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第07部 卷六百九十三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07部 卷六百九十三 董诰等 纂修

◎薛存诚

存诚字资明,河东人。

第进士,元和中累拜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卒赠刑部侍郎。

◇祯石赋"以「素质元字,篆隶相参」为韵"

上帝乃眷下顾,丰我皇祚。

产祯石以报德,约远人以遐赴。

外辉焕以发章,内清明而含素。

方圆冰洁,篆隶星布。

五千符圣历之长,一九合太阳之数。

莹然非追琢所及,忽尔若神灵来附。

考乎文也,知诸受命之期;征乎石焉,示此维城之固。

且夫文旌乎实,石坚乎质,垂本根以繁茂,作元后之贞吉。

验符而天命有归,贻庆而孙谋莫失。

方《洛书》以自来,状《河图》以负出。

懿夫彩发鲜,隐起成妍。

贸非工斫,字乃神镌。

移篆文於玉玺之上,取隶则於铜棺之前。

纷鸟迹以届汉,若飞腾而在泉。

帝拜昌言,庆实延於卜代;名传圣运,功何异於补天。

苟不思而来暨,恭承眷於上元。

信乎瑞以勤致,彰乎天赐。

其为后也,贵乎无得而称;其为石也,下乃不求而致。

岂比夫渭滨之璜兮空言佐命,岘首之碑兮永沉文字。

孰若我垂吉祚於当时,演昌期於后嗣。

且夫文可嘉而不可卷,石可固而不可转。

题八角而尔乃增辉,刻九言而吾斯尽善。

宜子孙之蛰蛰,得先征於隶篆。

太宗劳谦垂制,虔告上帝。

伊连被而莫纪,自高祖而流裔。

其石也为遐玉之祥,惟孤也实先君之系。

诚降庆之所致,敢欺绐於舆隶。

於是公卿列辟,剑佩锵锵。

联趋诣石,载拜称觞。

斯万人之有庆,表二圣之重光。

不然,何炫发於石,玉侔其相。

莹煌无点,璀璨有章。

帝曰祖考之德惟覃,股肱之能以参。

故天锡之罔替,谅不而何堪。

◇仙石灵台赋

惟神化之所感,何祯祥之必臻。

位将天而同德,天与日而共新。

百灵扶於三善,万象资乎一人。

是以英声远被,嘉贶必陈。

於是秘其迹则如画如隐,图其文则匪雕匪刻。

屈若丝萦,舒同发直。

彩非因染,辞无假饰。

虽真之可观,固神功之靡测。

若乃烟消字发,苔落文生。

映月波起,含日金明。

彰八千之绵祚,著三代之珍名。

或鸾回而凤转,乍云点而霜横。

法兼篆籀,体备形声。

信天笔之攸假,实神翰之所成。

至如桂影宵临,星光夜烛。

分若珠解,连同琼续。

映朝霞以散锦,流夕露以垂玉。

纪三皇之故事,包五代之遗躅。

足使浊河龙泳,清洛龟沉。

既超前而冠后,亦挟古而光今。

所以管弦流韵,锺石凝音。

岂独妙符至理,固亦道叶干心。

总群瑞以考证,实表盛乎贞纪。

腾茂实於千载,激清流乎万祀。

元象焕以呈祥,灵山郁以效祉。

明皇期"一作基"之永固,与天地乎终始。

嗟微臣之菲薄,属钦明於暮齿。

望天阙以长谣,情顾恋其何已也。

◎孔

字君严,冀州人。

登进士第,元和初授岭南节度使。

穆宗立,召为吏部侍郎,改右散骑常侍,转尚书左丞,以礼部尚书致仕。

长庆四年卒,年七十三,赠兵部尚书,谥曰贞。

◇谢致仕表

臣某言:臣闻七十致政,《礼经》格言。

此盖先王立教,示人有终也。

苟或冒荣贪禄,不知其退,亦绅之丑也。

今臣年已过矣,耄亦及之,顾盼班行,每怀惭。

幸属圣明御宇,多士盈朝,百度既贞,万灵遂性,跃鱼戏在藻之乐,野夫尽击壤之欢。

微臣叨逢此时,得以陈露,而犹进不知止,惧损明风。

况齿发已衰,筋力不逮,虽列官次,恐贻败阙。

伏以南宫左辖,华省纪纲,政理所关,选用为重,岂臣衰朽,久膺此任?伏乞圣鉴,察臣诚恳,赐臣骸骨,归老邱园。

