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1929──中华民国十八年己巳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1929──中华民国十八年己巳 郭廷以

1﹐1"一一,二一"

甲、国民政府蒋主席发表告国民书,希望於三年內以和平方法废除不平等条约。

乙、国军编遣会议开幕"事先冯玉祥曾建议先编遣各集团军总司令部,依次及於总指挥部、军部、师部"。

丙、励志社成立"蒋中正等所发起"。

丁、外交部特派员程演生到暹罗,商订约事"不果"。

戊、会剿赣西井冈山红军之湘军刘建绪师部自行撤回湖南桂东" 时湖南何键与武汉方面相结,阴谋\驱逐湖南省府主席鲁涤平"。

1﹐2"一一,二二"白崇禧称病不出席编遣会议"时蒋中正已感李宗仁不易就范,阎锡山復从中离间蒋与冯玉祥关係"。

1﹐4"一一,二四"

甲、毛泽东、朱德乘湘军刘建绪部西撤,率红军第四军"约四千人"自井冈山东南走遂川,留彭德怀、黄公略之红军第五军"约三千人"守井冈山下之大小五井"此事一谓在1928﹐11﹐29误;一谓在1﹐17;第七师第二十一旅长李文彬回忆录谓事在1﹐2;此处据TheLifeandTimesofChu-Teh"。

乙、国务会议通过"一"民国十八年賑灾公债条例,"二"导淮委员会组织条例,"三"首都建设委员会组织条例。

丙、热河省党务指导委员反对汤玉麟任省政府主席,全体向中央辞职。

丁、中央代表周震鳞、王用宾、黄一欧到瀋阳,与张学良商东北党务"东北自设党务筹备处,禁止中央所派党务指导委员活动"。

戊、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通过广州暴动之政治结果及其歷史意义。

1﹐5"一一,二五"甲、编遣会议举行第一次大会,议决设置经理、编制、遣置、提案、国防各组审查委员会。

乙、军事参议院长李宗仁,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阎锡山,內政部长赵戴文就职。

丙、四川刘湘败【同盟军】杨森,占万县"杨部旋退营山、遂安"。

丁、驻美公使伍朝枢与美国务院远东科长StanleyK。

Hornbeck开始商谈撤销在华领事裁判权问题。

1﹐7"一一,二七"甲、沪寧火车在南京尧化门被劫。

乙、上海总商会等八十余团体电中央,反对财政部展缓裁厘及举办特种消费税。

丙、红军毛泽东、朱德佔领江西遂川之大汾。

1﹐8"一一,二八"

甲、奉天苏俄领事向张学良抗议收回中东路电话管理权。

乙、行政院会议准代理总税务司易紈士辞职,以梅乐和继任。

丙、编遣会议第二次大会,由何应钦、曹浩森、朱綬光、李宗仁、李济琛、王树常分別报告第一、二、三、四集团军、第八路军、东北军缩编情形及收支状况。

1﹐9"一一,二九"

甲、中央政治会议通过中英、中法、中德、中荷、中瑞、中挪关税协定。

乙、黑龙江路权自主会代表于成泽到京请愿,反对建筑长大路,宣告东省与日本所订密约无效,收回南满安奉两路及旅大,建筑敦化海林铁路,开发葫芦岛。

丙、汉口工界为水杏林案对日罢工,封锁日租界,日兵復逮捕水杏林之兄裕林。

丁、寧夏省政府成立"主席门致中"。

1﹐10"一一,三○"甲、财政部正式以英人梅乐和代易紈士为总税务司"1﹐8行政院决议"。

乙、红军毛泽东、朱德自江西遂川经上犹、崇义佔领大庾。

1﹐11"一二,一"

甲、前张作霖之顾问日人町野武马分访张学良、杨宇霆,要求履行1928﹐5﹐15之铁路协定。

乙、晚,张学良杀杨宇霆"年四十四岁"、常荫槐,並宣布两人罪状,谓其阻挠易帜、滦东撤兵、交还车辆、滥用公款、图谋\不轨" 或谓杨与日本相结,对张多所掣肘,而实以张对杨有私怨,其左右之郭松林旧部復从而陷害之,杨又擅购日本步枪二万枝,张益认为杨不利於己。 常为杨之亲信。 或谓杨与白崇禧通,谋\抗中央及张;或谓杨主开放东北,遭日之忌"。

丙、宋子文向编遣会议报告财政问题,谓中央收入仅有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当由编遣会议通过:"一"以后军费概由中央筹发,各省不得截留应解中央款项。

"二"设置决定兵额,实施编遣办法大纲及编遣进行程序大纲审查委员会。

1﹐12"一二,二"

甲、瀋阳日本总领事林久治郎要求张学良速决吉会"敦图"铁路等问题"张答以由中央办理"。

乙、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张学良、副司令长官张作相、万福麟视事。

丙、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张学良、张作相、张景惠、万福麟、汤玉麟、方本仁、翟文选、王树翰、刘尚清、刘哲、莫德惠、袁金鎧、沈鸿烈为委员。

丁、奉天省政府成立。

戊、江西剿匪军第七师第二十一旅李文彬部收復大庾县城。

1﹐13"一二,三"

甲、东三省日领事会议,对满蒙悬案必要时採取强硬性手段。

乙、北平政治分会决定要求张学良撤退关內驻军,交还滦东五县,放回车辆。

丙、铁道部长孙科电请张学良放还所扣车辆。

丁、江西剿匪军李文彬第二十一旅,败红军朱德、毛泽东於大庾梅岭"独立营长张渭等战歿"。

1﹐14"一二,四"

甲、外交部长王正廷再与上海日总领事矢田谈山东日军撤退及关税问题。

乙、江西剿匪军李文彬旅再败红军於广东南雄之乌径、大埔塘,毙红军第二十八团党代表何挺颖,第三营营长周访"红军走龙南,李旅追至邓坊,约三日后,合刘士毅旅再败之於寻鄔之天花寺、吉潭圩,北进会昌,朱德妻萧贵莲被俘"。

丙、瀋阳日领事林久治郎向张学良否认苏俄与日方谈判售让中东路事"时传奉天当局准备收回该路,张学良之顾问英人端訥,白俄主先组织一中东路调查委员会,慎重將事"。

丁、国府命行政院严令各省市政府遵照处理逆产条例办理,不得违章扰民。

戊、建设委员会上海国际无线电台开始与欧美通报"时建设委员会与交通部无线电台竞爭剧烈"。

1﹐15"一二,五"国府明令免去杨森本兼各职,听候查办,並命刘文辉、刘湘、邓锡侯、田颂尧处理四川善后。

1﹐16"一二,六"

