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陈致雍"三"
◇龙卫军左厢诸指挥都军头故欧阳权谥议
右:窃以前件人夙处和风,时推骁将,屡行征伐,亟著勋劳。
爰自淮壤出师,滁城却敌,纵铁骑而从突,拔子戟以先登。
破阵云腾,畏威风靡。
稽其行状,先皇制命云「尔能前率骑兵,身先矢石,心坚效命,勇有可观」,岂不谓好力致勇乎?谨按《谥法》「好力致勇曰庄」。
其欧阳权伏请赐谥曰庄。
◇光山王延政谥议
光山王延政,昔者无诸旧壤,闽越分封,惟嗣承庆,基立为极。
洎乎末途弗讠惠,景祚中零,因怀顺轨之风,永感安宗之念。
加以敬恭事上,慎重寡言。
作牧鄱阳,民安其化。
举是美者,俱为谥焉。
谨按《谥法》「敬恭事上曰恭,安民法故曰定」。
请以「恭定」为谥。
◇蒋彦威谥议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右千牛卫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蒋彦威卒。
据状:「以云翼马军,教授卫兵,彦威し捍过众,骑射绝伦。
训练之方,申明有律。
」行状昭载,易名可称。
谨按《谥法》云:「治兵不迁曰简。
」谨议。
◇左宣威军使张于谥议
据行状,窃以于昔年参署戎府,总掌简要。
简稽士卒,规画军师。
干局理事,垂五十年,勤亦至矣。
其爵命有等,谅以名谥可加。
按《谥法》:「勤劳无私曰类。
」
◇奏议周进卿谥议
窃以易名赐谥,盖用收奖死亡将帅之勋。
其或入则常直禁中,扈跸著勤。
出斥候境土,捍寇致力。
星霜累岁,忠勇尽诚。
复有爵土可兼,名实相称者则与之。
周进卿附翼戎臣,策名环卫。
昔者惟以鞭弭随事,非因な鼓立功。
圣君柔远之恩,不循班例之选。
擢官亟奉再命,历职仅未四稔。
若使死之日班位可加,不谓生之时功行无取,而况即日专征者百辈,立功者无一人。
如此之流,何足褒与。
自今已后,在任未有勤诚,立身全无异行者,不合定谥。
◇再奉敕旨定周进卿谥
伏以顷者中原作梗,郡部多虞,进卿随戎车之徒,惠然向化。
舍鞭弭之役,从而策名。
荷禄骤列清朝,卫跸末施微效,以其违去丧乱,归慕圣朝,慎思远图,克保来裔。
按《谥法》「思虑不爽曰原」。
谨议。
◇洪府神武军左右亲从两指挥都虞候故孙汉遇谥议
藉父兄业,为将帅臣。
御其翊卫之师,宫陛尽肃。
总彼缇骑之任,王府克宁。
方驰乃能,适赴忠训。
言其永逝,用以易名。
汉遇立事,以勤敬不替。
按《谥法》「夙夜警事曰敬」。
谨议。
◇孙晟谥议
右:伏以孙晟蕴经济之才,有慎重之操。
守之以正固,润之以文辞。
事先朝居密近之地,登右辅称弼谐之任。
周历清显,蔼有闻望。
洎北寇侵轶,边郡惊骚。
於修德庇民之时,奉执谨乘轺之命。
闻其情专报主,动必应机。
班彪论中兴在汉,仲尼由大夫思鲁。
深践虎狼之国,竞全臣子之节。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爰考易名,宣旌尽瘁。
孙晟精於文学,达於政事,专以知物,多闻阙疑,岂不谓博物多见乎?为一介之使,奋不夺之节,见危致命,确乎不拔,岂不谓之忠乎?危身奉上曰忠,其孙晟请谥为忠。
◇常州防御使李守义谥议
窃以立谥之法,先王所以惩恶劝善也。
虽士有百行,考终之道,节一惠为名。
守义奋身戎行,位以勋立。
前后功行,岂无可书者。
