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第09部 卷八百六十九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09部 卷八百六十九 董诰等 纂修

◎刘端

端,吴天十三年为兴元军观察巡官,检校尚书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

◇重修北岳庙碑

"上阙"明覆载以称功。

浩淼百川,峻テ五岳。

显阴阳而自异,呈动静以为征。

莫不隐灵,彰圣化。

欲见而非见,示威而不威。

福善祸淫,有今古无差之理。

聪明正直,岂鸿纤偏照"阙"妙难穷之迹,蕴幽元罕测之基。

昭然怃然,哿矣大矣。

驱至道而牢笼万汇,启范围而埏埴群伦。

敬之远之,寒暑不愆於四序。

恭也礼也,扎瘥"阙一字"适於千门。

况"阙"还当夏氏之兴,且特修王母之祠,未尽善也。

迥致高之祭,胡可比焉。

岂若恒岳霞峰,安天迭庙,镇抚尧分之所,辑宁禹别之方。

"阙一字"气匀铺壮"阙二字"势巍巍,藏云龙而均风雨。

如生肃肃,将鱼水而睦君臣。

远迩垂恩,公私布惠。

解济黔黎之苦,能蠲皇阙之忧。

魑魅亡魂,奸回缩ㄕ。

怖盘"阙一字"黄钺逃粉碎"阙"春秋若兴五侯恳荐於蘩。

黍稷非馨,唯於飨德。

备盾咸有,但以依人。

伏又河朔名区,海西乐土。

虽寡鱼盐之利,尤多耕织之资。

密迩并燕,绝六狄七戎之"阙一字"。

交居赵魏,招"阙"境是诸华之则,三军为百代之规。

整顿朝纲,独立功臣之贵。

平除国难,孤标取乱之勋。

况大唐二十余帝干坤,三百年间社稷。

龙鱼数见,"阙二字"频生声振"阙"万方之礼乐无双。

尧舜芳猷,既参差於窃比。

商周政柄,徒О於扬名。

宇宙升平,烟尘帖泰。

宸恩於草木,锺睿泽於嫠。

属以失味"阙二字"轻漂舟楫"阙"。

玉辂东西,岂为春之故。

银钩南北,唯论秋煞之因。

荏苒九州,依稀六国。

运偶二三之变,时遭百六之艰。

伏以"阙"归於神授,英通尽出於天生。

昴宿光芒,契叶贤王之瑞。

金精照灼,潜符霸主之征。

执礼宏仁,廉刑薄敛。

遍沐怡颜之贶,"阙一字"遵难犯之威。

"阙"彰形影於冰壶。

不意小瑕,留心大节。

赛桓文之令望,超周召之嘉音。

谋始要终,理烦去惑。

皎洁三秋之月,泓澄万顷之波。

而又世袭"阙"五孝从五帝而至如今。

加以武库规绳,儒门纲纪。

著述五兵之策,研精万卷之书。

稼穑偏知,但见启期之乐。

刑罚独断,旋除庶女之风。

恻隐肥家,忠贞活国。

勋"阙"大展谟谋,深行理治。

每设补天之术,恒修缩地之方。

由是访沉沦,求疾瘼,崇佛理,重神明。

废置伽蓝,总就增修之命。

倾颓廨宇,俱当造化之功。

"阙一字"岳庙以天宝"阙"洎乎舜历频移,秦正屡改。

将新旧而分巧拙,方彼此而日古今。

属以山粢欹倾,丹楹朽腐。

只取於素来基址,特兴於此际规模。

遂命押衙充都"阙一字"修造使检校工"阙"畚局藉罄竭於心匠,惟臻至於忠勤。

百役子来,三时农隙。

选攘甍於异木,诠柱石於幽岩。

杞梓鸾,琉璃鸳瓦。

想楚宫之枉设,夸汉殿以虚词。

斤斧奇能"阙一字"偶"阙"。

长鬣千千,似禀衔枚之命。

万万,疑闻耸辔之声。

福寿要津,神会府。

阆苑宣瑶林之茂,银扉冲朱槛而开。

未既十旬,其庸一旅。

劳而不怨,告厥成功。

实为阴"阙"嶝凌空展梯"阙二字"莫达。

清波忽泛,浮梁栋以旋来。

黯黯坤元,踊一攒之胜概。

明明星纪,联百雉之清虚。

佛土装严,犹亏凤髓。

蓬瀛景致,只欠鳌头。

丰省亡机疾"阙"北讨南征。

盖"阙二字"神之助,人安俗阜,深凭阴德之功。

而又巨夏多艰,中原尽蠢。

大厉久离於四表,太平永在於三州。

"阙"绝"阙一字"图贻厥孙谋,宏宣祖业。

社稷类金汤之固,山河齐日月之荣。

端负笈微人,食鱼末客。

少琢磨於焉学,深"阙二字"於斯文。

谬历烟霞,鬼"阙"异披砂。

"阙二字"拾芥,有儒毫而稽颡。

无香桂以甘心,进思尽忠。

煦育之"阙"荒芜冀"阙一字"宠命。

叙虚襟而宁极,修实录以何穷。

但以阙如,诚非作者。

虽乖雅颂,辄纵赓歌。

"阙"

国泰密"阙一字",年丰。

一人肃敬,八表钦崇。

诸神际会,阖境和同。

公私唯孝,左右纯忠。

威降巨,力制群戎。

宝装庙宇,山是屏风。

"其一"

精韦建造,巧竭元微。

高攒"阙",系日光晖。

龙虚喷,师从兵围。

前坛后菀,左骖右。

尊卑森森,去就依依。

俄兴木铎,待整玑。

"其二"

匡时舟楫,间代公侯。

洪桥架海,皓月当秋。

恢宏至道,以"阙"巍巍清庙,岌岌危楼。

家财已捧,制置增修。

行藏实录,今古难俦。

"其三"

名超八凯,鉴若三辰。

忠贞辅国,礼乐亲邻。

始终霸道,左右贤臣。

一方受煦,万物逢春。

"阙"奉命,文不惊人。

微书盛事,永载贞珉。

"其四"

