 ○衣,于既反。 食,旧如字,对上句应作嗣音。 谋国家不贰,谓四日不食,以坚事晋。 图其身不忘其君,辞邑、不食,皆先君而后身。 若虚其请,是弃善人也。 子其图之!"乃许鲁平,赦季孙。
冬,十月,出叔孙侨如而盟之,侨如奔齐。
诸大夫共盟,以侨如为戒。
十二月,季孙及郤犨盟于扈。
归,剌公子偃,偃与锄俱为姜所指,而独杀偃,偃与谋。
○偃与,音预。
召叔孙豹于齐而立之。
近此七月,声伯使豹请逆于晋,闻鲁人将讨侨如,豹乃辟其难,先奔齐,生二子,而鲁乃召之,故襄二年豹始见经,传于此因言其终。
○难,乃旦反。
见,贤遍反。
齐声孟子通侨如,声孟子,齐灵公母,宋女。
使立于高、国之闲。
位比二卿。
侨如曰:"不可以再罪。"
奔卫,亦闲于卿。
传亦终言侨如之佞。
○闲,徐音间厕之间,读者或如字。
晋侯使郤至献楚捷于周,与单襄公语,骤称其伐。
伐,功也。
[疏]"晋侯"至"其伐"。
○正义曰:《周语》称郤至见召桓公,与之语,召桓公与告单襄公,非郤至自与襄公语也。
襄公论郤至将死,答召桓公语耳,非语诸大夫也。
其文与此小异,其意与此大同。
《周语》详而此传略,先贤或以为《国语》非丘明所作,为其或有与传不同故也。
"骤称其伐",谓数数自伐其功,《周语》说郤至自伐之言多矣,共辞不可具载。
单子语诸大夫曰:"温季其亡乎!温季,郤至。 ○语,鱼据反。 [疏]“温季其亡乎"。
○正义曰:《周语》单襄公答召桓公云:"人有言曰:‘兵在颈者。 ’其郤至之谓乎!"即具论郤至之失,乃曰:"以吾观之,兵在其颈,不可久也。"
位于七人之下,佐新军,位八人。
[疏]"位于七人之下"。
○正义曰:此时栾书将中军,士燮佐之;郤锜将上军,荀偃佐之;韩厥将下军,荀偃佐之;郤犨将新军,郤至佐之;是位在七人之下。
而求掩其上。
称已之伐,掩上功。
[疏]注"称己"至"上功"。
○正义曰:《周语》曰:郤至自称已有大功,欲求晋国之政,召桓公谓之曰:"吾子则贤矣。 晋国之举,不失其次,吾惧政之未及子也。"
至谓召桓公曰:"何次之有?先大夫荀伯,下军之佐,以为政,赵宣子未有军行而以为政,今燮伯自下军往。 是三子也,吾又过之无不及也。 若佐新军而以之为政,不亦可乎?将必求之。"
是掩上功。
怨之所聚,乱之本也。
多怨而阶乱,何以在位?怨为乱阶。
《夏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逸《书》也。
不见细微也。
○见,贤遍反,又如字,注同。
[疏]"夏书"至"可乎"。
○正义曰:《夏书·五子之歌》第一章也。
其为人所怨者,岂必在明白之处乎?其于人所不见,当于是图谋之。
此书之言,将谓慎其细小之事者也。
今乃明明言之,道己欲掩其上,此事甚明。
"其可乎",言必不可也。
杜不见古文,故云逸《书》。
将慎其细也。
今而明之,其可乎?”言郤至显称已功,所以明怨咎。
【经】十有七年,春,卫北宫括帅师侵郑。
"括,成公曾孙。 ○括,古活反。 "
夏,公会尹子、单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邾人伐郑。
晋未能服郑,故假天子威,周使二卿会之。
晋为兵主,而犹先尹、单,尊王命也。
单伯称子,盖降爵。
六月,乙酉,同盟于柯陵。
柯陵,郑西地。
○柯,古河反。
秋,公至自会。
无传。
齐高无咎出奔莒。
九月,辛丑,用郊。
无传。
九月郊祭,非礼明矣。
书用郊,从史文。
[疏]注"九月"至"史文"。
○正义曰:传例启蛰而郊,今九月郊祀,是非礼明矣。
《公羊传》曰:"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 九月,非所用郊也。"
《谷梁传》曰:"夏之始可以承春,以秋之末,承春之始,盖不可矣。 九月用郊,用者,不宜用也。"
贾逵以二传为说,诸书用者,不宜用也。
《释例》曰:"辛丑用郊,文异而丘明不发传,因时史之辞,非圣贤意也。 刘、贾以为诸言用,皆不宜用,反于礼者也。 施之用郊,似若有义,至于用币、用鄫子,诸若此此,皆当须书用,以别所用者也。 若不言用,则事叙不明。 所谓辞穷,非圣人故造此用以示义也。 且诸过祀三望之类,奚独皆不书用邪?案《左氏传》,用币于社,传曰:‘得礼。 ’冉有用矛于齐师,孔子以为义,无不宜用之例也。 丘明云:‘我师岂欺我哉!’"
