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野史 第五回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夏商野史
《夏商野史》 第五回 钟惺

王治水北方,首经单狐山,漨水出单狐山之中,而西流注于衕水。

又二百五十里,有求如山,滑水出其中,而西流注于诸毗之水。

又北三百里,带山,有兽形状如马,头生一角,角上有甲,名叫作臛。

禹王曰:"此兽疏可以辟火。"

彭水出其中,而西流注于芘湖。

又四百里,谯明山,谯水出其中,而西流注于河。

河水中一鱼,名河罗,一首而十身,其音如犬吠。

众人见河中甚多,听它汪汪的吠人,哪个敢去拿来宰杀,以问伯益。

伯益曰:"此鱼食之,治得生痈的病。"

众人于是乃敢去拿来宰杀。

那鱼也吠,至死而休。

当时治水众中,多有受湿热的,身生痈疽。

闻伯益说了,那生痈疽的道:"待我多吃了些。"

果然一日夜便消肿好了。

又北五十里,涿光山,嚣水出其中,而西流注于河。

嚣水中有个鱼,生得似鹊模样,而生十翅,翅中毛羽有鳞,声音也似鹊。

禹王谓伯益曰:"此鱼名鳛,鳛可以御火,食之令人不瘅。 又北三百八十里,虢山,伊水出其中,西流注于河。 虢山有个兽,名囊驼,背上生成有个肉鞍,善行流沙中,一日行得三百里程途。 身上背得千斤多重物,凡一水泉处它便识得。 禹王曰:“有能致得囊驼的,则知水泉所在,当得一个眼目。"

江妃曰:"待我往捉它来。"

遂手拿马辔头、缰绳走向山中,只见囊驼卧在一石岩洞中。

江妃打一想,若惊走了,却也难赶上。

我想人贪财,鸟兽贪食。

我把些好面饭引它来吃,慢慢的系上缰绳牵来,有何不可。

走回拿了一大盆香喷喷的饭,来到洞口。

那囊驼正醒起来,肚里正饥,欲去寻水草。

江妃把那香喷喷的饭放在面前,他走开几十步。

那囊驼见江妃,初还有避意,闻了饭香,把鼻儿嗅了几嗅,忍不住又把口儿吃了两口,一发忍不住,放胆吃了半盆。

江妃方才近前,把它身上摸了几摸,囊驼只顾吃,也不管他摸。

江妃取马辔、缰绳,看定它那头大小宽窄,比得定,一套套住。

囊驼见套住它头,正欲脱身,不觉头已难脱,大吼一声前脚竖起,要向江妃扑下。

江妃轻轻将绳一扯,两脚便已落地,颠来倒去滚了一场。

江妃看它软了,牵住道:"我禹王为救生民来此治水。 你识水泉,故特地命我来请你,也是一个帮手,早晚也享用这些香饭,我们岂有歹意害你。"

囊驼闻得此言,便善了。

江妃道:"如果肯跟我治水,三点头;不肯,莫点头。"

囊驼把头点了三点,江妃大喜,牵来见禹王。

禹王便付江妃、江婔二人掌管。

凡至一山,江妃便先骑往有水泉处,无不知之。

又北二百里,丹熏山,熏水出其中,而西流注于棠水。

又北二百八十里,召者山,泚水出其中,而流注于河。

又三百八十里,单张山,栎水出其中,而南流注于枉水。

又三百二十里,灌题山,匠韩之水出其中,而西流注于泑泽。

又二百里,潘侯山,边水出其中,而南流注于栎泽。

又五百一十里,大咸山,山无草木而多玉。

是山四面陡峭,不可以上。

山有蛇长百寻,如今蝮蛇,色似艾,文如绶,文间有毛,如猪鬐,声音如人行夜敲木析声。

禹王大众宿山中,三更时分,但听得山上一声响,有阵腥气。

禹王呼起众人道:"此必长蛇也,至恐伤人。"

令二江、二冯、禹强等各执弓弩射之。

江、冯等众按箭俟候,只见半山有两个大火炬迤逦而来,禺强道:"这想蛇的火眼。"

又远听得柝柝声,冯修道:"是了是了。"

