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消息
×
loading..

全唐文 第09部 卷八百九十七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09部 卷八百九十七 董诰等 纂修

◎罗隐"四"◇广陵妖乱志高骈末年,惑於神仙之说,吕用之、张守一、诸葛殷等,皆言能役使鬼神,变化黄白。

骈酷信之,遂委以政事。

用之等援引朋党,恣为不法。

其后亦虑多言者有所泄漏,因谓骈曰:「高真上圣,要降非难。

所患者,学道之人,真气稍亏,灵贶遂绝。

」骈闻之,以为信然。

乃谢绝人事,屏弃妾媵。

宾客将吏,无复见者。

有不得已之故,则遣人洗浴斋戒,诣紫极宫道士祓除不祥,谓之解秽,然后见之。

拜起才终,已复引出。

自此内外壅隔,纪纲日紊。

用之等因大行威福,傍若无人。

岁月既深,根蒂遂固。

用之自谓溪真君,张守一是赤松子,诸葛殷称将军。

有一萧胜者,谓之秦穆公驸马,皆云上仙遣来,为令公道侣。

其鄙诞不经,率皆如此。

江阳县前一地小庙,用之贫贱时,常与妻寓止巫舍。

凡所动静,祷而后行。

及得志,谓为冥助,遂修崇之。

回廊曲室,妆楼寝殿,百有余间。

土木工饰,尽江南之选。

每军旅大事,则以少牢祀之。

用之、守一皆云神遇,骈凡有密请,即遣二人致意焉。

中和元年,用之以神仙好楼居,请於公廨邸北跨河为迎仙楼。

其斤斧之声,昼夜不绝。

费数万缗,半岁方就。

自成至败,竟不一游。

扃俨然,以至灰烬。

是冬又起延和阁於大厅之西,凡七间,高八丈,皆饰以珠玉,绮窗绣户,殆非人工。

每旦焚名香,列异宝,以祈王母之降。

及师铎乱,人有登之者,於藻井垂莲之上见二十八字云:「延和高阁上干,小语犹疑太乙闻。

烧尽降真无一事,开门迎得毕将军。

」此近诗妖也。

用之公然云与上仙来往,每对骈或叱咄风,顾揖空中,谓见群仙来往过於外,骈随而拜之。

用之指画纷纭,略无愧色。

左右稍有异论,则死不旋踵矣。

见者莫测其由,但搏膺不敢出口。

用之忽云:「后土夫人灵仇遣使就某借兵马,并李筌所撰太白阴经。

」骈遽下两县,萃百姓苇席数千领,画作甲马之状,遣用之於庙庭烧之。

又以五彩笺写太白阴经十道,置於神座之侧。

又於夫人帐中塑一绿衣年少,谓之韦郎。

庙成,有人於西庑栋上题一长句诗曰:「四海千戈尚未宁,谩劳淮海写仪形。

九天元女犹无信,后土夫人岂有灵。

一带好云侵鬓绿,两行岩岫拂眉青。

韦郎年少闲事,案上修看太白经。

」好事者竞相传诵。

是岁诏於广陵立骈生祠,并刻石颂。

差州人采碑材於宣城。

及至杨子县,用之一夜遣人密以健牯五十,牵至州南,凿垣架濠,移入城内。

及明,栅缉如故。

因令杨子县申府,「昨夜碑石不知所在」,遂悬购之。

至晚云:「被神人移至街市。

」骈大惊,乃於其傍立一大木柱,上以金书云:「不因人力,自然而至。

」即令两都出兵仗鼓乐,迎入碧筠亭。

至三桥拥闹之处,故埋石以碍之,伪云人牛拽不动。

骈乃朱篆数字,贴於碑上,须臾去石乃行。

观者互相谓曰:「碑动也。

」识者恶之。

明日,杨子有一村妪诣知府判官陈牒云:「夜来里胥借耕牛牵碑,误损其足。

」远近闻之,莫不绝倒。

比至失守,师铎之众竟自坏墉而进。

常与丞相郑公不协,用之知之。

忽曰:「适得上仙书,宰执之间有阴图令公者,使一侠士来,夜当至。

」骈惊悸不已,问计於用之。

用之曰:「张先生少年时尝学斯术於井深里聂夫人。

近日不知更肯为之否。

若有,但请此人当之,无不齑粉者。

」骈立召守一语之。

对曰:「老夫久不为此戏,手足生疏。

然为令公,有何不可。

」及期,衣妇人衣,匿於别室,守一寝於骈卧内。

