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遗事 卷第二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三国遗事
《三国遗事》 卷第二 一然 孙文范校勘

文虎王法敏王初即位。

龙朔辛酉。

泗泚南海中有死女尸。

身长七十三尺。

足长六尺阴长三尺。

或云。

身长十八尺。

在封干二年丁卯总章戊辰。

王统兵。

与仁问钦纯等至平壤。

会唐兵灭丽。

唐帅李勣获高臧王还国"王之性高。 故云高臧。 按唐书高记。 现庆五年庚申。 苏定方等征百济。 后十二月大將军契如何"为浿道行军大总管苏。

定方为辽东道大总管。

刘伯英为平壤道大总管。

以伐高丽。

又明年辛酉正月。

萧嗣业为扶俆道总管。

任雅相为浿江道总管。

率三十五万军以伐高丽。

八月甲戌。

苏定方等及高丽战。

于浿江败亡。

干封元年丙寅六月。

以庞同善高临薜仁贵李谨行等为后援。

九月。

庞同善及高丽战败之十二月己酉。

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台大总管。

率六总管兵以伐高丽。

总章元年戊辰九月癸巳。

李勣获高臧王。

十二月丁巳献俘于帝。

上元元年甲戌二月。

刘仁轨为鸡林道总管。

以伐新罗。

而乡古记云。

唐遣陆路將军孔恭水路將军有相兴新罗金庾信等灭之。

而此云仁问钦纯等无庾信。

未详。

时唐之游兵诸將兵有留镇而將谋\袭我者。

王觉之。

发兵之明年。

高宗使召仁问等让之曰。

尔请我兵以灭丽。

害之何耶。

乃下圆扉。

链兵五十万。

以薜邦为帅。

欲伐新罗。

时义相师西学入唐来见仁问。

仁问以事諭之。

相乃东还上闻。

王甚惮之。

会群臣问防御策。

角干金天尊奏曰。

近有明朗法师入龙宫。

传祕法而来。

请詔问之。

朗奏曰。

狼山之南有神游林。

创四天王寺於其地。

开设道场则可矣。

时有贞州使走报曰。

唐兵无数至我境。

回槧海上。

王召明朗曰。

事已逼至如何。

朗曰。

以彩帛假搆宜矣。

乃以彩帛营寺。

草搆五方神像。

以瑜珈明僧十二员。

明朗为上首。

作文豆娄祕密之法。

时唐罗兵未交接。

风涛怒起。

唐舡皆没於水。

后改刱寺。

名四天王寺。

至今不坠坛席"国史大改刱在调露元年己卯"后年辛未。

唐更遣赵宪为帅。

亦以五万兵来征。

又作其法。

舡没如前。

是时翰林郎朴文俊隨仁问在狱中。

高宗召文俊曰。

汝国有何密法。

再发大兵无生还者。

文俊奏曰。

陪臣等来於上国一十余年。

不知本国之事。

但遥闻一事尔。

厚荷上国之恩。

一统三国。

欲报之德。

新刱天王寺於狼山之南。

祝皇寿万年。

长开法席而已。

高宗闻之大悦。

乃遣礼部侍郎乐鹏龟使於罗审其寺。

王先闻唐使將至。

不宜见兹寺。

乃別刱新寺於其南待之。

使至曰。

必先行香於皇帝祝寿之所天王寺。

乃引见新寺。

其使立於门前曰。

不是四天王寺。

乃望德遥山之寺。

终不入。

国人以金一千两赠之。

其使乃还奏曰。

新罗刱天王寺。

祝皇寿於新寺而已。

因唐使之言。

因名望德寺"或系孝昭王代。 误矣"王闻文俊善奏。

帝有宽赦之意。

乃命强首先生作请放仁问表。

以舍人远禹奏於唐。

帝见表流涕。

赦仁问慰送之。

仁问在狱时。

国人为刱寺名仁容寺。

开设观音道场。

及仁问来还。

死於海上。

改为弥陀道场。

至今犹存。

大王御国二十一年。

以永隆二年辛巳崩。

遗詔葬於东海中大巖上。

王平时常谓智义法师曰。

朕身后愿为护国大龙。

崇奉佛法。

守护邦家。

法师曰。

龙为畜报何。

王曰。

我厌世间荣华久矣。

若麤报为畜。

则雅合朕怀矣王初即位置南山长仓。

长五十步。

广十五步。

贮米谷兵器。

是为右仓。

天恩寺西北山上是为左仓。

別本云。

建福八年辛亥筑南山城。

周二千八百五十步。

则乃真德王代始筑。

而至此乃重修尔。

又始筑富山城。

三年乃毕。

安北河边筑铁城。

又欲筑京师城郭。

既令真吏。

时义相法师闻之。

致书报云。

王之政教明则虽草丘尽地而为城。

民不敢踰。

可以洁灾进福。

政教苟不明。

则虽有长城。

灾害未消。

王於是正罢其役。

麟德三年丙寅三月十日。

人家婢名吉伊。

一乳生三子。

总章三年庚午正月七日。

汉岐部一山级干一作成山何于。

婢一乳生四子。

一女三子。

国给谷二百石以赏之又伐高丽。

以其国王孙还国。

置之真骨位王一日召庶弟车得公曰。

汝为塚宰。

均理百官平章四海。

公曰。

陛下若以小臣为宰。

则臣愿潜行国內。

示民问徭役之劳逸。

祖赋之轻重。

官吏之清浊。

然后就职。

王听之。

公著緇衣。

把琵琶为居士形。

出京师。

经由阿瑟罗州"令溟州"牛首州"今春州"北原京"今忠州"至於武珍州"今海阳"巡行里閈\。

州吏安吉见是异人。

邀致其家。

尽情供亿。

至夜安吉唤妻妾三人曰。

今兹侍宿客居士者终身偕老二妻曰。

寧不並居。

何以於人同宿。

其一妻曰。

公若许终身並居。

则承命矣。

从之。

詰旦居士欲辞行时。

曰仆京师人也。

吾家在皇龙皇圣二寺之间。

吾名端午也"俗为端午为车衣"主人若到京师。

寻访吾家幸矣。

遂行到京师居家宰。

国之制每以外州之吏一人上守京中。

诸曹注今之其人也。

安吉当次上守至京师。

问两寺之间端午居士之家。

人莫知者。

安吉久立道左。

有一老翁经过。

闻其言良久佇思曰。

二寺间一家殆大內也。

端午者乃车得令公也。

潜行外郡时。

殆汝有缘契乎。

安吉陈其实。

老人曰。

汝去宫城之西。

敀正门。

待宫女出入者告之。

安吉从之。

告武珍州安吉进於门矣。

公闻而走出。

携手入宫。

唤出公之妃。

兴安吉共宴。

具饌至五十味。

闻於上。

以星浮山"一作星损乎山"下为武珍州上守绕木田。

禁人樵採。

人不敢近。

內外钦羡之。

山下有田三十亩。

下种三石。

此田稔岁。

武珍州亦稔。

否则亦否云万波息笛第三十一神文大王。

讳政明。

金氏。

开耀元年辛巳七月七日即位。

为圣考文武大王创感恩寺於东海边"寺中记云。 文武王欲镇倭兵。 故始创此寺。 未毕而崩。 为海龙。 其子神文立开耀二年毕。 排金堂砌下东向开一穴。 乃龙之入寺旋绕之备盖遗詔之藏骨处。 名大王岩。 寺名感恩寺。 后见龙现形处。 名利见台"明年壬午五月朔"一本云天授元年误矣"海官波珍喰朴夙清奏曰。

东海中有小山浮来向感恩寺。

隨波往来。

王异之。

命日官金春质"一作春日"占之。

曰。

圣考今为海龙镇护三韩。

抑又金公庾信乃三十三天之一子今降为大臣。

二圣同德。

欲出守城之宝。

若陛下行幸海过。

必得无价大宝。

王喜以其月七日驾幸利见台。

望其山遣使审之。

山势如龟头。

上有一竿竹。

昼为二。

夜合一"一云。 山亦昼夜开合如竹"使来奏之。

王御感恩寺宿。

明日午时。

竹合为一。

天地振动。

风雨晦暗七日。

至其月十六日风霽波平。

王泛海入其山。

有龙奉黑玉带来献。

迎接共坐。

问曰。

此山与竹或判或合如何。

龙曰。

比如一手拍之无声。

二手拍则有声。

此竹之为物。

合之然后有声。

圣王以声理天下之瑞也。

王取此竹。

作笛吹之。

天下和平。

今王考为海中大龙。

庾信復为天神。

二圣同心。

出此无价大宝。

令我献之。

王惊喜。

以五色锦\彩金玉酬赛之。

敕使斫竹出海时。

山与龙忽隱不现。

王宿感恩寺。

十七日。

到祗林寺西溪边。

留驾昼膳。

太子理恭"即孝昭大王"守闕。

闻此事走马来贺。

徐察奏曰。

此玉带诸窠皆真龙也。

王曰。

汝何知之。

太子曰。

摘一窠沈水示之。

乃摘左边第二窠沈溪。

即成龙上天。

其地成渊。

因号龙渊。

驾还。

以其竹作笛。

藏於月城天尊库。

吹此笛则兵退病愈。

旱雨雨晴。

风定波平。

号万波息笛。

称为国宝。

至孝昭大王代天授四年癸巳。

因失礼郎生还之异。

更封号曰万万波波息笛。

详见彼传孝昭王代竹旨郎"亦作竹曼亦名智官"

