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姜夔
淡黄柳客居合肥①南城赤栏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
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
因度此阕,以纾②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③。
马上单衣寒恻恻④,着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⑤。
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⑥。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作者简介」
姜夔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属江西"人。
一生不曾做官,却曾漫游过长江中、下游的两湖和江、浙一带,交游广,生活经历丰富。
他擅长诗词,精通音律与书法,是南宋词坛上成就较高、较有影响的作家。
他以离别相思、纪游咏物或慨叹身世为词的主要题材。
也有关心国事、同情人民疾苦的部分作品。
他的词音律和谐,造语凝炼,想象丰富,意境清幽。
尤擅长托物比兴和景物描写,工丽精致,在宋词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注释」
①客居合肥:时在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
②纾"shū":解除、排除,宽解。
③垂杨陌:杨柳飘拂的小巷。
④恻恻:寒冷凄恻。
⑤岑寂:寂静。
⑥小桥宅:姜夔在合肥情侣的住宅。
「评解」
这是作者的自制曲。
通篇写景,而作者寄居他乡,伤时感世的愁怀,尽在不言之中。
上片写客居异乡的感受。
垂杨巷陌,马上轻寒,边城春色,举目凄凉。
而眼前柳色,"鹅黄嫩绿",却与江南相似。
下片写惜春伤春情绪。
清明携酒,唯怕花落春去。
全词意境凄清冷隽,用语清新质朴。
在柳色春景的描写中,作者的万般愁绪,无限哀怨之情,也就巧妙自然、不着痕迹地表现出来。
「集评」郑文焯《郑校白石道人歌曲》:长吉有"梨花落尽成秋苑"之句,白石正用以入词,而改一"色"字协韵。
当时清真、方回多取贺诗隽句为面。
谭献《谭评词辨》:白石、稼轩,同音笙磬,但清脆与镗鎝异响,此事自关性分。
黄花庵《花庵词选》:词极精妙,不减清真,其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暗香辛亥①之冬,予载雪诣石湖②。
止既月③,授简④索句,且征新声⑤。
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伎隶习⑥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⑦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⑧、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⑨易泣,红萼CD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释」
①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②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
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③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④简:纸。
⑤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⑥工伎:乐工、歌妓。
隶习:学习。
⑦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
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
后居洛思之,请再往。
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
杜甫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⑧但怪得:惊异。
⑨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
CD红萼:指梅花。