◎萧振

振,吴天时人。

◇修黄陵庙记

岁在单阏,律应蕤宾。

太尉中书令楚王重修二妃庙於洞庭岸,所以酬灵感而答前愿也。

在昔有鳏侧陋,将宏试可之功。

降观刑,始协嫔于之德。

於是化流妫,德洽尧闻。

冈矜帝子之尊,尽执家人之礼。

洎南巡不返,北渚俱来。

莫追龙驭之踪,空见象耕之所。

违天有恨,甘委骨於重泉。

同穴无期,分捐躯於积水。

芳流旧俗,德被遗黎。

焕庙貌於千秋,俪精灵於二圣。

魂归紫府,想从西母之游。

迹瘗黄陵,犹锡斯民之福。

有祈皆应,无感不通。

权水旱於乡关,运惨舒於生植。

吞刀吐火,越巫而但骋蹁跹。

桂酒椒樽,楚老而犹通。

我太尉中书令楚王抚戎多暇,访古遗踪,敬神而远之,非鬼不祭也。

以二妃庙基颓毁,栋宇倾摧。

荆榛翳荟於轩墀,苔藓斓ょ於像设。

灵踪未泯,宁无步袜之尘。

祀事不严,亦系褰帷之政。

乃命鲁工削墨,郢匠运斤。

初洞启於崇扉,忽鸟翔於峻宇。

亏墁云布,畚锸星罗。

在三农而不妨,虽一日而必葺。

兰椽栉比,桂柱飞。

梁间之くぐ不收,檐际之鸳鸯欲起。

黛眉斯敛,若含黄屋之愁。

绣脸如生,将下翠筠之泪。

始者欲为经度,尽自内财。

仍奏皇明,请崇徽号。

奉唐景帝天五年六月十有四日敕旨,以黄陵祠,封懿节庙。

窃以世遥三古,事远重华。

褒扬必在於正人,宠数方加於异代。

故可使穷泉发耀,贞魄有归。

非至德何以通神明,非至灵何以感直气。

厥功既就,盛德将书。

镌铭永托於他山,悠久便同於元造。

宜求彩笔,以述芳词。

振迹忝前旌,名微候馆。

仰承严命,俯扣庸音。

无陆氏之患多,有景纯之未寤。

它年岸上,应知杜预之功。

今日江边,且愧曹娥之作。

◇重修三闾庙记

噫!楚怀失道,远君子而近小人。

靳尚谗言,兴浮而蔽白日。

子也含冤靡诉,抱直无归。

叩阍而天且何言,去国而人皆不吊。

徘徊泽畔,憔江滨。

吟贝锦以空悲,佩崇兰而自喻。

云装羽驾,东皇君忽尔来游。

敛衽端蓍,郑詹尹於焉靡说。

怀忠履洁,忧国爱君。

惊禽而徒欲绕枝,弃妇而岂忘回首。

离骚咏尽,不回时主之心。

灵琐长辞,竟葬江鱼之腹。

救溺之兰桡竞逐,招魂之角黍争投。

浸为午日之风,播作三闾之事。

式瞻遗庙,尚岿崇基。

绵岁月以斯多,黯精灵而未歇。

然即金铺零落,兰寮摧颓。

蜗涎全染於杏梁,虫蠹半穿於桂柱。

苔生玉座,尘压珠帘。

蓬蒿渐蔽於轩楹,风雨垂侵於像设。

我太尉中书令楚王,道惟济物,德必神通。

思阙政而感修,想忠魂而有感。

况灵符祷请,事著聪明。

能资上相之兵威,克靖二凶之气。

遂得拜章上请,疏爵遥封。

爰旌感应之功,是锡昭灵之号。

相府乃减净财於厚禄,模大壮於遗祠。

规圆矩方,上栋下宇。

华榱锦簇,将日曜而月辉。

彩槛带萦,或龙盘而兽走。

飞檐鸟企,瑶砌砥平。

灵官与鬼将争趋,海若共波神并侍。

