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法家数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诗法家数
诗法家数 杨载

《诗法家数》全文

夫诗之为法也,有其说焉。

赋、比、兴者,皆诗制作之法也。

然有赋起,有比起,有兴起,有主意在上一句,下则贴承一句,而后方发出其意者;有双起两句,而分作两股以发其意者;有一意作出者;有前六句俱若散缓,而收拾在后两句者。

诗之为体有六:曰雄浑,曰悲壮,曰平淡,曰苍古,曰沉着痛快,曰优游不迫。

诗之忌有四:曰俗意,曰俗字,曰俗语,曰俗韵。

诗之戒有十:曰不可硬碍人口,曰陈烂不新,曰差错不贯串,曰直置不宛转,曰妄诞事不实,曰绮靡不典重,曰蹈袭不识使,曰秽浊不清新,曰砌合不纯粹,曰俳徊而劣弱。

诗之为难有十:曰造理,曰精神,曰高古,曰风流,曰典丽,曰质干,曰体裁,曰劲健,曰耿介,曰凄切。

大抵诗之作法有八:曰起句要高远;曰结句要不着迹;曰承句要稳健;曰下字要有金石声;曰上下相生;曰首尾相应;曰转折要不着力;曰占地步,盖首两句先须阔占地步,然后六句若有本之泉,源源而来矣。

地步一狭,譬犹无根之潦,可立而竭也。

今之学者,倘有志乎诗,须先将汉、魏、盛唐诸诗,日夕沉潜讽咏,熟其词,究其旨,则又访诸善诗之士,以讲明之。

若今人之治经,日就月将,而自然有得,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茍为不然,我见其能诗者鲜矣!是犹孩提之童,未能行者而欲行,鲜不仆也。

余于诗之一事,用工凡二十余年,乃能会诸法,而得其一二,然于盛唐大家数,抑亦未敢望其有所似焉。

诗学正源风雅颂赋比兴诗之六义,而实则三体。

风、雅、颂者,诗之体;赋、比、兴者,诗之法。

故赋、比、兴者,又所以制作乎风、雅、颂者也。

凡诗中有赋起,有比起,有兴起,然《风》之中有赋、比、兴,《雅》、《颂》之中亦有赋、比、兴,此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

凡有所作,而能备尽其义,则古人不难到矣。

若直赋其事,而无优游不迫之趣,沉着痛快之功,首尾率直而已,夫何取焉?

作诗准绳立意要高古浑厚,有气概,要沉着。

忌卑弱浅陋。

炼句要雄伟清健,有金石声。

琢对要宁粗毋弱,宁拙毋巧,宁朴毋华。

忌俗野。

写景景中含意,事中瞰景,要细密清淡。

忌庸腐雕巧。

写意要意中带景,议论发明。

书事大而国事,小而家事,身事,心事。

用事陈古讽今,因彼证此,不可着迹,只使影子可也。

虽死事亦当活用。

押韵押韵稳健,则一句有精神,如柱磉欲其坚牢也。

下字或在腰,或在膝,在足,最要精思,宜的当。

律诗要法起承转合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

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

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

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

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

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七言声响,雄浑,铿锵,伟健,高远。

五言沉静,深远,细嫩。

五言七言,语句虽殊,法律则一。

起句尤难,起句先须阔占地步,要高远,不可苟且。

中间两联,句法或四字截,或两字截,须要血脉贯通,音韵相应,对偶相停,上下匀称。

有两句共一意者,有各意者。

若上联已共意,则下联须各意,前联既咏状,后联须说人事。

两联最忌同律。

颈联转意要变化,须多下实字。

字实则自然响亮,而句法健。

其尾联要能开一步,别运生意结之,然亦有合起意者,亦妙。

诗句中有字眼,两眼者妙,三眼者非,且二联用连绵字,不可一般。

中腰虚活字,亦须回避。

五言字眼多在第三,或第二字,或第四字,或第五字。

字眼在第三字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晓山。

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

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字眼在第二字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坐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字眼在第五字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尖。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字眼在第二、五字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楚设关河险,吴吞水府宽。

杜诗法多在首联两句,上句为颔联之主,下句为颈联之主。

七言律难于五言律,七言下字较粗实,五言下字较细嫩。

七言若可截作五言,便不成诗,须字字去不得方是。

所以句要藏字,字要藏意,如联珠不断,方妙。

古诗要法凡作古诗,体格、句法俱要苍古,且先立大意,铺叙既定,然后下笔,则文脉贯通,意无断续,整然可观。

五言古诗五言古诗,或兴起,或比起,或赋起。

须要寓意深远,托词温厚,反复优游,雍容不迫。

或感古怀今,或怀人伤己,或潇洒闲适。

写景要雅淡,推人心之至情,写感慨之微意,悲欢含蓄而不伤,美刺婉曲而不露,要有《三百篇》之遗意方是。

观魏、汉古诗,蔼然有感动人处,如《古诗十九首》,皆当熟读玩味,自见其趣。

七言古诗七言古诗,要铺叙,要有开合,有风度,要迢递险怪,雄俊铿锵,忌庸俗软腐。

须是波澜开合,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

又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为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