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评解」
此词咏梅怀人,思今念往。
据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称:"作于辛亥之冬,正其最后别合肥之年",而"时所眷者已离合肥他去"。
由此可知是指合肥旧事。
上片写"旧时"梅边月下的欢乐;"而今"往事难寻的凄惶。
两相对照,因而对梅生"怪",实含无限深情。
下片写路遥积雪,江国寂寂,红萼依然,玉人何在!往日的欢会,只能留在"长记"中了。
低徊缠绵,怀人之情,溢于言表。
全词以婉曲的笔法,咏物而不滞于物,言情而不拘于情;物中有情,情中寓物。
情思绵邈,意味隽永。
「集评」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惟《暗香》、《疏影》二词,寄意题外,包蕴无穷,可以与稼轩伯仲。
张炎《词源》:白石《疏影》、《暗香》等曲,不惟清真,且又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
许昂霄《词综偶评》:二词"《疏影》、《暗香》"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又如琪树玲珑,金芝布护。
邓廷祯《双砚斋随笔》:姜石帚之"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状悔之多,皆神情超越,不可思议,写生独步也。
周济《宋四家词选》:前半阕言盛时如此,衰时如此。
后半阕想其盛时,想其衰时。
王闿运《湘绮楼词选》:此二词最有名,然语高品下,以其贪用典故也。
又云:如此起法,即不是咏梅矣。
郑文焯《郑校白石道人歌曲》:案此二曲为千古词人咏梅绝调。
以托喻遥深,自成馨逸;其暗香一解,凡三字句逗皆为夹协。
梦窗墨守綦严,但近世知者盖寡,用特著之。
谭献《谭评词辩》:石湖咏梅,是尧章独到处。
"翠尊"二句,深美有骚、辨意。
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刘体仁云,落笔得"旧时月色"四字,便欲使千古作者,皆出其下。
又云:咏梅嫌纯是素色,故用"红萼"字,此谓之破色笔。
又恐突然,故先出"翠尊"字配之;说来甚浅,然大家亦不为,此用意之妙,总使人不觉,则烹锻之功也。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①东流无尽期。
当初不合种相思②。
梦中未比丹青③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④,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⑤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注释」
①肥水:源出安徽合肥西南紫蓬山,东流经合肥入巢湖。
②种相思:种下相思之情。
③丹青:泛指画像。
④春未绿:本词作于正月,这时气候很冷,草未发芽,所以说春未绿。
⑤红莲:指灯。
「评解」
作者曾几度客游合肥,并与一歌妓相爱。
当时的欢聚,竟成为他一生颇堪回忆的往事。
在记忆中,她的形象十分鲜明。
然而伊人远去,后会无期。
回首往事,令人思念不已,感慨万千。
梦中相见,又被山鸟惊醒。
思念之苦,真觉得"当初不合种相思"了。
愁思绵绵,犹如肥水东流,茫无尽期。
谁使两人年年元宵之夜,各自有心头默默重温当年相恋的情景!
词中所流露的伤感与愁思,即是为此而发。
全词深情缱绻,缠绵哀婉。
「集评」
陈思《白石道人年谱》:案所梦即《淡黄柳》之小桥宅中人也。
郑文焯《郑校白石道人歌曲》;红莲谓灯,此可与《丁未元日金陵江上感梦》之作参看。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元夕感梦之作。
起句沉痛,谓水无尽期,犹恨无尽期。
"当初"一句,因恨而悔,悔当初错种相思,致今日有此恨也。
"梦中"两句,写缠绵颠倒之情,既经相思,遂不能忘,以致入梦,而梦中隐约模糊,又不如丹青所见之真。
"暗里"一句,谓即此隐约模糊之梦,亦不能久做,偏被山鸟惊醒。
换头,伤羁旅之久。
"别久不成悲"一语,尤道出人在天涯况味。
"谁教"两句,点明元夕,兼写两面,以峭劲之笔,写缱绻之深情,一种无可奈何之苦,令读者难以为情。
点绛唇丁未①冬,过吴松作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②黄昏雨。
第四桥③边,拟共天随④住。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释」①丁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
吴松:即今吴江。
