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蒋防防字子微,义兴人。
元和中官司封郎中知制诰,进翰林学士,出为汀州刺史。
◇惜分阴赋"以「光景难驻,贤哲无怠」为韵"
君子自强,惜分阴於短刻,期硕学於缣缃。
念冉冉之特移,非徒爱景;惜依依之为恋,足冀回光。
每正中而圭表,常惧减於毫芒。
事且异於秉烛,理宁同於息影。
崇树在乎功名,淹速继於时景。
苟不竞夫分寸,亦何期乎悠永。
三冬未就,实有念於锱铢;九仞将成,顾无亏於俄顷。
当其南轩向昼,北户初寒。
微照悠扬而渐短,斜晖δ晚而将残。
分以惜焉,岂少私而寡欲;时之至也,谅失易而得难。
及其躔次当留,光华未暮。
宜草草以不息,希аа而常驻。
出处无瑕,故垂法於前贤;往来不遑,见遗履之莫顾。
既目击而眷眷,亦心想而专专。
况志业之难就,当清阴之屡迁。
莫不以日系月,以时系年。
是宜向微秒而重矣,何得在斯须而舍旃。
不然夏后何以为圣,陶公曷足称贤?於焉激切,仰兹先哲。
彼分晷而莫驻,此寸阴而靡辍。
不食不寝,载勉於劳者之心;以遨以游,诚乖乎志士之节。
皎皎白驹,若有若无。
虽长绳而莫系於桑野,长戈不能却彼泉隅。
今则暧昧斯在,瞬息不改。
宜乎陋韫石之腾辉,轻尺璧之殊彩。
庶立功而立事,故不愆而不怠。
◇萤光照字赋"以「能励躬必大成」为韵"士有阅简策,尚专精。
恒俾夜而作昼,每聚萤以袭明。
期照烛於无隐,俟沉研而有成。
缥帙时开,玉篆共丹辉并耀;银钩下映,繁星与片月俱生。
帷幌之际,微明舒蔽。
或熠熠以光吐,复离离而珠缀。
俯而察,焕乎呈科斗之文;静而观,炯尔见雕虫之艺。
谅依人以明道,匪韬光以自卫。
居暗室者,怀我而载寝载兴;遇明时者,假我而自强自励。
用或因物,勤斯饬躬。
不晦乎风雨,不翳乎昏蒙。
临墨池则珠还合浦,映草圣则燎点寒丛。
谁谓向乎晦,照篇籍兮无大无小;谁谓藏乎密,随昼夜兮无固无必。
金辉始彻,疑清露之腾文;鸟迹旋分,谓灵乌之就日。
可以穷永夕,可以佐残灯。
舍之则其功不足,用之则其道弥宏。
顾萤光之在照,盖欲罢而不能。
◇政不忍欺赋"以「爱养人为本」为韵"政之至也,物全其真;德之至也,信洽於人。
不矜不能,彼则先之於戒令;无偏无党,我则独寄於真淳。
谅保政以自睦,乃去邪而得仁。
不然,何以奸归曲,直从伸,风俗优游而向化,草木条畅而和春者哉?观夫穆穆时和,温温德广。
渐之以忠信,纪之以刑赏。
奉圣日之贞明,助南风之长养。
於以任人而任德,岂惟举直而错枉。
戴星从事,我且亦务共劬劳;鸣琴在堂,我又不违其偃仰。
是知循名法者,非鸿淳之盛代;施惨烈者,异冬日之可爱。
苟和顺以积中,故信诚而发内。
人知我所,奚忧险易之争;政致平康,谁假韦弦之佩。
事无事,为无为。
清净而时惟昭泰,简易而人不驱驰。
物无欺兮,彝伦式序;政有经兮,百度咸宜。
布和为风而偃草,降德为泽而濡枝。
匪宽猛以取济,匪恩威而自施。
一德旁流,齐是非於众庶;三无合则,混情性於高卑。
岂不以酌元和,叶诚悃。
迁善者斯焉而取斯,怀慝者损之而又损。
君子谓是政也,为邦家之大本。
◇不宝金玉赋"以「君子立身,无利财贿」为韵"圣哲之人,含道德以自贵,远瑰奇而不珍。
被褐所怀,上恃慈俭以为主;作砺於用,下推忠信以为臣。
俾得各归於其璞,庶将靡失於其真。
异彼满堂,且由乎知足;殊夫润屋,焉藉以发身。
虑知损而贾害,比行妨而贱贿。
宁因众口以铄,自绝匹夫之罪。
当令与土同价,谁重一ぷ;念其将石俱焚,奚夸陆海。
塞淫奢之路,彰廉洁之徒。
谅纵横而抵鹊,岂熔范以为符。
抑好货之心,自家刑国;秉不贪之志,虽有若无。
顾毁椟兮则那,念称穴之可耻。
献而辞也,足愧彼宋人;欲乃攫之,诫书乎列子。
还兹碛砾之内,宜彼岩峦之隈。
类亚父之碎斗,鄙昭王之筑台。
