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鉴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申鉴
申鉴 荀悦

《申鉴》全文

序申鉴一卷政体第一时事第二俗嫌第三杂言上第四杂言下第五识

申鉴五卷。

汉荀悦着。

悦仕献帝朝。

辟曹操府。

与孔融及弟彧同侍讲禁中。

悦每有献替而意有未尽。

此申鉴所为作者。

盖有志于经世也。

然当时政体。

顾有大于总揽机务。

使权不下移者乎。

而曾无一言及之。

何哉。

厥后融以论建渐广。

彧以不阿九锡。

皆不得其死悦独优游以寿终。

其亦善处浊世者矣。

其论政体。

无贾谊之经制而近于醇。

无刘向之愤激而长于讽。

其杂言等篇。

颇似扬雄法言。

雄曲意美新。

而悦无一言及于操。

视雄为优矣。

或言悦书似徐干王符。

考其归。

兹若人之俦乎。

吾未知所先后也。

而三品之说。

昌黎公有取焉。

其书世亦罕传。

吾苏黄勉之好蓄异书。

又为之训释。

搜讨磔裂。

出入五经。

三史。

春秋内外传。

老。

庄。

淮南。

素。

难。

天官。

地志。

博洽精密。

多得悦旨。

虽然。

悦之书。

其有所感而为乎。

勉之之注。

岂亦有感而为乎。

勉之春秋方富。

行将抒其学。

出而效用。

当炳焉赫焉。

流声实于天朝。

尚。

何悦之慕哉。

正德十四年岁在己卯冬十月既望吴郡王鏊撰。

申鉴汉颍川荀悦着南丰吴道传校

政体第一

夫道之本。

仁义而已矣。

五典以经之。

群籍以纬之。

咏之歌之。

弦之舞之。

前鉴既明。

后复申之。

故古之圣王。

其于仁义也。

申重而已。

笃序无强。

谓之申鉴。

圣汉统天。

惟宗时亮。

其功格宇宙。

粤有虎臣乱政。

虎臣汉兴辅弼之臣乱治也时亦惟荒圯湮。

治荒曰荒兹洪轨仪。

鉴于三代之典。

王允迪厥德。

迪蹈也功业有尚。

天道在尔。

惟帝茂止。

陟降肤止。

万国康止。

允出兹。

斯行远矣。

立天之道。

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

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

曰仁与义。

阴阳以统其精气。

刚柔以品其群形。

仁义以经其事业。

是为道也。

故凡政之大经。

法教而已矣。

教者。

阳之化也。

法者。

阴之符也。

仁也者。

慈此者也。

义也者。

宜此者也。

礼也者。

履此者也。

信也者。

守此者也。

智也者。

知此者也。

是故好恶以章之。

喜怒以莅之。

哀乐以恤之。

若乃二端不愆。

二端者教与法也五德不离。

五德者仁义礼智信也六节不悖。

六节者好恶喜怒哀乐也则三才允序。

五事交备。

百工惟厘。

庶绩咸熙。

天作道。

皇作极。

臣作辅。

民作基。

惟先哲王之政。

一曰承天。

二曰正身。

三曰任贤。

四曰恤民。

五曰明制。

六曰立业。

承天惟允。

正身惟常。

任贤惟固。

恤民惟勤。

明制惟典。

立业惟敦。

是谓政体也。

致治之术。

先屏四患。

乃崇五政。

一曰伪。

二曰私。

三曰放。

四曰奢。

伪乱俗。

私坏法。

放越轨。

奢败制。

四者不除。

则政末由行矣。

俗乱则道荒。

虽天地不得保其性矣。

法坏则世倾。

虽人主不得守其度矣。

轨越则礼亡。

虽圣人不得全其道矣。

制败则欲肆。

虽四表不能充其求矣。

是谓四患。

兴农桑以养其生。

审好恶以正其俗。

宣文教以章其化。

立武备以秉其威。

明赏罚以统其法。

是谓五政。

民不畏死。

不可惧以罪。

民不乐生。

不可观按汉书作劝字以善。

虽使 布五教。

咎繇作士。

政不行焉。

故在上者。

先丰民财以定其志。

帝耕籍田。

后桑蚕宫。

国无游民。

野无荒业。

财不虚用。

力不妄加。

以周民事。

是谓养生。

此政之当崇者一也君子所以动天地应神明正万物。

而成王治者。

必本乎真实而已。

故在上者审则仪道以定好恶。

善恶要于功罪。

毁誉效于准验。

听言责事。

举名察实。

无或诈伪以荡众心。

故事无不核。

物无不切。

善无不显。

恶无不彰。

俗无奸怪。

民无淫风。

百姓上下睹利害之存乎己也。

故肃恭其心。

慎修其行。

内不忒惑。

外无异望。

虑其睹去徼幸。

无罪过不忧惧。

请谒无所听。

财赂无所用。

则民志平矣。

是谓正俗。

此政之当崇者二也君子以情用。

小人以刑用。

荣辱者。

赏罚之精华也。

故礼教荣辱以加君子。

化其情也。

桎梏鞭朴以加小人。

治其刑也。

君子不犯辱。

况于刑乎。

小人不忌刑。

况于辱乎。

若夫中人之伦。

则刑礼兼焉。

教化之废。

推中人而坠于小人之域。

教化之行。

引中人而纳于君子之途。

是谓章化。

此政之当崇者三也小人之情。

缓则骄。

骄则恣。

恣则急。

急则怨。

怨则畔。

危则谋乱。

安则思欲。

非威强无以惩之。

故在上者。

必有武备。

以戒不虞。

以遏寇虐。

安居则寄之内政。

有事则用之军旅。

是谓秉威。

此政之当崇者四也赏罚。

政之柄也。

明赏必罚。

审信慎令。

赏以劝善。

罚以惩恶。

人主不妄赏。

非徒爱其才也。

赏妄行则善不劝矣。

不妄罚。

非徒慎其刑也。

罚妄行则恶不惩矣。

赏不劝。

谓之止善。

赏及淫人则善无所劝而为善者止矣罚不惩。

谓之纵恶。

罚及善人则恶无所惩而为恶者纵矣在上者能不止下为善。

不纵下为恶。

则治国矣。

是谓统法。

此政之当崇者五也四患既蠲。

五政既立。

行之以诚。

守之以固。

简而不怠。

疏而不失。

无为为之。

使自施之。

无事事之。

使自交之。

不肃而治。

垂拱揖逊而海内平矣。

是谓为政之方也。

惟修六则以立道经。

一曰中。

二曰和。

三曰正。

四曰公。

五曰诚。

六曰通。

以天道作中。

以地道作和。

以仁德作正。

以事物作公。

以身极作诚。

以变量作通。

易传曰通其变又曰变则通是谓道实。

惟恤十难以任贤能。

一曰不知。

二曰不进。

三曰不任。

四曰不终。

五曰以小怨弃大德。

六曰以小过黜大功。

七曰以小失掩大美。

八曰以讦奸伤忠正。

九曰以邪说乱正度。

十曰以谗嫉废贤能。

是谓十难。

十难不除。

则贤臣不用。

用臣不贤。

则国非其国也。

惟察九风以定国常。

一曰治。

二曰衰。

三曰弱。

四曰乖。

五曰乱。

六曰荒。

七曰叛。

八曰危。

九曰亡。

君臣亲而有礼。

百僚和而不同。

让而不争。

勤而不怨。

无事惟职是司。

此治国之风也。

礼俗不一。

位职不重。

小臣谗嫉。

庶人作议。

此衰国之风也。

君好让。

臣好逸。

士好游。

民好流。

此弱国之风也。

君臣争明。

朝廷争功。

士大夫争名。

庶人争利。

此乖国之风也。

上多欲。

下多端。

法不定。

政多门。

此乱国之风也。

以侈为博。

以伉为高。

以滥为通。

遵礼谓之劬。

守法谓之固。

此荒国之风也。

以苛为密。

以利为公。

以割下为能。

以附上为忠。

此叛国之风也。

上下相疏。

内外相蒙。

小臣争宠。

大臣争权。

此危国之风也。

上不访。

下不谏。

妇言用。

私政行。

此亡国之风也。

故上必察乎国风也。

惟慎庶狱以昭人情。

天地之大德曰生。

易系辞文万物之大极曰死。

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死者不可以生。

刑者不可以复。

故先王之刑也。

官师以成之。

棘槐以断之。

周礼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又王制曰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击木之下情讯以宽之。

