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阙名"二十一"
◇对清白二渠判
〈得清白二渠,交口不著斗堰。
府司科高陵令罪。
云是二月一日以前。
〉
三辅名区,千里奥壤,决渠为雨,荷锸成云。
衣食之源,见资於畎亩;桑麻之利,实赖於沟渠。
故隐於金椎,沉之石楗,用防飘梗,爰备蛰流。
县令职在字人,化兼驯翟,用遵常式,或未成规。
良以秋潦未收,且疑於瓠子;春流讵泛,未虑於桃花。
修葺既非后时,府科何其速耳?请从按记,愚谓合宜。
◇对惰农判
〈甲有田不耕,被罚三夫税粟,以质剂致人。
甲告旅师施惠散利,法司科旅师罪,不伏。
〉
九扈分官,四星垂彩。
废其业则金汤莫守,修其本则礼节是兴。
故晁错献书,每论春稼;仲舒上策,特说"一作忧"秋麦。
人之天也,其可轻哉?甲有良田,从来不垦,佩犊之风未革,维鱼之梦岂成?以粟输官,自贻重罚,辄将施惠,遂有薄言。
然而周览经史,备观贤哲。
汉臣散利,不见贻辜;齐客市义,无闻结怨。
欲加严罚,不亦难乎?甲告诚是妄陈,旅师请从宽宥。
◇对径逾判
〈乙有亩锺田,苦径逾者。
诉庐氏不禁。
〉
国劝勤农,户分田亩,三时克务,九谷斯登。
乙有良畴,颇为膏壤。
我疆我理,式辨於沟塍;是是{艹衮},以薅其荼蓼。
观黍稷之,见麻麦之,伫成庾亿之咏,冀贮亩锺之积。
推耕让畔,异闲田之莫争;越陌度阡,爽野庐而不禁。
乃径逾而是苦,实网漏而将疏。
蹊田夺牛,昔闻太甚,议狱诘鼠,合则持平。
宜稽廷尉之法,用正野庐之罪。
◇对小国附庸判
〈甲有子男之爵田,方四十余里,修附庸之礼於诸侯。
所司以违礼科之。
不伏。
〉列爵惟五,肇侯伯而成规;分土惟三,自夏殷而立制。
为之中上,次以卿士,式序代耕之禄,攸均列国之田。
任土归余,则闻恒政,朝宗会正,岂得逾闲?惟甲策名,膺兹利建。
朱羽入贡"一作朱丝入仕",渐飞鸿以成仪;白茅致封,均锡马之蕃庶。
子男为秩,虽居尊爵"一作号"之荣;井邑分疆,爰在闲田之列。
里不充於五十,国诚在於附庸。
文轨则同,朝觐非及,礼不合於天子,事将托於诸侯,抑惟典常"一作章",孰为乖越?科之不伏,谁谓非宜?
◇对多田判
〈丁多买田至四百顷,极膏腴,上贾他财物称是。
御史纠之。
云:「天恩数加,赏赐不是赃贿。
」〉
丁家类封君,田成永业,是称近甸,亦曰膏腴。
资货乃兼於中人,沃野自登於上贾。
义殊不穑,颇谓多藏,道则恶盈,志何自满?必也德均洙泗,学究典坟,专经述郑元之风,精义尽邱明之奥。
学优则仕,道尊为师,类张禹之置田,殊萧何之遗子。
况称恩命,岂等平人?御史绳之,终难纠诘。
◇对射田判〈或人於京兆府射荫田。
〉
三秦奥壤,陆海良田,原隰条分,沟塍脉散。
泾渭傍润,郑白疏流,荷锸成,决渠降雨,亢稻漠漠,黍稷油油,无爽蝉鸣之期,有至凤冠之稔。
其地则上,厥价惟高,准丁而请,则无妨废。
据勋来射,交爽事宜,理既不通,地须追夺!