虚而盈,将以礼义为器;藏诸用,何须府库之财。
靡近取於蓝田,讵远求於林邑。
却玲珑兮尘翳,守清净兮冰立。
或黄或白,得之而必捐;如锡如圭,践之而不拾。
空韫石以自晦,孰披沙而强分。
若受欺於田父,嗤冒赏於商君。
执固穷以去奢,视同累块;喻至富於求学,轻如浮。
於是国尚亲仁,民从弃利。
戒多藏於百货,思寡欲於万类。
所攻惟善,宁采之於荆山;所拣惟贤,任雨之於秦地。
◇聚米为山赋"以「习知山川之险易」为韵"
至精者米,至大者山。
伊巧心之可化,谅措手之非艰。
始聚之时,虽未离乎掌握;象成之后,若可极於跻攀。
昔马援以炎徼未宾,雄图是急。
爰请兵以薄伐,将越险而深入。
惧君意之未明,陈地形之久习。
既而辨襟带,分郡邑。
虽蛮貊千里,亦可围於寸眸;冈峦万重,诚不过於数粒。
方高高而仰止,异屑屑而俯拾。
远近忽其豆分,东西俄而玉立。
写载既宣,规模罔愆。
雪峰竞耸,云岭交连。
初疑栖亩之粮,尚班於地;渐似如坻之庾,欲峻於天。
笑覆篑之难进,讶高陵之遽迁。
起自纤微,有类积尘为岳;终非奇幻,那同画地成川。
且坚而不动者山之常,远而可识者人之智。
既分铢於忖度,得道路之险陂。
所谓喻大於微,图难於易。
事非同於积累,迹岂涉夫诈伪。
故得户牖不窥,要荒可知。
积廪於增丽,因陈而究奇。
缩地势於撮土之间,孰云见小;备山形於握粟之内,何虑功亏。
近可得而立验,远无劳於坐驰。
经营若神,不愧巨灵之迹;融结随意,将符真宰之窥。
至矣哉!曲尽人谋,详规地险。
非群玉而玉彩争光,异落星而星芒乱点。
然后师干可试,隘害可期。
不假斗筲之算,因成指画之资。
念彼愚公,谁肯与其进也;征夫良将,吾当学以聚之。
◇隙尘赋"以「不依光末,难见微质」为韵"惟隙有辉,惟尘是依。
微明散乱,若动若飞。
殊向晦以宴息,类趋明而识机。
不逐大车,宁发诗人之叹;无昏广陌,讵缁游子之衣。
观乎杲杲初阳,沉沉暗室。
纤光乍进,爰委其质。
忽烟涵而雾贯,每延风而写日。
透绮帐而偏明,暧丹楹而乍失。
不重乎金屋,不贵乎华堂。
随明则著,在映而彰。
代皆择其居,我则不辞於处隙;代皆异其志,我则不厌乎和光。
似有情而聚散,若任理以行藏。
漠漠如流,翳白驹之逸影;不息,起清唱於雕梁。
惟深惟微,于闺于闼。
来不可止,去不可遏。
语其志也,流形似竞於分阴;语其微也,弱质已侔於毫末。
岂不以循其隙,袭其辉。
洞幽房之党朗,笼疏牖之霏微。
道或未行,叹浮沉之异路;时而后动,任韬晦以同归。
散漫回环,空练。
谓醯鸡之乍睹,疑野马之潜见。
不争邻女之光,不杂寒阶之霰。
故知委范甑者,志有所未安;惑孔颜者,时有所未欢。
处沉冥而匪异,辨疑似而愈难。
曷若因孤光而有托,附流影而为观者哉。
所谓暗而能彰,虚而能受。
望弹冠而自必,腾清路而何不。
幸承命於光尘,赋斯文而藉手。
◇兽炭赋"以「朱火清耀升」为韵"
彼好奇者,巧与之俱。
揉煨烬兮,是谋是度;象猛兽兮,为虎为ァ。
将以辉烁殊观,熠洪炉。
腹翕以凝电,口喊呀而夺朱。
曳尾垂头,似无心而暴物;嘘烟吐焰,若有齿而焚躯。
寓形兮必果,徒搏兮莫可。
锯牙钩爪,乍腾倚於寒灰;隅目高眶,载光芒於烈火。
所以暖虚室,娱密坐。
稽其状也,成鸷兽之雄雄;求其类焉,笑形盐之琐琐。
其静兮无营,其动兮匪惊。
稍顿足以狼顾,时迸裂以豺声。
煜龠交光,孰辨犬羊之享;《幽页》《尧页》々欲步,似怀林野之情。
因炎上以委质,殊槛中而徇生。
辉兮赫兮,美其容之有焯;不贪不暴,嘉其身之中清。
无野心以见诮,非内热以自照。
恒而畜勇,复煌煌而引耀。
威而不猛,谓驯扰於中堂;攫而莫前,疑局於余燎。
袭狐貉者,对之而不惊;被者,向之而伏膺。
佐南薰之煦妪,却北陆之严凝。
金近之而发彩,玉壶邻之而散冰。
{髟丕}{髟而}枕藉,广晃依冯。
类火鼠兮炎邱是托,比烛龙兮昆阆斯升。
此制也,不唯资於玩好,抑亦彰夫伎能。
