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1937──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丁丑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1937──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丁丑 郭廷以

1﹐1"一一,一九"

甲、全国热烈庆祝新年。

乙、杨虎城在西安阅兵,声言决联合红军,贯彻主张。

1﹐2"一一,二0"

甲、蒋委员长自南京飞抵奉化。

乙、日本军用飞机在青岛散布五色小旗及荒谬传单。

丙、甘军马步青师克山丹,红军西南趋。

丁、中英会勘滇缅南段界务委员梁宇皋、张祖荫、革乐思、陶乐尔在老厂开第二届首次会议,中立委员长仍为伊思林。

1﹐3"一一,二一"

甲、日本飞机在济南散发荒谬传单。

乙、宋子文到奉化"明日飞京访张学良"。

丙、胡適发表【新年的几个期望】"实行宪政,望蒋介石为一宪政的中国领袖,收復华北疆土重建主权"。

1﹐4"一一,二二"

甲、国府特赦张学良,仍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

莫德惠、刘哲、戢翼翘自北平应邀到京,劝慰张学良。

乙、西安將领谈话,不满中央措置,决作军事准备"渭北已发生冲突"。

蒋委员长派陈诚\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主持陕西东路军事,擬击溃张杨所部"第二、三集团军集陕甘之交"。

丙、青岛走私韩人殴辱海关职员。

丁、天津发现荒谬传单。

1﹐5"一一,二三"

甲、行政院会议决定陕甘善后办法:"一"西安绥靖主任杨虎城、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撤职留任。

"二"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辞职,以孙蔚如"杨部师长"继任。

"三"甘肃绥靖主任朱绍良辞职,派王树常"东北將领"继任。

"四"以顾祝同为西安行营主任,综理陕甘青寧四省军事。

"五"任冯钦哉为第二十七路军总指挥"冯为杨部而未参加事变者"。

乙、军政部发表整理陕甘军事办法,中央军万耀煌、樊崧甫、毛炳文、曾万鍾各军分驻潼关、渭南、西安、咸阳、宝鸡、天水,胡宗南、关麟征、孔令恂各军驻陇东,杨虎城部移驻陕省中部及西北部,张学良部恢復十二月一日以前之原位置,另在西安设军需分局,办理各军餉糈。

丙、新任西安行营主任顾祝同自南京抵洛阳。

丁、杨虎城等通电,责中央军西进挑战,惟有起而周旋。

违背蒋不再起內战诺言。

戊、郑州日侨勾结匪类图谋\不轨,为当地军警拘捕"明日引渡日领事署"。

1﹐6"一一,二四"

甲、国府明令裁撤西北剿匪总司令部。

乙、外交部向日使馆抗议天津日机散布荒谬传单刊物。

丙、冀察经济委员会改组,缩小范围。

1﹐7"一一,二五"

甲、红军彭德怀部万人自陕西淳化到三原。

乙、东北军王以哲部集西安附近,构筑工事。

丙、日本贵族院议长近卫文●撰文论中日问题,主先消释中国对日本之猜疑,对中国建设予以同情及实际裨助"近日日本舆论界颇有对华新认识之呼声"。

丁、粤汉路在余家湾附近出轨。

1﹐8"一一,二六"

甲、陕西张杨部队积极布防。

乙、行政院电令孙蔚如迅就陕西省府主席职。

丙、陈铭枢自欧洲抵香港,谋\活动。

丁、中共通电号召和平,停止內战。

1﹐9"一一,二七"

甲、张学良派王化一等持函飞赴西安,嘱所部將领服从中央命令。

乙、阎锡山、宋哲元等劝杨虎城服从中央命令。

1﹐10"一一,二八"甲、西安行营主任顾祝同到潼关"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刘伯承旋与顾会晤"。

乙、傅作义到平地泉视察。

丙、北平西单牌楼商场被焚。

1﹐11"一一,二九"甲、四川主席刘湘电何应钦请和平解决陕事。

乙、第二十七路军冯钦哉部与东北军在渭河北岸冲突。

丙、教育部改东北大学为国立,派臧启芳代理校长,本日到北平接收,被拒。

丁、英国出口信用担保局代表巴特里克到上海。

1﹐12"一一,三0"

甲、红军徐海东部循西安向陕南蓝田、商南开动。

乙、傅作义到陶林检阅军队。

丙、冀察外交委员会主席陈中孚辞职,由贾德耀继任。

1﹐13"一二,一"

甲、张学良自南京飞奉化"张被留於奉化"。

乙、西安派米春霖"西北剿匪司令部办公厅主任"到京。

丙、苏州发生抗租风潮。

1﹐14"一二,二"

甲、汪兆铭自欧回抵上海。

乙、军政部次长陈诚\到太原与阎锡山商陕事。

丙、中央常会选任马良、王宠惠为国民政府委员。

丁、川黔铁路公司在上海成立。

1﹐15"一二,三"

甲、李宗仁、白崇禧通电,请入陕中央部队停止西进,盼蒋委员长领导抗战。

乙、刘湘二次通电主和平解决陕事。

丙、米春霖自南京飞回西安。

丁、北平师范大学左右两派学生互殴。

戊、川湘公路行通车礼。

1﹐16"一二,四"

甲、杨虎城、于学忠等通电,请张学良返陕,处理善后。

乙、米春霖、鲍文樾、阎宝航"代表东北军"、李志刚"代表杨虎城"自西安飞抵南京"杨虎城等要求张学良回陕,任为陕甘绥靖主任,杨为副主任,陕甘由张、杨部队及红军驻防,自由训练,餉糈由中央供给,承认中共边区政府"。

丙、外交次长陈介谈中日外交谈判,暂不进行。

1﹐17"一二,五"

甲、米春霖等飞赴奉化,謁蒋委员长"蒋准备必要时,武力解决杨虎城部"。

乙、中国青年党曾琦、李璜、左舜生到奉化。

1﹐18"一二,六"

甲、汪兆铭自上海到京,即出席纪念周讲演,对外愿本两利原则与任何国携手,对內不许有两种政府及军队,怀疑共产党共同御侮之表示。

乙、各地日本武官集天津会议。

丙、刘湘三次通电主和平解决西安问题。

丁、陕西外侨今日完全离西安。

戊、內蒙德王自称蒙古政府主席,征集各旗壮丁。

1﹐19"一二,七"

甲、中央军与杨虎城军在赤水接触。

孔祥熙覆1﹐16杨虎城电,拒其要求。

乙、宋哲元自北平到天津。

丙、宋子文自奉化到杭州。

1﹐20"一二,八"