朝市以共之。

矜哀以恤之。

刑斯断。

乐不举。

施刑之日则弛悬慎之至也。

刑哉刑哉。

其慎矣夫。

惟稽五赦以绥民中。

一曰原心。

心可矜也二曰明德。

德可释也三曰劝功。

功可准也四曰褒化。

化所关也五曰权计。

权时之宜非常典也凡先王之攸赦。

必是族也。

非是族焉。

刑兹无赦。

族类也天子有四时。

朝以听政。

昼以访问。

夕以修令。

夜以安身。

上有师傅。

下有燕臣。

大则讲业。

小则咨询。

不拒直辞。

不耻下问。

公私不愆。

外内不贰。

是谓有交。

问明于治者其统近。

万物之本在身。

天下之本在家。

治乱之本在左右。

内正立而四表定矣。

问通于道者其守约。

有一言而可常行者。

恕也。

有一行而可常履者。

正也。

恕者。

仁之术也。

正者。

义之要也。

至哉。

此谓道根。

万化存焉尔。

是谓不思而得。

不为而成。

执之胸心之间。

而功覆天下也。

自天子达于庶人。

好恶哀乐。

其修一也。

丰约劳佚。

各有其制。

上足以备礼。

下足以备乐。

夫是谓大道。

天下国家一体也。

君为元首。

臣为股肱。

民为手足。

下有忧民。

则上不尽乐。

下有饥民。

则上不备膳。

下有寒民。

则上不具服。

徒跣而垂旒。

非礼也。

故足寒伤心。

民寒伤国。

问君以至美之道道民。

民以至美之物养君。

君降其惠。

民升其功。

此无往不复。

相报之义也。

故太平备物。

非极欲也。

物损礼阙。

非谦约也。

其数云耳。

问人主有公赋无私求。

有公用无私费。

有公役无私使。

有公赐无私惠。

有公怒无私怨。

私求则下烦而无度。

是谓伤清。

私费则官耗而无限。

是谓伤制。

私使则民挠扰而无节。

是谓伤义。

私惠则下虚望而无准。

是谓伤正。

正谓赐予之正私怨则下疑惧而不安。

是谓伤德。

问善治民者。

治其性也。

或曰。

冶金而流。

去火则刚。

激水而升。

舍之则降。

恶平声乎治。

曰。

不去其火则常流。

激而不止则常升。

故大冶之炉。

可使无刚。

则踊水之机。

可使无降。

善立教者若兹。

则终身治矣。

故凡器可使与颜冉同趋。

投百金于前。

白刃加其身。

虽巨跖弗敢掇也。

善立法者若兹。

则终身不掇矣。

故跖可使与伯夷同功。

问民由水也。

济大川者。

太上乘舟。

其次泅。

泅浮行水上也泅者劳而危。

乘舟者逸而安。

虚入水则必溺矣。

以知能治民者。

泅也。

以道德治民者。

舟也。

纵民之情谓之乱。

绝民之情谓之荒。

曰。

然则如之何。

曰。

为之限。

使弗越也。

为之地亦勿越。

故水可使不滥。

不可使无流。

善禁者。

先禁其身而后人。

不善禁者。

先禁人而后身。

善禁之至于不禁。

令亦如之。

若乃肆情于身而绳欲于众。

行诈于官而矜实于民。

求己之所有余。

夺下之所不足。

舍己之所易。

责人之所难。

怨之本也。

谓理之源斯绝矣。

自上御下。

犹夫钓者焉。

隐于手。

按手下当有而字应于钩。

则可以得鱼。

自近御远。

犹夫御马焉。

和于手而调于衔。

则可以使马。

故至道之要。

不于身非道也。

睹孺子之驱鸡也而见御民之方。

孺子驱鸡者。

急则惊。

缓则滞。

方其北也。

遽要之则折而过南。

方其南也。

遽要之则折而过北。

迫则飞。

疏则放。

志闲则比之。

比近也鸡志闲然后近之则不惊流缓而不安则食之。

食之则不滞不驱之驱。

驱之至者也。

志安则循路而入门。

太上不空市。

其次不偷窃。

其次不掠夺。

上以功惠绥民。

下以财力奉上。

是以上下相与。

空市则民不与。

民不与则为巧诈而取之。

谓之偷窃。

偷窃则民备之。

备之而不得。

则暴迫而取之。

谓之掠夺。

民必交争。

则祸乱矣。

或曰。

圣王以天下为乐。

曰。

否。

圣王以天下为忧。

天下以圣王为乐。

凡主以天下为乐。

天下以凡主为忧。

圣王屈己以申天下之乐。

凡主伸己以屈天下之忧。

申天下之乐。

故乐亦报之。

屈天下之忧。

故忧亦及之。

天下之道也。

治世所贵乎位者三。

一曰达道于天下。

二曰达惠于民。

三曰达德于身。

衰世所贵乎位者三。

一曰以贵高人。

二曰以富奉身。

三曰以报肆心。

治世之位。

真位也。

衰世之位。

则生灾矣。

苟高人。

则必损之。

灾也。

苟奉身。

则必遗之。

灾也。

苟肆心。

则必否之。

灾也。

治世之臣。

所贵乎顺者三。

一曰心顺。

二曰职顺。

三曰道顺。

治世之顺。

真顺也。

衰世之顺。

生逆也。

体苟顺则逆节。

乱苟顺则逆忠事苟顺则逆道。

高下失序则位轻。

班级不固则位轻。

汉爵有二十级禄薄卑宠则位轻。

官职屡改则位轻。

迁转烦渎则位轻。

黜陟不明则位轻。

待臣不以礼则位轻。

夫位轻而政重者。

未之有也。

圣人之大宝曰位。

轻则丧吾宝也。

好恶之不行。

其俗尚矣。

嘉守节而轻狭陋。

疾威福而尊权右。

贱求欲而崇克济。

贵求己而荣华誉。

万物类是已。

夫心与言。

言与事。

参相应也。

好恶毁誉赏罚。

参相福也。

六者有失。

则实乱矣。

守实者益荣。

求己者益达。

处幽者益明。

然后民知本也。