◇镇圭赋"以「王者端拱,四维镇宁」为韵,依次用"
天镇四野,君尊万方。
取威重以驭物,在秉持而有章。
叶和人神,盖先之於六瑞;表正旒,诚用之乎百王。
斯为贵也,宝之大者。
琢磨有耀,温润无瑕。
天临静谧,以我镇压乎寰中;帝德休明,以我熠乎诸夏。
皓尔凝洁,温如可观。
蕴五德之符采,写四镇之峰峦。
其色正,其容端。
乃直乃方,象名山而守固;不瑕不秽,配王室以常安。
岂不贞姿有奉,嘉名天宠。
远以视其凝命,近以彰其端拱。
大而不彖,礼经匪尚其文华;执之不回,圣人无离其轻重。
想夫始自良工,成兹国器。
端乎掌握,抚宁天地。
邦有六瑞,而圭列其初;国有三山,而象包其四。
穆穆之仪是佐,温温之德斯备。
所谓天子是毗,邦国是维。
云虹发色,冰雪成姿。
玉几临朝,承德音而有裕;金门晓阙,布宽政而无私。
是知岱华恒衡之高,自此而增峻;琳琅琬炎之美,自此而发奇。
形抱素以呈妍,声含清而取振。
当照临之际,曾不掩瑜;在韬韫之时,宁忘作镇。
所以朝九有,接万灵。
奇姿粲粲,众彩荧荧。
大禹成功,垂芳於帝典;吾君致理,酌宪於国经。
故曰观一圭之质,见四镇之形;观一夫之政,见万国之宁。
儒臣赋镇圭之事,敢大扬於王庭。
◇娥奔月赋"以「一升天中,永弃尘俗」为韵"
昔娥服仙药於俄顷,指阴灵以驰骋。
嗟人世之如流,觉天衢之何永。
於是竦身骞翥,霁月凝冷。
振环锵,杂珠露之珊珊;云帔花冠,渡银河之耿耿。
伊立志之有恒,果蹑景而可凭。
出乎寥廓,爱此清澄。
企予望之,想蟾蜍之下视;进吾往也,轶埃而上升。
且夫碧虚望而自致,清质瞻而不坠。
天迥而音尘已没,风落而芳馨微至。
往而不返,谁谓与子偕行;仰之弥高,孰云不我遐弃。
窈窕轻举,圆明映空。
遗九族於脱屣,冀孤轮之处躬。
独往孤高,若集瑶池之上;潜来烟雾,如分纨扇之中。
迷晶皎,乱瞳融。
神明合,柔德通。
想泛金波,讵假琴高之鲤;将摇桂魄,宁因御寇之风。
冥冥ㄧ容,规规皓质。
乘飞廉兮竦踊,迫望舒兮寥。
初疑妆以临镜,形影犹分;终类冰之在壶,辉华相失。
故得享年代之悠久,与干坤而齐一。
明明配日,高高在天。
对阳乌之升降,伴顾兔之昭宣。
满时而玉貌和光,难分皓皓;亏处而娥眉共丽,不辨娟娟。
炯若通辉,超然绝俗。
想明眸而下鉴,并玉钩而傍烛。
闺中结恨,感予於三五之时;笛里传情,听我於关山之曲。
岂伊异人,学道全真。
湘波之妃,洛浦之神,曾不足继其芳尘。
◇草上之风赋"以「君子之德,风偃乎草」为韵"
草绵绵兮,擢颖含薰。
风发发兮,乍靡而分。
其取象也,散芳馨於知己;其为义也,合政令於人君。
岂惟动之而委顺,抑亦播之而有闻。
观其徜徉代起,激拂无已。
转绿蕙而影乱时光,泛青苹而文横秋水。
浸淫翳荟,振奋兰芷。
飒然而动,昔有遇於荆王;泠尔斯来,今不乘於列子。
翻蓊郁,转葳蕤。
在而可玩,观习习而无遗。
被以幽深,谅有条而有畅;布乎原隰,诚长之而养之。
或徐或疾,顺天作则。
大以抑其滋蔓,细以荡其幽默。
分乎万汇,盖吹万以齐驱;系於一人,诚画一於同德。
不择乎高下,不弃乎幽蒙。
敷叶而重重偃翠,翻花而灼灼骈红。
连绵九野,披靡千丛。
倚伏俟时,小人之心犹草;衰荣不问,君子之德如风。
莽眇平皋,悠扬茂苑。
风何草之不动,草何风而不偃。
飘杜蘅而芳气自遥,历蒿艾而清声渐远。
是知风为号令之类,草为众庶之徒。
方以俟其披拂,固有适於荣枯。
立政则斯为大矣,腾芳而孰不宜乎。
故观其化者,知神之造;观其风者,知国之道。
将有宣於八方,故寓形於蔓草。
仲尼以之而取譬,宋玉由斯而奋藻。
虽异代而殊时,窃敢摅於怀抱。
◇转蓬赋"以「本根一断,随风所之」为韵"
彼茁者蓬,其生苯。
因惊风之动地,遂虽根而去本。
委顺而往,异愚夫之守株;任运则行,叶高人之嘉遁。
摧弱质,绝陈根。
始迟迟而徐转,俄忽忽而骏奔。
体以圆而疾,质以弱而存。