阴风暝起,应朝泽国之灵,落月春深,但哭巴山之鸟。

前依积水,迥压高丘。

占形胜於一隅,奠馨香於万古。

其或征人辍棹,归客凭轩。

当洞庭木落之初,是枉渚波生之后。

千声鼓,犹传濯足之歌。

一纸沉书,曾吊怀沙之恨。

风急始知於草劲,火炎方辨於玉贞。

当时之瓦釜虽鸣,异代之桐忽及。

况重新庙貌,光被纶言。

固可以大刷幽灵,全摅愤气。

想直躬而若在,披遗像以如生。

爰终结构之功,欲纪经营之迹。

岂期严命,猥及下寮。

振道愧谭宾,名参霸府。

居唯代舍,归来敢叹於无鱼。

地实长沙,日晚谁惊於有。

从军稍暇,访古多怀。

正吟招屈之辞,忽捧受辛之旨。

勒他山之翠炎,序有土之殊功。

风声永播於无穷,追琢便期於不朽。

何人读罢,起三十里之沉思。

今日斐然,惭二百年之述作。

直书盛迹,用告将来。

◎顿金

金,吴顺义时人。

◇仰山加封记中书门下牒,先据袁州刺史王安状申,伏以当州名山古迹,南仰灵祠。

拟巨岳以齐高,耸群峰而迥出。

福流一郡,威播四方。

凡有启祈,无不响应。

顷以本州郭内,频遭灾火,人户不安,苗稼亢阳,泉源涸竭。

遂虔诚祷祝,专诣殿堂。

乞火烛顿销,人心宁帖。

及希降於雨,遂许具状申闻。

伏见此庙七郎,先朝天十一年内封感胜侯礼部尚书,九郎封司农少卿。

既灵异以昭彰,宜迁崇於爵秩。

伏乞特加封赠,庶助境疆。

冀祈雨顺风调,永保鸿图帝业。

伏候指挥者,奉敕。

民为神主,神乃民宗。

苟有昭彰,谅宜封赠。

袁州仰山庙,宅於万仞,奠彼一方。

秉聪明正直之风,纳黍稷馨香之荐。

无所不应,有感则通。

矧乃本州,列其灵。

乞加旌奖,以福蒸黎。

赠礼部尚书感胜侯萧某宜加赠尚书右仆射,仍进封广惠公,赠司农少卿萧某宜加赠工部尚书,仍封昭灵侯。

其所赠公侯,仍下所司,准令咸制造冠裳等给赐。

牒至准敕故牒,顺义五年十一月三日记。

◎陆元浩

元浩,吴太和时人。

◇仙居洞永安禅院记

述曰:尧舜为君,仁化唯该於域内。

周孔设教,辄仪但备於寰中。

尚乃千古从风,百王禀敬。

而况释氏兴世,妙用难思。

慈悲遍洽於含生,行愿广宏於沙劫。

智即权实,相显有无。

运六舟而横截四流,严万德而高超三界。

於五险空聚示一大事因缘,由是多子塔前,迦叶授无法之法。

震涅国内,达摩传非心之心。

印印相承,灯灯不绝。

咸归实际,运照无穷。

祖宗之源派既分,解脱之法门永辟。

厥有特禀异气,别包粹灵。

生法王家,为如来子。

当后五百岁绍彼元风者,则惠从长老其人也。

师生缘漳水,允嗣夹山。

早获衣珠,游泳而安闲若海。

已收髻宝,卷舒而自在如云。

两入五台,再游三楚。

顾巨庐之名岳,实释道之所依。

翘心於五老峰前,驻迹於大孤山侧。

永安院者,唐干宁中高僧如义卜焉。

结茆单楼,屡更寒燠。

尝有庞眉之叟,不知何许而来。

四望岩峦,三兴嘉叹。

曰「斯之胜地,后必聚徒」。

