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  文章三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 卷第二百  文章三 李昉

李蔚卢渥韩定辞姚岩杰狄归昌杜荀鹤武臣有文曹景宗

高昂贺若弼李密高崇文王智兴高骈罗昭威赵延寿

李蔚

唐丞相李蔚镇淮南日,有布素之交孙处士,不远千里,径来修谒。

蔚浃月留连。

一日告发,李敦旧分,游河祖送,过于桥下,波澜迅激,舟子回跋,举蒿溅水,近坐饮妓,湿衣尤甚。

李大怒,令擒舟子,荷于所司。

处士拱而前曰:"因兹宠饯,是某之过,敢请笔砚,略抒荒芜。 李从之,乃以柳枝词曰:“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李览之,释然欢笑,宾从皆赞之。

命伶人唱其词,乐饮至暮,舟子赦罪。

更有李嵘献诗云:"鸡树烟含瑞气凝,凤池波待玉山澄。 国人久依东关望,拟筑沙堤到广陵。"

后果入相。

"出《抒情诗》"

唐朝丞相李蔚镇守淮南时,和他素有布衣之交的孙处士不远千里,来拜访他。

李蔚便陪孙处士住个十天半月。

这一天,孙处士要走,李蔚为了两人的旧情,在游船上设宴为他饯行。

船过桥下,波浪起伏,船也颠波旋转,船家在举蒿撑船时溅起一些河水,打湿了坐在旁边陪酒姬女的衣服。

李蔚发怒了,把船家抓起来,关押在衙门里。

孙处士向前拱了拱手说:"这宴会是为我举行的,发生这事是我的过错。 请把笔砚拿来,略抒我的歉疚之情。 李蔚吩咐人准备了笔砚,孙处士写了一首《柳枝词》: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到朝来行雨归。 李蔚看完很高兴,气也消了。 在座的宾客随从也很称赞,又叫歌姬演唱这首词。 饮酒娱乐一直到晚间,船家也放出来了。 在座的李嵘也献了一首诗: 鸡树烟含瑞气凝,凤池波待玉山澄。 国人久依东关望,拟筑沙堤到广陵。 后来,他果然当了宰相。

卢渥

唐左丞相卢渥,轩冕之盛,近代无比,伯仲四人咸居显列。 干符初,母忧服阕。 渥自前中书舍人拜陕府观察使。 又旬日,其弟绍自前长安令除给事中。 又旬日,弟沆自前集贤校理除左拾遗。 又旬日,弟沼自畿尉迁监察御史。 诏书迭至,士族荣之。 及赴任陕郊,洛城自居守分司朝臣以下,互设祖筵,遮于行路,洛城为之一空。 都人观者肩望击毂,盛于清明洒扫之日。 自临都驿以至于行,凡五十里,连翩不绝。 有白须传卒,鸣指叹曰:“老人为驿吏垂五十年,阅事多矣,而未曾见祖送之盛有如此者。"

时士流窃语,以此日在家者为耻。

渥有题嘉祥驿诗曰:"交亲荣饯洛城空,善戏戎装上将同。 星使自天丹诏下,雕鞍照地数程中。 马嘶静谷声偏响,旆映清山色更红。 到后定知人易化,满街棠树有遗风。"

诗版后为易定帅王存尚书碎之。

"出《唐阙史》"

唐朝左丞相卢渥,他的穿戴服饰、乘坐的车子都是豪华无比的。

他们弟兄四人的官职也都很显赫。

僖宗干符年初,卢渥因为母亲去世服丧期满后,由中书舍人授陕府观察使。

过了十几天,他弟弟卢绍由长安令被任命为给事中,又过十几天,他弟弟卢沆由集贤校理任命为左拾遗。

又过十几天,他弟弟卢沼从畿尉升为监察御史。

诏书频传,家族很荣耀。

卢渥去陕赴任时,东都洛阳的各衙门互相宴请,洛阳城为之一空,城中观看的人,肩擦肩,车碰车,超过清明节洒扫时的情景。

从洛阳开始,五十里内车马不断,有一个白须驿卒,很有感慨地说:"我当驿吏近五十年,经历的事很多,从未见到过这么盛大的欢送场面。"