本年春,姜夔曾由杨万里介绍到苏州去见范成大。
②商略:商量,酝酿。
此处指遥望山峰,雨意很浓。
③第四桥:指吴江城外的甘泉桥。
郑文焯《绝妙好词校录》:"宋词凡用四桥,大半皆谓吴江城外之甘泉桥……。 《苏州志》:甘泉桥旧名第四桥。"
④天随:晚唐陆龟蒙,号天随子,隐居吴江。
「评解」
此词为作者自湖州往苏州,道经吴松所作。
乃小令中之名篇。
虽只41字,却深刻地传出了姜夔"过吴松"时"凭栏怀古"的心情。
上片写景。
"燕雁"、"数峰",不仅写景状物出色,且用拟人化手法,使静物飞动,向为读者称赞。
下片因地怀古。
"残柳参差舞",使无情物,着有情色,道出了无限沧桑之感。
全词委婉含蓄,引人遐想。
「集评」
卓人月《词统》:"商略"二字诞妙。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白石长调之妙,冠绝南宋;短章亦有不可及者,如《点绛唇》一阕,通首只写眼前景物,至结处云:"今何许? 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感时伤事,只用"今何许"三字提倡,"凭阑怀古"下,仅以"残柳"五字咏叹了之,无穷哀感,都在虚处。
令读者吊古伤今,不能自止,洵推绝调。
陈思《白石道人年谱》:案此阕为诚斋以诗送谒石湖,归途所作。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欲雨而待"商略","商略"而在"清苦"之"数峰",乃词人幽渺之思。
白石泛舟吴江,见太湖西畔诸峰,阴沉欲雨,以此二句状之。
"凭阑"二句其言往事烟消,仅余残柳耶?抑谓古今多少感慨,而垂杨无情,犹是临风学舞耶?清虚秀逸,悠然骚雅遗音。
小重山令潭州①红梅人绕湘②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
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②裙归。
鸥去昔游非。
遥怜花可可、梦依依。
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④绿筠枝。
「注释」
①潭州:今湖南长沙市。
②湘:湘江,流经湖南。
皋:岸。
③茜:大红色。
④沁:渗透。
「评解」
此词以咏梅为题,抒吊古怀人之情。
上片写景。
首两句点出"潭州"与"梅花"。
"东风"两句,因物及人。
梅苑人归,蘅皋月冷。
一春幽事,有谁得知。
下片抒情。
鸥去之后,昔游全非。
因今思昔,感怀吊古。
相思血泪,都沁绿枝。
全词即梅即人,亦景亦情。
清新雅丽,凄婉工巧。
「集评」
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感怀吊古,愁并毫端。
其凄丽之致,颇似东山、淮海。
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做冷欺花①,将烟困柳②,千里偷催春暮。
尽日冥迷③,愁里欲飞还住。
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
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④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⑤。
隐约遥峰,和泪谢娘⑥眉妩。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
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⑦。
「作者简介」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
韩侂胄任相,达祖为其堂吏,撰拟文稿。
韩伐金失败被诛,达祖受黥刑"面颊刺字",死于贬所。
他的词,轻盈绰约,细腻工巧,清新闲约,长于咏物。
有《梅溪词》一卷。
「注释」
①做冷欺花:春寒多雨,妨碍了花开。
②将烟困柳:春雨迷蒙,如烟雾环绕柳树。
③尽日冥迷:整日春雨绵绵。
④钿车:华美的车子。
杜陵:汉宣帝陵墓所在地。
当时附近一带住的多是富贵之家,故用来借指繁华的街道。
⑤官渡:用公家渡船运送旅客。
⑥谢娘:唐代歌妓,后世泛指歌女。
这两句是写烟雨笼罩远处的山峰,象谢娘被泪沾湿的眉毛那样妩媚好看。
⑦剪灯深夜语: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评解」
这首咏物词,以多种艺术手法摹写春雨缠绵的景象。
上片写近处春雨。
蝶惊粉重,燕喜泥润。
佳期被阻,钿车不行。
下片写远处春雨。
春潮晚急,群山迷蒙,新绿落红,带愁流去。
通篇不着"雨"字,却处处贴切题意。
用语工丽,意境清幽。