第三十二孝昭王代。

竹曼郎之徒有得乌"一云谷"级干。

隶名於风流黄卷。

追日仕进。

隔旬日不见。

郎唤其母。

问尔子何在。

母曰。

幢典牟梁益宣阿干以我子差富山城仓。

直驰去。

行急未暇告辞於郎。

郎曰。

汝子若私事適彼。

则不须寻访。

今以公事进去。

须归享矣。

乃以舌饼一合酒一缸。

卒左人"乡云皆叱知言奴仆也"而行。

郎徒百三十七人亦具仪侍从。

到富山城。

问閽人。

得鸟失奚在。

人曰。

今在益宣田。

隨例赴役。

郎归田以所將酒饼饗之。

请暇於益宣。

將欲偕还。

益宣固禁不许。

时有使吏侃珍管收推火郡。

能节租三十石输送城中。

美郎之重士风味。

鄙宣暗塞不通。

乃以所领三十石赠益宣助请。

犹不许。

又以珍节舍知骑马鞍具貽之。

乃许。

朝廷花主闻之。

遣使取益宣。

將洗浴其垢丑。

宣逃隱。

掠其长子而去。

时仲冬极寒之日。

浴洗於城內池中。

仍合冻死。

大王闻之。

敕牟梁里人从官者。

並合黜遣。

更不接公署。

不著黑衣。

若为僧者。

不合入鍾鼓寺中。

敕史上侃。

珍子孙为枰定户孙標异之。

时园测法师是海东高德。

以牟梁里人故不授僧职。

初述宗公为朔州都督使。

將归理所。

时三韩兵乱。

以骑兵三千护送之。

行至竹旨岭。

有一居士平理其岭路。

公见之叹美。

居士亦善公之威势赫甚。

相感於心。

公赴州理。

隔一朔。

梦见居士入于房中。

室家同梦。

惊怪左甚。

翌日使人同其居士安否。

人曰。

居士死有日矣。

使来还告其死。

与梦同日矣。

公曰。

殆居士诞於吾家尔。

更发卒修葬於岭上北峰。

造石弥勒一躯。

安於塚前。

妻氏自梦之日有娠。

既诞。

因名竹旨。

壮而出仕。

与庾信公为副帅。

统三韩。

真德太宗文武神文四代为塚宰。

安定厥邦。

初得乌谷慕郎而作歌曰去隱春皆理米毛冬居叱沙哭屋尸以忧音阿冬音乃叱好支赐乌隱貌史年数就音墮支行齐目烟回於尸七史伊衣逢鸟支恶知作乎下是郎也慕理尸心未行乎尸道尸蓬次叱巷中宿尸夜音有叱下是圣德王第三十三圣德王。

神龙二年丙午。

岁禾不登。

人民飢甚。

丁未正月初一日至七月三十日救民给租。

一口一日三升为式。

终事而计三十万五百硕也王为太宗大王刱奉德寺。

设仁王道场。

七日大赦。

始有侍中职"一本糸孝成王"

水路夫人圣德王代。

纯贞公赴江陵大守"今溟州"行次海汀昼膳。

傍有石嶂。

如屏临海。

高千丈。

上有躑躅花盛开。

公之夫人水路见之谓左右曰。

折花献者其谁。

从者曰。

非人跡所到。

皆辞不能傍有老翁牵牸牛而过者。

闻夫人言折其花亦作歌词献之。

其翁不知何许人也。

便行二日程。

又有临海亭。

昼膳次海龙忽揽夫人入海。

公顛倒躄地。

计无所出。

又有一老人告曰。

故人有言。

眾口鑠金。

今海中傍生。

何不畏眾口乎。

宜进界內民。

作歌唱之。

以杖打岸。

则可见夫人矣。

公从之。

龙奉夫人出海献之。

公问夫人海中事。

四七宝宫殿。

所膳甘滑香洁。

非人间烟火。

此夫人衣袭异香。

非世所闻。

水路姿容绝代。

每经过深山大泽。

屡被神物掠揽。

眾人唱海歌。

词曰龟乎龟乎出水路掠人妇女罪何极汝若[怡-台 旁]逆不出献入网捕掠燔之喫老人献花歌曰紫布岩乎过希执音乎手母牛放教遣吾肹不喻惭肹伊赐等花肹折叱可献乎理音如孝成王开元十年壬戌十月。

始筑关门於毛火郡。

今毛火村。

属庆州东南境。

乃防日本塞垣也。

周回六千七百九十二步五尺。

役徒三万九千二百六十二人。

掌员元真角干。

开元二十一年癸酉。

唐人欲征北犾。

请兵新罗。

客使六百四人来还国景德王忠谈师表训大德德经等大王备礼受之。

王御国二十四年。

五岳三山神等时或现侍於殿庭。

三月三日。

王御敀正门楼上。

谓左右曰。

谁能途中得一员荣服僧来。

於是適有一大德。

威仪鲜洁。

徜徉而行。

左右望而引见之。

王曰。

非吾所谓荣僧也。

退之。

更有一僧。

被衲衣负樱筒"一作荷簣"从南而来。

王喜见之。

邀致楼上。

视其筒中。

盛茶具已。

曰。

汝为谁耶。

僧曰志谈。

曰。

何所归来。

僧曰。

僧每重三重九之日。

烹茶饗南山三花岭弥勒世尊。

今兹既献而还矣。

王曰。

寡人亦一甌茶有分乎。

僧乃煎茶献之。

茶之气味异常。

甌中异香郁烈。

王曰。

朕尝闻师讚耆婆郎词脑歌。

其意甚高。

是其果乎。

对曰然。

王曰。

然则为朕作理安民歌。

僧应时。

奉敕歌呈之。

王佳之。

封王师焉。

僧再拜固辞不受。

安民歌曰君隱父也臣隱爱赐尸母史也民焉狂尸恨阿孩古为赐尸知民是爱尸知古如窟理叱大肹生以支所音物生此肹喰恶支治良罗此地肹舍遣只於冬是去於丁为尸知国恶支持以支知右如后句君如臣多支民隱如为內尸等焉国恶太平恨音叱如讚耆婆郎歌曰咽呜尔处米露晓邪隱月罗理白云音逐于浮去隱安支下沙是八陵隱汀理也中耆郎矣貌史是史藪邪逸乌川理叱磧恶希郎也持以支如赐乌隱心未际叱肹逐內良齐阿耶柏史叱枝次高支好雪是毛冬乃乎尸花判也王玉茎长八寸无子废之。