甲、中央政治会议决议:"一"所有各省对外交涉,统归中央办理,无论何国,凡与各省所订协定,概不承认,"二"以冯玉祥为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三"以张人杰为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四"以林森为侨务委员会委员长。

乙、关內奉军开始撤退。

丙、传哈尔滨俄领事馆密谋\在南京瀋阳等地实行暗杀。

丁、招商局【新华】轮在香港洋面沉没,溺毙四百余人。

1﹐17"一二,七"日使芳泽谦吉在东京发表声明书,將以全力谋\中日交涉之解决。

1﹐18"一二,八"

甲、任命伍朝枢为驻美公使,施肇基为驻英公使。

乙、北平政治分会令北平市政府妥擬收回使馆区行政权办法"外交团认为为时尚早"。

1﹐19"一二,九"

甲、梁启超病卒於北平,年五十七岁"1873至1929"。

乙、日使芳泽谦吉抵上海。

丙、济南日侨开会反对撤退日军。

丁、英外相张伯伦电英使蓝浦生,允考虑废止对华禁运\军火令" 1928﹐12﹐15中国海军当局曾商请英使蓝浦生向英购置舰艇,1﹐4蓝浦生电英外部主废止禁运\军火令"。

1﹐20"一二,一○"

甲、哈尔滨俄领事馆决破坏瀋阳与南京之妥协。

乙、西北科学考察团由徐炳昶及斯文赫定率领回抵北平。

1﹐21"一二,一一"甲、日本武官松井、佐佐木等在上海商山东撤兵问题。

乙、汉口日水兵掳【海安】轮船,拘禁工人"日人谓该轮为江防局所有,借与罢工委员会驶用"。

丙、全国反日会代表向中央请愿。

丁、教皇驻华代表刚恒毅声称天主教徒接受中国法律管理。

戊、江苏奉贤共产党滋事。

1﹐22"一二,一二"

甲、国府明令自二月一日施行新税则后,所有內地税局及煤油特税局均裁撤,其事务归併海关办理。

乙、编遣会议:"一"推吴敬恒、谭延闓、蒋中正、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李济琛、张学良、杨树庄、何应钦、宋子文为常务委员,李济琛为总务主任,李宗仁为编组部主任,冯玉祥为遣置部主任,阎锡山为经理部主任。

"二"通过编遣区组织大纲。

"三"取消海军总司令部,设海军编遣区办事处,除第一、第二舰队外,以渤海舰队为第三舰队,广东各舰为第四舰队。

丙、出席编遣会议之海军代表陈绍宽、陈季良因所提各案未获通过,离京回沪,电请辞职"1﹐27蒋中正主席挽留"。

丁、北平大学学潮解决,改北京大学为【北平大学北大学院】。

戊、美国天主教士EdwardYoung在江西大庾"南安"为朱德、毛泽东所掳,限三日內以二万元赎回"同时尚有德教士Schram及妻子被掳,不久均释放"。

1﹐23"一二,一三"

甲、四川军人刘湘、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共商善后,擬打破防区制。

乙、日使芳泽、法使玛泰尔自上海到南京。

丙、蔡元培、蒋梦麟向中央政治会议提议褒奖梁启超,並予抚卹,以胡汉民反对,未果。

1﹐24"一二,一四"甲、王正廷与法使玛泰尔开始谈判修订越南陆路通商条约。

乙、中央宣传部招待记者,说明【出版品审查条例】"该条例为报界所不满"。

1﹐25"一二,一五"

甲、国军编遣会议闭幕。

乙、白崇禧电蒋中正、李宗仁,请裁撤第四集团军总指挥职,所部听候中央编遣。

丙、王正廷与日使芳泽谦吉开始谈判济案及中日悬案。

1﹐26"一二,一六"甲、北方失意军人张宗昌、吴光新唆使其胶东龙口旧部刘开泰叛变,攻击服从中央之刘珍年军。

乙、青海省政府成立,孙连仲为主席。

丙、中日交涉为济南撤兵日期发生障碍。

丁、日本大阪朝日新闻社论"田中內阁最后之一活路"抨击田中对华外交之失败"日对华外交已有转机"。

戊、中美无线电借款成立"二千万美元"。

己、平津卫戍总司令部开始审讯东陵盗墓案。

庚、中央代表方本仁到瀋阳。

1﹐27"一二,一七"北平政治分会令河北省等省市政府制止党部侵权干政。

1﹐28"一二,一八"外交部抗议汉口日水兵掳捕【海安】汽船及水手。

1﹐29"一二,一九"

甲、行政院会议通过裁兵公债五千万元。

乙、立法院会议议决起草民法、商法、土地法、自治法、劳工法。

丙、任命冯玉祥为陆海空军抚卹委员会委员长,刘驥为副委员长。

丁、汉口日兵掳去之【海安】轮放回。

1﹐30"一二,二○"

甲、中央政治会议决议:"一"改奉天省为辽寧省,"二"推谭延闓为财政委员会委员长,"三"追认蒋中正、谭延闓、李济琛等为国防会议委员。

乙、湘赣剿匪军猛攻江西井冈山。

丙、日本承认二月一日实施之海关新税则。

丁、日公使芳泽谦吉离南京回上海。

1﹐31"一二,二一"

甲、卫生部长薛篤弼致函国联卫生部长拉西曼请其来华协助办理卫生事宜。

乙、交通部长王伯群因与建设委员会爭无线电管辖权,提出辞职。

丙、南京日领事冈本通知外交部,日本枢密院已正式通过中日关税协定。

丁、共产党托洛斯基派梁干乔、施叔云、张特、宋逢春、陆渊等在上海开会,自组中央。

戊、美国务卿凯洛格电美使马慕瑞,赞同废止对华禁运\军火令。

2﹐1"一二,二二"

甲、海关新税则实施"关税自主"。

乙、特任蒋中正、吴敬恒、谭延闓、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李济琛、张学良、杨树庄、何应钦、宋子文、胡汉民、林森、蔡元培、戴传贤、孙科、陈果夫为国民政府委员。

