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第10部 卷九百六十一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10部 卷九百六十一 董诰等 纂修

◎阙名"二"

◇太学观春宫齿胄赋"以「德成教尊,在乎齿学」为韵"

我圣人之有国,酌古训,建皇极,太学备崇儒之礼,春宫熟齿胄之则。

宗伯贰事,司成奉职,叶三王之教可知,顺四时之仪不忒,域中於是乎宣化,天下於是乎观德。

既而储驾戾止,虞庠肃清,倾章甫之列,驻和鸾之声。

让其齿也,长幼之节著;明其亲也,父子之道成;达其尊也,君臣之义行。

疑三善兮皆得,实万邦兮以贞。

故曰先知后为,上行下效。

宏当代之楷式,奉前王之德教,於以识尊卑之伦,於以观庄敬之貌。

大矣政本,至哉化源,膺鬯之丕烈,访典谟之格言,揖让於《诗》《书》之府,雍容於礼义之门,敬其学而德至,亲其师而道尊。

青青子衿,其容不改;储嗣,其福斯在。

则孰能不恭而志佚,孰能不学而思殆。

所谓遵万民刑四海也。

邹鲁儒生,文在兹乎?依稀兮翔集阙里,仿佛兮咏歌舞雩。

七十子兮三千徒,实将执经以问,岂独抠衣而趋哉?则知大学之义,《国风》之始,在明德,在贵齿,礼师臣,延胄子。

尊贤所以抗法,讲艺所以史。

有观者曰:「玉琢成器,人可不学。

亦因此,习礼乐。

」夫如是,实国家之大柄,而德行之有觉。

◇朝元阁赋"以「高抗山顶,升览清远」为韵"

皇帝於骊山之上,起仙阁於神皋,得凌之体势,彰考室之劬劳,冠千峰而迥出,耸百尺之弥高。

盖取惟清惟静,而藉乎以游以遨,干碧霄而宏壮,依绝顶而高抗,仰之者目眩心惊,俯之者兴逸神王。

纳烟霞於[B14A]里,看日月於掌上。

改山为会昌之号,建福无疆;题阁取朝元之名,升天有望。

徒观其出地表,俯人寰,飞重檐於日下,迭千ㄆ於间。

金铺烛耀,玉舄苔斑,莲井雕梁之彩错,绮窗网户之虚闲。

屹屹然下临千仞,亭亭然远对黄山。

若乃初旭澄霁,则势能孤迥。

早霞初照,如赤城在天台之峰;积雪未消,若银台处蓬莱之顶。

每岁农务隙,寒事兴,圣人之玉辂是动,金梯是凌,限三休而爰至,历重槛而方凭。

寒雁正来,下秦山之八水;暮烟初起,绕汉家之五陵。

以人心为心,则遇物多感;以真趣为趣,则放情元览。

岂不由登此而存所诚,处此而无所营,方抗隐而遗物,觉山空而益清。

七圣不迷,胜轩辕襄野之游豫;万灵毕集,若夏禹涂山之会成。

昔周日之中天擅美,秦代之阿房著名,既烦费於徭役,复荒淫於性情。

岂与夫险不恃兮高不倾,嚣尘绝兮虚白生,光一人之息偃,历千载而弥远者,同日而言哉!

◇请长缨赋"以「愿得长缨,终期繁颈」为韵"

昔终军志蕴勇谋,辩能游说,愿陈炎汉之威武,远挫劲越之锐。

以谓嘉言是发,不假短兵之交;远略无俦,思得长缨以系。

乃言曰:「蠢尔越裳,僻在遐方,隔华夏之正朔,阙贡赋之典章。

遂欲持汉节,适蛮荒,得执缨以奉使,期系虏而来王。

既存乎功莫我大,奚辞於道阻且长?摧倔强於舌端,匪申北面之礼;曳葳蕤之首饰,将服南方之强。

」既而届彼绝域,於焉辨惑,以利害为纪纲,以礼义为组织,明其攻取之计,比以众寡之力。

越王於是俯而敬听,仰而失色,徒虑枭首之有期,惟惧束身而莫得。

乃解其椎髻,愿与华同。

献明珠翠羽之珍,曾无虚月;化断文身之俗,莫不向风。

谅约束以在始,故羁縻而有终。

原夫三寸之舌自骋,七擒之术作警,俾其气摄於胸,常恐兵在於颈。

听丝纶之命,已有惧心;受缧绁之时,敢不引领!是知缨之是持,功罔愆期。

锡王者之服章,礼以牵率;加越人以文冕,义在絷维。

斯则继陆贾之前功,乃立可俟也。

来尉佗於丹徼,非远莫致之,则知善於激劝,乃适我之愿。

词可纵横,故縻之以缨,则雕题、黑齿之类,孰不从风而行?◇日观赋"以「斜对杳冥,中宵见日」为韵"