封沙梁夫人。

后妃满月夫人諡景垂大后。

依忠角干之女也。

王一日詔表训大德曰。

朕无祐不获其嗣。

愿大德请於上帝而有之。

训上告於天帝。

还来奏云。

帝有言。

求女即可。

男即不宜。

王曰。

愿转女成男。

训再上天请之。

帝曰。

可则可矣。

然为男则国殆矣。

训欲下时。

帝又召曰。

天与人不可乱。

今师往来如邻里。

漏泄天机。

今后宜更不通。

训来以天语諭之。

王曰。

国虽殆。

得男而为嗣足矣。

於是满月王后生太子。

王喜甚。

至八岁王崩。

太子即位。

是为惠恭大王。

幼冲故大后临朝。

政条不理。

盗贼\蜂起。

不遑备御。

训师之说验矣。

小帝既女为男故。

自期晬至於登位。

常为妇女之戏。

好佩锦\囊。

与道流为戏。

故国有大乱。

修为宣德与金良相所弑。

自表训后。

圣人不生於新罗云惠恭王大历之初。

康州官署大堂之东。

地渐陷成池"一本大寺东小池"从十三尺。

横七尺。

忽有鲤鱼五六。

相继而渐大。

渊亦隨大。

至二年丁未。

又天狗坠於东楼南。

头如瓮。

尾三尺许。

色如烈火。

天地亦振。

又是年。

今浦县稻田五顷中皆米颗成穗。

是年七月。

北宫庭中先有二星坠地。

又一星坠。

三星皆没入地。

先时宫北厕圊中二茎莲生。

又奉圣寺田中生莲。

虎入禁城中。

追觅失之。

角干大恭家梨木上雀集无数。

据安国兵法下卷云。

天下兵大乱。

於是大赦修省。

七月三日。

大恭角干贼\起。

王都及五道州郡并九十六角干相战大乱。

大恭角干家亡。

输其家资宝帛于王宫。

新城长仓火烧。

逆党之宝谷在沙梁牟梁等里中者。

亦输入王宫。

乱弥三朔乃息。

被赏者颇多。

诛死者无算也。

表训之言国殆是也元圣大王伊飱金周元初为上宰。

王为角干居二宰。

梦脱襆头著素笠。

把十二絃琴入於天官寺井中。

觉而使人占之。

曰。

脱襆头者失职之兆。

把琴者著枷之兆。

入井入狱之兆。

王闻之甚患。

杜门不出。

于时阿飱余三或本余山来通謁。

王辞以疾不出。

再通曰。

愿得一见。

王诺之。

阿飱曰。

公所忌何事。

王具说占梦之由。

阿飱兴拜曰。

此乃吉祥之梦。

公若登大位而不遗我。

则为公解之。

王乃辟禁左右而请解之。

曰。

脱襆头者。

人无居上也。

著素笠者。

冕旒之兆也。

把十二絃琴者。

十二孙传世之兆也。

入天官井。

入宫禁之瑞也。

王曰。

上有周元。

何居上位。

阿飱曰。

请密祀北川神可矣。

从之。

未几宣德王崩。

国人欲奉周元为王。

將迎入宫。

家在川北。

忽川涨不得渡。

王先入宫即位。

上宰之徒眾皆来附之。

拜贺新登之主。

是为元圣大王。

讳敬信金武。

盖厚梦之应也。

周元退居溟州。

王既登极。

时余山已卒矣。

召其子孙赐爵。

王之孙有五人。

惠忠太子。

宪平太子。

礼英匝干。

大龙夫人。

小龙夫人等也。

大王诚\知穷达之变。

故有身空词脑歌"歌亡未详"王之考大角干孝让传祖宗万波息笛。

乃传於王。

王得之。

故厚荷天恩。

其德远辉。

贞元二年丙寅十月十一日。

日本王文庆"按日本帝纪第五十五年文德王疑是也。 余无文庆。 或本云是王太子"举兵欲伐新罗。

闻新罗有万波息笛退兵。

以金五十两遣使请其笛。

王谓使曰。

朕闻上世真平王代有之耳。

今不知所在。

明年七月七日。

更遣使以金一千两请之曰。

寡人愿得见神物而还之矣。

王亦辞以前对。

以银三千两赐其使。

还金而不受。

八月使还。

藏其笛於內黄殿。

王即位十一年乙亥。

唐使来京。

留一朔而还。

后一日有二女进內庭。

奏曰。

妾等乃东池青池"青池即东泉寺之泉也。 寺记云。 泉乃东海龙往来听法之地。 寺乃真平王所造。 五百圣眾。 五层塔。 并纳田民焉"二龙之妻也。

唐使將河西国二人而来。

咒我夫二龙及芬皇寺井等三龙。

变为小鱼。

筒贮而归。

愿陛下敕二人。

留我夫等。

护国龙也。

王追至河阳馆。

亲赐享宴。

敕河西人曰。

尔辈何得取我三龙至此。

若不以实告。

必加极刑。

於是出三鱼献之。

使放於三处。

各涌水丈余。

喜跃而逝。

唐人服王之明圣。

王一日请皇龙寺"注或本云华严寺又金刚寺香盖以寺名经名光混之也"释智海入內。

称华严经五旬。

沙弥妙正每洗钵於金光井"因大贤法师得名"边。

有一黿浮沈井中。

沙弥每以残食餽而为戏。

席將罢。

沙弥谓黿曰。

吾德汝日久。

何以报之。

隔数日。

黿吐一小珠。

如欲赠遗。

沙弥得其珠系於带端。

自后大王见沙弥爱重。

邀致內殿。

不离左右。

时有一匝干奉使於唐。

亦爱沙弥。

请与俱行。

王许之。

同入於唐。

唐帝亦见沙弥而宠爱。

承相左右莫不尊信。

有一相士奏曰。

审此沙弥。

无一吉相。

得人信敬。

必有所持异物。

使人捡看。

得带端小珠。

帝曰。

朕有如意珠四枚。

前年失一个。

今见此珠。

乃吾所失也。

帝问沙弥。

沙弥具陈其事。

帝內失珠之日。

与沙弥得珠同日。

帝留其珠而遣之。

后人无爱信此沙弥者。

王之陵在吐含岳西洞鵠寺"今崇禪寺"有崔致远撰碑。

又刱报恩寺。

又望德楼追封祖训入匝干为兴平大王。

曾祖义官匝干为神英大王。

高祖法宣大阿干为玄圣大王。

玄圣大王。

玄圣之考即摩叱次匝干早雪第四十哀庄王。

末年戊子。

八月十五日有雪第四十一宪德王。

元和十三年戊戌。

三月十四日大雪"一本作丙寅。 误矣。 元和尽十五。 无丙寅"

第四十六文圣王。

己未五月十九日大雪。

八月一日。

天地晦暗兴德王鸚鵡第四十二兴德大王。

宝历二年丙午即位。

未几有人奉使於唐。

將鸚鵡一双而至。

不久雌死。

而孤雄哀鸣不已。

王使人掛镜於前。

鸟见镜中影。

擬其得偶。

乃啅其镜而知其影。

乃哀鸣而死。

王作歌云。

未详神武大王阎长弓巴第四十五神武大王潜邸时。

谓侠土弓巴曰。

我有不同天之讎。

汝能为我除之。

获居大位。

则娶尔女为妃。

弓巴许之。

协心同力。

举兵犯京师。

能成其事。

既篡位。

欲以巴之女为妃。

群臣极諫曰巴侧微。

上以其女为妃。

则不可。

王从之。

时巴在清海镇为军戍。

怨王之违言欲谋\乱。

时將军阎长闻之奏曰。

巴將为不忠。

小臣请除之。

王喜许之。

阎长承旨归清海镇。

见謁者通曰。

仆有小怨於国君。

欲投明公以全身命。

巴闻之大怒曰。

尔辈諫於王而废我女。

胡顾见我乎。

长復通曰。

是百官之所諫。

我不预谋\。

明公无嫌也。

巴闻之引入厅事。

谓曰。

卿以何事来此。

长曰。

有忤於王。

欲投幕下以免害尔。

巴曰幸矣。

置酒欢甚。

长取巴之长剑斩之。

麾下军士惊慑皆伏地。

长引至京师。

復命曰。

已斩弓巴矣。

上喜赏之。

赐爵阿干四十八景文大王王讳膺廉。

年十八为国仙。

至於弱冠。

宪安大王召郎。

宴於殿中。

问曰。

郎为国仙优游四方。

见何异事。

郎曰。

臣见有美行者三。

王曰。

请闻其说。

郎曰。

有人为人上者。

而撝谦坐於人下。

其一也。

有人豪富而衣俭易。

其二也。

有人本贵势而不用其威者。

三也。

王闻其言而知其贤。

不觉墮泪而谓曰。

朕有二女。

请以奉巾櫛。

郎避席而拜之。

稽首而退。

告於父母。

父母惊喜。

会其子弟议曰。

王之上公主貌甚寒寢。

第二公主甚美。

娶之幸矣。

郎之徒上首范教师者闻之。

至於家问郎曰。

大王欲以公主妻公。

信乎。

郎曰然。

曰奚娶。

郎曰。

二亲命我宜弟师曰。

郎若娶弟则予必死於郎之面前。

娶其兄则必有三美。

诫之哉。

郎曰闻命矣。

既而王择辰而使於郎曰。

二女惟公所命。

使归以郎意奏曰。

奉长公主尔。

既而过三朔。

王疾革。

召群臣曰。

朕无男孙。

窀穸之事。

宜长女之夫膺廉继之。

翌日王崩。

郎奉遗詔即位。

於是范教师诣於王曰。

吾所陈三美者。

今皆著矣。

娶长故。

今登位一也。

昔之钦艳第主。

今易可取二也。

娶兄故。

王与夫人喜甚三也。

王德其言。

爵为大德。

赐金一百三十两。

王崩。

諡曰景文。

王之寢殿。

每日暮无数眾蛇俱集。

宫人惊怖。

將驱遣之。

王曰。

寡人若无蛇不得安寢。

宜无禁。

每寢吐舌满胸。

铺之乃登位。

王耳忽长如驴耳。

王后及宫人皆未知。

唯襆头匠一人知之。

然生平不向人说。

其人將死。

入道林寺竹林中。

无人处向竹唱云。

吾君耳如驴耳。

其后风吹则竹声云吾君耳如驴耳。

王恶之。

乃伐竹而植山茱萸。

风吹则但声云吾君耳长"道林寺旧在入都林边"国仙邀元郎誉昕郎桂元叔宗郎等游览金兰。

暗有为君主理邦国之意。

乃作歌三首。

使心弼舍知授针卷送大炬和尚处。

令作三歌。

初名玄琴抱曲。

第二大道曲。

第三问群曲。

入奏於王。

王大喜称赏。

歌未详处容郎望海寺第四十九宪康大王之代。

自京师至於海內。

比屋连墙无一草屋。

笙歌不绝道路。

风雨调於四时。

於是大王游开云浦"在鹤城西南今蔚州"王將还驾画歇於汀过。

忽云雾冥曀。

迷失道路。

怪问左右。

日官奏云。

此东海龙所变也。

宜行胜事以解之。

於是敕有司为龙刱佛寺。

近境施令已出。

云开雾散。

因名开云浦。

东海龙喜。

乃率七子现於驾前。

讚德献舞奏乐。

其一子隨驾入京。

辅佐王政。

名曰处容。

王以美女妻之。

欲留其意。

又赐级干职。

其妻甚美。

疫神钦慕之。

变无人夜至其家。

窃与之宿。

处容自外至。

其家见寢有二人。

乃唱歌作舞而退。

歌曰东京明期月良夜入伊游行如可入良沙寢矣见昆脚乌伊四是良罗二[月*"夸-大 八"]隱吾下於叱古二[月*"夸-大 八"]隱谁支下焉古本矣吾下是如马於隱夺叱良乙何如为理古时神现形。