弯弓一箭,射中左眼。

禺强一箭,亦中右眼。

咽喉上下,俱被射了几箭,但听得半山响声,如崩墙倒屋,两个火炬却已不见。

冯修曰:"定中两目,所以不见两个火炬。"

呼众军明火视之,那蛇一半在山上,一半垂在山腰,尚未气绝,口里嘘嘘呼出一道黑气,好不腥臭。

众人闻这腥气,目眩的目肿,头眩的头肿。

更有唇皮肿的,鼻孔肿的,耳朵面颧肿的,各个叫痛不止。

禹王闻知,传令道:"前在西路高山,我命所取雄黄,想各取得。 有些众人将来磨水涂服,即愈。"

雄黄最辟蛇毒也,众人遂各取雄黄磨服,其肿处以雄黄涂之,不两个时辰肿退痛止。

禹王曰:"汝等过山多见出金银美玉处,莫不歆羡。 今日金银美玉可廖得这病否?所以圣王贵五谷而贱金玉者,以民赖之养生也。"

众皆拜,飓而起。

又北三百二十里,敦薨山,敦薨之水出其中,而西流注于衕泽,转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源。

又北二百里,少咸山,水注于雁门。

又四百里,北岳山,诸怀之水出,注于嚣水。

又四百里至堤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

以上诸山神皆人面而蛇身,祀之,用一雄鸡、一彘瘗,吉玉,用一圭,瘗而不设糈米。

堤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

禹王二经北山。

首临汾水之上,名管。

涔水西流注于河,今太源郡,故汾阳县,北秀容山是。

又西二百五十里,少阳山,酸水出,而东注于汾水。

又一千四百八十里,诸余山之水出,东流注于敦头山、旄水,旄水注于邛泽。

以上山神皆蛇身人面,祀用一雄鸡一彘,瘗用一壁、一玕\,投而不糈。

三经北山。

首自大行山,今河南野王县西北。

又东北二百里,龙侯山,无草木,多金玉,决决之水出而东流注于河。

又一千三百二十里至王屋山,今河东东垣县北,联水出其中,西流注于泰泽。

又东北三百里,教山,教水出其中,西流注于河。

是水冬干而夏流,名干河。

今河东闻喜县东北,有干河口,因名干河里,但有旧时沟处,无复有水,即是干河也。

又南三百里,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即盐池,今河东猗氏县也,北望少泽。

又八百二十里蛊尾山,丹水出其中,南注于河;薄水出其中,南注于黄泽。

又五百五十里,泰头山,其水出其中而南注于滹沱。

又七百里,沮洳山,淇水出其中,南流注于河。

又北三百里,神囷山,黄水出其中而东注于洹,洹出汲郡、林虑县东北,至魏郡长乐入清水。

又滏水出其中而东流于欧水,滏水今出临水县西谷口。

又北二百里,发鸠山。

话说发鸠,古神农炎帝氏有个少女,名唤作女娲,游于东海,遇着狂风,把女娲一只船吹翻海里去了,将女娲浸死于海中。

女娲衔恨道:"东海巨浸丧我性命,我定要将东海填塞了,方消我恨。"

一灵不没,魂魄便变作一个鸟,生得文首、白喙、赤足,叫作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塞东海也。

常多溺死于海,则曰我死子复来。

嗟乎!嗔痴之心至于此乎!这叫做:人世电光与石火,凡愚恋恋眼前僖。

寸心不解贪顾苦,生死局中可痛悲。

又叫做:世人错认世间是,谁识是里却又非。

富贵贫贱生喜怨,应无所住无控鞚。

这发鸠山上却有这个鸟,清漳水出其中,东流注于河。

又东北二十里,少山,今乐平郡、沽县,故属上党。

清漳水出大绳谷,至武安县、南暴宫邑,入于浊,漳流于大河。

又九百四十里,敦与山,索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泰陆之水,今巨鹿北广平泽即其水;又汦水出于其阴而东流于彭水,今水出中丘县西穷泉谷,东注于堂阳县。

又于漳水、槐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汰泽。

又北四百八十里白马山,白马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滹沱。

又北三百里泰戏山,无草木多金玉。

有兽生得似羊,一角一目,目生在耳后,名唤作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