「集评」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梅溪甚有心思,而用笔多涉尖巧,非大方家数,所谓"一钩勒即薄者"。
黄昇《花庵词选》:"临断岸"以下数语,最为姜尧章称赞。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语语淋漓,在在润泽,读此将诗声彻夜雨声寒,非笔能兴云乎!黄蓼园《蓼园词选》:愁雨耶?怨雨耶?多少淑偶佳期,尽为所误,而伊仍浸淫渐渍,联绵不已,小人情态如是,句句清隽可思,好在结二语写得幽闲贞静,自有身分,怨而不怒。
许昂霄《词综偶评》:绮合绣联,波属云委。
"尽日冥迷"二句,摹写入神。
"记当日"二句,如此运用,实处皆虚。
先著、程洪《词洁》:无一字不与题相依,而结尾始出雨字,中边皆有。
前后两段七字句,于正面尤著到。
如意宝珠,玩弄难于释手。
孙麟趾《词径》:词中四字对句,最要凝炼。
如史梅溪云:"做冷欺花,将烟困柳"
只八个字已将春雨画出。
周尔墉《周批绝妙好词》:法度井然,其声最和。
继昌《左庵词话》:史达祖春雨词,煞句"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就题烘衬推开去,亦是一法。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调体物殊工,与碧山之咏蝉,玉田之咏春水,白石之咏蟋蟀,皆能融情景于一篇者。
虞山毛晋心醉其《双双燕》词,但"柳昏花螟"自是名句,而全篇多咏燕,仅于结处见意,不若此调之情文并茂也。
起三句吸春雨之神。
四、五句关合听雨之情。
"蝶"、"燕"二句从侧面写题,"惊"、"喜"二字为蝶燕设想,殊妙。
"佳期"句承愁雨之意,写到怀人,以领起后幅。
转头处言临江望远,意境开拓。
以山喻眉,以雨喻泪,常语也,眉黛与泪痕合写,便成隽语。
上阕言近处庭院之雨,后言远处江湖之雨。
"新绿"二句非特江干风景,而送春念远,皆在其中。
"落红"句造语尤工。
结句听雨西窗,虽意所易到,而回首当年,以"梨花门掩",点染生姿,觉余音绕梁也。
双双燕咏燕过春社①了,度②帘幕中间,去年尘冷③。
差池④欲住,试入旧巢相并。
还相雕梁藻井⑤,又软语商量不定。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⑥。
芳径⑦,芹泥⑧雨润。
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应自栖香正稳⑨。
便忘了、天涯芳信CD。
愁损翠黛双蛾CE,日日画栏独凭。
「注释」①春社:春分前后祭社神的日子叫春社。
②度:飞过。
③尘冷:指旧巢冷落,布满尘灰。
④差"cī"池:指燕子羽毛长短不齐。
⑤相:细看。
藻井:天花板。
⑥红影:指花影。
⑦芳径:花草芳芬的小径。
⑧芹泥:燕子所衔之泥。
⑨"应自"句:该当睡得香甜安稳。
自:一作"是"。
CD天涯芳信:指出外的人给家中妻子的信。
CE翠黛:画眉所用的青绿之色。
双蛾:双眉。
「评解」这首词作者饱和着感情,描绘了春燕重归旧巢,软语多情,花间竞飞,轻盈俊俏的神态。
也抒写了"日日画栏独凭"者所希冀和追求的那种自由、愉快、美满的生活。
上片写双燕重归旧巢。
下片写双燕飞游的适意和楼中妇女的幽思。
全词构思精巧,刻画细腻。
形象优美,委婉多姿。
清新柔丽,不落俗套。
洋溢着生活情趣,使人获得美的享受。
「集评」
黄昇《花庵词选》:形容尽矣。
……姜尧章最赏其"柳昏花暝"之句。
王士禛《花草蒙拾》:仆每读史邦卿咏燕词,以为咏物至此,人巧极天工错矣。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欲"字、"试"字、"还"字、"又"字入妙,"还相"字是星相之相。
卓人月《词统》:不写形而写神,不取事而取意,白描高手。
贺裳《皱水轩词筌》:常观姜论史词,不称其"软语商量",而赏其"柳昏花暝",固知不免项羽学兵法之恨。
许昂霄《词综偶评》:清新俊逸。
戈载《七家词选》:美则美矣,而其韵庚青,杂入真文,究为玉瑕珠颣。
谭献《谭评词辨》:起处藏过一番感叹,为"还"字、"又"字张本。
"还相"二句,挑按见指法,再搏弄便薄。
"红楼"句换笔,"应自"句换意,"愁损"二句收足,然无余味。
王国维《人间词话》:贺黄公谓姜论史词,不称其"软语商量",而称其"柳昏花暝",固知不免项羽学兵法之恨;然"柳昏花暝",自是欧、秦辈句法,前后有画工、化工之殊,吾从白石,不能附合黄公矣。
黄蓼园《蓼园词选》:"栖香"下至末,似指朋友间有不能践言者。
郑文焯《绝妙好词校录》:史梅溪《双双燕》"还相雕梁藻井",按《表异录》,绮井亦名藻井,又名斗八。
今俗曰天花板也。
周尔墉《周评绝妙好词》:史生颖妙非常,此词可谓能尽物性。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归来社燕,回忆去年,题前着笔,便恋旋转之地。
巢痕重拂,犹征人之返故居,咏燕亦隐含人事。
欧阳永叔爱诵咏燕诗"晓窗惊梦语匆匆"