晋侯使荀罃来乞师。
无传。
将伐郑。
冬,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人、邾人伐郑。
郑犹未服故也。
十有一月,公至自伐郑。
无传。
壬申,公孙婴卒于狸脤。
十一月无壬申,日误也。
狸脤,阙。
○狸,力之反。
脤,市轸反。
[疏]注"十一"至"脤阙"。
○正义曰:杜《长历》推十一月丁亥朔,六日壬辰,十六日壬寅,二十六日壬子,十日丙申,二十二日戊申,不知壬申二字何者为误。
《长历》云:《公羊》、《谷梁传》及诸儒皆以为十月十五日也。
十月庚午围郑,十三日也,推至壬申,诚在十五日。
然据传曰十一月诸侯还自郑,壬申,至于狸脤而卒,此非十月,分明误在日也。
又杜于《土地》之篇,凡有地名二十六所,不知所在之国,狸脤即是其一,不知是何国之地,故直云阙也。
杜又称旧说曰,壬申,十月十五日,狸脤,鲁地也。
传曰"十月庚午围郑",则二日未得及鲁竟也。
《释例》又曰:"鲁大夫卒其竟内,则不书地。 传称季平子行东野,卒于房是也。"
以此益明狸脤非鲁地矣。
以下有十二月丁巳朔,逆而推之,故诸旧说皆以壬申为十月十五日也。
《公羊》、《谷梁传》以为待公至,然后卒大夫故十月之日书在十一月之下,于《左传》则不通,故杜以为日误。
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无传。
邾子玃且卒。
无传。
五同盟。
○玃,俱缚反,徐居碧反。
且,子余反。
[疏]注"五同盟"。
○正义曰:玃且以文十四年即位,宣十七年盟于断道,成二年于蜀,五年于虫牢,七年于马陵,九年于蒲,十五年于戚,此年于柯陵,凡七同盟。
而云五者,沈以杜数同盟之例,但有君盟者,不数大夫之盟,此二年盟蜀,十七年盟柯陵,皆邾之大夫,故不数之。
刘炫并数二盟,而规其过,非也。
晋杀其大夫郤锜、郤犨、郤至。
楚人灭舒庸。
【传】十七年,春,王正月,郑子驷侵晋虚、滑。
"虚、滑,晋二邑。 滑,故滑国,为秦所灭,时属晋,后属周。 ○虚,起居反。 "
[疏]注"虚滑"至"属周"。
○正义曰:僖三十三年,秦人灭滑。
经书"入",则是灭而不有,不知灭后属何国也。
此言侵晋,知此时属晋耳。
襄十八年传楚:公子格侵费滑、胥靡。
注云:胥靡,郑邑。
不言费滑杜意当以费滑为周邑也。
然则若是周邑,常言侵周以别之。
定六年传称郑伐周冯、滑、胥靡,尔时胥靡亦为周邑。
盖费滑、胥靡,周、郑之间,襄时属郑,定时属周。
卫北宫括救晋,侵郑,至于高氏。
不书救,以侵告。
高氏,在阳翟县西南。
夏,五月,郑大子髡顽、侯獳为质于楚,侯獳,郑大夫。
○髡,苦门反。
獳,乃侯反。
质音致。
楚公子成、公子寅戍郑。
公会尹武公、单襄公及诸侯伐郑,自戏童至于曲洧。
今新汲县治曲洧城,临洧水。
○戏,许宜反。
洧,于轨反。
治,直吏反。
[疏]注"洧水"。
○正义曰:《释例》云:"洧水出荧阳密县西北阳城山,东南至颍川长平县入颍。"
晋范文子反自鄢陵,前年鄢陵战还。
使其祝宗祈死,祝宗,主祭祀祈祷者。
曰:"君骄侈而克敌,是天益其疾也。 难将作矣!爱我者惟祝我,使我速死,无及于难,范氏之福也。"
六月戊辰,士燮卒。
传言厉公无道,故贤臣忧惧,因祷自裁。
○侈,尺氏反,又尸氏反。
难,乃旦反,下同。
祝,之又反。
[疏]注"传言"至"自裁"。
○正义曰:刘炫以为士燮及昭子之卒,适与死会,非自杀。
今知非者,以传云使祝宗祈死,又云"祝我使我速死,无及于难",是其欲死之意;叔孙昭子心怀忧惧,亦与此同,身皆并卒,故知自裁。
若其二人之死,适与死会,《春秋》之内,唯有两人愿死,何得身死皆与相当?故杜斟酌传文,以为自杀。
刘以为偶然而死,以规杜失,非也。
何休《膏肓》以为人生有三命:有寿命以保度,有随命以督行,有遭命以摘暴。
未闻死可祈也。
故杜以为因祷自裁也。
传记此事者,欲见厉公无道,贤臣忧惧。
乙酉,同盟于柯陵,寻戚之盟也。
戚盟在十五年。
楚子重救郑,师于首止。
诸侯还。
畏楚强。
齐庆克通于声孟子,与妇人蒙衣乘辇而入于闳。
庆克庆封父。
蒙衣,亦为妇人服,与妇人相冒。
闳,巷门。
○与,如字,徐音预。
闳音宏。
冒,亡报反。
[疏]"于闳"。
○正义曰:《释宫》云:"宫中衕,谓之壸","衕门谓之闳。"
孙炎曰:"衕,舍间道也。"
李巡曰:"闳,衕头门也。"
鲍牵见之,以告国武子,鲍牵,鲍叔牙曾孙。
武子召庆克而谓之。
庆克久不出,惭卧于家,夫人所以怪之。
而告夫人曰:"国子谪我。"
谪,谴责也。
○谪,直革反。
谴,遣战反。
夫人怒。
国子相灵公以会,会伐郑。
○相,息亮反,下"相施氏"同。
高、鲍处守。
高无咎、鲍牵。
○守,手又反。
及还,将至,闭门而索客。
搜索,备奸人。
○索,所白反,注同。
孟子诉之曰:"高、鲍将不纳君,而立公子角。 国子知之。"
角,顷公子。
○顷音倾。
秋,七月,壬寅,刖鲍牵而逐高无咎。
无咎奔莒,高弱以卢叛。
弱,无咎子。
卢,高氏邑。
刖音月,又五刮反。
齐人来召鲍国而立之。
国,牵之弟文子。
初,鲍国去鲍氏而来为施孝叔臣。
施氏卜宰,匡句须吉。
卜立家宰。
○句,其俱反。
施氏之宰,有百室之邑。
与匡句须邑,使为宰。
以让鲍国,而致邑焉。
施孝叔曰:"子实吉。"
对曰:"能与忠良,吉孰大焉。"
鲍国相施氏忠,故齐人取以为鲍氏后。
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