◇对田中有树判
〈乙有树於田中,里人让之。
称在疆场。
〉
缅彼古制,攸列场人,候农祥之戒晨,服先畴之畎亩。
乙偶昌运,不知帝功,是荐是{艹衮},爰稼爰穑,场列瓜蔓,圃资蔬材,び靡芬芳,岁阜其用。
多余多黍,乃顾於中田;优哉游哉,坐矜於老圃。
果硕於灌,或成蹊而则妨;枳树於篱,任为疆而何有?里人不识,轻为诮"一作诘"让,徒肆无稽之言,难投有戾之任。
◇对莱地判
〈甲为匠人,於莱地制沟,遂广深二尺为度。
所由劾功少,诉不违理。
〉
十地分宜,顺其高下;九夫为井,列以沟洫。
式备水泉之害,将损壅塞之虞,利以生人,成其务本。
永言经典,实著广深。
自畎浍而陈规,及园ㄩ而不紊。
守之勿失,敏则有功。
惟彼匠人,诚为尽力,审端径术,善相邱陵,设夫间之小沟,明遂上之有径。
水势地势,因而用焉;善沟善防,斯焉在矣!二尺为度,殊其不法;三农取托,乃亦有秋。
方黍稷之离离,见流波之活活,决其行潦,达彼巨川。
庀度功程,规模曲折,即和夷之既艺,岂陵谷之将迁?攀迟学於孔门,自得老农之术,哀公问於有若,宁有不足之忧。
纵彼公田,何妨稼穑?况兹莱地,已辍耕耘。
将为功少取科,实为淫刑以逞。
十门吴堰,抚昔事而无惭;三章汉条,因兹躅而当逭。
◇对袭爵佯狂判
〈甲有兄弟非贤,所司命甲袭父爵。
以狂疾不应命。
御史劾知非狂,请罪其谬。
〉论以天伦,分乎季孟;锺其大运,异彼贤愚。
苟爱敬以存诚,固传袭而无忝。
是以隐公推鲁,爰高克让之声;太伯辞吴,卒被至仁之道。
眷言於甲,克合承家。
同周子之有兄,宁分菽麦;怀谢庭之列照,顾馥芝兰。
黄金满ぷ,已奉一经之训;白茅锡壤,言逃五等之封。
窃意元昆,顾伯夷而见舍;思深内敏,岂郦食之非狂?接舆行歌,此时方奏;州吁安忍,是日非闻。
务以黜聪,用辞深疾,纵罕著於诚信,终自牧於谦。
冯恢不言,未将谐於哀恳;韦元晦迹,俄见劾於方书。
野急难,无违六顺。
豸冠严励,何罪双珠?庶将必复台阶,无乃妄绳宪府。
◇对养侄承袭判〈武功申将军沛公王伯宜身死无子孙,其妻陈氏遂养伯宜再从侄承袭事。
〉辨方经野,天子之畴庸;开国承家,诸侯之立社。
盟河誓岳,藩屏之任攸归;镂鼎铭钟,公侯之业为大。
门驱驷马,路拥幡旗,谋孙寄於象贤,嗣子希於必复。
伯宜太微参伐,登上将之荣阶;黄土白茅,践通侯之贵秩。
千二百石,与群后而俱朝;二十八星,共功臣而并列。
当阳侯之文武,空勒高碑;孟尝君之池台,终同下泪。
数奇兴叹,殊李广之无封;天道何言?伤邓攸之不嗣。
陈氏鸾伤玉镜,鹤怨瑶徽,分剑匣之沉浮,异椅梧之生死。
崩城一恸,非无杞妇之哀;染竹千行,自有湘妃之泣。
对霜闺而悯默,徒念平生;抚犹子而伤心,空思继绝。
立嫡违法,自有金科,无后国除,宜从甲令。
◇对城者讴甲判