至夜分,掷一铜铁於阶砌之上,铿然有声,遂出皮囊中彘血,洒於庭户檐宇间,如格斗之状。

明日,骈泣谢守一曰:「蒙仙公再生之恩,真枯骨重肉矣。

」乃躬辇金玉及通天犀带,以酬其劳。

又有萧胜者,亦用之党也。

纳五百金赂於用之。

用之曰:「尔何欲?」曰:「欲得知盐城监耳。

」乃见骈,为求知盐城监。

骈以当任者有绩,与夺之间,颇有难色。

用之曰:「用胜为盐城者,不为胜也。

昨得上仙书云『有一宝剑在盐城井中,须一灵官取之』。

以胜上仙左右人,欲遣去耳。

」骈俯仰许之。

胜至监数月,遂匣一铜匕首献於骈。

用之稽首曰:「此北帝所佩者也,得之则百里之内,五兵不敢犯。

」骈甚异之。

遂饰以宝玉,常置座隅。

时广陵久雨,用之谓骈曰:「此地当有火灾,郭邑之间,悉合灰烬。

近日遣金山下毒龙以少雨濡之,自此虽无大段烧,亦不免小小惊动也。

」於是用之每夜密遣人纵火。

荒祠坏宇,无复存者。

骈尝受道家秘法,用之、守一无增焉。

因刻一青石如手版状,隐起龙蛇,近成文字,「玉皇授白云先生高骈」,潜使左右置安道院香几上。

骈见之,不胜惊喜。

用之曰:「玉皇以令公焚修功著,特有是命。

计其鸾鹤不久当降,某等此际谪限已满,便应得陪幢节,同归真境也。

他日瑶池席上,亦是人间一故事。

」言毕欢笑不已。

遂相与登延和阁,命酒肴极欢而罢。

后於道院庭中刻木为鹤,大如小驷,羁辔中设机戾,人或逼之,奋然飞动。

骈尝羽服跨之,仰视空阔,有飘然之思矣。

自是严齐醮,炼金丹,费耗资财,动逾万计。

日居月诸,竟无其验。

吕用之,鄱阳安仁里细民也。

性桀黠,略知文字。

父璜,以货茗为业,来往於淮浙间。

时四方无事,广陵为歌钟之地,富商大贾,通逾百数。

璜明敏善酒律,多与群商游。

用之年十二三,其父挈行,既惠悟,事诸贾皆得欢心。

时或整履摇Ψ,匿家与奴婢等。

居数岁,璜卒於家。

干符初,群盗攻剽州里,遂他适。

用之既孤且贫,其舅徐鲁仁急之。

岁余,通於鲁仁室,为鲁仁所逐。

因事九华山道士牛宏徽。

宏徽自谓得道者也,用之降志师之,传其驱役考召之术。

宏徽既死,用之复客於广陵。

遂巾布褐,用符药以易衣食。

岁余,丞相刘公节制淮左,有蛊道置法者,逮捕甚急。

用之惧,遂南渡。

时高骈镇京口,召致方伎之士,求轻举不死之道。

用之以其术通於客次,逾月不召。

诣渤海亲人俞公楚,公楚奇之,过为儒服,目之曰江西吕巡官,因间荐於渤海。

及召试,公楚与左右附会其术得验,寻署观察推官,仍为制其名,因字之曰无可,言无可无不可也。

自是出入无禁,初专方药香火之事。

明年,渤海移镇,用之固请戎服,遂署右职。

用之素负贩,久客广陵,公私利病,无不详熟。

鼎灶之暇,妄陈时政得失。

渤海益奇之,渐加委仗。

先是渤海旧将有梁缵、陈拱、冯绶、董仅,公楚归礼日以疏退,渤海至是孤立矣。

用之乃树置私党,窥伺动息。

有不可去者,则厚以金宝悦之。

左右群小,皆市井人,见利忘义。

上下相蒙,大逞妖妄。

仙书神符,无日无之。

更迭唱和,罔知愧耻。

自是贿赂公行,条章日紊。

烦刑重赋,率意而为。

道路嗟怨,各怀乱计。

用之惧有窃发之变,因请置巡察使,采听府城密事。

渤海遂承制授御史大夫,充诸军都巡察使。

於是召募府县先负罪停废胥吏阴狡凶狠者,得百许人,厚其官佣,以备指使。

各有十余丁,纵横闾巷间,谓之察子。

至於士庶之家,呵妻怒子,密言隐语,莫不知之。

自是道路以目,有异已者,纵谨静端默,亦不免其祸,破灭者数百家。

将校之中,累足屏气焉。

高骈嬖吏诸葛殷,妖人吕用之之党也。

初自鄱阳将诣广陵,用之先谓骈曰:「玉皇以令公久为人臣,机务稍旷,获谴於时君,辄遣左右一尊神为令公道中羽翼,不久当降。