所冀圣朝无浮食之人,微臣免强饭之责。

将违圣代,恋阙诚深,无任悃款之至。

◇谢赐手诏兼神刀药金状

右,中使某至,伏奉墨诏,并赐药金一合、神刀等。

俯循陋质,仰戴殊私,渤无比其深,山岳无方其重。

臣荜门贱品,环堵诸生,乏御侮之筹谋,罕济时之方略,而因缘官学,尘忝班行,效无可称,事每逾量。

圣慈过扣,擢领藩方,祗命戒途,不敢陈让,省躬抚事,益惧菲才。

今又特降王人,远临郊甸,宝刀出於武库,上药本於金精,足以蠲除疫疠,激发忠勇。

顾惟孱懦,承此宝光,捐躯尽节,岂足为报?无任感恋恳款之至。

◇谢借马状

右,中使至,奉宣进止,将前件马送臣至京兆路界。

祗承宠光,载兢载惕。

微臣猥以庸琐,谬分忧寄,拜命之日,已受赐於龙媒,遵路之时,复假荣於天骥,恩私稠迭,渥泽殊常。

岂谓圣意不遗,独怀轸念,辍骅骝於内厩,骋逸步於长衢。

驱驰忘劳,服习如志,誓当夙驾,奔走所部,冀安夷獠,以免圣忧。

无任感恩恳款之至。

◇贺册尊号状

右,臣闻唐德格天,列圣垂,必纪名号,以彰治功。

伏惟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陛下缵戎十圣,时乘六龙,躬一德而善继丕承,罄有形而天覆地载,既休武力,方用文经,遗步骤於殷周,振声容於华夏。

既而天人合应,亿兆叶心,探至道於邦家之先,揭鸿猷於疆名之域。

陛下初违群议,方守谦光,旋体至公,遽回慈眷。

德意既降,盛礼将陈,凡在品汇,无任幸甚。

臣以待罪遐徼,不获称庆阙庭,徒勤子牟江海之心,有同太史滞留之日,无任欢之至。

◇为崔大夫贺册皇太子状臣闻帝皇立极,必建储贰,俾承宗祧,所以祗奉粢盛,永固社稷者也。

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积德承业,光有天下,思正国本,以和人心,载考《春秋》之义,以明君臣之道,主兹匕鬯,允属元良,推明至公,振举旧典。

皇太子体仁秉哲,既嫡且贤,温文发中,孝友闻外,钦若丕训,允膺册礼。

陛下将嗣十圣之休烈,垂百代之懿范,大备礼物,广设明庭。

阴气方晦而忽销,旭日既升而增朗,夷夏胥悦,神祗克谐,足以包夏孕商,跨周轶汉,夫何晋魏以降,易琐琐,不足侔比。

盛礼既毕,洪恩又洽,┰刑议狱,旌善赏劳,礼问高年,存┰疾隐,皇王之德,於兹备矣。

臣忝列近侍,亲承睿谟,蹈之切,不任愚恳。

◇奏加岭南州县官课料钱状

右,伏以前件州县,或星布海Й,或云绝荒外,首领强黠,人户伤残,抚御缉绥,尤藉材干。

刺史、县令皆非正员,使司相承,一例差摄,贞廉者恳不愿去,贪求者苟务徇私。

臣自到州,深知其弊,必若责之以理,莫若加给料钱。

今县分折如前,并不破上供钱物。

辄陈管见,务在远图,伏乞天恩,允臣所请。

◇又谢赐药金状

右,内给事袁思艺至,奉宣圣旨,赐臣江东成金二挺,若服之后,深有补益,兼延驻者。

伏以仙方所秘,灵药称珍,必候休明之辰,上益无疆之寿。

不意俯回天眷,念及微臣,赐九转之金,驻百年之命。

且蝼蚁贱质,岂能长固,蒲柳易朽,常虑先凋,窃荷生成之恩,宁酬造化之德?泽如河海,空欣羽翼之期,宠若邱山,何伸灰粉之谢。

◎元锡

锡字君贶。

元和九年苏州从事,历淄王傅,终衢州刺史。

◇苏州刺史谢上表

臣某言:伏奉十一月七日恩敕,授臣持节苏州诸军事守苏州刺史,以今月六日到州上讫。

臣绩用无闻,宠章非次,恩崇效浅,任过忧深,承命震惶,不知所措,臣某中谢。

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道符干元,功配坤德,盛明参於两曜,休烈冠於百王,覆帱群生,忧勤庶政。

