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志(第一才女传) 第十二回 祭城隍刘张三结盟 接圣旨兄妹两承恩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白圭志(第一才女传)
《白圭志(第一才女传)》 第十二回 祭城隍刘张三结盟 接圣旨兄妹两承恩 崔象川

话说刘忠迎接庭瑞、兰英至私衙。

庭、兰倒身下拜,刘忠忙扶起,逊坐于客位,乃曰:"殿元先生兄弟如此,弟实难解。 请问光降敝衙,有何见意?"庭曰:"大人忘却白圭乎?"忠曰:"白圭已解进京都,状元何以知之?"庭、兰皆泣曰:"授大人白圭者,学生之先父也。 大人所戮者,先父之雠人也。 大人为先父报雠,真乃重生父母也。 因在朝立于班中,帝将白圭出示诸臣,是以知先父之冤矣。"

言讫,以手拭泪。

忠曰:"原来愚所梦者,乃状元父也。 虽然受害于宏贼,今贼已被弟所杀,则令先君之恨已泄矣,又何伤哉。 且令先君又受皇上敕封为天下都城隍,今圣像现在此间,弟明日与状元同往致祭如何?"庭瑞曰:"感大人巍巍之德,已无可报效。 若再劳大人,先君亦恐不安矣。"

忠曰:"城隍乃我境内之主,礼所当祭也,倘状元不弃,愿结兄弟。"

庭与兰曰:"若大人见爱,得常侍左右,故所愿也。"

刘忠大喜。

三人遂于衙内,嘱告天地,愿结为生死之交。

忠年二十居长,庭年十六次之,兰英居三。

于是,设酒欢饮,至晚方撤席。

兰醉先寝,刘忠邀庭瑞至书房闲散。

庭乃暗将兰英男装之故,对刘忠说知。

忠曰:"原来妹妹如此奇绝,真可敬也。 既已名扬天下,宜早隐身退避。 若再如此,恐主上察知,反为不美。"

庭曰:"兄言是也。 但此事尊嫂处亦不可言,惟弟与兄知之耳。"

二人谈至半夜方寝。

明日清晨,忠出令箭一枝,今合属文武至城隍庙祭祀。

先使人牵牛羊马匹,至庙前俟候。

忠却与庭瑞、兰英三人乘轿望城隍庙来。

彼及到时,合属官员俱在庙前俟候。

忠即命宰杀牛羊马匹,献于殿上。

然后奏乐,忠与庭瑞、兰英致祭于殿上。

庭瑞俯伏告曰:"儿等无知,以至爹爹含冤负屈。 幸爹爹自显威灵,得蒙忠兄报雠。 今忠兄不弃,愿与儿等结为兄弟,儿不胜感德,伏望爹爹冥鉴此心。"

祭毕,各官惧挨次行礼。

既毕,忠谓各官曰:"列公暂且回衙,午刻概请到院上饮酒。"

众皆应诺而退。

忠等三人回衙,即使人设席于花厅。

至午刻,各文武俱到院上。

忠使人请入花厅,文东武西依次坐定。

忠、庭、兰三人陪坐于未位。

未及举杯,先令花亭中焚异美之香,作和平之乐。

百鸟皆来,翩翩花下,众欢然而饮。

酒行数巡,忠起身于各官之前敬酒。

众皆失色,似有不安之状。

忠曰:"今日之酒,为我结义而设,乃义酒也。 无论名爵,以长者为尊,诸公各宜欢然一醉。"

众官不得已,乃饮其所敬。

少时,庭瑞、兰英各起敬酒。

直饮至日落西山,各官俱已沉醉。

礼节暂乱,忘其等俾。

庭消饮酒乐甚,舞掌而歌曰:

微躯五尺兮,何所不容。

潜心圣学兮,渊源无穷。

夕寒窗兮,谁为知己。

喜今畅饮兮,满坐豪雄。

歌罢,众皆大笑。

于是,众文官诗兴浡然,各咏新诗。

西边武官冷落无趣,周总兵奋然起曰:"状元以文为乐,我亦当以武为扬。"