跪於前曰。

吾羡公之妻。

今犯之矣。

公不见怒。

感而美之。

誓今已后。

见画公之形容。

不入其门矣。

因此国人门帖处容之形。

以僻邪进庆。

王既还。

乃卜灵鷲山东麓胜地置寺。

曰望海寺。

亦名新房寺。

乃为龙而置也。

又幸鲍石亭。

南山神现舞於御前。

左右不见。

王独见之。

有人现舞於前。

王自作舞。

以像示之。

神之名或曰祥审。

故至今国人传此舞。

曰御舞祥审。

或曰御舞山神。

或云。

既神出舞。

审象其貌。

命工摹刻。

以示后代。

故云象审。

或云霜髯舞。

此乃以其形称之。

又幸於金刚岭时。

北岳神呈舞。

名玉刀鈐。

又同体殿宴时。

地神出舞。

名地伯级干。

语法集云。

干时山神献舞。

唱歌云。

智理多都波都波等者。

盖言以智理国者。

知而多逃。

都邑將破云谓也。

乃地神山神知国將亡。

故作舞以警之。

国人不悟。

谓为现瑞。

耽乐滋甚。

故国终亡真圣女大王居陀知第五十一真圣女王。

临朝有年。

乳母[梟-木 儿]好夫人。

与其夫魏弘匝干等三四宠臣。

擅权挠政。

盗贼\蜂起。

国人患之。

乃作陀罗尼隱语书投路上。

王与权臣等得之。

谓曰。

此非王居仁谁作此文。

乃囚居仁於狱。

居仁作诗诉于天。

天乃震其狱囚以免之。

诗曰燕丹泣血虹穿日邹衍含悲夏落霜今我失途还似旧皇天何事不垂祥陀罗尼曰南无亡国剎尼那帝判尼判尼苏判尼。

于于三阿干[梟-木 儿]伊娑婆訶说者云。

剎尼那帝者。

言女主也。

判尼判尼苏判尼者。

言二苏判也。

苏判爵名。

于于三阿十也。

[梟-木 儿]伊者。

言[梟-木 儿]好也此王代阿飱良贝王之季子也。

奉使於唐。

闻百济海贼\梗於津[梟-木 儿]。

选弓士五十人隨之。

舡次鵠岛"卿云骨大岛"风涛大作。

信宿侠旬。

公患之。

使人卜之。

曰岛有神池。

祭之可矣。

於是具奠於池上。

池水涌高丈余。

夜梦有老人。

谓公曰。

善射一人留此岛中。

可得便风。

公觉而以事諮於左右曰。

留谁可矣。

眾人曰。

宜以木简五十片书我辈名。

沈水而鬮之。

公从之。

军士有居陀知者。

名沈水中。

乃留其人。

便风忽起。

舡进无滯。

居陀愁立岛屿。

忽有老人。

从池而出。

谓曰。

我是西海若。

每一沙弥日出之时。

从天而降。

诵陀罗尼。

三绕此池。

我之夫妇子孙皆浮水上。

沙弥取吾子孙肝肠食之尽矣。

唯存吾夫妇与一女尔。

来朝又必来。

请君射之。

居陀曰。

弓矢之事吾所长也。

闻命矣。

老人谢之而没。

居陀隱伏而待。

明日扶桑既暾。

沙弥果来。

诵咒如前。

欲取老龙肝。

时居陀射之。

中沙弥。

即变老狐。

坠地而毙。

於是老人出而谢曰。

受公之赐。

全我性命。

请以女子妻之。

居陀曰。

见赐不遗。

固所愿也。

老人以其女。

变作一枝花。

纳之怀中。

仍命二龙。

捧居陀趁及。

使舡仍护其舡入於唐境。

唐人见新罗舡。

有二龙负之。

具事上闻。

帝曰。

新罗之使必非常人。

赐宴坐於群臣之上。

厚以金帛遗之。

既还国。

居陀出花枝。

变女同居焉灵庙寺第五十二孝恭王。

光化十五年壬申"实朱梁干化二年也"奉圣寺外门。

东西二十一间鹊巢。

又神德王即位四年乙亥"古本云。 天祐十二年。 当作贞明元年"孝恭王內行廊鹊巢三十四。

乌巢四十。

又三月。

再降霜。

六月。

斩浦水与海水波相斗三日景明王第五十四景明王代。

贞明五年戊寅。

四天王寺壁画狗鸣。

说经三日壤之。

大半日又鸣。

七年庚辰二月。

皇龙寺塔影倒立於今毛舍知家庭中一朔。

又十月。

四天王寺五方神弓絃皆绝。

壁画狗出走庭中。

还入壁中景哀王第五十五景哀王即位。

同光二年甲辰二月十九日。

皇龙寺说百座说经。

兼饭禪僧三百。

大王亲行香致供。

此百座通说禪教之始金传大王第五十六金传大王。

諡敬顺。

天成二年丁亥九月。

百济甄萱侵罗至高郁府。

景哀王请救於我太祖。

命將以劲兵一万往救之。

救兵未至。

萱以冬十一月掩入王京。

王与妃嬪宗戚游鲍石亭宴娱。

不觉兵至。

仓卒不知所为。

王与妃奔入后宫。

宗戚及公卿大夫士女四散奔走。

为贼\所虏。

无贵贱匍匐乞为奴婢。

萱纵兵摽掠公私财物。

入处王宫。

乃命左右索王。

王与妃妾数人匿在后宫。

拘致军中。

逼令王自进。

而强淫王妃。

纵其下乱其嬪妾。

乃立王之族弟传为王。

王为萱所举即位。

前王尸殯於西堂。

与群下慟哭。

我太祖遣使弔祭。

明年戊子春三月。

太祖率五十余骑巡到京畿。

王与百官郊迎。

入相对。

曲尽情礼。

置宴临海殿。

酒酣。

王言曰。

吾以不天浸致祸乱。

甄萱恣行不义。

丧我国家。

何如之。

因泣然涕泣。

左右莫不呜咽。

太祖亦流涕。

因留数旬乃回驾。

麾下肃静。

不犯秋毫。

都人士女相庆曰。

昔甄氏之来也。

如逢豺虎。

今王公之至。

如见父母。

八月。

太祖遣使遗王锦\衫鞍马。

并赐群僚將士有差。

清泰二年乙未十月。

以四方地尽为他有。

国弱势孤。

不己自安。

乃与群下谋\。

举土降太祖。

群臣可否。

纷然不已。

王太子曰。

国之存亡必有天命。

当与忠臣义士收合心。

力尽而后已。

岂可以一千年之社稷。

轻以与人。

王曰。

孤危若此。

势不能全。

既不能强。

又不能弱。

至使无辜之民。

肝脑涂地。

吾。

所不能忍也。

乃使侍郎金封休齎书。

请降於太祖。

太子哭泣辞王。

径往皆骨山。

麻衣草食。

以终其身。

季子祝发肆华严。

为浮图。

名梵空。

后住法水海印寺云。

太祖受书。

送太相王铁迎之。

王率百僚归我太祖。

香车宝马连亘三十余里。

道路填咽。

观者如堵。

太祖出郊迎劳。

赐宫东一区"今正承院"以长女乐浪公主妻之。

以王谢自国居他国。

故以鸞喻之。

改号神鸞公主。

諡孝穆。

封为正承。

位在太子之上。

给禄一千石。

侍从员將皆录用之。

改新罗为庆州。

以为公之食邑。

初王纳土来降。

太祖喜甚。

待之厚礼。

使告曰。

今王以国与寡人。

其为赐大矣。

愿结婚於宗室。

以永甥舅之好。

王答曰。

我伯父亿廉"王之考孝宗角干追封神兴大王之弟也"有女子。

德容双美。

非是无以备內政。

太祖娶之。

是为神成王后金氏"本朝登仕郎金宽毅所撰王代宗录云。 神成王后李氏。 本庆州大尉李正言为侠州守时。 太祖幸此州。 纳为妃。 故或云侠州君。 愿堂玄化寺三月二十五日立忌。 葬贞陵。 生一子。 安宗也。 此外二十五妃主中不载。 金氏之事未详。 然而史臣之论。 亦以安宗为新罗外孙。 当以史传为是"太祖之孙景宗[仁-二 由]聘政承公之女为妃。