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言鲍牵居乱,不能危行言孙。
○知音智。
向,许亮反,本又作响。
行,下孟反。
冬,诸侯伐郑。
前夏未得志故。
十月,庚午,围郑。
楚公子申救郑,师于汝上。
十一月,诸侯还。
不书围,畏楚救,不成围而还。
[疏]"汝上"。
○正义曰:《释例》云:"汝水出南阳鲁县大盖山,东北至河南梁县,东南经襄城、颍川、汝南,至汝阴褒信县入淮。"
初,声伯梦涉洹,洹水出汲郡林虑县,东北至魏郡长乐县入清水。
○洹音桓,一音恒;今上俗音袁。
虑,力于反。
乐音洛,下"乐平"同。
或与已琼瑰,食之,琼,玉。
瑰,珠也。
食珠玉,含象。
○琼,求营反。
瑰,古回反。
含,户暗反,本亦作唅。
[疏]注"琼玉"至"含象"。
○正义曰:琼是玉之美者。
《广雅》云:"玟瑰,珠也。"
吕靖《韵集》云:"玟瑰,火齐珠也。"
含者或用玉,或用珠,故梦食珠玉为含象也。
《诗毛传》云:"琼瑰石而次玉。"
《礼纬》:"天子含用珠,诸侯用玉,大夫用碧。"
此声伯得有琼瑰者,案《周礼》天子含用玉,则《礼纬》之文未可全依,或可珠玉兼有,故《释例》云:"珠玉曰含。"
泣而为琼瑰,盈其怀。
泪下化为珠玉,满其怀。
从而歌之曰:"济洹之水,赠我以琼瑰。 归乎!归乎!琼瑰盈吾怀乎!"从,就也。
梦中为此歌。
惧不敢占也。
还自郑,壬申,至于狸脤而占之,曰:"余恐死,故不敢占也。 今众繁而从余三年矣,无伤也。"
言之,之莫而卒。
繁,犹多也。
传戒数占梦。
○莫音暮。
数,所角反。
[疏]"今众"至"伤也"。
○正义曰:声伯之意,以初得此梦,谓凶在已,惧不敢占。
今众既繁多,而从余三年,余之此梦,凶灾散在众人,不在己也,故云无伤。
齐侯使崔杼为大夫,使庆克佐之,帅师围卢。
讨高弱。
○杼,直吕反。
国佐从诸侯围郑,以难请而归。
请于诸侯。
○难,乃旦反,下及注同。
遂如卢师,杀庆克,以谷叛。
疾克淫乱,故杀之。
齐侯与之盟于徐关而复之。
十二月,卢降。
使国胜告难于晋,待命于清。
胜,国佐子。
使以高氏难告晋。
齐欲讨国佐,故留其子于外。
清,阳平乐县是。
为明年杀国佐传。
○降,下江反。
[疏]"待命于清"。
○正义曰:欲遣国胜告难,故令待进止之命在于清地,非是使还待命。
晋厉公侈,多外嬖。
外嬖,爱幸大夫。
○嬖,必计反。
反自鄢陵,欲尽去群大夫而立其左右。
终如士燮言。
○反自鄢陵,本作自鄢陵。
去,起吕反。
胥童以胥克之废也,怨郤氏,童,胥克之子。
宣八年郤缺废胥克。
而嬖于厉公。
郤锜夺夷阳五田,五亦嬖于厉公。
郤犨与长鱼矫争田,执而梏之,梏,械也。
○矫,居表反。
梏,古毒反。
械,户戒反。
与其父母妻子同一辕。
系之车辕。
既,矫亦嬖于厉公。
栾书怨郤至,以其不从已而败楚师也,欲废之。
鄢陵战,栾书郤固垒。
郤至言楚有六间以取胜也。
使楚公子茷告公曰:"此战也,郤至实召寡君,鄢陵战,晋囚公子茷以归。 以东师之未至也,齐、鲁、卫之师与军帅之不具也。 曰:‘此必败!荀罃佐下军居守,郤犨将新军乞师,故言不具。 ○帅,所类反。 守,手又反。 吾因奉孙周以事君。 ’"孙周,晋襄公曾孙悼公。
君,楚王也。
[疏]注"孙周"至"悼公"。
○正义曰:《晋世家》云:"悼公周者,其先祖父捷,晋襄公少子也,不得立,号为桓叔,桓叔生惠伯谈,谈生悼公周。"
是周为襄公曾孙也。
公告栾书,书曰:"其有焉!不然,岂其死之不恤而受敌使乎?谓鄢陵战时,楚子问郤至以弓。 ○使,所吏反。 君盍尝使诸周而察之?"尝,试也。
○盍,户腊反,使,所吏反,又如字。
郤至聘于周,栾书使孙周见之。
公使觇之,信。
觇,伺也。
○觇,敕廉反。
伺音司,又丝嗣反。
遂怨郤至。
厉公田,与妇人先杀而饮酒,后使大夫杀。
传言厉公无道,先妇人而后卿佐。
郤至奉豕,进之于公。
寺人孟张夺之,寺人,奄士。
郤至射而杀之。
公曰:"季子欺余!"季子,郤至。
公反以为郤至夺孟张豕。
○射,食亦反。
厉公将作难,胥童曰:"必先三郤,族大,多怨。 去大族,不逼;不逼公室。 ○逼,彼力反,下同。 敌多怨,有庸。"
讨多怨者,易有功。
○易,以豉反。
公曰:"然!"郤氏闻之,郤锜欲攻公,曰:"虽死,君必危。"
郤至曰:"人所以立,信、知、勇也。 信,不叛君;知,不害民;勇,不作乱。 失兹三者,其谁与我?死而多怨,将安用之?言俱死,无用多其怨咎。 ○知音智,下同。 君实有臣而杀之,其谓君何?我之有罪,吾死后矣。 若杀不辜,将失其民,欲安,得乎?言不得安君位。 待命而已。 受君之禄,是以聚党。 有党而争命,争死命也。 罪孰大焉?"传言郤至无反心。
壬午,胥童、夷羊五帅甲八百,将攻郤氏。
八百人也。
长鱼矫请无用众,公使清沸魋助之,沸魋,亦嬖人。
○沸,甫味反。
魋,徒回反。
抽戈结衽,衽,裳际。
○衽,而甚反,徐音而鸩反。
而伪讼者。
伪与清沸魋讼。
三郤将谋于榭。
榭,讲武堂。
[疏]注"榭,讲武堂"。
○正义曰:《楚语》云"榭不过讲军实焉",是榭为讲武堂。
传言"将谋于榭",似仍未至榭,犹在涂也。
下云"杀驹伯、苦成叔于其位",位,所坐之处,则己至榭矣。
三郤虑公杀已,谋欲自安,未及谋而已死,故云"将"耳,非谓未至榭也。
或可"将谋于榭"是未至榭,故杜云:"位,所坐处也。"
谓当时随便所坐之处,故长鱼矫得伪讼而杀之,若已至榭,不应就榭伪讼。
