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过所
《刑统·卫禁律》云:"不应度关而给过所,若冒名请过所而度者。"
又云:"以过所与人。"
又《关津疏议》:"关谓判过所之处,津直度人,不判过所。"
《释名》曰:"过所,至关津以示之。"
或曰:"传,传转也,转移所在,识以为信。"
汉文帝十二年,"除关无用传。"
张晏曰:"传,信也,若今过所也。"
"两行书缯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谓之传也。"
《魏志》,仓慈为敦煌太守,西域杂胡欲诣洛者,为封过所。
《廷尉决事》曰:"广平赵礼诣雒治病,门人赍过所诣洛阳,责礼冒名渡津,受一岁半刑。"
徐铉《稽神录》:"道士张谨好符法,客游华阴,得二奴,曰德儿、归宝,谨愿可凭信。 张东行,凡书囊、符法、过所、衣服,皆付归宝负之,将及关,二奴忽不见,所赍之物,皆失之矣。 时秦陇用兵,关禁严急,客行无验,皆见刑戮,既不敢东度,复还,主人乃见二儿,因掷过所还之。"
然过所二字,读者多不晓,盖若今时公凭引据之类,故衷其事于此。
露布用兵获胜,则上其功状于朝,谓之露布。
今博学宏词科以为一题,虽自魏、晋以来有之,然竟不知所出,唯刘勰《文心雕龙》云:"露布者,盖露板不封,布诸观听也。"
唐庄宗为晋王时,擒灭刘守光,命掌书记王缄草露布,缄不知故事,书之于布,遣人曳之,为议者所笑。
然亦有所从来,魏高祖南伐,长史韩显宗与齐戍将力战,斩其裨将。
高祖曰:"卿何为不作露布?"对曰:"顷闻将军王肃获贼二三人,驴马数匹,皆为露布,私每哂之。 近虽得摧丑虏,擒斩不多,脱复高曳长缣,虚张功捷,尤而效之,其罪弥甚,臣所以敛毫卷帛,解上而已。"
以是而言,则用绢高悬久矣。
东坡题潭帖
《潭州石刻法帖》十卷,盖钱希白所镌,最为善本。
吾乡程钦之待制,以元符三年帅桂林,东坡自儋耳移合浦,得观其藏帖,每册各题其末。
第二卷云:"唐太宗作诗至多,亦有徐、庾风气,而世不传,独于《初学记》时时见之。"
第四卷云:"吴道子始见张僧繇画,曰:‘浪得名耳!’已而坐卧其下,三日不能去。 庾征西初不服逸少,有家鸡野骛之论,后乃以为伯英再生。 今观其书,乃不逮子敬远甚,正可比羊欣耳。"
第六卷云:"‘宰相安和,殷生无恙。 ’宰相当是简文帝,殷生则渊源也邪?"第八卷云:"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风味,故长沙法帖比淳化待诏所摹为胜,世俗不察,争访阁下本,误矣。 此逸少一卷,尤妙。 庚辰七夕,合浦官舍借观。"
第九卷云:"谢安问献之:‘君书何如尊公?’答曰:‘故自不同。 ’安曰:‘外人不尔。 ’曰:‘人那得知!’"已上所书,今麻沙所刊《大全集·志林》中或有之。
案瘐亮及弟翼俱为征西将军,坡所引者翼也。
坡又有诗曰:"暮年却得庾安西,自厌家鸡题六纸。"
盖指翼前所历官云。
此帖今藏予家。
山公启事
《晋书·山涛传》:"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 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 或谮之于帝,涛行之自若。 一年之后,众情乃寝。 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