句,此词云"商量不定",为燕语传神尤妙。
"芳径"四句赋题正面。
"柳昏花暝"传为名句,多少朱门兴废,皆在"看足"两字之中。
毛晋云"余幼读《双双燕》词,便心醉梅溪"。
于刻《梅溪词》后,特标出之。
结句因燕书未达,念及倚阑人,余韵悠然。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咏燕,神态逼真,灵妙非常。
"过春社了"三句,记燕来之时。
"差池"两句,言燕飞入巢。
"还相"两句,摹写燕语。
"欲"字、"试"
字、"还"字、"又"字皆写足双燕之神。
"飘然"两句,写燕飞去,俨然画境。
换头承上,写燕之路。
"爱贴地"两句,写燕飞之势。
"红楼"两句,换笔写燕归。
"看足柳昏花暝"一句,说尽双燕游乐之情。
"应自"两句,换意写燕双栖,意义完毕。
末结两句,推开,特点人事,盖用燕归人未归之意。
"独凭"与双栖映射,最为俊巧。
临江仙闺思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旧游帘幕记扬州。
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
罗带鸳鸯尘暗澹①,更须整顿风流②。
天涯万一见温柔。
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注释」
①澹:"淡"的异体字。
②风流:这里指风韵。
「评解」
这是一首闺中怀人词。
上片写年年清秋,愁与西风俱来。
"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写出了闺中人孤独寂寞的境况。
下片言"罗带鸳鸯,尘灰暗淡。"
睹物思人,不胜感怀。
"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写尽闺中相思之苦。
全词抒情委婉,工丽别致。
「集评」
姜夔《梅溪词序》"《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七引":梅溪词奇秀清逸,有李长吉之韵,盖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
王士禛《花草蒙拾》:宋南渡后,梅溪、白石、竹屋、梦窗诸子,极妍尽态,反有秦、李未列者。
虽神韵天然处或减,要自令人有观止之叹,正如唐绝句,至晚唐刘宾客、杜京兆,妙处反进青莲、龙标一尘。
夜合花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①。
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
念前事,怯流光,早春窥、酥雨池塘。
向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②。
风丝一寸柔肠,曾在歌边惹恨,烛底萦香。
芳机瑞锦,如何未织鸳鸯。
人扶醉,月依墙,是当初、谁敢疏狂!
把闲言语,花房夜久,各自思量。
「注释」
①潘郎:潘岳字安仁,晋中牟人。
美姿容,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交。
《晋书》有传。
②徐妆:半面妆。
《南史梁元帝徐妃传》载:"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 帝见则大怒而去。"
「评解」这首词写景、咏物、抒情融为一体。
上片写眼前景,抒心中情。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愁染潘郎,偷藏泪点。
下片写当初曾在歌边惹恨,烛底萦香。
如今回首往事,寸断柔肠。
全词轻盈绰约,细腻工丽,于柔媚中具艳冶之姿。
表现了梅溪词的特色。
夜行船闻卖杏花不剪春衫愁意态。
过收灯①、有些寒在。
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白发潘郎②宽沉带。
怕看山、忆他眉黛。
草色拖裙,烟光惹鬓,长记故园挑菜。
「注释」
①过收灯:过了灯节。
②潘郎:见前词《夜合花》注。
「评解」
本词因闻卖杏花而引起怀人之幽思。
上片着意描绘杏花春景。
初春季节,微雨轻寒,深巷无人,闻卖杏花。
下片写故园之思,怀人之情。
常记故园挑菜,忆他眉黛春山,鬓影裙腰。
而今潘郎憔悴,往事不堪回首。
全词生动而又细腻地描绘了明媚的春光,如丝的细雨,怀人的意态,绵绵的相思。
写得工丽倩巧,柔媚多姿。
「集评」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着意在结句。
杏花时节,正故园昔日挑菜良辰,顿忆鬓影裙腰之当年情侣,乃芳序重临而潘郎憔悴,其感想何如耶?上阕咏卖花,款款写来,风致摇曳,春阴门巷,在幽静境中,益觉卖花声动人凄听也。