是为宪承皇后。

仍封政承为尚父。

太平兴国三年戊寅崩。

諡曰敬顺。

册尚父誥曰。

敕。

姬周启圣之初。

先封吕主。

刘汉兴王之始。

首开簫何。

自大定寰区。

广开基业。

立龙图三十代。

躡麟趾四百年。

日月重明。

干坤交泰。

虽自无为之主。

乃开致理之臣。

观光顺化卫国功臣上柱国乐浪王政承食邑八千户金传。

世鸡林。

官分王爵。

英烈振凌云之气。

文章腾掷地之才。

富有春秋。

贵居茅土。

六韜三略。

拘入胸襟。

七纵五申。

撮归指掌。

我太祖始修睦之好。

早认余风。

寻颁駙马之姻。

內酬大节。

家国既归於一统。

君臣宛合於三韩。

显播令名。

光崇懿范。

可加号尚父都省令。

仍赐推忠慎义崇德守节功臣号。

勋封如故。

食邑通前为一万户。

有司择日备礼册命。

主者施行。

开宝八年十月日。

大匡內议令兼总翰林臣翮宣奉行。

奉敕如右。

牒到奉行。

开宝八年十月日侍中署。

侍中署。

內奉令署。

军部令署。

军部令无署。

兵部令无署。

兵部令署。

广坪侍郎署。

广坪侍郎无署。

內奉侍郎无署。

內奉侍郎署。

军部卿无署。

军部卿署。

兵部卿无署。

兵部卿署。

告推忠慎义崇德守节功臣。

尚父都省令。

上柱国乐浪都王。

食邑一万户。

金传奉敕如右。

符到奉行。

主事无名。

郎中无名。

书令史无名。

孔目无名。

开宝八年十月日下史论曰。

新罗朴氏昔氏。

皆自卵生。

金氏从天入金柜而降。

或云乘金车。

此尤诡怪不可信。

然世俗相传为实事。

今但厚厥初。

在上者。

其为已也俭。

其为人也宽。

其设官也略。

其行事也简。

以至诚\事中国。

梯航朝聘之使。

相续不绝。

常遣子弟。

造朝宿卫。

入学而诵习。

于以袭圣贤之风化。

革鸿荒之俗。

为礼义之邦。

又凭王师之威灵。

平百济高句丽。

取其地郡县可谓盛矣。

然而奉浮屠之法。

不知其弊。

至使閭里比其塔庙。

齐民逃於緇褐。

兵农侵小而国家日衰。

几何其不乱且亡也哉。

於是时。

景哀王加之以荒乐。

与宫人左右出游鲍石亭。

置酒燕卫。

不知甄萱之至。

与门外韩檎虎楼头张丽华无以异矣。

若敬顺之归命太祖。

虽非获已。

亦可佳矣。

向若力战守死。

以抗王师。

至於力屈势穷。

即必覆其家族。

害及于无辜之民。

而乃不待告命。

封府库。

籍群难。

以归之。

其有功於朝廷。

有德於生民甚大。

昔钱民以吴越入宋。

苏子赡谓之忠臣。

今新罗功德过於彼远矣。

我太祖妃嬪眾多。

其子孙亦繁衍。

而显宗自新罗外孙即宝位。

此后继统者皆其子孙。

岂非阴德也歟。

新罗既纳土国除。

阿干神会罢外署还。

见都城离溃。

有黍离离嘆。

乃作歌。

歌亡未详南扶余前百济北扶余已见上扶余郡者。

前百济王都也。

或称所夫里郡。

按三国史记。

百济圣王二十六年戊午春。

移都於泗泚。

国号南扶余。

注曰。

其地名所夫里。

泗泚。

今之古省津也。

所夫里者。

扶余之別号也。

已上注。

又按量田帐籍。

曰所夫里郡田丁。

柱贴今言扶余郡者。

復上古之名也。

百济王姓扶氏。

故称之。

或称余州者。

郡西资福寺高座之上。

有绣帐焉。

其绣文曰。

统和十五年丁酉五月日余州功德大寺绣帐。

又昔者河南置林州刺史。

其时图籍之內。

有余州二字。

林州。

今佳林郡也。

余州。

今之扶余郡也。

百济地理志曰。

后汉书曰。

三韩凡七十八国。

百济是其一国焉。

北史云。

百济东极新罗。

西南限大海。

北际汉江。

其郡曰居扶城。

又云固麻城。

其外更有五方城。

通典云。

百济南接新罗。

北距高丽。

西限大海。

旧唐书云。

百济。

抉夫之別种。

东北新罗。

西渡海越州。

南渡海至倭北高丽。

其王所居。

有东西两城。

新唐书云。

百济西界越州。

南倭。

皆踰海。

北高丽□史本记云。

百济始祖温祚。

其父雏牟王。

或云。

朱蒙自北扶余逃难。

至卒本扶余。

州之王无子。

只有三女。

见朱蒙知非常人。

以第二女妻之。

未几。

扶余州王薨。

朱蒙嗣位。

生二子。

长曰沸流。

次曰温祚。

恐后太子所不容。

遂与乌干马黎等臣南行。

百姓从之者多。

遂至汉山。

登负儿岳。

望可居之地。

沸流欲居於海滨。

十臣諫曰。

惟此河南之地。

北带汉水。

东据高岳。

南望沃泽。

西阻大海。

其天险地利。

难得之势。

作都於斯。

不亦宜乎。

沸流不听。

分其民归弥雏忽居之。

温祚都河南慰礼城。

以十臣为辅翼。

国号十济。

是汉成帝鸿佳三年也。

沸流以弥雏忽士湿水咸。

不得安居归。

见慰礼都邑鼎定。

人民安泰。

遂惭悔而死。

其臣民皆归於慰礼城。

后以来时百姓乐悦。

改号百济。

其世系与高句丽同出扶余。

故以解为氏。

后至圣王。

移都於泗泚。

今扶余郡"弥雏忽。 仁州。 慰礼。 今稷山"按古典记云。

东明王第三子温祚。

以前汉鸿佳三年癸酉。

自卒本扶余。

至慰礼城。

立都称王。

十四年丙辰。

移都汉山"今广州"歷三百八十九年。

至十三世近肖古王。

咸安元年。

取高句丽南平壤。

移都北汉城"今杨州"歷一百五年。

至二十二世文周王即位。

元徽三年乙卯。

移都熊川"今公州"歷六十三年。

至二十六世圣王。

移都所夫里。

国号南扶余。

至三十一世义慈王。

歷一百二十年。

至唐显庆五年。

是义慈王在位二十年。

新罗金庾信与苏定方討平之。

百济国旧有五部。

分统三十七郡。

二百济城。

七十六万户。

唐以地。

分置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等五都督府。

仍其酋长为都督府刺史。

未几。

新罗尽并其地。

置熊全武三州及诸郡县又虎嵒寺有政事嵒。

国家將议宰相。

则书当选者名。

或三四函封置嵒上。

须臾取看。

名上有印跡者为相。

故名之又泗泚河边有一嵒。

苏定方尝坐此上。

钓鱼龙而出。

故嵒上有龙跪之跡。

因名龙嵒又郡中有三山。

曰日山吴山浮山。

国家全盛之时。

各有神人居其上。

飞相往来。

朝夕不绝又泗泚崖又有一石。

可坐十余人。

百济王欲幸王兴寺礼佛。

先於此石望拜佛。

其石自煖。

因名[火*突]石又泗泚河两崖如画屏。

百济王每游宴歌舞。

故至今称为大王浦又始祖温祚乃东明第三子。

体洪大。

性孝友。

善骑射又多娄王宽厚有威望又沙沸王"一作沙伊王"仇首崩嗣位。

而幼少不能政。

即废而立古尔王。

或云。

至乐初二年己未乃崩。

古尔方立武王"古本作武康。 非也。 百济无武康"

第三十武王名璋。

母寡居。

筑室於京师南池边。

池龙文通而生。

小名薯童。

器量难测。

常掘薯蕷。

卖为活业。

国人因以为名。

闻新罗真平王第三公主善花"一作善化"美艳无双。

剃发来京师。

以薯蕷餉閭里群童。

群童亲附之。

乃作谣。

诱群童而唱之云。

善化公主主隱他密只嫁良置古薯童房乙夜矣卯乙抱遣去如童谣满京。

达於宫禁。

百官极諫。

窜流公主於远方。

將行。

王后以纯金一斗赠行。

公主將至窜所。

薯童出拜途中。

將欲侍卫而行。

公主虽不识其从来。

偶尔信悦。

因此隨行。

潜通焉。

然后知薯童名。

乃信童谣之验。

同至百济。

出母后所赠金。

將谋\计活。

薯童大笑曰。

此何物也。

主曰。

此是黄金。

可致百年之富。

薯童曰。

吾自小掘薯之地。

委积如泥土。

主闻大惊曰。

此是天下至宝。

君今知金之所在。

则此宝输送父母宫殿何如。

薯童曰可。

於是聚金。

积如丘陵。

诣龙华山师子寺知命法师所。

问输金之计。

师曰。

吾以神力可输。

將金来矣。

主作书。

并金置於师子前。

师以神力。

一夜输置新罗宫中。

真平王异其神变尊敬尤甚。

常驰书问安否。

薯童由此得人心。

即王位。

一日王与夫人欲幸师子寺。

至龙华山下大池边。

弥勒三尊出现池中。

留驾致敬。

夫人谓王曰。

须创大伽蓝於此地。

固所愿也。

王许之。

诣知命所。

问填池事。

以神力一夜颓山。

填池为平地。

乃法像弥勒三会殿塔廊廡各三所创之。

额曰弥勒寺"国史云王兴寺"真平王遣百工助之。

至今存其寺"三国史云。 是法王之子。 而此传之独女之子。 未详"