此语今多引用,然不得其式,法帖中乃有之,云:"侍中、尚书仆射、奉车都尉、新沓伯臣涛言,臣近启崔谅、史曜、陈准可补吏部郎,诏书可尔。 此三人皆众所称,谅尤质正少华,可以崇教,虽大化未可仓卒,风尚所劝,为益者多,臣以为宜先用谅。 谨随事以闻。"
观此一帖,可以概见。
然所启三人,后亦无闻,既云皆众所称,当不碌碌也。
旧《潭贴》为识者称许,以为贤于他本,然于此奏"未可仓卒"之下,乃云"风笔恻然",全无意义。
今所录者,临江本也。
亲王回庶官书
《随笔》中载亲王与侍从往还礼数,又得钱丕《行年杂纪》云:"升王受恩命,丕是时为将作少监,亦投贺状,王降回书签子启头。 继为皇太子,三司判官并通榜子,诣内东门参贺。 通入后,中贵出传令旨传语。 及受册宝讫,百官班贺,又赴东宫贺,宰相亲王阶下班定,太子降阶,宰相前拜,致词讫,又拜。 太子皆答拜,亦致同叙谢。"
一时之仪如此。
责降考试宫天禧二年九月,敕差屯田员外郎判度支计院任布、著作郎直史馆徐爽、太子中允直集贤院麻温其,并充开封府发解官。
十月,差兵部员外郎直集贤院杨侃、太子中允直集贤院丁度,并国子监发解官。
十一月,解一百四人,解元郭稹。
十六日,宣翰林学士钱惟演、盛度,枢密直学士王晦叔,龙图阁待制李虚己、李行简,覆考开封举人,为落解举人有讼不平者。
及奏名,郭稹依旧,其余覆落,并却考上人数甚多。
十二月,发解官并降差遣,任布邓州,徐奭洪州,杨侃江州,丁度齐州,并监税。
此事见于钱丕《杂纪》。
用五侍从覆考解试,前后未之有也。
青莲居土
李太白《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序》云:"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往往有乳窟。 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唯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 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予茶数十片,其状如手,名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因持以见遗,兼赠诗,要予答之,遂有此作。 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太白之称,但有"谪仙人"尔,"青莲居士",独于此见之,文人未尝引用,而仙人掌茶,今池州九华山中亦颇有之,其状略如蕨拳也。
闽俗诡秘杀人
奸凶之民,恃富逞力,处心积虑,果于杀人。
然揆之以法,盖有敕律所不曾登载,善治恶者,当原情定罪,必致其诛可也。
闽中习俗尤甚,每执缚其仇,穷肆残虐。
或以酒调锯屑逼之使饮,欲其黏著肺腑,不能传化,驯致痰渴之疾。
或炒沙镕蜡灌注耳中,令其聋聩。
或以湿荐束体,布裹卵石痛加殴箠,而外无痕伤。
或按擦肩背,使皮肤宽皱,乃施针刺入肩井,不可复出。
或以小钓钩藏于鳅鱼之腹,强使吞之,攻钻五脏,久而必死。
凡此术者,类非一端,既痕肿不露于外,检验不得而见情犯,巨蠢功意两恶而法所不言。
颜度鲁子为转运使,尝揭榜禁约。
予守建宁,亦穷治一两事,吴、楚间士大夫宦游于彼者,不可不察也。
富公迁宫
富韩公庆历二年以右正言知制诰报聘契丹,还,除吏部郎中、枢密直学士,不受。
寻除翰林学士,又不受。
三年,除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力辞。
乃改资政殿学士,而谏议如初,公受之。
又五月,复为副枢。
