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小史 第十三回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文明小史
《文明小史》 第十三回 李宝嘉

却说武昌府知府当时听了两造的话,心下思量,万想不到果真总督大人还要当当,真算得洁己奉公第一等好官了。

现在想要仰承总督的意旨,却苦了百姓,想帮着百姓,上司面前又难交代,事处两难,如何是好?想了一回,说道:"也罢!你们几个暂且在我衙门里等一会儿,我此刻去见两司,大家商议一个妙法。 制台大人跟前,一定有个交代就是。 你们做生意的人,也不好叫你们吃苦。"

差官及当典里人听了这话,一齐谢过。

武昌府便去先见藩台,禀明情形。

他虽是个首府,乃是制台第一红人,藩台亦很佩服他,所以拿他另眼看待,而且为的又是制台之事,更没有不尽心的,便道:"这位制军实在清廉得很!有的是公款,无论那里拨万把银子送进去,不就结了吗?何必一定要当当呢!"武昌府道:"制军为的不肯挪用公款,所以才去当当。 如今再拿公款给他用,恐怕未必肯改,而且还要找没味儿。"

藩台一听他话不错,便道:"现在没有别法,只好由我们公摊八千银子送给他老人家去用,要他老人家当当,总难以为情的。"

武昌府道:"大人说送他,他一定还不要,不得已只好说是大家借给他的。 卑府晓得他老人家的脾气,一定还要写张借票,这借票一定要收他的,如此他才高兴。"

藩台道:"银子先在我这里垫出来,你拿了去,你就去通知臬台一声,等明天院上会着,由我领个头,约齐了大众,然后凑了归还。"

武昌府答应称是。

藩台立刻叫人划了一张八千银子的银票,交给了武昌府,然后武昌府又去见臬台,见过臬台,然后回衙,传谕一干人,叫当铺里的朝奉自己回去养伤,各安生理。

再吩咐打轿,带领着差官亲兵,抬着衣箱上院交代。

武昌府到得院上,先落官厅,差官督率亲兵,抬着箱子,交还上房。

这时候制台大人正在厅上等信,等了半天,不见回来,以为当不成功,今年这个年如何过得过去?不时搓手的盘算。

猛一抬头,忽见差官亲兵,抬了箱子回来,不觉气的眼睛里出火,连骂:"没中用的东西,我叫你办的什么事,怎么不替我办就回来了。"

差官道:"回大人的话,通城的当铺,标下都走遍了,人家都不肯当。 后来首府叫标下不要当了。 首府现从藩台那里借了八千银子送来孝敬大人用,所以标下才敢把箱子抬回来的。"

制台道:"胡说!岂有此理!我要他们的孝敬!我那一注钱不好挪用,我为着不用这些钱,所以才去当当!总怪你不会办事,怎么又弄得首府知道?"差官听了,不敢说出殴打朝奉的事,只得一声不响。

制台又道:"吩咐外头,今儿如果首府禀见,告诉他说我不见。 如果是送银子来的,叫他带回去,说我不等着他这钱买米下锅。"

正说着,巡捕拿了首府的手本上来回话。

制台一见手本,也不问青红皂白,连连挥手,说:"不见!不见!"巡捕一见如此,只得退了下来,-一告诉了首府。

幸亏首府是制台的门生,平时内签押房是闯惯的,见是如此,只得自己走了进来。

从下午等到半夜,制台到签押房里看公事,碰见了他。

他们是见惯了的,也用不着客气。

制台问他来做什么?武昌府把来意婉婉转转说了一遍。

制台道:"要你们贴钱,是断断乎使不得的。"

武昌府道:"老师不要属员贴钱,等老师有钱的时候再还给属员们就是了。 这也不过是救一时之急罢了。"

制台想了一会,说道:"既然如此,我得写张凭据给你,将来你们也好拿着向我讨。"

武昌府是晓得老师脾气的,他既如此说,只得依着他做。

一时交割清楚,武昌府自行退去。

不在话下。

且说那湖南安顺府的教士,同了孔君明等十几个人到了武昌,打听得这位制军礼贤好士,且能优待远人,教士等把一干人安顿妥当,自己便先去拜望洋务局里几位老总,托他们先向制台处代为先容,说有某国教士某人,订于某日前来拜谒。