凌寒后雕,虽有惭於松柏;近秋俱败,亦无愧於兰荪。
时也玉露为霜,金风应律。
叹芳菲而难久,睹摇落之不一。
初宛转以孤翻,渐逦迤而连出。
度平野而暂见,映层皋而还失。
徘徊未已,同风叶之辞枝;漂荡不停,甚水萍之委质。
若乃惨澹云晚,悠扬日短。
岁云秋矣,茎弱者先衰;风以动之,根危者易断。
徒观其委地离披,萦吹参差。
既忘怀於近远,宁系迹於高卑。
触物何情,类虚舟而自泛;善行无迹,於野马而相随。
岂不以生无固蒂,转有长风。
象车轮未始有极,如循环莫知所终。
游子感而忘归,叹飘居陌上;小人见而怀土,忆生在麻中。
矧夫依物暂停,遇风复举。
乍飘扬以历乱,或回旋而容与。
青苹之末不起,聊可以踌躇;黄埃之中自飞,孰知其处所。
客有因时结念,寓物属词。
观其衰兮,惧老将至矣。
观其转也,嗟行靡不之。
抚怀抱起心有之诫,惊鬓发增首如之悲。
傥阳春之可待,亦何恨飘飘於此时。
◇登天坛山望海日初出赋"以题为韵"
山有极天崇,冠群岳而首出。
下压溟渤之奇岸,平视扶桑之初日。
天光海上,瞳瞳而晓色已分;人代梦中,促促而寒更未毕。
客有爱此早景,登兹崇山。
候东方之昏黑,据中顶之孱颜。
俄而阳开阴闭,翕回还。
曳晨光於莽苍之外,走狂电於溟之间。
高焰忽兴,澜汗而洪涛血赤;半规犹隐,洪彤而青帝朱殷。
及其旋转将升,睢盱万状。
散五彩而锦章已出,照三山而鼎足相向。
杲杲兹始,规规满望。
火轮上碾,烧碧落之氛埃;金汁下融,跃洪炉之波浪。
观夫巨浸无际,乌上搏。
万家昭著,二仪霍宽。
惊鱼龙之蛰,销昧谷之寒。
散入圃畦,想葵藿之俱靡;稍分林岭,见木石之同坛。
独立嵯峨,旷瞻晷度。
躔次一道,晖华四布。
赫曦而六合贞明,吞纳而百川奔赴。
不假浚冲之目,尽见元虚之赋。
赫奕昭宣,层岩之巅。
赤玉之盘烛地,黄金之镜帖天。
海若夺魄,羲和振鞭。
湿光而长波初沃,暖气而孤峰最先。
美润呈祥,重光赋彩。
带环抱之珥,照不波之海。
阴火之微茫已沉,土圭之盈缩屡改。
则知大明之丽天兮,可捧而升;高山之横空兮,作镇不崩。
傥跻攀之有路,愿观光而一登。
◇湘妃泣竹赋
昔帝舜之南巡不回,翳二妃兮心伤猓已摧。
对三湘之遥兮积水无际,望九疑之作兮愁云不开。
郁丹诚而饮恨,攀绿以兴哀。
泪浪浪而千里随睫,竹冉冉而万点凝苔。
敛蛾之怨盈臆,如狸之班变色。
落红脸而珠影争圆,染碧纤兮缬文交织。
夭绍婵娟,呜咽潸然。
沥青简兮丹书粲粲,洒绿枝兮白露涟涟。
所谓精神达而理归其著,悲哀集而物谢其坚。
想夫万里迎秋,重江向夕。
引苍翠以欷,忽阑干而委积。
杖卷然之手,两点垂丝;挥密尔之丛,众痕凝碧。
是知至哀必感,有怨必通。
竹无情而发外,泪有感而从中。
慷慨成行,乍洗龙吟之管;斓ょ绕节,如交凤食之丛。
宁类夫声伯再怀其梦想,杨朱徒叹其西东。
岂无芳菲,渝其霜霰。
岂无浩淼,忘其顾盼。
是以委檀栾,寄葱。
来非鼓瑟,玉箸之滴沥双流;去乃望夫,粉箨之淋漓一变。
懿乎岩峦满目,今古含情。
事虽迁於岁月,理不昧於坚贞。
或翦修竿,对潭中而锦落;或成长簟,施堂上而霞腾。
岂不以拂水捎云,逾千越万。
庶夫知我者谓我点点而成文,不知我者徒曰青青而怀怨。
◇白兔赋"以「至仁垂化,灵物表祥」为韵"
圣理遐远,毛群效灵。
有兔爰止,载白其形。
乘金气而来,居然正色;因月轮而下,大叶祥经。
岂不以应至道之神化,彰吾君之德馨。
皎如霜辉,温如玉粹。
毫素丝而可拟,足琼枝而取类。
与三窟以殊归,将五灵而共至。
洁朗贞质,联绵雅致。
名殊东郭,韩卢不敢向前;迹近中林,苍鹰无由得鸷。
其容炳真,其性怀仁。
饮玉池而冰光不散,食瑶草而雪影长新。
理符守黑,事异文身。
傥使衔钩,殷帝之狼不若;如令受彩,江生之笔非神。
载寝载兴,或驯或扰。
仰天鉴以昭晰,托御林而皎。
为太白之材用,作殊祥之标表。
原夫阴骘所为,不识不知。