今复详守义行状,任日有裨将秦铢,稔恶聚徒,怀害守义。
寻则俘擒之,云有向报之语,由神物幽附。
且守义薰旅训民,不能尽敷君惠,致来携叛。
职尔之由,未尝引咎责躬,而妄兴妖语。
孽由自作,神不可诬。
欲以此事归美於功,不曰疏乎?按《谥法》「好变动民曰躁,改曰踬。
」
◇鄂州副使前沂州刺史刘敬文谥议伏以君子重终。
先王有礼,既允启殡,请谥弗违。
敬文允处和门,夙驰戎略。
武昌贰君,勤劳於兹。
今也命殁有闻,爰加赠典,令善类也,不曰宜乎?按《谥法》「勤劳无私曰类」,刘敬文请谥曰类。
谨议。
◇德胜军节度使孙汉威相公谥议
窃以一作淮ヂ用兵,将统无略。
或始阵惧敌,或望风靡旗,或挫而受降,或穷而被执,以至祸难相继,疆土仍侵。
而汉威能严整御戎,精明出令,决胜有料,动算无遗。
戎师屡攻,城守不拔。
保全名节,集大功勋。
捍御多能,易谥堪奖。
按《谥法》「决壮胜强曰武,折冲御武曰毅。
」谥曰「武毅」。
谨议。
◇汀州刺史张延嗣谥议伏以昔者东瓯别部,临汀旧封,兵革遭罹,闾邑荡失。
俗方阜化,民仅息肩。
延嗣镇抚得宜,物土咸若。
嗟乎永逝,良用追恩。
按《谥法》「绥和来民曰德」。
改谥曰载。
◇故虔州节度使贾匡浩相公谥议
伏以策勋谥行,名实有伦。
善恶必书,褒贬斯在。
故龙武统军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贾匡浩,顷以程功积事,服勤有年。
国朝疏爵之初,人惟求旧。
洎剖符锡壤,休显亦多。
庐陵上饶,声化且著。
南康重镇,番禺连封。
五岭之南,惟王巨屏。
有溪洞犷民,昔尝恃险,窃聚妖凶。
匡浩控压蕃要,务去元恶。
致令滋蔓其徒,攻剽庐舍。
而匡浩受方面得寄,不曰徒然。
夫见义而动,所举必克。
匡浩执心寡断,何所述哉!按《谥法》「述义不克曰丁。
」贾匡浩曰丁。
谨议。
◇右千牛卫将军白福进谥议
伏以一昨中州阻兵,民庶迁荡。
福进持其部伍,靡所依归。
此不右招,彼何宁族。
来思之念,顺轨是图。
按《谥法》「深虑通远曰思」。
谨议。
◇太尉刘崇佑谥议
崇佑袭先公之爵,践华胄之封,而能禀受兵钤,精持戎律,居中宿卫,尽瘁勤王。
晋陵牧民,同安治郡。
未几满秩,咸著善声。
行状云:「为政之日,狱讼无挠,民人安。
」按《谥法》「勤恤仁隐曰德。
」岂不谓狱讼无挠乎?又曰:「宽众优足曰德,」岂不谓民人安乎?其刘崇佑请谥曰德。
谨议。
◇军使孙彦潜打球马坠死谥议孙彦潜少年以节概不群,雄豪独处,习兵家之法,有名父之风。
训士御戎,人皆禀令。
方立功业,是赖将臣。
忽伤衔橛之虞,遽痛垂堂之戒。
虽捐躯自效,而献命不忘。
谨按《谥法》「述义不克曰丁。
」◇再奉宣旨定孙彦潜谥
孙彦潜较艺武场,驰驱君所。
雄勇效力,谁曰不然。
昔鲁庄公及宋人战於乘邱,县贲父御,卜国为右。
马惊败绩,公欲罪其无勇,二人遂赴敌而死。
及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
」遂诔其赴敌之功以为谥。
今彦潜亡命奔驭,贻讥有司,与其赴敌而死不同。
若责其垂堂之训,又太过也。
臣请改以「武而不遂曰庄。
」
◇江西节度副使马希蕴谥议
伏以希蕴家甘启土,允胄袭封,率事圣朝,获宁来嗣。
往令藩任,连彼"阙一字"华支转之怀,副军是赖。
奄忽永逝,於焉增伤。
追远之期,易名可赠。
行状云:「长自绮纨,幼居禄位。
端庄慎密,似不能言,纵喜愠家人莫得而知之。