至於物人长吏,简在宸衷,然后明视达聪,奖劳惩过,俗臻寿域,垓靡穷人。

是以列郡庶尹,莫不甘於陨首,以答元造。

臣艺术非工,吏能罕立,累困过幸,尝忝官荣。

所历衢、婺两州,皆屡荒残之后,侵渔稍息,是朝廷法令之明,饥馑不生,属年岁丰稔之运。

绩无异等,恩被殊私,累贪天功,以窃身宠。

况东吴繁剧,首冠江淮,自非良能,岂可妄处?受任逾重,兢惭失图,独不汰侈於法程,晏安於寝食,誓刻肌骨,用申涓毫。

无任受恩惭惧之至。

◇福州刺史谢上表臣某言:臣才不过人,任忽逾量,局无措,忧惭不容,臣某诚惶诚惧顿首顿首。

臣历忝方州,诚无异效,至如俗幸不扰,人怀小安,是属天时,实非臣力。

况自永贞以来,陛下每降┰隐之泽,则嫠保安,发赈救之仁,则疠灾不起,法令昭著,奸邪已清,时岁丰穰,流庸自占,比屋日用,岂臣之功。

陛下劝奖道崇,葺绥念切,采擢凡品,统临列城。

将何以表正一方,肃清群吏?庶竭微力,仰酬天慈,力不足则继之以死,是臣职分所当奉行,秉兹一心,敢有贰事。

以今月二十八日到所部上讫,谨奉表陈谢以闻。

◇衢州刺史谢上表臣某言:伏奉九月二十一日恩旨,授臣衢州刺史,以今月十八日至州上讫。

祗承宠光,魂首飞越。

臣已尝试任,绩用无闻,荐沐恩私,兢惶靡措。

臣本诸生,行能罕立,徒以亲知谬举,践履逾涯,常叨省署之荣,亟历万方之重,事怀冒,恩戴生成。

伏以浙东诸州,衢为大郡,累经荒俭,切在保绥,忧勤怕分,简求非易。

臣自量智力,惧不胜任,守信偷安,逾年受代,当此益重,实昧宠章。

顷属旱灾相继,夭丧过半,生聚长育,理难卒平,赋敛证求,物有常数。

自前年以来,陛下以覆育之慈,深布吊悯,赈贻口食,蠲复地征,人用昭苏,气消疵疠,窃以匹夫遂性,天下怀仁。

况江表获安,动逾百万,臣职当抚字,倍切常情,欲宣明诏条,通达幽隐,敦实务本者劝之以农,开通时敏者进之以学,奉朝廷法制,守使府规模,克励小心,庶无大悔。

有渝此志,敢逭明刑。

◇宣州刺史谢上表臣某言:中使王文朝至,伏奉六月六日恩制,授臣宣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等使,以七月二十九日到镇上讫。

臣谬承宠章,顾影惭灼,祗奉明诏,抚心震惊,臣某中谢。

伏惟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陛下嗣承大宝。

光启中兴,德洽生灵,道超今古,平逆乱之本,建太平之阶。

将澄化源,先正理道,详授长吏,抚绥疲人,冀厚生成,用颂教化。

以臣庸昧,何以表率一方;以臣孱微,何以训齐百姓?始惧贪冒,终思悔尤。

伏以人之性命,悬在衣食,衣食所系,蚕农为先,使蚕不失时,农夫愆候,其在奸豪屏息,赋役均平。

既绝侵渔,虽灾害不困;既均物力,虽贫乏亦安。

不困而安,可成富庶。

臣累叨重任,愿效微功,尝所粗知,犹勉惧不至,况有未达,岂昏愚可任。

窃自思惟,不遑寝食。

至若铅刀一割之用,驽马再驰之勤,所愿酬恩,更期效命。

旬岁无补,刑章敢逃?无任受恩惶恐之至。

◎薛平

平字坦涂,赠太保平阳郡王嵩子。

累官左龙武大将军,授郑滑节度使。

入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帅郑滑,徒卢平,封魏国公。

拜河中绛隰节度使,更封韩。

召拜太子太保,以司徒致仕。

卒年八十,赠太傅。

◇奏驺虞见状

当管虞乡县王贤乡有白虎入灵峰观。

谨按孙氏《瑞应图》:「白虎者义兽也,名驺虞。

王都德至鸟兽,泽洞幽冥,则见。

」谨画罗进上。

◎李涉

涉,洛阳人。

初与弟渤偕隐庐山,自号清溪子。

宪宗朝为太子通事舍人,谪峡州司仓参军。

太和中为太学博士,复以事流康州。

◇南溪元岩铭"并序"