矫以戈杀驹伯、苦成叔于其位。
位,所坐处也。
驹伯,郤锜。
苦成叔,郤犨。
○处,昌虑反。
温季曰:"逃威也。"
遂趋。
郤至本意欲禀君命而死,今矫等不以君命而来,故欲逃凶贼为害,故曰威,言可畏也。
或曰畏当为藏。
矫及诸其车,以戈杀之。
皆尸诸朝。
陈其尸于朝。
胥童以甲劫栾书、中行偃于朝。
矫曰:"不杀二子,忧必及君!"公曰:"一朝而尸三卿,余不忍益也!"对曰:"人将忍君。 人谓书与偃。 ○一朝如字。 [疏]“一朝而尸三卿"。
○正义曰:一朝谓一旦也。
《晋语》说此事:"一旦而尸三卿,不可益也。"
臣闻乱在外为奸,在内为轨。
御奸以德,德,绥远。
○轨,本又作宄,音同。
御,鱼吕反,下同。
御轨以刑。
刑治近也。
不施而杀,不可谓德;臣逼而不讨,不可谓刑。
德、刑不立,奸、轨并至。
臣请行!”遂出,奔狄。
行,去也。
○施,如字,或式豉反。
公使辞于二子,辞谢书与偃也。
曰:"寡人有讨于郤氏,郤氏既伏其辜矣,大夫无辱,其复职位!"胥童劫而执之,故云辱也。
皆再拜稽首曰:"君讨有罪,而免臣于死,君之惠也。 二臣虽死,敢忘君德?"乃皆归。
公使胥童为卿。
公游于匠丽氏,匠丽,嬖大夫家。
栾书、中行偃遂执公焉。
召士丐,士丐辞。
辞不往也。
召韩厥,韩厥辞,曰:"昔吾畜于赵氏,孟姬之谗,吾能违兵。 畜,养也。 违,去也。 韩厥少为赵盾所待养,及孟姬之乱,晋将讨赵氏,而厥去其兵,示不与党,言此者,明己无所偏助。 孟姬乱在八年。 ○去,起吕反,下同。 少,诗照反。 古人有言曰:‘杀老牛,莫之敢尸。 ’而况君乎?二三子不能事君,焉用厥也?"尸,主也。
○焉,于虔反。
舒庸人以楚师之败也,败于鄢陵。
舒庸,东夷国人。
道吴人围巢,伐驾,围厘、虺,巢、驾、厘、虺,楚四邑。
○道音导,下及注同。
驾,如字;一音加。
厘,力之反。
虺,许鬼反。
遂恃吴而不设备。
楚公子橐师袭舒庸,灭之。
闰月,乙卯,晦,栾书、中行偃杀胥童。
以其劫己故。
○橐,他洛反。
民不与郤氏,胥童道君为乱,故皆书曰"晋杀其大夫"。
厉公以私欲杀三郤,而三郤死不以无罪书。
偃以家怨害胥童,而胥童受国讨文。
明郤氏失民,胥童道乱,宜其为国戮。
[疏]注"厉公"至"国戮"。
○正义曰:厉公以私欲杀三郤,则三郤无罪,经应直云晋杀其大夫,不应称名也。
又胥童为栾书、中行偃所杀,乃直是两下相杀,今经书二者并为国讨之文,故传解之。
言民不与郤氏郤氏有罪也;胥童道君为乱,胥童有罪也,故皆书曰"晋杀其大夫"。
以二者,据其死状,皆非国讨,故传正其二者之罪,解其并为国讨之意。
刘炫云:"杜言三郤不以无罪书,正谓不书盗,书盗即无罪也。 胥童之死,本非国家所杀,故特言‘胥童受国讨文’。 其实传意并论郤氏受国讨,故云‘皆书曰晋杀其大夫’也。 杜又云:‘郤氏失民,胥童道乱’,乃总释传,并言二者皆为国讨之意也。"
【经】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晋杀其大夫胥童。
"传在前年,经在今春,从告。 "
庚申,晋弑其君州蒲。
不称臣,君无道。
齐杀其大夫国佐。
国武子也。
公如晋。
夏,楚子、郑伯伐宋。
宋鱼石复入于彭城。
传例曰:以恶入也。
彭城,宋邑,今彭城县。
○复,扶又反。
公至自晋。
晋侯使士丐来聘。
秋,杞伯来朝。
八月,邾子来朝。
筑鹿囿。
筑墙为鹿苑。
○囿音又。
已丑,公薨于路寝。
冬,楚人、郑人侵宋。
子重先遣轻军侵宋,故称人而不言伐。
○轻,遣政反。
晋侯使士鲂来乞师。
○鲂音房。
十有二月,仲孙蔑会晋侯、宋公、卫侯、邾子齐崔杼同盟于虚朾。
虚朾,地阙。
○虚,起居反。
朾,他丁反。
丁未,葬我君成公。
【传】十八年,春,王正月,庚申,晋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弑厉公,"程滑,晋大夫,"葬之于翼东门之外,以车一乘。
"言不以君礼葬。 诸侯葬车七乘。 ○乘,绳证反,注同也。 "
[疏]注"言不"至"七乘"。
○正义曰:《周礼·大行人》:"上公贰车九乘,侯伯七乘,子男五乘。"
谓生时副贰之车也,其送葬亦当如之。
今唯一乘,是不以君礼葬也。
以晋是侯爵,故指言侯礼七乘耳。
诸侯各依命数,不是皆七乘也。
襄二十五年传齐人葬庄公,下车七乘,杜以特言七乘,明七非旧制,故彼注云:"齐旧依上公礼,九乘。"
以齐尝为侯伯,因而用九,九非侯之正法,故此以正言之。
使荀罃、士鲂逆周子于京师而立之,悼公周也。
生十四年矣。
大夫逆于清原。
周子曰:"孤始原不及此,虽及此,岂非天乎?言有命也。 抑人之求君,使出命也,立而不从,将安用君?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 共而从君,神之所福也。"
传言其少有才,所以能自固。
○少,诗照反。
对曰:"群臣之愿也,敢不唯命是听。"
庚午,盟而入,与诸大夫盟。
馆于伯子同氏。
晋大夫家。
馆,舍也。
辛巳,朝于武宫,武宫,曲沃始命君。
[疏]"辛巳朝于武宫"。
○正义曰:服虔本作辛未,《晋语》亦作辛巳。
孔晁云:"以辛未盟入国,辛巳朝祖庙,取其新也。"
案《晋语》称"庚午,大夫逆于清原",传云:"庚午,盟而入",逆日即盟,非辛未也。
传与《晋语》皆言辛巳朝于武宫。
服本自误耳,孔晁强欲合之,非也。
逐不臣者七人。