令公善遇,欲其不去,亦可以人间优职縻之。

」明日,殷果来。

遂巾褐见骈於碧筠亭。

妖形鬼态,辩诈蜂起。

谓可以坐召神仙,立变寒暑。

骈莫测也。

俾神灵遇之,谓之诸葛将军也。

每从容酒席间,听其鬼怪之说,则尽日忘倦。

自是累迁盐铁剧职,聚财数十万缗。

其凶邪阴狡,用之蔑如也。

有大贾周师儒者,其居处花木楼榭之奇,为广陵甲第。

殷欲之,而师儒拒焉。

一日,殷谓骈曰:「府城之内,当有妖起。

使其得志,非水旱兵戈之匹也。

」骈曰:「为之奈何?」殷曰:「当就其下建斋坛,请灵官镇之。

」殷即指师儒之第为处。

骈命军候驱出其家。

是日雨雪骤降,泥淖方盛,执事者鞭挞迫蹙,师儒携挈老幼,匐匍道路,观者莫不愕然。

殷迁其族而家焉。

殷足先患风疽,至是而甚,每一躁痒,命一青衣交手爬搔,血流方止。

骈性严洁,甥侄辈皆不能侍坐。

唯与殷款曲,未尝不废寝忘餐。

或促膝密坐,同杯共器。

遇其风疽忽发,即恣意搔扪,指爪之间,脓血沾染。

骈与之饮,曾无难色。

左右或以为言,骈曰:「神仙多以此试人,汝辈莫介意也。

」骈前有一犬子,每闻殷腥秽之气,则来近之。

骈怪其驯狎,殷笑曰:「某常在大罗宫玉皇前见之,别来数百年,犹复相识。

」其虚诞率多如此。

高虞常谓人曰:「争知不是吾灭族冤家也。

」殷性躁虐,知扬州院来两月,官吏数百人,鞭背殆半。

光启二年,伪朝授殷兼御史中丞加金紫。

及城陷,窜至湾头,为逻者所擒。

腰下获黄金数斤,通天犀带两条。

既缚入城,百姓聚观,交唾其面。

寻撮其鬓发,顷刻都尽。

狱具,刑於下马桥南。

杖至百余,绞而未绝。

会师铎母自子城归家,经过法所,遂扶起避之,复苏於桥下。

执扑者寻以巨木踣之,驺殿过,决罚如初。

始殷之遇也,骄暴之名,寻布於远近。

其族人竞以谦损戒殷。

殷曰:「男子患於不得遂志。

既得之,当须富贵自处。

人生宁有两遍死者?」至是果再行法。

及弃尸道左,为仇人剜其目,断其舌。

儿童辈以瓦砾投之,须臾成峰。

吴尧卿者,家於广陵。

初佣保於逆旅,善书记。

因出入府庭,遂闻於缙绅。

始为盐铁小吏,性敏辩,事之利病,皆心记口调,悦人耳目。

故丞相李尉以其能,首任之。

高骈因署尧卿知泗州院,兼判国监。

寻奏为刺史,制命未行,会军变,复归广陵。

顷之,知浙西院,数月而罢。

又知扬州院兼榷籴使。

伪朝授尧卿御史大夫。

尧卿托附权势,不问贵贱,苟有歧路,纵厮养辈,必敛衽以金玉饵之。

微似失势,虽素约为死交,则相对终日,不复与言。

趋利背义如此,权贵无不以贿赂交结之。

故不离淮泗,僭窃朱紫,尘污官省三数年间,盗用盐铁钱六十万缗。

时王知两使务局,下尧卿狱,将穷其事,为诸葛殷所保持获全。

及城陷,军人识是尧卿者,咸请之。

毕师铎不许,夜令尧卿以他服而遁。

至楚州遇变,为仇人所杀,弃尸衢中。

其妻以纸絮苇棺敛之,未及就圹,好事者题其上云:「信物一角,附至阿鼻地狱。

请去斜封,送上阎罗大王。

」时人以为笑端。

◇吴公约神道碑

黄巢之将叛也,天下骚动,杭之豪杰,举挺以卫乡里者八人,故立八都之号。

其间王公节将,派有分者一十三都,君居其一焉。

君讳公约,字处仁,杭之余杭人。

以胆略为郡邑推。

应募西讨,投西佳镇遏使。

其后从董太尉御巢,加御史中丞。

奏置都额,改硖石为郡邑之所。

於是推锋破锐,勋业愈盛。

由冬卿改秋曹民部二尚书,为将三十年,家无长物。

出则督励士卒,入则训"阙二字"弟。

斯亦名将之高节也。

干宁四年夏六月二十有一日,启手足於硖石之第,享年五十八。

以明年正月十五日,卜宅於钱塘之新亭乡桐扣山之原,礼也。

君嗣子以隐乡里之旧,请铭其墓。

而复以诗一章,文其美於道之隅曰:

吴山苍苍,吴水泱泱。

降生英灵,为公为王。

以严师旅,以奠封疆。

派有别者,我亦鹰扬。

取直之功,捍巢之绩。

虽从本军,实展良画。

践历禁旅,光扬事迹。

乃自西佳,迁於硖石。

上君东代,诸将西征。

贾以余勇,资其锐兵。

稽山雾廓,京口波清。

再从貂冕,始拜冬卿。

吴会纷纭,淮石奔竞。

驱其冻馁,犯我疆境。

躬励精卒,恭承上命。

雪霁松贞,风中草劲。

元戎承制,圣主酬劳。

大起名重,司元望高。

优游渥泽,出入官曹。

所谓鸡省,全资豹韬。

恭仰府城,载崇吾圉。

惟力是助,厥功以举。

云矗千堵,土攒万杵。

率以资产,役以军旅。

乃颁民宠,乃正华资。

大国纲纪,雄藩羽仪。

床间牛斗,杯里蛇疑。

天胡可测,神亦难知。

有仁於时,有功於物。

一代殊勋,二品清秩。

不谓不达,何获何失。

瑞马神羊,金箱玉室。

◇钱氏大宗谱列传·富春侯钱公列传

公讳让,字德高。

冲公子,即下邳乌程长林公七世孙,是为一代祖。

公雅貌殊众,重瞳美髯,语含钟声,手垂逾膝。

博学豪迈,豁达善谋。

初从东郡都督,及汉察孝廉,除历阳、章安二县长。

时吴郡薛府君固为执法所枉,征诣廷尉。

公因岁朝贺,大呼称固之冤。

顺帝命虎贲羽林剑戟夹其两腋,左右弯弓向身,问所言枉状,而公直言其由,神色不变。

天子即原固罪。

公卿大夫,莫不叹息。

太尉赵峻辟公为西掾,迁黄门选部侍郎。

时九江猾寇周生范容作乱,荡覆淮泗徐扬。

有诏以公忠诚亮直,必能盖节,拜广陵太守征东大将军持节都督江左六州诸军事。

公沈谋内张,羽翼外舒。

行阵才接,凶徒瓦解。

斩贼帅徐凤、谢安等於阵,范容周生,相缚款首。

於是桓帝旌其成功,封富春侯,食邑五千户,佩以金紫。

嘉平元年三月十六日薨,春秋六十有三,谥曰哀公。

夫人东海徐氏,生三子,曰承曰京曰晟。

后娶夫人安定皇甫氏,生一子,曰。

葬长兴县平望乡西北梓山。

奉朝命绘公遗像於郡祠。

◇钱氏大宗谱列传·高密侯钱公列传

公讳京,字仲恭,富春侯第二子也。

世居长兴,以富春侯荫仕汉本宫舍人太子洗马。

出守高密郡,善政有声。

转越骑都尉右将军。

谥"阙"夫人顾氏,合葬长兴雉山。

子五,曰徊、曰宝、曰毓、曰化、曰觉,析居於乌程、无锡、昆山、陆安、於潜吴兴等处,号洗马支下子孙。

◇钱氏大宗谱列传·司马钱公列传

公讳宝,字叔珍,高密侯第二子也。

仕吴为前军司马,以勋升都尉,转枢密尉将军。

娶夫人信安郑氏,生二子,曰礻典、曰睦。

公与夫人合葬,附高密侯侧。

◇钱氏大宗谱列传·侍郎钱公列传

公讳睦,字士信,司马公第二子也。

勤敏好学,思绍世风。

初领本部五官掾,累迁黄门侍郎,改寻阳令。

能抑强抚困,蔼为时称。

加东郡太守。

娶夫人会稽魏氏,生二子,曰秀、曰裔。

公与夫人合葬,附高密侯侧。

◇钱氏大宗谱列传·太常钱公列传

公讳秀,字子宏,侍郎公之长子也。

笃志学问,优於礼经。

仕吴,以尚书郎议官历太常卿。

娶夫人徐氏,生二子,曰广、曰恩。

公与夫人合葬,附高密侯侧。

◇钱氏大宗谱列传·永安钱侯列传

侯讳广,字敬仲,太常公之长子也。

性孝友,博通群书,志气高迈。

西晋太安中察孝廉,累迁安远将军。