言讫,拔从人佩剑,戏舞于亭前,各武官皆拔剑相助。

霎时,花园中但见剑光万道,众人齐声称善。

舞罢,复就席畅饮,至更尽方散。

是晚,刘忠与庭瑞共榻。

庭将解衣就寝,忠问曰:"贤弟娶否?"庭不答,浑然泪下。

忠不解,忙问曰:"是何意也?"庭拭泪曰:"弟去岁自庐山归,在吴江遇一女子,名曰菊英。 其女年貌与弟相当,其才则胜弟十倍矣,乃湖南巡抚之女也。 曾与弟联诗订约,至今不闻消息,是以伤心耳。"

忠曰:"贤弟若以此女为心,恐终有负贤弟矣。"

庭曰:"兄何以见之?"忠曰:"愚在京时,闻杨巡抚为人刚极而后柔。 若知此事,必不相容。 此女若守贤弟之约,有死而已,复何望焉。 愚有一妹与贤弟同年,名曰秀英,亦颇有才名,胸中学问不在愚兄之下。 虽贤弟意中美人,亦未必遇此。 愚作书回家,为贤弟说合,货弟以为如何?"庭泣曰:"弟与兄今日之盟也,与菊英昔日之盟也,弃旧迎新,弟所不为矣。 若天缘有分,自然可以成配。 倘彼父不容,此女料不负我。 或为父所逼,必就死地,如其死。 我当守之以义,决不复娶也。"

忠曰:"愚闻仁义虽重,忠孝为先。 贤弟既读书,岂不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乎。 贤弟欲守义,愚亦不夺贸弟之义。 若此女得为贤弟配,愿使舍妹居侧室。"

庭曰:"今妹何可为人妾?"忠曰:"决无不可。"

庭乃允从。

是晚二人共寝。

明日早起,忠入内,将此事告其妻李氏。

李氏起对曰:"姑娘终身大事,上有公婆,岂容丈夫主持。 况为人之妾耶?"忠曰:"非尔所知,吾料杨巡抚不能容女,女必自死矣。"

李氏曰:"恐不应君料奈何?不如称早悔言为妙。"

忠不听,乃作书令人送回家中。

书中之意,言与状元结盟,及将妹子许配状元之故。

却说庭瑞与兰英歇住数日,遂欲起身。

忠留之曰:"贤弟既与愚结盟,便是一家。 相聚未几,便匆匆欲去,何也?"庭曰:"弟出京时,主上面渝,祭祖之后即要进京。 今弟在家已久,不敢再留,就此告辞。 少不得即要进京,弟与兄后聚有期矣。"

忠曰:"贤弟欲去,愚亦不强留。"

乃附耳曰:"妹妹切宜禁之,不可再由他进京。"

庭点首,遂与兰英起身。

刘忠送出郭而别。

庭、兰在路不尚半月,已到家中。

即将祭父、结义及刘忠以妹许配之事,一概禀告母亲。

大姑大喜。

时二姑亦已回家去了。

庭瑞因思菊英甚切,与母言曰:"儿在吴江订约之女,至今全无动静。 儿思往湖南探之,姻缘有成,儿愿足矣。 倘或不然,儿亦当自尽其情。"

大姑曰:"尔欲往湖南,惟称早回家,必以功名为念,宜自儆悟。"

庭点头应诺。

正欲收拾往湖南,忽报圣旨到来。

祇得与兰英整衣冠,焚香接旨。

却说那传旨之官来到门首。

但见庭瑞兄弟手执朝简,拱立门外。

及到堂上,香案早己安排,即行开读圣旨。

庭瑞、兰英俯伏阶前,听其略曰:

国运隆昌,所赖贤才。

贤才得志,实由科甲。

兹尔兄弟年少学博,才夺双魁。

当为国家兴仁义于天下,举贤才于山林。

兹授状元为湖南学政,榜眼为江南学政,旨谕到日,即行赴任。

务宜加意取士,或得贤才,即当荐入京都,以应国用,毋负联心。

钦此谢恩。

读毕,庭与兰叩头谢恩,即设酒与钦差接风。

饮毕,送入公馆歇下。

庭瑞闻圣旨命他为湖南学政,正合探访菊英消息,心中甚喜。

又私谓兰英曰:"贤妹才名扬于甲第,志已成矣。 何不托养亲为名,退守深闺,以尽女道乎?若再执迷不悟,恐欺君之罪难逃,悔无及矣。"

兰英对曰:"兄往湖南仕途保重,妹之事将斟酌而行,毋劳远虑矣。"

庭瑞终不放心,乃将此意告母。

大姑曰:"正虑此耳。"