甲、米春霖、鲍文樾、李志刚自南京回陕西,携蒋委员长致杨虎城亲笔函,命与顾祝同商洽。

西安將领澈夜会议。

乙、宋哲元发表告冀察同志书,"一"不参加內战,"二"保卫主权,"三"剿匪剿共。

丙、北平各界救国联合会宣言,要求中央立即实行和平协议的救国主张,召集国民救亡大会,反对內战。

丁、寧夏青海將领马鸿逵、马步芳、马鸿宾等通电討伐张学良、杨虎城。

戊、甘军马步青师攻克高台,毙红军第五军团长董振堂。

徐向前、陈昌浩部三千余人西入祁连山"三月,败於肃州安西,四月,入新疆"。

1﹐21"一二,九"

甲、杨虎城代表李志刚又到南京,东北军態度强硬,米春霖等未同来。

乙、甘军马步青师克临泽,毙红军第三十军长程世材。

丙、华北日本驻屯军司令田代宴宋哲元,交换时局意见。

丁、北平日军演习完毕。

1﹐22"一二,一0"

甲、顾祝同派刘震东自潼关到西安与东北將领接洽。

乙、红军徐海东部在陕西商县龙驹寨与中央军冲突。

丙、汪兆铭广播【怎样救亡图存】,呼吁全国民眾,勿为共匪摇惑。

1﹐23"一二,一一"甲、蒋委员长限杨虎城等於两日內接受中央命令。

乙、何应钦派何辑五自南京到成都晤刘湘。

丙、日本广田內阁以军部压迫,总辞职。

1﹐24"一二,一二"甲、西安代表何柱国、米春霖、谢珂到潼关,晤顾祝同,谓杨虎城等愿接受命令。

乙、汪兆铭飞赴奉化,晤蒋委员长。

丙、中国哲学会在京开第三届年会,中国心理学会在京成立。

丁、日皇命宇垣一成组阁。

1﹐25"一二,一三"甲、中央对西安限期今午届满,展延三日。

乙、西安问题在潼关大体商定。

丙、成都破获【川滇康黔民族拥蒋援绥救国军】

组织。

1﹐26"一二,一四"甲、西安將领表示服从中央命令,双方军队后退。

乙、宋哲元访田代,商开发华北经济问题。

1﹐27"一二,一五"

甲、汪兆铭自奉化回京。

乙、蒋委员长电劝张、杨两部,服从中央"张学良亦电其部属劝告"。

丙、宋哲元再与田代晤谈。

1﹐28"一二,一六"

甲、刘湘电请蒋委员长返京主持大计。

乙、山西防共保卫团改编为陆军团。

丙、四川大饥,宜宾飢民抢劫米船,死伤多人"其他各县亦时发生抢米风潮"。

1﹐29"一二,一七"

甲、陕军忽向渭北赤水增防,潼关至渭南西安电线復断,东北军要求张学良回陕。

乙、汪兆铭呈请国民政府特赦行刺本人各犯。

丙、日本宇垣一成以军部反对,放弃组阁,由林铣十郎继任。

1﹐31"一二,一九"

甲、于学忠、邓宝珊自兰州飞抵西安,即与杨虎城下令撤兵。

乙、东北军代表米春霖、谢珂在潼关与顾祝同、陈诚\等商谈。

丙、潼关组织之撤兵视察团出发。

2﹐1"一二,二0"

甲、张学良函劝所部,遵照中央命令撤防。

乙、汪兆铭在国府纪念周讲演,先安內,后攘外。

丙、上海香港间及南昌洛阳间电话通话。

丁、日本林铣十郎內阁成立"3﹐3以佐藤尚武为外务大臣"。

2﹐2"一二,二一"

甲、西安城內东北军少壮派特务团长孙铭九反对撤兵,枪杀军长王以哲、参谋\长徐方"孙等原主在张学良未返前,仍扣留中央大员陈诚\等作质,王力持不可,及张被判罪看管,中央復令东北军撤退,乃迁怒於王"

乙、陕西渭南张学良、杨虎城部全线向后撤退。

丙、驻陕西凤翔第一0六师长沈克、驻蒲城骑兵第十师长檀自新通电服从中央。

丁、蒋委员长自奉化到杭州。

2﹐3"一二,二二"

甲、中央政治会议准蒋中正续假二周。

乙、宋哲元代表戈定远到杭州,謁蒋委员长。

丙、西安乱平,孙铭九等走陕北。

2﹐4"一二,二三"中央军进抵渭南。

2﹐5"一二,二四"

甲、东北军及陕军自西安撤退,中央军到临潼。

乙、红军第二十五军徐海东退出商县,折返陕北。

丙、敌机二架飞绥远兴和侦察。

丁、宋哲元访天津日军司令田代。

2﹐6"一二,二五"杨虎城部开抵三原"红军彭德怀北退"。

2﹐7"一二,二六"甲、中央军到西安附近,西潼间已通车。

乙、邓宝珊自西安飞抵南京。

2﹐8"一二,二七"

甲、中央军入驻西安。

乙、何应钦在中央纪念周报告陕西问题解决经过,及军事统一之必要。

2﹐9"一二,二八"甲、西安行营主任顾祝同抵西安。

乙、日大使川越访外长张群。

2﹐10"一二,二九"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电国民政府及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三次全体会议,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国內之行將统一,应將下列五事定为国策:一、停止一切內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二、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三、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努力救国;四、迅速完成对日抗战之准备工作;五、改善人民生活。

並提出四项保证:一、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三、在特区內实施普选的民主制度;四、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周恩来到南京"。

2﹐11"一,一"林主席七旬寿诞"中央致送奖学基金二十万元"。

2﹐12"一,二"

甲、邓宝珊自杭州飞回西安,调解陕局。

乙、湖南省府主席何键到南京。

2﹐13"一,三"前驻南京日本总领事须磨在东京盛称中国之进步。

2﹐14"一,四"甲、蒋委员长自杭州回抵南京。

乙、东北军军长何柱国自西安到南京,杨虎城自三原回西安。

2﹐15"一,五"

甲、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三次全体会议开幕,推蒋中正、汪兆铭、戴传贤、王法勤、冯玉祥、于右任、孙科、邹鲁、居正为主席团,叶楚傖为秘书长。

宋庆龄提出恢復孙中山之联俄、联共、扶助工农政策。

乙、国民政府命令,恢復张学良公权。

丙、何柱国謁蒋委员长,商西北善后。

丁、广东绥靖主任余汉谋\,广西省府主席黄旭初到南京。

戊、察北张世英部千五百人反正,向万全集中。

己、日首相林铣十郎演说外交政策,主培植中日友好情感,理解彼此立场,使提携互助,具体成功。

庚、中共发表文件,对党员解释2﹐10电文之疑义,谓未放弃立场。

2﹐16"一,六"甲、三中全会举行第一次大会,推定各组委员。

乙、何柱国自京赴浙江奉化,晤张学良。

丙、日本飞机又到额济纳旗"该处之日特务机关成立於去年九月"。

2﹐17"一,七"