夷羊五之属也。
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菽,大豆也。
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不慧,盖世所谓白痴。
○菽音叔。
易,以豉反。
别,彼列反。
痴,敕疑反。
齐为庆氏之难故,前年国佐杀庆克。
○为,于伪反。
难,乃旦反。
甲申,晦,齐侯使士华免以戈杀国佐于内宫之朝。
华免,齐大夫。
内宫,夫人宫。
[疏]注"华免齐大夫"至"人宫"。
○正义曰:杜《世族谱》于齐国杂人之中有华免,而无士字。
此注以华免为大夫,则士者为士官也。
士官掌刑,故故使杀国佐也。
于夫人之宫,有朝群妾之处,故云"内宫之朝"。
盖齐侯召入与语而杀之。
师逃于夫人之宫。
伏兵内宫,恐不胜。
书曰"齐杀其大夫国佐",弃命、专杀以谷叛故也。
国佐本疾淫乱,杀庆克,齐以是讨之。
嫌其罪不及死,故传明言其三罪之。
使清人杀国胜。
胜,国佐子,前年待命于清者。
国弱来奔。
弱,胜之弟。
王湫奔莱。
湫,国佐党。
○湫,子小反;徐子鸟反。
莱音来。
庆封为大夫,庆佐为司寇。
封、佐皆庆克子。
既,齐侯反国弱,使嗣国氏,礼也。
佐之罪不及不祀。
二月,乙酉朔,晋侯悼公即位于朝,朝庙五日而即位也。
厉公杀绝,故悼公不以嗣子居丧。
○杀音试。
[疏]注"朝庙"至"居丧"。
○正义曰:辛巳距乙酉五日,先定所脩之政,待朔旦而后施之,故五日也。
《晋语》云:"正月乙酉,公即位。"
孔晁云:"二月即位,言正月者,记者误也。"
厉公被杀而嗣绝,故悼公自外而入,即位之日,即命百官施布政教,与居丧即位其礼不同。
《释例》曰:"厉公见杀,悼公自外绍立,本非君臣,无丧制也。"
若然,《礼·丧服小记》云:"与诸侯为兄弟者服斩。"
郑玄云:"谓卿大夫以下也,与尊者为亲,不敢以轻服服之。 言诸侯者,明虽在异国,犹来为三年也。"
计厉是文公之曾孙,悼文公之玄孙,有缌麻之亲,法当服斩。
而云"无丧制"者,悼之父祖去晋适周,与本亲隔绝,无往来恩义,厉既见杀,悼即被迎,迎之以为晋君,即与厉公体敌。
旦葬厉公以车一乘,国内尚不以为君,不可责悼公服斩也。
纵使当为之斩,绝而别立,亦非嗣矣。
始命百官,始为政,施舍、巳责,施恩惠,舍劳役,止逋责。
○施舍,如字,一音始豉反。
逋,布吴反。
逮鳏寡,惠及微。
○鳏,石顽反。
振废滞,起旧德。
匡乏困,救灾患,匡亦救也。
禁淫慝,薄赋敛,宥罪戾,宥,宽也。
○慝,他得反。
敛,力验反。
宥音又。
戾,力计反。
节器用,节,省也。
○省,所景反,下同。
时用民,使民以时。
欲无犯时。
不纵私欲。
○纵,本亦作从,子用反。
使魏相、士鲂、魏颉、赵武为卿;相,魏锜子。
鲂,士会子。
颉,魏颗子。
武,赵朔子。
此四人其父祖皆有劳于晋国。
○相,息亮反。
颉,咖结反。
颗,苦果反。
[疏]注"相魏"至"晋国"。
○正义曰:《晋语》云:"使吕宣子佐下军,曰:‘邲之役,吕锜佐知庄子于下军,获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以免子弱;鄢陵之役,亲射楚王而败楚师,以定晋国,而无后,其子不可不崇也。 ’使彘共子将新军,曰:‘武子季,文子之母弟也。 武子宣法以定晋国,文子勤身以定诸侯。 二子之德,其可忘乎?’故以彘季屏其宗。 使令孤文子佐之,曰:‘昔克潞之役,秦来图败晋功,魏颗以身退秦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于景钟。 至于今不育,其子不可不兴也。 ’"彼言吕宣子,魏相也。
彘共子,士鲂也。
令狐文子,魏颉也。
又曰:"吕宣子卒,公以赵文子能恤大事,使佐新军。"
赵武父祖功名显著,故不复序之。
是四人父祖皆有劳于晋国。
荀家、荀会、栾黡、韩无忌为公族大夫,使训卿之子弟共俭孝弟。
无忌,韩厥子。
○孝弟,音悌,本亦作悌。
[疏]"荀家"至"孝弟"。
○正义曰:《晋语》云:"栾伯请公族大夫,公曰:‘荀家惇惠,荀会文敏,黡也果敢,无忌镇靖。 膏粱之性难正也,故使惇惠者教之,文敏者道之,果敢者谂之,慎靖者修之。 使兹四人者为公族大夫也。 ’"公族大夫职掌教诲,故使训卿之子弟,令之共俭孝悌也。
《晋语》云:"韩献子老,使公族穆子受事于朝。 辞曰:‘厉公之乱,无忌备公族,弗能死。 ’孔晁云:“备公族大夫,则韩无忌先为公族大夫,今言使为之者,悼公始命百官,更改新授之。"
使士渥浊为大傅,使脩范武子之法;渥浊,士贞子。
武子为景公大傅。
○渥,于角反。
[疏]"使士渥"至"时使"。
○正义曰:《晋语》云:"君知士贞子之帅志博闻而宣惠于教也,使为大傅。 知右行辛之能以数宣物定功也,使为司空。 知栾纠之能御以和于政也,使为戎御。 知荀宾之有功力而不暴也,使为戎右。"
是四人者,皆公知其能而使之耳。
范武子为大傅,孤也;士蒍为司空,卿也,皆前世能者,其法可遵,故使二大夫居其官而脩其法也。
二人皆是大夫,非孤、卿也。
右行辛为司空,使脩士蒍之法;辛将右行,因以为氏。
士蒍,献公司空也。
○行,户郎反。
蒍,于委反。
将,子匠反,下"军将"同。
[疏]注"辛将"至"为氏"。
○正义曰:僖二十八年晋作三行,三十一年即罢之以为五军,其置三行,无多年岁。
彼云"屠击将右行",未知此人即屠击之子孙也,为是其祖,代屠击也。