平逆寇石冰等,太尉东海王越表其勋,授以军谘祭酒江州刺史持节征虏将军都督江东诸军事。

时陈敏僭乱,割据江表,公与顾荣周等谋曰:「我等受恩朝廷,爵位至此,安得不以忠义自效?」即乃歃血而盟,结为昆弟,协心奋击,不逾月而贼平。

赏典未至,薨於永嘉二年,年五十有四。

后二年,赐以丹书,追赠永安侯,食邑二千户,谥曰庄。

公娶夫人汝南周氏,生四子,曰维、曰弥、曰智绍、曰继。

公与夫人合葬长城北二十五里湖陵山。

◇钱氏大宗谱列传·预宁钱侯列传侯讳弥,字德盛。

永安侯第二子也。

颖悟过人,善属文。

袭父荫仕晋,甫十八补主簿,累迁散骑常侍。

而声誉四驰,调陈州剌史。

下车之初,以法诛蠹民豪猾,而汲汲於抚字,民甚德之。

转辅国大将军,敕授预宁侯。

夫人魏氏,生四子,曰玮、曰基、曰纂、曰道济。

侯与夫人合葬长城戍山之南。

◇钱氏大宗谱列传·安远将军钱公列传

公讳玮,字瑞英,预宁侯之长子。

好学治书,旁贯庄老。

仕晋,累官至左常侍太子黄门侍郎,出为徐州别驾。

治理清恕,抚民如子,致以慈父称之。

加安远将军。

夫人吴郡陆氏,生五子,曰元孙、曰谘询、曰修道、曰兴德、曰兴道。

公与夫人合葬附预宁侯墓侧。

◇钱氏大宗谱列传·关内钱侯列传

侯讳兴德,字文璨,安远公第四子。

少而明敏,晓达时务。

善书札古作,博通天文。

仕晋为本郡功曹,迁扬州主簿员外散骑,转冠军府记室参军,赠关内侯。

娶夫人乌程吴氏,生三子,曰安仁、曰伯仁、曰法全。

侯与夫人合葬,附预宁侯墓北午酉山。

◇钱氏大宗谱列传·临川钱王列传王讳伯仁,字德静,关内侯之次子也。

温厚端方,酷孝嗜义。

贤士大夫咸器重之。

刘宋泰始中举孝廉,除王府兵曹参军员外散骑常侍。

萧梁革命,公遂挂冠归隐。

天监三年,诏举世家勋德之士,郡守刘浑表称:「钱氏为望族,自汉以来,公侯令使之贵,名联勋册,文献足征。

矧其先世富春侯让图像郡祠,民犹怀之。

今伯仁年齿虽暮,而不怠进修,克副勋德之举。

」由是累征,辞不获已,授扬州刺史。

娶夫人吴郡张氏,生五子,曰肃之、曰乐之、曰邕之、曰敬之、曰和之。

一女曰宝媛,适同郡陈文赞,即景帝也。

生子霸先,是谓陈高祖武皇帝,追赠为临川王。

宝媛以永定元年十月薨,谥孝烈。

追尊景皇后。

王与夫人墓附高密侯墓西二里。

◇钱氏大宗谱列传·全威将军给事钱公列传

公讳肃之,字子恭,临川王长子。

以父荫仕梁,历职常侍。

天监十三年授员外散骑常侍全威将军,转给事中。

十五年除邵陵王府文学。

娶夫人故鄣王氏,继娶施氏,生一子曰道始。

继娶万氏,生一子曰道震。

公与夫人合葬大义村南十五里东侯山。

◇钱氏大宗谱列传·开国伯钱公列传公讳道始,字元德,给事公长子也。

自幼嗜学,经史百家,靡不究极其义,而气岸超出伦辈。

天监中辟除王府法曹参军,历仕轻车将军江州刺史。

在任明练治体,剖决如流。

奸雄畏其威,窘乏被其泽。

虽值荒忙之际,而属邑雍恬。

当侯景逼台城时,公与西都太守陈霸先应援,从上江下败之於金陵。

王僧辩欲窘霸先,斩其党杜龛。

齐将徐嗣徽入寇,公据要出奇,绝其粮道,以破嗣徽。

其累立奇勋如此。

与霸先舅姑昆季也。

霸先受禅,是为陈武帝。