甲、三中全会举行第二次大会,由军政部长何应钦、外交部长张群分別报告军事、外交。

乙、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陆军上將朱培德病卒。

丙、日本国会议员尾崎行雄责政府对华缺乏诚\意,並责问对德缔约及军人干政。

2﹐18"一,八"

甲、各地华侨献机二十八架,祝蒋委员长寿,今日举行命名典礼。

乙、何柱国自奉化回南京"明日飞回西安"。

丙、上海公益纱厂罢工。

丁、宋庆龄抨击日本及亲日派。

2﹐19"一,九"

甲、蒋委员长向三中全会提出西安事变报告"昨日提",並请辞本兼各职。

决议:"一"陕变张学良所提八项主张,不予置理;"二"恳切慰留蒋委员长。

乙、蒋委员长广播新生活运\动的意义。

2﹐20"一,一0"

甲、三中全会议决国民大会定於十一月十二日召开。

乙、日驻屯军司令田代宴宋哲元,谈沧石铁路、龙烟铁矿事。

丙、中国地质学会在北平举行年会。

2﹐21"一,一一"甲、以【共产党人,输诚\受命】,三中全会通过【根绝赤祸案】:"一"彻底取消所谓【红军】以及其他假借名目之武力,统一军令编制;"二"彻底取消所谓【苏维埃】政府,及一切破坏统一之组织,统一政权;"三"根本停止赤化宣传;"四"根本停止阶级斗爭。

乙、邵力子继任中央宣传部长。

丙、天津走私之日鲜浪人"亚东贸易公司"殴伤关员,捣毁海关仓库。

丁、成都至西安电话通话。

戊、铁道部与湘桂两省商定建筑湘桂铁路办法。

2﹐22"一,一二"

甲、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三次全体会议闭幕,发表宣言,对外维护主权,对內和平统一,根绝赤祸,努力经济建设,消灭阶级斗爭。

乙、蒋委员长发表谈话:开放言论,集中人才,赦免政治犯予以自新之路。

丙、东北军长何柱国在高陵向东北军將领说明时局真相。

丁、王树常、莫德惠过杭州赴奉化访张学良。

戊、西南民航公司【长庚】号机在广东三水失事坠河。

2﹐23"一,一三"

甲、行政院决议:"一"改组陕西省政府,任命委员厅长,"二"特派李宗仁、白崇禧为第五路军总副司令,李品仙为参谋\长。

乙、南京各界追悼西安殉难烈士。

丙、两日轮在温州洋面互撞,【南进丸】沉没。

2﹐24"一,一四"中央执行委员刘芦隱以与暗杀杨永泰案有关,在上海被捕。

2﹐25"一,一五"甲、中央委员张冲在陕与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等商洽,本日返京。

乙、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到京,东北军军师长吴克仁、周福成、李振唐等自西安过京,到上海"即赴奉化晤张学良"。

丙、外交部长张群辞职。

丁、北平市长秦德纯謁蒋委员长。

2﹐26"一,一六"甲、中央委员张冲又自南京抵西安,邀周恩来等来南京。

乙、日本內阁"外、陆、海、藏四省"研討对华政策,决先於经济及文化方面,进行积极交涉。

2﹐27"一,一七"

甲、北平市长秦德纯谈,冀察外交今后完全与中央一致。

乙、殷汝耕到天津运\动组织各界防共委员会。

丙、偽满皇帝溥仪宣布【帝位继承法】"由溥仪男系子孙之男子永世继承"。

2﹐28"一,一八"

甲、郑州日本特务机关案捕获之汉奸赵龙田枪决。

乙、杨虎城部开抵肤施"延安"附近。

3﹐1"一,一九"

甲、东北军师长吴克仁、李振唐、周福成、霍守义等到京,謁蒋委员长。

乙、第二批日军一千八百人自秦皇岛开驻平津。

3﹐2"一,二0"

甲、东北军开始自陕甘东调豫皖。

乙、孙蔚如等回西安。

3﹐3"一,二一"

甲、中央政治会议决议:"一"王宠惠任外交部长,"二"张群调为中政会秘书长"履行西安条件,以张为亲日派",曾仲鸣副之,"三"俞飞鹏真除交通部长,"四"国葬公葬另行指定墓地,不得於总理陵园界內造坟。

乙、杨虎城自三原返西安"杨在三原屡与共产党人员商洽"。

丙、佐藤尚武任日本外务省大臣。

3﹐4"一,二二"

甲、四川近日盛传刘湘將有军事行动,本日重庆行营参谋\长贺国光宴各长官辟谣,並令拆除城外工事。

乙、四川灾重,重庆冻饿死者两月来达二千八百七十人。

3﹐5"一,二三"甲、许世英访日外相佐藤。

乙、上海西安间电话通话。

丙、蒋委员长批准五年內湘粤赣川滇黔铁路建筑计划。

丁、冯玉祥自京返安徽巢县原籍。

戊、广东绥靖主任余汉谋\自上海返粤。

3﹐6"一,二四"

甲、日大使川越茂謁蒋委员长。

乙、特任徐永昌"山西清乡督办"为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

丙、派贺国光代理四川重庆行营主任。

丁、湘鄂赣粤四省物产展览会在广州开幕。

3﹐7"一,二五"新任外交部长王宠惠视事。

3﹐8"一,二六"

甲、外交部长王宠惠谈话,国家领土主权必须完整,国际关係必须以平等互惠为原则。

乙、日外相佐藤尚武在贵族院演说,外交须尊重对方,对华重新以平等地位进行谈判。

丙、华北日军参谋\长桥本群到上海。

丁、蒋委员长到上海。

3﹐9"一,二七"甲、行政院决议,嘉奖绥远抗战將领,阎锡山、傅作义敘一等宝鼎勋章,骑兵司令赵承綬二等宝鼎勋章。

乙、驻日大使许世英回国,抵上海。

丙、蒋委员长抵庐山牯岭。

3﹐10"一,二八"

甲、宋哲元返北平,谓在津与日司令田代会晤数次,中日经济合作自路矿入手,先修筑沧石路,开採龙烟铁矿,但尚未作决定。

乙、甘肃主席于学忠自西安回兰州,结束省政。

丙、外交部长王宠惠接见各国使节。

3﹐11"一,二九"

甲、日外相佐藤在眾议院表示,仍不变更前內阁之对华政策"以3﹐8演说受右派指责"。

乙、中央推汪兆铭赴绥远致祭抗敌阵亡军民。

丙、沪西越界筑路区愚园路愚谷村因拒交房捐,工部局强行封锁,阻塞水电交通。

3﹐12"一,三0"