后百济甄萱三国史本传云。

甄萱尚州加恩县人也。

咸通八年丁亥生。

本姓李。

后以甄为氏。

父阿慈个。

以农自活。

光启中据沙弗城"今尚州"自称將军。

有四子。

皆知名於世。

萱号杰出。

多智略。

李碑家记云。

真兴大王妃思刀諡曰白[鸟*戎]夫人。

第三子仇轮公之子波珍干善品之子角干酌珍妻王咬巴里生角干元善。

是为阿慈个也。

慈之弟妻上院夫人。

第二妻南院夫人。

生五子一女。

其长子是尚父萱。

二子將军能哀。

三子將军龙盖。

四子宝盖。

五子將军小盖。

一女大主刀金。

又古记云。

昔一富人居光州北村。

有一女子。

姿容端正。

谓父曰。

每有一紫衣男到寢交婚。

父谓曰。

汝以长丝贯针刺其衣。

从之。

至明尽丝於北墙下。

针刺於大蚯蚓之腰。

后因妊生一男。

年十五。

自称甄萱。

至景福元年壬子称王。

立都於完山郡。

理四十三年。

以清泰元年甲午。

萱之三子纂逆。

萱投太祖。

子金刚即位。

天福元年丙申。

与高丽兵会战於一善郡。

百济败绩。

国王云。

初萱生孺褓时。

父耕于野。

母餉之。

以儿置于林下。

虎来乳之。

乡党闻者异焉。

及壮体貌雄奇。

志气倜儻不凡。

从军入王京。

赴西南海防戌。

枕戈待敌。

其气恒为士卒先。

以劳为裨將。

唐昭宗景福元年。

是新罗真圣王在位六年。

嬖竖在侧。

窃弄国权。

纲纪紊[施-方 弓]。

加之以飢饉。

百姓流移。

群盗蜂起。

於是萱窃有叛心。

啸聚徒侣。

行击京西南州县。

所至响应。

旬月之间。

眾至五千。

遂袭武珍州自王。

犹不敢公然称王。

自署为新罗西南都统行全州刺史兼御史中承上柱国汉南国开国公。

龙化元年己酉也。

一云景福元年壬子。

是时北原贼\良吉雄强。

弓裔自投为麾下。

萱闻之。

遥授良吉职为裨將。

萱西巡至完山州。

州民迎劳。

喜得人心。

谓左右曰。

百济开国六百余年。

唐高宗以新罗之请。

遣將军苏定方。

以舡兵十三万越海。

新罗金庾信卷土歷黄山。

与唐兵合。

攻百济灭之。

予今敢不立都以雪宿愤乎。

遂自称后百济王。

设官分职。

是唐光化三年。

新罗孝恭王四年也。

贞明四年戊寅。

铁原京眾心忽变。

推戴我太祖即位。

萱闻之遣使称贺。

遂献孔雀扇地理山竹箭等。

萱与我太祖。

阳和阴剋。

献驄马於太祖。

三年冬十月。

萱率三千骑至曹物城"今未详"太祖亦以精兵来与之角。

萱兵锐。

未决胜负。

太祖欲权和以老其师移书乞和。

以堂弟王信为质。

萱亦以外甥真虎交质。

十二月攻取居西"今未详"等二十余城。

遣使入后唐称藩。

唐策授检校太尉兼侍中判百济军事。

依前都督行全州刺史海东四面都统指挥兵马判置等事百济王食邑二千五百户。

四年真虎暴卒。

疑故杀。

即囚王信。

使人请还前年所送驄马。

太祖笑还之。

天成二年丁亥九月。

萱攻取近品城"今山阳县"烧之。

新罗王求救於太祖。

太祖將出帅。

萱袭取高郁府"今蔚州非也"进军族始林"一云鸡林西郊"卒入新罗王都。

新罗王与夫人出游鲍石亭时。

由是甚败。

萱强引夫人乱之。

以王之族弟金傅嗣位。

然后虏王弟孝廉。

宰相英景。

又取国珍宝。

兵仗子女。

百工之巧者。

自隨以归。

太祖以精骑五千。

要萱於公山下大战。

太祖之將金乐崇谦死之。

诸军败北。

太祖仅以身免。

而不与相抵。

使盈其贯。

萱乘胜转掠大木城"今若木"京山府康州攻缶谷城。

又义成府之守洪述。

拒战而死。

太祖闻之曰。

吾失右手矣四十二年庚寅。

萱欲攻古昌郡"今安东"大举。

而石山营寨。

太祖隔百步而郡北瓶山营寨。

累战萱败。

获侍郎金渥。

翌日萱收卒袭破顺城。

城主元逢不能御。

弃城宵遁。

太祖赫怒。

贬为下枝县"今豊山县。 元逢本顺城人故也"新罗君臣以衰季。

难以復兴。

谋\引我太祖。

结好为援。

萱闻之又欲入王都作恶。

恐太祖先之。

寄书于太祖曰。

昨者国相金雄廉等將召足下入京。

有同鱉应黿声。

是欲鷃披准翼。

必使生灵涂炭宗社丘墟。

仆是以先著祖鞭。

独挥韩鉞。

誓百寮如皎日。

諭六部以义风。

不意奸臣遁逃。

邦君薨变。

遂奉景明王表弟献康王之外孙。

劝即尊位。

再造危邦。

丧君有君於是乎在。

足下勿详忠告。

徒听流言。

百计窥覦。

多方侵扰。

尚不能见仆马首。

拔仆牛毛。

冬初都头索湘束手星山阵下。

月內左將金乐曝骸美利寺前。

杀获居多。

追禽不小。

强羸若此。

胜败可知。

所期者。

掛弓於平壤之楼。

饮马於浿江之水。

然以前月七日。

吴越国使班尚书至。

传王詔旨。

知卿与高丽。

久通和好。

共契邻盟。

比因质子之两亡。

家失和亲之旧好。

互侵疆境。

不戢干戈。

今专发使臣。

赴卿本道。

又移文高丽。

宜各相亲比。

永孚于休。

仆义篤尊王。

情深事大。

及闻詔諭。

即欲祗承。

但虏足下欲罢不能困而犹斗。

今录詔书寄呈。

请留心详悉。

且免[狂-王 卢]迭惫。

终必貽讥。

蚌[酋*鸟]相持。

亦为所笑。

宜迷復之为诫。

无后悔之自貽。

□□二年正月。

太祖答曰。

伏奉吴越国通使班尚书所传詔旨书一道。

兼蒙足下辱示长书敘事者。

伏以华軺肤使。

爰到制书。

尺素好音。

兼蒙教诲。

捧芝检而虽增感激。

辟华牋而难遣嫌疑。

今拖回轩。

輒敷危衽仆仰承天假。

俯迫人推。

过叨將帅之权。

获赴经纶之会。

顷以三韩厄会。

九土凶荒。

黔黎多属於黄巾。

田野无非其赤土。

庶几弭风尘之警。

有以救邦国之灾。

爰自善邻。

於为结好果见数千里农桑乐业。

七八年士卒闲眠。

及至癸酉年。

维时阳月。

忽焉生事。

至乃交兵足下始轻敌以直前。

若螳蜋之拒辙。

终知难而勇退。

如蚊子之负山。

拱手陈辞。

指天作誓。

今日之后。

永世欢和。

苟或渝盟神其殛矣。

仆尔尚止戈之正。

期不杀之仁。

遂解重围以休疲卒。

不辞质子但欲安民。

此即我有大德於南人也。

岂期歃血未干。

凶威復作。

蜂蠆之毒侵害於生民。

狼虎之狂为梗於畿甸。

金城窘忽。

黄屋震惊。

仗义尊周。

谁似桓文之霸。

乘间谋\汉。

唯看莽卓之奸。

致使王之至尊。

枉称子於足下。

尊卑失序。

上下同忧。

以为非有元辅之忠纯。

岂得再安社稷。

以仆心无匿恶。

志切尊王。

將援置於朝廷。

使扶危於邦国。

足下见毫釐之小利。

忘天地之厚恩。

斩戮君主焚烧宫闕。

葅[醢-右 "乞-乙 口"]卿佐。

虔刘士民。

姬姜则取以同车。

珍宝则夺之相载。

元恶浮於桀紂。

不仁甚於獍梟仆恶极崩天。

诚\深却日。

约效鹰鸇之逐。

以申犬马之□再举干戈。

两更槐柳。

陆墼则雷驰电激。

水攻则虎搏龙腾。

动必成功。

举无虚发。

逐尹卿於海岸。

积甲如山。

禽雏造於城边。

伏尸蔽野。

燕山郡畔。

斩吉奐於军前。

马利"疑伊山郡"城戮隨晤於纛下。

拔任存"今大兴郡"之日。

刑积等数百人捐躯。

破清川县"尚州领內县名"之时。

□□等四五辈授首。

桐藪"今桐华寺"望旗而溃散。

京山衔璧以投降。

康州则自南而来罗府则自西移属。

侵攻若此。

收復寧遥必期泜水营中。

灵张耳千般之恨。

乌江岸上成汉王一揵之心竟息风波。

永清寰海。

天之所助。

命欲何归。

况承吴越王殿下。

德洽包荒。

仁深字小。

特出纶於舟禁。

諭戢难於青丘。

既奉训谋\。

敢不尊奉。

若足下祗承睿旨。

悉戢凶机。

不唯副上国之仁恩。

抑可绍东海之绝绪。

若不过而能改。

其如悔不可追"书乃崔致远作也"。

长兴三年。

甄萱臣龚直勇而有智略。

来降太祖。

萱捉龚直二子一女。

烙断股筯。

秋九月。

萱遣一吉。

以舡兵入高丽礼城江。

留三日。

取盐白真三州船一百艘。

焚之而去"云云"清泰元年甲午。

萱闻太祖屯运\州"未详"遂简甲士。

蓐食而至。

未及营垒。

將军黔弼以劲骑击之。

斩获三千余级。

熊津以北三十余城。

闻风自降。

萱麾下术士宗训医者之谦勇將尚逢雀弼等降於太祖。

丙申正月。

萱谓子曰。

老夫新罗之季。

立后百济名有年于今矣。

兵倍於北军。

尚尔不利。

殆天假手为高丽。

盖归顺於北王。

保首领矣。

其子神剑龙剑良剑等三人皆不应。

李磾家记云。

萱有九子。

长曰神剑"一云甄成"二子太师谦脑。

三子佐承龙述。

四子大师聪智。

五子大阿干宗祐。

六子闕。

七子佐承位兴。

八子大师青丘。

一女国大夫人。

皆上院夫人所生也。

萱多妻妾。

有子十余人。

第四子金刚。

身长而多智。

萱特爱之。

意欲传位。

其兄神剑良剑龙剑知之忧[怡-台 闷]。

时良剑为康州都督。

龙剑为武州都督。

独神剑在侧。

伊飱能奐使人往康武二州。

与良剑等谋\。

至清泰二年乙未春三月。

与英顺等劝神剑。

幽萱於金山佛宇。

遣人杀金刚。

神剑自称大王。

赦境內"云云"初萱寢未起。

遥闻宫庭呼[口*函]声。

问是何声歟。

告父曰。

玉年老暗於军国政要。

长子神剑摄父王位。

而诸將欢贺声也。

俄移父於金山佛宇。

以巴达等壮士三十人守之。

童谣曰。

可怜完山儿。

失父涕连洒。

萱与后宫年少男女二人侍婢古比女內人能又男等囚系。

至四月。

酿酒而饮醉守卒三十人。

而与小元甫香文吴琰忠质等以海路迎之。

既至。

以萱为十年之长。

尊号为尚父。

安置于南宫。

赐杨州食邑田庄。

奴婢四十口。

马九匹。

以其国先来降者信康为衙前。

甄萱婿將军英规密语其妻曰。

大王勤劳四十余年。

功业垂成。

一旦以家人之祸失地。

从於高丽。

夫贞女不可二夫。

忠臣不事二主。

若舍已君。

以事逆子耶。

何顏以见天下之义士乎。

况闻高丽王公仁厚懃俭。

以得民心。

殆天启也。

必为三韩之主。

盍致书以安慰我王。

兼慇懃於王公。

以图后来之福乎。

妻曰。

子之言是吾意也。

於是天福元年丙申二月。

遣人致意於太祖曰。

君举义旗。

请为內应以迎王师。

太祖喜。

厚赐其使者遣之。

谢英规曰。

若蒙恩一合。

无道路之梗。

即先致謁於將军。

然后升堂拜夫人。

兄事而姊尊之。

必终有以厚报之。

天下鬼神皆闻此语。

六月。

萱告太祖。

老臣所以投身於殿下者。

愿仗殿下威稜。

以诛逆子耳。

伏望大王借以神兵。

歼其贼\乱。

臣虽死无憾。

太祖曰。

非不欲討之。

待其时也。

先遣太子及正將军述希领步骑十万。

趣天安府。

秋九月。

太祖率三军至天安。

合兵进次一善。

神剑以兵逆之甲午。

隔一利川相对。

王师背艮向坤而陈。

太祖与萱观兵。

忽白云状如剑戟起。

我师向彼行焉。

乃鼓行而进。

百济將军孝奉德述哀述明吉等。

望兵势大而整。

弃甲降於阵前。

太祖劳慰之。

问將帅所在。

孝奉等曰。

元帅神剑在中军。

太祖命將军公萱等。

三军齐进挟击。

百济军溃北至黄山炭峴。

神剑与二弟將军富达能奐等四十余人生降。

太祖受降。

余皆劳之。

许令与妻子上京。

问能奐曰。

始与良剑等密谋\囚大王立其子者。

汝之谋\也。

为臣之义。

当如是乎。

能奐俛首不能言。

遂命诛之。

以神剑僭位为人所胁。

非其本心。

又且归命乞罪。

特原其死。

甄萱忧懣发疽。

数日卒於黄山佛舍。

九月八日也。

寿七十。

太祖军令严明。

士卒不犯秋毫。

州县安堵。

老幼皆呼万岁。

谓英规曰。

前王失国后。

其臣子无一人慰之者。

独卿夫妻千里嗣音。

以致诚\意。

兼归美於寡人。

其义不可忘。

许职左承。

赐田一千顷。

许借驛马三十五匹以迎家人。

赐其二子以官。

甄萱起唐景福元年。

至晋天福元年。

共四十五年。

丙申灭史论曰。

新罗数穷道丧。

天无所助。

民无所归。

於是群盗投隙而作。

若猬毛然。

其剧者弓裔甄萱二人而已。

弓裔本新罗王子而反。

以家国为讎至斩先祖之画像。

其为不仁甚矣。

甄萱起自新罗之民。

至新罗之禄。

包藏祸心。

幸国之危。

侵軼都邑。

虔刘君臣若禽兽。

实天下之元恶。

故弓裔见弃於其臣。

甄萱产祸於其子。

皆自取之也。

又谁咎也。

虽项羽李密之雄才。

不能敌汉唐之兴。

而况裔萱之凶人。

岂可与我太祖相抗歟驾洛国记"文庙朝。 大康年间。 金官知州事文人所撰也。 今略而载之"