泰岳东南,峰开一室,傍接天路,低临晓日。

隐埋玉兔,动霄汉之微明;晓报天鸡,越氛埃之迥出。

初其暝色葱茏,悬崖倚空,独出清虚之外,遥分莽苍之中。

隐雾犹白,经天渐红,披草树以灯乱,耀波涛而血融。

及夫林岭寒消,烟色变,星河寥落以初没,峰峦逦迤而徐见。

火动山顶,轮移水面,穿暗巢以飞镜,历幽窗而走电。

至若门宇萧条,霜空寥,晴开曙景,暖入残宵。

扬晶彩以,散芒角而飘飘,露洒文薄,风牵影摇。

观夫望极天涯,生从地表,扶若木之历历,出穷阴之杳杳。

万壑收暝,千岩送晓,消古砌之晴雪,动寒庭之宿鸟。

遥空冷滑,伤寸晷之难留;碧嶂,望孤光而渐小。

拔地生疾,腾空影斜,气乱山烧,光分水花。

绝壁孤危,觉灵海之津狭;炎辉咫尺,信长安之路赊。

既而背谷以徐来,圆灵之不碍,蒙水气以珠暗,露松阴璧碎。

霞色收锦,天风敛黛,披阙之斜视,豁天门而俯对。

依檐乍吐,威生齐鲁之间;过岭逾明,煦及草茅之内。

由是远挂寥落,高辞绝溟,万象煌而毕照,六龙天矫以无宁。

安得足蹋耸峭,手扶青冥,陈白昼之苦短,请阳乌之暂停。

◇瓦松赋

式观图籍,幽山穷野,闻卉木之名焉,考神农之尝者。

根茎可验,洪纤不舍,惟瓦松兮阙书,何昔人兮智寡?原其所托,高而又雅,抽形先寄於鹤楼,耸质更资於鸳瓦。

旖旎芬葩,含风接霞,既当春而吐叶,亦凌秋而点花。

异山苗之极秀,状涧松兮抽芽,高居壤ニ,匪杂泥沙。

向朝阳兮发秀,经夕露兮增华,常在危檐心必直,讵欲牵风影暂斜。

小大殊品,高卑异盼,离离兮若星榆之昭灼,煜煜兮疑石蒲之葱。

既乏栋梁之用,宁怯镌雕之变。

岂比桂夫山上,兰谷中,长幽隐兮销馥,为芬芳兮败丛。

奚若兹物之独茂,无忧患兮养蒙。

◇衡赋"以「同律量衡」为韵"

先王之欲齐政立信,平施执中,天下之利害攸同,则非衡无以达其志,非衡无以成其功。

故后代圣人,奉之而不坠,悬之而无穷,远必照乎庶物,近罔欺於厥躬。

少多之分著,彼我之情通,廉者不约,贪者不丰。

昭昭有礼殊之义,洋洋有乐和之风,乃以见权衡之德,器用之雄也。

观夫制形有象,称物以律,万万靡差,铢铢罔失,虽遇寡而必举,亦裒多而不溢。

倘有贾竖,怀虚背实,虽手巧而用售,终身平而贞吉。

节在不欺,德咸有一,用之则竭力於百战,舍之则甘心於三黜。

其昭明也,有景纬之文;其重坠也,有沈潜之质。

是以春秋仲而均之以法,日夜分而俾之无妄,体正居中,怀柔抱壮。

揣千钧之重,不赢其材;称万物之多,莫穷其量。

夫然则人亦有是,岂惟斯平?士为之物,官为之衡。

材之云多,虽然必重;文之不腆,虽语必轻。

非荣辱莫敢怨,得丧莫敢惊。

挺然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确乎不拔,孰敢议其屯亨?吾当禺禺视听,直心举措,岂能朵颐腾口如羹也。

◇衡诚悬赋"以「无敢欺以轻重」为韵"