甲、中国共产党宣言接受【根绝赤祸】四项决议,愿开始谈判"一作3﹐15"。

乙、蒋委员长捐款六万元,救济陕甘之东北民眾。

丙、河北沧州走私韩人被缉私队枪击毙命。

丁、刘文辉自西康返川。

3﹐13"二,一"汪兆铭自南京飞抵太原。

3﹐14"二,二"

甲、蒋委员长自牯岭回抵南京。

乙、于学忠自兰州到西安。

丙、日本经济考察团由儿玉谦次率领到上海。

3﹐15"二,三"

甲、绥远抗战阵亡军民追悼大会在大青山举行,中央政治会议主席汪兆铭、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均参加。

乙、日本经济考察团到南京。

丙、成渝铁路开工。

丁、各地举行中国童子军纪念节庆祝会。

3﹐16"二,四"

甲、蒋院长招待日本经济考察团,说明东方精神特点,强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希望日本停止在华北活动。

乙、绥远举行阅兵典礼,汪兆铭主席有沈痛训话。

丙、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部召开华北驻在武官会议。

3﹐17"二,五"甲、绥远蒙古政务委员会举行周年纪念会,汪兆铭、阎锡山演说,勗勉民族自救"汪、阎即回太原"。

乙、东北军將士发表致西北同胞告別书。

丙、中日贸易协会在上海欢宴日本经济考察团,会长周作民致词,谓发展两国经济,须先解消政治上之障碍。

丁、日武官喜多诚\一到开封,访商震、刘峙。

3﹐18"二,六"

甲、重庆行营代主任贺国光偕四川主席刘湘代表邓汉祥到南京,商洽川局,解释谣諑。

乙、中日贸易会在上海开首次会议。

丙、汪兆铭回抵南京。

丁、于学忠部第五十一军离兰州东开,由中央军第九十七师孔令恂部接防。

戊、河南旱灾极重,賑务委员长朱庆澜到汴调查。

己、英大使许阁森自汉口到广州。

3﹐20"二,八"

甲、特派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为参加英王乔治六世加冕典礼特使,海军部长陈绍宽为副使。

乙、林主席自南京赴汉口。

丙、广东省府主席黄慕松病卒。

丁、上海走私日鲜浪人偷运\铜元"约值万余元"

,殴伤海关关员七人。

戊、宋庆龄发表中国不亡论。

3﹐21"二,九"甲、江海关缉私人员宣言,希望日方自动处置走私浪人。

乙、禁烟总监蒋中正委派十四省市禁烟特派员。

丙、中暹协会在南京成立。

3﹐22"二,一0"

甲、林主席到武昌,即赴湖南。

乙、西藏大格西喜饶嘉错到上海"应聘讲学"。

丙、日武官喜多诚\一到济南访韩復矩。

3﹐23"二,一一"

甲、行政院决议:"一"任命吴铁城为广东省政府主席,"二"以俞鸿钧代理上海市长,"三"任陈庆云为中央航空学校校长。

乙、蒋委员长到杭州。

丙、日人在厦门偷运\铜元,被截获。

3﹐24"二,一二"

甲、中央政治会议通过:"一"中央储备银行组织法,"二"捲烟加税。

乙、林主席到广州,官民热烈欢迎。

丙、上海日本走私浪人殴伤海关职员。

3﹐25"二,一三"

甲、派翁文灝为参加英王加冕使团秘书长,曾溶甫、郭秉文、储昌年等为参赞。

乙、中央常会决议,以章嘉呼图克图为国民政府委员。

丙、天津厦门海关截获偷运\大批铜元。

丁、蒋经国获史达林许可,离莫斯科回国。

3﹐26"二,一四"

甲、周作民、儿玉谦次分別发表声明,中日经济提携,决定各推代表共同研究联络金融业及改进棉产二事。

乙、四川主席刘湘谈话,谓川谣不足凭信。

丙、绥境蒙政会委员长沙王到北平。

丁、京粤及京并长途电话通话。

戊、北平、天津日军演习以华军为假想敌。

3﹐27"二,一五"

甲、加派驻英大使郭泰祺为参加英王加冕典礼副使。

乙、儿玉谦次率领之日本经济考察团离沪返国,海关於其所乘之【上海丸】船上破获浪人私运\铜元五十余万枚。

3﹐28"二,一六"

甲、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自西安飞抵上海。

乙、参谋\总长程潜自南京飞汉口转赴桂林。

军政部次长陈诚\飞广州。

3﹐29"二,一七"

甲、杨虎城、于学忠到杭州,謁蒋委员长。

乙、刘湘电请何应钦、张群入川。

丙、林主席在广州祭黄花冈烈士。

丁、前义大利财政部长史丹法尼到上海,应聘为财政部顾问。

3﹐30"二,一八"

甲、行政院决议:"一"任命朱绍良为甘肃省政府主席,"二"派冯治安、邓哲熙、章士釗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王克敏等辞"。

乙、于学忠赴奉化謁张学良。

丙、司法院长居正到北平视察。

丁、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永野修身率舰七十余艘抵青岛会操"4﹐1开始"。

3﹐31"二,一九"

甲、实业部长吴鼎昌自京到成都,与刘湘商洽川事。

乙、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復矩到杭州謁蒋委员长。

丙、日本议会被解散。

3﹐?延安前红四方面军军官谋\反抗斗爭张国燾,未成。

4﹐1"二,二0"

甲、中央常务委员会决议,蒋院长再给病假二月,由外交部长王宠惠代理行政院长职务。

乙、蒋委员长到上海,送孔祥熙等赴英。

丙、李宗仁、白崇禧就任第五路军总、副司令职。

丁、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在南京开幕。

戊、中国气象学会在南京开年会。

己、田代皖一郎到北平。

4﹐2"二,二一"

甲、孔祥熙、陈绍宽自上海启程赴英。

乙、杨虎城自上海回抵西安。

丙、全国气象会议在京开幕。

丁、偽满皇帝溥仪之弟溥杰与日本贵族女子嵯峨浩子结婚。

4﹐3"二,二二"甲、蒋委员长返奉化原籍休养。

乙、四川经济建设分会成立。

4﹐4"二,二三"

甲、江苏高等法院对沈钧儒、章乃器、邹韜奋、史良、李公朴、沙千里、王造时等七人提起公诉。

乙、韩復矩自上海北返济南。

4﹐5"二,二四"

甲、外交部长王宠惠重申外交平等互惠原则。

乙、林主席离粤入湘,转赴桂林。

丙、京滇公路游览团自京出发。

丁、陕西、南京举行民族扫墓。

4﹐6"二,二五"

甲、代理行政院长王宠惠到院视事,以魏道明暂代院秘书长。

乙、实业部长吴鼎昌自成都回京。

丙、财政部拨四川賑灾款公债一百万元。

丁、绥境蒙政会委员长沙王到京。

戊、绥远主席傅作义到北平,访宋哲元。

4﹐7"二,二六"

