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 卷十志第五 礼仪五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隋书
《隋书》 卷十志第五 礼仪五 令狐德棻、长孙无忌、魏征

舆辇之别,盖先王之所以列等威也。

然随时而变,代有不同。

梁初尚遵齐制,其后武帝既议定礼仪,乃渐有变革。

始永明中,步兵校尉伏曼容奏,宋大明中,尚书左丞荀万秋议,金玉二辂,并建碧旂,象革木辂,并建赤旂,非时运所上,又非五方之色。

今五辂五牛及五色幡旗,并请准齐所尚青色。

时议所驳,不行。

及天监三年,乃改五辂旗同用赤而旒不异,以从行运所尚也。

七年,帝曰:"据《礼》‘玉辂以祀,金辂以宾’,而今大祀,并乘金辂。"

诏下详议。

周舍以为:"金辂以之斋车,本不关于祭祀。"

于是改陵庙皆乘玉辂,大驾则太仆卿御,法驾则奉车郎驭。

其余四辂,则使人执辔,以硃丝为之。

执者武冠、硃衣。

又齐永明制,玉辂上施重屋,栖宝凤皇,缀金铃,镊珠珰、玉蚌佩。

四角金龙,衔五彩。

又画麒麟头加于马首者。

十二年,帝皆省之。

初,齐武帝造大小辇,并如轺车,但无轮毂,下横辕轭。

梁初,漆画代之。

后帝令上可加笨辇,形如犊车,自兹始也。

中方八尺,左右开四望。

金为龙首。

饰其五末,谓辕毂头及衡端也。

金鸾栖轭。

其下施重层,以空青雕镂为龙凤象。

漆木横前,名为望板。

其下交施三十六横。

小舆形似轺车,金装漆画,但施八横。

元正大会,乘出上殿。

西堂举哀亦乘之。

行则从后。

一名舆车。

羊车一名辇,其上如轺,小儿衣青布袴褶,五辫髻,数人引之。

时名羊车小史。

汉氏或以人牵,或驾果下马。

梁贵贱通得乘之,名曰牵子。

画轮车,一乘,驾牛。

乘用如齐制,旧史言之详矣。

衣书车,十二乘,驾牛。

汉皁盖硃里,过江加绿油幢。

硃丝络,青交路,黄金涂五末。

一曰副车。

梁朝谓之衣书车。

皇太子鸾辂,驾三马,左右騑。

硃斑轮,倚兽较,伏鹿轼,九旒,画降龙,青盖画幡,文辀,黄金涂五末。

近代亦谓之鸾辂,即象盖也。

梁东宫初建及太子释奠、元正朝会则乘之。

以画轮为副。

若常乘画轮,以轺衣书车为副。

画轮车,上开四望,绿油幢,硃绳络,两箱里饰以锦,黄金涂五末。

二千石四品已上及列侯,皆给轺车,驾牛。

伏兔箱,青油幢,硃丝络,毂辋皆黑漆。

天监二年令,三公、开府、尚书令,则给鹿幡轺,施耳,后户,皁辋。

尚书仆射、左右光禄大夫、侍中、中书监令、秘书监,则给凤辖轺,后户,皁辋。

领、护、国子祭酒、太子詹事、尚书、侍中、列卿、散骑常侍,给聊泥轺,无后户,漆轮。

车骑、骠骑及诸王除刺史、带将军,给龙雀轺,以金银饰。

御史中丞给方盖轺,形如小伞。

诸王三公有勋德者,皆特加皁轮车,驾牛,形如犊车。

但乌漆轮毂,黄金雕装,上加青油幢,硃丝络,通幰或四望。

上台,三夫人亦乘之,以拓幢涅幰为副。

王公加礼者,给油幢络车,驾牛。

硃轮华毂。

天监二年令,上台,六宫、长公主、公主、诸王太妃、妃,皆乘青油舆幢车通幰车,拓幢涅幰为副。

采女、皇女、诸王嗣子、侯夫人,皆乘赤油拓幢车,以涅幰为副。

侍女、直乘涅幰之乘。

诸王三公并乘通幰平乘车,竹箕子壁、仰,资榆为辋。

如今犊车,但举幰通覆上。

方州刺史,并乘通幰平肩舆,从横施八横,亦得金渡装较。

天子至于下贱,通乘步舆,方四尺,上施隐膝以及襻,举之。

无禁限。

载舆亦如之,但不施脚,以其就席便也。

优礼者,人舆以升殿。

司徒谢朏,以脚疾优之。

五牛旗,左青赤,右白黑,黄居其中,盖古之五时副车也。

旧有五色立车,五色安车,合十乘,名为五时车。

建旗十二,各如车色。

立车则正竖其旗,安车则斜注。

马亦随五时之色,白马则硃其鬣尾。

左右騑骖,金锾镂锡,黄屋左纛,如金根之制。

行则从后。

名五时副车。

晋过江,不恒有事,则权以马车代之,建旗其上。

后但以五色木牛象车,竖旗于牛背,使人舆之。

旗常缠不舒,唯天子亲戎,乃舒其旆。

周迁以为晋武帝平吴后造五牛之旗,非过江始为也。

指南车,大驾出,为先启之乘。

汉初,置俞儿骑,并为先驱。

左太冲曰:"俞骑骋路,指南司方。"