桂为郡也岩,其先之有井室人民,百千祀矣。

居是邦者,匪哲则豪。

何四三里之内,而岩不载於前籍?为岩将屈於古而合伸於今哉?为人未知其岩,岩俟人以时哉?青溪子昧而未详也。

予之仲曰渤,受天雅性,生不杂玩。

少尝读《高士传》《列仙经》,游衡、霍幽遐之境,巢嵩、庐水石之奥,凡俗所觏,必皆砻磨大璞,剪凿遗病,意适而制,非主於名。

宝历初,自给事中出藩於桂,一之年治乡野之病,二之载搜郛郭之遗,得隐山元岩,冥契素尚。

余固谪去炎海,途由桂林,岩之胜再遂其赏。

勒铭洞石,表远迹於他年。

铭曰:

桂之有山,潜灵亿年。

拔地腾霄,戟列刀攒。

岩之有洞,窈窕郁盘。

虎挂龙悬形状万端。

旁驰杳冥,仰踏Лヴ。

玉落磬坠,幽深昼寒。

巴陵地道,小有洞天。

文籍之囿,吾何有焉。

酒一卮兮琴一曲,元岩之下,可以穷年。

◎王泾

泾官河南府密县尉,元和元年入为太常博士。

◇中宗庙主当迁议

《礼经》「祖有功,宗有德」,皆不毁之名也,惟三代行之。

汉魏已降,虽曰祖宗,亲尽则迁,无功亦毁,不得行古之道也。

昔夏后氏十五代,祖颛顼而宗禹;殷人七代,祖契而宗汤;周人三十六王,以后稷为太祖,祖文王而宗武王;圣唐德厚流广,远法殷周,奉景皇帝为太祖,祖高祖而宗太宗,皆在百代不迁之典。

故代宗升,迁代祖也;德宗升,迁高宗也。

今顺宗升,中宗在三昭三穆之外,谓之亲尽,迁於太庙夹室,礼则然矣。

或谏者以则天太后革命,中宗复而兴之,不在迁藏之例,臣窃未喻也。

昔者高宗晏驾,中宗奉遗诏,自储副而陟元后。

则天太后临朝,废为庐陵王。

圣历元年,太后诏复立为皇太子。

属太后圣寿延长,御下日久,奸臣擅命紊其纪度,敬晖、桓彦范等五臣,俱唐旧臣,匡辅王室,翊中宗而承大统。

此乃子继父业,是中宗得之而且失之;母授子位,是中宗失之而复得之。

二十年间,再为皇太子,复践皇帝位,失之在己,得之在己,可谓革命中兴之义殊也。

又以周汉之例推之,幽王为犬戎所灭,平王东迁,周不以平王为中兴不迁之庙,其例一也;汉吕后专权,产、禄秉政,文帝自代邸而立之,汉不以文帝为中兴不迁之庙,其例二也;霍光辅迁之庙,其例三也。

伏以中宗孝和皇帝於圣上为六代伯祖,尊非正统,庙亦亲尽,爰及周汉故事,是与中兴功德之主不同,奉迁夹室,固无疑也。

◇大唐郊祀录序

朝散郎前行河罱府密县尉太常礼院修撰臣泾言:臣闻在昔圣王之御宇也,仰则观天以知变,俯则考地以取象,因顺变之道,作为礼乐,化成人文以光天下者,莫大乎郊祀。

著之方策,岂微臣谍一二所能尽?臣闻礼有志诚,非玉帛无以见乎外;乐有志节,非锺磬无以达乎中。

故自五帝殊时,三王异礼,莫不因之沿革,观损益焉。

伏惟皇帝陛下承天景命,列圣重光,法唐尧无为而化,致大禹黻冕之美,明德超於千古,至诚通於百灵,玉帛牲县,大备前典。

微臣谬参绵,久历岁时,每仰丝纶,辄书故实,谨集历代郊庙享祀之要,及圣朝因革沿袭之由,伦比其文,各标篇目,裁为《大唐郊祀录》十卷。

其中义有同异,皆随文注释;神位升降,并写而为图;祝史陈告之词,工歌大雅之什,亦俱编於次。

谨诣光顺门随表封进。

伏望颁诸东观,庶有补於将来,上表陛下教敬之原,下伸微臣蚁术之望。

无任屏营恳款之至。

◎李虞仲虞仲字见之,赵郡人。

元和初进士,又擢宏词,累拜中书舍人。

大和中累迁兵部侍郎,改吏部。

开成四年卒,年六十五,赠吏部尚书。

◇授学士王源中户部侍郎制敕:竭诚於补察,必罄︳谟,铺文於诰命,以光鸿业,非明识屡经於体远,丽藻已著於知微,则何以副我虚求,充於任使?翰林学士中散大夫中书舍人上柱国赐紫金鱼袋王源中,天籁无器,大球不磨,范围可以程绅,刀尺可以制度量。