」按《谥云》「安心好靖曰夷。
」
◇海州兵马监押吴廷英谥议伏以吴廷英早列内班,颇闻干事。
洎升监护,亦克训齐。
对敌而不避锋芒,失律而莫谐功业。
遽从沦丧,宜劝将来。
执固诚坚,易名宜著。
按《谥法》「义勇不迁曰果。
」《大戴礼》曰:「犯之以卒而不惧,及置义而不迁。
」请谥曰果。
◇右骁卫大将军致仕故王令庄谥议
伏以王令庄尝事和门,颇探戎略,久司羽卫之职,晚分符竹之任。
始末不懈,民庶兴谣。
黄弥年,优游卒岁。
稽其往行,岂不谓之宽乐令终乎?按《谥法》「宽乐令终曰靖。
」请谥曰靖。
◇谏议张易谥议
张易抱耿介之性,韫刚直之风,宇量独高,识断明擅。
详状其行,昔岁国宗有北门之惊,而王师不振。
大臣献画,多所异同。
易抗辞而前,独屈群议。
宁难之略,潜合睿谋。
祗如面斥奸臣,不畏强御。
倾邪者见之而屏息,党锢者闻之而销声。
而又集谏议之书,极匡救之理,启迪圣览,规赞大猷。
忠鲠之怀,风节恒峻。
议名之状,一惠为谥。
谨按《谥法》「直道不挠曰正。
」
◇右领军卫将军谭汉钅番谥议伏以汉钅番以其少年乡曲有誉,顷遭世否,蕴有成谋,载执干戈,散招逋叛,保故土,营卫属城。
勋伐因彼有称,爵位爰兹而陟。
按《谥法》「安民立政曰成。
」汉钅番戍守之民,竞於乱而故土不迁,岂不谓安民立政乎?请谥曰成。
谨议。
◇谏议大夫江文蔚谥议
文蔚昔者持虑之日,对伏弹事,廷劾宰相。
刚直之性,无所顾惮。
秉心一德,中立不回。
按《谥法》「一德不懈曰简」。
◇太弟少傅李匡明谥议
伏以先王论德行以为谥,稽其往者,慎终有称。
既启殡而有期,谅美名而可易。
太弟少傅李匡明,袭爵承家,匪躬立事。
爰自紫垣演诰,润色皇猷。
乌府提纲,申明庶狱。
同安理郡,惠政以成。
林林之中,清风久著。
而又攻棋善翰,知音审声。
执射而容体有仪,饮酒而程度不惑。
学通周问,尤多能矣。
谨按《谥法》「博闻多能曰献」。
李匡明请谥曰献。
◇保义军节度使锺承谥议
伏以锺承寇邓名家,褚窦洪族,连戚里之贵,开爵邑之封。
扬历清途,周旋峻秩。
再处方州之任,寻统下濑之师。
能保和柔,奄至沦谢。
稽诸往行,以议易名。
谨按《谥法》「和柔居中曰懿」。
谨议。
◇司空严续谥议
据考功列到行状云:嗣承庆基,有象贤之德。
中正不倚,秉心罔渝。
祗如再践钧枢,两迎鲁馆,富贵绝骄矜之色,始终无险陂之心。
又以道著弥纶,功扶翼戴。
荷先朝之顾命,赞登极之法仪。
百度惟贞,四方是则。
再稽前烈,敢忘至公。
谨按《谥法》「和柔居中曰懿」。
◇右千牛卫将军王再兴谥议
伏以再兴经践岁纪,序为将臣。
昔尝总翊卫之权,居右广之职。
戎律既秉,谋诚岂无。
然而偃师中府,谢病终老。
勋伐未著,爵位虚崇。
命数弥加,谥名宜赐。
窃寻其家状,顷自洛京,仗义南渡。
择主而事,思虑不违。
按《谥法》「通不爽愿曰思」。
谨议。
◇右卫使司空李承祚谥议伏以启殡纳柩,日月有期。
谥行易名,始终期著。
具衔李承祚,承家将种,勋德有称。
谨为人,忠勤立事。
洎司武候,夙夜警巡。
奸盗克歼,市廛无挠。
考状昭载,名实有伦。
按《谥法》「夙兴警事曰敬」。
李承祚请谥曰敬。
谨议。
◇龙卫军使司空刘崇禧谥议
夫名实有伦,在乎素履。
考功无籍,莫得而书。
今据故吏裴洪隐纪其行事,有司质凤为谥。
惟崇禧一昨受推毂之命,师次淮阴,终於王事,服勤死众,总於弗忘,是谓夙夜就事,受命不迁曰敬。
刘崇禧请谥曰敬,谨议。
◇太尉王建谥议