后废其骑而存其车。

记里车,驾牛。

其中有木人执槌,车行一里,则打一槌。

鼓吹车,上施层楼,四角金龙,衔旒苏羽葆。

凡鼓吹,陆则楼车,水则楼船,在殿庭则画笋虡为楼。

楼上有翔鹭栖乌,或为鹄形。

陈承梁末,王琳纵火,延烧车府。

至天嘉元年,敕守都官尚书、宝安侯到仲举,议造玉金象革木等五辂及五色副车。

皆金薄交龙,为舆倚较,文貔伏轼,虬首衔轭,左右吉阳筒,鸾雀立衡,虡文画轓,绿油盖,黄绞里,相思,金华末。

斜注旂旗于车之左,各依方色。

加棨戟于车之右,韬以黻绣之衣。

兽头幡,长丈四尺,悬于戟杪。

玉辂,正副同驾六马,余辂皆驾四马。

马并黄金为文髦,插以翟尾,玉为镂锡。

又以彩画赤油,长三尺,广八寸,系两轴头,古曰飞軨,改以彩画蛙蟆幡,缀两轴头,即古飞軨遗象也。

五辂两箱后,皆用玳瑁为鹍翅,加以金银雕饰,故俗人谓之金鹍车。

两箱之里,衣以红锦,金花帖钉,上用红紫锦为后檐,青绞纯带,夏用簟,冬用绮绣褥。

此后渐修,具依梁制。

后魏天兴初,诏仪曹郎董谧撰朝飨仪,始制轩冕,未知古式,多违旧章。

孝文帝时,仪曹令李韶更奏详定,讨论经籍,议改正之。

唯备五辂,各依方色,其余车辇,犹未能具。

至熙平九年,明帝又诏侍中崔光与安丰王延明、博士崔瓚采其议,大造车服。

定制,五辂并驾五马。

皇太子乘金辂,硃盖赤质,四马。

三公及王,硃屋青表,制同于辂,名曰高车,驾三马。

庶姓王、侯及尚书令、仆已下,列卿已上,并给轺车,驾用一马。

或乘四望通幰车,驾一牛。

自斯以后,条章粗备,北齐咸取用焉。

其后因而著令,并无增损。

王、庶姓王、仪同三司已上、亲公主,雉尾扇,紫伞。

皇宗及三品已上官,青伞硃里。

其青伞碧里,达于士人,不禁。

正从第一品执事官、散官及仪同三司、诸公主,得乘油色硃络网车,车牛饰得用金涂及纯银。

二品、三品得乘卷通幰车,车牛饰用金涂。

四品已下,七品已上,得乘偏幰车,车牛饰用铜。

尚书令给哄士十五人,左右仆射、御史中丞,各十二人。

周氏设六官,置司辂之职,以掌公车之政,辨其名品,与其物色。

皇帝之辂,十有二等:一曰苍辂,以祀昊天上帝。

二曰青辂,以祀东方上帝。

三曰硃辂,以祀南方上帝及朝日。

四曰黄辂,以祭地祇中央上帝。

五曰白辂,以祀西方上帝及夕月。

六曰玄辂,以祀北方上帝及感帝,祭神州。

此六辂,通漆之而已,不用他物为饰。

皆疏面,旒就以方色,俱十有二。

疏面,刻皮当颅。

七曰玉辂,以享先皇,加元服,纳后。

八曰碧辂,以祭社稷,享诸先帝,大贞于龟,食三老五更,享食诸侯及耕籍。

九曰金辂,以祀星辰,祭四望,视朔,大射,宾射,飨群臣,巡牺牲,养国老。

十曰象辂,以望秩群祀,视朝,燕诸侯及群臣,燕射,养庶老,适诸侯家,巡省,临太学,幸道法门。

十一曰革辂,以巡兵即戎。

十二曰木辂,以田猎,行乡畿。

此六辂,又以六色漆而画之,用玉碧金象革物以饰诸末。

皆锡面、金钩,就以五采,俱十有二。

锡面,镂金当颅。

钩以属勒鞶缨。

皇后之车,亦十二等:一曰重翟,以从皇帝,重翟羽为车蕃祀郊禖,享先皇,朝皇太后。

二曰厌翟,以祭阴社。

次其羽也三曰翟辂,以采桑。

翟羽饰之四曰翠辂,以从皇帝,见宾客。

翠羽饰之五曰雕辂,以归宁。

刻诸末也六曰篆辂,以临诸道法门。

篆诸饰也六辂皆锡面,硃总总以硃丝为之,置马勒,直两耳与两镳也。

金钩。

七曰苍辂,以适命妇家。

八曰青辂,九曰硃辂,十曰黄辂,十一曰白辂,十二曰玄辂。

五时常出入则供之。

六辂皆疏面,缋总。

以画缯为之诸公之辂九:方辂各象方之色碧辂、金辂,皆锡面,鞶缨九就,金钩。

象辂、犀辂、贝辂、革辂、篆辂、木辂,皆疏面,鞶缨九就。

凡就,皆以硃白苍三采。

诸侯自方辂而下八,又无碧辂。

诸伯自方辂而下七,又无金辂。

诸子自方辂而下六,又无象辂。

诸男自方辂而下五,又无犀辂。