贲然练被,炯若星驰。
白则西方,其理且同於服顺;兔为明视,其义取鉴於安危。
岂惟ㄣ伏於庭侧,踊跃於堂垂者哉。
观其闲暇,沐浴鸿化。
笑鲁殿之浮名,耻梁园之旧价。
俾夫守株之士,几恨穷通;过隙之驹,空悲代谢。
是知隐雾而忧者其文蔚,反袂而嗟者其道屈。
曷若保贞白以晖映,承圣灵之剪拂。
同瑞牒而登高,异周书而玩物。
所以充福应,叶祯祥。
事资朴素,匪亚文章。
知兽用之不扰,审天符之允臧。
伴祥乌於苑囿,邻瑞雁於池塘,懿夫以道德为筌蹄者其可忘。
◇雪影透书帷赋"以「光彩辉映,披阅古今」为韵"
颢尔凝素,如夕张。
因洁朗以旁彻,遂虚明而内彰。
繇是以洞篇翰,鉴毫芒。
委六出之姿,喜乘时而瑞圣;就三冬之业,期利用之观光。
况复素轴增辉,经纱彩。
择居中之茫昧,致藏用之所在。
霏微兮太素初分,晃朗兮穷阴既改。
映草元之客,类姑射之神仙;隐谈天之人,疑胚浑之真宰。
凛凛寒色,融融墓帏。
缣缃丛耀,简牒连辉。
ㄔ胧而微月将入,幂ャ而轻风乍霏。
故得百代旁窥,万流仰镜。
稽古昔,资兴咏。
动铅管而有助含章,对鹤书而无非浴净。
盖以启其幽默,不独事其韬映。
契庄周之理,虚白自生;征大禹之文,光阴是竞。
俾夫夕可以忘寐,牖可以罢窥。
焕乎而不藏於密,昭然而盖取诸离。
清荧兮寒气方壮,仿佛兮晴云欲披。
澄笔海之波澜,皆为练色;耀书林之杞梓,尽作琼枝。
是能烛前辙,彰往哲。
时观谢赋,想墀庑之萦盈;载睹曹诗,叹蜉蝣之掘阅。
详夫理同委照,处异在阴。
比然膏之功益简,助繁日之务逾深。
必将修词以进德,实勤考古以观今。
所谓用晦而彰,韬光有睹。
绛纱之邃,发素王之牖户。
期洁白以无亏,庶研精乎千古。
◇黄云捧日赋"以「黄云捧日,佳气充塞」为韵"
吾君朝黄图,坐甲乙,履元吉。
观庆云之飞来,晕长空以夹日。
日明而丽,润而黄。
随轮已入乎青陆,抱影长依於正阳。
磅礴不散,氛氲呈祥。
暖万物则草木春色,涵一气则天地黄光。
推而言之,则君为日,臣为云。
君非臣则股肱斯废,云非日则光耀难分。
故上下同体,表里成文。
楼形遥景于东户,叶影潜扇於南薰。
由教有所至,朝无可昏。
是日王三朝,躔五纬。
杲杲然无幽不烛,飘飘然何远不暨。
白主丧氛,黑为兵气。
将闭阳和,动令人畏。
又奚能势均抱戴,色不严毅。
似龙虎之宛转,傍楹檐之仿佛。
是日也,风不霾,时正佳。
云日轮盛,光阴克谐。
入房焉可以拟议,干吕何足以为怀。
带庆云而共美,与淑气而同侪。
天有日兮晨光重,日有珥兮黄云捧。
亦如东海大而百川朝,北辰高而众星拱。
云初缭绕,日亦。
合三光而为一,混五色而居中。
於是彰国祚,表年丰。
应履端之时令,识来事之殷充。
察天象兮阳乌奋翼,稽瑞图兮人望允塞。
使无阶而可乘,敢不惭於帝力。
◇梦捧日赋"以「神遇辉烛,兆发嘉祥」为韵"
灵降嘉梦,天垂至阳。
诚发身之兆朕,符翊圣之祯祥。
所谓神而过,暗而章。
息冲澹之居,于于而自得;见贞明之质,暧暧而弥光。
倏尔疑升,瞰兮下烛。
甘寝之所,恍惚曾泉之曲。
抚金乌之翼,匪隔云霄;驻羲和之车,乍回昏旭。
想夫卑高莫邻,授受何因。
忽煌煌而委照,值默默而凝神。
寂其神,乃无间而通碧落;上其手,自有昊而得红轮。
缥缈魂交,光芒景附。
肘腋辉烁,襟怀煦妪。
类衔规於远山,同抱璧於中路。
在忘形之际,用示无私;当向晦之时,将未寤。
岂不以精诚可托,光阴可驻。
从九霄之降祉,表千载之嘉遇者也。
故曰道契幽微,天且不违。
阴骘,指掌阳辉。
载营魄而虚无默住,荷灵贶而照烛潜依。
至若冥蒙上越,埃盍中歇。
始悠悠以神契,俄赫赫而明发。
验扶桑之际,其往阻修;偶支枕之时,其来倏忽。
是知天无亲,降灵而非遐;神不昧,烛幽而不赊。
不然,何虚徐衽席,承奉光华。
高眠而不惊不悚,见瑞而可仰可嘉。
然则荀令之谈足征,程昱之荣有兆。
常眷眷於天路,每拳拳於云表。