自拔於郎署,诸中禁,尝因进见,敷奏以言,揖黄宪而褊胸不生,睹汲黯而风神自整。

今时方无事,政在和平,外付股肱,内倚心腹,必冀协恭以奉上,营道而同方,俾下无间言,上无偏听,万物攸系,朕时赖之。

勉勤夙夜之规,以副简求之望。

可尚书户部侍郎知制诰,依前充翰林学士,散官、勋、赐如故。

◇授学士李让夷职主员外郎充职制

敕:夫言语侍从之臣,非贤不命,久而加奖,则彝典也。

翰林学士朝议郎行左补阙赐绯鱼袋李让夷,器以琢成,材为众出,蕴积迈时之志,发明扶道之心,学务研精,文推轶拔。

早飞声於戎幕,遂躐位於谏垣,忠言屡闻,密命斯委,果扬温雅之称,宣获持谦"一作︳谟"之效。

亦既久次,所宜转迁,受遐宠於握兰,用酬劳於视草。

勉宏前懿,以服宠荣。

可行尚书职方员外郎,依前充翰林学士,散官、赐如故。

◇授学士王源中等中书舍人制

敕:朝庭之制,外有纶闱之职,以奉大猷,中有翰苑之司,以专密命帝王懿范,备举而行,森然在前,其道一贯。

朝散大夫守尚书户部郎中充翰林学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王源中,能断大事,美秀而文,服君子之儒,乘贤人之业。

朝议郎行尚书礼部员外郎充翰林学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宋申锡,和顺积中,英华发外,怀致君之志,布经国之文。

二者皆国器也,先皇帝能用之。

顾予冲人,敢不加敬?申命执事,崇其宠章,藉右掖之芳名,参内庭之重任,思为尽饰,朝典宜之。

源中可权知中书舍人,依前翰林学士,散官、勋、赐如故;申锡可守尚书户部侍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散官、勋、赐如故。

◇授学士路隋等中书舍人制

敕:夫秩高纶闱,职赞书命,禁署之内,用才尤难,盖以讨论而功垂无穷,润色而言流有截,非嘉绩日著,雄文风翔,则何以茂於转迁,副此佥属?朝议郎守谏议大夫充翰林学士上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路隋,澄澄天倪,落落风韵,气含古道,行为人师。

朝议郎行尚书库部员外郎充翰林学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韦表微,符彩外朗,诚明中虚,言皆本仁,动必循矩。

而皆扬历荣序,辉耀朝伦,以高行清议发於身,以精理敏识称於职,而澄群"疑"之听,昭宣素风。

况选自先朝,擢居内职,或依经而谏诤为志,或视草而周密居心,言念前劳,是嘉成绩。

洎予嗣位,思亲贤人,睹形容而鄙吝自,察言行而公忠益见。

奥词达学,伟望清规,或叶予求,宜从朝奖。

中书理本,内禁化源,并承训诰之荣,往励将明之道,我方举尔善,尔宜懋厥官。

隋可守中书舍人,依前翰林学士,散官、勋、赐如故;表微可守本官知制诰,依前翰林学士,散官、勋、赐如故。

◇授柏耆兵部郎中等制敕:夏官之属,以九法平简稽,司寇之列,以三典诘邦禁,选用郎吏,斯为重难。

朝议郎前使持节婺州刺史上柱国骑都尉赐紫金鱼袋柏耆,劲正诚明,富以材识,扬声礼阁,直笔谏垣。

征事郎使持节蕲州诸军事守蕲州刺史骁骑尉赐绯鱼袋狄兼谟,旧德在人,文风擅价,兴起宪署,劳徕疲。

有以恬退自安,遇事而后发,有以昭融美称,非道而莫迁。

顾兹缺员,宜乎并拜,懋承宠擢,以奉弥纶。

耆可守尚书兵部郎中,散官、勋、赐如故;兼谟可守尚书司门郎中,散官、勋、赐如故。

◇授王政雅等兵部郎中制

敕:朝议大夫郎守尚书户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上轻车都尉赐绯鱼袋王政雅、朝议郎守尚书户部郎中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豆卢曙等:御史府纪纲中外,事杂而繁,故常以侍御史一人综其庶务,政无大小,罔不关决,繇是得参举中台郎之可者以兼领焉。