凡就,各如其命。

诸公夫人之辂车九:厌翟、翟辂、翠辂,皆锡面,硃总,金钩。

雕辂、篆辂,皆勒面,刻白黑韦为当颅缋总。

硃辂、黄辂、白辂、玄辂,皆雕面,刻漆韦为当颅鹥总。

总青黑色缯,其著如硃总。

诸侯夫人自翟辂而下八,诸伯夫人自翠辂而下七,诸子夫人自雕辂而下六,诸男夫人自篆辂而下五。

鞶缨就数,各视其君。

公孤卿大夫,皆以中之色乘祀辂。

士乘祀车。

三公之辂车九:祀辂、犀辂、贝辂、篆辂、木辂、夏篆、夏缦、墨车、戋车。

自篆已上,金涂诸末,疏锡,鞶缨,金钩。

木辂已下,铜饰诸末,疏,鞶缨皆九就。

三孤自祀辂而下八,无犀辂。

六卿自祀辂而下七,又无贝辂。

上大夫自祀辂而下六,又无篆辂。

中大夫自祀辂而下五,又无木辂。

下大夫自祀辂而下四,又无夏篆。

士车三:祀车、墨车、戋车。

凡就,各如其命之数。

自孤下,就以硃绿二采。

三妃、三公夫人之辂九:篆辂、硃辂、黄辂、白辂、玄辂,皆勒面,缋总。

夏篆、夏缦、墨车、戋车,皆雕面,鹥总。

三弋、三孤内子,自硃辂已下八。

六嫔、六卿内子,自黄辂而下七。

上媛妇、中大夫孺人,自玄辂而下五。

下媛妇、大夫孺人,自夏篆而下四。

御婉、士妇人,自夏缦而下三。

其鞶缨就,各以其等。

皆簟每笰,漆之。

君以赤,卿大夫士以玄。

君驾四,三辀六辔。

卿大夫驾三,二辀五辔。

士驾二,一辀四辔。

辂之制,重轮重较而加耳焉。

皇帝、皇后之辂,舆广六尺有六寸,轮高七尺。

画轮毂、辀衡以云牙,箱轼以虡文,虡内画以杂兽。

兽伏轼,倚较。

诸侯及夫人、命夫、命妇之辂车,广六尺有二寸,轮崇六尺有六寸。

画毂以云牙,轼以虡文,虡内画以云华。

倚较。

士不画。

后、夫人、内子已下,同去兽与鹿。

凡旗,太常画三辰,日、月、五星。

旃画青龙皇帝升龙,诸侯交龙。

旟画硃雀,旌画黄麟,旗画白兽,旐画玄武,皆加云。

其旃物在军,亦书其事号,加之以云气。

徽帜亦如之。

通帛为旃,杂帛为物。

在军亦书其人官与姓名之事号。

徽帜亦书之,但画其所书之例。

旌节又画白兽,而析羽于其上。

司常,掌旗物之藏。

通帛之旗六,以供郊丘之祀。

一曰苍旗,二曰青旗,三曰硃旗,四曰黄旗,五曰白旗,六曰玄旗。

画缋之旗六,以充玉辂之等。

一曰三辰之常,二曰青龙之旗,三曰硃鸟之旟,四曰黄麟之旌,五曰白兽之旗,六曰玄武之旐。

皆左建旗而右建闟戟。

又有继旗四,以施军旅。

一曰麾,以供军将。

二曰K,以供师帅。

三曰枿,以供旅帅。

四曰旆,以供倅长。

诸公方辂、碧辂建旂,金辂建旟,象辂建物,木辂建旐。

诸侯自金辂而下,如诸公之旗。

诸伯自象辂而下,如诸侯之旗。

诸子自犀辂而下,如诸伯之旗。

诸男自象辂而下,如诸子之旗。

三公犀辂、贝辂、篆辂建旃,木辂建旐,夏篆、夏缦及戋车建物。

孤卿已下,各以其等建其旗。

旌杠,皇帝六刃,诸侯五刃,大夫四刃,士三刃。

旒,皇帝曳地,诸侯及轵,大夫及毂,士及轸。

凡注毛于杠首曰绥,析羽曰旌,全羽曰K。

其幓,皇帝诸侯加以弧韣。

闟戟,方六尺而被之以黻,唯皇帝诸侯辂建焉。

闟戟、杠绸与旗同。

车之盖圆以象天,舆方以象地。

轮辐三十,以象日月。

盖二十有八,以象列宿。

设和銮以节趋行,被旗旒以表贵贱。

其取象也大,其彰德也明,是以王者尚之。

皇帝、皇后在丧之车五:一曰木车,初丧乘之。

二曰素车,卒哭乘之。

三曰藻车,既练乘之。

四曰駹车,祥而乘之。

五曰漆车,禫而乘之。

及平齐,得其舆辂,藏于中府,尽不施用。

至大象初,遣郑译阅视武库,得魏旧物,取尤异者,并加雕饰,分给六宫。

有干象辇,羽葆圆盖,画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街云罕、山林奇怪及游麟飞凤、硃雀玄武、驺虞青龙,驾二十四马,以给天中皇后,助祭则乘。

