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第09部 卷八百五十六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09部 卷八百五十六 董诰等 纂修

◎苏德潜

德潜,汉干三年官右补阙。

◇禁道士携妻孥奏臣闻道以至真为本,自然为宗。

若不离嗜欲之源,则安奏虚无之理。

况两京道宫,是国家崇福之地。

窃见道场所设斋醮,无非蠲洁净筵,盖表其精虔也。

访闻道士皆有妻孥,携在道宫居止。

不独伤於教法,其实污於清虚。

望特行禁止。

◇淳于希颜

希颜,汉干三年官左补阙。

◇请禁括田出剩求功奏

窃以久不简田,且仍旧额。

无妨耕稼,虽知有劝於农民,复恐不均於众望。

三五年中,时一通括,兼以州县遭水早处,比有诉论。

差使封量,不宜便有出剩。

请今后差官,能敷元额,已不亏官。

凡出剩求功,请不收附。

所以知朝廷爱民之意,照物之仁。

◎李守琼

守琼,汉干时人,官太平率更令。

◇禁沙门著紫奏

沙门著紫,比非佛门。

贵务奢华,以邀名利,诸处奏荐,盖出颜情。

以臣愚见,不敢便望止绝,每岁诞节前,据所奏荐,便令其身随荐章诣阙,令功德使召两院僧官,考试所业长短,以行恩泽。

庶绝滥举之门。

◎徐纶

纶,汉干时人,官司法参军。

◇龙泉寺禅院记

龙泉院者,人天集福之所也。

耆旧相传,其来浸远。

刊刻无寄,因究权舆,一说云:是院之东十数里,孤峰之上,有黄砂古祠。

时有一僧,莫详所自。

於彼祠内,讽读《金刚般若经》。

一日,有白兔驯扰而来,衔所传经文,蹶然而前去,因从而追之。

至於是院之东数十步,先有泉,时谓之龙泉。

於彼祠内,而僧异之,而感悟焉。

因结茆晏坐,誓於其地,始建刹焉。

同灵鹫而通幽,类给孤而建号。

东邻郭社之末,前据金谷之垠。

既名额以来标,称郭谷而斯久。

至有唐干宁初,西蜀惠裁精舍禀律沙门讳顺ê,振锡东游。

浮杯远逝,偶及是院,遂欲栖心。

披荆榛而通过路,啜薇蕨以事晨飧。

日往月来,以近及远。

归依者如蚁慕,唱和者若蝉联。

虽云兴废有时,亦系方圆任器。

添栋宇於仍旧,求柱石於他山。

绀殿故而复新,云房卑而更起。

曲尽其妙,以广其居。

渐加少而为多,变其质而增丽。

凡增修新旧屋宇并正殿等共七十余间。

其院东龙泉,后面结庵之所,三纪已前,微认故迹,今则湮没矣。

且泉之所有,时无能知者,失其状也。

喷涌而出,喻虎眼射人,鲸口沫。

注遽盈於沟洫,奔突若骇於风雷。

夏寒凝冰,冬温若沸。

比镜澄澈,同醴甘香。

不独饮酌所须,可以尘垢旋涤矣。

ê公运心匠,磨智锋,俾令堰作方塘,涨为澄沼,且嘉鱼成窟,抛玉宛转以随人。

秽触沉波,吐珠淋漓而覆水。

有斯灵异,甚警凡愚。

自迩及遐,惟畏与敬。

而且植弱柳则扶疏而春媚,莳修篁则蓊蔚以冬青。

长小松为乔松,接山果为家果。

功既崇矣,景既备矣,一日,ê公谕诸门人曰:「是院也,厥初住持,所重幽僻。

止期课诵,以尽年龄。

敢望崇修,有若斯壮丽者矣?吾闻空寂者正真之本,名言者诱化之宗。

如来亦假於庄严,氓俗渐归於方便。

得不申请院额,增饰教门者焉?」郡牧陇西公,果俞革故之谋,俾建即新之号,因飞笺奏,岁降敕文,额记龙泉禅院矣。

时唐干宁元年十月二十五日也。

◇元化长寿禅院记泽郡之西封有属邑,命之曰沁水县。