这洋务局里的几位老总,早就受过制台的嘱咐。

原来这位制台大人,最长的是因时制宜,随机应变,看了这几年中国的情形,一年一年衰败下来,渐渐的不及外国强盛,还有些仰仗外国人的地方,因此他就把年轻时的气焰全行收起,另外换了一副通融办理的手段,常常同司道们讲:"凡办事情礼让为主,恭维人家断乎不会恭维出乱子来的。 我们今日的时势,既然打不过人家,折回来同人家讲和,也是勉强的。 到了这个地位,还可以自己拿大吗?你要拿大,请问谁还肯来理你呢?我如今要定一个章程,只要是外国人来求见,无论他是那国人,亦不要问他是做什么事情的,他要见就请他来见,统统由洋务局先行接待。 只要问明白是官是商,倘若是官,通统预备绿呢大轿,一把红伞,四个亲兵。 倘若是商人呢,只要蓝呢四人轿,再有四个亲兵把扶轿杠,也就够了。 如果是个大官,或者亲王总督之类,应该如何接待,如何应酬,到那时候再行斟酌。 孔圣人说的:能以礼让为国,便是指明我们现在时势,对证发药,诸公以后须得照此行。"

洋务局里的几个道台,一见总督尚且如此,谁亦犯不着来做难人,便把外国人,一个个都抬上天,亦与他们无涉。

单说这番来的是教士,既不是官,又不是商,洋务局里几位大人,一概会齐了商量,应该拿什么轿子给他坐。

一位道:"《孟子》上【士一位】,士即是官,既是官,就应得用绿呢大轿。"

一个道:"教士不过同我们中国教书先生一样,那里见教书先生统是官的?况且教士在我中国,也有开医院的,也有编了书刻了卖的,只好拿他当作生意人看待,还是给他蓝呢轿子坐的为是。"

】又有个人说道:"我们也不管他是官是商,如果是官,我们既不可简慢他,倘若是商人,亦不必过于迁就他,不如写封信给领事,请请领事的示,到底应该拿什么轿子给他坐。"

众人齐说有理。

洋务局里的翻译是现成的,立刻拿铅笔画了封外国字的信差人送去,并说立候回信。

齐巧领事出门赴宴会了,须得晚上方回;这边教士明天一早就要上院,若等第二天回信,万来不及。

几位总办会办,急得无法,一齐说道:"领事信候不到,不如连夜先上院请个示,最为妥当。 就是接待错了,是制台自己吩咐过的话,也埋怨不到别人。"

几个人商议已定,便留一位在局守候领事回信,一位上院请示。

手本上去,说有要事面禀。

齐巧制台晚饭过后,丢掉饭碗,正在那里打磕铳。

巡捕官拿了手本,站立一旁,既不敢回,亦不敢退。

原来这位制台,是天生一种异相,精神好的时候,竟其可以十天十夜不合眼,等到没事的时候,要是一睡,亦可以三日三夜不醒。

一头看着公事,或者一面吃着饭,以及会着客,他都会睡着了的,只要有事,一惊就醒,倘若没有事把他惊醒,一定要大动气的。

此刻巡捕拿了手本进来,论不定他老人家几时才醒,喊又不敢喊,只得站立门内,等他睡醒再回。

谁知他老人家这一睡,虽没有三天三夜,然而已足足有八个钟头。

他老睡了八点钟的时候,巡捕就站了八点钟的时候,外面那个洋务局的总办,也就坐了八点钟的时候。

晚饭没有吃就上院,一直等到夜半一点钟,肚子饿了,只得叫当差的买了两个馒头来充饥。

至于那个站睡班的巡捕,吃又没得吃,坐又没得坐,实在可怜。

好容易熬到制台睡醒,又不敢公然上去就回。

又等制台吃了一袋烟,呷了一口茶,等到回过脸的时候,他把手本捏在手中,不用说话,制台早已瞧见了,便问是谁来见,为的什么事情?巡捕忙回,是洋务局总办某道来请示的。

制台到此,方命传见。

及至坐下,照例叙了几句话。

洋务局老总欠着身子,把日间的事情,面陈了一遍。

制台一面听他讲话,一面摇头,等他说完,制台道:"老兄们也过于小心了。 为着这一点点事情,都要来问我,我这个两湖总督,就是生了三头六臂,也忙不来。 教士并无官职,怎么算得是官?又不集股份开公司,也算不得个商人。 既然介乎不官不商之间,你们就酌量一个适中的体制接待他。 只要比官差点,比商又贵重点,不就结了吗?"