又有大楼辇车,龙辀十二,加以玉饰,四毂六衡,方舆圆盖,金鸡树羽,宝铎旒苏,鸾雀立衡,六螭龙衔轭,建太常,画升龙日月,驾二十牛。

又有象辇,左右金凤,白鹿仙人,羽葆旒苏,金铃玉佩,初驾二象,后以六驼代之。

并有游观小楼等辇,驾十五马车等,合十余乘,皆魏天兴中之所制也。

宣帝至是,咸复御之。

复令天下车,皆以浑成木为轮。

开皇元年,内史令李德林奏,周、魏舆辇乖制,请皆废毁。

高祖从之。

唯留魏太和时仪曹令李韶所制五辂,齐天保所遵用者。

又留魏熙平中,太常卿穆绍议皇后之辂,其从祭则御金根车,亲桑则御云母车,并驾四马。

归宁则御紫罽车,游行则御安车,吊问则御绀罽軿车,并驾三马。

于后著令,制五辂。

玉辂,青质,以玉饰诸末。

重箱盘舆,左青龙,右白虎,金凤翅,画虡文鸟兽。

黄屋左纛,金凤在轼前,八鸾在衡,二铃在轼。

龙辀,前设鄣尘。

青盖黄里,绣饰。

博山镜子,树羽。

轮皆硃斑重牙。

左建旗,十有二旒,幓旒皆画升龙,其长曳地。

右载闟戟,长四尺,广三尺,黻文。

旂首金龙头,衔结绶及铃緌。

驾苍龙,金方,插翟尾五隼,镂锡,鞶缨十有二就。

锡马当颅,镂金为之。

鞶马大带,缨马鞅,皆以五彩饰之。

就成也,一币为一就。

祭祀、纳后则供之。

金辂,赤质,以金饰诸末。

左建旟,右建闟戟。

旟画鸟隼余与玉辂同。

驾赤鳷。

朝觐会同,飨射饮至则供之。

象辂,黄质,以象饰诸末。

左建旌,右建闟戟。

旌画黄麟驾黄鳷。

行道则供之。

革辂,白质,挽之以革。

左建旗,右建闟戟。

旗画白兽驾白骆。

巡守临兵事则供之。

木辂,漆之。

左建旐,右建闟戟。

旐画龟蛇驾黑鳷。

田猎则供之。

五辂之盖,旌旗之质,及鞶缨,皆从辂之色。

盖之里俱用黄。

其镂锡五辂同。

安车,饰重舆,曲壁,紫油纁硃里,通幰,硃丝络网,硃鞶赆缨,硃覆发,具络。

驾赤鳷。

临幸则供之。

四望车,制同犊车金饰,青油纁硃里,通幰。

拜陵临吊则供之。

皇后、皇太后重翟,青质,金饰诸末。

硃轮,金根硃牙。

其箱饰以重翟羽,青油纁硃里,通幰,绣紫帷,硃丝络网,绣紫络带。

八銮在衡,锡,鞶缨十二就,金棨方釳,插翟尾,硃总。

总以硃为之,如马缨而小,著马勒,在两耳两镳也。

驾苍龙。

受册、从郊禖、享庙则供之。

厌翟,赤质,金饰诸末。

轮画硃牙。

其箱饰以次翟羽,紫油纁硃里,通幰,红锦帷,硃丝络网,红锦络带。

其余如重翟。

驾黄骝。

亲桑则供之。

翟车,黄质,金饰诸末。

轮画硃牙。

其车侧饰以翟羽,黄油纁黄里,通幰,白红锦帷,硃丝络网,白红锦络带。

其余如重翟。

驾黄骝。

归宁则供之。

诸鞶缨之色,皆从车质。

安车,赤质,金饰。

紫通幰硃里。

驾四马。

临幸及吊则供之。

皇太子金辂,赤质,金饰诸末。

重较,箱画虡文鸟兽,黄屋,伏鹿轼,龙辀。

金凤一,在轼前。

设鄣尘。

硃盖黄里。

轮画硃牙。