沁县之东壤有属乡,目之曰沁水乡。

是乡也,山夹长川,不竭朝宗之浪。

路盘重阻,疑游遁世之方。

其土多寒,其民甚朴。

亏周孔之文化,有唐虞之古风。

维修,蚕桑盖寡。

是川之左,有山之形,卧虎标奇,偃月挺质。

俗以盘屈之势,指为车辋之山。

相踵传之,其来远矣。

至后唐天十九年,沙门诠公,俗姓杨氏,遁迹韬光,处晦藏密。

灵草之本根不耀,真空之妙理自明。

杖锡挈瓶,寻幽采异。

因历是山之下,遂萌止足之心。

有近信檀越酒稹、酒宝、酒晖、李安,共减已有,买郭武之山原,勤请住持,将崇梵刹。

与三县巡检使清河张公,观瞻林麓,同玩兹山。

由是穿密林,步纤草,考以地志,顺彼物宜。

谅尘外之宝方,葺云栖之梵刹。

揭怪石而平沟壑,除朽坏以基垣墙。

荆榛翦以四开,鸟兽降伏而渐扰。

微凿地脉,遽涌寒泉。

旋拨云根,用通幽径。

卒成兰若,以肃住持。

就以山名,权为院号。

自是谓之车辋院矣。

诠公道惟敦实,性绝浮华。

了知解脱之门,勇进菩提之路。

不求事相,宁愧鄙称。

一入林峦,八经寒燠。

至长兴元年二月二十五日顺化,建塔於院之右。

门人义常,靡辜法乳,克荷师宗,化导有方,崇修益盛。

至后汉干三年春,摄当县长内黄扈公,一日从容而谓院主义常:「某慊是精蓝,阙以美号。

欲维新而改作,免仍旧以多惭。

」举状申州,希重建额。

时太守彭城公,特允勤请,俾光教门。

以其年三月七日,备僧俗礼仪,螺具鼓吹,迎请碑额,悬挂大会。

圣凡之侣,并本邑寮属士庶,以其日吉辰斋庆讫,院主以余祖构是务,翰墨为功,爰托纪题,以传悠久矣。

◎卢琼

琼,汉隐帝时兵部员外郎。

◇请建高祖别庙奏恭以高祖皇帝驱除戎虏,救解倒悬,德被生民,功高邃古。

请依西汉祖宗故事,於三京陕府许宋等州旧邸,立别庙塑像,以时祀,以表遗爱。

◎王易

易,周广顺元年以尚书左丞为礼部尚书。

◇请复尚书省令式奏

尚书省名曰「中台,」素称会府。

列曹令式,废坠多年。

雨辖纪纲,隳紊积岁。

或因贡一时之浅见,破千载之通规。

遂俾廨宇类乎衡门,官位等乎虚器。

若以权从改易,应变弛张,又未见国富时康,家给民足。

《礼记》曰:「以旧防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

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

」伏惟陛下守文继统,宰辅戮力致君。

立太平之基,创无穷之业。

其尚书省二十四司公事,望准令式,积渐施行,所有唐末艰难已来权立名目,请皆停罢。

即守官有视事之方,为吏无虚名之役。

◎吕咸休

咸休,晋天福三年礼部郎中。

周广顺元年以给事中为左散骑常侍。

◇请令闽浙贡物自出脚乘奏

臣见前朝闽浙入贡物色,下船之后,官差脚乘,搬送到京。

臣悉谙知,害民尤甚。

比来贡奉,自是勤王。

差扰贫民,贡之何益。

以臣管见,凡此数处贡物,并令自出脚乘。

不困贫民,於理无爽。

◎咸师范师范,周广顺元年官西头供奉。

◇乞宣赐物业奏

弟师朗先为亳州蒙城镇将,因怀惊疑,遁过淮外。

臣与东头供奉官师睿二人,时在定州监押兵士。

及在雍州攻城,各拘职任。

隐帝敕书安抚,臣冒死上诉,缘祖父坟墓庄田,点简入官,至今属营田户部,岁时骨肉祭拜无所。

臣叨为人子,孝道难忘。

遂於生前,便亏祀飨。

"下阙"

