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咏茶诗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唐人咏茶诗
唐人咏茶诗

《唐人咏茶诗》全文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山仙人掌茶 并序

唐 李白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

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鸦(一作鸭)。

按仙经蝙蝠一名仙鼠。

千岁之后,体白如雪,栖则倒悬。

盖饮乳水而长生也。

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

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

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

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

所以能童振枯,扶人寿也。

余游金陵,见宗侄位置中孚,示余茶数十片。

拳然重迭,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

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末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

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末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注]此诗约作于天宝中。

李白因在长安遭权贵谗毁,抱负不得施展,于天宝三载(744,按:是年正改年曰载)春“赐金还山”,离长安作第二次漫游。

后在金陵与族侄僧人中孚相遇,蒙其赠诗与仙人掌茶,诗人以此诗为谢。

在唐代的诗歌中,这是早期的咏茶诗作,可以说它是唐代茶文化百花园中,一枝报春的梅花。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 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注]九日:即九月九日重阳节。

从唐时起,就有在重阳节登高赋诗、插茱萸或相聚饮酒之风俗。

杜甫在《九日蓝田会饮》诗有“兴来今日尽君欢”之句。

陆羽于肃宗上元初(760)在吴兴苕溪结庐隐居时,同皎然结成“缁素忘年交”,情谊笃深,生死不逾。

此诗作于陆羽隐居妙喜寺期间。

皎然在重阳节同陆羽品茗、赏菊、赋诗,开创以茶代酒,移风易俗之新风。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唐 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讲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食酒多自欺。

秋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注]这首五、七言古体茶歌,是皎然同友人崔刺史共品越州茶时即兴之作。

题中虽冠以“诮”字,微含讥嘲之意,乃为诙谐之言。

其意在倡导以茶代酒,探讨茗饮艺术境界。

皎然在茶诗中,探索品茗意境的鲜明艺术风格,对唐代中后期中国茶文学----咏茶诗歌的创作和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此诗约作于德宗贞元初(785)。

顾渚行寄裴方舟

唐 皎然

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

伯劳飞日芳草死,山家渐欲收茶子。

[是鸟][1]鸣时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

由来惯采无近远,阴岭长兮阳崖浅。

大寒山下叶末生,小寒山下叶初卷二山名。

吴婉携笼落花乱,度水时惊啼鸟飞。

家园不远乘露摘,归时露彩犹滴沥。

初看抽出欺玉英,更取煎来胜金液。

昨夜西风雨色过,朝寻新茗复如何?

女宫露涩青芽老,尧市人稀紫笋多。

紫笋青芽谁得识,日暮采之长太息。

清泠真人待子元,贮此芳香思何极。

[注]顾渚行是一首歌行体的茶诗,作者言其顾渚山的见闻。

裴方舟经历末详。

[1]:“决”右旁加“鸟”

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困寄元居士晟唐 皎然

喜见幽人会,初开野客茶。

日成东井叶,露采北山芽。

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佳。

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

稍与禅经近,聊将睡网赊。

知君在天目,此意日无涯。

[注]皎然同陆迅等人共品天目山茶,因此茶为隐士元晟惠赠,故即兴赋诗相寄谢。

陆迅经历末详。

重题居东壁唐 白居易长松树下小溪头,

班鹿胎中白布裘。

药圃茶园为产业,

野麋林鹤是交游。

云生润户衣裳润,

岚隐山厨火烛幽。

最爱一泉新引得,

清泠屈曲绕阶流。

[注]诗人于宪宗元和十年(815)被贬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

曾于庐山香炉峰下、湓水之滨,种植茶园,开凿清泉,结屋而居,仿效当年陆羽在信州一饶品泉生涯。

这是草堂落成后,兰人重题东壁诗(四首之二)。

约作于元和十三年(818)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唐 白居易

故园周匝向交亲,

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

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

天下刀圭搅曲尘。

不及他人先寄我,

应缘我是别茶人。

[注]诗人被贬谪江州司马后,在庐山脚步下结庐而居。

此诗是在他收到忠州刺史李景俭众蜀地寄来新茶后所作的酬谢诗。

约作于元和十三年(818)