薛砺若《词学通论》:其词境之婉约飘逸,则如淡烟微雨,紫雾明霞;其造语之轻俊妩媚,则如娇花映日,绿杨看雨。
他将这三春景色写得极细致而逼真。
鹧鸪天搭柳栏干倚伫频①。
杏帘胡蝶绣床春。
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
箫外月,梦中云。
秦楼楚殿可怜身。
新愁换尽风流性,偏恨鸳鸯不念人。
「注释」①伫:久立,盼望。
频:屡次,多次。
「评解」
这首闺情词,上片写凭栏伫望情景。
搭柳栏干,杏帘蝴蝶,楼头伫望,泪洒东风。
下片写对景怀人,不胜今昔之感。
箫外月,梦中云,回想昔日秦楼楚殿,今日却"换尽风流"。
结句"偏恨鸳鸯不念人",愁绪缠绵,余韵不尽。
全词和婉工巧,绮丽动目。
「集评」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花骨"二字颇新,惟《梅溪集》中两用之。
"东风"句较《万年欢》调"愁沁花骨"尤为凄艳欲绝。
吟此两句,如闻"落叶哀蝉"之歌。
昔人咏鸳鸯者,或羡其双飞,或愿为同命,此独言其不复念人,但既言"换尽风流",则绮习刬除,愿归枯衲,安用恨为!恨耶情耶?殆自问亦莫辨也。
严仁玉楼春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胡蝶乱。
冰池晴绿①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
宝奁②如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作者简介」严仁字次山,号樵溪,邵武"属福建"人。
他与同族严羽、严参,并称"邵武三严"。
著有《清江欸乃集》。
其词工巧艳丽,以写闺情见长。
「注释」
①晴绿:指池水。
②奁:镜匣。
「评解」
这首词描绘春景,抒写春愁。
上片写庭园春色。
西园春风,花繁蝶乱,池水晴绿,落红满径。
下片写春闺怀人。
尽日相思,罗带渐缓,明镜照愁,盼君速归。
通篇构思精巧,婉丽清新。
为历代词家所赞赏。
「集评」
黄昇《花庵词选》:次山词极能道闺闱之趣。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深情委婉,读之不厌百回。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明镜照愁,常语也。
作者"宝奁"七字,古意深思,独标新警。
鹧鸪天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柁转牙樯②。
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
载将离恨过潇湘。
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释」①一曲危弦:弹奏一曲。
危:高。
弦:泛指乐器。
②捩:扭转。
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评解」
这首词着意抒写离愁别恨。
上片抒写伤别。
离歌一曲,痛断客肠。
江心征帆,楼头粉泪,写尽离别况味。
下片着重写离恨。
兰舟催发,满载离恨,江水东流,别意悠长。
通篇悱恻缠绵,工丽柔媚,体现了严仁词作的风格。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以"江心"、"楼上"对举,离怀自见。
以句法论,在晚唐律诗中亦是佳联。
结处"东流水"二句虽从唐人"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诗句脱化,而用其意作此词结句,颇有运韵。
刘克庄]清平乐顷枉维扬,杨师文参议家舞姬绝妙,赋此宫腰①束素,只怕能轻举。
好筑避风台②护取,莫遣惊鸿③飞去。
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
贪与萧郎④眉语,不知舞错伊州⑤。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蒲田"属福建"人。
宋理宗淳祐中赐同进士出身,官龙图阁直学士,卒谥文定。
有《后村别调》一卷,"见毛氏《宋六十家词》"又名《后村长短句》,见《彊村丛书》。
他的词纯学稼轩,为辛派重要作家。
「注释」
①宫腰:女子细腰。
②避风台:相传赵飞燕身轻不胜风,汉成帝为筑七宝避风台"见汉伶玄《赵飞燕外传》"。
③惊鸿:形容女子体态轻盈。
④萧郎:原指梁武帝萧衍,以后泛指所亲爱或为女子所恋的男子。
眉语:以眉之舒敛示意传情。
⑤伊州:曲词名,商调大曲。
「评解」
这首词,抒写对美人的思慕。
上片写人物的轻盈体态。
宫腰束素,轻盈灵巧,翩若惊鸿,纤不耐风。
下片写相见时的情景。
温柔香艳,颦笑风流。
相互眉语,舞错伊州。