◎刘

,字克明,晋相句之弟。

后唐明宗朝累迁水部员外郎、史馆修撰。

长兴末,赵凤镇邢台,表为节度判官。

清泰初入为起居郎,累擢太府卿。

汉祖入立,授宗正卿,周初改卫尉卿。

广顺二年奉使高丽,卒於郓州,年六十一。

◇请慎择牧守疏藩侯郡牧,仗钺分符。

系千里之惨舒,行一方之威福。

自古选任,须擢贤明。

近代统临,为酬勋绩。

将邦域之生聚,展将领之人情。

识分者附正营私,黩货者严刑广取。

诸头剥削,多赡爪牙。

自黄巢已来,伪梁之后,公署例皆隳坏,编户悉是残。

或不近边陲,不屯师旅。

无城郭郡邑,非控扼藩垣。

试任廉能,且权常理。

逐年属州钱物,每季申省区分。

支解有余,罄竭供进。

府库渐足,黎庶稍苏。

纵有过愆,亦施惩责。

言虽鄙近,望赐施行。

◎高行周

行周,字尚质,幽州人。

后唐庄宗灭梁,以功领端州刺史。

同光末出守绛州,天成中迁颍州团练使。

长兴初改振武军节度使,历镇彰武、昭义。

晋祖时加同平章事,为西京留守。

镇天雄,徙镇归德。

出帝时加兼侍中。

汉祖入立,加守太傅兼中书令,代李守贞为天平节度使。

改邺都留守,加守太尉,封临清王。

干中加守太师,进封邺王。

周祖入立,改封齐王。

广顺二年卒,赠尚书令,追封秦王,谥武懿。

◇辞让诏不呼名奏

陛下每降诏书,过逾常制,耳闻宣读,心不遑安。

诏书呼名,人臣常分,乞不逾圣制者。

◎赵延

延,字子英,泰州人。

世明术数,仕蜀由荫为翰林待诏。

后唐天成中以旧职兼卫尉少卿,清泰天福中为司天监,入汉守旧职。

周广顺初加检校司徒,二年授太府卿,判司天监事。

卒年五十八,赠光禄卿。

◇嫂丧宜依令式服大功议

臣闻三代之制,礼无降减之名。

五服之容,丧有宁戚之义。

此盖圣人随时设教,称情立文。

沿革不同,吉凶相变。

或服繇恩制,或丧以礼加。

太宗文皇帝引彼至仁,推其大义。

因览同爨有缌之义,遂制嫂叔小功之服。

列圣尊行,已为故事。

传於令式,加於大功。

今马缟奏论,以为错谬。

况缟昔事本朝,概至梁室。

曾为博士,累历岁年。

今始奏陈,未为允当。

谨按仪礼,凡制五服,或以名加,或以尊制,或推恩而有服,或引义而当丧。

故嫂叔大功,良有以也。

其如叔以嫂之子为犹子,为犹子之妻,叔服大功。

今嫂是犹子之母,安可却服小功?若以名加,嫂岂疏於犹子之妇?若以尊制,嫂岂卑於犹子之妻?论恩则有生同骨肉之情,引义则有死同宅兆之理。

若以推而远之为是,即令式兼无小功。

既有称情制宜之文,何止大功九月。

请依令式,永作彝伦。

◎张仁彖

仁彖,晋天福三年大理正。

周广顺二年以左庶子为大理卿。

◇请令瘗埋刑人奏

臣常历外任,见州府刑杀罪人,虽有骨肉寻时,不容收瘗,皆令给丧葬行人载於城外,残害尸,多至至邀求,实越彝章,颇伤仁化。

准《狱官令》:「诸大辟罪,并官给酒食,听亲故辞诀,宣告犯状日,末后乃刑。

」《注》云:「决之经宿,所司即为埋瘗。

若有亲故,亦任收葬。

」又条:「诸囚死无亲戚者,官给棺於官地理瘗,置砖铭於圹内,立牌於冢上,书姓名。

」请依令指挥。

◇论史在德罪议大理寺所断,即依律文,凡断罪合取最后敕为定。

详《编敕》云:「官典鞫狱枉滥,或经台授轨,勘问不虚,元推官典,并当诛罚。

」又尝有忻州法椽郭业,故入张仁安一人死罪,合当诛罚处分。

今在德故入八人罪,法寺不援后敕,准据律文。

今以郭业比附,在德合处极典。