谢萧员外寄蜀茶

唐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

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

况是春深酒渴人。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唐 白居易

吟咏霜毛句,

闲尝雪水茶。

城中展眉处,

只是有元家。

[注]宪宗元和十五年(820),白居易从忠州刺史任上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

元稹时在京城刚任祠部郎中。

此诗约作于元和十五年冬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

想羡欢宴因寄此诗唐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

珠翠歌钟且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

灯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

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

蒲黄酒对病眠人。

琴茶

唐 白居易兀兀寄形群动内,

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

不读书不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

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

难道吾今无往还?

[注]这是一首“琴”与“茶”双咏之诗。

并借琴茶之灵性以喻乐天“君子陶陶”之品德风范。

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年间

一至七字诗——茶

唐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将知醉后其堪夸。

[注]这是一首构思巧妙,语言流畅,意境高雅,音律和谐的茶歌。

诗人在题后有小注云:“同王起诸公送白居易分司东郡作。”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茶见赠酬之以诗

唐 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芳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余香延幽遐。

涤虑发真照,还原荡昏邪。

犹同甘露饮,佛事薰毗耶。

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注]诗人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一月贬永州司马,住在龙兴寺(该寺犹存,在今湖南省沅陵县城西北)期间,与寺僧巽上人交往密切。

这首诗是在诗人目睹巽上人亲自采制晨茶的经过情景,及品饮僧人珍贵香茗的感受之后写的酬谢诗。

此诗约作于元和初年。

谢孟谏议寄新茶唐 卢仝日高丈五睡正浓,将军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天子末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王非][1] ,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唯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千卷,

四碗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从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注]一天清晨,时任常州刺史的孟简派人给卢仝送来了三百片唐贡山产的贡茶。

这首诗就是卢仝在品尝了天子及王公大臣才能得享的“阳羡茶”之后,写给孟刺史的致谢诗。

此诗约作于812或813年春,孟简任常州刺史监修贡茶期间。

[1]:左王,右为上下三个田

茶山

唐 杜牧

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

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苔。

柳村穿窈窕,松径度喧[1] 。

等级云峰峻,宽平洞府开。

拂天问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芽香紫璧裁。

拜章期沃日,轻骑若奔雷。

舞袖岚侵润,歌声谷答回。

磬声藏叶鸟,云艳照潭梅。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

树荫香作帐,花径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

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

[注]茶山,在唐湖州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顾渚山。

地处太湖西岸,盛产紫笋茶,入品陆羽《茶经》,称其为茶中上品。

据《吴兴县志》载:唐代中期大历五年(770),在顾渚源建草舍三十余间于此造茶。

至德宗贞元十七年(801),湖州刺史顾词以为院宇隘漏,建寺。

以东廊三十间为贡茶院,专司造贡茶。

按唐制每岁春三月采制第一批春茶时,湖、常二州刺史都要奉诏赴茶山督办修贡事宜。

这首《茶山》诗,即是诗人在湖州刺史任内,作于宣宗大中四年(850)春三月。

[1]:虺字“虫”换“琢”字右旁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注

唐 齐已

旗枪冉冉绿丛园,谷前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石垂]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尝茶唐 齐已

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

因留来客试,共说寄僧名。

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轻。

春风[上雨下言]川上,忆傍绿竹行。

谢中上人寄茶

唐 齐已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临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相劳寄,无来又隔年。

谢[左水右邕]湖茶

唐 齐已

邕湖唯上贡,何以惠寻常。

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

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

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注]作者曾在岳麓山道林寺清修多年。

这首诗是他在远离寺院后,寄怀念之情所作的茶诗。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