周旋寐寐,偃仰昏晓。
庶照临之理感通,知葵藿之诚不小。
◇舜琴歌南风赋
昔在帝舜昭融,车书混同。
当中而方覃睿化,弹琴而遂奏薰风。
将令煦妪之恩,被于天下;欲使和平之道,均彼寰中。
钦若鸿猷,康哉上圣。
修柴望而巡四岳,在璇玑而齐七政。
彝伦攸叙,八元用而八凯登;庶绩咸熙,四目明而四聪正。
是何茂育生民,时移化淳。
岂不以道有所渐,功有所因。
始颁瑞於群后,俄舞于於七旬。
然后端拱无事,垂衣守真。
奏五弦之乐,陶万化之钧。
所以厚风俗,和神人。
正父子,明君臣。
三才所以,百姓所以亲。
故其歌曰:南风之薰,以阜吾之民。
且夫角之音兮和而治,商之音兮廉而耻,征之音兮正而始。
皆可以叙九功,康百揆。
琴之声兮既若此,歌之声兮复如彼。
然则五音之配,在宫为君。
八风之德,在南曰薰。
南者庶类之所滋盛,薰者万物之所氤氲。
动乎中,形於外。
播於乐,声成文。
是知尽善之乐,非圣人兮孰作;移风之和,助元功之匪讹。
且异轩皇,但奏云门之曲;宁同汉后,唯陈猛士之歌。
今我后运叶兴王,公符象帝。
修夔氏之韵乐,执真元之左契。
故得淑气四统,妖远霁。
洋洋圣谟,岂逊于有虞之际。
◇任公子钓鱼赋"有序"
昔任公子钓鱼,经年不获。
及其获也,众人餍之。
公孙宏十上不遇,及其遇也,帝王任之。
固知饵大则鱼大,功高则禄厚。
鱼也人也,何酷似乎。
感其义以作赋曰:
千载崇崇,我闻任公。
独坐会稽之上,垂钓东海之中。
海之广兮,混然飞流;鱼之大兮,邈矣难俦。
所谓之鱼,三千余里。
何以为饵,五十其牛。
其钓兮星霜已周,日居月诸兮吞此大钩。
吞钩之时,其势回互。
觉巨纟亘之紧急,惊白波以鼓怒。
搅大海,簸高涛。
で三山,惮群鳌。
及夫道尽途殚,绳穷势蹙。
突兀出水,蹉跎望陆。
一岸山横,半天云矗。
巨鳞既已倾,海水亦以清,吞舟之害平。
若乃飞鸾刀以撞突,泉为膏兮岳为骨。
剥鳞上之重锦,抉眼中之明月。
由河之北,达於东溟。
万民餍饫,三年膻腥。
向时兮刻意临川,劳神有年。
舟人不顾,渔子悠然。
坐石滑兮积苔藓,苍葭变兮老云烟。
今日兮投竿瞬息,以肉为食。
豫且气慑,詹何失色。
契我心者臧丈人,适我愿者龙伯国。
钓道既尔,人亦如此。
孙宏未遇,买臣家贫。
海上牧豕,江边负薪。
常以云霄自致,燕雀时人。
受侮不少,守志弥真。
终逢挺拔,俱为汉臣。
典郡则还乡衣锦,作相而开阁迎宾。
则知饵大者鱼大,道肥者禄肥。
获大则喜,虽晚何悲。
鱼之与人,殊途而同归。
◇吕望钓玉璜赋"以「道济天下,神符告休」为韵"昔太公之未遇也,隐於渭之滨,钓於渭之津。
坐石而不易其掺,垂直钩而不挠其神。
波万重而我心惟一,岁三周而吾道方申。
既而寒潭晓霁,莫不遗乎巨细。
兀忘形而有待,引经纶而不替。
期阴骘以旁行,忽冥符而下济。
於是拔深泉,激细涟。
振锦鳞而霞焕若,获玉璜而篆籀昭然。
皎皎霜净,亭亭月悬。
表苍兕之期,功邻造化;腾白虹之气,理契先天。
所以耀川灵,所以夸渔者。
徘徊自适,愤惋俱写。
临清流而素彩荧煌,昭白日而祥光上下。
公乃起川隅,怀宝符。
禺昂志气,振奋泥涂。
捧抵鹊之容,弥彰洁白;入飞熊之兆,宁掩瑕瑜。
众皆钓其名,我则钓其道。
众皆钓其鱼,我则钓其宝。
故知神全者不辞於贫贱,志大者不叹於枯槁。
皤皤兮白发,兮清流。
其来也钓於周,所谓运良谋,拥神休。
岂芳饵而能获,匪嘉鱼而足求。
异和氏之功,疵瑕受戮;贱詹何之术,溪涧空投。
然则道感其诚,德亦有报,天以我为忠告。
客有悦其性者,莫不望兹川而高蹈。
◇授李门下侍郎平章事制
门下。
凝成庶政,必属於长材;经制四方,是资於硕望。
况参酌理本,燮和化源,苟非杰贤,孰允斯任。
爰立旧德,将谐具瞻。