出入变化,不可纪极。

备此法者,惟李、杜也。

绝句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

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

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

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荣遇荣遇之诗,要富贵尊严,典雅温厚。

写意要闲雅,美丽清细,如王维、贾至诸公〈早期〉之作,气格雄深,句意严整,如宫商迭奏,音韵铿锵,真麟游灵沼,凤鸣朝阳也。

学者熟之,可以一洗寒陋。

后来诸公应诏之作,多用此体,然多志骄气盈。

处富贵而不失其正者,几希矣。

此又不可不知。

讽谏讽谏之诗,要感事陈辞,忠厚恳恻。

讽谕甚切,而不失情性之正,触物感伤,而无怨怼之词。

虽美实刺,此方为有益之言也。

古人凡欲讽谏,多借此以喻彼,臣不得于君,多借妻以思其夫,或托物陈喻,以通其意。

但观魏、汉古诗及前辈所作,可见未尝有无为而作者。

登临登临之诗,不过感今怀古,写景叹时,思国怀乡,潇洒游适,或讥刺归美,有一定之法律也。

中间宜写四面所见山川之景,庶几移不动。

第一联指所题之处,宜叙说起。

第二联合用景物实说。

第三联合说人事,或感叹古今,或议论,却不可用硬事。

或前联先说事感叹,则此联写景亦可,但不可两联相同。

第四联就题生意发感叹,缴前二句,或说何时再来。

征行征行之诗,要发出凄怆之意,哀而不伤,怨而不乱。

要发兴以感其事,而不失情性之正。

或悲时感事,触物寓情方可。

若伤亡悼屈,一切哀怨,吾无取焉。

赠别赠别之诗,当写不忍之情,方见襟怀之厚。

然亦有数等,如别征戍,则写死别,而勉之努力效忠;送人远游,则写不忍别,而勉之及时早回;送人仕宦,则写喜别,而勉之忧国恤民,或诉己穷居而望其荐拔,如杜公唯待吹嘘送上天之说是也。

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第一联叙题意起。

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

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

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付,或期望。

于中二联,或倒乱前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要次第。

末句要有规警,意味渊永为佳。

咏物咏物之诗,要托物以伸意。

要二句咏状写生,忌极雕巧。

第一联须合直说题目,明白物之出处方是。

第二联合咏物之体。

第三联合说物之用,或说意,或议论,或说人事,或用事,或将外物体证。

第四联就题外生意,或就本意结之。

赞美赞美之诗,多以庆喜颂祷期望为意,贵乎典雅浑厚,用事宜的当亲切。

第一联要平直,或随事命意叙起。

第二联意相承,或用事,必须实说本题之事。

第三联转说要变化,或前联不曾用事,此正宜用引证,盖有事料则诗不空疏。

结句则多期望之意。

大抵颂德贵乎实,若褒之大过,则近乎谀,赞美不及,则不合人情,而有浅陋之失矣。

赓和赓和之诗,当观元诗之意如何。

以其意和之,则更新奇。

要造一两句雄健壮丽之语,方能压倒元、白。

若又随元诗脚下走,则无光彩,不足观。

其结句当归着其人方得体。

有就中联归著者,亦可。

哭挽哭挽之诗,要情真事实。

于其人情义深厚则哭之,无甚情分,则挽之而已矣。

当随人行实作,要切题,使人开口读之,便见是哭挽某人方好。

中间要隐然有伤感之意。

总论诗体《三百篇》,流为《楚辞》,为乐府,为《古诗十九首》,为苏、李五言,为建安、黄初,此诗之祖也;《文选》刘琨、阮籍、潘、陆、左、郭、鲍、谢诸诗,渊明全集,此诗之宗也;老杜全集,诗之大成也。

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自工。

或感古怀今,或伤今思古,或因事说景,或因物寄意,一篇之中,先立大意,起承转结,三致意焉,则工致矣。

结体、命意、炼句、用字,此作者之四事也。

体者,如作一题,须自斟酌,或骚,或选,或唐,或江西。

骚不可杂以选,选不可杂以唐,唐不可杂以江西,须要首尾浑全,不可一句似骚,一句似选。

诗要铺叙正,波澜阔,用意深,琢句雅,使字当,下字响。

观诗之法,亦当如此求之。

凡作诗,气象欲其浑厚,体面欲其宏阔,血脉欲其贯串,风度欲其飘逸,音韵欲其铿锵,若雕刻伤气,敷演露骨,此涵养之未至也,当益以学。

诗要首尾相应,多见人中间一联,尽有奇特,全篇凑合,如出二手,便不成家数。

此一句一字,必须着意联合也,大概要“沉着痛快”、“优游不迫”而已。

长律妙在铺叙,时将一联挑转,又平平说去,如此转换数匝,却将数语收拾,妙矣!语贵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

如〈清庙〉之瑟,一倡三叹,而有遗音者也。

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意含蓄,方妙。

诗结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

诗中用事,僻事实用,熟事虚用。

说理要简易,说意要圆活,说景要微妙。

讥人不可露,使人不觉。

人所多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

则自不俗。

诗有三多,读多,记多,作多。

句中要有字眼,或腰,或膝,或足,无一定之处。

作诗要正大雄壮,纯为国事。

夸富耀贵伤亡悼屈一身者,诗人下品。

诗要苦思,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

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以为?古人苦心终身,日炼月锻,不曰“语不惊人死不休”,则曰“一生精力尽于诗”。

今人未尝学诗,往往便称能诗,诗岂不学而能哉?

诗要炼字,字者,眼也。

如老杜诗:“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檐虚。”

炼中间一字。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

炼末后一字。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炼第二字。

非炼归入字,则是儿童诗。

又曰“暝色赴春愁”,又曰“无因觉往来”。

非炼赴觉字便是俗诗。

如刘沧诗云:“香消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是炼消入字。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是炼空浩二字,最是妙处。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