〈甲为植巡功,城者讴之。
甲乃鞭之。
其城者诉不伏。
〉
千乘制国,百堵兴诗,义非取於复隍,道实遵於高垒。
缮葺惟隙,人其以宁;广袤无稽,祸由莫大。
是以京制非经,祸延郑伯;梁兴不处,卒有秦兵。
在悦使以忘劳,岂严刑而毒众。
甲为其植,是训於从,庀以功程,务其操筑。
傅岩之野,疑将见於代刑;邑中之黔,即类闻於有沮。
兴其百板,就以九成,方取托於啼乌,伫推功於射隼。
匪陨孀妻之恸,宁颓薛县之琴。
晋献城周,初开仞邑;华元植宋,遂见为讴。
省己良亏,尤人遽睹。
弃甲而复,事本叶於前闻;执扑以行,谴何贻於是日。
咸其辅颊,虽成滕口之嫌;既勤垣墉,请逭噬肤之罚。
◇对木坠误压判〈将作官修城,木坠,误杀行者。
〉五材并用,关石是钧;百堵崇墉,丽谯斯起。
顷以春风折栋,秋雨摧梁,构俄见於朝倾,边声不闻於夜泣。
既而周官揆日,斫之登登,郢匠成风,行者扰扰。
杠木之下,危於坐堂;改途而行,何必由户?异文王之所避,同子产之见压。
孽由己作,殃实人兴,取类凭河,有均暴虎,据法虽论误杀,在礼为之不吊。
◇对於市惊众判
〈乙於市惊众扰乱。
〉
日中为市,天下攸集,贸丝抱布,虚往实来,士马星繁,实货山积。
君平卜肆,推步自资;相如酒筵,朝夕牟利。
乙识非贤达,情昧宪章,少游,未见阅书之美;旗亭之下,自贻恐众之愆。
一等事源,不可开恕;三尺律令,请置严科。
◇对穿墙出水判
〈甲孟穿墙为水窦,流其恶於街衢。
坊人论告。
〉
甲孟地遥汾浍,居此闾阎,喧上陌之风尘,乱中衢之车马。
攸繁湫隘,未适闲居,仰甲第而多惭,顾衡扉而自恶。
邻光近接,亦重於邱坟;窦孔傍流,忽染於泥滓。
遂使浮之骑,坐惜连干;道路之人,行嗟揭厉。
流恶既侵於五府,议刑还抵於三章,牒送有司,用惩其失。
◇对开沟向街判
〈丁开沟向街流恶水,县令责情杖六十。
诉违法既有文,不合贵情,并仰依法正断。
〉
惟丁门接通衢,美非仁里,异汾浍而流恶,成闾阎之致沼。
遂使轩车晓度,将坠於曳轮;铜墨风行,有闻於令。
虽礼律之目,彼此或殊;小大之情,得失斯在。
而法有恒禁,政贵移风,故议事之刑,则符令典。
妄情之诉,期於自息。
◇对筑墙判
〈洛阳县申界内方墙,因雨颓倒。
比令修筑,坊人诉称皆合当面自筑。
不伏。
率坊内众人共修。
〉
赤县分曹,黄图控邑。
周公曲阜,池是浮龟之浦;元礼高门,人积登龙之望。
击钟鸣鼓,歌吹由其沸天;向术当衢,廛於焉扑地。
属长空骤雨,看石燕之分飞;广术颓墉,见铜驼之咫尺。
仲尼数仞,无复及肩;相如上林,惟余填堑。
徒扫茨之有刺,终射隼之无由,奚兴洛之垣,载俟傅岩之筑。
虽人惟比屋,而地实离疆,幸无逾於旧途,理宜归於本界。
若其众户,始可兴功。
自招头会之嫌,仍必面墙之请。
与夺之理,斯之谓欤?