甲、林主席到桂林,受隆重欢迎。

乙、日大使川越访外交部长王宠惠。

丙、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长刘文辉到成都。

4﹐8"二,二七"

甲、儿玉谦次向日外相佐藤报告来华经过。

乙、日海军大將大角岑生到上海检阅海军。

丙、平汉路在孝感撞车,死四人,伤六人。

4﹐9"二,二八"许世英访日大使川越。

4﹐10"二,二九"

甲、林主席离桂林北上"4﹐12到长沙"。

乙、许世英谈,改善中日关係,须具互忍、互信、互助精神。

丙、国货联合营业公司在京举行创立会。

丁、财政部统计上半年受走私损失约一千三百万元,华北佔八百万。

4﹐11"三,一"毛泽东在延安中共会议报告,中共仍保持其政策。

4﹐12"三,二"

甲、第一军胡宗南部自甘肃开驻徐州。

乙、行政院决议,任命周炳琳为教育部常务次长。

4﹐13"三,三"

甲、冯玉祥自南京赴奉化,访蒋委员长。

乙、四川万县大火,燬三千家。

4﹐14"三,四"

甲、重庆行营代主任贺国光到成都,与刘湘商川事六方案。

乙、各方要人集奉化,公祭蒋锡侯。

丙、重庆附近大火,焚千余家,万县大火再起。

4﹐15"三,五"

甲、林主席经武汉到南昌。

乙、新任甘省主席朱绍良自陕到沪。

丙、日大使川越否认经济提携为推行国防计划。

丁、中共发表【为巩固国內和平爭取民主权利实现对日抗战而斗爭告全党同志书】申明党的秘密与纪律,取得在民族革命中之领导地位。

4﹐16"三,六"

甲、立法院修正国葬法,葬费定一万元。

乙、日本外、财、陆、海四大臣决定【对支实行策】,【北支指导方策】。

4﹐17"三,七"

甲、林主席自江西返抵南京。

乙、重庆万县又大火,烧千余家。

4﹐18"三,八"

甲、蒋委员长自奉化到杭州。

蒋经国亦自俄抵杭州。

乙、天津交通银行经理徐柏园,南京金城银行副经理许宝华,在京杭国道余杭武康间被绑。

4﹐19"三,九"

甲、日使川越访外交部长王宠惠辞行,王请其转达中国意旨。

乙、賑务委员长朱庆澜到重庆勘灾施賑"4﹐21到成都"。

丙、刺汪兆铭、宋子文案由首都地方法院宣判,余立奎、张玉华、贺坡光三人处死刑,余六人徒刑。

4﹐20"三,一0"

甲、行政院决议,改组安徽省政府,以刘尚清任主席"刘东北籍,东北军大部移驻皖境"。

乙、蒋委员长自杭州到上海,入医院疗养。

丙、日本各报近日迭次发表对华挑衅消息,外交部训令驻日大使馆,有所指示。

丁、日外相佐藤、陆相杉山、海相米內討论对华问题。

戊、华南米业公司成立,宋子文为董事长。

己、中共之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

4﹐21"三,一一"

甲、驻陕甘之东北军东调完毕,第四十九军刘多荃、五十七军繆澂流部驻南阳周家口,第六十七军吴克仁、五十一军于学忠部驻皖北。

乙、铁道部表示沧口铁路应由部主持办理,地方当局不能有所主张。

丙、中政会修正土地法原则。

4﹐22"三,一二"中央常会通过修改国民大会组织法、代表选举法"大会职权专在制定宪法,选举法改正,代表名额增多"。

4﹐23"三,一三"

甲、冀察国外旅行团由天津市长张自忠率领启程东渡赴日本。

乙、天津海关截获大批走私砂糖人造丝。

丙、日轮长崎丸到沪,抄出私货,日鲜人持械图劫,殴伤关员。

丁、中英滇缅南段勘界会议完毕"在云南老厂开会"。

戊、京滇公路游览团到贵阳。

己、第二届美术展览会闭幕。

4﹐24"三,一四"魏宗瀚就任冀察外交委员会主席职。

4﹐25"三,一五"华北日本驻屯军开始演习。

4﹐27"三,一七"

甲、行政院决议:"一"派于学忠为江苏绥靖主任,"二"派王树常为豫皖绥靖副主任,"三"派何柱国为西安行营副主任,"四"以贺耀组代理甘肃省府主席,"五"设置豫皖苏三省驻军整理委员会,以刘峙为主任,整理东北军。

乙、西安绥靖主任杨虎城呈请辞职。

丙、宋哲元到张家口视察"4﹐29回平"。

丁、天津学生联合会发表宣言,主武装缉私。

4﹐28"三,一八"

甲、日大使川越茂返国。

乙、义大使柯賚呈递国书。

4﹐29"三,一九"

甲、京滇公路游览团到昆明。

乙、第四十九军军长刘多荃在豫遇刺受伤,到沪就医。

4﹐30"三,二0"甲、蒋委员长准杨虎城辞职,並派出洋考察军事。

乙、蒋委员长自上海到杭州。

5﹐1"三,二一"

甲、英日在伦敦谈判中日问题。

乙、美总统罗斯福签署新中立法案。

丙、芬兰公使华尔槐纳呈递国书。

丁、周恩来发表【我们对修改国民大会法规的意见】。

戊、陈云、滕代远抵星星峡,迎徐向前等七百余人去迪化。

5﹐2"三,二二"

甲、青岛驻防税警增加二营。

乙、绥远省府主席傅作义到平地泉视察。

5﹐3"三,二三"

甲、汪兆铭在中央纪念周报告,对日抗而不排。

乙、宋哲元赴天津,与日方续有接洽。

丙、新任驻美大使王正廷离上海赴任。

丁、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大会在延安开幕,毛泽东报告【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5﹐8闭会"。

5﹐4"三,二四"

甲、各地学生纪念【五四】运\动。

乙、日关东军司令植田在承德召开会议,策划进攻绥远。

5﹐6"三,二六"

甲、日关东军司令植田自承德飞察哈尔嘉卜寺,晤德王。

乙、行政院公布粮食调节办法。

丙、南京济南间长途电话通话。

5﹐7"三,二七"

甲、蒋委员长及汪兆铭到上海,商谈伦敦英日谈判事。

乙、驻美大使王正廷过日本,访晤日本外、陆两相。

丙、国府令西安绥靖公署裁撤。

丁、京滇公路游览团离昆明东返。

5﹐8"三,二八"

甲、日军一旅团增防热察边境。

乙、蒙古沙王离京北返。

5﹐9"三,二九"

甲、广西绥靖主任李宗仁发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设计划。

乙、日关东军司令植田自察哈尔嘉卜寺飞返长春。

5﹐10"四,一"甲、天津日军司令田代召开军事会议。

乙、日本外、陆、海三相会商对华政策,川越茂报告中日关係。

5﹐11"四,二"