一些市民窃窃私语,认为这样的日子呆在家里不出来是个耻辱。

卢渥有一首《题嘉祥驿》诗,诗中写道:交亲荣饯洛城空,善戏戎装上将同。

星使自天丹诏下,雕鞍照地数城中。

马嘶静谷声偏响,旆映晴山色更红。

到后定知人易化,满街棠树有遗风。

这首诗刻版印刷后,被易定师王存尚书给撕毁了。

韩定辞

唐韩定辞为镇州王镕书记。

聘燕帅刘仁恭,舍于宾馆,命试幕客马或"按《北梦琐言》 "或"作"或",下同"延接。

马有诗赠韩曰:"燧林芳草绵绵思,尽日相携陟丽谯。 别后巏嵍山上望,羡君时复见王乔。"

或诗虽清秀,然意在征其学问。

韩亦于座上酬之曰:"崇霞台上神仙客,学辨痴龙艺最多。 盛德好将银笔术"明抄本“术"作"述""。

丽词堪与雪儿歌。”

座内诸宾靡不钦讶称妙句,然亦疑其银笔之僻也。

他日,或复持燕帅之命,答聘常山,亦命定辞接于公馆。

时有妓转转者,韩之所眷也。

每当酒席,或频目之。

韩曰:"昔爱晋文公分季隗于赵衰,孙伯符辍小乔于公瑾,盖以色可奉名人。 但虑倡姬不胜贤者之顾,愿垂一咏,俾得奉之。 或援笔,文不停缀,作转转之赋。 其文甚美,咸钦其敏妙。 遂传于远近。 或从容问韩以雪儿银笔之事,韩曰:昔梁元帝为湘东王时,好学著书。 常记录忠臣义士及文章之美者,笔有三品。 或以金银雕饰,或用斑竹为管。 忠孝全者用金管书之,德行清粹者用银笔书之,文章赡丽者以斑竹书之。 故湘东之誉,振于江表雪儿者,李密之爱姬,能歌舞,每见宾僚文章,有奇丽入意者,即付雪儿叶音律以歌之。"

又问"痴龙"出自何处?定辞曰:"洛下有洞穴,曾有人误堕于穴中。 因行数里,渐见明旷。 见有宫殿人物凡九处。 又见有大羊。 羊髯有珠,人取而食之,不知何所。 后出以问张华曰:“此地仙九馆也。 大羊者,名曰痴龙耳。"

定辞复问或,巏嵍之山,当在何处?”或曰:"此隋君之故事,何谦光而下问。"

由是两相悦服,结交而去。

"出《北梦琐言》"唐时,韩定辞在镇州王镕手下任书记,他去拜访燕帅刘仁恭,住在宾馆。

燕帅命府中的幕客马或去迎接,马或向韩定辞赠诗一首:

燧林芳草绵绵思,尽日相携陟丽谯。

别后巏嵍山上望,羡君时复见王乔。

马或的诗虽然很清秀,但他的意思是想用这首诗来证明自己有学问。

韩定辞也酬答了一首:崇霞台上神仙客,学辨痴龙艺最多。

盛德好将银笔术,丽词堪于雪儿歌。

座中的宾客都很钦佩赞赏他的诗句很绝妙,也怀疑他用"银笔"典故太生僻。

又一日,马或奉燕帅之命,去回访常山"王镕的字",也让韩定辞去公馆迎接。

当时有一名姬女叫转转,是韩定辞平时很喜欢的人,在宴会时,马或经常注视她。

韩定辞说:"当年晋文公将季隗嫁给赵衰,孙伯符将小乔嫁给公瑾"周瑜",都是以美人配名人,但令人疑虑的是一个歌姬能不能得到名人的关注,我愿为你写一首诗。"

马或拿来笔,韩定辞便一挥而就作《转转赋》,文辞很美,人们钦佩他才思敏捷,构思巧妙,很快地传播开了。

马或很从容地问韩定辞:"雪儿银笔是怎么回事。"

韩说:"从前,梁元帝为湘东王时,不但好学,而且自己著书。 他常记录一些忠臣义士和文章好的人的事迹,他的笔分三等,有的用金银装饰,有的用斑竹做笔杆。 忠孝两全的人他用饰金的笔写,品德高尚的用饰银笔写,文章好的用斑竹笔写,这事便从湘东传到各地。 雪儿,是李密"唐将"的爱姬,能歌善舞,每当看到宾客和幕僚中有好文章,合他的心意时,他就叫雪儿配上乐曲歌唱。"

