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古人病愈之后,即令食五谷以养之,则元气自复,无所谓补药也。
神农、仲景之书,岂有补益之方哉?间有别载他书者,皆托名也。
自唐千金翼等方出,始以养性补益等各立一门,遂开后世补养服食之法。
以后医家凡属体虚病后之人,必立补方以为调理善后之计。
若富贵之人,则必常服补药,以供劳心纵欲之资。
而医家必百计取媚,以顺其意。
其药专取贵重辛热为主,无非参、术、地、黄、桂、附、鹿茸之类,托名秘方异传。
其气体合宜者,一时取效,久之必得风痹阴涸等疾,隐受其害,虽死不悔。
此等害人之说,固不足论。
至体虚病后补药之方,自当因人而施,视藏府之所偏而损益之。
其药亦不外阴阳气血,择和平之药数十种,相为出入,不必如治病之法,一味不可移易也。
故立方只问其阴阳藏府何者专重而已。
况膏丸合就,必经月经时而后服完,若也每日视脉察色而后服药,则必须一日换一丸方矣。
故凡服补药,皆可通融者也。
其有神其说,过为艰难慎重,取贵僻之药,以为可以却病长生者,非其人本愚昧,即欲以之欺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