时事第二

最凡有二十一首。

其初二首尚知贵敦也。

其二首有申重可举者。

十有九事。

一曰明考试。

二曰公卿不拘为郡。

二千石不拘为县。

三曰置上武之官。

四曰议州牧。

五曰生刑而死者。

但加肉刑。

六曰德刑并用。

七曰避雠有科。

八曰议禄。

九曰议专地。

十曰议钱货。

十一曰约祀举重。

十二曰天人之应。

十三曰月正听朝。

十四曰崇内教。

十五曰备博士。

十六曰至德要道。

十七曰禁数赦令。

十八曰正尚主之制。

十九曰复内外注记者。

盘庚迁殷。

革奢即约。

化而裁之。

与时消息。

众寡盈虚。

不常厥道。

尚知贵敦。

古今之法也。

民寡则用易足。

土广则物易生。

事简则业易定。

厌乱则思治。

创难则思静。

或曰。

三皇民至敦也。

其治至清也。

天性乎。

曰皇民敦。

秦民弊。

时也。

山民朴。

市民玩。

处也。

桀纣不易民而乱。

汤武不易民而治。

政也。

皇民寡。

寡斯敦。

皇治纯。

纯斯清。

奚惟性。

不求无益之物。

不蓄难得之货。

节华丽之饰。

退利进之路。

则民俗清矣。

简小忌。

去淫祀。

绝奇怪。

则妖伪息矣。

致精诚。

诸求己。

正大事。

则神明应矣。

放邪说。

去淫智。

抑百家。

崇圣典。

则道义定矣。

去浮华。

举功实。

绝末伎。

同本务。

则事业修矣。

此初二首所谓尚知贵敦也谁毁谁誉。

誉其有试者。

万事之概量也。

目兹举者试其事。

处斯职者考其绩。

赏罚失实。

以恶反之。

人焉饰哉。

语曰。

盗跖不能盗田尺寸。

寸不可盗。

况尺乎。

夫事验。

必若土田之张于野也。

则为私者寡矣。

四布于野不可隐者喻恶不可掩也若乱之坠于澳也。

则可信者解矣。

乱朱子曰舟之截流横渡者澳 内近水之舟登于陆不可信者喻善不可伪也故有事考功。

有言考用。

动则考行。

静则考守。

此一首所谓明考试也公卿不为郡。

二千石不为县。

未是也。

小能其职。

以极登于大。

故下位竞。

大桡其任。

以坠于下。

故上位慎。

其鼎覆刑焉。

何惮于降。

易鼎九四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此言大臣废坏国事刑之尚可何况降位若夫千里之任。

不能充于郡。

而县邑之功废。

惜矣哉。

不以过职绌则勿降。

所以优贤也。

以过职绌则降。

所以惩愆也。

此一首所谓公卿不拘为郡二千石不均为县也孝武皇帝以四夷未宾。

寇贼奸宄。

初置武功。

赏官以宠战士。

若今依此科而崇其制。

置尚武之官。

以司马兵法。

选位秩比博士。

讲司马之典。

简搜狩之事。

掌军功爵赏。

小统于五校。

大统于太尉。

既周时务。

礼亦宜之。

周之末叶。

兵革繁矣。

莫乱于秦。

民不荒殄。

今国家忘战日久。

每寇难之作。

民瘁几尽。

不教民战。

是谓弃之。

信矣。

此一首所谓置尚武之官也或问曰。

州牧刺史监察御史。

三制孰优。

曰。

时制而已。

曰。

天下不既定其牧乎。

曰。

古诸侯建国家。

世位权柄存焉。

于是置诸侯之贤者以牧。

总其纪纲而已。

不统其政。

不御其民。

今郡县无常。

权轻不固。

而州牧秉其权重。

势异于古。

非所以强干弱枝也。

而无益治民之实。

监察御史斯可也。

若权时之宜。

则异论也。

此一首所谓议州牧也肉刑古也。

或曰。

复之乎。

曰。

古者。

人民盛焉。

今也至寡。

整众以威。

抚寡以宽。

道也。

复刑非务必也。

生刑而极死者。

复之可也。

如斩右趾本生刑也而改为弃市则极死矣斯则斩右趾之刑复之可也自古肉刑之除也。

斩右趾者死也。

惟复肉刑。

是谓生死而息民。

此一首所谓生刑而死者但知肉刑也问德刑并用。

常典也。

或先或后。

时宜。

刑教不行。

势极也。

教初必简。

刑始必略。

事渐也。

教化之隆。

莫不兴行。

然后责备。

刑法之定。

莫不避罪。

然后求密。

未可以备。

谓之虚教。

未可以密。

谓之峻刑。

虚教伤化。

峻刑害民。

君子弗由也。

设必违之教。

不量民力之未能。

是招民于恶也。

故谓之伤化。

设必犯之法。

不度民情之不堪。

是陷民于罪也。

故谓之害民。

莫不兴行。

则一毫之善可得而劝也。

然后教备。

莫不避罪。

则纤介之恶。

可得而禁也。

然后刑密。

此一首所谓德刑并用也或问复雠古义也。

曰。

纵复雠可乎。

曰。

不可。

曰。

然则如之何。

曰。

有纵有禁。

有生有杀。

制之以义。

断之以法。

是谓义法并立。

曰。

何谓也。

依古复雠之科。

使父雠避诸异州千里。

兄弟之雠。

避诸异郡五百里。

从父从兄弟之雠。

避诸异县百里。

弗避而报者无罪。

避而报之杀。

犯王禁者罪也。

复雠者义也。

以义报罪。

从王制。

顺也。

犯制。

逆也。

以逆顺生杀之。

凡以公命行止者。

不为弗避。

此一首所谓避雠有科也或问禄。

曰。

古之禄也备。

汉之禄也轻。

夫禄必称位。

一物不称。

非制也。

公禄贬则私利生。

言月俸贬损则贿路行矣私利禄。

则廉者匮而贪者丰也。

夫丰贪生私。

匮廉贬公。

是乱也。

先王重之。

曰。