开辟之后。

此地未有邦国之号。

亦无君臣之称。

越有我刀干。

汝刀干。

彼刀干。

五刀干。

留水干。

留天干。

神天干。

五天干。

神鬼干等九干者。

是酋长领总百姓凡一百户。

七万五千人。

多以自都山野。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属后汉世祖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壬寅三月禊洛之日。

所居北龟旨"是峰峦之称若十朋伏之状故云也"有殊常声气呼唤。

眾庶二三百人集会於此。

有如人音。

隱其形而发其音曰。

此有人否。

九干等云。

吾徒在。

又曰。

吾所在为何。

对云龟旨也。

又曰。

皇天所以命我者。

御是处。

惟新家邦。

为君后。

为兹故降矣。

尔等须掘峰顶撮士歌之云。

龟何龟何。

首其现也。

若不现也。

燔灼而喫也。

以之蹈舞。

则是迎大王。

欢喜踊跃之也。

九干等如其言。

咸忻而歌舞。

未几仰而观之。

唯紫绳自天垂而著地。

寻绳之下。

乃见红幅裹金合子。

开而视之。

有黄金卵六圆如日者。

眾人悉皆惊喜。

俱伸百拜。

寻还。

裹著抱持而归我刀家窴榻上。

其眾各散。

过浹辰。

翌日平明眾庶復相聚集开合。

而六卵化为童子。

容貌甚伟。

仍坐於床。

眾庶拜贺。

尽恭敬止。

日日而大。

踰十余晨昏。

身长九尺则殷之天乙。

顏如龙焉则汉之高祖。

眉之八彩则有唐之高。

眼之重瞳则有虞之舜。

其於月望日即位也。

始现故讳首露。

或云首陵"首陵是崩后諡也"。

国称大驾洛。

又称伽耶国。

即六伽耶之一也。

余五人各归为五伽耶主。

东以黄山江。

西南以濸海。

西北以地理山。

东北以伽耶山南而为国尾。

俾创假宫而入御。

但要质俭。

茅茨不剪。

土阶三尺。

二年癸卯春正月。

王若曰。

朕欲定置京都。

仍驾幸假宫之南新沓坪"是古来闲田。 新耕作故云也。 畓乃俗文也"