◎贾纬

纬,真定获鹿人。

唐末举进士不第,后唐天成中为石邑令。

晋天福中入为监察御史,改起居郎史馆修撰。

开运初累迁中书舍人。

汉干二年授左谏议大夫,寻充史馆修撰判馆事。

周祖即位,出为平卢军行军司马。

广顺二年卒。

◇上唐年补遗录奏伏睹国史馆,唐高祖至代宗已有纪传,德宗至文宗亦存实录,武宗至济阴废帝凡六代,唯有武宗实录一卷,余皆缺落。

臣今采访遗文及耆旧传说,编成五十五卷,目为《唐年补遗录》,以备将来史官修述。

臣闻裴子野之修《宋略》,爰在梁时。

姚思廉之纂《陈书》,乃於唐世。

咸因丧坠,是有研寻。

皇帝陛下与日齐明,固天纵圣。

华山归马,宗文之道己行。

虎殿延儒,质疑之论斯启。

一昨聿宣纶诰,精择史官,以李氏又终。

想唐年遗事,虽追名上号,其制相沿,而创法定仪,於文或异。

恐谣俗之讹变,致信实以湮沉。

将辑亡书,以修坠典。

臣久居职分,深耻阙遗。

今录浅闻,别陈短序。

伏冀特回睿鉴,俯念愚衷。

芸阁蓬山,诚莫裨於良直。

蹄涔掬土,愿少效於高深。

请下有司,用资取证。

◇拜给事中自奏

臣久尘西掖,近缀东台。

既居封驳之官,兼处编修之职。

凡关闻见,合补聪明。

苟避事不言,是上孤至圣。

臣闻「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前书所载言之者,诫千古大君恐有毫之私也。

臣睹陛下降赦后,普行恩敕。

武臣之内,咸协旧规。

文吏之中,未符通论。

臣窃见改转朝官,自太子少保尚书丞郎内,例超秩次,仍峻户封。

惟两省侍从卿监之官及员外郎赞洗等,依资升进者,不过数人,余并止於一阶。

或自右入左,上下都不画一。

臣伏思阶勋爵邑,至为重事。

当以德以劳,次第而进。

虽遇庆泽,不可妄加。

况官者代天理物,国家公器。

虽有亲昵,无得轻授。

故曰官不必备,惟其人。

若才称其官,当时当有显议。

能不副职官,便无宜滥升。

以公器而为普恩,以普恩而有差等,一厚一薄,何疏何亲。

臣不敢封还制书,以阻成命。

乞陛下显询故事,爰下有司。

不次超拜者,必征殊美。

以第进秩者,须守常规。

望明庭再与佥谐,愿陛下曲留省察。

兼有前朝并为执政见排,左授官秩者,及在官无累,或丁忧已满,未蒙叙迁,各许进状,以自申明。

或显见於章疏,幸特颁於制命,或期效用,不致沉埋。

则免使得路者自伐自矜,结恩私室。

失意者愈嗟愈叹,流怨公朝。

光陛下圣明之规,表陛下均平之德。

将恢至理,以致太和。

◇昭义军节度使安元信谥议

叨居礼职,式考儒经。

德虽以百行相成,谥乃取一善为定。

公经邦纬俗,积行累功。

宜立总名,用彰殊号。

按《谥法》:「事君尽节曰忠,体和居中曰懿。

」《左传》曰:「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忠也。

」《春秋正义》曰:「保已精粹,立行纯厚,懿也。

」公抑扬事任,周旋盛明。

尝险阻艰难,秉温良恭俭。

或宣风千里,有负襁之民。

或布政百城,致随轩之雨。

道光群后,功著历朝。

凡士大夫,叹开幕之芙蕖久谢,无贤不肖。

感成蹊之桃李空存,焕彼缇缃。

丰诸碑版,令被实录,非让古人。

事君既有忠规,为臣足以御众。

复彰懿行,从政备焉。

前代所高,斯谥为当。

请谥曰「忠懿」。

◎李元懿元懿,周广顺二年官北海令。

◇上六事疏