禄可增乎。

曰。

民家财愆。

增之宜矣。

或曰。

今禄如何。

曰。

时匮也。

禄依食。

食依民。

参相澹。

必也正贪禄。

省闲冗。

与时消息。

昭惠恤下。

损益以度可也。

此一首所谓议禄也诸侯不专封富人。

民田踰限。

富过公侯。

是自封也。

大夫不专地。

人卖买由己。

是专地也。

或曰。

复井田与。

曰。

否。

专地非古也。

井田非今也。

然则如之何。

曰。

耕而勿有。

以俟制度可也。

耕而勿有不得卖买由己以俟制度不得踰限也此一首所谓议专地也或问货。

曰。

五铢之制宜矣。

曰。

今废。

如之何。

今谓献帝时废者初平元年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是也曰。

海内既平。

行之而已。

言卓既诛此制宜复曰。

钱散矣。

京畿虚矣。

其势必积于远方。

若果行之。

则彼以无用之钱。

市吾有用之物。

是匮近而丰远也。

曰。

事势有不得。

官之所急者谷也。

牛马之禁。

不得出百里之外。

若其它物。

彼以其钱取之左。

用之于右。

贸迁有无。

周而通之。

海内一家。

何患焉。

曰。

钱寡矣。

曰。

钱寡民易矣。

若钱既通而不周于用。

然后官铸而补之。

或曰。

收民之藏钱者。

输之官牧。

远输之京师。

然后行之。

曰。

事枉而难实者。

欺慢必众。

奸伪必作。

争讼必繁。

刑杀必深。

吁嗟。

纷扰之声。

章乎天下矣。

非所以抚遗民。

成缉熙也。

曰。

然则收而积之与。

曰。

通市其可也。

此言收五铢积贮亦不可或曰。

改铸四铢。

曰。

难矣。

此言改铸四铢以复孝文之旧亦不可或曰。

遂废之。

曰。

钱实便于事用。

民乐行之。

禁之难。

今开难令以绝便事。

禁民所乐。

不茂矣。

曰。

起而行之。

钱不可。

如之何。

曰。

尚之废之。

弗得已。

何忧焉。

言或尚或废其势自有所不得已者厥后曹操为相还用五铢悦之言验矣此一首所谓议钱货也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民事未定。

郡祀有阙。

不为尤矣。

必也举其重而祀之。

望祀五岳四渎。

其神之祀。

县有旧常。

若今郡祀之。

而其祀礼物。

从鲜可也。

谓礼物宜从省略礼重本。

示民不偷。

且昭典物。

其备物以丰年。

日月之灾降异。

非旧也。

此一首所谓约祀举重也天人之应。

所由来渐矣。

故履霜坚冰。

非一时也。

仲尼之祷。

非一朝也。

且日食行事。

或稠或旷。

一年二交。

非其常也。

洪范传云。

六沴作见。

若是王都未见之。

无闻焉尔。

官修其方。

而先王之礼。

保章视祲。

安宅叙降。

必书云物。

为备故也。

太史上事无隐焉。

勿寝可也。

此一首所谓天人之应也天子南面听天下。

向明而治。

盖取诸离。

易系辞天之道也。

月正听朝。

国家之大事也。

宜正其仪。

以明旧典。

此一首所谓月正听朝也古有掌阴阳之礼之官。

以教后宫。

掌妇学之法。

妇德妇言按此当有妇容二字妇功。

各率其属。

而以时御序于王。

先王礼也。

宜崇其教以先内政。

览列图诵列传遵典行。

内史执其彤管。

记善书过。

考行黜陟。

以章好恶。

男女正位乎内外。

正家而天下定矣。

故二仪立而大业成。

君子之道。

匪阙终日。

造次必于是。

此一首所谓崇内教也备博士。

广太学。

而祀孔子焉。

礼也。

仲尼作经。

本一而已。

古今文不同。

而皆自谓真本经。

古今先师。

义一而已。

异家别说不同。

而皆自谓古今。

此处有误仲尼邈而靡质。

大圣已逝经无所质昔先师殁而无闻。

先师已丧义无所闻将谁使折之者。

秦之灭学也。

书藏于屋壁。

义绝于朝野。

逮至汉兴。

收摭散滞。

固已无全学矣。

文有磨灭。

言有楚夏。

出有先后。

或学者先意有所借定。

无所征据臆见损益后进相友。

弥以滋蔓。

故一源十流。

天水违行。

而讼者纷如也。

喻学者所传背戾互相争是也执不俱是。

比而论之。

必有可参者焉。

此一首所谓备博士也或曰。

至德要道约尔。

典籍甚富。

如而博之以求约也。

语有之曰。

有鸟将来。

张罗待之。

得鸟者一目也。

今为一目之罗。

无时得鸟矣。

鸟喻道罗喻典籍道虽要也。

非博无以通矣。

博其方。

约其说。

此一首所谓至德要道也赦令权也。

或曰。

有制乎。

曰。

权无制。

制其义。

不制其事。

巽以行权。

易系辞文义制也。

权者反经。

无事也。

问其象。

曰。

无妄之灾大过。

凶其象矣。

不得已而行之。

禁其屡也。

初平至此凡七年而大赦者十可谓数甚故悦以此规之曰。

绝之乎。

曰。

权。

曰。

宜弗之绝也。

既曰权宜着非常典此一首所谓禁赦令也尚主之制非古也。

厘降二女。

陶唐之典。

归妹元吉。

帝乙之训。

王姬归齐。

宗周之礼。

以阴乘阳违天。

以妇凌夫违人。

违天不祥。

违人不义。

悦之叔父荀爽于延熹九年对策陈便宜以汉承秦法设尚主之仪以妻制夫以卑临尊违干坤之道失阳倡之义宜改尚主之制今悦复以为言殆其家门素所商讲者乎此一首所谓正尚主之制也古者天子诸侯。