义公省自道孤,乃让邻德。

甲戌岁,遂往执袂付院,传券检田。

此则拥锡而来,彼则挈瓶而去。

仙居禅宇,自是聿兴。

参学之流,远迩辐凑。

鄙其旧制,易创新基。

芟辟荒芜,缔建精舍。

彼茆茨之陋,俨其鸳瓦之容。

回廊掩正殿香厨,虚槛枕法堂僧室。

洞源深处,楼台而屹若仙宫。

雾开时,境界而迥殊人世。

布露不唯於心匠,土木悉自於躬亲。

师又运四无量心,行四摄法事。

以诗礼而接儒俗,以衣食而求孤恂。

来者安之,终者葬之。

其问羁旅书生,咸成事业。

告行之日,复遗资粮。

登禄仕者甚多,荣朱紫者不一。

施食施法,为渚为洲。

枯木寒灰,外形骸而是幻。

碧潭秋月,指影象以非真。

所坐道场,别承灵贶。

托嘉言於物象,寄妙旨於筌蹄。

其远则迅雷疾风,其致则浑金璞玉。

而又体其庄老,会彼元真。

恢欲投机,啐啄相应。

所谓得语言三昧,获无碍辩才。

三界寒暄,唯一布毳。

二纪林麓,不适人烟。

洎大吴大和三年岁次辛卯,江州资福禅院阙下尊宿宏持,时节度使德化王敬奉释门,兴隆遗教,仰师法眼,思挹真风。

既多景慕之心,乃切请迎之志,遂遣左排衙使江鼎动持书达命。

师性便泉石,不乐城隍。

抗彼使人,未从嘉召。

以至对函数四,俯仰旬余。

下风之礼既坚,开士之情寻允。

到日列阖郭缁俗,备幡盖威仪,如自雪山,迎归舍卫。

亲王降驾,人天共瞻。

复陈香积之筵,以庆醍醐之说。

洪钟任扣,响应随机。

王深味元津,愈生珍敬。

由是法轮宏敞,真范高传。

契王侯匡护之心,赖龙象诞生之德。

郁兴旧院,仍改额为「悟空」。

师虽处ㄩ,终思岩穴。

约与猿鸟相狎,毕此浮生。

指期故庐,禺俟回锡矣。

弟子恒迷宽路,靡究真空。

久居旷野稠林,杳隔菩提彼岸。

虽逢善友,难求冈象之珠。

纵遇医王,莫味阿伽也药。

唯当敬奉随顺,亲近善知识而已。

幸居幕职,每接慈颜。

不度短材,爰述斯记。

庶使名山胜概,永载贞珉而不朽。

其本院所有山林界至,及买置常住新旧田园物业,并具土名界段碑阴,冀於他时,免有侵越。

时大和四年岁次壬辰八月己酉朔六日庚戌题。

◎欧阳熙

熙,吴天祚二年官武昌县尉。

◇洪州云盖山龙寿院光化大师宝录碑铭大师俗姓刘氏,法讳怀溢。

本无诸倚郭闽县人也,即巨唐相国彭城刘公瞻之次子也。

童年慕道,不习儒宗。

时龆龀之岁,厥父携同诣京师,固辞弗往。

渐登九岁,俄自发心。

弃捐俗务,投立磨山普资院杜禅师门下,求为弟子,愿侍巾瓶。

禅师立性孤僻,抱直严难,未许升堂,不容入室。

且坚苦节,每励劳形。

涉历年华,经逾炎冷。

身齐槁木,心类寒灰。

一自入山,久淹出谷。

十年精"阙一字",午夜志疲。

师长念及功勤,知为志器。

於年十九,方为落披"阙一字"结束法衣,遣求和合。

恭承严旨,高别林泉。

星夜登途,望风取路。

遥山独步,峻岭孤征。

时往日来,俄之中岳会善寺琉璃坛,欣逢法侣,敕启霜坛。