遂召兰英问曰:"圣上命尔为学政,尔意若何?"兰曰:"儿方踌躇,尚未有定。 思欲不仕,恐负皇上爱我之意。"

大姑曰:"尔本闺阁绣女,今声名列于榜上,犹不知足,将欲自杀其躯耶?"兰英闻母言,乃决意不出。

遂作表请辞,托托差覆旨。

表略曰:

臣本庸才,蒙选拔以学臣之任,虽竭尽忠诫,难报国恩之万一。

伏思皇上以孝治天下,窃念臣母孀居,苦志多年,发斑齿落膝,下乏人。

且臣幼弱无知,不称学臣之选。

衷恳圣泽舍臣里居,略尽子职。

天恩高厚,俟容报之异日。

临表兢兢,伏于圣听。

明日,遂将此表转托钦差代为申奏。

钦差回京,即将表文奏帝。

帝允奏,乃另选翰林往江南赴任。

自是兰英在家除却男装,现出女子面目,谨守深闺,终朝以琴书为乐,吟咏为欢,绝不题起仕宦之荣。

当日庭瑞收拾行装,别了母亲、妹子,遂往湖南而去。

却说秀英与菊英自从结为姐妹之后,终日以读书为事。

一日,秀英独坐书房。

祇见菊英欢然而来,曰:"奇事!奇事!姐姐说庭瑞死了,他如今却中了状元。"

秀曰:"何以知之?"菊曰:"现有状元报在此。"

便自袖中取出报来。

秀英接过一看,乃曰:"原来我花园张生不是庭瑞,我本不知。 但闻危德兄弟之说,因其年貌相仿,故疑之耳。"

菊曰:"为今之计,将如之何?"秀曰:"庭瑞与贤妹订约之后,贤妹费尽多少心机,受尽多少苦楚。 他到安然,祇图功名,全无一毫念及贤妹。 细想此人,真负心人也,不如早绝此念,别图他计为善。 且尔我有此才学,怕无才子相配耶。 若得其人,吾姐妹共事之可也!何必切切如此。"

菊英闻言,沉吟半晌,曰:"妹思此人亦甚无情,但义不容弃。 倘天缘有分,妹愿与姐姐同事之耳。"

秀曰:"我姐妹虽属女子,若胸中所学,亦不亚于男儿。 何可公然守此深闺,作一女子之状乎?"菊曰:"姐姐有何见意,妹愿相随。"

秀曰:"为今之计,当瞒过爹娘,假扮书生。 出游于名山胜境,访察贤士。 倘遇知音,则许之。 若坐守深闺,徒然无益。 纵使父为择配,决非我姐妹如愿者。 贤妹以为如何?"正是:

深闺闷坐无知己,胜境邀游有美才。

未知后事如何,且厅下回分解。

或曰:建章与庭瑞交厚,兰英之事总不直言。

今与刘忠初交,便说出兰英根由。

然则,刘忠何厚?建章何薄?予曰:非也。

建与兰既结婚媾,便有嫌疑之别。

且又同场共寓,故不宜轻言。

庭与忠既结盟好,便是心腹之交。

且又同德相应,故不敢不言。

庭瑞、刘忠皆贤达士也,均以兰英之事为不可。

兰英却偏能纵横翰墨,科甲联登。

真乃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也。

未结盟之先,杀人配鸡鱼以祭。

既结盟之后,宰牛及马羊以祭。

两番祭奠,可谓大快人心。

读者至此,当思张博之为人。

花厅之饮,文武并醉。

一则击掌而歌,一则拔剑而舞。

虽周郎之群英会,未必更盛于此。

刘忠料杨巡抚之气象,俨然如见其人。

如此料事,可谓尽善矣。

料菊英必死,却又不死,非刘忠之不明,实菊英之得救。

凡事如是,虽善料事者,亦未可以逆料。

菊英闻庭瑞死,欲守之以节。

庭瑞疑菊英死,欲守之以义。

天生一对奇缘,可称双绝。

湖南至江西,路不过千里。

月下至今朝,时未及周年。

遂生出无数事端,元数枝叶。

语云:耳闻是假,眼见是实。

诫哉是言也。

庭瑞、菊英天各一方,均有情相照。

菊得状元报,如获至珍。

却被秀英轻轻数语,说得绝无情思。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