有事必告于庙。

朝有二史。

左史记言。

右史记动。

动为春秋。

言为尚书。

君举必记。

臧否成败。

无不存焉。

下及士庶。

等各有异。

咸在载籍。

或欲显而不得。

或欲隐而名章。

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

善人劝焉。

淫人惧焉。

故先王重之。

以嗣赏罚。

以辅法教。

宜于令者。

官以其方。

各重其尽。

则集之于尚书。

若史官使掌典其事。

不书诡常。

为善恶则书。

言行足以为法式则书。

立功事则书。

兵戎动众则书。

四夷朝献则书。

皇后贵人太子拜立则书。

光武置贵人为三夫人公主大臣拜免则书。

福淫祸乱则书。

祥瑞灾异则书。

先帝故事有起居注。

汉时有禁中起居故明德马皇后自撰显宗起居注日用动静之节必书焉。

宜复其式。

内史掌之。

以纪内事。

此一首所谓复内外注记者也

俗嫌第三

或问卜筮。

曰。

德斯益。

否斯损。

曰。

何谓也。

吉而济。

凶而救之谓益。

吉而恃。

凶而怠之谓损。

或问曰。

时群忌。

曰。

此天地之数也。

非吉凶所生也。

东方主生。

死者不鲜。

西方主杀。

生者不寡。

南方火也。

居之不燋。

北方水也。

蹈之不沈。

汉时俗有方忌如西益宅谓之不祥必有死亡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之类是也故甲子昧爽。

殷灭周兴。

咸阳之地。

秦亡汉隆。

或问五三之位周应也。

五三五星三辰元命苞曰殷纣之时五星聚于房房者苍神之精周据而兴龙虎龙当作尾之会晋祥也。

晋献公问于卜偃曰攻虢何月也曰童谣有之曰丙之农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曰。

官府设陈。

富贵者值之。

布衣寓焉。

不符其爵也。

狱犴若居。

有罪者触之。

贞良入焉。

不受其罚也。

或曰。

然则日月可废欤。

曰。

否。

曰。

元辰。

先王所用也。

人承天地。

故动静顺焉。

顺其阴阳。

顺其日辰。

顺其度数。

内有顺实。

外有顺文。

文实顺。

理也。

休征之符。

自然应也。

故盗泉朝歌。

孔墨不由。

恶其名者。

顺其心也。

苟无其实。

徼福于忌。

斯成难也。

或曰。

祈请者诚以接神。

自然应也。

故精以底之。

牺牲玉帛以昭祈请。

吉朔以通之。

礼云礼云。

玉帛云乎哉。

请云祈云。

酒膳云乎哉。

非其礼则或愆。

非其请则不应。

或问祈请可否。

曰。

气物应感则可。

性命自然则否。

应感如土龙致雨之类或问避疾厄。

有诸。

曰。

夫疾厄。

何为者也。

非身则神。

身不可避。

神不可逃。

可避非身。

可逃非神也。

持身随天。

万里不逸。

譬诸孺子掩目巨夫之掖。

而曰逃可乎。

或问人形有相。

曰。

盖有之焉。

夫神气。

形容之相包也。

自然矣。

贰之于行。

参之于时。

相成也。

亦参相败也。

其数众矣。

其变多矣。

亦有上中下品云尔。

或问神僊之术。

曰。

诞哉。

末之也已矣。

圣人弗学。

非恶生也。

终始运也。

短长数也。

运数非人力之为也。

曰。

亦有僊人乎。

曰。

僬侥桂莽。

产乎异俗。

就有僊人。

亦殊类矣。

或问有数百岁人乎。

曰。

力称乌获。

乌获秦武王力士捷言羌亥。

羌亥疑竖亥之误勇斯贲育。

孟贲齐人能生拔牛角夏育卫人圣云仲尼。

寿称彭祖。

彭祖者殷大夫姓籛名鉴物有俊杰。

不可诬也。

或问凡寿者必有道。

非习之功。

曰。

夫惟寿。

则惟能用道。

惟能用道。

则性寿矣。

苟非其性也。

修之不至也。

学必至圣。

可以尽性。

寿必用道。

所以尽命。

或曰。

人有变化而仙者。

信乎。

曰。

未之前闻也。

然则异也。

异谓怪异非仙也。

男化为女者有矣。

死人复生者有矣。

献帝兴平六年越隽男子化为女子四年武陵女子死十四日复活夫岂人之性哉。

气数不存焉。

或问曰。

养有性乎。

曰。

养性秉中和。

守之以生而已。

爱亲爱德爱力爱神之谓啬。

否则不宜。

过则不澹。

故君子节宣其气。

勿使有所壅闭滞底。

昏乱百度则生疾。

故喜怒哀乐思虑必得其中。

所以养神也。

寒暄盈虚消息必得其中。

所以养神也。

善治气者。

由禹之治水也。

若夫导引蓄气。

历藏内视。

过则失中。

可以治疾。

皆养性之非圣术也。

夫屈者以乎申也。

蓄者以乎虚也。

内者以乎外也。

气宜宣而遏之。

体宜调而矫之。

神宜平而抑之。

必有失和者矣。

夫善养性者无常术。

得其和而已矣。

邻脐二寸谓之关。

黄庭外景经曰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门前命门呼吸庐间入丹田解云关元在脐下三寸元阳之命在其前悬精如镜明照一身不休是道关者。