丙、山东马士伟在长山、周村谋\乱,自称皇帝。

丁、田中义一令瀋阳日本总领事林久治郎警告张学良如不履行1928﹐5﹐15之铁路协定,日本將以武力测筑敦图、长大两线。

2﹐2"一二,二三"

甲、王正廷与日使芳泽谦吉在上海续谈济案。

乙、李济琛自南京返抵广州。

2﹐3"一二,二四"甲、蒋中正发表党务意见书"三次代表大会之使命,下届中央委员选举標准,青年同志之领袖慾,汪精卫回国问题,农工运\动"。

乙、滦河东岸奉军一部撤退。

丙、红军毛泽东、朱德抵江西瑞金大柏地"朱培德命李文彬以五团兵力布署包围"。

2﹐4"一二,二五"

甲、东北边防正副司令长官及奉吉黑热四省主席张学良、张作相等正式就职,中央代表方本仁监誓授印。

乙、阎锡山离南京回山西。

丙、派吴醒汉为西康专使,商川军入康及组织省政府事。

2﹐5"一二,二六"

甲、国府明令改奉天省为辽寧省。

乙、公布国籍法。

丙、派伍朝枢为中土订约全权代表。

丁、国军编遣会议常务委员会议决定自3﹐15起,撤销各总司令部及各总指挥部,3﹐16各编遣区办事处正式办公。

戊、冯玉祥离南京回河南。

2﹐6"一二,二七"

甲、中央政治会议决议以万福麟为黑龙江省政府主席。

乙、国府公布编遣区办事处组织大纲。

2﹐7"一二,二八"

甲、中央常会决议"一"总理奉安展至六月一日举行,"二"通过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条例。

乙、郭沫若、郁达夫等之【创造社】在上海被封。

2﹐8"一二,二九"

甲、王正廷、芳泽之中日济案谈判停顿"为赔偿及责任问题"。

乙、设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以唐绍仪为主席。

丙、第三国际指摘中共中央,对各大城市工人工作不力。

2﹐9"一二,三○"

甲、中共中央"李立三等"自上海致书毛泽东等"前敌委员会",指责其措施不当,命朱德、毛泽东离开红军,將红军化整为零,保存实力,发展群眾组织。

乙、白崇禧出医院"白曾八上辞呈"。

丙、进攻井冈山之湘赣剿匪军第十二师张兴仁旅、第十八师王捷俊旅攻佔黄洋界,红军第五军彭德怀、黄公略东南走寧冈,李灿北趋"红军约二千余人"。

丁、红军第四军朱德、毛泽东抵江西瑞金黄柏墟、溢前,佔领瑞金县城。

2﹐10"一,一"

甲、湘赣剿匪军张兴仁、王捷俊旅攻佔井冈山。

乙、红军朱德、林彪"团长"败刘士毅旅於江西瑞金大柏地,俘团长萧致平、鍾桓等八百余人。

丙、胶东乱事扩大,张宗昌旧部刘开泰、顾震、施忠诚\等攻入龙口,败刘珍年"原亦张宗昌部"。

2﹐11"一,二"

甲、全国学生总会决议电请汪精卫等回国。

乙、盘踞安徽阜阳之豫匪王泰、孙士魁数千人为第十三师万耀煌旅所击溃。

2﹐12"一,三"红军佔寧都"寻进向吉安龙冈东固,合红军第二第四团"。

2﹐13"一,四"建设委员会与菲律宾合组无线电公司报务合同签字。

2﹐15"一,六"甲、编遣委员会以何应钦为中央编遣区主任,朱培德、鹿鍾麟、商震、白崇禧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编遣区主任,杨树庄为海军编遣区主任。

乙、李济琛、黄绍竑在梧州召开军事会议。

2﹐16"一,七"

甲、蒋中正主席回浙江奉化,冯玉祥赴河南百泉,谣传復起。

乙、公布度量衡法"明年元旦施行"。

2﹐18"一,九"江苏省治自南京迁镇江。

2﹐19"一,一○"

甲、武汉政治分会"实际为胡宗鐸"密令叶琪、夏威两师入湘。

乙、冯玉祥电召所部在京人员回豫。

丙、北平大学学潮又起"师范学院学生主之"。

丁、张宗昌、吴光新自大连到山东龙口,刘开泰等附之"一作2﹐21"。

2﹐20"一,一一"

甲、中央政治会议以郭泰祺、傅秉常、金问泗、诸昌年、戴恩赛为驻义、比、荷、瑞典兼挪威、巴西公使。

乙、武汉国货展览会开幕。

2﹐21"一,一二"

甲、第四集团军第五十二师叶琪、第十五师夏威部自岳州前进,合第十九师何键部入长沙,湖南主席鲁涤平部第十八师取道浏阳退往江西"叶为鲁旧部,先曾令人密告鲁氏"。

乙、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自南京秘密赴上海。

丙、张宗昌等败刘珍年,据登州,孙殿英旅亦在齐河自由行动。

丁、太原开封相继破获共产党重要机关。

2﹐22"一,一三"

甲、武汉政治分会免湖南省政府主席鲁涤平职,以何键继任。

乙、以湘事紧急,胡汉民等促蒋中正主席回京。

丙、国务会议决议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各集团军总司令部,各总指挥部限三月十五日撤销,各编遣区办事处限三月十六日成立,各兵工厂限四月一日停工。

丁、设第五编遣区,以万福麟为主任。

2﹐23"一,一四"外交部照会美英法日等国,决於新关税收入项下每年拨五百万元整理內外债。

2﹐24"一,一五"

甲、蒋中正自浙抵沪,晤李宗仁,即入京。

乙、第十五师夏威部佔领浏阳,鲁涤平部东入江西万载。

2﹐25"一,一六"

甲、蒋中正电请冯玉祥、阎锡山、李济琛入京。

乙、李宗仁为湘事电中央自请处分,惟仍请追认武汉政治分会之决议。

丙、中日陆路通商税制原定今日废止,以日本反对,安东关不克实行。

丁、日使馆为张宗昌扰鲁事发表声明,胶济路二十里內不许有军事行动,並警告反革命之日人退出。

2﹐26"一,一七"

甲、明令通缉齐燮元。

乙、张宗昌据有胶东,眾至二万余人。

丙、鲁涤平抵南京,报告湘变。

丁、蒋中正令驻苏北、皖北之刘峙、顾祝同、繆培南、朱绍良、蒋鼎文、方鼎英、夏斗寅等师准备出动。

戊、公使团討论废止对华禁运\军火案。

2﹐27"一,一八"