左建旂,九旒,右载闟戟。

旂首金龙头。

衔结绶及铃緌。

驾赤鳷四。

八銮在衡,二铃在轼。

金棨方釳,插翟尾五隼、镂锡,鞶缨九就。

从祀享、正冬大朝、纳妃则乘之。

轺车,金饰诸末。

紫通幰硃里。

驾一马。

五日常朝及朝飨宫臣,出入行道乘之。

四望车,金饰诸末。

紫油纁通幰硃里,硃丝络网。

驾一马。

吊临则乘之。

公及一品象辂,黄质,以象饰诸末。

建旟,画以鸟隼。

受册告庙,升坛上任,亲迎及葬则乘之。

侯伯及二品三品革辂,白质,以革饰诸末。

建旟,画熊兽。

受册告庙,亲迎及葬则乘之。

子男及四品木辂,黑质,以漆饰之。

建旟,画以龟蛇。

受册告庙,亲迎及葬则乘之。

象辂已下,旒及就数,各依爵品,虽依礼制名,未及创造。

开皇三年闰十二月,并诏停造,而尽用旧物。

至九年平陈,又得舆辇。

旧著令者,以付有司,所不载者,并皆毁弃。

虽从俭省,而于礼多阙。

十四年,诏又以见所乘车辂,因循近代,事非经典,令更议定。

于是命有司详考故实,改造五辂及副。

玉辂青质,祭祀乘之。

金辂赤质,朝会礼还乘之。

象略黄质,临幸乘之。

革辂白质,戎事乘之。

木辂玄质,耕藉乘之。

五辂皆硃斑轮、龙辀、重舆,建十二旒,并画升龙。

左建闟戟。

旂旒与辂同色。

樊缨十有二就。

王、五等开国、第一第二品及刺史辂,硃质,硃盖,斑轮。

左建旂,旂画龙,一升一降。

左建闟戟。

第三第四品辂,硃质,硃盖,左建旃,通帛为之,旂旃皆赤。

其旒及樊缨就数,各依其品。

大业元年,更制车辇,五辂之外,设副车。

诏尚书令楚公杨素、吏部尚书奇章公牛弘、工部尚书安平公宇文恺、内史侍郎虞世基、礼部侍郎许善心、太府少卿何稠、朝请郎阎毗等,详议奏决。

于是审择前朝故事,定其取舍云。

玉辂,禋祀所用,饰以玉。

《白虎通》云:"玉辂,大辂也。"

《周礼》巾车氏所掌,"镂锡,樊缨十有再就,建太常,十有二旒"。

虞氏谓之鸾车,夏后氏谓之钩车,殷谓之大辂,周谓之乘辂。

《大戴礼》著其形式,上盖如规象天,二十八象列星,下方舆象地,三十辐象一月。

前视则睹銮和之声,侧观则睹四时之运。

昔成汤用而郊祀,因有山车之瑞,亦谓桑根车。

蔡邕《独断》论汉制度,凡乘舆车,皆有六马,羽盖金爪,黄屋左纛,镂棨方釳,重毂繁缨,黄缯为盖里也。

左纛,以旄牛尾建于竿上,其大如斗,立于左騑也。

镂棨高阔各五寸,上如伞形,施于发上,而插翟尾也。

方釳当颅,盖马冠也。

繁缨,膺前索也。

重毂,重施毂也。

应劭《汉官》,大辂龙旂,画龙于旂上也。

董巴《志》谓为瑞山车,秦谓金根,即殷辂矣。

司马彪《志》亦云:"汉备五辂,或谓德车,其所驾马,皆如方色。"

唯晋太常卿挚虞独疑大辂,谓非玉辂。

挚虞之说,理实可疑,而历代通儒,混为玉辂,详其施用,义亦不殊。

左建太常。

案《释名》:"日月为常,画日月于旗端,言常明也。"

又云:"自夏始也。"