马或又问痴龙出自何处?定辞说,洛水附近有一个大洞穴,曾有人失误落入穴中,在穴中走了好几里路,渐渐感到宽阔明亮,见到九处宫殿、人烟的地方,又看到大羊,羊胡子上有珠子,那人把珠子吃了,却不知是什么地方。

他出来后问张华,张华说,这个地仙九馆,大羊名叫痴龙。

定辞又问马或,巏嵍山在什么地方?马或方是说:"这是随君的故事,你一定知道,何必这样谦虚来问我?"

从此,两人彼此心悦诚服,结交为好朋友。

姚岩杰

姚岩杰,梁公元崇之裔孙也。

童卯聪悟绝伦,弱冠博通坟典。

慕班固、司马迁为文,时称大儒。

常以诗酒放逸江左,尤肆凌忽前达,旁若无人。

唐干符中,颜标典鄱阳郡,鞠场公宇初构。

请岩杰纪其事。

文成,灿然千余言。

标欲刊去一二字,岩杰大怒,标不能容。

时已勒石,遂命覆碑于地,磨于其文。

岩杰以一篇纪之曰:"为报颜公识我么,我心唯只与天和。 眼前俗物关情少,醉后青山入梦"明抄本“梦"作"意""多。

田子莫嫌弹铗恨,宁生休唱饭牛歌。

圣朝若为苍生计,也合公车到薜萝。”

卢肇牧歙州,岩杰在婺源,先以著述寄肇。

肇知其使酒,以手书褒美,赠以束帛。

辞云:"兵火之后,郡中凋弊,无以迎逢大贤。"

岩杰复以长笺激之,肇不得已,迓至郡斋,待如公卿礼。

既而日肆傲睨轻视于肇。

肇常以篇咏夸于岩杰曰:"明月照巴天,"岩杰大笑曰:"明月照一天,奈何独言巴天耶?"

肇渐不得意。

无何,会于江亭。

时蒯希逸在席,卢请目前取一事为酒令,尾有乐器之名。

肇令曰:"远望渔舟。 不阔尺八。"

岩杰遽饮酒一器,凭栏呕哕。

须臾,即席,还令曰:"凭栏一吐,已觉空喉。"

其侮慢倨傲如此。

"出《摭言》"姚岩杰,是梁公姚元崇的孙子。

童年时就特别聪明,二十岁以后,他博览典籍,非常仰慕班固、司马迁的文章,被人们称为"大儒"。

他以饮酒赋诗,放荡不羁而闻名江东一带,尤其是对一些显贵人物,他也肆意凌辱,旁若无人。

唐僖宗干符中期,颜标主官鄱阳郡,郡府房屋、球场初建,他请岩杰撰文用以刻碑记事,文章写成后,竟达千余言之多,颜标想删去一两个字,岩杰大怒,颜标不能容忍,但是已经刻字立碑,他命人将碑推倒,磨掉碑文。

岩杰为了此事写过一首诗:为报颜公识我么,我心唯只与无和。

眼前俗物关情少,醉后青山入梦多。

田子莫嫌弹铗恨,宁生休唱饭牛歌。

圣朝若为苍生计,也合公车到薜萝。

卢肇掌管歙州时,岩杰在婺源,岩杰把他的文章寄给卢肇,卢肇知道他酒后很放纵,便写信对他的文章进行了褒奖,并赠给他一些布匹。

他的信中有这样几句:"兵火之后,郡中凋敝,无以迎逢大贤。"

岩杰又写了一封长信激卢肇,没办法,只好把岩杰迎到郡中,待以厚礼。

然而他却一天天地放肆傲慢起来,并轻视卢肇。

卢肇曾经在岩杰面前吟道:"明月照巴天。"

岩杰大笑说:"明月照一天,怎么能说八天"巴天"呢?"卢肇渐渐对他不满意,但是没有办法。

有一次,他们在江亭饮宴,当时蒯希逸在座,卢肇请大家用眼前一事为酒令,句尾必须有一乐器名。

卢肇行令说:"远望渔舟,不阔尺八。"

岩杰便喝了一杯酒,依着栏杆装做呕吐的样子。

一会儿回到席上,还令说:"凭栏一吐,已觉空喉。"