甲、中央政治会议决议:"一"派蔡元培、李宗仁、李济琛、何应钦查明湘事,听候编遣委员会核办,双方军队应驻原防,不得自由行动。

"二"派何键暂代湖南主席。

"三"通过非战公约。

乙、天津捕获图谋\不轨之直鲁军旧將领多人。

2﹐"下旬"追击毛泽东、朱德之第七师李文彬旅自赣南调往萍乡,应付湖南事变。

红军乘机自东固、龙冈东走广昌、瑞金。

2﹐28"一,一九"胡宗鐸、陶钧、夏威、叶琪、何键在长沙会议,决定进攻常德之谭道源师"鲁涤平部",並向鄂东、鄂南增防。

3﹐1"一,二○"

甲、国务会议决议:"一"禁止学生干涉校政,教育经费不得拖欠。

"二"派易培基为北平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长,张继兼文献馆长,庄蕴宽为图书馆长,马衡、沈兼士、袁同礼分別副之。

"三"发行建设公债三百万元"建筑中央各院部房屋"。

"四"派何键代理湖南省政府主席。

乙、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劝勉全国学生电。

丙、武汉第四集团军总司令任何键为湖南清乡督办,叶琪为会办"叶琪正追击湘西谭道源部"。

丁、新任上海日本总领事重光葵晤王正廷。

3﹐2"一,二一"甲、中央颁定战斗序列,以刘峙、朱绍良、朱培德分任討逆军第一、二、三军长"兵力约十四师,后又续委何键、鲁涤平为第四、第五军长"。

乙、代理湖南主席何键就职。

丙、蔡元培晤李宗仁於上海病院。

丁、通缉安福系之朱深"朱在北平运\动电车工人图谋\不轨"。

3﹐3"一,二二"甲、张学良將滦东五县交还河北省。

乙、中国宪政党徐勤等电国民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劝取消党治,速开国民会议。

3﹐4"一,二三"

甲、新疆省主席金树仁电京,反对客军入境及移兵屯垦"传白崇禧將入新疆"。

乙、李宗仁在上海发表谈话,拥护蒋主席,促进统一。

3﹐5"一,二四"

甲、明令整顿学风。

乙、吴敬恒、张人杰、蔡元培晤李宗仁,商湘事。

丙、中央银行钞票挤兑。

3﹐6"一,二五"

甲、中央政治会议决议设立海军部。

乙、白崇禧电胡汉民,谓已令武汉方面不得妄动,並催李济琛进京调解。

3﹐7"一,二六"

甲、蒋中正代表邵力子、马福祥到河南百泉,晤冯玉祥。

乙、蒋中正致书李宗仁,对湘事必须维持中央威信。

丙、国际联盟行政院允拉西曼应中国卫生部之聘。

3﹐8"一,二七"

甲、批准非战公约。

乙、李宗仁电中央辞国民政府委员职。

3﹐9"一,二八"

甲、白崇禧离北平,李品仙代理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

国民政府参军长何成濬自天津赴北平"何氏结唐生智,唐派龚浩以一百五十万元,运\动驻唐山之李品仙部,廖磊向白告密"。

乙、日本抗议中国整理汉冶萍公司办法"3﹐1国民政府令汉冶萍公司於两星期內將全部财产移交整理委员会"。

3﹐10"一,二九"

甲、南京湖南同乡会组护党救湘会,请愿惩办武汉政治分会。

乙、何键向中央辞代理湖南主席职。

3﹐11"二,一"甲、李济琛自广州抵上海,即与吴敬恒、蔡元培、李石曾等访李宗仁,商湘事。

乙、河南省党部指导委员以抗议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产生办法"直接选举者八十九人,选后圈定者一百十六人,中央指派者一百五十人",被中央常会撤职,交监察委员会查办。

丙、山东邹县红枪会袭击第四师繆培南部。

3﹐12"二,二"

甲、李济琛、蔡元培等抵京,调停湘事。

乙、武汉政治分会电中央攻訐鲁涤平。

3﹐13"二,三"

甲、中央政治会议决议:"一"將武汉政治分会委员张知本、胡宗鐸、张华辅免职,交中央监察委员会议处。

"二"各地政治分会应於三月十五日前裁撤,本月起停止开会"此案係由胡汉民、蔡元培提出"。

乙、汪兆铭、王法勤、陈公博、王乐平、顾孟余、陈树人、何香凝、甘乃光、潘云超等十四人宣言反对南京之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丙、冯玉祥电辞军政部长。

丁、鲁南滕邹一带红枪会猖獗,与繆培南第四师徐源泉第四十八师冲突。

3﹐14"二,四"

甲、蒋中正派邵力子到上海疏通粤方委员王法勤、何香凝等,请出席代表大会。

乙、第五十师谭道源"鲁涤平部"以受叶琪、何键两部之压迫,自常德西退"谭部李云杰旅投归何键"

丙、武汉、广州、北平政治分会电告结束。

丁、上海日总领事重光葵到南京。

戊、南开大学创办人教育家严修卒於天津"一作3﹐15。 1860年生"。

3﹐15"二,五"

甲、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主席胡汉民。

蒋中正发表告党员书。

乙、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及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宣告撤销。

丙、开封政治分会及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宣告撤销。

3﹐16"二,六"甲、第三次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推定主席团九人"谭延闓、胡汉民、蒋中正、于右任、孙科、古应芬、陈果夫、潘公展、陈耀垣"。

乙、武汉將领胡宗鐸、夏威、陶钧等电胡汉民、李济琛,责问中央军西上,【应否迎头痛击】。

丙、第一及第三编遣区办事处分別在南京太原成立。

3﹐17"二,七"甲、冯玉祥辞军政部长电发表"3﹐13电"。

乙、于右任不肯出席第三次代表大会"传于离南京"。

丙、白崇禧秘密离天津赴香港。

3﹐18"二,八"

甲、第三次代表大会正式开幕,通过刘文岛之动议,令国民政府严令制止叶琪在湖南之军事行动,剋日撤回原防。

乙、冯玉祥荐鹿鍾麟为军政部长,刘驥为次长。

3﹐19"二,九"