永定元年,上常谕公曰:「卿有佐命勋劳,藩威之良器。

然以国戚,恩赉殊薄於众。

今天下将定,安忍以繁剧之任浼卿。

」遂授扬威将军,充本郡瑞嘉二陵令兼本部刺史,俾旋长兴保护陵寝。

薨年六十二。

武帝悲悼,罢朝三日,追赠建宁伯。

又赠开国伯,食邑五百户,谥定公。

娶夫人同郡王氏,合葬东侯山。

生子六,曰纂、曰善明、曰望远、曰吉儿、曰智远、曰智昌,分为六枝,号曰湖头六宅。

◇钱氏大宗谱列传·绥安侯钱公列传

侯讳智昌,字子盛,开国伯第六子也。

幼而聪慧,文武兼通。

陈武帝跃龙之始,侯随父拒杜龛於大义栅一百余日。

城垒之地,即侯之宅也。

奇谋果决,遂破杜龛。

天嘉二年,奉朝命迁吏部尚书,授桂阳王府参计侍郎,转仁威将军,勋封如故。

年四十有二,卒於京师,诏赠通直散骑常侍宣毅将军,封绥安侯,食邑五百户。

诏归权葬大义村。

大业二年,卜迁戍山旧茔。

娶夫人吴郡张氏,生子二,曰、曰。

侯与夫人合葬焉。

◇钱氏大宗谱列传·开国子钱公列传

公讳,字贵章,绥安侯之长子。

公在髫龀间,暗诵六经,甫学为文,有惊人语。

少失怙,哀毁过礼,事母以孝闻。

陈至德中,诏征甲门子弟,补本部主簿,移长沙王法曹参军。

以功加右卫殿中将军,历晋安县开国子。

既而叹曰:「道之不行,时耶命耶,鹪鹩鼹鼠,不过一枝与盈腹足耳。

」遂隐林泉。

隋大业中,海寇侵掠郡邑,公仗义率众守御,境赖以安。

唐贞观十九年,疾终於私第,年七十有三。

娶夫人武康姚氏,生三子,曰元、曰元裕、曰元师。

公与夫人合葬,附先人绥安侯墓侧。

◇钱氏大宗谱列传·扬威将军钱公列传

公讳元,字文通。

开国子之长子。

性淳谨笃厚,甘澹泊,以清白自守。

唐贞观五年,策试通经,补长兴县博士。

七年,诏天下贡民氏族源流,公录家谱诣郡,与沈怀远等数家连保京师。

唐永徽二年,陈硕真谋逆,朝廷诏邻道讨之。

吴兴郡守李杭辟公议事,公遂请兵击寇,剿其余党。

郡守奏其功,拜高平太守扬威将军。

以仪凤二年疾终,葬附祖绥安侯戍山墓侧。

娶夫人高平徐氏,生二子,曰孝憬、曰孝本。

◇钱氏大宗谱列传·富春公钱公列传

公讳孝憬,字希贞,一字定方,扬威将军长子。

幼聪慧,书通八体,射穿七札。

玩典籍,工於诗歌。

一觞一咏,为缙绅所重。

年十六,以门荫授富春尉。

公以奕世勋阀,族门鼎盛,当大唐创业之后,是天下进贤之时。

公独忘情簪笏,雅志高尚。

十辟三公府,再以五品征。

虽羔雁继来,简书交至,而公终怀止足,高尚不屈。

放情岩谷,思全真璞。

以为临安土厚水清,包含正气。

石镜居前,光分数里。

苕溪处后,波漾十寻。

九州之庙貌俨然,二月之芳踪宛在。

加以金镛之梵宇禅宫,秦王之车辙马迹。

羲之献之之游处,主领犹存。

郭生铨定之真风,乔松尚翠。

李八百隐居之地,唐君房仙去之坛。

公识达仙机,心通物表。

仰察尽天文之变,俯观知地理之宜。

乃相县之东南,茅山之下,躬迁祖宅。

自此移家,俾子孙大震家声。

百代之后,以我为宗,故号茅山祖。

时浙帅钱塘郡守表公世德,堪佐圣朝,诏赴阙庭,将加大用,委州县长吏,备礼以迎。

群心叶庆,共俟宠光。

如何天违福善之祥,奄有坏梁之叹。