他的傲慢态度竟达到如此地步。

狄归昌

唐僖宗幸蜀,有词人于马嵬驿题诗云:"马嵬烟柳正依依,重见鸾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泥杨妃。"

不出名氏,人仰奇才。

"此即侍郎狄归昌诗也,出《抒情诗》"

唐僖宗李儇去四川,途经马嵬坡,有一位诗人在马嵬驿题写了一首诗:马嵬烟柳正依依,重见鸾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泥杨妃。

这首诗没署姓名,人们仰慕诗人的才华。

这首诗就是侍郎狄归昌作的。

杜荀鹤

唐杜荀鹤尝吟一联诗云:"旧衣灰絮絮,新酒竹篘篘。"

或话于韦庄,庄曰:"我道印将金锁锁,帘用玉钩钩。"

庄后西蜀为相。

"出《北梦琐言》"

唐时,杜荀鹤曾吟一联诗:

旧衣灰絮絮,新酒竹篘篘。

有人把这联诗对韦庄说了,韦庄说,我对以:印将金锁锁,帘用玉钩钩。

韦庄后来到西蜀任了宰相"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武臣有文曹景宗

梁曹景宗累立军功。

天监初,征为右卫将军。

后破魏军振旅,帝于华光殿宴饮联句。

左仆射沈约赋韵,景宗不得韵,意色不平,启求赋诗。

帝曰:"卿伎能甚多,人才英拔,何必止在一诗。"

景宗已醉,求作不已。

诏令赋"竞病"两字。

景宗便操笔而成曰:"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帝欣不已,于是进爵为公。

"出《曹景宗传》"

前梁武帝萧衍时,曹景宗屡立战功。

天监初年升为右卫将军,后来又大破魏军,名声大振。

武帝在华光殿设宴庆贺,席间联句助兴。

左仆射沈约和无赋韵,曹景宗没有联上,心里不太服气,他又请求作诗。

武帝说,你的技能很多啊,人的学识才华,不是一首诗能表现出来的。

景宗已经喝醉了,再三要求作诗。

武帝让他用竞病两字为韵。

景宗拿起笔来写道:

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

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武帝非常高兴,他由爵升为公。

高昂

齐高昂字敖曹,胆力过人,姿彩殊异。

其父次同,为求严师教之。

昂不遵师训,专事驰骋。

每言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

其父以其昂藏敖曹,故名字之。

东魏末,齐神武起义,昂倾意附之,因成霸业,除侍中司徒,兼西南道大都督。

而敖曹酷好为诗,雅有情致,时人称焉。

常从军,与相州刺史孙腾作《行路难》曰:"卷甲长驱不可息,六日六夜三度食。 初时言作虎牢停,更被处置河桥北。 回首绝望便萧条,悲来雪涕还自抑。"

又有征行诗曰:"珑种千口羊,泉连百壶酒。 朝朝围山猎,夜夜迎新妇。"

顷之,其弟季式为齐州刺史,敖曹发驿以劝酒。

乃赠诗曰:"怜君忆君停欲死,天上人间无可比。 走马海边射游鹿,偏坐石上弹鸣雉。 昔时方伯愿三公,今日司徒羡刺史。"

余篇甚多,此不复载。

"出《谈薮》"

高昂,北齐人,字敖曹,胆量大,身材魁伟,不同一般人。

他父亲高次同,希望他成才,寻求严师对他进行教育。

可高昂却不遵从老师的教导,不受约束,专好骑射。

他常说:"好男儿志在天下,富贵要由自己去争取,怎能只知读书,作一个书呆子?"他的父亲根据他的性格作为的特点,给他起名高昂,字敖曹,用以互补。

东魏末年的时候,齐国神武起义,高昂积极参加,成就了自己的大业,任侍中司徒,又兼任西南道大都督。

高昂非常喜欢诗,而且很有兴致写诗,受到人们的称赞。

他常和军队一起行动,他曾和相州刺史孙腾合作《行路难》一诗:

卷甲长驱不可息,六日六夜三度食。

初时言作虎牢停,更被处置河桥北。

回首绝望便萧条,悲来雪涕还自抑。

他还写有《征行诗》:

珑种千口羊,泉连百壶酒。

朝朝围山猎,夜夜迎新妇。

不久,他弟弟高季式为齐州刺史,他在驿站中设酒送行,并为其弟赠诗一首:

怜君忆君停欲死,天上人间无可比。

走马海边射游鹿,偏坐石上弹鸣雉。

昔时方伯愿三公,今日司徒羡刺史。

他还写过很多诗,就不在这里记述了。

贺若弼

隋贺若弼字辅伯,少有大志。

骁勇便弓马,解属文,涉书记,有重名。

及隋文受禅,阴有平江南之志。

访可任者,高颖荐弼有文武才干,拜总管,委以平陈之事,若弼欣然以为己任。

与寿州总管源雄并为重镇。

若弼遗诗曰:"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 勿使麒麟上,无我二人名。"

献平陈十策,称上旨。

开皇九年,大举伐陈,以若弼为行军总管,俘陈叔宝。

"出《贺若弼传》"隋时,贺若弼,字辅伯,少有大志,勇猛矫健,能骑善射,涉猎群书,能做文章,很有名声,隋文帝杨坚接受禅让时,他内心就有平定江南的大志。

隋文帝寻求可以信任的人。

高颖推荐贺若弼文武双全,他任了总管。

皇帝把灭陈之事委任给他,他欣然接受。

他和寿州总管源雄同时镇守边境。

他曾有一首诗写道:

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

勿使麒麟上,无我二人名。

他又向皇上进献了平陈十策,皇上很满意。

隋文帝开皇九年,大举伐陈,贺若弼任行军总管,俘虏了陈后主陈叔宝。

李密

隋李密,蒲山公宽之子也。

初授亲卫大都督,非其所好,称疾而归。

大业中,佐杨玄感起兵。

及玄感败,密间行入关,亡抵平原。

贼帅郝孝德不礼之,遭饥馑,至削树皮而食。

乃诣睢阳,舍于村中,变名姓称刘知远,聚徒教授。

经数月,不得志。

乃为五言诗曰:"金风飏秋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途士,郁陶伤寸心。 眺听良多感,慷慨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屠,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合,万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诗成,泣下数行。

义宁元年,密僣据洛口,会群盗百万,筑坛称魏公。

建元二年,密自巩洛,鼓行伐隋,兵败归唐,授光禄卿。

"出《河洛记》"

隋时,李密是蒲山公李宽的儿子。

初时授他亲卫大都督,他不喜欢这个官职,便称病回家,大业九年时,他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兵败之后,他逃入关内,流亡到平原,叛军将领郝孝德没有接待他。

他经常挨饿,以至于削树皮充饥。

到了睢阳,住在乡村,改名换姓叫刘知远。

曾当了几个月的教书先生,很不得志。

他曾写了一首五言诗:

金风飏秋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途士,郁陶伤寸心。

眺听良多感,慷慨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屠,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合,万古传名谥。

寄言诗上雄,虚生真可愧。

诗写成后,他落下了几行热泪。

隋恭帝义宁元年,他占据洛口,聚众百万,自称魏公。

建元二年时,李密又从巩洛出兵伐隋,兵败后归唐,授光禄卿。

高崇文

唐相高崇文本蓟门之骁将也,以讨刘辟功,授西川节度使。

一旦大雪,诸从事吟赏有诗。

崇文遽至饮席,笑曰:"诸君自为乐,殊不见顾鄙夫,鄙夫武人,亦有一咏雪诗。"

乃口占曰:"崇文崇武不崇文,提戈出塞旧从军。 有似胡儿射飞雁,白毛空里落纷纷。"

诗多中的,皆谓北齐敖曹之比。

太尉骈,即其孙也。

"出《北梦琐言》"

唐朝宰相高崇文,是蓟门的一员勇敢的将军,因讨伐刘辟有功,授他西川节度使,一天,府中的从事们在一起赏雪吟诗,高崇文突然来到席间,笑着说:"你们在这里娱乐,也不告诉我,我虽是一介武夫,也有一首咏雪诗。"

他口中念道:

崇文崇武不崇文,提戈出塞旧从军。

有似胡儿射飞雁,白毛空里落纷纷。

诗意中肯,大家把他比作北齐将高昂。

太尉高骈,是他的孙子。

王智兴

唐侍中王智兴,初为徐州节度使,武略英特,有命世之誉。

幕府既开,所辟皆是名士。

一旦从事于使院会饮,与宾朋赋诗。

顷之达于王。

王乃召护军俱至。

从事因屏去翰墨,但以杯盘迎接。

良久问之曰:"适闻判官与诸贤作诗,何得见某而罢?"遽令却取笔砚,以彩笺数幅陈席上。

众宾相与持疑。

俟行觞举乐,复曰:"本来欲观制作,非以饮酒为意。"

时小吏亦以笺翰置于王公之前,从事礼为揖让。

王曰:"某韬钤发迹,未尝留心章句。 今日陪奉英髦,不免亦陈愚恳。"

于是引纸援毫,顷刻而就云:"三十年来老健儿,刚被郎官遣作诗。 江南花柳从君咏,塞北烟尘我自知。"

四座览之,惊叹无已。

时文人张祜亦预此筵。

监军谓元曰:"观兹盛事,岂得无言?"祜即席为诗以献云:"十年受命镇方隅,孝节忠规两有余。 谁信将坛嘉政外,李陵章句右军书。"

智兴览之笑曰:"褒饰之词,可谓过当矣。"

左右或言曰:"书生之徒,务为谄侫。"

智兴叱之曰:"有人道我恶,汝辈又肯否?张秀才海内名士,岂云易得。"

天下人闻,且以为王智兴乐善矣。

驻留数旬,临岐赠绢千匹。

"出《剧谈录》"

唐朝侍中"御史"王智兴,初为徐州节度使,文韬武略,很负盛名,在幕府初建时,他招纳了很多知名人士。

一天,幕府中的从事们在使院中宴饮,和宾朋们赋诗。

一会儿,王智兴知道了,王智兴便和护军一起来到宴会上。

从事们见他来了,便撤去了笔墨,又摆上了酒菜迎接。

呆了一会儿他才问道:"方才听说判官"副手"和你们作诗,怎么看我来了就停止了?"马上又叫人取来了笔砚,把一些彩笺放在桌上。

众宾客正在疑惑,他和大家一起举杯喝酒,并说;"我本来是想看你们作诗的,并不是来为了喝酒。"

小吏也把彩笺放到他面前,从事都让他作一首诗,王智兴说:"我是靠用兵打仗起家的,对诗词文章很少留心,今天和各位名士在一起,我就不怕献丑了。"

于是展纸提笔,一会就写完一首:三十年来老健儿,刚被郎官遣作诗。

江南花柳从君咏,塞北烟尘我自知。

四座宾客看到后,都很惊讶、赞叹。

当时文人张祜也在座,监军对张祜说:"你看到了这种场面,能没有话说么?"张祜便即席献诗:

十年受命镇方隅,孝节忠规两有余。

谁信将坛嘉政外,李陵章句右军书。

王智兴看完笑着说:"你对我褒奖得有点过头了。"

他左右有人说:"这些读书人,就会谄媚。"

王智兴训斥了那些人说:"有人若是说我坏,你们又能怎么说?张秀才是国内知名人士,叫国内人听说了这事,还以为我智兴只愿听好话似的。"

他把张祜留住了好些日子,临走时,还赠送他一千匹绢。

高骈

唐高骈幼好为诗,雅有奇藻,属情赋咏,横绝常流,时秉笔者多不及之。

故李氏之季,言勋臣有文者,骈其首焉。

集遇乱多亡,今其存者盛传于时。

其自赋《言怀诗》曰:"恨乏平戎策,惭登拜将坛。 手持金钺重,身挂铁衣寒。 主圣匡扶易,恩深报效难。 三边犹未静,何敢便休官。 《二女庙诗》云:“帝舜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 当时珠泪垂多少,直到而今竹尚斑。 又《咏雪》云:“六月花飘入户时,坐看修竹变琼枝。 逡巡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又《听歌》诗:"公子邀欢月满楼,佳人揭调唱伊州。 便从席上秋风起,直到萧关水尽头。"

又《寄僧筇竹杖诗》云:"坚轻筇竹枝,一杖有九节。 寄与沃州僧,闲步秋山月。"

"出谢蟠《杂说》"