正以荀林父将中行,遂以中行为氏,故谓此人之先将右行,因以为氏耳。
弁纠御戎,校正属焉,弁纠,栾纠也。
校正,主马官。
○弁,皮彦反;本又作卞,同。
纠,居黝反。
校,户孝反,注同。
[疏]注"弁纠"至"马官"。
○正义曰:以《晋语》知是栾纠也。
《周礼》大御御官之长,别有戎仆掌御戎车。
春秋征伐之世,以御戎为重,此御戎当是御之尊者。
校正当《周礼》校人,校人掌王马之政。
襄九年传曰"命校正出马",知是主马之官也。
《周礼》校人不属大御,此盖诸侯兼官,或是悼公新法,此传所言诸官,皆不得与《周礼》同也。
使训诸御知义。
戎士尚节义也。
[疏]注"戎士尚节义"。
○正义曰:此"训诸御",谓"诸",是御车之人。
设令国有千乘,乘有一御,皆令此官教之。
戎士尚节义,故训之使知义。
如羊斟之徒,是不知义也。
《周礼》校人主养马耳,不知御车。
此言"校正属焉",乃云训御,盖令校正助御戎训御。
荀宾为右,司士属焉,司士,车右之官。
[疏]注"司士车右之官"。
○正义曰:《周礼》"司士掌群臣之版,以诏王治",其职非车右之类,不得属车右也。
《周礼》有司右,上士也,掌群右之政,凡国之勇力之士能用五兵者属焉。
其下更有戎右,中大夫;齐右,下大夫;道右,上士。
此三右或官尊于司右,而司右掌其政令。
春秋之世,车右为尊,此司士盖《周礼》司右之类,为车右属官。
服虔以为司士主右之官,谓司右也。
使训勇力之士时使。
勇力,皆车右也。
勇力多不顺命,故训之以共时之使。
○共音恭,本亦作供,下文同。
[疏]注"勇力"至"之使"。
○正义曰:所训勇力之士,皆谓为车右者也。
设令国有千乘,乘有一右,总使此官训之。
勇力之士,失于彊暴,如魏犨之徒,不顺上命,故训之使共时之使,不犯法也。
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
省卿戎御,令军尉摄御而已。
○省,所景反。
令,力呈反。
[疏]"卿无"至"摄之"。
○正义曰:卿,谓军之诸将也,若"梁余子养御罕夷","解张御郤克"之类,往前恒有定员,掌共卿御,今始省其常员,唯立军尉之官,临有军事,使兼摄之,令军尉兼卿御也。
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佐之;魏绛为司马,魏犨子也。
张老为候奄。
铎遏寇为上军尉,籍偃为之司马,偃,籍谈父,为上军司马。
○铎,待洛反。
遏,于葛反;徐音谒。
使训卒乘,亲以听命。
相亲以听上命。
○卒,子忽反。
乘绳证反,下及注皆同。
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焉,使训群驺知礼。
程郑,荀氏别族。
乘马御,乘车之仆也。
六驺,六闲之驺。
《周礼》:诸侯有六闲马。
乘车尚礼容,故训群驺使知礼。
○驺,侧留反。
[疏]"祁奚"至"知礼"。
○正义曰:《晋语》云:"公知祁奚之果而不淫也,使为元尉。 知羊舌职之聪敏肃给也,使佐之。 知魏绛之勇而不乱也,使为元司马。 知张老之知而不诈也,使为元候。 知铎遏寇之共敬而信彊也,使为舆尉。 知籍偃之惇帅旧职而共俭也,使为舆司马。 知程郑为端而不淫,且好谏而不隐也,使为赞仆。"
《晋语》皆称其才而用之,善公之知人也。
言"元尉"、"元司马"、"元候"者,此皆中军之官,元,大也,中军尊,故称大也。
"舆尉"、"舆司马"者,皆上军官也,舆,众也,官与诸军同,故称众也。
从车者为卒,在车者为乘,使此中军与上军军尉、司马,各教其军之士卒,使相亲以听在上之命。
○注"程郑"至"知礼"。
○正义曰:"荀氏别族",《世本》有文。
《周礼》:齐仆,下大夫,掌驭金路。
以宾朝觐宗遇飨食,皆乘金路。
杜言"乘马御,乘车之仆",则当彼齐仆也。
《晋语》谓之"赞仆",当时之官名耳。
《周礼》掌马之官,无名驺者。
襄二十三年传称丰点为孟氏之御驺,则驺亦御之类。
《月令》:"季秋,天子乃教田猎,命仆夫七驺咸驾,载旌旐。"
则驺是主驾之官也。
郑玄云:"七驺谓趣马,主为诸官驾说者也。"
《周礼》:趣马,下士,掌驾说之颁。
是驺为主驾之官,驾车以共御者。
程郑为乘马御,御之贵者,故令掌驾之官亦属之。
《校人职》云:良马三乘为皂,皂一趣马,趣马,下士。
三皂为系,系一驭夫,驭夫,中士。
六系为厩,厩一仆夫,仆夫,上士。
天子十有二闲,邦国六闲。
郑玄云:"每厩为一闲,闲有二百一十六匹。"
如彼计之,每厩有趣马十八人,六闲之驺有一百八人,皆属程郑,而使总领之也。
戎车贵彊力,乘车尚礼容,故训群驺使知礼,令教马进退,使合礼法也。
《校人》:"乘马一师四圉,三乘为皂,皂一趣马。 三皂为系,系一驭夫。 六系为厩,厩一仆夫。 六厩成校,校有左右。 天子十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二种。"
郑玄云:"每厩为一闲,二百二十六匹。 《易》:“干为马",此应干之策也。
校有左右,则天子良马五种,各有四百三十二匹,合一千二百六十匹;驽马三之四百三十二匹,则千二百九十六匹,合三千四百五十六匹。
《诗》云"騋牝三千",举大数也。
玉路驾种马,戎路驾戎马,金路驾齐马,象路驾道马,田路驾田马,驽马给宫中之役。
邦国六闲四种,去种、戎,其齐、道、田各用一闲,驽马三之,则千二百九十六匹。
大夫四闲二种,去齐、道,田马一闲,驽马三之,则八百六十四匹。