大扇律风,高悬戒月。

夙缘谐偶,曩善冥符。

不上牛车,便探衣宝。

并三衣而为一衲,弃五事而整一盂。

松下冢间,行头也行。

虽行是行,参问匪忘。

遍历遐方,访寻知识。

无道场不逢古德,有请皆遇宗师。

其奈不凑元机,情源拥塞,如渠聚土。

状棘当衢,须议芟。

终期决抉,而力乃直抛衡岳,专灌溪。

函杖而誓扣元关,抠衣而立融阶雪。

沣源和尚一观奇特,许厕门墙,久而弥芳,渐升堂室。

况乎居犹学地,道未博通。

仍於异时,侍立左右。

和尚演於法颂云,五蕴山中古佛堂,毗卢昼夜放圆光。

大师才聆妙说,顿入清凉。

悟即刹那,迷流沙劫。

一言契合,万虑情亡。

豁若云开,皎同月朗。

既除疑滞,不慕游方。

袭传灯,嗣何宗祢。

即曹溪六祖付法让大师,让大师授马祖,马祖传百丈,百丈分黄檗,黄之林际。

得林际密旨者,惟灌溪焉。

入灌溪室,续焰挑灯者谁?即云盖大师矣。

大师然以元天月白,觉海波清。

真灯未烛於祖堂,雷振停开於蛰户。

维广明初之上都,值黄戎犯阙。

僖宗皇帝驾幸三峰,暂避狂徒。

敕选十员禅律经论诗赋文章大德,驾前供奉。

和尚禅宗一位也,敕赐福田禅师。

止三峰,再赐大自在禅师。

尔后狼烟息,草孽停争。

时属太平,寰宇宁静。

光宅四海,庆洽万邦。

特轸睿毫,更于岁号。

为光化元年,实谓山呼海蹈,舜日尧云。

百辟称庆於龙廷,三宝承欢於帝泽。

悉衔雨露,亟被沾濡。

和尚特光化大师,仍颁命服。

禅袍改为椹色,简诰迥锡皇恩。

旋闻海晏河清,远播民舒物泰。

銮驾将回於万乘,宝位却复於九重。

帝绩丕昌,龟图鳌负。

皇帝升於大内,庆叶千灵。

金鸡才树於琅,瑞渥旁流於遐迩。

遂抽御椠,挥当玉之前。

茂发金言,缀向霜笺之上,遂改光化为天复元年。

当年秋上表,乞养疾以归南。

别天颜而出北,既遥凤阙,坚驻龙沙山二年。

时有唐镇南军节度使中书令南平王锺公,作镇乘时,虚襟扣寂。

位崇列土,心仰元门。

一礼慈悲,三申延请。

洪钟预扣,难藏众耳之音。

幽谷传声,已播多人之口。

和尚弗能违命,遂许宣扬。

志出池隍,深奇水石。

府主钟公捐清俸鬻白源立山"阙一字"为称伐材构院,奏额龙寿。

彰名既毕,庄严遂陈。

延请开堂演法,垂手度人。

蚁聚禅徒,蜂来道侣。

於兹三十余载,问法千数万人。

於吴大和六年甲午岁杪夏十一日,示疾松堂,迨於中秋二十八日夜子时,归真丈室。

俗龄八十八,僧腊六十七。

当年冬十月二十"阙一字"日,移龛瘗乎真塔,去院法堂东北隅二十步之外。

初终{娄见},罄树丰碑。

事集一时,弥流永古。

上足小师充院主道归典座小师道环维那僧绍微直岁、小师道聪堂中上座僧照照徒众僧师荡等,并禅河舟楫。

奈菀芝兰,咸伫分灯,续开筹室。

虑以先师岁华迢远,莫纪芳猷,故镂贞珉,命为斯记。

熙儒宗后派,学苑微材。

恨冈侍於指南,嗟未亲於丈室。