盖昔时除目才下,即时命词给告,及其改命,但不拜执政,而犹得所进官。
用今日官制言之,是承议郎、旧为正言。
中书舍人旧知制诰。
而为太中大夫、旧为谏议。
资政殿学士也。
唐藩镇行墨敕
池州铜陵县孚贶侯庙,有唐中和二年二月一碑,其词云:"敕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使牒。 当道先准诏旨,许行墨敕授管内诸州有功刺史、大将等,宪官具件如后:晋朝故晋阳太守兼扬州长史张宽牒。 奉处分,当道先准诏旨,许行墨敕,奖劝功勋,虽幽显不同,而褒升一致。 神久标奇绝,早揖英风,灵迹屡彰,神逮不昧。 夫宠赠之典,非列藩宜为,神功既昭,乃军都颙请,是行权制,用副人心。 谨议褒赠游击将军宣州都督。"
后云:"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裴押。"
邑人以为裴休,《秋浦志》亦然,予考之,非也。
张魏公宣抚川、陕,便宜封爵诸神,实本诸此。
吏部循资格
唐开元十八年四月,以侍中裴光庭兼吏部尚书。
先是,选司注官,惟视其人之能否,或不次超迁,或老于下位,有出身二十余年不得禄者。
又州县亦无等级,或自大入小,或初近后远,皆无定制。
光庭始奏用《循资格》,各以罢官若干选而集,官高者选少,卑者选多,无问能否,选满则注,限年蹑级,毋得逾越,非负谴者皆有升无降。
其庸愚沉滞者皆喜,谓之"圣书",而材俊之士,无不怨叹,宋璟争之,不能得。
二十一年,光庭薨,博士孙琬议光庭用《循资格》,失劝奖之道,请溢曰"克"。
是年六月制,自今选人有才业操行,委吏部临时擢用。
虽有此制,而有司以《循资格》便于己,犹踵行之。
盖今日吏部四选,乃其法也。
予案元魏肃宗神龟二年,官员既少,应选者多,尚书李韶铨注不行,大致怨嗟。
崔亮代之,奏为格制,不问士之贤愚,专以停解月日为断,沉滞者皆称其能。
亮甥刘景安与书曰:"商、周以乡塾贡士,两汉由州郡荐材,魏、晋中正,虽未尽美,应什收六七。 而朝廷贡材,止求其文,不取其理,察孝廉唯论章句,不及治道,立中正不考材行,空辨姓氏。 鼠属当铨衡,宜须改张易调,反为《停年格》以限之,天下士子,谁复修厉名行哉?"洛阳令薛琡上书言:"黎元命系长吏,若选曹惟取年劳,不简能否,义均行雁,次若贯鱼,执簿呼名,一人足矣,数人而用,何谓铨衡?乞令王公贵人荐贤以补郡县。"
诏公卿议之。
其后甄琛等继亮,利其便己,踵而行之。
魏之选举失人,自亮始也。
至孝静帝元象二年,以高澄摄吏部尚书,始改亮年劳之制,铨擢贤能,当是自此一变。
光庭又祖亮故智云。
然后人罕有谈亮、澄事者。
五行纳音
六十甲子纳音之说,术家多不能晓。
原其所以得名,皆从五音所生,有条不紊,端如贯珠。
盖甲子为首,而五音始于宫,宫土生金,故甲子为金,而乙丑以阴从阳。
商金生水,故丙子为水,而丁丑从之。
角木生火,故戊子为火。
征火生土,故庚子为土。
羽水生木,故王子为木。
而已丑、辛丑、癸丑各从之。
至于甲寅,则纳音起于商,商金生水,故甲寅为水。
角木生火,故丙寅为火。
征火生土,故戊寅为土。
羽水生木,故庚寅为木。
宫土生金,故壬寅为金。
而五卯各从之。
至甲辰,则纳音起于角,角木生火,故甲辰为火。
征火生土,故丙辰为土。
羽水生木,故戊辰为木。
宫土生金,故庚辰为金。
商金生水,故壬辰为水。
而五已各从之。
宫、商、角既然,惟征、羽不得居首。
于是甲午复如甲子,甲申如甲寅,甲戌如甲辰,而五未、五西、五亥,亦各从其类。
五行化真
五行运化,如甲、己化真土之类,若推求其义,无从可得,盖祗以五虎元所生命之。
如"甲、己之年丙作首",谓丙寅月建也,丙属火,火生土,故甲、己化真土。