既而第其谏绩,以劝能吏,陟明者必载迁於省阁,当选者复继入於宪闱,此其可以为重也。

尔等皆以简愿端明,修词践行,发强可以守直,开敏可以适中。

尝游刃於京邑,亦坐筹於戎阃,台阁之上,声华益高;赞均输於财征,表明慎於邮罚,分曹左右,其用维新。

是宜举武部之雄,以奖成绩;授都曹之重,以励兼才。

博观称服之能,式副有司之请。

政雅可守兵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散官、赐如故;豆卢曙可职方郎中。

◇授萧睦词部员外郎制

敕:朝散大夫使持节袁州诸军事守袁州刺史上柱国萧睦:中台总天下之务,分以郎吏,各有司存,前代用人,率为慎选。

以尔克茂才实,尝擢科名,操尚端贞,职业修举,累登使局,顷绾郡章,去常见思,居不自伐,是宜陟以郎署,伫其弥纶。

能稽旧章,则无败事。

可行尚书祠部员外郎,散官、勋如故。

◇授李行修刑部员外郎制

敕:登仕郎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护军李行修,沉正为质,发强於用,敏识可以周务,懿文可以诚身,连擢宪闱,声绩甚茂。

近以江淮灾旱,眷切疲黎,举尔忠实,往申慰抚。

揽辔有┰人之色,登车多济物之心。

既表嘉庸,仍当满秩,优其迁擢,以劝公勤。

刑曹详谳之难,郎署弥纶之重,斯为盛选,无愧当官。

可守刑部员外郎,散官、勋如故。

◇授张胜之比部员外郎制敕:宣武军节度判官朝议郎检校尚书户部郎中兼侍御史赐绯鱼袋张胜之,卑以自牧,文而有礼,既践宪台,遂参相府,事人见必尽之操,在丑有不争之美。

尚书列属,分曹莅职,听其会计,以考岁成,擢用为郎,是称清选。

勉尔从政,以休舆议。

可行尚书经部员外郎,散官、赐如故。

◇加刘栖楚御史大夫制

敕:都辇之下,居百郡之首,尹正之重,俾四方承流,苟或χ鼓不惊,豪右自息,所宜增秩,以称任能。

朝议郎守京兆尹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刘栖楚,长才挺生,利用能断,徇公忘己,奉上绝私,居多急病之心,动著必闻之美,黄之奸不发,赭裾之盗靡闻,载勤检双之方,颇精风化之本。

系尔才术,副予简求,朕所以惜其声猷,难议迁擢,尚留剧任,更俟当官。

就加青绶之秩,重委黄图之理。

宜崇望实,无替威名。

可以本官兼御史大夫,余如故。

◇授崔群右仆射兼太常卿制敕:仆射贰令之职也,奉常正卿之选也,假中台之极称,冠列寺之崇秩,受此兼合,必资重贤。

前荆南节度管内观察处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江陵尹御史大夫上柱国清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崔群,道合时中,识通政本,含五行之秀气,为一代之伟人。

文学致名,公忠莅职,清贞不挠,方廉自持。

曩升台阶,助我宪祖,实蓍赞时之绩,用存经国之规。

周旋累朝,扬历大位,出作垣翰,入标羽仪,风雨有不已之鸣,雪霜无可变之色。

秉是全德,罔闻异词。

乃者辍自夏卿,授之戎阃,统荆衡之巨镇,嗣羊杜之前声,政推洽平,理在征复。

礼乐之器,予心所难,冀流合雅之音,将考依经之制,慎简斯久,佥谐乃俞。

俾回军旅之谋,式畅人祗之职伯夷官业,伫乃修明。

可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太常卿,散官、勋、封如故。

◇授杨归厚太子右庶子制

敕:为宫相者,非班位已深,名望有素,则不可也。

前东都留守判官朝议郎检校太子右庶子兼御史上柱国赐绯鱼袋杨归厚,词场英华,谏省勤旧,及典列郡,政声必闻。

乃者罢符印之劳,佐保厘之重,贤士君子,叹其不迁。

储闱属寮,中庶为美,爰用分职,尔其往哉。

可守太子右庶子分司东都,散官、勋、赐如故。

◇授高重同州刺史兼防御使制

敕:汉号左冯翊,分理浩穰,近者非清名显秩,不在兹选。

正议大夫行给事中上柱国渤海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高重,沉厚守道,贞介操身,以礼法为践履之途,以学行为游泳之地,贤金不耗,止水不波,穆然士风,休有美论。