奚仲为夏车正,加以旂常,于是旒就有差,用明尊卑之别也。

董巴所述,全明汉制。

天子建太常,十二斿,曳地,日月升龙,象天明也。

今之玉辂,参用旧典,消息取舍,裁其折中。

以青为质,玉饰其末。

重箱盘舆,左龙右兽,金凤翅,画虡文,轭左立纛。

金凤一,在轼前。

八鸾在衡,二铃在轼。

龙辀之上,前设鄣尘。

青盖黄里,绣游带。

金博山,缀以镜子,下垂八佩。

树四十葆羽。

轮皆硃斑重牙,复辖。

左建太常,十有二旒,皆画升龙日月,其长曳地。

右载闟戟,长四尺,阔三尺,黻文。

旗首金龙头,衔铃及緌,垂以结绶。

驾苍龙,金棨方釳,插翟尾五隼,镂锡,鞶缨十有二就,皆五缯罽,以为文饰。

天子祭祀、纳后则乘之。

驭士二十八人,余辂准此。

副车,案蔡邕《独断》,五辂之外,乃复设五色安车、立车各一乘,皆驾四马,是为五时副车。

俗人名曰五帝车者,盖副车也。

故张良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汉家制度,亦备副车。

司马彪云:"德车驾六,后驾四,是为副车。"

《魏志》亦云:"天子命太祖驾金根六马,设五时副车。"

江左乃阙,至梁始备。

开皇中,不置副车,平陈得之,毁而弗用。

至是复并设之。

副玉辂,色及旗章,一同正辂,唯降二等。

驾用四马,驭士二十四人。

余四副准此。

金辂,案《尚书》,即缀辂也。

《周官》:"金辂,镂锡,繁缨九就,建大旂,以宾,同姓以封。"

夫礼穷则通,下得通于上也,故天子乘之,接宾宴,同姓诸侯,受而出封。

是以汉太子、诸王皆乘金辂及安车,并硃斑轮,倚兽较,伏鹿轼,黑虡文,画籓,青盖,金华施,硃画辕,金涂饰。

非皇子为王,不锡此乘,皆左右騑,驾三马。

旂九旒,画降龙。

皇孙乘绿车,亦驾之。

魏、晋制,太子及诸王皆驾四马。

依挚虞议,天子金辂,次在第二。

又云,金辂以朝,象辂以宾。

则是晋用辂与周异矣。

《宋起居注》,泰始四年,尚书令建安王休仁议:"天子之元子,士也,故齿胄于辟雍,欲使知教而后尊,不得生而贵矣。 既命之后,礼同上公,故天子赐之金辂,但减旂章为等级。 象及革木,赐异姓诸侯。 在朝卿士,亦准斯例。"

此则皇太子及帝子王者,通得乘之。

自晋过江,王公以下,车服卑杂,唯有太子礼秩崇异。

又乘山石安车,义不经见,事无所出。

赐金辂者,此为古制,降乘舆二等,驾用四马。

唯天子五辂,通驾六马。

旟旌旗旐,并十二旒。

左建旟。

案《尔雅》:"错革鸟曰旟。"

郭璞云:"此谓全剥鸟皮毛,置之竿上也。"

旧说,刻为革鸟。

孙叔敖云:"革,急也。 言画急疾鸟于旒上也。"

《周官》所谓鸟隼为旟,亦是急义。

今之金辂,赤质,黄金饰诸末。

左建旂,画飞隼,右建闟戟,鞶舆凤翅等,并同玉辂。

驾赤鳷。

临朝会同,飨射饮至则用之。

皇太子辂,古者金饰。

宋、齐以来,并乘象辂。

宇文恺、阎毗奏:"案宋大明六年,初备五辂,有司奏云:‘秦改周辂,创制金根,汉、魏因循,其形莫改。 而金玉二辂,雕饰略同,造次瞻睹,殆无差别。 若锡于东储,在礼嫌重,非所以崇峻陛级,表示等威。 今皇太子宜乘象辂,碧旂九叶,进不斥尊,退不逼下,酌时沿古,于礼为中。 ’观宋此义,乃无副车。 新置五辂,金玉同体,至象已下,即为差降。 所以太子不得乘金辂,欲示等威,故令给象。 今取《周礼》之名,依汉家之制,天子五辂,形饰并同。 旒及繁缨,例皆十二,黄屋左纛,金根重毂,无不悉同,唯应五方色以为殊耳。 若用此辂,给于太子,革木尽皆不可,何况金象者乎?既制副车,驾用四马,至于金辂,自有等差。 《春秋》之义,降下以两。 今天子金辂,驾用六马,十二旒,太子金辂,驾用四马,降龙九旒,制颇同于副车,又有旌旗之别。 并嫡皇孙及亲王等辂,并给金辂,而减其雕饰,合于古典。 臣谓非嫌。"

制曰:"可。"