"乙、庚之岁戊为头",谓戊寅月建也,戊属土,土生金,故乙、庚化真金。
"丙、辛寄向庚寅去",庚属金,金生水,故丙、辛化真水。
"丁、壬壬位顺行流",王属水,水生木,故丁、王化真木。
"戊、癸但向甲寅求",甲属木,木生火,故戊、癸化真火。
此二说皆得之莆困郑景实。
顷在馆中,见魏几道谈五行纳音,亦然。
钱忠懿判语
王顺伯家有钱忠懿一判语,其状云:"臣赞宁,右臣伏奉宣旨撰文疏,今进呈,乞给下,取设斋日五更前上塔,臣自宣却欲重建,乞于仁政殿前夜间化却,不然便向塔前化,并取圣旨。 判曰:便要吾人宣读后,于真身塔前焚化。 二十七日。"
而在前花押。
予谓钱氏固尝三改元,但或言其称帝,则否也。
此状内"进呈"、"圣旨"等语,盖类西河之人疑子夏于夫子,故自贻僭帝之议,想它所施行皆然矣。
王逸少为艺所累
王逸少在东晋时,盖温太真、蔡谟、谢安石一等人也,直以抗怀物外,不为人役,故功名成就,无一可言,而其操履识见,议论闳卓,当世亦少其比。
公卿爱其才器,频召不就。
殷渊源辅政,劝使应命,遗之书曰:"足下出处,正与隆替对,岂可以一世之存亡,必从足下从容之适?"逸少报曰:"吾素自无廊庙,王丞相欲内吾,誓不许之,手迹犹存,由来尚矣,不于足下参政而方进退。 自儿娶女嫁,便怀尚子平之志,数与亲知言之,非一日也。"
及殷侯将北伐,以为必败,贻书止之。
殷败后,复图再举,又遗书曰:"以区区江左,所营综如此,天下寒心久矣。 自寇乱以来,处内外之任者,疲竭根本,各从所志,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纪。 任其事者,岂得辞四海之责哉!若犹以前事为未工,故复求之于分外,宇宙虽广,何所自容!"又与会稽王笺曰:"今虽有可欣之会,内求诸己,而所忧乃重于所欣,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愿令诸军皆还保淮,须根立势举,谋之未晚。"
其识虑精深,如是其至,恨不见于用耳。
而为书名所盖,后世但以翰墨称之。
《晋书》本赞,标为唐太宗御撰,专颂其研精篆素,尽善尽美,至有"心慕手追"之语,略无一词论其平生,则一艺之工,为累大矣。
献之立志,亦似其父。
谢安欲使题太极殿榜,以为万代宝,而难言之,试及韦仲将凌云榜事,即正色曰:"使其若此,有以知魏德之不长。 “遂不之逼。 观此一节,可以知其为人,而亦以书名之故,没其盛德。 二王尚尔,况于他人乎! 鄂州南楼磨崖 庆元元年,鄂州修南楼,剥土有大石露于外,奇崛可观。 郡守吴琚见而爱之,命洗剔出圭角,即而谛视,乃磨崖二碑。 其一刻两字,上曰“柳",径二尺四寸,笔势清劲,下若翻书"天"字,唯存人脚,不可复辨,或以为符,或以为花押,邦人至褾饰置神堂,香火供事。
或云道州学侧虞帝庙内亦有之,云柳君名应辰,是唐末五代时湖北人也。
其一高丈一尺,阔如其高而加五寸,刻大字八十五,凡为九行,其文曰:"干正元年,荆襄寇乱,大吴将军出陈武昌,诏太守杨公出镇。"
后云:"荆、江、京、汉推忠、辅国、侍卫将军吴居中记。"
案杨行密之子溥嗣吴王位,是岁,唐明宗天成二年,溥以十一月僭帝,改元干贞,宋莒公《纪年通谱》书为"干正",云避仁宗嫌名,《通鉴》亦同。
而此直以为"干正",一时所立,不应有误也。
赏鱼袋出处《随笔》书衡山《唐碑》别驾赏鱼袋,云"名不可晓",今按《唐职林·鱼带门》叙金玉银铁带,及金银鱼袋云:"开元敕,非灼然有战功者,余不得辄赏鱼袋。"
斯明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