衡之诚也,义在乎有孚;悬之审也,法贵其不渝。

先贤所以宏建作,智者所以通规模,俾人事之有准,在权衡之合符,端平可以揣金石,轻重可以分锱铢。

远取诸天,既齐七政;不私於物,亦象三无。

质因材而斯宣,文缀星而可览,临用详备而有诚,物情诈伪而何敢?比良工之度木,同藻镜之照胆。

故审其思者,为衡可持;端其事者,於物无欺。

以之忖刻舟,爰定共圭撮;以之明度量,不失其毫厘。

实同途於执政,将一体於有司,诚可大而可久,必念兹而在兹。

若乃懋迁有无,应用ㄩ里,万物禀原,百货资始。

苟执其均平,孰不我以?称物则合於圣人,有常乃比於君子。

至哉权衡!功与利并。

成天下之务,其利斯溥;为天下之式,其功不轻。

道在乎至要,理归乎至贞。

提握之间,而万人取则;寻尺之内,而九有致平。

岂不以作者之圣,述者之明,守而勿失,用之必行。

将度量而并设,与规矩而齐名。

抡材至精,多士无壅,以权衡拟升降,以中正为遵奉,当平施而不差,仰衡诚之义重。

◇驾幸宣辉门观试举人赋"以「君圣臣肃,精择多士」为韵。 有序"

藉於天田之岁也,洎正月,下明诏,及仲秋,萃贤良。

凡今才人,莫不麇至,他他籍籍,不可胜言。

於以躬亲,示纳人之献可也;为之加膳,示恤之以饫赐也。

既自渴贤不足,实为观国之光。

君举必书,敢赋其事。

惟天为大,则之者我君,有严有翼,乃武乃文,据天地之大宝,建社稷之元勋。

道不虚行,於从政乎何有?试可乃已,俾滥吹者区分。

於是移千官以就日,辟高阙以连,济济罄山林之士,峨峨列鹭之群。

且木以从绳则正,君以从谏则圣,广开替否之规,遂下昌言之命。

采彝伦,翘错薪,能官於是乎瘅恶,则哲自可以知人。

得孙宏为举首,趋倚相为史臣,俨端居於咫尺,恭大问以丝纶。

睿旨临,天威肃,咸怵惕之若厉,俱进退之维谷,将毕力於谟猷,乃竭诚於启沃。

帝载惟贞,垂范作程,有典有则,惟一惟精。

重席表其彰善,持衡所以贵平。

便便有司,能奉法而宣令;高高在位,更责实以循名。

观贤谓何?务於慎择。

或告之诫训,或旌之束帛。

日旰岂疲於端想,躬亲不患於胡获。

夫如是,王者无外,谁为方外之臣?野无遗贤,谁为在野之客?独有扣角劳歌,忧心孔多,仰天门以难叫,咏硕人之在阿。

则知代实须才,生此多士,惟贤非后不食,惟后非贤不理。

一技称最,徒仰惠堂之荣;三道登科,敢望太常之美。

傥连茹之终及,乃愿一申於知已也。

◇吴公子听乐观风赋"以「自郐以下无闻焉」为韵"

有东吴子,博识洽闻,欲观风於上国,期属意於南薰。

审乐声以殊志,将理化之可分,名藉藉以播物,意飘飘以凌。

聿来洙泗,当周之季,礼乐之化已亏,文武之音亦坠。

嗟蒙瞽之多逸,叹君臣之不自,阅邹鲁之儒书,独可称其乐器。

尔乃金石迭奏,匏革互起,主每齐於屈伸,客克谐於音旨。

宏慈爱於宽裕,展肃敬於廉耻,和风陶陶以感心,繁音洋洋以盈耳。

刚不怒兮稽其度,柔不慑兮得其理,虽曲度而屡绝,尚铿锵而未已。

政教则异,褒贬无愆,题深思於唐俗,称大风於齐篇。

察邶诗之不困,知郑祀之不延,释犹憾之南,愍黍离之东迁。

是皆清明光鉴,修短昭然,虽谓千祀,曾何闻焉?幸遇休明,沐兹至化,太和覃於夷狄,神功格於上下,五英、六茎之义,《咸池》《大章》之徒,与历代而共乐,非古有而今无。

且夫乐着太始,配天为大,实欲庶物之畅茂,非独五音之繁会。

故省乐之理,明乎否泰,方且乐於无声,又何假闻乎自郐?