属者侍周禁署,驳议琐闱,重席有戴凭之名,通经得陈邵之美。

侍从之暇,附益宏多,移於牧人,宜有善政。

吾以商原故地,丰水攸同,襟带山川,接畛甸服,掌离宫之管钥,领近关之式遏,俾扬风化,思得兼材。

尔宜提举政经,苏息物力,清静率下,以奉诏条,用答宠荣,勿替休中使持节同州诸军事同州刺史充本州防御长春宫等使,散官、勋、封、赐如故。

◇授裴氵利郭卢等诸州刺史制

敕:朝散大夫前守蓬州刺史上轻车都尉裴氵利、朝议郎前守通州刺史赐绯鱼袋郭卢等:夫上之化下,犹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耳。

以尔等前所为政,皆播能名,人多裤襦之谣,理有绥定之绩。

衡阳苞湖,赋繁地阔,尤藉良牧,以扇仁风。

勉奉诏条,陟明斯在。

氵利可守衡州刺史,散官、勋如故;卢可守利州刺史,散官、赐如故。

◇授王承休等诸州刺史制

敕:致果校尉守右监门卫将军兼御史中丞王承休、朝议郎守太子少尹赐紫金鱼袋王宏质等,咸以事劳,显於中外,或武称和义,环卫有严,或吏能适时,长征攸佐。

循其履历,颇谓优深,宠以郡符,俾洽条理。

夫以巴ク杂俗,山谷异宜,必在通其有无,缮其征赋。

勉兹勤┰,用表分忧。

承休可朝请郎使持节陵州诸军事陵州刺史,散官如故;宏质可使持节泽州诸军事守泽州刺史,散官、赐如故。

◇授李渤给事中郑涵中书舍人等制敕:举才命官,得人斯重,询事考绩,称职为难,况较正违失,典司文诰,参我密命,为吾近臣,非望实兼优,则不在兹选。

朝议郎守谏议大夫知匦使上骑都尉赐绯鱼袋李渤,清标雅裁,器韵不群,赡学积文,泉源益浚,有济人经国之术,资通时利物之才。

朝散大夫守尚书司封郎中知制诰上柱国郑涵,操履坚明,雄文炳蔚,虚怀宏达,雅思冲深,立言尝见其著诚,秉志颇闻其经远。

夫澄其源者必清其流,端其本者必正其末,其便蕃禁掖,润色王猷,君不可以私其人,臣不可以虚其受。

简材既因於朕志,当官爰俟於尔能,其有嘉闻,以光茂选。

渤可守给事中,散官、勋、赐如故;涵可守中书舍人,散官、勋如故。

◇贾饣束等中书舍人制敕:参掌宥密,斧藻训诰,侍立於文陛之下,挥翰於禁署之中,非第一流,不在其位。

朝散大夫守太常少卿知制诰上柱国贾饣束,器范温雅,词藻宏丽。

朝散大夫守尚书职方郎中知制诰上柱国清河县开国男食邑五百户崔咸,学探奥旨,文有正声。

而皆公论所归,清规擅称,比美玉而光彩外溢,服华组而焕耀扬辉。

"阙"苟大章之才"阙"识王浚冲之质则损乎文。

伫尔酌中,明吾试可,无使相如视草,专美於前时敢。

其懋承之。

饣束可守中书舍人,散官、勋如故;咸可守中书舍人,散官、勋如故。

◇重定房式谥议

式之在西蜀也,入人耳目,其事熟矣,固非爱之者所能粉饰而文其论,恶之者所能披块而装其说。

蜀之此时,虽女子小人,亦知凶辟断头之不日,然为其用者,乃救死於颈,语其无勇烈之心,斯可矣,岂可尽披其附丽之名乎?如式之於刘辟,既不能死,可谓求生害仁者也,而驳议曰「大节已亏」,无乃过言欤?何从闻之?辟之走西山也,召所疑畏者十数辈於庭,将尽杀之然后去,而式在其间,苍黄之际,辟党有护持者,仅免於难。

推向之论,则不当如是明矣。

然居此时,有将见危授命之义、杀身成仁之道诘之者,称式无愧色,愚不信也。

如是,则式之去希烈也,理河南也,廉宣城也,何以无忠敬之目欤?愚论之曰:式也不疾任求之目,不闭吉邑之口,其罪也;无王浩弃家之心,无谯元受毒之志,其罪也;如辟之反天子弃坟墓,乃曰顾式说一梦以结其心,署一牒以张其势,岂其然乎?夫人臣不幸罹於是,惟死而已矣。