◇对宅判
〈洛阳人晁谚,先蒙本县给同乡人任兰死绝宅一区,又被兰女夫郭恭理诉。
此宅县断还谚,州断还女。
谚不伏。
〉
任兰幸逢昌运,得齿齐,钦奉太和,庶延遐寿。
岂谓梦,琼残喘,奄就飘零,连石余辉,遽闻遒尽。
但以庭虚谢玉,掌绝韦珠,同伯道之无儿,类伯喈之辍嗣。
孟轲五亩,竟阙承基;扬雄一区,俄从别授。
县司以女既出嫁;判给晁谚之家;州司以宅是见财,断入郭恭之妇。
宅及资物,女即近亲,令式有文,章程宜据。
◇对临宫判
〈景登高临宫,法司断徒一年。
景诉云令所。
〉
帝宅天居,深宫邃宇,阊阖爰启,甘泉是壮。
必资恭敬,无或登临,景昧科条,辄兹违犯。
且登临之理,抑有前闻,桓景所以消灾,山涛犹其望远。
若非此道,终合加刑。
法司处以徒年,景诉犹为文过,谓从令所,冀减严科。
且前星发辉,少阳开景,银榜之门斯辟,玉裕之德称尊,焉可轻然,聿来凭眺。
法司科诘,正合公途。
◇对临宫判
〈景登高临宫,法司断徒一年。
景诉云令所。
〉
宫室九重,深居而理;山河四顾,设险为雄,或有登临,当其近密。
始疑楚客,极目春江;终类子牟,游心魏阙。
事必无故,情其难舍,抵玉律以惩违,论衣而何失?既有词於令所,须阅实於司存,县议科条,恐贻深刻。
◇对县令不修桥判
〈长安万年县,坐去岁霖雨不修,城内桥被推。
按诉云:「各有司存」,不伏科罪。
〉
天开紫极,地列镐京,渭水即饮龙之津,横桥得牵牛之象。
而二县称剧,两城攸壮,望双阙而如,对九途而若砺。
频年淫雨,中逵泥泞,石梁隳构,铁锁不修。
马惜连干,迟回於欲渡;人嗟揭厉,叹息於无良。
既愆十月之期,须明三典之坐。
然则据地虽从县管,修桥乃合监营。
职司自可为忧,有词无宜滥罚。
饬五材而入用,选百工以就程,俾令蜿如虹,伫见阑干若斗。
请准此状,各牒所由。
◇对弃符判〈岐州参军郭丹充计吏,在路遗弃符。
及至大震关,赠令五千文。
而符史胡有捉丹越度,告令取。
陇州依状诘罪。
二人不伏。
〉
汉阳故国,陇岑旧境,眷彼郭丹,效官兹邑,同元淑之计吏,比孙楚之参卿。
而重关设险,是称襟带,因辨马而方来,候鸣鸡而载入。
符且弃,虽有异於终军;道德斯留,亦何惭於柱史?从兹经度,未失事宜,若论尹喜之辜,谁执伯阳之罪?胡有妄告,合抵刑书,在於二人,何所推鞫。
◇对作刻出关判
〈宁成抵罪得脱,乃作刻出关"《汉书》作解脱诈刻传出关"。
未知科何罪。
〉
宁成刻薄为吏,威酷成章,吞舟之鱼,翻闻不漏;触隅之鸟,遽见无逃。
不能戮辱自明,羁迟取效,而乃背叛西土,蓄积南山。
刻传既曰诈欺,逾关岂为诬罔?请周侯之罚,仍从汉相之科。
◇对谒者私度关判〈汾阳县竟戎,幼学弱冠应举,西入关,遂委过所。
至京不应所对,退从小选补谒者。
戎情思罢归,请过所专"一作曹"。
司以无来文不给。
〉
竟戎地接汾河,业膺洙泗。
道标强学,擅英妙於州闾;年在弱冠,慕明经於乡国。
行地,载驰千里之路;警露闻天,爰振九皋之响。
迁亭记柱,马生之壮志可追;函谷弃,终军之雄心尚在。
虽言高方朔,而调下孙宏;便抑大成,将从小选。
入仕有吏曹之耻,出关无使者之荣,名宦以调役生悲,田园以归来兴叹。
昔时过所,以委於中途;今日行文,须凭於下署。
无宜部传,不可买符,事在宏通,理难退抑。
◇对义井判
〈得人於京陌施桔槔、汲水作义浆。
尹责擅穿街地。
诉云「济途行」。
〉香街隐隐,垂柳垂杨;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既纟井而辨义,亦凿木而设机。
故穷谷射鲋,坐忘抱瓮之劳;挈水济人,行符种玉之兆。
鲁宣游往,未舍蚁邱之浆,汉尹载驰,旋觏章台之陌。
责其专擅,虽掘地而及泉;济以途行,庶恢天而漏网。
苟利则可,胡其未从?