全词工丽香艳,妩媚风流。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阕惜其轻盈,有杜牧诗"向春罗袖薄,谁念舞台风"之意。
下阕窥其衷曲,有李端诗"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之意,后村词大率与辛稼轩相类,人称其雄力足以排奡,此词独标妩媚,殆以忠简梨涡、欧阳江柳耶?张炎《词源》:潜夫负一代时名,"别调"一卷,太约直致近俗,效稼轩而不及者。
毛晋《后村别调跋》:"别调"一卷,大率与稼轩相类,杨升庵谓其壮语足以立懦,余窃谓其雄力足以排奡云。
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后村词与放翁、稼轩犹鼎三足,其生丁南渡,拳拳君国,似放翁;志在有为,不欲以词人自域,似稼轩。
薛砺若《宋词通论》:此词末二语写得亦极隽美,为不经人道者。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繁灯夺霁华①,戏鼓侵明发②。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中月。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注释」
①霁华:明月。
②明发:天发明也。
「评解」此词题为元夕戏作,实则抒发人生感慨。
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繁月明,鼓乐通宵。
物色如旧而情味却别。
不觉感慨系之。
下片写西楼拜月,镜中画眉,待到乐止人散,却又渐入愁乡。
全词构思新巧,造语工丽,感情真挚,写景细腻。
「集评」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刘克主《陈敬叟集序》云:敬叟诗才气清拔,力量宏放,为人旷达如列御寇、庄周;饮酒如阮嗣宗、李太白;笔札如谷子云,草隶如张颠、李潮;乐府如温飞卿、韩致光。
余每叹其所长,非复一事。
为颣城黄子厚之甥,故其诗酷似之云。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后村序《陈敬叟集》云:"旷达如列御寇、庄周,饮酒如阮嗣宗、李太白,笔札如谷子云,行草篆隶如张颠、李潮,乐府如温飞卿、韩致光。"
推许甚至。
此词云戏赠者,殆以敬叟之旷达,而情入中年,易萦旧感,人归良夜,渐入愁乡,其襟怀亦不异常人,故戏赠之。
昭君怨牡丹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①独步。
若比广陵花②,太亏他③。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
君莫说中州④,怕花愁。
「注释」
①姚黄: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
②广陵花:指芍药。
③太亏他:言太委屈了牡丹。
④中州:河南省别称。
这里指洛阳。
「评解」
这首咏物词,借咏洛阳牡丹,抒写忧国之情。
上片言洛阳牡丹,独步天下,胜于扬州的芍药,因此说牡丹"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下片抒写惜花之情。
但作者之意却不在此,结句揭示了主旨,名为惜花,实惜中州。
旧国旧都的哀愁,借对广陵花、济阳花的褒贬抑扬表现出来。
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①停针线②。
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
点点行行泪痕满③。
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作者简介」
黄公绍字直翁,邵武"今属福建"人,宋度宗咸淳元年进士。
隐居樵溪。
著有《在轩词》,有《彊村丛书》本。
「注释」①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
②停针线:《墨庄漫录》说:"唐、宋社日妇人不用针线,谓之忌作。"
唐张籍《吴楚词》:"今朝社日停针线。"
③"春衫"两句:春衫已经穿破,这是谁做的针线活呢?这里的"谁针线"与"停针线"相呼应,由著破春衫想起那制作春衫的人,不觉凄然泪下,泪痕沾满了破旧的春衫。
「评解」
此词抒写游子思乡的情怀。
上片写游子在深山溪桥边,遥念家乡社日,看到双双飞燕而自伤孤单。
下片写游子长期飘流在外,春衫已破,满是泪痕,却还不知归期。
末尾连用三个"无人",点出不仅赏花、饮酒都无心情,甚至醉了也受不到照顾。
写尽孤身羁旅的凄凉况味。
通篇缠绵凄恻,委婉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