四望山岳。

顾左右曰此地狭小如蓼叶然而秀异。

可为十六罗汉住地。

何况自一成三。

自三成七。

七圣住地。

固合于是。

托土开疆。

终然允臧歟。

筑置一千五百步周回罗城。

宫禁殿宇。

及诸有司屋宇。

虎库仓廩之地。

事讫还宫。

遍征国內丁壮人夫工匠。

以其月二十日资始金阳。

暨三月十日役毕。

其宫闕屋舍。

候农隙而作之。

经始于厥年十月。

逮甲辰二月而成。

涓吉辰御新宫。

理万机而懃庶务。

忽有琓夏国含达王之夫人妊娠。

弥月生卵。

卵化为人。

名曰脱解。

从海而来。

身长三尺。

头圆一尺。

悦焉诣闕。

语於王云。

我欲夺王之位。

故来耳。

王答曰。

天命我俾即于位。

將令安中国而绥下民。

不敢违天之命。

以与之位。

又不敢以吾国吾民。

付嘱於汝。

解云。

若尔可爭其术。

王曰可也。

俄顷之间。

解化为鹰。

王化为鷲。

又解化为雀。

王化为鸇。

于此际也。

寸阴未移。

解还本身。

王亦復然。

解乃伏膺曰。

仆也適於角术之场。

鹰之鷲。

雀之於鸇。

获免焉。

此盖圣人恶杀之仁而然乎。

仆之与王。

爭位良难。

便拜辞而出。

到麟郊外渡头。

將中朝来泊之木道而行。

王窃恐滯留谋\乱。

急发舟师五百艘而追之。

解奔入鸡林地界。

舟师尽还。

事记所载多异与新罗。

属建武二十四年戊申七月二十七日。

九干等朝謁之次献言曰。

大王降灵已来。

好仇未得。

请臣等所有处女绝好者。

选入宫闈。

俾为伉儷王曰。

朕降于兹天命也。

配朕而作后。

亦天之命。

卿等无虑。

遂命留天干押轻舟。

持骏马。

到望山岛立待。

申命神鬼干就乘岾"望山岛。 京南岛屿也。 乘岾。 輦下国也"。

忽自海之西南隅。

掛緋帆。

张茜旗。

而指乎北。

留天等先举火於岛上。

则竞渡下陆。

爭奔而来。

神鬼望之。

走入闕奏之。

上闻欣欣。

寻遣九干等。

整兰橈。

扬桂楫而迎之。

旋欲陪入內。

王后乃曰。

我与等素昧平生焉。

敢轻忽相隨而去。

留天等返达后之语。

王然之。

率有司动蹕。

从闕下西南六十步许地。

山边设幔殿祗候。

王后於山外別浦津头。

维舟登陆。

憩於高嶠。

解所著綾袴为贄。

遗于山灵也。

其地侍从媵臣二员。

名曰申辅赵匡。

其妻二人。

号慕贞慕良。

或臧获并计二十余口。

所齎锦\绣綾罗。

衣裳疋段。

金银珠玉。

琼[王*反]服玩器。

不可胜记。

王后渐近行在。

上出迎之。

同入帷宫。

媵臣已下眾人。

就阶下而见之即退。

上命有司。

引媵臣夫妻曰。

人各以一房安置。

已下臧获各一房五六人安置。

给之以兰液蕙醑。

寢之以文茵彩荐。

至於衣服疋段宝货之类。

多以军夫遴集而护之。

於是王与后共在御国寢。

从容语王曰。

妾是阿踰陀国公主也。

姓许名黄玉。

年二八矣。

在本国时。

今年五月中。

父王与皇后顾妾而语曰。

爷孃一昨梦中。

同见皇天上帝。

谓曰。

驾洛国元君首露者。

天所降而俾御大宝。

乃神乃圣。

惟其人乎。

且以新花家邦。

未定匹偶。

卿等须遣公主而配之。

言讫升天。

形开之后。

上帝之言。

其犹在耳。

儞於此而忽辞亲向彼乎。

往矣。

妾也浮海遐寻於蒸[来-"木-┴" "来-┴ 一"]。

移天敻赴於蟠桃。

螓首敢叨龙顏是近。

王答曰。

朕生而颇圣。

先知公主自远而届。

下臣有纳妃之请。

不敢从焉。

今也淑质自臻。

眇躬多幸。

遂以合欢。

两过清宵。

一经白昼。

於是遂还来船。

篙工楫师共十有五人。

各赐粮粳米十硕。

布三十疋。

令归本国。

八月一日回鑾。

与后同輦。

媵臣夫妻齐鏕並驾。

其汉肆杂物。

感使乘载。

徐徐入闕。

时铜壶欲午。

王后爰处中宫。

敕赐媵臣夫妻。

私属。

空闲二室分入。

余外从者以宾馆。

一坐二十余间。

酌定人数。

区別安置。

日给丰羡。

其所载珍物。

藏於內库。

以为王后四时之费。

一日上语臣下曰。

九干等俱为庶僚之长。

其位与名。

皆是宵人野夫之号。

顿非簪履职位之称。

儻化外传闻。

必有嗤笑之耻。

遂改我刀为我躬。

汝刀为汝谐。

彼刀为彼藏。

五方为五常。

留水留天之名。

不动上字。

改下字留功留德。

改为神道。

五天改为五能。

神鬼之音不易。

改训为臣贵。

取鸡林职仪。

置角干阿叱干级干之秩。

其下官僚。

以周判汉仪而分定之。

斯所以革古鼎新设官分职之道歟。

於是乎理国齐家。

爱民如子。

其教不肃而威。

其政不严而理。

况与王后而居也。

比如天之有地。

日之有月。

阳之有阴。

其功也涂山翼夏。

唐煖兴娇。

频年有梦得熊羆之兆。

诞生太子居登公。

灵帝中平六年己巳三月一日后崩。

寿一百五十七。

国人如嘆坤崩。

葬於龟旨东北坞。

遂欲忘子爱下民之惠。

因号初来下缆渡头村曰主浦村。

解綾袴高冈曰綾峴。

茜旗行入海涯曰旗出边。

媵臣泉府卿申辅宗正监赵匡等到国三十年。

后各产二女焉。

夫与妇踰一二年而皆[打-丁 勉]信也。

其余臧获之辈。

自来七八年间。

未有兹子生。

唯抱怀土之悲。

皆首丘而没。

所舍宾馆。

圆其无人。

元君乃每歌鰥枕。

悲嘆良多。

隔二五岁。

以献帝立安四年己卯三月二十三日而殂落。

寿一百五十八岁矣。

国中之人若亡天。

只悲慟甚於后崩之日。

遂於闕之艮方平地。

造立殯宫。

高一丈。

周三百步而葬之。

号首陵王庙也。

自嗣子居登王洎九代孙仇冲之享是庙。

须以每岁孟春三之日。

七之日。

仲夏重五之日。

仲秋初五之日。

十五之日。

丰洁之奠。

相继不绝。

洎新罗第三十王法敏龙朔元年辛酉三月日。

有制曰。

朕是伽耶国元君九代孙仇冲王之降于当国也。

所率来子世宗之子率友公之子庶云匝干之女文明皇后寔生我者。

兹故元君於幼冲人。

乃为十五代始祖也。

所御国者已曾败。

所葬庙者今尚存。

合于宗祧。

续乃祀事。

仍遣使於黍离之趾。

□近庙上上田三十顷。

为供营之资。

号称王位田。

付属本土。

王之十七代孙賡世级干祇稟朝旨。

主掌厥田。

每岁时酿醪醴。

设以饼饭茶果庶羞等奠。

年年不坠。

其祭日不失居登王之所定年內五日也。

芬苾孝祀。

於是乎在於我。

自居登王即位己卯年置便房。

降及仇冲朝。

来三百三十载之中。

享庙礼曲。

永无违者。

其乃仇冲失位去国。

逮龙朔元年辛酉。

六十年之间。

享是庙礼。

或闕如也。

美矣哉文武王"法敏王諡也"。

先奉尊祖。

孝乎惟孝。

继泯绝之祀復行之也。

新罗季末有忠至匝干者。

攻取金官高城。

而为城主將军。

爰有英规阿干。

假威於將军。

夺庙享而淫祀。

当端午而致告。

祠堂梁无故折坠。

因覆压而死焉。

於是將军自谓。

宿因多幸。

辱为圣王所御。

国城之奠。

宜我画其真影。

香灯供之。

以酬玄恩。

遂以鮫绢三尺摸出真影。

安於壁上。

旦夕膏炷。

瞻仰虔至。

才三日。

影之二目流下血泪。

而贮於地上。

几一斗矣。

將军大惧。

捧持其真。

就庙而焚之。

即召王之真孙圭林而谓曰。

昨有不祥事。

一何重叠。

是必庙之威灵。

震怒余之图画而供养不孙。

英规既死。

余甚怪畏。

影已烧矣。

必受阴诛。

卿是王之真孙。

信合依旧以祭之。

圭林继世奠酻。

年及八十八岁而卒。

其子间元卿。

续而克禋。

端午日謁庙之祭。

英规之子俊必又发狂。

来诣庙。

俾彻间元之奠。

以已奠陈享。

三献未终。

得暴疾归家而毙。

然古人有言。

淫祀无福。

反受其殃。

前有英规。

后有佼必。

父子之谓乎。

又有贼\徒。

谓庙中多有金玉。

將来盗焉。

初之来也。

有躬擐甲冑。

张弓挟矢。

猛士一人。

从庙中出。

四面雨射。

中杀七八人。

贼\徒奔走。

数日再来。

有大蟒长三十余尺。

眼光如电。

自庙旁出。

咬杀八九人。

粗得完免者。

皆僵仆而散。

故知陵园表裏。

必有神物护之。

自建安四年己卯始造。

逮今上御图三十一载大康二年丙辰。

凡八百七十八年。

所封美土。

不騫不崩。

所植佳木。

不枯不朽。

况所排列万蕴玉之片片。

亦不颓坼。

由是观之。

辛替否曰。

自古迄今。

岂有不亡之国。

不破之坟。

唯此驾洛国之昔曾亡。

则替否之言有征矣。

首露庙之不毁。

则替否之言未足信也。

此中更有戏乐思慕之事。

每以七月二十九日。

土人吏卒。

陟乘岵。

设帷幕。

酒食欢呼。

而东西送目。

壮健人夫。

分类以左右之。

自望山岛。

驳蹄駸駸。

而竞凑於陆。

鷁首泛泛。

而相推於水。

北指古浦而爭趋。

盖此昔留天神鬼等望后之来。

急促告君之遗跡也。

国亡之后。

代代称号不一。

新罗第三十一政明王即位开耀元年辛巳。

号为金官京。

置太守。

后二百五十九年属我太祖统合之后。

代代为临海县。

置排岸使。

四十八年也。

次为临海郡。

或为金海府。

置都护府。

二十七年也。

又置防御使。

六十四年也。

淳化二年金海府量田使中大夫赵文善申省状。

称首露陵王庙属田结数多也。

宜以十五结仍旧贯。

其余分折於府之役丁。

所司传状奏闻。

时庙朝宣旨曰。

天所降卵。

化为圣君。

居位而延龄。

则一百五十八年也。

自彼三皇而下。

鲜克比肩者歟。

崩后自先代俾属庙之垄亩。

而今减除。

良堪疑惧。

而不允。

使又申省。

朝廷然之。

半不动於陵庙中。

半分给於乡人之丁也。

节使"量田使稚也"受朝旨。

乃以半属於陵园。

半以支给於府之徭役户丁也。

几临事毕。

而甚劳倦。

忽一夕梦见七八介鬼神。

执縲紲。

握刀剑而至。

云儞有大憝。

故加斩戮。

其使以谓受刑而慟楚。

惊惧而觉。

仍有疾瘵。

勿令人知之。

宵遁而行。

其病不问渡关而死。

是故量田都帐不著印也。

后人奉使来。

审检厥田。

才一结十二负九束也。

不足者三结八十七负一束矣。

乃推鞠斜入处。

报告內外官。

敕理足支给焉。

又有古今所嘆息者。

元君八代孙金銍王。

克勤为政。

又切崇真。

为世祖母许皇后奉资冥福。

以元嘉二十九年壬辰。

於元君与皇后合婚之地创寺。

额曰王后寺。

遣使审量近侧平田十结。

以为供亿三宝之费。

自有是寺五百后。

置长游寺所纳田柴并三百结。

於是右寺三刚。

以王后寺在寺柴地东南標內。

罢寺为庄。

作秋收冬藏之场。

秣马养牛之厩。

悲夫。

世祖已下九代孙历数。

委录于下。

铭曰元胎肇启利眼初明人伦虽诞君位未成中朝累世东国分京鸡林先定驾洛后营自无銓宰谁察民氓遂兹玄造顾彼苍生用授符命特遣精灵山中降卵雾裏藏刑內犹漠漠外亦冥冥望如无象闻乃有声群歌而奏眾舞而呈七日而后一时所丁风吹云卷空碧天青下六圆卵垂一紫缨殊方异土比屋连薨观者如堵睹者如羹五归各邑一在兹城同时同跡如弟如兄实天生德为世作程宝位初陟寰区欲清华构征古土阶尚平万机始勉庶政施行无偏无儻惟一惟精行者让路农者让耕四方奠枕万姓迓衡俄晞薤露靡保椿[止*令]干坤变气朝野痛情金相其躅玉振其声来苗不绝荐藻惟馨日月虽逝规仪不倾居登王父首露王。

母许王后。

立安四年己卯三月□十三日即位。

治三十九年。

嘉平五年癸酉九月十七日崩。

王妃泉府卿申辅女慕贞。

生太子麻品。

开皇历云。

姓金氏。

盖国世祖从金卵而生。

故以金为姓尔麻品王一云马品。

金氏。

嘉平五年癸酉即位。

治三十九年。

永平元年辛亥一月二十九日崩。

王妃宗正监赵匡孙女好仇。

生太子居叱弥居叱弥王一云今勿。

金氏。

永平元年即位。

治五十六年。

永和二年丙午七月八日崩。

王妃阿躬阿干孙女阿志。

生王子伊品伊尸品王金氏。

永和二年即位。

治六十二年。

义熙三年丁未四月十日崩。

王妃司农卿克忠女贞信。

生王子坐知坐知王一云金叱。

义熙三年即位。

娶佣女。

以女党为官。

国內扰乱。

鸡林国以谋\欲伐。

有一臣名朴元道。

諫曰。

遗草阅阅亦含羽。

况乃人乎。

天亡地陷。

人保何基。

又卜士筮得解卦。

其辞曰。

解而悔。

朋至斯孚。

君鉴易卦乎。

王谢曰。

可摈佣女。

贬於荷山岛。

改行其政。

长御安民也。

治十五年。

永初二年辛酉五月十二日崩。

王妃道寧大阿干女福寿。

生子吹希吹希王一云叱嘉。

金氏。

永初二年即位。

治三十一年。

元嘉二十八年辛卯二月三日崩。

王妃进思角干女仁德。

生王子銍知銍知王一云金銍王。

元嘉二十八年即位。

明年为世祖许黄玉王后。

奉资冥福於初与世祖合御之地。

创寺曰王后寺。

纳田十结充之。

治四十二年。

永明十年壬申十月四日崩。

王妃金相沙干女邦媛。

生王子钳知钳知王一云。

金钳王。

永明十年即位。

治三十年。

正光二年辛丑四月七日崩。

王妃出忠角干女淑。

生王子仇衡仇衡王金氏。

正光二年即位。

治四十二年。

保定二年壬午九月。

新罗第二十四君真兴王。

兴兵薄伐。

王使亲军卒。

彼眾我寡。

不堪对战也。

仍遣同气脱知尔叱今留在於国。

王子上孙卒支公等降入新罗。

王妃分叱水尔叱女桂花。

生三子。

一世宗角干。

二茂刀角干。

三茂得角干。

开皇录云。

梁中大通四年壬子降于新罗议曰。

案三国史。

仇衡以梁中大通四年壬子纳土投罗。

则计自首露初即位东汉建武十八年壬寅。

至仇衡末壬子。

得四百九十年矣。

若以此记考之。

纳土在元魏保定二年壬午。

则更三十年。

总五百二十年矣。

今两存之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