忽萦疾恙,俄以寿终,年七十有二。

附葬绥安侯祖茔戍山之原。

娶夫人琅琊王氏,生七子,曰师宝、立义、立璀、立琬、师庆、师整、师道。

◇钱氏大宗谱列传·师宝钱公列传

公讳师宝,字道,孝憬公长子。

童时通《孝经》《论语》。

尝语亲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此圣人之至行也。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孔门之高节也。

惟此二者,吾庶几焉。

」遂高谢征辟,覃精载籍,极事亲之道,得乡党之誉。

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年八十有五,无疾而终。

娶吴郡张氏,葬临安县署村大钱墓。

生二子,曰仁哲、仁。

◇钱氏大宗谱列传·司仪钱公列传

公讳仁,字德纯,师宝公次子。

性格端秀,识量宏深。

少禀清规,早怀干济。

举孝廉高第,拜太子司仪郎,迁长城令。

躬勤耕织,宾兴学校。

疲瘵苏息,逋逃归附。

家兴礼乐之风,民知谦让之节。

任满阶临,耆老顾盼者千户。

登车出境,童稚攀辕者数程。

公之仁政感人者如斯。

归老家庭,躬耕奉养。

载丁艰疾,居丧合礼。

清风雅望,今古垂芳。

竟以寿终,年八十有一。

娶本郡王氏,生三子,曰硕崇、硕琛、硕。

葬临安县石镜乡钱宅墓次。

◇钱氏大宗谱列传·检校司空钱公列传

公讳硕,字文甫,司仪公第三子。

生而俊秀,身长七尺。

眉舒目明,好学书。

识洞经史精於天文历数,兼通地理元奥。

常登石镜高峰,视前后山水形势,叹曰:「峰峦拥抱,龙虎盘旋,气象深沈,必出豪杰。

锺其运者,其我家子孙乎?」时海内晏如,江左丰阜。

公以祖德高尚,忘其轩冕。

韬光晦迹,坚隐邱园。

玩水寻山,逍遥自适。

於是江表知公之名,山林超俗之士,多求访而交游焉。

然而稼穑以躬,京坻岁积,赡三族,给奉燕游,遍及乡党,人莫不感其德者。

迨极齿暮,厥德弥芳。

寿七十有九,终於正寝。

娶夫人本郡陈氏,生三子,曰湛、曰、曰沛。

公与夫人合葬临安县石镜乡钱宅墓侧。

梁朝以元孙进封吴越爵,追赠尚书检校司空。

夫人赠太安太夫人"谨按《钱氏大宗谱》尚有钱沛、钱宙、钱宽《列传》三首。 考隐卒於梁开平二年,不应为干化已后之文,必非隐作今皆删去"。

◇吊崖县令

丁亥年夏"咸通八年",前晋阳崔县令死於通政里客舍,殍也。

余虽不识其人,且念其官不卑也,死亦命也。

而竟以饿者,是必不为贪吏,为贪吏则不然。

因作词以吊曰:

南风热兮云蒸干,缅饥魂兮愁郁盘。

莅晋阳兮俸薄,魂之廉兮无剽削。

余辞以吊空,魂来亲兮无西东。

魂无山兮山之鬼夷叔,彼之生兮未尝足。

魂无野兮野之鬼陈仲,彼非其得兮一介不之共。

魂邀留兮京师,上愉愉兮下怡怡。

残败肉兮乞狗彘,舍此兮何之。

量天地之广大兮,吾不得而知。

鸡则走而鸢则飞,鸣蝉瘦而蝤蛴肥。

何浊也则是,清也则非。

茫昧既不可以问兮,盘礴不可得而推。

吾怀以四顾兮,孰知夫天地之云为。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