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白行简
行简字知退,太子太傅居易弟。
贞元末进士,元和中累迁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
宝历二年卒。
◇文王葬枯骨赋"以「德及枯骨,天下归心」为韵"
骨虽无知,葬以表德。
展厚礼於九原,乐深仁於万国。
惠加於鬼,则游岱之魂有依;义感於人,故归周之心不忒。
原夫灵台肇建,璧池是穿。
宛彼枯骨,委兹穷泉。
既靡睹其铭志,曾莫知夫岁年。
两伯乃色变[B242]尔,涕流泫然。
爰命从者,将收瘗焉。
俾夫恻隐之心,因形骸而下至於地;升闻之德,随精魄而上动於天。
徒观其年代超忽,英灵沦没。
土变丰肌,苔封朽骨。
於是惠沾生死,泽及荣枯。
遣奠有加於藻,备物无阙於刍涂。
幽壤始开,见佳城於白日;灵邱是启,旋卜宅於青乌。
既而迁彼古埏,葬之中野。
推城於重泉之内,昭德於普天之下。
念此穷尘之骨,尚或堇之;欲使行路之人,不得见也。
且夫圣人哀死,君子表微。
用之於国而上下忻戴,书之於史而载籍光辉。
诸侯感而思服,百姓从而知归。
以之理人而人自化,以之奉天而天不违。
故能掩骼教行,送终义立。
泽靡是浸;仁无不及。
恩加师旅而同德数千,庆延子孙而卜代三十。
且封比干之墓,惟德是钦;护信陵之冢,其仁未深。
曷若我罔辨名氏,莫知古今。
招亡散之魂,复於棺椁;收无主之骨,敛以衣衾。
盖所以感鬼神而动天地,岂止夫三分天下而二者归心。
◇垂衣治天下赋"以「圣理无为,道光前古」为韵"
天眷唐帝,恭承永命。
守无事为至德,彰不言为大令。
当宁而百蛮是宾,垂衣而八极居正。
当书轨以混合,系祖宗而作圣。
始契无外,人羞有为。
戴北极以定位,比南山而不移。
皇皇焉俨六服以御宇,烛烛焉虚四聪而听卑。
备其文,火龙回带以如动;藏乎用,天地成功而不知。
与区夏再造,俾古今同道。
静以虚襟,固其大宝。
储精而云郁冠盖,恭己而耀生黼藻。
故能追轩皇,蹑陶唐。
文物周卫,邦家有光。
飒祥云乎五彩,蟠瑞气於六章。
岂徒具饰乎领袖,亦已权量乎圆方。
是知垂拱者古之难,委裘者圣之旨。
盖与神合,宁将智使?不然,何以配天心,安地纪。
一家之大,无烦车马以巡游;九重虽深,尽见山川之疆理。
所尚者,形神不拘,清净为徒。
体安以一袭,道洽於三无。
俟时不在於颠倒,致美何伤於曳娄?於时天净泰阶,城开外户。
应星精以列将,动岳神而生辅。
楚制者分阃而守封,缝掖者坐帷而论古。
纩未周而如挟,衮有阙而咸补。
德既昌焉,不亦宜然。
出岂劳於问历,山呼无待於卜年。
凝旒而惠泽潜布,敛衽而皇风靡前。
与三五争步骤,微臣亦迷其后先。
◇君臣同德赋
曰若稽古巨唐,累圣重光。
盛烈贯於千古,英声超於百王。
尔乃群瑞呈祥,众灵叶庆。
神降休祉,天垂宝命。
凤於是荐臻,龟书以之迭映。
万姓忻东户之日,一人奏南风之咏。
至矣哉,[A134]无德而称焉!臣闻非常之主,必有非常之臣。
是以元凯升而唐德茂,稷禹用而虞化淳。
武丁梦征兮求版筑之士,文王卜兆兮得垂钓之宾。
岂直星精之诞方朔,维岳之降甫申。
故能殷周叹其多士,皇汉歌其得人。
亦有九合称齐,三分号蜀。
犹传善政,尚留芳躅。
方鸿翼以济时,比鱼水而敦俗。
诚小国之边鄙,亦顺时而自足。