然孟子曰:「生吾所欲也。

」矧自轲已下哉?使死之易,则王谅、李业、虞悝、鸿信不足贵也。

意者将不可以必死望人乎?始以不死罪之,以怀生贬之,是异论也。

夫谥者易其名者也,夫子曰:「名以出信。

」又曰:「名之必可言也,名不正则言不顺,以至于刑罚不中。

」正谓此耳,夫岂容易哉?《语》曰:「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恍惚之梦,驳议之外无言者,惧非所以昭示后世也。

《皋陶谟》曰:「五刑五用哉。

」言用刑当其罪也。

刑其支体於一时,犹须当其罪,矧刑其行义,揭之於千万年欤?《康诰》曰:「敬明乃罚。

」请依前谥为倾。

◎杜周士

周士,京兆人,乡贡进士。

◇乐德教胄子赋"以「育材训人之本」为韵"国家自诚而明,讲信修睦。

既移风以设教,每登贤而制禄。

由是命司乐之职,掌彼成均;教舞勺之童,取诸乡族。

常德咸事,庸言可复。

纳诸轨物,则物有其容;摄以威仪,则仪无不淑。

日就月将,不疾而速。

於以见中和之教克修,杞梓之材可育。

观鼓箧请益,摄齐员来。

严师尊道,至矣休哉。

捧函丈之筵,无思不厌;听撞锺之问,有说必该。

心不忘於翼翼,视有主於梅梅。

审依仁即童蒙之求我,语成器如梓人之理材。

且鼓舞铿,徒闻於物格;兴道讽诵,亦资於释回。

岂如中以理心,和而适分。

敬居简而可久,德有常而不紊。

孝实天经,友为义训。

本其至也,可以赜天地之情;引而伸之,可以畅雍熙之运。

则知敦和章德,在圣与仁。

革蒙惑於初志,致辉光於日新。

於以代天工,则庶绩时序;於以施邦教,则百姓皆淳。

斯可谓理以乐成俗,师以贤得人。

於戏!至教在兹,无从匪彝。

合游洋以来学,任道德而为资。

孝友祗庸,则无不顺者;自上下下,可咸使由之。

夫然,则乐之教也,义微而婉。

以八音为制,以六德为本。

既履孝而资忠,宜任重而道远。

若然者,安得不慎其终而思其反者也。

◇代孔大夫乞朝觐表

臣某言:臣以斗筲之资,荷旄钺之寄,职兼千乘,位总十连,而节制颂条,曾无可纪,妨贤专禄,亦已四年。

由是再陈表章,备沥衷恳,诚在必达,义无苟安。

伏惟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陛下忧勤万务,砥砺庶工,服劳中外者有更践之常,受寄方隅者无专任之幸,所以俗用丕变,官称得人,坐致平治,实使均一,天下幸甚,天下幸甚。

今辄冒犯严谴,更陈丹悃,不敢广引远事,请以近日言之。

至如杨於陵、郑、马总等,或从偏镇陟授,或自周行莅事,或三年获归,或三考除替,公议惟允,私愿亦伸。

伏乞圣慈平分,许循往例,赐停见职,择用君才,则圣代盛审官之规,微臣无去国之叹。

无任祷祈之至。

◇代崔中丞请朝觐表

臣某言:臣历刺三州,连总三府,外任逾纪,入觐无阶,就日望云,魂飞心往,臣某中谢。

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覆载无私,遐迩同钦,复升平之故事,继前圣之高踪,中外践更,出入迭明。

臣以虚薄,叨受恩荣,徒竭夙夜之心,未伸朝夕之敬,天威咫尺,诚寤寐而无违,汉昭回,固瞻仰而何及,是以前在朗宁,封章累上。

及移临松漠,星纪屡周,微衷尚隔於戴盆,积望徒悬於管,葵藿之诚弥切,犬马之恋愈深。

人欲天从,於兹未难,下情上达,终冀不诬,敢黩宸严,罄陈丹恳。

伏乞赐臣除替,许至阙庭,厕蹈舞於群寮,备班行之散地,足趋中禁,目睹大明,俾成九族之荣,以尽百生之幸,非敢窃国宾五献之礼,希康侯三接之恩,一觌龙颜,万死为足。

无任恳到迫切之至,谨遣某官陈乞以闻。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