所以关藏呼吸之气。

以禀授四气也。

故长气者以关息。

气短者。

其息稍升。

其脉稍促。

其神稍越。

至于以肩息而气舒。

其神稍专。

至于以关息而气衍矣。

故道者。

常致气于关。

是谓要术。

凡阳气生养。

阴气消杀。

和喜之徒。

其气阳也。

故养性者。

崇其阳而绌其阴。

阳极则亢。

阴结则凝。

亢则有悔。

凝则有凶。

夫物不能为春。

天春而生。

人则不然。

存吾春而已矣。

药者。

疗也。

所以治疾也。

无疾。

则勿药可也。

肉不胜食气。

况于药乎。

寒斯热。

热则致滞。

阴药之用也。

唯适其宜则不为害。

若已气平也。

则必有伤。

唯针火亦如之。

故养性者。

不多服也。

唯在乎节之而已矣。

或问仁者寿。

何谓也。

曰。

仁者内不伤性。

外不伤物。

上不违天。

下不违人。

处正居中。

形神以和。

故咎征不至而休嘉集之。

寿之术也。

曰。

颜冉何。

曰。

命也。

麦不终夏。

花不济春。

如和气何。

言麦虽不踰夏而秀花虽不越春而荣其如和气之保合何虽云其短。

长亦在其中矣。

或问黄白之俦曰。

傅毅论之当也。

燔埴为瓦则可。

埴黏土也烁瓦为铜则不可。

以自然验于不然。

诡哉。

敌犬羊之肉以造马牛。

不几矣。

不其然欤。

世称纬书。

仲尼之作也。

臣悦叔父故司空爽辨之。

盖发其伪也。

有起于中兴之前。

终张之徒之作乎。

起于哀平或曰。

杂曰以己杂仲尼乎。

以仲尼杂己乎。

若彼者。

以仲尼杂己而已。

然则可谓八十一首。

非仲尼之作矣。

或曰。

燔诸曰。

仲尼之作则否。

有取焉则可。

曷其燔。

在上者不受虚言。

不听浮术。

不采华名。

不兴伪事。

言必有用。

术必有典。

名必有实。

事必有功。

杂言上第四 或问曰。

君子曷敦夫学。

曰。

生而知之者寡矣。

学而知之者众矣。

悠悠之民。

泄泄之士。

明明之治。

汶汶之乱。

皆学废兴之由。

敦之不亦宜乎。

君子有三鉴。

世人镜鉴。

前惟训。

人惟贤。

镜惟明。

此君子之三鉴夏商之衰。

不鉴于禹汤也。

周秦之弊。

不鉴于民下也。

侧弁垢颜。

不鉴于明镜也。

故君子惟鉴之务。

若夫侧景之镜亡鉴矣。

但知镜鉴是为无鉴或问致治之要君乎。

曰。

两立哉。

天无独运君无独理非天地不生物。

非君臣不成治。

首之者天地也。

统之者君臣也哉。

先王之道致训焉。

故亡斯须之间而违道矣。

昔有上致圣。

由教戒。

因辅弼。

钦顺四邻。

故检柙之臣。

不虚于侧。

礼度之典。

不旷于目。

先哲之言。

不辍于身。

非义之道。

不宣于心。

是邪僻之气。

末由入也。

缺一字有间缺一字必有入之者矣。

是故僻志萌则僻事作。

僻事作则正塞。

正塞。

则公正亦末由入也矣。

不任不爱谓之公。

惟公是从谓之明。

齐桓公中材也。

末能成功业。

由有异焉者矣。

妾媵盈宫。

非无爱幸也。

群臣盈朝。

非无亲近也。

然外则管仲射己。

卫姬色衰。

非爱也。

任之也。

然后知非贤不可任。

非智不可从也。

夫此之举宏矣哉。

膏肓纯白。

二竖不生。

兹谓心宁。

省闼清净。

嬖孽不生。

兹谓政平。

夫膏肓近心而处阨。

针之不远。

远当作达药之不中。

攻之不可。

二竖藏焉。

是谓笃患。

故治身治国者。

唯是之畏。

或曰。

爱民如子。

仁之至乎。

曰。

未也。

曰。

爱民如身。

仁之至乎。

曰。

未也。

汤祷桑林。

邾迁于绎。

景祠于旱。

可谓爱民矣。

曰。

何重民而轻身也。

曰。

人主承天命以养民者也。

民存则社稷存。

民亡则社稷亡。

故重民者。

所以重社稷而承天命也。

或曰。

孟轲称人皆可以为尧舜。

其信矣。

曰。

人非下愚。

则皆可以为尧舜矣。

写尧舜之貌。

同尧舜之姓则否。

服尧之制。

行尧之道则可矣。

行之于前。

则古之尧舜也。

行之于后。

则今之尧舜也。

或曰。

人皆可以为桀纣乎。

曰。

行桀纣之事。

是桀纣也。

尧舜桀纣之事。

常并存于世。

唯人所用而已。

杨朱哭歧路。

所通逼者然也。

夫歧路乌足悲哉。

中反焉。

若夫县度之厄素。

举足而已矣。

西域传乌秘国西有县度县度者石山也溪谷不通以绳索相引而度去踰为桀纣损益之符。

微而显也。

赵获二城。

临馈而忧。

陶朱既富。

室妾悲号。

此知益为损之为益者也。

屈伸之数。

隐而昭也。

有仍之困。

复夏之萌也。

鼎雉之异。

兴殷之符也。

邵宫之难。

隆周之应也。

会稽之栖。

霸越之基也。

子之之乱。

强燕之征也。

此知伸为屈之为伸者也。

人主之患。

常立于二难之间。

在上而国家不治。

难也。

治国家则必勤身。

苦思。

矫情。

以从道。

难也。

有难之难。

闇主取之。

无难之难。

明主居之。

大臣之患。

常立于二罪之间。

在职而不尽忠直之道。

罪也。

尽忠直之道。

则必矫上拂下。

罪也。

有罪之罪。

谓不尽忠直之道邪臣由之。

无罪之罪。

谓尽道而矫上拂下忠臣置之。

人臣之义。

不曰吾君能矣。

不我须也。

言无补也。

而不尽忠。

不曰吾君不能矣。

不我识也。

言无益也。

而不尽忠。

必竭其诚。

明其道。

尽其义。

斯已而已矣。

不已。

则奉身以退。

臣道也。

故君臣有异无乖。

有怨无憾。

有屈无辱。

人臣有三罪。

一曰导非。

二曰阿失。

三曰尸宠。

以非引上谓之导。

从上之非谓之阿。

见非不言谓之尸。

导臣诛。

阿臣刑。

尸臣绌。

绌与黜同进忠有三术。

一曰防。

二曰救。

三曰戒。

先其未然谓之防。

发而止之谓之救。

行而责之谓之戒。

防为上。

救次之。

戒为下。

下不钳口。

上不塞耳。

则可有闻矣。

有钳之钳。

犹可解也。

无钳之钳。

难矣哉。

有塞之塞。

犹可除也。

无塞之塞。

其甚矣夫。

无钳之钳无塞之塞献帝之时如此或曰。

在上有屈乎。

曰。

在上者以义申。

以义屈。

高祖虽能申威于秦项而屈于商山四公。

光武能伸于莽而屈于强项令。

明帝能申令于天下而屈于钟离尚书。

若秦二世之申欲而非笑唐虞。

若定陶傅太后之申意而怨于郑。

是谓不屈。

不然。

则赵氏不亡。

而秦无愆尤。