故具衔王建卒,尚书省考功录到行状,其人顷因寇乱,起青徐部,入魏梁师。
干宁中,与其徒葛舟来侵寿,垒无阵,北争奔,涉溺者万计。
建独得数骑,临水势蹙,於是下马地斗,剑戟相搏,奋有余勇,人莫之。
俄而免胄请执,献命我师。
爰从委质,亟立前勋。
擒李遇於宣城,逐王茂章於淝水。
攻无锡,走越寇,建有功也。
出剌郡,吏民无挠,疆邮以宁,偃师多年,悬车卒岁,黄弥寿,忠亮惟坚。
按《谥法》「克敌勤民曰桓」。
◇左威卫大将军琅琊太尉侍中王府君墓志铭"并序"
公讳继勋,字绍元,琅琊临沂人,因家为泉州晋江人也。
其先自秦汉至隋唐,累世名德,冠冕蝉联不绝,国史家牒,莫不详焉。
故所谓仁人之利,本枝百世,昭穆无穷。
若夫离翦佐时宁乱,定功於前,浑祥辅主济民,垂名於后。
归刀示信,誓水指期。
或辟王肇基,宏大功业,近则我祖有之也。
别宗因地,始封闽王,讳审知,族人尊之,是为太祖。
四世之亲,因之追赠。
故桂州阳朔县令赠司徒讳玉,公之高祖也。
司空赠太师中书令讳恁,曾祖也。
守泉州刺史赠侍中追谥武肃讳审わ,皇父也。
福建管内三司发运副使检校司徒赠太尉讳延祯,皇考也。
崇国太夫人宋氏,妣也。
公大昴炳灵,祥麟叶趾。
弱龄袭爵,寅亮秉躬。
我显祖光宅闽区,功格东表。
汉封三越,奕世重熙。
修职贡方,不替献命。
中间赤符未集,作帝自娱。
维彼哲人,振振公族。
矧复闽[A17M]残孽,乘衅肆凶。
公能刻日指期,对天永誓。
果见克歼猾竖,大刷耻雠。
再造邦家,疏爵崇命。
英荡华路,鸾铃飞镳。
加服九章,践登二事。
高阳旧里,繁盛昔时。
行部晋安,遗爱木泯。
保大四年,谕顺之理,稽筮迁之征,窦融适变而动,公臆断有焉。
帝嘉其诚,允答高秩,拜侍中,加特进,赐推忠效节奉圣功臣,食邑三千户,戴蝉珥貂,入侍帝闼,功冠群后,位隆鼎司。
五年,领池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守池州刺史。
秩满,考成绩之状,居奏课之最,再命陟庸,不替厥位。
七年,崇国太夫人奔问至,自伤行役,版舆阙奉,陟屺增望,敬劳永思。
忽焉哀惊,迨将绝息。
羸病扶杖,允莫能兴。
万石君纯行笃孝,人皆亻疑伦焉。
卒哭告,金革从权。
起复视事,共治七载。
宜民宜人,无怨无恶。
惠政诞洽,庶绩咸熙,朝拜左威卫大将军,屯守期门,率厉士校。
玉颜鉴物,温言煦春。
遇士大夫有礼,与小人有恩。
器度豁然,贵而不佚。
兼以书善楷妙,经诰墨迹,余暇手写。
好学不倦,为善是称。
招礼耆儒,宏广经义。
通方之训,隆诸子弟。
堂构斯盛,由公负荷。
有此之贤,如此之亲。
呜呼!天不遗,哲人其萎。
享年四十有五,以保大十四年七月十二日,薨於京师崇礼坊私第正寝。
皇上抚几增悼,废朝三日,诏鸿胪护葬司仪礼赙加等。
启殡右卫上将军,谥曰「敬」,礼也。
以其年八月二十五日,葬江宁县安德乡安宜里。
往日卜於此乡先夫人青陵原合,礼也。
呜呼!祖庭撤奠,迁柩属绋。
素旒委以曳轸,云た翼而蔽骖。
笳鼓悲鸣,霜风惨冽。
世嗣号而踊绝,虞歌挽以萦纡。
呜呼!既葬皇皇,求而不见。
亲宾拜以复土,舆仗回而下冈。
微阳疏林,归轩空荩。
公娶清河郡夫人崔氏,旧朝相国允族孙女也。
秀发景胄,训承大家。
曹谢贤才,维则是效。
裴王宗族,作嫔可偕。
不幸先公而亡。
继室荥阳郡夫人郑氏,往岁名推贤淑,翼赞宫闱。
玉度有辉,兰仪诞茂。
作俪於王,公从夫爵。
礼也。
长男传嗣,池州中军使,显居右职,是司鼓な。