洋务局老总听了这话,赛如翠屏山里的潘老丈:"你不说我还有点明白,你说了我更胡涂!"他此时却有此等光景。

但是怕制台生气,又不敢再问,只得辞了出来。

回到局中,拿这话告诉了几个同事,大家也没了主意。

后来还亏了一位文案老爷,广有才学,通达时宜,居然能领略制台的意思,分开众人,挺身而出道:"制军这句话,卑职倒猜着了八九分。"

众人忙问是何意思?文案老爷道:"我们现在只要替他预备蓝呢四轿就是了。"

众人道:"蓝呢四轿,不是拿他当了商人看待吗?"文案老爷道:"你别性急,我的话还没有说完,等我说完了再批驳。"

众人于是只得瞪着眼睛,听他往下讲。

文案老爷道:"轿是蓝呢轿,轿子跟前加上一把伞,可是商人没有的。"

众人一齐拍手称妙,老总更拿他着实夸奖。

一时议定,总办会办方各自回私宅而去。

话分两头,再说要见制台的教士,晓得制台优待远人,一切具饬洋务局预备,较之在湖南时官民隔阂,华洋龃龉,竟另是一番景象,心中甚是高兴。

到了次日,尚未起身,办差的大轿人马,具已到齐。

教士虽穿的中国衣装,然而只穿便衣,不着靴帽,坐在四人大轿中甚不壮观。

洋务局的轿夫亲兵,是伺候洋人惯了的,倒也并不在意。

就是湖北的百姓,也看熟了,路上碰着,亦不以为奇。

一霎到了制台衙门,大吹大擂,开了中门相接。

教士进去,同制台拉了拉手,又探了探帽子,分宾叙坐,彼此寒暄了一回,又彼此称颂了一回。

教士便将来意向制台-一陈明,又道:"目下在此盘桓数日,就要起身,等把同来的几个人一齐送到上海,等他们有了生路,我还要回到湖南,将来路过武昌的时候,一定还要来拜见贵总督大人的。"

制台听了教士的话,想起上月接到湖南巡抚的信,早已晓得永顺有此一宗案件。

当下心上着实盘算,想这几个生员明明不是安分之徒,倘是安分之徒,一定不会信从洋教;现在把这几个人送往上海,上海洋人更多,倘若被他们再沾染些习气,将来愈加为害。

我外面虽然优礼洋人,乃为时事所迫,不得不然,并非有意敬重他们。

这班小子后生,正是血气未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此时受了地方官的苦,早将中国官恨如切骨,心中那里还有中国?与其将来走入邪路,一发而不可收,何如我此时顺水推船,借了洋人势力,笼络他们,预弭将来之患,岂不是好?主意打定,便装做不知,定要教士把永顺闹事情形详说一遍。

教士自然把众秀才的话,一半有一半无的和盘托出,通统告诉了制台。

制台登时跺脚捶胸,大骂博知府不置。

又说他如此可恶,我此刻就做折子参他。

教士听了制台的话,看他甚为高兴,制台故意又连连跌足道:"国家平时患无人才,等到有了人才,又被这些不肖官吏任意凌虐,以致为渊驱鱼,为丛驱爵,想起来真正可恨!我这里用人的地方却很不少,我想把这几个人留在湖北,量材器使用,每一个人替他们安置一席,倒也不难。 然而我不敢,怕的是谣言太多,内而政府,外而同寅,不晓得要排揎我到那步田地?知道的说我是弃瑕录用,鼓舞人材,不知道的,还说我是通逃薮呢。 贵教士请想,你说我敢不敢?"教士起先听了制台的话,说要把这几个人留在湖北予以执事,还疑心制台是骗人的,从来他们做官的人,一直是官官相护,难保不是借此为一网打尽之计,后来见他又有畏谗避讥的意思,不免信以为真,便道:"我要送他们到上海,也并非得已,实在可怜他们受了地方官的压力,不但不能自由,而且性命难保,上帝以好生为心,我受了上帝的嘱咐,怎么可以见死不救呢?既然贵总督大人能够免去他们的罪,不来压制他们,他们都是很有学问的人,很可以立得事业,等他们出来帮着贵总督办事,那是再好没有的了。 而且贵总督的名声格外好,将来传到我们敝国,也都是钦敬的。"

制台道:"贵教士的中国话说得很好,到我们中国有多少年了?"教士道:"来是来的年数不少了。 我初到你们湖南的时候,一句中国话不会讲,那时候通湖南,敝国人只有我夫妻两个,还有一个小孩子。 我不会说中国话,我偏要学,我就离开我的家小,另外住到一个中国人家,天天跟着他说,不到半年,就会了一半了。"

制台道:"通湖南只有你一个外国人,倒不怕中国人打你?谁肯还来教你说中国话呢?"教士道:"那时候,我身上的银子带的很多。 贵国的人,只要银子,有了银子,他不但肯教我说话,各式事情,都肯告诉我晓得。 只要有银子,谅他祖传的坟地,都肯卖给我盖房子了。 到如今,我样样明白,我的银子也就化的少了。"

制台听了他的话,半天没有做声,又歇了一会,说道:"你且在我武昌盘桓几天,等我斟酌一个安置他们之法,再来关照。"

教士听说,又称谢了几句,方始告辞而去。

但不知制军如何安置这一帮人,且听下回分解。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