故人主以义申。

以义屈也。

喜如春阳。

怒如秋霜。

威如雷霆之震。

惠若雨露之降。

沛然孰能御也。

或曰难行。

曰。

若高祖听戍卒不怀居。

迁万乘不俟终日。

孝文帝不爱千里马。

慎夫人衣不曳地。

光武手不持珠玉。

可谓难矣。

抑情绝欲。

不如是。

能成功业者鲜矣。

人臣若金日磾。

以子私谩而杀之。

丙吉之不伐。

苏武之执节。

可谓难矣。

言三臣者以讽操也或问厉志。

曰。

若殷高宗能葺其德。

乐瞑眩以瘳疾。

卫武箴戒于朝。

勾践悬胆于坐。

厉矣哉。

言此欲献帝厉志以再振汉业也宠妻爱妾。

幸矣。

其为灾也。

深矣。

灾与幸。

同乎。

曰。

得则庆。

否则灾。

戚氏不幸不入豕。

赵昭仪不幸不失命。

栗娅不幸不废。

钩乙不幸不忧殇。

非灾而何。

若慎夫人之知。

班婕妤之贤。

明德皇后之德。

明德马皇后伏波将军援之少女邵矣哉。

邵高也为世忧乐者。

君子之志也。

不为世忧乐者。

小人之志也。

太平之世。

事闲而民乐遍焉。

使籧者揖让百拜。

非礼也。

忧者弦歌鼓瑟。

非乐也。

礼者。

敬而已矣。

乐者。

和而已矣。

匹夫匹妇。

处畎亩之中。

必礼乐存焉尔。

违上顺道。

谓之忠臣。

违道顺上。

谓之谀臣。

忠所以为上也。

谀所以自为也。

忠臣安于心。

谀臣安于身。

故在上者。

必察夫违顺。

审乎所为。

慎乎所安。

广川王弗察故杀其臣。

楚恭王察之而迟。

故有遗言。

齐宣王其察之矣。

故赏鉴者。

或问人君人臣之戒。

曰。

莫匪戒也。

请问其要。

曰。

君戒专欲。

臣戒专利。

患之甚也。

缺五字城专译而献珍。

非宝也。

腹心之人。

匍匐而献善。

宝之至矣。

故明王慎内守。

除外寇而重内宝。

云从于龙。

风从于虎。

凤仪于韶。

麟集于孔。

应也。

出于此。

应于彼。

善则祥。

祥则福。

否则眚。

眚则咎。

故君子应之。

言善否感应各从其类君子食和羹以平其气。

听和声以平其志。

纳和言以平其政。

履和行以平其德。

夫酸咸甘苦不同。

嘉味以济谓之和羹。

宫商角征不同。

嘉音以章。

谓之和声。

臧否损益不同。

中正以训。

谓之和言。

趋舍动静不同。

雅度以平。

谓之和行。

人之言曰。

唯其言而莫予违也。

则几于丧国焉。

孔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

晏子亦云。

以水济水。

谁能食之。

琴瑟一声。

谁能听之。

诗云。

亦有和羹。

既戒且平。

奏假无言。

时靡有争。

此之谓也。

杂言下第五

衣裳。

服者不昧于尘涂。

爱也。

衣裳爱焉。

而不爱其容止。

外矣。

容止爱焉。

而不爱其言行。

末矣。

言行爱焉。

而不爱其明。

浅矣。

故君子本神为贵。

神和德平而道通。

是为保真。

人之所以立德者三。

一曰贞。

二曰达。

三曰志。

贞以为质。

达以行之。

志以成之。

君子哉。

必不得已也。

守于一兹。

贞其主也。

人之所以立检者四。

诚其心。

正其志。

实其事。

定其分。

心诚则神明应之。

况于万民乎。

志正则天地顺之。

况于万物乎。

事实则功立。

分定则不淫。

曰。

才之实也。

行可为。

才不可也。

曰。

古之所以谓才也本。

今之所谓才也末也。

然则以行之贵也。

无失其才而才有失。

先民有言。

适楚而北辕者。

曰。

吾马良用多御善。

此三者益侈。

其去楚亦远矣。

遵路而骋。

应方而动。

君子有行。

行必至矣。

或问圣人所以为贵者。

才乎。

曰。

合而用之。

以才为贵。

分而行之。

以行为贵。

舜禹之才而不为邪。

甚于缺一字矣。

舜禹之仁。

虽亡其才。

不失为良人哉。

或问进谏受谏孰难。

曰。

后之进谏难也。

以受之难故也。

后谓后世言臣畏犯颜由君拒谏而然若受谏不难。

则进谏斯易矣。

主明臣直或问知人自知孰难。

曰。

自知者。

求诸内而近者也。

知人者。

求诸外而远者也。

知人难哉。

若极其数也。

明。

有内以识。

有外以暗。

或有内以隐有外以显。

然则知人自知。

人则可以自知。

未可以知人也。

急哉。

二者较之知人固难而自知为急也用己者不为异则异矣。

君子所恶乎异者三。

好生事也。

好生奇也。

好变常也。

好生事则多端而动众。

好生奇则离道而惑俗。

好变常则轻法而乱度。

故名不贵苟传。

行不贵苟难。

权为茂矣。

其几不若经。

辩为美矣。

其理不若绌。

文为显矣。

其中不若朴。

博为盛矣。

其正不若约。

莫不为道。

知道之体。

大之至也。

莫不为妙。

知神之几。

妙之至也。

莫不为正。

和缺一字之缺一字正之至也。

故君子必存乎三至。

弗至。

斯有守无誖焉。

或问守。

曰。

圣典而已矣。

圣典谓六经若夫百家者。

是谓无守。

莫不为言。

要其至矣。

莫不为德。

元其奥矣。

莫不为道。

圣人其宏矣。

圣人之道。

其中道乎。

是为九达。

或曰。

辞达而已矣。

圣人以文其隩也有五。

曰元。

曰妙。

曰包。

曰要。

曰文。

幽深谓之元。

理微谓之妙。

数博谓之包。

辞约谓之要。

章成谓之文。

圣人之文。

成此五者。

故曰不得已。

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

审物明辨故不惑。

定心致公故不惧。

若乃所忧惧则有之。

忧己不能成天性也。

惧己惑之。

忧不能免。

天命无惑焉。

或问性命。

曰。

生之谓性也。

形神是也。

所以立生终生者之谓命也。

吉凶是也。

夫生我之制。

性命存焉尔。

君子循其性以辅其命。

休斯承。

否斯守。

无务焉。

无怨焉。

好宠者。

乘天命以骄。

好恶者。

违天命以滥。

故骄则奉之不成。

滥则守之不终。

好以取怠。

恶以取甚。

务以取福。

恶以成祸。

斯惑矣。

或问天命人事。

曰。

有三品焉。

上下不移。

其中则人事存焉尔。

命相近也。

事相远也。

则吉凶殊也。

故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孟子称性善。