甲、蒋中正严斥武汉將领胡宗鐸等。

乙、国府明令叶琪剋日退回原防。

丙、印度诗人泰戈尔到上海,党部禁止集会欢迎及邀请演说"泰氏即赴日本"。

3﹐20"二,一○"

甲、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书面警告汪兆铭,开除顾孟余党籍三年,陈公博、甘乃光永远开除党籍。

周炳林、段锡朋、童冠贤、周佛海等退席"中央监察委员会谓汪等酿成民国十六年十二月十一日广州共祸,请大会予以处分,蒋中正、胡汉民力主宽大"。

乙、蒋中正发表湖南事变后之时局意见,中央与地方间不许带有条件性质,不当有调停名词。

丙、中央军分別集中皖西赣北一带。

丁、驻河北之第四集团军將领李品仙等通电声討白崇禧,服从中央,拥护统一。

戊、红军第四军朱德、毛泽东"约一万四千人"

自江西吉安东固经广昌瑞金进入闽西,本日攻佔汀州,闽军旅长郭凤鸣死之。

获步枪二千枝,机关枪数十挺,及大量缝纫机"该地红军改编为三个纵队郭部为毛朱所併,编为红军第二十四军"。

3﹐21"二,一一"

甲、李济琛在南京失自由,移禁汤山"李对武汉方面举动不肯作明白表示,且暗中与黄绍竑联络,古应芬、胡汉民亦不满李氏"。

乙、编遣会准白崇禧辞第四编遣区主任,將原第四集团军分由四五特派员编遣,师长叶琪、夏威免职查办。

丙、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以民国十五年七月九日为国民革命军誓师纪念日。

3﹐22"二,一二"冯玉祥代表何其巩赴山西访阎锡山交换时局意见。

3﹐23"二,一三"甲、广州第八路军將领电蒋中正,请恢復李济琛自由"黄绍竑主之"。

乙、蒋中正电四川刘湘进军湖北。

丙、瀋阳日领事向张学良要求扩大密订之【三矢协约】范围。

3﹐24"二,一四"

甲、王正廷、芳泽在沪开济案第七次会议,草案签字。

乙、陈铭枢电黄绍竑,反对以军事行动援救李济琛。

3﹐25"二,一五"

甲、李宗仁抵广州,即偕黄绍竑赴梧州布置军事。

乙、中央军与武汉军"桂系"在英山接触。

丙、冯玉祥自百泉赴华山。

3﹐26"二,一六"甲、国民政府令,李宗仁、李济琛、白崇禧免职查办。

附逆军队如再执迷不悟,即痛加討伐,第八路军由黄绍竑节制。

乙、东北之第五编遣处及海军编遣处成立。

丙、胶东张宗昌军攻入烟台,刘珍年退守牟平。

丁、哈尔滨苏俄总领事梅里尼可夫在瀋阳晤张学良,谈改订新约、中东路电话权、中国雇佣白俄等问题,无结果。

3﹐27"二,一七"

甲、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中央执行委员三十六人"蒋中正、谭延闓、戴传贤、何应钦、胡汉民、孙科、阎锡山、陈果夫、陈铭枢、朱培德、叶楚傖、吴铁城、冯玉祥、于右任、宋庆龄、宋子文、汪兆铭、伍朝枢、何成濬、李文范、王柏龄、邵元冲、朱家驊、张群、刘峙、杨树庄、方振武、赵戴文、周启刚、陈立夫、陈肇英、刘纪文、刘芦隱、丁惟汾、曾养甫、方觉慧",监察委员十二人"吴敬恒、张人杰、古应芬、林森、蔡元培、张继、王宠惠、邵力子、李石曾、邓泽如、萧佛成、恩克巴图"。

又通过永远开除李宗仁、李济琛、白崇禧党籍。

乙、编遣会任命朱培德、刘峙、韩復矩为討逆军第一、二、三路总指挥。

丙、蒋中正主席为討伐桂系发告將士书。

丁、上海市长张定璠免职通缉。

戊、派伍朝枢为议订中美公断条约全权代表。

3﹐28"二,一八"甲、中日济案由王正廷与日使芳泽谦吉在南京换文解决,山东境內日军於两月內撤退。

乙、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

丙、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推蒋中正、胡汉民、谭延闓、孙科、戴传贤、于右任、丁惟汾、陈果夫、叶楚傖为常务委员。

丁、任命何应钦兼参谋\总长,鹿鍾麟代理军政部长,张群为上海市长,陈仪为兵工署长。

戊、海军將领通电拥护中央。

己、中央军蒋鼎文师进佔湖北武穴。

3﹐29"二,一九"甲、蒋中正主席自南京赴九江督师"俞作柏、杨永泰隨行"。

乙、蒋中正任命唐生智为討逆军第五路总指挥"统辖前第四集团军驻平津部队"。

丙、阎锡山及四川刘湘分別通电拥护中央,討伐桂系。

丁、王正廷、芳泽交换中日修约及解决寧汉两案意见。

戊、瀋阳日本总领事林久治郎等向张学良交涉履行1928﹐5﹐15铁路协定,张仍谓应由中央作主。

3﹐30"二,二○"

甲、蒋中正抵九江,下总攻击令,武汉军退却"中央军约十万,武汉军约六万"。

乙、冯玉祥电告派韩復矩、石友三分向武胜关襄樊出动"约七师"。

丙、陈铭枢、陈济棠、蒋光鼐、陈策通电,粤省军队为党国所有,陈济棠下令出兵。

丁、中央军夏斗寅师进佔湖北广济蘄春,罗霖旅"湘军"降。

海军佔田家镇。

戊、黄绍竑电胡宗鐸、夏威等暂守武汉,以全力攻取江西,与两粤联为一片。

己、白崇禧经日本到香港"即赴海防入桂"。

庚、接收济南委员会委员长崔士杰到济南。

3﹐31"二,二一"

甲、济南及胶济路沿线悬青天白日旗,庆祝接收。

乙、陈济棠限驻粤桂军於二十四小时內离粤,黄绍竑即折回梧州。

4﹐1"二,二二"甲、討逆军刘峙部佔湖北黄州,进抵朵埠团风,武汉军李明瑞、杨腾辉旅归附中央"李受俞作柏运\动,杨受郑介民运\动"。

乙、冯玉祥通电拥护中央討伐桂系令。

丙、李宗仁发表告桂军將士及对外书。

丁、张学良电外交部,东北日领事及日方重要人员被召回国,会商吉会路及满蒙问题。

戊、王正廷与芳泽谦吉在上海开始谈判寧案、汉案。

己、天津北洋大学失火。

庚、南京中山路通车"长约七英哩半"。

4﹐2"二,二三"