四匹一师也,十二匹一趣马也,三十六匹一驭夫也,二百一十六匹一仆夫也。
凡六官之长,皆民誉也。
大国三卿,晋时置六卿为军帅。
故总举六官,则知群官无非其人。
○长,丁丈反。
帅,所类反。
下"之帅"、"为帅"皆同也。
[疏]"凡六"至"誉也"。
○正义曰:上已历言诸官,特为公所知者,更复总言所任皆得其人。
于时晋立六卿,卿名下名有统领,群官非一,凡六官之在民上为长者,皆是有德有能之人,是民所褒誉者也。
"使魏相"以下,至"程郑为乘马御"以上,凡有八条之官:魏相等为卿,一也;荀家等为公族大夫,二也;士渥浊为大傅,三也;右行辛为司空,四也;弁纠为御戎,五也;荀宾为右,六也;祁奚为中军尉,至籍偃为司马,七也;程郑为乘马御,八也。
自公族大夫以下七条,各云使为某事,而卿下不云使者,以卿总摄群职,非偏主一事故也。
公族、大傅、司空不云某官属焉者,以其当官自主,更无余官来属。
其祁奚为中军尉,及羊舌职、张老、魏绛、铎遏寇、籍偃虽是数官,总为一条,使训卒乘亲以听命。
此唯有中军、上军,无下军之官者,尽时下军无阙,不别立其官故也。
其"卿无共御,立军尉以摄之"一句,为下祁奚为中军尉胤绪也。
大略所叙,皆尊官在前,卑官在后。
○注"大国"至"其人"。
○正义曰:大国三卿是正法,当时晋置六卿,为三军之将佐,皆是帅也。
于是晋又更置新军,凡有四军八卿,但新军或置或废,故传不数之耳。”
"六官之长",非独卿身,乃谓其下凡为人之长者,皆有民之美誉,故总举六官,则知群官无非其人者也。
举不失职,官不易方,官守其业,无相逾易。
[疏]"举不"至"易方"。
○正义曰:所举用者皆堪其官,不有失职者也。
文任文官,武任武官,其用为官,各守其业,不逾易其方也。
若文人为武,武人为文,则违方易务,不能守其业矣。
爵不逾德,量德授爵。
师不陵正,旅不逼师,正,军将命卿也。
师,二千五百人之帅也。
旅,五百人之帅也。
言上下有礼,不相陵逼。
[疏]注"正军"至"陵逼"。
正义曰:传言不陵不逼者,皆谓下不陵逼其上,旅卑于师,师卑于正,知正是军将命卿也,唯举师、旅不相陵逼,言上下有礼,皆不相陵逼也。
民无谤言,所以复霸也。
此以上通言悼公所行,未必皆在即位之年。
○复,扶又反,下及注"复入"皆同。
上,时掌反。
[疏]"所以复霸"。
○正义曰:霸者,把也,把持王政。
郑玄云:天子衰,诸侯兴,故曰霸。
夏有昆吾,商有豕韦、大彭,周有齐桓、晋文,此最彊者也,故书传通谓彼五人为五霸耳。
但霸是彊国为之,天子既衰,诸侯无主,若有彊者,即营霸业,其数无定限也。
而何休以霸不过五,不许悼公为霸,以乡曲之学,足以忿人。
传称文、襄之霸,襄承文后,绍继其业,以后渐弱,至悼乃彊,故云复霸。
公如晋,朝嗣君也。
夏,六月,郑伯侵宋,及曹门外。
曹门,宋城门也。
遂会楚子伐宋,取朝郏。
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郜,取幽丘,同伐彭城,朝郏、城郜、幽丘,皆宋邑。
○取朝,如字。
郏,古洽反。
郜,古报反。
纳宋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焉,五子以十五年出奔楚。
独书鱼石,为师告。
以三百乘戍之而还。
书曰"复入"。
恶其依阻大国,以兵威还,故书复入。
○乘,绳证反。
恶,乌路反。
凡去其国,国逆而立之,曰"入";谓本无位,绍继而立。
复其位,曰"复归";亦国逆。
○复归,音服,一音夫又反。
诸侯纳之,曰"归";谓诸侯以言语告请而纳之,有位无位皆曰归。
以恶曰"复入"。
谓身为戎首,称兵入伐,害国殄民者也。
此四条所以明外内之援,辨逆顺之辞,通君臣取国有家之大例。
○以恶,本或作"以恶入曰复入。"
[疏]"凡去"至"复入"。
○正义曰:《释例》曰:"凡去其国者,通谓君臣及公子母弟也。 国逆而立之,本无位,则称入;本无位,则称复归。 齐小白入于齐,无位也;卫侯郑复归于卫,复其位也。 诸侯纳之,有位无位皆曰归,卫孙林父、蔡季是也。 身为戎首,则曰复入,晋栾盈是也。 此所以明外内之援,辨逆顺之辞,故经正鱼石、卫衎,以表旧制;传称凡例,总而明之也。 卫人逆公子晋于邢,宜称入,善其得众。 公子友忠于社稷,国人所思焉,故闵公为落姑之盟以复之。 夫卫公子晋,绝位而在邢,鲁之季子,势弱而出奔,咸得民望,享国有家,是以圣人贵之,殊其文也。 庄六年五国诸侯犯逆王命,以纳卫朔,大其事,故字王人谓之子突。 朔惧有违众之犯,而以国逆告。 华元实国逆,欲挟晋以自助,故以外纳赴,《春秋》从而书之,以示二子之情也。 韩、魏有耦国之彊,陈、蔡有复国之端,故晋赵鞅、楚公子比皆称归,从诸侯纳之例,言非晋、楚之所能制也。 侯獳爱君以请,故曹伯有国逆之辞,许始复国,故许叔有国逆之文,此皆时史因周典以起时事之情也。 传例称诸侯纳之曰归,今检经诸称纳者,皆有兴师见纳之事,不须例而自明,故但言纳而不复言归也。 卫侯郑、曹伯负刍皆见执在周,晋、鲁请而复之,郑书归于卫,负刍称归自京师,所发事同,而文异者,例意本在于归,不以他文为义也。 贾氏又以为诸归国称所自之国,所自之国有力也。 案楚公子比去晋而不送,是无援于外,而经书自晋。 陈侯吴、蔡侯庐,皆平王所封,可谓有力,而不言自楚,此既明证。 又《春秋》称入,其例有二:施于师旅,则曰不地;在于归复,则曰国逆。 又以立为例,逆而不立,则皆非例所及。 