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 赵魏 战国策卷二十五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战国策
《战国策》 赵魏 战国策卷二十五 刘向编(汉)

魏四献书秦王闕文献书秦王〔一〕曰:「昔窃闻大王之谋\出事於梁〔二〕,谋\恐不出於计矣〔三〕,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梁者,山东之要〔四〕也。

有蛇於此〔五〕,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

今梁王,天下之中身也〔六〕。

秦〔七〕攻梁者,是示天下要断山东之脊也〔八〕,是山东首尾皆救中身之时也。

山东见亡必恐,恐必大合,山东尚强,臣见秦之必大忧可立而待也。

臣窃为大王计,不如南出。

事於南方〔九〕,其兵弱,天下必能救〔一0〕,地可广大〔一一〕,国可富,兵可强,主可尊。

王不闻汤之伐桀乎?试之弱密须氏〔一二〕以为武教,得密须氏而汤之〔一三〕服桀矣。

今秦国〔一四〕与山东为讎,不先以弱为武教,兵必大挫,国必大忧。

」秦果南攻蓝田、鄢、郢〔一五〕。

〔一〕鲍本昭。

正曰:无考。

〔二〕鲍本「昔」作「臣」。

○谓攻之。

〔三〕鲍本非得计也。

〔四〕鲍本腰。

人身之中。

〔五〕鲍本兵法所谓「率然」。

补曰:见孙武书及李靖问答。

〔六〕鲍本「皆」作「俱」,「王」作「者」,「中身」作「脊」。

○补曰:一本「今梁王,天下之中身也」。

〔七〕鲍本「秦」上有「夫」字。

〔八〕鲍本要,犹欲。

正曰:要,同上义。

「山东脊」、「天下要」,与上互言之。

示者,显取之之意。

〔九〕鲍本谓楚。

〔一0〕鲍本「必」上补「不」字。

○补曰:作「必不」语顺。

又「必」字,恐当作「不」。

〔一一〕姚本曾无「大」字。

鲍本言秦地。

〔一二〕鲍本试,谓先之以其弱,可必克也。

周纪註,密须在安定阴密。

补曰:密,姞姓国,在今寧州。

史周纪「西伯伐密须」,诗所谓「密人不恭」者也。

此误以为汤,又云「试之於弱」。

战国游士言圣贤事多妄谬,此尤显然者也。

〔一三〕鲍本「之」作「知」。

○札记丕烈案:「知」字当是。

〔一四〕鲍本「国」作「欲」。

○札记丕烈案:「欲」字当是。

〔一五〕鲍本蓝田,秦地,疑衍文。

彪谓:征伐先后,理正应尔。

故司马为秦议,以伐蜀为先。

而我艺祖欲平太原诸国,亦先平蜀。

正曰:秦之攻楚,多道蓝田、武关以出攻,如败楚蓝田之云。

秦人善远交近攻之策,蚕食诸侯,先三晋而后齐、楚,卒以成功,其用兵之序可考矣。

此策,魏畏秦攻,移祸於楚,故饰为之辞。

而鲍谓「征伐先后,理正应尔」,夫岂识当时大势哉!又以司马错先伐蜀,宋欲平太原,亦先平蜀,为试於弱之征,谬矣。

八年谓魏王八年〔一〕,闕文谓魏王曰:「昔曹〔二〕恃齐而轻晋,齐伐釐、莒〔三〕而晋人亡曹〔四〕。

繒恃齐以悍越〔五〕,齐和子〔六〕乱而越人亡繒〔七〕。

郑恃魏以轻韩,伐〔八〕榆关〔九〕而韩氏亡郑。

原恃秦、翟以轻晋,秦、翟年谷大凶而晋人亡原〔一0〕。

中山恃齐、魏以轻赵,齐、魏伐楚而赵亡中山〔一一〕。

此五国所以亡者,皆其〔一二〕所恃也。

非独此五国为然而已也,天下之亡国皆然矣。

夫国之所以不可恃者多,其变不可胜数也。

或以政教不脩,上下不辑,而不可恃者;或有诸侯邻国之虞,而不可恃者;或以年谷不登,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