甲、云南省主席龙云及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张学良等分別通电討伐桂系。

乙、广东陈济棠调回北江军队,增防西江。

4﹐3"二,二四"湖北阳逻激战,胡宗鐸在黄陂召集军事会议,因李明瑞、杨腾辉在孝感拒命,决下野,所部退向鄂西。

4﹐4"二,二五"

甲、武汉军失败,湖北清乡督办胡宗鐸、会办陶钧通电辞职。

何键电劝桂系將领服从中央,叶琪部被何改编。

乙、接防济南之孙良诚\部进至党家庄。

津浦路通车。

丙、杭州发生人力车夫暴动风潮。

4﹐5"二,二六"

甲、蒋中正主席到汉口,任鲁涤平为武汉卫戍总司令。

乙、韩復矩部自河南进入武胜关,与刘峙部发生冲突。

丙、唐生智通电討桂,並就任討逆军第五路总指挥,李品仙、何成濬任第八、第九军长"李未任事,即南去香港"。

丁、国务会议议决设立中国航空公司"资金一千万元"。

戊、毛泽东覆中共中央2﹐9来信,有所申辩,拒绝与朱德离开红军,强调游击战术之重要,並主乘时局动盪,爭取江西及闽西浙西,於一年內造成群眾割据。

4﹐6"二,二七"

甲、蒋中正改编武汉各军。

乙、蒋中正任刘湘为討逆军第七路总指挥。

丙、方振武在天津就任討逆军第六路总指挥。

丁、冯玉祥部张允荣师进至湖北广水,与中央军对峙。

戊、四川刘湘派唐式遵师进向宜昌。

4﹐7"二,二八"

甲、海军攻佔岳州。

乙、湖南桂军向广西撤退。

丙、胶东刘珍年败张宗昌於牟平。

丁、英兵侵佔云南江心坡,云南代表请外交部抗议。

戊、清华大学反对董事会减费之决议案,校长罗家伦主该校直隶教育部,並清查基金"原隶外交部"。

4﹐"初"红军第四军毛泽东、朱德自汀州折回赣南,佔领瑞金,与第五军彭德怀、黄公略会合"毛朱佔寧都兴国,彭黄佔雩都会昌"。

4﹐8"二,二九"

甲、蒋中正通电,谓国民应拥护中央,大局敉平后即卸职出洋。

乙、韩復矩部迫近汉口。

丙、冯玉祥响应唐生智声討桂系电,歷述近年来所受桂系之欺弄离间。

丁、中央执行委员第三次会议,推蒋中正为组织部长,陈果夫副;叶楚傖为宣传部长,刘芦隱副;戴传贤为训练部长,何应钦副;陈立夫为秘书长。

戊、张发奎在湖北通山接统第四师。

4﹐9"二,三○"

甲、蒋中正电阎锡山,华北各部队均归其节制"阎之代表赵戴文密告冯玉祥系之薛篤弼,谓蒋准备討冯"。

乙、汉口日巡捕拘捕罢工会员,虐禁水牢。

4﹐10"三,一"甲、冯玉祥代表曹浩森、刘驥到汉口。

乙、冯玉祥电令河南陕西甘肃寧夏青海五省政府,用人行政,完全服从中央。

丙、中日代表商定济南青岛分段接防办法。

丁、土耳其代办福德培在南京视事。

4﹐11"三,二"

甲、蒋中正发表告原隶第四集团军將士书。

乙、韩復矩到汉口謁蒋中正,所部开回武胜关,豫鄂局势缓和" 韩对中央倾心"。

丙、川军唐式遵师进攻宜昌,刘和鼎旅拒之。

丁、中央发表整飭党纪令。

戊、卫生部长薛篤弼辞职。

4﹐12"三,三"

甲、蒋中正反对山东分段接防办法,主由中央统筹办理。

乙、特派孙科为中国航空公司理事长。

丙、设立海军部,特任杨树庄为海军部长,陈绍宽为次长。

丁、任命陈仪为兵工署长"一说3﹐28"。

4﹐13"三,四"

甲、武汉军胡宗鐸、陶钧西退荆宜,中央军张发奎、朱绍良分路追击"张於本年三月自日本返国,指挥第四师对桂系作战"。

飞机在沙市一带投弹。

乙、冯玉祥通电辟谣,並述参加討逆经过"冯原擬收渔人之利,未果"。

丙、济南日军发布撤退顺序。

山东省主席孙良诚\委程心明为济南警备司令。

丁、红军第四军毛泽东、朱德在雩都与第五军彭德怀、黄公略相会,本日进攻赣州"后彭因不满毛朱,率部走赣西,毛朱亦东去,復回闽西"。

4﹐14"三,五"甲、甘肃回军马仲英陷寧夏。

乙、韩復矩离汉口北返。

丙、王正廷与日使芳泽在上海会谈汉寧两案。

4﹐15"三,六"

甲、中日寧案由王正廷、芳泽谦吉在上海解决。

乙、孙良诚\部中止自泰安入济南,接收事变化"中央不欲冯玉祥完全控有山东"。

丙、陈仲孚接收青岛商埠局。

丁、蒋中正任云南龙云为討逆军第十路总指挥。

戊、第三国际指摘中共组织松弛,左倾思想为最大危险。

4﹐16"三,七"

甲、中日汉案由王正廷、芳泽谦吉谈判解决。

乙、中央军朱绍良部进至荆沙,胡宗鐸、夏威、陶钧、程汝怀、李石樵等请降。

丙、广州连日会议,商应付广西军事。

丁、孙良诚\部原擬今日接防济南未果。

4﹐17"三,八"

甲、日公使芳泽电济南日领事西田,谓王正廷商请缓撤济南日军,日政府已允许"日军原定本日撤退"

乙、冯玉祥离华山赴潼关。

丙、朱綬光奉阎锡山电召,自汉口东下回晋。

丁、行政院令外交部抗议英兵进佔云南江心坡。

4﹐18"三,九"

甲、蒋中正令孙良诚\照原定计划,接防济南。

乙、交通部令邮政机关公文改用中文"原用英文"。

丙、王正廷与芳泽谦吉开始谈判中日新约。

丁、日本外务省否认张学良政权之通告案。

4﹐19"三,一○"