于是太子金辂,赤质,制同副车,具体而小,亦驾四马,驭士二十人。

皇嫡孙金辂,绿质,降太子一等。

去盘舆重毂,辕上起箱,末以金饰,旌长七刃,七旒。

驾用四马,驭士一十八人。

亲王金辂,以赤为质,余同于皇嫡孙。

唯在其国及纳妃亲迎则给之,常朝则乘象辂。

象辂,案《尚书》,即先辂也。

《周礼》:"象辂,硃繁缨五就,建大赤,以朝,异姓以封。"

左建旌。

案《尔雅注》"旄首曰旌",许慎所说"游车载旌"。

《广雅》云:"天子旌高九刃,诸侯七刃,大夫五刃。"

《周书·王会》:"张羽凫旌。"

《礼记》云:"龙旂九旒,天子之旌也。"

今象辂,以黄为质,象饰诸末。

左建旌,画绿麟,右建闟戟。

驾黄鳷。

祀后土则用之。

革辂,案《释名》:"天子车也"。

《周礼》:"革辂,龙勒,绦缨五就,建大白,用之即戎,以封四卫。"

古者革挽而漆之,更无他饰。

又有"戎辂之萃,广车之萃,阙车之萃,轻车之萃"。

此皆兵车,所谓五戎。

然革辂亦名戎辂,天子在军所乘。

广车,横阵车也。

阙车,补阙车也。

饰并以革,故"师供革车,各以其萃"。

挚虞议云,革辂第四。

左建旌。

案《释名》"熊兽为旗",《周官》"龙旂九旒,以象大火"。

今革辂白质,鞔之以革。

左建旗,画驺虞,右建闟戟,驾白骆。

巡守临兵则用之。

三品已下,并乘革辂,硃色为质。

驭士十六人。

木辂,案《尚书》,即次辂也。

《周官》:"木辂,缁樊鹄缨建麾,以畋,以封籓国。"

晋挚虞云,畋辂第五。

唯宋泰始诏,乘木辂以耕稼。

徐爰《释疑略》曰:"天子五辂,晋迁江左,阙其三,唯有金辂以郊,木辂即戎。 宋大明时,始备其数。"

凡五辂之盖,旌旗之质及鞶缨皆从方色。

盖里并黄,雕饰如一。

沈约曰:"金象革木,《礼图》不载其形。"

今旒数羽葆,并同玉辂。

左建旐。

案《周官》:"龟蛇为旐。"

《释名》云:"龟知气兆之吉凶也。"

许慎云:"旐有四斿,以象营室。"

今木辂黑质,漆之。

左建旐,画玄武,右建闟戟。

驾黑鳷。

畋猎用之。

四品方伯乘木辂,赤质,驾士十四人。

安车,案《礼》,卿大夫致事则乘之。

其制如辎軿。

蔡邕《独断》有五色安车,皆画轮重毂。

今画轮,重舆,曲壁,紫油幢绛里,通幰,硃丝络网,赤鞶缨。

驾四马。

省问临幸则乘之。

皇太子安车,斑轮,赤质,制略同乘舆,亦驾四马。

四望车,案晋《中朝大驾卤簿》,四望车,驾牛中道。

《东宫旧仪》,皇太子及妃,皆有画轮四望车。

今四望车制同犊车,黄金饰,青油幢硃里,紫通幰,紫丝网。

驾一牛。

拜陵临吊则用之。

皇太子四望车,绿油幢,青通幰,硃丝络网。

耕根车,案沈约云:"亲幸耕籍御之。 三盖车,一名芝车,又名耕根车。 置耒耜于轼上。"

即潘岳所谓"绀辕属于黛耜"者也。

开皇无之,驾出亲耕,则乘木辂,盖依宋泰始之故事也。

今耕根车,以青为质,三重施盖,羽葆雕装,并同玉辂。

驾六马。

其轼平,以青囊盛耒而加于上。

籍千亩,行三推礼,则亲乘焉。

羊车,案晋司隶校尉刘毅奏护军羊琇私乘者也。

开皇无之,至是始置焉。

其制如轺车,金宝饰,紫锦幰,硃丝网。

驭童二十人,皆两鬟髻,服青衣,取年十四五者为,谓之羊车小史。

驾以果下马,其大如羊。

属车,案古者诸侯贰车九乘,秦灭九国,兼其车服,故为八十一乘。

汉遵不改。

武帝祠太一甘泉,则尽用之。

明帝上原陵,又用之。

法驾三十六乘,小驾十二乘。

开皇中,大驾十二乘,法驾减半。

大业初,属车备八十一乘,并如犊车,紫通幰,硃丝络网,黄金饰。

驾一牛。

在卤簿中,单行正道。

至三年二月,帝嫌其多,问起部郎阎毗。

毗曰:"臣共宇文恺参详故实,此起于秦,遂为后式,故张衡赋云‘属车九九’是也。 次及法驾,三分减一,此汉制也。 故《文帝纪》‘奉天子法驾迎代邸’,如淳曰‘属车三十六乘’是也。 又据宋孝建时,有司奏议,晋迁江左,唯设五乘,尚书令建平王宏曰:‘八十一乘,无所准凭,江左五乘,俭不中礼。 但帝王旂旒之数,皆用十二,今宜准此,设十二乘。 开皇平陈,因以为法令。 宪章往古,大驾依秦,法驾依汉,小驾依宋,以为差等。 帝曰:“大驾宜用三十六,法驾宜用十二,小驾除之可也。"