臣为北海令时,夏秋苗上每亩麻农具等钱,省司元定钱十六。

及刘铢到任,每亩上加四十五,每顷配柴五围、炭三秤。

省条之外,严刑立使限征。

臣窃闻诸道,亦有如刘铢配处,望令禁止。

臣在任时,奉刘铢文字,放丝三万两,配织绢五千匹。

管内七县,大抵如是。

及征收在赋税之前,督责抑凌,借役户民,多造店宅碾典库。

请朝廷指挥,许人论告,差军人百姓五工已上,出放物至匹斤,以坐赃论。

自然止绝斯弊。

臣在任时,见刘铢擅弃国章,便行决配。

凡罪人,或刺面填都,或决配沙门岛。

大凡配流加役,是朝廷格律,今后更请以不道论。

臣见诸处商税,有越常规。

乃至草木虫鱼,无不取税。

更有岁定税率,即令儿侄亻兼从主张,便行枷棒。

作事非法,有紊国章。

今后请三司差人主持,止绝斯弊。

臣伏见晋朝曾配百姓食盐钱,每顷配盐二十斤,纳钱五十五,数足然后许百姓私买煎造。

自后盐铁使指以赡军为名,禁断盐法。

苗亩所配,不放纳钱。

税物重微,生灵不易。

今逢理代,宜有改更。

使人口淡食者多,其主粜职员,又入沙石硝卤大半。

今后如国家立法粜盐,乞放却苗上率配,稍抚蒸民,以安国本。

臣见曲法一条,最未中理。

多与州县民岁定课利,至於酤酢卖糟,为弊尤甚。

臣请州府榷酒户,乡村不禁,许令私造。

依明宗朝所行税户,每亩纳曲钱三,则酒酢之流,民得便用。

◎石公霸

公霸,周广顺三年官陇州防御使。

◇本管县镇越凤翔奏

元管三县五镇,自秦州阻隔,废定戎新关两镇,唯源皆称直属本府。

及官吏批书历子,考较课最,贼盗寇攘,户民减损,又责州司,职分何以检校。

昨阳令李玉上府主簿林萼下乡,州司不曾指挥,本县亦地我申报。

每有提举,皆称本府追呼。

无以指纵,何能致理。

其间户口,多有逃亡。

预虞大比之时,恐速小臣之罪。

伏睹近敕,凡有诉讼,尚委逐处区分,不得蓦越。

岂可本属县镇,每事直诣凤翔。

望降新规,以涤旧弊。

◎马裔孙裔孙,字庆先,棣州商河人。

少举进士,为后唐潞王河中观察支使。

清泰初累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晋祖入立,罢归田里。

周祖即位,就加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分司洛阳。

广顺三年卒,赠太子少傅。

◇免史在德言事罪诏

左补阙刘涛等奏:太常丞史在德所上章疏,中书门下奏,未奉宣谕,乞将施行,分明黜陟。

朕尝览贞观故事,见太宗之理。

以贞观升平之运,太宗明圣之君,野无遗才,朝无阙政。

书善尽美,无得而名。

而陕县丞皇甫德参辄上封章,恣行讪谤。

人臣无礼,罪不容诛。

赖文贞弥缝,恕德参之狂瞽。

征奏太宗曰:「陛下思闻得失,只可恣其所陈。

若所言不中,亦何损於国家。

」朕每思之,诚要言也。

遂得下情上达,德盛业隆。

太宗之道弥光,文贞之节斯箸。

朕惟寡昧,获奉宗祧。

业业兢兢,惧不克荷。

思欲率循古道,采拔时材。

怀忠抱直之人,虚心渴见。

便佞诡随之说,杜耳恶闻。

史在德近所贡陈,诚无避忌。

中书以文字纰缪,比类僭差,改易人名,触犯庙讳,请归宪法,以示戒惩。

盖以中书既委参详,合尽事理。

朕缵承前绪,诱劝将来。

多言数穷,惟圣祖之所戒。

千虑一得,冀愚者之可从。

因览文贞之言,遂宽在德之罪。

爰令停寝,不遣宣行。

刘涛等官列谏垣,宜陈谠议。