秉同律以听军声,陈旌旗以鞠师旅。
在昔宣任,今为具臣。
仁孝之行,天诱其衷。
端已厉俗,勤节苦学。
寡欲无玩,瑰玮奇才。
或以德进,而必待举。
次男曰传宪;次男曰传勖;并冠而未仕。
就贤亲师,进德修业。
吾门以大,其在兹乎?有女二人,长有适人为妇之端,次以少未笄。
既丧父天,殆无所怙。
箴管右佩,婉惠其仪。
致雍昔与严助同乡,入见诸任在列。
仰觌亮迹,合纪殊庸。
拂琬玉以增悲,愧铭颂之陋略。
辞曰:
惟闽有雄,冠彼百越。
皇皇我祖,昭昭丕烈。
景胄流芳,维公则哲。
袭爵溺龄,守命邦节。
伊昔故土,猾竖肆逆。
放弑我君,盗据我国。
世祚中零,厥心否塞。
潜运神谋,入翦凶慝。
泉山纡盘,秀山高峙。
大荒东流,禹迹攸纪。
带海一隅,膏壤千里。
畴昔赏功,作牧於此。
崇徽九命,践登三事。
戴珥貂蝉,帝闼入侍。
守郡池阳,风化大治。
两地甘棠,犹咏蔽芾。
执亲之丧,杖寝在庐。
汉文权制,墨外除。
权从金革,起剖虎符。
期门总旅,警卫宸居。
学业优备,文武不坠。
分袂藏书,永锡来嗣。
师礼耆儒,论道说义。
阶轩柱楹,墨迹犹记。
伟哉君子,威仪堂堂。
蝉冕照面,玉颜生光。
兰郁茂,高风陨霜。
缅邈不见,人怀永伤。
元堂一闭兮冥寞幽魂,江边古路兮原头新坟。
青林松柏兮他年子孙,碑存荒草兮伤嗟哲人。
◇唐故金华大师正和先生刘君碑铭"并序"
先生讳日新,字继平,闽侯官人也。
显考讳极,本朝将作少监端州刺史。
妣颖川夫人陈氏。
先生初年诵诗读书,对客答义。
佩Δ独立,岐嶷不群。
七岁举童子擢第,释褐授京兆府文学。
执简对簿,吏情若萦。
振衣弹冠,真趣自逸。
在昔避狄出雒,由道涉淮。
桑野挂书,却公府之辟。
浮提记柱史之文,出仁义室庐。
栖神世表,脱衣冠桎梏。
蠲累尘缨,受师於问政先生聂君,即天柱元同先生闽邱君门人也。
绝其私亲,道门如其宗焉。
先生禀太素五神之教,内府孔明。
稽玉帛大历之符,前修可契。
器宇外朗,襟灵内融。
虽因文为世华,许谁雕伪。
纵使迹在人事,俗自喧浮,尔乃释滞升虚,句绝元而自牧。
澄源返照,欲勿我生。
谓五味口爽,撤桉贬羞。
一簋岁暮,终身晏如。
亦何必翦薤肠消,咽金尸腐者哉?保大十一年夏仲月二十三日,晨起命易衽席,并几杖履迁於正寝。
凡附身者一一陈之,然后秉盥洗漱,理断爪,胜衣摄袂,湛然肃容。
展绕露坛,峻降延阁,降屈屡拜,如有祷请。
即日终於金陵紫极宫,寿七十有六。
毁缀则屈身若恒,淹袭而颜色不变。
然蝉蜕,宛尔形留。
皇上抚几移时,增悼永伤。
乃命有司给丧事,内臣护丧,加礼也。
储后亲王,钦顺元祖,敬接羽人,恒於话言,多所师仰。
中朝元辅,旧齿名贤,冲素见交,轨迹相结。
天不遗,人怀永伤。
空怀鹤吊之风,莫问凫飞之路。
门人捧持遗舄,缅慕彼苍。
临谷难追,飞筠已远。
以其年六月十二日,归灵於方山,隐晦解脱,恍惚其中。
绵绵常存,天地长永。
铭曰:
微妙之教,立道为名。
精思间奥,勤行轨程。
犹龙难状,扣寂无声。
夫子务进,阶渐而成。
爱尚文章,襟抱质素。
淆混人事,心节坚固。
五味口爽,一簋岁暮。
食气者神,户枢不蠹。
养志养神,寿考惟宁。
明明理命,寂寂潜龄。
元驾一解,飞行不停。
谁期汗漫,我出青冥。
金陵之乡,方山之阳。
葛仙泽薮,宝华宫房。
解节何往,归形斯藏。
松乔鹤老,万古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