甲、行政院决议任命薛岳代理贵州省府主席。

乙、宋哲元以对日问题困难,回山东乐陵原籍。

丙、朱庆澜到甘肃酒泉勘灾。

5﹐12"四,三"甲、中央政治会议通过二十六年度国家概算十万万零六十四万九千四百七十八元。

乙、太原二日人酒醉,留宿警察局"日报谓为排日事件"。

丙、傅作义到百灵庙视察。

丁、于学忠部第五十一军自安徽移防江苏。

戊、京滇公路游览团在贵阳分两队入川桂。

己、英王乔治六世今日举行加冕典礼。

5﹐13"四,四"

甲、军政部长何应钦与刘峙、于学忠、陈诚\、何柱国、繆澂流等开始商谈东北军整理问题。

乙、天津走私日人殴辱海关人员及警长,架去二人"5﹐15释放",强佔小西门分卡。

5﹐14"四,五"

甲、甘肃省府代主席贺耀组到兰州。

乙、绥远主席傅作义到锡拉穆楞召"大庙"视察"5﹐16回省"。

5﹐15"四,六"

甲、驻华日本武官喜多诚\一到昆明。

乙、英大使许阁森访外交部长王宠惠,述英日谈话情形。

丙、孔祥熙、陈绍宽覲英王辞行。

丁、武昌地方法院开审刘芦隱案"即刺杨永泰案"。

5﹐16"四,七"內政部长蒋作宾到济南视察。

5﹐17"四,八"

甲、蒋委员长自上海返南京。

乙、监察使周利生弹劾北寧铁路局长陈觉生不遵缉私命令。

丙、京滇游览团北路抵成都,南路抵桂林。

5﹐18"四,九"

甲、蒋委员长召见旧东北军將领于学忠、何柱国等。

乙、东北大学学生数百人反对新任校长臧启芳,要求释放张学良,擬入京请愿,盘踞北平车站。

丙、重庆绅耆謁四川主席刘湘,询问谣言,刘谓绝对拥护中央,努力救灾。

丁、行政院决议改组广东省政府,任命各厅长。

戊、日轮富岛丸在香港爆炸,死三十四人。

5﹐19"四,一0"

甲、驻华日本武官喜多诚\一自云南到成都,晤刘湘。

乙、旧东北军整理方案在京决定,刘峙、王树常返开封。

丙、中美无线电话正式通话。

5﹐20"四,一一"

甲、孔祥熙与英外相艾登晤谈,艾登保证必尊重中国利益。

乙、刘湘发表谈话,解释川事,拥护中央。

丙、传刘湘扣留四川賑款,财政部去电查询。

丁、新疆南疆回麻木提,阿不都尼牙孜攻疏附,和闐之马虎山应之。

戊、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在京开幕。

5﹐21"四,一二"甲、孔祥熙与英财相张伯伦枢密大臣麦克唐纳晤谈。

乙、日內阁会议,商对英对华外交。

丙、华北日本领事会议。

丁、刘湘之代表刘航琛到京,解释川事。

5﹐22"四,一三"

甲、汕头日领事馆职员青山清拒报户名,殴伤中国警察。

乙、內政部长蒋作宾到天津视察。

丙、宋哲元、韩復矩会於商河毛家寺。

丁、川省局势缓和,人心大定。

5﹐23"四,一四"

甲、冯玉祥自南京到泰山。

乙、美国煤油大王洛克斐勒卒。

丙、京滇游览团南路在衡阳解散。

5﹐24"四,一五"

甲、內政部长蒋作宾到北平视察。

乙、日本军舰向汕头开动。

丙、日本各报对汕头事件故作夸大宣传,並云中国对华北已开始变动之工作。

丁、京滇游览团在重庆被灾民包围,要求救济。

5﹐25"四,一六"

甲、行政院通过四川省賑灾公债一千二百万元。

乙、刘湘电京,接受整军方案。

丙、日大使馆及广州领事抗议汕头事件。

丁、韩復矩到泰山,謁冯玉祥。

戊、孔祥熙离英赴日內瓦。

己、刺唐有壬案凶犯二人被判死刑。

5﹐26"四,一七"

甲、南京、泰山分別举行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誓师纪念。

乙、日本內阁討论汕头事件。

丙、华北日武官举行会议。

丁、天津日本浪人强佔海关分卡。

5﹐27"四,一八"

甲、蒋委员长自南京到庐山。

乙、日政府训令日代办二次向我提汕头案抗议。

丙、杨虎城自西安到上海"原定於月初离陕,后以故缓行,因之谣言颇多"。

5﹐28"四,一九"于学忠、何柱国等到开封,出席豫皖苏三省整军会议。

5﹐29"四,二0"

甲、行政院长蒋中正销假视事。

乙、冯玉祥到济南,当日返京"传云係晤宋哲元"。

丙、天津市长张自忠偕冀察国外旅行团自日本回抵北平。

5﹐30"四,二一"

甲、孔祥熙、陈绍宽覲见义大利王。

乙、冯玉祥自济南返抵南京。

5﹐31"四,二二"

甲、日本驻瑞士公使天羽到南京晤王宠惠。

乙、日本林铣十郎內阁总辞职。

6﹐1"四,二三"

甲、豫皖苏三省驻军整理委员会在开封开会。

乙、行政院决议驻比使馆升为大使馆。

丙、惠通公司与日本航空会社办理之天津东京间联航实行;中央电津制止,无效。

丁、华北日本领事在青岛开会。

戊、温溪造纸公司在上海开创立会。

己、日本近卫文●奉命组阁。

6﹐2"四,二四"

甲、察北崇礼、张北民眾纷起自卫,袭佔崇礼托拉盖庙偽警察所。

乙、日舰四艘到汕头,汕头市长抗议。

6﹐3"四,二五"甲、中央常会通过以党歌为国歌。

乙、汕头事件调查竣事。

6﹐4"四,二六"

甲、蒋委员长谈话,集思广益,迈进建设,望全国专门家智识界与政府合作。

乙、中共代表周恩来到庐山晤蒋委员长,商国民大会代表问题。

丙、杨虎城、宋子文到庐山,謁蒋委员长,刘湘代表刘航琛亦到。

丁、察北武装民眾,断绝张北、化德交通。

戊、日本近卫文●內阁成立,广田弘毅任外相。

6﹐5"四,二七"

甲、刺杨永泰案宣判,刘芦隱处徒刑十年。

乙、日外相广田发表谈话,对华三原则已不適用,將力使外交脱离政爭。

6﹐6"四,二八"绥远举行防空演习。

6﹐7"四,二九"