请定短长之理,以行黜陟之文。

昔魏征则请赏德参,今涛等请黜在德。

事同言异,何相远哉!将议允俞,恐亏开纳。

方今朝廷粗理,俊毕臻。

留一在德,不足为多。

去一在德,不足为少。

苟可惩劝,朕何爱焉。

但缘情在倾输,理难黜责。

涛等敷奏,朕亦优容。

宜体含洪,勉思竭尽。

凡百在位,悉听朕言。

◎卢损

损,范阳人。

梁开平初进士,贞明中累官至右司员外郎。

后唐天成初由兵部郎中擢史馆修撰,转谏议大夫。

清泰初为御史中丞;晋天福中迁右散骑常侍,转秘书监,授户部尚书致仕。

周广顺三年卒,年八十余,赠太子少傅。

◇酌定不便时宜条件奏

臣等先编联制敕,外有比非故实,不便於时条件,准天成元年七月及四年十一月敕,应中外官除授,不许品秩一例宣赐告身,请依旧制合赐外,各令自出绫纸。

又天成元年八月敕:「除授旨授令录,皆令内殿辞谢。

」臣等以令录卑微,不可内廷展谢,请依旧制正衙辞谢。

又天成三年五月、长兴二年七月敕:「许节度使带使相岁荐五人,余荐三人,防御团练使二人。

」臣惟州县员缺甚少,若容荐举,则每年铨选,何以注拟,请特行厘革。

又长兴二年八月敕:「州县簿尉判司差充军判官,仍同一任。

」自尔以来,颇伤物论,以为不当。

请行止绝,依旧令衙前选任。

◇请停春关宴奏

天成二年二月敕:「每年进士,合有闻喜宴、春关宴,牒用绫纸并官给。

」臣等以举人既成名第,宴席所费属私,况国用未充,枉有劳费。

请依旧制不赐。

◇陈五事疏

臣睹陛下勤俭为本,宵旰是专。

日新之德继声,时病之忧渐息。

事才达听,言乃必行。

若有隐於圣明,必贻咎於阴责。

器小而诚难测海,日下而但合倾心。

今欲晓谕中外臣寮,戴星登车,端门侍漏,寅初开钥,日出排班。

中兴殿庶事未通,乞光降宣不坐,冀视朝之制合古,事君之礼得中。

匪懈之诚咸专,未明之求外显。

臣闻食其时则百骸皆理,失其言而驷马难追。

利便可行,疏阔莫返。

况开阖之制,出入须常。

且贵贱而不分,恃强壮而争进。

此后逐日早辰,军人百姓,马群放牧,令两掖门出,广列尊卑。

帝居皇宅,法象大微。

取则皆自於上元,隳度无违於古道。

标正影端之语,万世不逾。

从权就便之规,一时难守。

臣见九衢巷陌,已是渐微。

兆庶街坊,未止侵占。

陛下仁恕在念,约绝难行。

且乞五凤楼南,定鼎门北,禁止搭棚篱圈,笼树舍檐,取土填街,引渠秽路。

请指挥金吾军巡止绝。

桥号天津,名实帝道。

人臣履历,尚合兢趋。

牛车往来,公然纵恣。

请止绝,天津桥中道两头下关,驾出即开两傍之路,士庶往来,其车牛并浮桥路来往。

朝廷所重,名器为先,叙礼乐,道尊卑,明贵贱。

伏见禁门之内,人马出入极多。

臣请凡官员除将被袋马外,其余骑从,并令於光政门外下马。

◎许迁

迁,郓州人。

初为本州牙将,汉干初为左屯卫将军,改左监门卫大将军,加检校司空。

汉末权知隰州;周祖即位,正授隰州刺史,罢奉朝请卒。

◇破河东贼奏

河东贼军侵我,今月十一日,遣步军都指挥使孙继业等,领兵三百,至州北长寿寺掩杀,获贼砦将程筠、军使冒千、王仁原、供奉官李演并驼马等。

所获贼将较并斩之。

不数日,贼引军攻城,四面齐进。

臣与判官李、都指挥使赵太、粮料使王光裔官员职掌百姓,守把拒斗,焚贼攻具,死者五百余,伤者千余,信宿遁去。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