◇泗滨浮磬赋"以「水中见石,可以为磬」为韵"

禹别九州,磬浮泗水,为下不昧,虽深可视。

或浮於,其滑如砥,含余音而未振,漱回流而增美。

日月其逝,水石相攻,形潜水府,律与天通。

值君子之深识,调圣人之大中,备六音以繁会,与四气而元同。

於以布圣理,於以宣王风,配以阊阖之位,应乎夷则之宫。

伊美石之潜处,隔清波而迭见,傥混众流,不逢顾盼。

讵辞泗水之滨,宁受徐方之荐,安可配黄锺而备清县乎?

洎大君之御寓,乃乘时而光宅,作乐以应天,象邦之成绩。

设业设ね,击石拊石,德音横於覆载,至理彰乎损益。

鸟兽以之率舞,祖考於焉来格,固宗庙之登用,岂泥沙之弃掷!夫人之度物,物无不可。

制礼作乐,实忘已以爱人;漾川济深,亦披沙而求我。

不以为碌碌,不以为琐琐,将使致中和,非以娱密坐。

述尧心之克让,岂郑声之兴祸?当其人之未知,确乎安卑。

无小无大,极幽而不隐;不击不考,含和而莫移,动符於有德,静合於无为。

不然者,何以别清浊於是,考存亡於斯,降天神,登地哉?夫和之至者乐,音之清者磬,天地之位辨,君臣之分定。

苟失是,邪以害直,忠若於佞,故君子之所以理躬,奸声不留於听"未见以字官韵"。

◇竹赋

总群籁以择音,历众材而简质,惟兹竹之珍劲,独怀贞而守一。

若洗文浓露,濯影华池,离离嘉实,冉冉纤枝。

含夕气而拖翠,照晨旭以舒猗,凌积霜而莫改,因虚心而不亏。

上横桂晖,下拂松盖,抗修茎於云表,脱轻花於霞外。

千仞未极其高,十围宁伸其大?既绝群以标杰,亦冠丛而称最,连星影而类珠,晚虹挂而犹带。

蒙密柔柯,布繁叶,白日朝映,素轮夜接。

色净潭深,影沉攒迭。

洎乎层阴结,长飚起,清征奏,鸣弦理。

金溢而未倾,玉山俨而犹峙,诋诃六籍,咀嚼三史,穷元熙之根柢,极天地之终始。

此乃至人胜集,七子碌碌,则安足齿。

故语其用也。

则五离十折,丝剖毫分,萦九华於纨扇,结双雉於簟文。

乍摇纨[B14A],时拂湘裙,掩凝铅之艳逸,笼流麝之氤氲。

若夫取象制仪,激商流雅,圆征有素,清亮非假。

信凤鸣之可习,实龙吟而可写,乃曲绝而和微,非韵高而调下。

岂知分光绮殿,散影华轩,淡霞之远色,沾雨露之余恩。

嘉庭树之蠲忿,桃李之无言,庶岁寒而无易,常耀节於梁园。

◇洞箫赋

南国之纪兮江水深,中[QCDJ]{木}兮天姥岑,试一望兮,见箫之差参。

碧凝其正色,白日出其重阴,每含和以自守,虽岁寒其莫侵。

於是乃使夫匠人,凌淼,入幽,攀重萝,阅丰┠,截成枝之龙质,拟衔花之凤鸟,作为洞箫,其声窈窕。

蒙瞽之士,纯精所至,尤澹澹兮无营,浩纷纷兮纵肆。

纤指敏手,随抑扬之虚满;曲折等分,任吹嘘而懿濞。

尔其为乐也,则罗稽诣而逸;其为苦也,则浏溧冽清而悴。

或会兑以相从,复淋漓而远被,有若层山抱空而晴烛,巨海涵虚而夕莅。

是以君子听之,载其平粹。

及乎弄玉既好,箫史亦出,登翠槛之巍峨,结红罗之婉蔚。

杨叶鲜吹,荷花浴日,对吟空阔之情,复感神仙之术。

若乃汉皇未跃,周勃护丧,哀笳左引,画た前张。

灵逶迤而就挽,思徘徊而永伤,凄其吻吭,谁非断肠?故若翔若止,心中定矣;若反若坠,不遗其类。

趣从容以向空,乍猗那以内,信大雅之纡直,绎兹声之开塞,匪天地兮同和,孰能与夫偕极?