甲、內政部长蒋作宾自华北回京。

乙、冀察平津开始筹备国民大会代表选举"6﹐10成立总监督处"。

丙、日外相广田宣称,决从大处改善中日关係。

6﹐8"四,三0"

甲、川康军整理方案在庐山商妥。

乙、国军飞机一队飞绥东、绥北、绥西。

6﹐9"五,一"

甲、孔祥熙到柏林。

乙、中央政治会议决议任钱泰为首任驻比大使。

丙、上海面粉交易所发生风潮。

6﹐10"五,二"

甲、上海纱布交易所发生风潮。

乙、广东省政府委员邹敏初"前任财政厅长"以操纵金融,蒋院长令解京讯办。

丙、交通部请制止惠通公司私运\航空信件。

丁、南京贵阳间长途电话通话。

戊、刘峙到西安。

己、河北省国民大会代表选举事务所成立。

6﹐11"五,三"

甲、沈钧儒、王造时、邹韜奋、章乃器、沙千里、李公朴、史良案在苏州开审。

乙、实业部次长程天固到上海查办纱布交易所风潮。

丙、孔祥熙与德国航空部长戈林晤谈。

6﹐12"五,四"刘湘代表卢作孚"四川建设厅长"到庐山,商洽川政及整军事宜。

6﹐13"五,五"

甲、德国元首希特勒接见孔祥熙。

乙、上海筹募黔灾义賑会通过急救办法。

6﹐14"五,六"四川省政府委员关吉玉携蒋委员长手函回成都,向刘湘报告。

6﹐15"五,七"甲、行政院决议:"一"通过灾荒根本救济办法,"二"专科以上之国立学校"如交通大学"均归教育部管辖"除军警学校","三"广东省政府委员邹敏初撤职查办。

乙、蒋委员长发表【暑假期间对於救国最有效力的工作是什么】。

丙、外交部向日使馆抗议惠通公司私运\邮件。

丁、刘航琛到成都,向刘湘报告川康整军问题。

戊、财政部续拨陕甘青桂賑款各十万元。

己、日內阁通过日【满】一体经济方案,加强对【满】统制。

6﹐16"五,八"

甲、孔祥熙自欧赴美。

乙、上海纱布交易所风潮解决。

6﹐17"五,九"

甲、刘湘电蒋委员长,表示川康整军意见。

乙、宋子文自上海到广州,整理粤省金融。

6﹐18"五,一0"甲、外交部长王宠惠答日记者,中日关係应基於互惠平等原则,第一步须先取消冀东偽组织。

乙、冯玉祥到庐山。

6﹐19"五,一一"

甲、派宋哲元为国民大会河北省、北平市、天津市代表选举指导员。

乙、许世英謁蒋委员长商对日外交。

6﹐20"五,一二"

甲、宋子文以财政部名义发表改革广东幣制令,收回毫券,明年一律用国幣。

乙、湖北省府主席黄绍竑到庐山,任训练总队长。

丙、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闭幕。

6﹐21"五,一三"甲、华北日军司令部成立临时作战课。

乙、军政部长何应钦说明整理军队之必要。

丙、孔祥熙抵纽约。

6﹐22"五,一四"甲、军政部长何应钦以川康军整理方案十一条电达川康绥靖主任刘湘,军队直隶中央,统一经理。

乙、行政院决议撤销甘肃绥靖公署。

丙、日大使川越在东京谈话,无从速进行中日谈判之意。

丁、实业部长吴鼎昌亲到上海纱布交易所澈查纱市风潮。

戊、我国当选国际劳工会议理事。

6﹐23"五,一五"

甲、汪兆铭、蒋中正柬邀各大学教授专家於七月十五日到牯岭谈话。

乙、实业部长吴鼎昌澈查上海面粉交易所风潮,非面粉厂家不得做买卖。

6﹐24"五,一六"冀察政务委员会令冀察平津四省市亟速办理国民大会代表选举。

6﹐25"五,一七"甲、立法院通过:"一"二十六年度国家总预算案,"二"中央储备银行法,"三"军事征用法。

乙、日使川越谈话,中国须认清日本生存与发展之权利及【满洲国】之生存与华北间之必然的联系。

丙、英下院討论远东问题,外相艾登声明决不牺牲中国之利益而与日本成立谅解。

丁、孔祥熙与纽约银行界討论中国金融问题,成立初步协定。

戊、刘湘电蒋委员长及军政部何部长接受二十二日之整军方案。

6﹐26"五,一八"

甲、外交界表示,英日谈判必须尊重中国主权领土及行政之完整,且必须事前征询中国之意见。

乙、丰台日军七百余名在宛平县河套演习。

丙、广西绥靖主任李宗仁到广州,与宋子文商討整理该省金融问题。

6﹐27"五,一九"

甲、林主席自南京赴庐山。

乙、浙江、闽北大水成灾。

6﹐28"五,二0"

甲、各省军政长官,及暑期受训之军官、县长、校长等相继到达庐山。

乙、孔祥熙到华盛顿,与美国务卿赫尔、财长摩根索討论财政商务问题。

丙、南京至北平、天津、青岛、保定之长途电话通话。

丁、关东军司令官、朝鲜总督、南满铁道总裁、华北屯驻军司令官在大连会议。

6﹐29"五,二一"

甲、行政院决议,派何应钦为川康军事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顾祝同、刘湘副之,贺国光、邓锡侯、刘文辉、杨森、孙震、徐源泉、夏斗寅、李家鈺等十九人为委员。

乙、日大使川越茂自日本抵上海,谓调整国交尚非时机。

丙、宋子文、李宗仁到桂林,商整理桂幣。

丁、前西安绥靖主任杨虎城离沪出国。

戊、财政部税务署长吴启鼎、苏浙皖统税局长盛昇颐以投机操纵纱布交易,被免职扣押"人心大快"。

6﹐30"五,二二"

甲、美总统罗斯福延见孔祥熙。

乙、驻日大使许世英访日大使川越茂於上海。

丙、日偽军在黑龙江堪察加岛附近击沉俄砲舰一只"6﹐19俄军佔领堪察加岛"。

7﹐1"五,二三"宋子文自桂林飞抵庐山"明日回上海"。

7﹐2"五,二四"

甲、立法院通过妨害国幣惩治条例,私运\银幣铜幣或银类出口者处死刑或七年以上之徒刑。

乙、上海十四家丝厂女工万余人罢工。

7﹐3"五,二五"

甲、何应钦、顾祝同到庐山,商川康整军事。

乙、汪兆铭、王宠惠到庐山。

丙、天津捕获汉奸招兵犯。

丁、上海第一特区地方法院对吴启鼎、盛昇颐纱市投机案开侦察庭。

7﹐4"五,二六"