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支度营田观察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上柱国江夏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李,性惟直方,器本宏固。
冲敏足以成务,通明可以质疑。
怀匡主之忠规,蕴经邦之远略。
历居雄镇,累服大寮。
台阁藩方,动留成式。
资为重望,绰有余材。
必能翼宣鸿猷,导迎嘉祉。
是用征拜,陟于黄枢。
竭尔︳谟,司我号令,法期画一,俗俾康宁,寅亮庶工,属在良弼。
可守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散官勋赐如故。
◇授柳公绰襄州节度使制
门下。
江汉之间,襟带之重,历考前载,咸称上游,滨七泽之川源,为一方之都会。
抚封命帅,匪易其人。
朕所以属意忠贤,达於寤寐,思宏至理,畅合元元。
是用选兹廉平,付以疆土,允叶佥议,庸归至公。
银青光禄大夫尚书左丞相柳公绰,儒门令绪,文苑宏才。
器含刚坚,质抱沉厚。
临事有断,龙泉挺霜雪之锋;处身无瑕,大宝蕴云虹之气。
间者擢居台阁,累守方隅,长沙流易简之风,鄂渚肃鼓鼙之令。
及典司馈运,牧长京畿,铨综庶官,纪纲百度,咸能举其典则,奉以周旋。
顾惟公忠,朕所嘉尚。
今乃命尔,仗兹旌旄,镇岘首之城池,抚襄阳之耆旧。
於戏!昔羊叔子以宽厚宏其化,杜征南以文雅播其猷,人到於今,往往称叹。
勉尔终始,嗣乎风流,罔俾二臣,独辉专美。
霜台峻秩,人部荣班,载光超擢之恩,式崇连帅之拜。
服我嘉尚,尔其钦哉!可检校户部尚书襄州山南东道节度等使。
◇吏部议
议曰:吏部择才用之地,职在辨九流之清浊,择四科之邪正,推忠良而进英杰,举廉直而黜不职。
夫天生万民,树之以元后;元后不能以独任,故委之以群吏;群吏不能以自达,故系之以选部。
选部者,风化之本源,人伦之砥砺也。
书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
哲与惠,其选部之志欤!所谓群吏者,君之耳目。
君以众耳听天下之哀乐,则无远不闻矣;君以众目视天下之得失,则无远不见矣。
若以耳不为君之聪,目不为君之明,非群吏之过。
抑亦选部之过,其故何也?背轮辕之用,杂贤愚之迹,以至於此也。
夫圣人求贤良而授之政事,非徒贵贤良之德义,盖重元元之性命也。
今之有司,罕通其意。
每岁调天下之士,但考其书判,据其资格,为之品第,授之禄秩。
先访私家利便,次论俸钱之厚薄。
多士盈庭而自售,若众贾之徙市焉。
岂铨综人物,品藻英髦之所在也!是以天下百姓未臻於和乐者,职此之由矣。
夫以一镜之明,而照天下之形者,固难尽其妍蚩,以一衡之平,而称天下之轻重得,固难定其毫厘矣。
今每岁选人,请委州府长史先研其迹行,次考其渝滥。
曾理务者,以恪勤廉慎为一科;处邱园者,以孝悌贞良为一科。
著此二科,然后申送主司,按其词而阅其材。
材与行必良,则试之以理要,可观则从而禄之,其郡府长史当校其殊考。
若材行相反,朋党相资则从而黜之,其郡府长史亦书以下考材。
如此则天下之共公於选吏,吏部郎亦不敢私於天下矣。
俾夫人顾行,行顾材,材顾禄,禄无虚授,人无苟得,廉耻之化行,贪竞之风息矣。
恭闻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犹是非可辨,贤愚可验。
况用天下之目乎,况用天下之手乎?率是道而寮き不得其人,风俗不致和平者,未之有也。
谨议。
◇兵部议
议曰: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其来尚矣。
仲尼有云: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盖用仁义为之本,筹略为之次,果敢为之末。