◇对注书判
〈斛律景注书为长孙乙所窃,遂行於代。
景勇讼之。
〉
自鸟迹垂文,龟图涣彩,经文光乎叹凤,诗什灿乎歌鸾。
由是百氏分门,九师殊见,词义纷杂,褒贬莫同。
针彼膏肓,起兹废疾。
杜元凯先鸣於麟史,王辅嗣推雄於《象》、《系》"一作经"。
高山景慕,何莫由斯。
斛律景投斧誓心,题桥表志,研精覃思,温故知新,采摭群言,遂立训传。
实求贻厥,垂范将来。
长孙乙宅心典坟,先无书籍,习史迷於逐老,窥字感於阴陶。
黄金满ぷ,罕有一经之誉;白无玷,不闻三复之言。
而犹借韵李奇,窃名州党。
今景男有讼,方觉是非,理须更为昌言,美恶自然明白。
◇对注书判
〈斛律景注书为长孙乙所窃,遂行於代。
景男讼之。
〉
封演龟文,书分鸟字。
左言右史,纷纶於图牒;帝典皇坟,昭彰於篆籀。
自非沉郁淡雅以居业,修辞立诚以进德,则未能究精微之奥,穷阖辟之源。
惟彼长孙,器劣才窭,窃沉冥之号,求著述之能。
览向、郭二庄,其为可及。
见虞、王两史,自谓过之,殊不知道不虚行,名不苟得。
蜩甲蛇蜕,有似之而非真;宝玉大弓,亦得之而便失,厚颜之甚,实谓伊人。
景男之讼,诚曰「未达。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慢藏致盗,则又谁咎?请更详审,待至量断。
◇对易道判
〈甲居重泽,介疾,有喜遂存乎辞,或告其妄干他事,初不量力。
甲云:刚德闲邪,何往不利?〉
干坤既列,《易》行其中,六九斯重,爻见乎外。
有同功而异位,亦原始而要终。
惟彼甲也,乃居重泽。
当周公之述圣,义存乎词;及尼父之穷微,意筌於象。
然则上下合应,利殊攸适;刚柔立体,位或非居。
是以同心暂间,遄当介疾之失;和光使终"一作和兑终从",聿成勿药之喜。
以干事而告,未曰知章;以量力而言,何哉懵识?况乎形自然之变,含不测之神,古皓首而难明,今丹笔而爰"一作奚"定。
舍而勿问,愚谓合宜。
◇对易道判
〈甲惕号暮夜,有戎勿恤。
中军按逗挠为咎,将议明罚。
甲诉「初往不胜,今得中道」。
〉
三才孕育,六位时成,藏往阐幽,钩深致远,用明失得之报,是兴《易》简之能。
甲亦何为?形诸卦兆。
居悔吝之地,处动静之中,乍行乍藏,或进或退。
初往不胜,故惕惧而号呼;终归得中,则有戎而勿恤,实元亨之利往,乃爻象之情。
言中军按论,凭何议拟?括囊已是无咎,逗挠宁宜有刑。
◇对易道判
〈丁即次得童仆,乙於处得资斧。
在旅之时,所得各别。
未知孰是?〉
圣人作《易》,穷理尽性;君子明道,体微知章。
发挥於刚柔而生爻,观变於阴阳而立卦,用存悔吝之介,式崇简易之源。
既致远以钩深,亦仰观而俯察。
相惟丁乙,俱形卦兆,匪以蒙而养正,谅在旅而多虞,异乎先笑后号,岂曰「大来小往」。
得诸童仆,知尔躬以无尤;获其资斧,识我心之不快。
考即次而知是,验於处而觉非。
稽周象之文,休咎斯在;阅旅人之卦,得失可明。
请探六画之旨,以取一言而蔽。
◇对易道判〈乙入於幽谷,三岁不觌。
郡吏诘之,称泽无水,以致命遂志。
〉
《易》之为书,解类成象,因涸泽之为体,致幽谷之深潜。
君子是以养蒙晦明,致命遂志,岂陨获於所遇,将《考》而自得。
金车欲驾,来尚虚徐;朱绂方亨,犹多О。
龙盘所以致用,蠖屈岂不求伸?十年反常,志或斯在;三岁不觌,吏亦何非?苟罔"一作用"有违,可以无诘。