郑之良宵,以寇而入,入即见杀,而复例之,例称凡去其国,明非夫子之制也。 周敬王、王子猛不书出而书入,襄王书出而不书入,凡自周无出,故非《春秋》旧例也。 诸在例外称入,直是自外入内,记事者常辞,义无所取。 而贾氏虽夫人姜氏之入,皆以为例,如此甚多。 又依放《谷梁》云,称纳者,内难之辞。 因附会诸纳为义,至于纳北燕伯于阳,传称因其众穷不能通,乃云时阳守距难,故称纳,此又无证。 经书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则顿国之所欲也。 北燕伯,传有因众之文,不可言内难也。 又书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陈县而见复,上下交欢,二人虽有淫纵之阙,今道楚匡陈,贼讨君葬,威权方盛,传称有礼,理无有难,此皆先说之不安也。"
沈氏云:"国逆而立之曰入,唯谓国君。 知不兼臣者,以臣而无位,本贱不书,故知臣无国逆之例也。 其复入唯谓臣,知者,以君虽不君,臣不可不臣,君若入国,臣无违拒之法。 且杜云身为戎首,称兵入伐,是戎首指臣为文,故知不得兼君也。 杜所以云四条者,通君臣取国有家之大例,即是事通君臣者,此据大略而言,不复曲细为别也。"
宋人患之。
西锄吾曰:"何也?西锄吾,宋大夫。 ○锄,仕居反;徐在居反。 吾音鱼。 西锄吾,人名也。 若楚人与吾同恶,以德于我,吾固事之也,不敢贰矣。 恶,谓鱼石。 大国无厌,鄙我犹憾。 言已事之,则以我为鄙邑,犹恨不足,此吾患也。 ○厌,于盐反。 憾,户暗反。 不然,而收吾憎,使臡其政,谓不同恶鱼石,而用之使佐政。 以间吾衅,亦吾患也。 今将崇诸侯之奸而披其地,崇,长也。 谓楚今取彭城以封鱼石。 披,犹分也。 ○间,如字,又间厕之间。 衅,许靳反。 披,普彼反,注同。 长,丁丈反。 [疏]“不然"至"吾患"。
○正义曰:不然,谓不与吾同恶也。
而收取吾之所憎,谓鱼石是也,使佐其楚国之政,以伺间吾之衅隙,而侵伐我。
如此,则亦是吾之所患,若晋用楚材,皆为楚国之患焉是也。
以塞夷庚。
夷庚,吴、晋往来之要道。
楚封鱼石于彭城,欲以绝吴、晋之道。
[疏]注"夷庚"至"之道"。
○正义曰:夷,平也。
《诗序》云:"由庚,万物得由其道",是以庚为道也。
此云"以塞夷庚",下云"而惧吴、晋",知谓塞吴、晋往来之要道也。
吴、晋往来,路由彭城。
楚取彭城,以封鱼石,欲以断绝吴、晋往来之道,使其不得往来,故吴、晋所以惧耳。
若其不然,何其独云惧吴、晋也?夷庚止谓吴、晋往来之平道耳,非山川险难之名,故杜《土地名》不得指其所在。
逞奸而携服,毒诸侯而惧吴、晋,隔吴、晋之道,故惧。
携,离也。
[疏]"逞奸而携服"。
○正义曰:逞,快也,封鱼石为快奸人也。
携,离也,诸侯见楚助贼,服从者其心皆离,是离其服从者之心。
吾庸多矣,非吾忧也。
且事晋何为?晋必恤之。”
言宋常事晋何为,顾有此患难?○难,乃旦反。
公至自晋。
晋范宣子来聘,且拜朝也。
拜谢公朝。
君子谓晋于是乎有礼。
有卑让之礼也。
秋,杞桓公来朝,劳公,且问晋故。
公以晋君语之,语其德政。
○劳,力报反。
语,鱼据反,注同。
杞伯于是骤朝于晋,而请为昏。
为平公不彻乐张本。
[疏]"骤朝于晋"。
○正义曰:《诗》云"载骤骎骎",骤是疾行之名,从鲁即疾朝于晋也。
七月,宋老佐、华喜围彭城,老佐卒焉。
言所以不克彭城。
八月,邾宣公来朝,即位而来见也。
○见,贤遍反。
"筑鹿囿",书,不时也。
非土功时。
"己丑,公薨于路寝",言道也。
在路寝,得君薨之道。
[疏]"言道也"。
○正义曰:《丧大记》云:"君夫人卒于路寝。"
是在路寝,得君薨之道也。
冬,十一月,楚子重救彭城,伐宋。
使偏师与郑人侵宋,子重为后镇。
宋华元如晋告急。
韩献子为政,于是栾书卒,韩厥代将中军。
曰:"欲求得人,必先勤之。 勤,恤其急。 成霸安彊,自宋始矣。"
晋侯师于台谷以救宋。
台谷,地阙。
○台,敕才反,一音台。
[疏]"成霸安彊"。
○正义曰:谓文公成霸安彊,自宋为始,言今宋有患,不可不救也。
遇楚师于靡角之谷,楚师还。
畏晋强也。
靡角,宋地。
晋士鲂来乞师。
将救宋也。
季文子问师数于臧武仲,武仲,宣叔之子。
对曰:"伐郑之役,知伯实来,下军之佐也。 知伯,荀罃。 今彘季亦佐下军,彘季,士鲂。 ○彘,直例反。 如伐郑可也。 伐郑在十七年。 事大国,无失班爵而加敬焉,礼也。"
从之。
从武仲言。
十二月,孟献子会于虚朾,谋救宋也。
宋人辞诸侯而请师以围彭城。
不敢烦诸侯,故但请其师。
为襄元年围彭城传。
孟献子请于诸侯,而先归会葬。
"丁未,葬我君成公",书,顺也。
薨于路寝,五月而葬,国家安静,世适承嗣,故曰书顺也。
○适,丁历反。
[疏]"书顺也"。
○正义曰:自此以前,庄、宣薨于路寝,桓、庄、僖、文、宣皆书葬矣。
今于此"公薨"之下,"言道也";于"葬"之下,言"书,顺也"。
独发传者,隐、桓、闵皆为人所杀,僖公薨于小寝,文公薨于台下,皆其薨不得道也。
庄、宣虽薨于路寝,庄则子般见杀,宣则归父出奔,家国不安,非是得道顺礼。
唯成公耳,故传于此发之。
《释例》曰:鲁君薨葬,多不顺制。
唯成公薨于路寝,五月而葬,国家安静,世适承嗣,故传见庄之缓,举成"书顺"以包之,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