故曰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
所谓善师者不阵,善阵者不战,盖有自矣。
今之有司,不曾端其本,而徒袭其末。
取天下之士,以悬的布埒为之标准,舍矢之中否,跨马之迟速,以貌第其人,升降其秩。
岂暇全武之七德,射之五善者欤!及国家有边境之虞,则被之以甲胄,授之以弓矢,驱以就役。
当数倍之师,不能屠名城克强敌者何也?在司武之不经,择士之无本矣。
孙吴者,兵家之首足,不可不行也。
今孙吴之术,卷而不张,徒以干戈为择士之器,何异夫无首而冠,无足而履哉!今请天下应兵部举选者,各习兵书一艺,然后试以弓矢,优其武弁,所谓智勇兼资,材略并运。
仁义之师,复行於汤武之代,岂惟式遏寇虐,震怛戎虏者哉!谨议。
◇汨罗庙记
噫!日月明而忠贤生,日月翳而忠贤毙。
明翳其天耶非耶?其数耶非耶?将适然耶非耶?且自昔抱大忠而生,抱大忠而死者,亦何可胜言。
虽天倾地摇,山拆川竭,犹可得而评论焉。
及至轩辕氏之天,以道为日月,无明翳之变,故风后力牧得适其材焉。
帝尧氏之天,以德为日月,无生毙之数,故羲和氏百工之徒得信其用焉。
帝舜氏之天,以仁为日月,无亏盈之节,故十六族得宏其理焉。
大禹氏之天,以公为日月,无氛霭之蔽,故皋陶稷之臣得专其任焉。
殷汤氏之天,以信为日月,不不昧,故伊尹得符其志焉。
文王氏之天,以心为日月,无薄蚀之变,故周召之伦得张其化焉。
我大唐氏之天,以政为日月,故房杜魏征得尽其︳谟焉。
其余上自列国,下逮周隋,或以耳目为日月,或以左右为日月,一明一翳,非天之所为也,非地之所为也。
故苌宏辟,伍员枭,范蠡鲁连去,徐衍负石,三闾怀沙。
良可痛哉!然三闾者,以大忠而揭大文,沉吟楚泽,哀郁自赞,爰兴褒贬,六《经》同风。
至宋玉景差,皆弟子也,况吾党哉!唐文宗太和二年春,防奉命宜春抵湘阴,歇帆西渚。
邑宰马搏谓予曰:「三闾之坟,有碑无文,岂前贤缺欤?」又曰:「俗以三闾投汨水而殒,所葬者招魂也,常所惑焉。
」按《图经》,汨冬水二尺,夏九尺,则为大水也。
古之与今,其汨不甚异也。
又楚人惜三闾之才,闵三闾之死,舟驰楫骤,至今为俗。
安有寻常之水,而失其遗骸哉?安有不睹其骸,而知其怀沙哉?但以楚词有大小《招魂》,后人凭而穿凿,不足征也。
愚则以为三闾魂归於泉,尸归於坟,灵归於祠,为其实。
郡守东海徐希仁洎马搏,以予常学古道,熟君臣至理之义,请述始终符契,以广忠贤之业云。
於戏!后代知予者以此,罪予者以此。
文曰:屈碑立兮,谗人泣兮。
屈碑推兮,谗人ㄉ兮。
碑兮碑兮,汨之隗兮。
天高地阔,孤魂魄兮。
◇飞泳亭磨崖铭
剪流为池,轧崖为笼。
或泳或流,逍遥其中。
何必龙门,十踬一通。
何必沧溟,白浪长风。
此水不竭,此崖无穷。
◇连州静福山廖先生碑铭"并序"氵中,先生名也;清虚,先生字也。
本郡主簿西曹祭酒湘东王国常侍,先生官也。
静福山,先生家也。
於戏!先生之名,玉堂金简之名矣;先生之官,词林学府之官矣;先生之家,红霞丹景之家矣。
至若鹤骨松貌,泉氵亭谷虚,寓形人间,天地无累,与夫青童君扶桑公陶隐居张天师遥为师友矣。
以梁中大通三年家此山,陈光大二年去此山,春秋九十七。
门人邑子无以知其踪,但徘徊醮坛,泣对香火而已。
长庆末,余自尚书司封郎知制诰翰林学士得罪,出守临汀,寻改此郡。
慕先生至道,登先生旧山,扪萝拨云,瞻仰不足,稽首岩户,强为之铭曰:
元都丈人,大道之师。
静福先生,从而学之。
仙书无文,仙语无词。
以心传心,天地不知。
猛虎我策,长蛇我持。
放情逍遥,古今为谁。
华表白鹤,千年一归。
不知先生,此会何时。
瞻望路,人间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