甲、庐山暑期训练团第一期开始,孙连仲、黄绍竑任总队长,胡宗南、吴奇伟等任大队长。

乙、苏俄飞机助盛世才,轰炸新疆阿克苏附近之马虎山部。

7﹐5"五,二七"

甲、军政部长何应钦及顾祝同到重庆,川康绥靖主任刘湘及各军长亦到。

乙、天津日军在独流一带演习。

丙、察北民军首领李庭芳攻张北不克。

丁、财政部禁止小麦出口,並恢復征收杂粮出口税。

7﹐6"五,二八"

甲、川康整军会议在重庆开幕,何应钦报告整军之意义。

乙、连日热河及察北化德间运\输极形忙碌。

丙、寧夏民政厅长李翰园到西蒙额济纳旗"7﹐5",即將日本之特务工作人员十余名送往酒泉。

丁、行政院会议在庐山举行,决议厦门大学改为国立"湖南大学亦改国立"。

戊、张元济"菊生"函大公报,主由法院严究上海纱布风潮操纵案"7﹐8胡適函该报响应"。

7﹐7"五,二九"

甲、日军在卢沟桥演习攻战,夜十一时藉口搜查失踪哨兵,突攻宛平县城;我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冯治安部吉星文团奋起抵抗。

乙、唐山日军沿北寧路演习爭夺战。

丙、中华工业联合会电请蒋委员长,澈查上海纱布交易操纵案。

7﹐8"六,一"

甲、日方要求我军自卢沟桥撤退,冲突再起,北平戒严,城门关闭。

乙、日军参谋\和知、武官今井与北平市长秦德纯成立协议:一、双方停止军事行动,二、双方出动部队各返原防,三、卢沟桥仍由中国军队驻守,宛平县城由石友三之保安队接防。

丙、日大使川越茂自上海赴青岛。

丁、天津日军向丰台及卢沟桥增兵。

戊、天津日军部派代表飞赴长春,商调关东军入关增援。

己、外交部向日使馆提出口头抗议"下午六时半"。

庚、驻日大使馆向日外务省口头抗议,要求立即制止一切军事行动。

辛、外交部长王宠惠与苏俄大使鲍格莫洛夫商谈互不侵犯及互助协定。

壬、中国共产党通电主武装保卫华北,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进攻。

癸、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电蒋委员长,严令第二十九军保卫平津华北,红军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

子、冯玉祥电勉第二十九军將士为捍卫国家,勇敢奋斗。

丑、孔祥熙再晤美总统罗斯福及财长摩根索。

寅、诗人陈石遗"衍"在福州卒,年八十二岁。

7﹐9"六,二"

甲、晨二时起,卢沟桥停战,军队各返原地。

乙、日本阁议,决定对华態度。

丙、外交部长王宠惠自庐山飞返南京。

丁、庐山暑期训练补行开学典礼,蒋委员长出席训话。

戊、蒋委员长电宋哲元积极准备,谈判须不丧丝毫主权。

己、蒋委员长命孙连仲部两师,庞炳勛部一师,高桂滋师向石家庄保定集中。

庚、川康整军会议闭幕。

辛、蒋委员长派蒋鼎文代理西安行营主任"顾祝同赴川"。

壬、北平中国教育学会年会决定不参加东京世界教育会议"因日本邀偽国参加"。

7﹐10"六,三"

甲、晨二时半,卢沟桥日军復行进攻,包围宛平县城。

丰台至北平路轨被日军拆毁。

乙、外交部向日大使馆提出书面抗议,责日方违背八日协议,要求立即制止军事行动,即日撤兵,並切实制止非法之驻军与演习。

丙、关东军自瀋阳开抵山海关。

丁、蒋委员长以日人诡计,电令各军仍切实准备,並令宋哲元星夜赶筑国军防线工事。

戊、军政部长何应钦自重庆飞回南京。

己、孔祥熙与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谈判结束,发布共同宣言,两国政府已成立协定,以中国白银购美国黄金,实行货幣合作。

庚、上海工商界领袖虞洽卿、穆湘玥、杜月笙謁蒋委员长,报告纱布交易风潮情形。

7﹐11"六,四"

甲、卢沟桥中日军继续冲突,黄土坡亦有接触,北平西之八宝山有剧战。

乙、宋哲元自乐陵到天津,即派张自忠张允荣与日方秘密议定三款条件:一、卢沟桥及其附近之中国驻军即时撤退,改以保安队维持治安,二、中国方面道歉並惩罚责任者,三、实行防共,彻底取缔抗日。

丙、外交部发表声明,卢沟桥事件转趋严重,责在日方,日如再误,远东將陷危险。

驻日大使馆再提抗议,请日方制止华北日军之违法背信行动。

丁、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秦邦宪到庐山,参加会议。

戊、何应钦召开作战方针及策略会议。

己、日本首相近卫文●召集紧急会议,决定军队调动计划。

外务省发表声明,华北事件应现地解决。

庚、香月清司到天津,接任华北日本驻屯军司令。

辛、宪政协会在上海成立。

7﹐12"六,五"

甲、蒋委员长电令宋哲元本不屈服、不扩大方针,就地抵抗"侍从室主任钱大钧促宋赴保定指挥"。

乙、宋哲元发表谈话,谓能平即能和,盼负责者以东亚大局为重。

外交部发言人称,关於卢沟桥事件任何解决办法,未经中央核准者,自属无效。

丙、日首相近卫召各界谈话,要求赞助政府政策。

丁、日参事官日高信六郎、陆军武官大城户、海军武官中原向外交部质询中央军向河北调动情况,王宠惠主双方停止军事调动,並將军队撤回原地。

戊、驻日代办杨云竹正式向日外务省提出抗议。

己、卢沟桥驻军撤至长辛店及衡门口。

庚、平津交通今晨又恢復。

辛、公布军事征用法。

壬、英外相艾登告日大使吉田茂,及中国大使郭泰祺,希望华北事件勿扩大。

另照会美国,採取互相諮询办法。

癸、中美订立稳定货幣协定"一作7﹐14"

7﹐13"六,六"

甲、蒋委员长电宋哲元,决心全力抗战,盼与中央一致,勿受敌欺。

乙、日阁员全体出动,要求各界拥护政府之对华政策。

丙、大红门日军进袭南苑及永定门,被我军击退。

丁、近二日到天津之日兵车共十二列,飞机四十架。

戊、行政院各部长自庐山回京。

己、驻美大使王正廷访美国务卿赫尔。

7﹐14"六,七"

甲、天津市长张自忠自北平返天津,据云我军已復员,日军则未尽撤退。

齐燮元亦赴津,助宋哲元进行和议。

乙、宋哲元派陈觉生、邓哲熙,继续与天津日军参谋\长桥本群等接洽。

丙、日使川越自青岛到天津,晤日军司令香月。

丁、日军六百余人自天津开至廊坊落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