甲、四川杨森等之同盟军又对刘湘、刘文辉开战。

乙、东蒙古王公在长春会议,张学良宣布护蒙六事。

丙、东京关东军政要人会议,主张直接行动,另拥东北首领一派失败,决兴筑铁路,解决商租权等事。

丁、天津共产党员多人被捕。

戊、定青岛为特別市。

4﹐20"三,一一"甲、明令保障人权。

乙、冯玉祥自潼关电中央,不就行政院副院长,否认託庇苏俄及保荐湖北主席。

丙、中国航空公司与美国AviationExplorationIncorporated订立航空合同,由美方代办京平、沪汉、粤汉三航线。

4﹐21"三,一二"

甲、广州军事会议,准备对广西用兵。

乙、胡宗鐸、陶钧通电下野出国"胡陶乘日舰东去"。

4﹐22"三,一三"

甲、中常会通过训政时期经济建设实施方案。

乙、胶东刘珍年军復佔烟台,张宗昌败逃。

4﹐23"三,一四"

甲、外交委员会议决中日悬案应谋\根本解决。

乙、何键就任討逆军第四路总指挥。

丙、编遣会派陈策为第四舰队司令。

4﹐24"三,一五"

甲、中央令孙良诚\接收济南至潍县;潍县以东由刘珍年及宪兵接防。

乙、蒋中正由汉口赴长沙。

丙、外交部因日领抗议,命取缔上海救国会之反日运\动。

丁、库伦发生內訌。

戊、美神父WalterCoveyou﹐ClementSeybold﹐GodfreyHolbein在湖南辰谿为匪戕害。

4﹐25"三,一六"

甲、山东省主席孙良诚\电京辞职,即率部回豫"冯玉祥决將兵力集中西北"。

乙、龙云就任討逆军第十路总指挥。

丙、浙江省政府取消试办二五减租案,与省党部发生爭执。

4﹐26"三,一七"

甲、英、美、法、日、义、比、荷、巴"巴西"、丹、西、葡十一国公使照会外交部,取消1919﹐5﹐5禁止军火入华协定"1922﹐3﹐4美总统声明亦作废"。

乙、日本公使馆覆1928﹐8﹐14外交部照会,仍不允废弃1896年之中日商约,惟愿考虑改订。

外交部照覆,请即开始协议,以平等及互尊主权为原则重订新约。

丙、国府发表山东胶济路接防令。

丁、公布教育宗旨。

戊、蒋中正自长沙回汉口。

己、何键布告討伐桂系。

4﹐27"三,一八"

甲、孙良诚\自山东撤军往河南,冯玉祥系之军政部次长鹿鍾麟,航空署署长熊斌等自南京走上海"传阎锡山联合对冯,冯军急遽退往豫陕"。

乙、外交部照会英美法及荷兰挪威巴西公使,请立时撤销领事裁判权。

4﹐28"三,一九"广州粤军將领警告广西將领,劝黄绍竑服从中央"桂林广西將领亦决定应付湘粤办法"。

4﹐29"三,二○"冯玉祥电京,孙良诚\撤兵係因病重。

蒋中正即派贺耀组等促冯入京。

4﹐30"三,二一"

甲、第四路总指挥何键抵衡州,进兵广西。

乙、第六路总指挥方振武自北平抵德州。

5﹐1"三,二二"

甲、蒋中正自汉口回抵南京。

乙、中国宪政党徐勤等电劝桂军將领放弃一党专政之谬误,划两广为实行民治区域。

丙、吉林海龙铁路通车。

丁、山西大同云冈石佛佛头被盗去九十六颗。

戊、南京美领事为4﹐24美教士遇害事向外交部交涉"7﹐19及8﹐16汉口美领事及驻华美公使为湖南当局办理该案不实,分向湖南交涉署及外交部抗议"。

5﹐2"三,二三"

甲、中日寧案"1927﹐3﹐24"、汉案"1927﹐4﹐3"由王正廷与日使芳泽在南京换文解决"组织中日调查委员会调查日人损失,由中国赔偿並对寧案道歉。 芳泽曾两访蒋中正"。

乙、蒋中正之代表贺耀组到潼关,晤冯玉祥,解释蒋冯冲突之谣言。

丙、吴思豫率宪兵到济南。

丁、驻美公使伍朝枢照会美国务卿史汀生,请善意考虑早日撤销在华领事裁判权事。

5﹐3"三,二四"

甲、国府派陈调元为接收青济特派员,兼代山东省政府主席,方振武代安徽省政府主席,何成濬、方本仁等十一人为湖北省政府委员,何兼主席,由方代理。

乙、王正廷以济南青岛接收办法通知日本"十五日前完毕高密以西之接收,二十五日前完毕青岛方面之接收"。

5﹐4"三,二五"

甲、桂军由李宗仁率领自梧州贺县东下,进攻广东。

乙、国府令黄绍竑来京,以伍廷颺为广西省政府主席,吕焕炎为广西编遣特派员。

丙、吴敬恒劝黄绍竑等去国,勿与左派勾结。

丁、陈仪任军政部次长,代理部长。

戊、【五四】运\动十周年纪念,中央令停止召集纪念会。

5﹐5"三,二六"

甲、吴思豫率宪兵正式接收济南城,日军退商埠。

乙、粤桂战起,李宗仁在梧州通电,谓承中央委员党国先进及各方同志敦促,组护党討贼\军南路总司令部,痛詆蒋中正"李与陈公博等已有接洽"。

丙、贺耀组与薛篤弼自潼关回南京,携有冯玉祥致蒋中正书。

丁、门致中与吉鸿昌师克復寧夏。

5﹐6"三,二七"

甲、陈济棠就任討逆军第八路总指挥,即发表討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宣言,出兵西江,以蒋光鼐为前敌总指挥。

乙、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政治会议委员二十四人为胡汉民、蒋中正、汪兆铭、谭延闓、于右任、孙科、冯玉祥、叶楚傖、陈果夫、阎锡山、何应钦、丁惟汾、赵戴文、戴传贤、杨树庄、宋子文、吴敬恒、张人杰、李煜瀛、蔡元培、古应芬、林森、王宠惠、邵力子,另补八人,李文范、朱家驊、邵元冲、孔祥熙、陈立夫、王正廷、王伯群、薛篤弼。