◇白鹦鹉赋

稽圣人之遗文,懿珍禽之不一,彼善言之灵鸟,孕聪明以自逸。

苞火德之奇姿,诞金方之素质,匪含章以就殒,故远时而袭吉。

怜碧山之孤高,恃荣松之蔽密,传众音於清吹,凝白华於皎日。

由是既饮既啄,载留载飞,触网以摧羽,闭雕笼而见归。

岂不由蓄素姿以罹患,怀海阴而遂违,虽失群以伤指,亦顺人而可依。

登玉架,觇朱闱,苟安性以知乐,每求荣而自微。

雪肤皎,摈池鸥之光洁;霜毛莹净,夺轩鹤之清辉。

且其翔不忘止,居必任侧,莫厌传弄,岂惊抚拭?狎君子之光仪,远虞人之网弋,感珍念而矜眷,托恩驯以栖息。

而爱其丰姿冰华,全体玉色,匪彩之争妙,何众禽之比德?呼名自应,隔罗幔而飞来;教语半成,学美人之渐逼。

故对绮琴而倾听,上金屏而敛翼,蒙正平之翰藻,应司空之宠识。

夫元默者动之所求,洁素者默之攸尚,矧聪性以受绁,悲惠心之为亮。

抗幽意於霞表,羡高俦於海上,彼不材兮见留,此能言兮何妄?或曰:「物恶近以招累,理贵远而无凶,虽遁形以取美,独抱清而不从。

」岂知夫善生者托人以远害,能寿者辅德以自容,是以承君子之恩渥,独蒙幸以遭逢者也。

◇舞马赋"以「奏之天庭」为韵。 有序"

《书》曰:「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是知时贞而物应,德博则化光,故九有宅心,万方惟允。

我开元圣文神武皇帝陛下懋建皇极,不承宝命,扬五圣之耿光,安兆民於反侧。

功成道备,作乐崇德,上以殷荐祖宗,下以导达情性。

则有天马绝足,来从东道,出天庭而屡舞,仰皇心而载悦。

岂止绿错开图,分九畴於夏后,汗沟走血,服四夷於汉皇而已哉?野人沭浴圣造,与观盛德,敢述蹈舞之事而赋之。

皇帝叶天行,乘春候,张广乐而化通鬼神,征舞马而怀柔奔走。

尔其聆音却立,赴节腾凑,顾迟影而倾心,效长鸣而引ㄕ,徘徊振迅,类威凤之来仪;指顾倏忽,若腾犭爰之惊透。

眄钟鼓而载止,畅箫韶之九奏。

洎宛迹迟迟,汗血生姿,顺指不动,因心所之。

日照金羁,而晴光交映;风飘锦覆,而淑气相资。

顾以退而未即,将欲进而复疑。

绝节交衢,而大人相庆;赴曲齐列,而皇心则怡。

岂若檀溪水上,章台路前,尘埋玉勒,汗湿金鞭,竟空疲於力用,固无取於当年。

孰若矫足腾摧,婉柔姿而近日;惊身耸跃,娇逸态於钧天。

别有假象天星,因时降灵,双瞳夹镜而异质,两颧夹月而殊形。

出渥洼兮道已泰,历吴坂兮心匪宁,愿因百兽之相率,舞圣德於天庭。

◇舞马赋"以「奏之天庭」为韵"

渥洼之骏兮,逸群特秀;简伟之来兮,稀代是觏。

岂惮夫行地无疆,是美其承天之,弭雄心以顺轨,习率舞而初就,因大乐以逞状,随伶官而入奏。

乐彼皇道,上委折於一人;狎节广埸,下欢心於百兽。

饰金[A14E],顿红,类却略以凤态,终宛转而龙姿,或进寸而退尺,时左之而右之。

至如鼍鼓历考,龙笛昭宣,知执辔之有节,乃蹀足而争先,随曲变而貌无停趣,因矜顾而态有遗妍,既习之於规矩,或奉之以周旋。

迫而观焉,若桃花动而顺吹;远而察之,类电影倏而横天,固绝伦之妙有,岂众技之齐焉?我皇端拱无事,垂意至宁。

正声,以九变而合乐;逐逐良马,终万舞而在庭。

岂比夫汉皇取乐而同辔,鲁侯空牧而在?以今古而匹敌,何长短之相形?

