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驱邪之法,惟发表、攻里二端而已,发表所以开其毛孔,令邪从汗出也。
当用至轻至淡芳香清冽之品,使邪气缓缓从皮毛透出,无犯中焦,无伤津液,仲景麻黄桂枝等汤是也。
然犹恐其荣中阴气,为风火所煽而销耗于内,不能滋润和泽,以托邪于外。
于是又啜薄粥以助胃气,以益津液,此服桂枝汤之良法。
凡发汗之方,皆可类推。
汗之必资于津液如此,后世不知,凡用发汗之方,每专用厚朴、葛根、羌活、白芷、苍术、豆蔻等温燥之药。
即使其人津液不亏,内既为风火所熬,又复为燥药所烁,则汗从何生?汗不能生,则邪无所附而出。
不但不出,邪气反为燥药鼓动,益复横肆,与正气相乱。
邪火四布,津液益伤,而舌焦唇干,便闭目赤。
种种火象自生,则身愈热,神渐昏,恶症百出。
若再发汗,则阳火盛极,动其真阴,肾水来救,元阳从之,大汗上泄,亡阳之危症生矣。
轻者亦成痉症,遂属坏病难治。
故用燥药发汗而杀人者,不知凡几也。
此其端开于李东垣,其所著书立方,皆治湿邪之法,与伤寒杂感无涉。
而后人宗其说,以治一切外感之症,其害至今亦甚。
况治湿邪之法,亦以淡渗为主,如猪苓、五苓之类,亦无以燥胜之者。
盖湿亦外感之邪,总宜驱之外出,而兼以燥湿之品。
断不可专用胜湿之药,使之内攻,致邪与正争而伤元气也。
至于中寒之证,亦先以发表为主,无竟用热药以胜寒之理。
必其寒气乘虚陷入而无出路,然后以姜附回其阳,此仲景用理中之法也。
今乃以燥药发杂感之汗,不但非古圣之法,并误用东垣之法。
医道失传,只此浅近之理尚不知,何况深微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