辇,案《释名》"人所辇也。"

汉成帝游后庭则乘之。

徐爰《释问》云:"天子御辇,侍中陪乘。"

今辇制象轺车,而不施轮,通幰硃络,饰以金玉,用人荷之。

副辇,加笨,制如犊车,亦通幰硃络,谓之蓬辇。

自梁武帝始也。

舆,案《说文》云:"箯,竹舆也。"

《周官》曰:"周人上舆。"

汉室制度,以雕为之,方径六尺。

今舆制如辇而但小耳,宫苑宴私则御之。

小舆,幰方,形同幄帐。

自閤出升正殿则御之。

轺车,案《六韬》,一名遥车,盖言遥远四顾之车也。

汉武帝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传从。

此又是驰传车也。

《晋氏卤簿》,御史轺车行中道。

《晋公卿礼秩》云:"尚书令轺,黑耳后户。"

今轺车,青通幰,驾二马。

王侯入学,五品朝婚,通给之。

司隶刺史及县令、诏使品第六七,则并驾一马。

犊车,案《魏武书》,赠杨彪七香车二乘,用牛驾之。

盖犊车也。

《长沙耆旧传》曰:"刘寿常乘通幰车。"

今犊车通幰,自王公已下,至五品已上,并给乘之。

三品已上,青幰硃里,五品已上,绀幰碧里,皆白铜装。

唯有惨及吊丧者,则不张幰而乘铁装车。

六品已下不给,任自乘犊车,弗许施幰。

初,五品已上,乘偏幰车,其后嫌其不美,停不行用,以亘幰代之。

三品已上通幰车则青壁,一品轺车,油幰硃网,唯车辂一等,听敕始得乘之。

马珂,三品已上九子,四品七子,五品五子。

皇后重翟车,案《周礼》,正后亦有五辂:一曰重翟,二曰厌翟,三曰安车,四曰翟车,五曰辇车。

汉制,后法驾,乘重翟车。

今重翟,青质,金饰诸末。

画轮,金根硃牙,重毂。

其箱饰以重翟羽。

青油幢硃里,通幰,紫绣帷,硃丝络,紫绣带。

八銮在衡,镂锡,鞶缨十有二就,金棨方釳,插翟尾,硃总,缀于马勒及两金镳之上。

驾苍龙。

受册从祀郊禖享庙则供之。

厌翟,赤质,金饰诸末。

硃轮,画硃牙。

其箱饰以次翟羽,紫油幢硃里,通幰,红锦帷,硃丝络网,红锦带。

其余如重翟。

驾赤鳷。

采桑则供之。

翟车,黄质,金饰诸末。

轮画硃牙。

其箱饰以翟羽,黄油幢黄里,通幰,白红锦帷,硃丝络网,白红锦带。

其余如重翟。

驾黄鳷。

归宁则供之。

诸鞶缨之色,皆从车质。

安车,金饰,紫通幰,硃里。

驾四马。

临幸及吊则供之。

辇车,金饰,同于蓬辇,通幰,斑轮,驾用四马。

宫苑近行则乘之。

皇后属车三十六乘,初宇文恺、阎毗奏定,请减乘舆之半。

礼部侍郎许善心奏驳曰:"谨案《周礼》,后备六服,并设五辂,采章之数,并与王同,属车之制,不应独异。 又宋孝建时,议定舆辇,天子属车,十有二乘。 至大明元年九月,有司奏皇后副车,未有定式,诏下礼官,议正其数。 博士王燮之议:‘郑玄云:后象王立六宫,亦正寝一而燕寝五。 推其所立,每与王同,谓十二乘通关为允。 ’宋帝从之,遂为后式。 今请依乘舆,不须差降。"

制曰:"可。"

三妃乘翟车,以赤为质,驾二马。

九嫔已下,并乘犊车,青幰,硃络网。

皇太子妃乘翟车,以赤为质,驾三马,画辕金饰。

犊车为副,紫幰,硃络网。

良娣已下,并乘犊车,青幰硃里。

三公夫人、公主、王妃,并犊车,紫幰,硃络网。

五品已上命妇,并乘青幰,与其夫同。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