◇汉文帝却千里马赋"以「清道乘舆,前警后跸」为韵"

皇天眷命兮炎汉斯兴,运锺三叶兮文德可称。

六龙整仪,贱纤英而不服;五驭饬驾,却良骏而不乘。

由是遐迩授首,蛮夷屈膝,梯山航海者望之如,纳赆贡珍者府无虚日。

别有吉良之种,渥洼之出,媲飞黄於轩宫,奄骅骝於周室。

历无草以入贡,涉流沙而效质,就御服以驯养,愿驱驰而警跸。

其体也广膺满腹,其目也拥后决前,眸点漆而镜朗,权应规而璧悬。

禀月精於地,法星象於天,鬣上朱明,沟中血走。

朝辞辫之俗,幕憩雕题之薮,惭专美於前,愧垂名於后。

及夫喷玉勒而沫素,鸣金珂而响清,指九重以献寿,勒百礼以效诚。

帝於是宣皇风,驰圣道,前贤斯鉴,古训斯考,嗟辙迹於穆王,想旅獒於召保,乃宣言曰:「朕法天以清净,法地以元虚,有典有则,不疾不徐。

梢星之旗,建於前步;彗云之旆,设於后车。

吉行三十而当息,良马千里而焉如。

尔以马为宝,我以德为舆。

与其授受之交丧,曷若干干而舍诸?」献马者乃默惭颜,低徊吊影,步迁延以眷眷,神寂寞而耿耿。

於是德日洽,祚惟永,俾来叶之嗣君,仰斯道以自警。

◇绘事后素赋"以「瑟彼玉瓒,黄流於中」为韵"

穆彼作绘,闻诸色工,增乎华谅以文为质,分乎像示非素不终。

惟绘也成文不乱,惟素也允执厥中。

盖以昭圣人微论,喻君子饰躬,岂分黑黄与苍赤,列山龙与华虫?已哉古人!以盼倩之姿,彰敦朴之俗。

知女得其礼,不专於舜华;士有其容,或同於冠玉。

虽言词为藻绘,威仪为朱绿,自可果行不回,持礼自勖。

亦犹布采者以质相从,为素者以绚相属。

借如叶公之绘飞蚪也。

蟠蜿腾骧,非素则其势不扬;汉氏之图明妃也,婵娟窈窕,非素则其容不彰。

是以间其文彩,布厥元黄,譬瀑布之界道,如沟塍之画疆。

然后五色成文,班简而不杂;遐方图物,赋鼎而可详。

且无文无质,其比如栉,何贵专一之琴瑟?不离不乱。

其间如伞,自同流中之圭瓒,既点缀而无遗,亦联绵而不断。

原夫染人献色,工人始谋,巧心方逞,濡翰方流,似刃地之无碍,疑茧绪之方抽。

入众色之中,自分文质;发群象之表,如别薰莸。

且殊受采之性,宁有夺朱之忧。

则知素之体也真,绘之色也侈,守厥贞白,杂乎丽靡。

理众惟寡,既以一而处多;守朴不雕,遂出此而入彼。

将黼黻而夺丽,匪组织之所拟。

别有彬彬向就,屑屑行诸,志惟厉乃,仁则依於,期霄汉之振拔,假词赋为蘧庐。

读孔圣之言,虽云由已;承卜商之问,终愧起予。

◇霓裳羽衣曲赋

霓裳绰约兮,羽衣蹁跹,高舞妙曲兮,似於群仙。

长[B14A]若缓而若急,雅音或断而或连,想奏禁城之里,如闻玉皇之前。

迎拍动容,缥缈而罗衣曳雾;含霜吐曲,响亮而德音彻天。

止有余态,动无遗妍。

昔开元皇帝以海内清平,天下丰足,思紫府瑶池之乐,制《霓裳羽衣》之曲。

夭夭而花貌呈妍,冉冉而鬟垂绿,金石锵锵而不杂,丝竹要妙而相续。

观夫降辇路,临广场,被羽衣,披霓裳,始逶迤而并进,终宛转以成行。

舞随节以[B14A]急,歌和气而韵长,退若游龙之乍婉,进如惊鸿之欲翔。

趋合规矩,步中圆方。

想其奏也,示安宁,尚敦朴。

明乐之雅正,辨乐之清浊,雅声发乎宫商,清音发乎征角。

似到蓬莱之殿,见舞仙童;如太乙之宫,忽闻帝乐。

尔乃若止若行,或疏或倾,进退合度,俯仰应声。

听之而雅正斯在,闻之而奸邪不生,天地为之交泰,日月为之贞明。

今我皇绍唐尧之业,继圣祖之德,制礼作乐,而和兆人,端拱垂衣,而朝万国。

於是陈广乐,宴群臣,郑卫之声是远,神仙之曲是亲。

雅音奏而合律,妙乐作而入神,变态而波回风转,顾步而飞霞新。

已矣哉!想曲罢而舞歇,当皇州而正春。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