唐朝的高骈,幼年时就喜欢写诗,词藻奇丽,感情饱满,才华横溢。

在李氏王朝"唐朝"后期,要说武臣当中文章好的,高骈是第一个。

他的诗集因为战乱,大部分都散佚了。

留下来的,直到现在还在流传。

他的一首感怀诗写道:

恨乏平戎策,惭登拜将坛。

手持金钺重,身挂铁衣寒。

主圣匡扶易,恩深报效难。

三边犹未静,何敢便休官。

《二女庙》诗:

帝舜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

当时珠泪垂多少。

直到而今竹尚斑。

又有《咏雪》诗:

六月花飘入户时,坐看修竹变琼技。

逡巡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听歌》诗:公子邀欢月满楼,佳人揭调唱伊州。

便从席上秋风起,直到萧关水尽头。

《寄僧筇竹杖诗》

坚轻筇竹杖,一杖有九节。

寄与沃州僧,闲步秋山月。

罗昭威

梁邺王罗昭威世为武人,有胆决,喜尚文学,雅好儒生。

于厅所之侧,别立学舍,招延四方游士,置于其间,待以恩礼。

每旦视事之暇,则与诸儒讲论经义。

聚书万余卷,于学舍之侧,建置书楼,纵儒士随意观览,己亦孜孜讽诵。

当时蕃牧之中,最获文章之誉。

每命幕客作四方书檄,小不称旨,坏裂抵弃,自襞笺起草,下笔成文。

虽无藻丽之风,幕客多所不及。

又僻于七言诗,每歌酒宴会,池亭游览,廉不赋咏,题之屋壁。

江南有罗隐者,为两浙钱镠幕客,有文学。

昭威特遣使币交聘,申南阮之敬。

隐悉以所著文章诗赋,酬寄昭威。

昭大倾慕之,乃目其所为诗曰罗江东。

今邺中人士,有讽诵者。

尝自为太厅记,亦微有可观。

"出《罗昭威传》"

梁邺王罗昭威,武人世家出身,有胆识,喜欢文学。

他喜欢结交读书人,在他的住所旁建立学舍,招请四方游学之士住在这里,以厚礼相待。

每天公事之余,便和这些四方来的读书人讲经论道。

他收集了一万多卷书,在学舍旁又建置了书楼,让这些读书人随意阅览。

他自己也孜孜不倦地阅读,在诸王之中,他的文章最好。

他命他的幕客们作四方书檄,稍有不满意的,他便撕碎抛弃,他自己展纸起草,挥笔成文。

他的文章,没有词藻华丽之风,幕客多数不如他,他偏爱七言诗,每当歌酒宴会,池亭游览时,都要吟诗,题写在墙壁上。

江南有个叫罗隐的人,他在两浙钱镠府中当幕客,很有文才。

罗昭威特意派人去用厚金相聘,并表明自己的敬慕之情。

罗隐便把他的文章诗赋,都寄给了他,罗昭威读后更加倾慕,并认为罗隐的诗压倒江东"江浙"一带,可以称为"罗江东"。

现在梁朝中的人士,经常有人吟诵。

罗昭威曾经自己写过《大厅记》,也有一些可读之处。

赵延寿

伪辽丞相赵延寿,德均之子也,仕唐为枢密使。

清泰末,自太原陷虏,耶律德光用为伪丞相,综国事。

晋少主失政,延寿道戎王为乱。

凡数年之间,盗有中夏,实延寿赞成之力也。

延寿将家子,幼习武略。

即戎之暇,时复以篇什为意,亦甚有雅致。

尝在虏庭赋诗曰:"黄沙风卷半空抛,云动阴山雪满郊。 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著弓抄。 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冰河渴自跑。 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南人闻者,往往传之。

"出《赵延寿传》"

辽国丞相赵延寿,是赵德均的儿子,在后唐时曾任过枢密使。

后唐清泰末年,在太原失陷时被俘虏。

大辽国太宗耶律德光任他为丞相,总管国内大事。

晋少主失掉政权,是赵延寿帮助了戎王为乱,数年之间,占据了中原。

实际是赵延寿助他一臂之力。

赵延寿是将门之子,自幼习武,征战之余,常读文章,也很有雅兴,他曾在辽国相府之中写过一首诗: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动阴山雪满郊。

探水人回移帐就。

射雕箭落著弓抄。

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冰河渴自跑。

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南朝人知道后,彼此传诵。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