丙、国府令废除斩刑。

丁、中日寧案协定公布。

戊、德国军事顾问鲍樺尔病卒"1927﹐12初次来华,1928﹐11再至,任总顾问"。

5﹐7"三,二八"

甲、蒋中正发表和平统一宣言,国民应一致拥护已成为中国唯一中心势力中国国民党所构成之中央政府及政府树立之和平统一政策,军事领袖尤应和衷共济,以谋\和平统一政策之切实施行。

乙、平汉路广水铁桥为冯玉祥军炸毁。

丙、甘肃洮州回民屠杀汉人。

丁、新任山东省政府主席陈调元抵济南。

5﹐8"三,二九"

甲、中央政治会议第一次会议,推蒋中正为主席。

乙、任命刘峙为湖北各部队编遣特派员。

丙、湘南第四路何键部开始向广西出动。

丁、广州中央银行停止兑现。

戊、外交部照会英、美、法、荷、巴西、挪威六国,擬收回上海临时法院。

5﹐9"四,一"

甲、桂军黄旭初佔肇庆,粤军集中三水,东江徐景唐师响应桂军,向广州进攻。

乙、广东海军由舒宗鎏率领响应桂军,为张惠长之空军及砲队所击败,毁伤数舰"旋即为陈策收復"。

丙、第二路刘峙军向湖北广水一带增防。

丁、烟台刘珍年军佔领福山,褚玉璞退走。

戊、朱暉日继任第四师师长。

己、中央监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推蔡元培、王宠惠、古应芬、张人杰、林森五人为常委。

庚、中央党部常会改派山东北平党务指导委员。

辛、上海谣传共产党將暴动,由警备司令部宣布戒严,满布军警,巡捕房查封大陆大学"陈公博主办"

、华南大学及建华中学。

壬、中华航空公司成立。

5﹐10"四,二"

甲、济南商埠完全接收,范熙绩之第四十六师开往胶州一带接防。

乙、平汉路仅自北平通顺德,第五路军唐生智部自平津向冀南开动。

丙、何应钦自南京赴汉口。

丁、第五十八师师长邓彦华在汕头被反抗中央之徐景唐枪决。

戊、张人杰、吴敬恒、李煜瀛、蔡元培分电李宗仁劝息战释兵。

己、国务会议议决清华大学改归教育部直辖"原隶外交部"。

5﹐11"四,三"

甲、冯玉祥电蒋中正表示始终服从中央,並请派员往河南视查真相。

乙、清远桂军由白崇禧指挥,合西江桂军向粤军夹攻,东江石龙徐景唐部亦与陈济棠、蔡廷鍇部激战。

丙、第四路"湘军"第二纵队刘建绪师佔领全州。

丁、新民日人劝业公司强佔水田与农民冲突,日警即拘捕农民,击毙一人鎗伤数人。

5﹐12"四,四"

甲、武汉军继续向平汉路开动,平汉车通至广水,蒋中正令驻鄂各军均归刘峙指挥。

乙、冯玉祥军分在开封、郑州、南阳、武胜关、洛阳集中。

丙、日本第三师团长安满钦一及其司令部离济南。

丁、英轮在东西梁山撞沉运\兵拖船,死十余人。

5﹐13"四,五"

甲、蒋中正电冯玉祥,揭破时局內幕,劝冯来京。

乙、方振武到南京,所部向徐州以西开动。

丙、第八路蔡廷鍇旅击败徐景唐师,夺回石龙,西江桂军佔三水。

丁、福建张贞就中央討逆军第二纵队总指挥,所部即出发粤东,助陈济棠军。

戊、许崇智、谢持、居正等集香港,与桂系有所接洽。

己、济南日军完全撤退,向青岛集中,胶济路已由范熙绩师接防。

5﹐14"四,六"

甲、冯玉祥接李宗仁、白崇禧电,即召开军事会议。

乙、冯玉祥代表薛篤弼、刘驥离南京,北平冯系市长何其巩等亦避入医院。

丙、刘镇华电劝冯玉祥出洋,述六不可战。

丁、第五路军唐生智部之一部改向津浦路开动,集中济寧。

戊、孙科到北平。

己、红军第四军朱德入粤东蕉岭、平远"时毛泽东与朱德意见不合"。

5﹐?共产党惲代英煽动四川遂寧第二十八军邓锡侯所属江防军黄隱部旅长鄺继勋叛变,称红军第六路,进佔蓬溪"寻走西充"。

5﹐15"四,七"

甲、中央政治会议决议,女子不分已嫁未嫁,与男子有同等财产承继权。

乙、中央政治会议决议任命陈调元等为山东省政府委员,陈为主席,方振武等为安徽省政府委员,方为主席。

丙、刘郁芬、宋哲元、孙良诚\、韩復矩等通电拥冯玉祥为护党救国西北军总司令,指责中央外交、三次代表大会及用人不当,要求蒋中正去职,否则请冯率五十万大军与之周旋。

丁、彰德、信阳之冯军均撤退,冯以孙良诚\为开兰警备司令,韩復矩为郑信警备司令,武胜关隧道及彰河桥被冯军炸毁"传冯因桂军攻粤不利,变更计划"。

戊、冯玉祥电蒋中正,指责中央行动违背编遣会决议案,不承认破坏财政统一责任、及图攻晋冀、结合苏俄,如愿去国,即追隨同去。

己、第四路军刘建绪师攻佔桂林。

庚、第八路军蔡廷鍇旅佔惠州,徐景唐部北退。

辛、吴思豫率宪兵接防青岛。

壬、波兰代表与外交部长谈中波订约,我不承认前北京政府所订之约。

5﹐16"四,八"

甲、蒋中正电冯玉祥询问信阳冯军北撤及炸毁武胜关隧道及信阳附近铁桥事。

乙、云南龙云部朱旭、张凤春师会同黔军李燊攻佔贵州盘县"贵州主席周西成与桂系相结,中央命龙云攻之"。

丙、中央党部常会改派辽、吉、黑、热四省及哈尔滨党务指导委员,任周启刚等为中央侨务委员会委员。

丁、胶济接收委员长崔士杰与日方移交委员谷寿夫签订济南及铁路沿线与青岛日军驻区內兵器物件移交协定。

戊、中比新约换文。

5﹐17"四,九"

甲、国民政府电冯玉祥斥责孙良诚\、韩復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