恭承来命,合掌虔诚。

顶想慈悲,敢为铭曰:

开士垂仪,觉皇真子。

洞究元微,达乎志理。

不受毫厘,宁容彼此。

法嗣灌溪,灯分林际。

水上呈华,长安骏骥。

拽杖京师,皈崇明帝。

师号紫衣,僖宗恩赐。

处世界兮,如把虚空。

若莲华兮,真不著水。

故演慈悲,强云出世。

南平锺公,虔迎驻止。

群生缘尽,化终已矣。

出没难拘,浮沉自在。

月隐元天,龙潜觉海。

师示来兮,混四生中。

师归去兮,超三界外。

劳生恋兮,谩自悲伤。

若蝉蜕兮,有何惜爱。

◎汪台符台符,歙州人,好学善为文。

徐知诰镇金陵,自革间上书,陈民间九患及利害十余条,为宋齐邱所沮,贻书诮之。

齐邱怒,使人沉之於江。

◇歙州重建汪王庙记

天不欲荩,地不欲载,两曜不欲凝,万根不欲生。

玉石一尘,贤愚一邱。

则神人不得不降,圣人不得不作。

我唐不得不兴,越公不得不起。

起而不失进退存亡者,越公得之矣。

隋鹿不醒,群雄率起。

公矫翅一鸣,声著千古。

提山掬海,沃沸颠危。

扫平反侧之源,归我唐虞之际。

武德四年,高祖下制曰:「汪华往因离乱,保据州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

识机慕化,远送款诚。

宜从褒宠,授以方牧。

可使持节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诸军事。

」感天人知已,趋玉阙言怀。

龙剑一沉,死而不朽,贞观二十三年也。

有棠棣之诗,无良人之难。

固得父老,请建祠堂,在厅之西。

大历十年,刺史薛邕迁於乌聊东峰。

元和三年,刺史范传正又迁于南阜,即今庙是也。

中和四年,刺史吴公图克荷冥应,复新栋宇。

迄今司空浔阳公景慕英尘,经始灵宫。

凡三迁三饰,物不告劳,民惟求旧。

济於时,死於国,功宣教化则祭之,其余不在祀典。

狄梁公按察江淮,焚淫祠七百所,朝野韪之。

所谓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越公欲盖而彰,虽焚不可得矣。

且汤不干,尧不湿,曷显圣人之政。

唐历十有九帝,二百八十年,其间时有奴狂仆醉,触破王化。

洎僖皇岁庚子,盗起曹南,逆尘犯跸,我淮王宏农公大叫义声,千里奔命,宣池濠寿,舒庐滁和,十有九郡。

绕我马,分我君忧。

苟无将将之雄,莫破铮铮之胆。

我司空浔阳公独庖仁义礼乐,饵舒池常润,於歙最多。

为政第一,慰本城之人,筑久长大本,岂矜壮丽一时,企望六郡?直在乎开物成务,遗爱金石者也。

台符越公之裔,浔阳之吏。

祖能神,主能贤,辞或不直,作神之羞,辱主之命。

咨我邦人,同归典实,庶可与言文论政矣。

龙集壬戌十二月十有一日谨记。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