荀卿称性恶。

公孙子曰。

性无善恶。

扬雄曰。

人之性善恶浑。

刘向曰。

性情相应。

性不独善。

情不独恶。

曰。

问其理。

曰。

性善则无四凶。

性恶则无三仁人。

无善恶。

文王之教一也。

则无周公管蔡。

性善情恶。

是桀纣无性而尧舜无情也。

性善恶皆浑。

是上智怀惠而下愚挟善也。

理也。

未究也。

惟向言为然。

韩子三品之说有类于此或曰。

仁义性也。

好恶情也。

仁义常善而好恶或有恶。

故有情恶也。

曰。

不然。

好恶者。

性之取舍也。

实见于外。

故谓之情尔。

必本乎性矣。

仁义者。

善之诚者也。

何嫌其常善。

好恶者。

善恶未有所分也。

何 其有恶。

凡言神者。

莫近于气。

有气斯有形。

有神斯有好恶喜怒之情矣。

故人人当作神有情。

由气之有形也。

善有白黑。

神有善恶。

形与白黑偕。

情与善恶偕。

即刘向性情相应之说故气黑非形之咎。

情恶非情之罪也。

或曰。

人之于利。

见而好之。

能以仁义为节者是性割其情也。

性少情多。

性不能割其情。

则情独行为恶矣。

曰。

不然。

是善恶有多少也。

非情也。

有人如此。

嗜酒嗜肉。

肉胜则食焉。

酒胜则饮焉。

此二者相与争。

胜者行矣。

行谓饮食非情欲得酒。

性欲得肉也。

有人于此。

好利好义。

义胜则义取焉。

利胜则利取焉。

此二者相与争。

胜者行矣。

行谓取义取利非情欲得利。

性欲得义也。

其可兼者。

则兼取之。

其不可兼者。

则只取重焉。

若苟只好而已。

虽可兼取当有阙文矣。

若二好均平。

无分轻重。

则一俯一仰。

乍进乍退。

相持不定或曰。

请折于经。

曰。

易称干道变化。

各正性命。

是言万物各有性也。

观其所感。

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是言情者。

应感而动者也。

昆虫草木。

皆有性焉。

不尽善也。

天地圣人。

皆称情焉。

不主恶也。

又曰。

爻彖以情言亦如之。

凡情意心志者。

皆性动之别名也。

情见乎辞。

是称情也。

言不尽意。

是称意也。

中心好之。

是称心也。

以制其志。

是称志也。

惟所宜。

各称其名而已。

情何主恶之有。

故曰。

必也正名。

或曰。

善恶皆性也。

则法教何施。

曰。

性虽善。

待教而成。

性虽恶。

待法而消。

唯上智下愚不移。

其次善恶交争。

于是教扶其善。

法抑其恶。

得施之九品。

从教者半。

畏刑者四分之三。

其不移大数。

九分之一也。

一分之中。

又有微移者矣。

然则法教之于化民也。

几尽之矣。

及法教之失也。

其为乱亦如之。

或曰。

法教得则治。

法教失则乱。

若无得无失。

纵民之情。

则治乱其中乎。

曰。

凡阳性升。

阴性降。

升难而降易。

善。

阳也。

恶。

阴也。

故善难而恶易。

纵民之情。

使自由之。

则降于下者多矣。

曰。

中焉在。

曰。

法教不纯。

有得有失。

则治乱其中矣。

纯德无慝。

其上善也。

伏而不动。

其次也。

动而不行。

行而不远。

远而能复。

又其次也。

其下者。

远而不近也。

凡此。

皆人性也。

制之者则心也。

动而抑之。

行而止之。

与上同性也。

行而弗止。

远而弗近。

与下同终也。

君子嘉仁而不责惠。

尊礼而不责意。

贵德而不责怨。

其责也先己。

而行也先人。

淫惠。

曲意。

私怨。

此三者。

实枉贞道。

乱大德。

然成败得失。

莫匪由之。

救病不给。

其竟奚暇于道德哉。

此之谓末俗。

故君子有常交。

曰义也。

有常誓。

曰信也。

交而后亲。

誓而后故狭矣。

太上不异古今。

其次不异海内。

同天下之志者。

其盛德乎。

大人之志。

不可见也。

浩然而同于道。

众人之志。

不可掩也。

察然而流于俗。

同于道。

故不与俗浮 。

或曰。

修行者。

不为人耻诸神明。

其至也乎。

曰。

未也。

有耻者本也。

耻诸神明。

其次也。

耻诸人。

外矣。

夫唯外。

则慝积于内矣。

故君子审乎自耻。

或曰。

耻者。

其志者乎。

曰。

未也。

夫志者。

自然由人。

何耻之有。

赴谷必坠。

失水必溺。

人见之也。

赴 必陷。

失道必沈。

人不见之也。

不察之。

故君子慎乎所不察。

不闻大论则志不宏。

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思唐虞于上世。

瞻仲尼于中古。

而知夫小道者之足羞也。

想伯夷于首阳。

省四皓于商山。

而知夫秽志者之足耻也。

存张骞于西极。

念苏武于朔垂。

而知怀闾室者之足鄙也。

推斯类也。

无所不至矣。

德比于上。

欲比于下。

德比于上。

故知耻。

欲比于下。

故知足。

耻而知之。

则圣贤其可几。

知足而已。

则固陋其可安也。

贤圣斯几。

况其为慝乎。

固陋斯安。

况其为侈乎。

是谓有检。

纯乎纯哉。

其上也。

其次得概而已矣。

莫匪概也。

得其概。

苟无邪。

斯可矣。

君子四省其身。

怒不乱德。

喜不缺一字义也。

右荀悦申鉴五卷。

悦字仲豫。

颍川人。

荀氏八龙俭之子也。

汉书本传云。

悦好著述。

初辟镇东将军曹操府。

迁黄门侍郎。

累迁侍中。

时政移曹氏。

天子恭己而已。

悦志在献替而谋无所用。

乃作申鉴五篇。

其所论辨。

通见政体。

书奏。

帝览而善之。

又以班固汉书。

文繁难省。

令悦依左氏传体。

为汉纪三十篇。

辞约事详。

论辨多美。

二书并行于世。

顾汉纪自宋祥符后。

凡四五锓板。

国朝襄平蒋氏。

复与袁宏后汉纪合刻以广其传。

而此书独少传本。

前明正统时。

吴郡黄勉之始为训释。

复赖何氏采入汉魏丛书。

而后不至与桓谭新论。

仲长统昌言等书。

同归乌有也。

近抱经堂群书拾补内申鉴一则。

乃合程氏何氏黄氏三本参校。

要之诸本俱无甚脱误。

卢氏多据他书。

及己意修改。

于此书亦未必无小补云。

汝上王谟识。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