◇对易道判
〈景虞吉有他不燕。
或谓系心於一,云义及豚鱼,志不可变。
〉
行克有孚,义形於色,可为已干橹,将措身波流,敢昧斯言,不知其可。
景学乎前训,从事於兹,知通幽洞微,设卦观象,敬慎不败,利用为恒,动协中庸,德均上善。
获此专吉,莫知其他。
同夏翟之姿,难俦耿介;比寒松之节,但睹青冥。
非无所守,其不可变,语称近义,敢匪闻诸。
《易》著盈缶,死而后已。
岂荀息之受托,终不食言;何周勃之为臣,取於木讷。
所以系心於一,存忠笃而不丧;执志无二,贱华美之外扬。
及於豚鱼,应彼鸣鹤,或者所谓,于何其臻?且谁誉谁毁,宁当尽好;所以所安,宜必察。
诚知言者不中,无问吉人寡辞。
◇对易道判〈景之宋得干坤,丁告违禁。
景不伏。
〉
景德行纯懿,道术通明,齿迹尧封,迈宋国,探微研奥,钩深致远。
思尚长之薄游,每敷损益;同宣尼之志事,载演干坤。
丁性直狭中,奇"疑"能刘"疑"善,类肤受之谗,异皮里之阳秋,发言盈庭,谁执其咎?今动作非妄,堤防未渝,心傥偶於木人,罪庶宽於艾《韦卑》。
◇对署书题阁判
〈得甲代以署书为业,因题阁而变华,自后而绝。
乡党以坠业摈逐之。
甲诉无犯。
不伏。
〉
干蛊驰声,惕厉终吉,振人为义,何难之有!颠沛於是,克荷良存。
甲绝翰深规,代济其美。
精逾史籀,得方丈之宏模;迹洞张芝,改圆池之波态。
晋廷称妙,即擅一台;越市推珍,还标五字。
谅无陨於前构,俾垂裕於后昆。
孰谓象贤,旋闻鲜克。
属以功开揆日,翥偃蹇之雕甍;号起凌,结之画阁。
式题飞榜,方呈鹊返之书;坐陟梯,遂变虎贲之。
菱花镜里,非复青颜;薤叶风前,俄隳素业。
垂堂取诫,诚欲谨身。
良冶遽捐,其如弃训。
抚韦家之宿事,徒想钦承;语王氏之门风,深违祖述。
永言邱首,难忘怀土之心;浩意家声,宜复悬针之艺。
◇对好长鸣判
〈子弟好长鸣,邻告是过声。
〉
文物有章,威仪以等,式昭邦典,将纠礼容。
{鼓蚤}鼓戒宵,发五通於晨警;金钲节旅,齐七步於军气。
由是吹豳击土,载享原田,奏角鸣鼙,爰威卤簿。
盖偏伍之为用,诚子弟之能学。
章且诵,古典犹施於乐言;长鸣好为,今日翻抵於邻告。
过声本防於建国,吹节何伤於习常?肇此刑书,终贻灭趾。
舍功录过,无或噬肤,金矢尚艰,锾罚奚诘?
◇对巫祠秦中判
〈南山有巫,每祠秦中,辄用王礼,所由不禁。
御史诘之,词云:「恐为厉也。
」〉
神祠所置,祭享有由,苟非国章,无列祀典。
是以分巫觋之职,审鬼神之状,恐伯有之为厉,矜胡亥之乏祀。
小大从时,轻重不越,明无夭昏之患,幽得凭依之方。
生既殊於庶人,死何废於王礼?谓执宪之徒诘,宜所由之不禁。
◇对巫恒判
〈巫恒堂赠,乡人反接,置於广柳。
〉
惟彼巫恒,志探幽赜,以为阶傩有礼,堂赠无方,式从招梗之仪,自得礻会禳之术。
乡人悟不知之毁,迷独见之明,恃众生威,率情含怒,同舞阳之从代镇,已能反接;异季布之适朱家,翻为置柳。
处之刑典,岂待邦成?请从片折之词,以白违行之讼。
◇对妖言判
〈王遇於乡闾妖言,村人告事。
〉
王遇禀性不臧,立身非谨,官虽登於一命,虑犹阙於三缄,不思口关,坐彰言玷。
妖词妄作,虽未惑於平人;正罪应论,事可绳於峻典。
定刑名於木吏,应入流条;量减赎於金科,合从徒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