岂若我圣明之有天下也,总六合以为家,笼八荒而建国。
既垂拱而敷化,谅偃兵而兴德。
为百代之规模,立万邦之轨则。
於是大君端冕而多暇,群臣奉职而有方。
巍未荡,济济锵锵。
咸有一德,视人如伤。
夔龙在位,鹭成行。
君臣同德而均美,圣母临人而永昌。
岂徒超五臣而逾十乱,固将六五帝而四三皇。
小臣微浅,才智疏越。
滥吹紫庭,献赋绛阙。
敢同舆颂,窃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
盛德至矣,大业广矣。
我一人兮化无穷,临万国兮道既融。
同心同德,君圣臣忠。
子子孙孙。
永代克隆。
◇车同轨赋"以「君德遐布,夷夏同道」为韵"
倬彼皇道,大哉圣君。
穷厚载於宇内,俾咸驾於海。
故得遥遥之形,周八埏而匪间;彭彭之响,经万国而俱闻。
所以义在知方,理资从式。
见轸转而不阻,谅辐辏而有则。
宏济之利,既均美於三无;顺动之端,方齐功於一德。
是故达於疆场,践彼幽遐。
表合纵而道广,知辙迹而路赊。
亦由诫於险,去其邪。
推善御於有截,被至治於无哗。
殊途同归,方见域中之大;引重致远,是睹天下为家。
然则将利於时,必征所措。
既同辙而异履,爰发轫而循度。
周流忽越,诚转蓬之足施;蔺轹非逾,将挂彗而可布。
至若偈兮无外,隐尔如斯。
念征至而必继,嘉大同而在兹。
固将混区宇,会华夷。
始曳轮而宁亏远迩,终推毂而不失毫厘。
观其政之大者,道亦斯假。
苟凭轼而知风,矧击辕而合雅。
顾践履之奚到,岂独不东;信应用之无疆,宁惟诸夏。
原夫建皇极,开帝功。
三才既美,九有攸同。
可使循环如贯,运动不穷。
四会五达之庄,悠然尽届;岛夷卉服之俗,逖矣皆通。
尔乃庶政聿修,遐方可讨。
俾守位者将顺其理,利转者心会於道。
故车书而混同,诚鸿业之斯保。
◇振木铎赋"以「振文教而纳规谏」为韵"国家古典修,时令顺。
命遒人之职,执木铎以徇。
本其教在每岁之发生,听其音如群物之始振。
於是官师倾听,道路咸闻。
采讴谣於多士,延讽刺於大君。
外振金声,将发号而施令;中含木德,贵偃武而修文。
所以应之如响,从以如云。
道达天和,契宫商而成韵;揄扬帝命献诗颂而为群。
懿夫一气维则,万人是效。
儆於有位,伫从善而如流;慎乃攸司,固匪怒而伊教。
百官奉职而奔走,万族寻声而腾。
观乎四会五达,举而摇之;溥天率土,孰云远而。
期赫赫於永代,每锵锵於此时。
响不闻空,能同诽谤之木;听犹在耳,将陈诵谏之诗。
莫不献其词而谔谔,帅其属而师师。
靡其荒怠,曷不肃?士传言而戾止,工执艺而畴咨。
足以播祥风於地末,阐皇明於天垂。
故夫圣之合,询刍荛而听纳;动而悦随,谋卿士之箴规。
乃知我武不施,司马之执奚为。
斯文未丧,封人之喻攸宜。
徒云击在拊石,曷若恩斯勤斯?与德音而共畅,载仁声而远驰。
则六变通神,九成感物,不足擅美而标奇也。
故我后振铎以耸善,喜人之敢谏。
俾夫下不渎,上不慢。
由和铃之昭其声,致朝野之清宴。
◇望夫化为石赋"以「望远思深,质随神变」为韵"
至坚者石,最灵者人。
何精诚之所感,忽变化而如神。
离思无穷,已极伤春之目;贞心弥固,俄成可转之身。
原夫念远增怀,凭高流盼。
心摇摇而有待,目眇眇而不见。
丝萝虽托,难立节以自持;金石比坚,故推诚而遂变。
徒观夫其形未泐,其怨则深。
介然而凝,类夫启母之状;确乎不拔,坚於王霸之心。
口也不言,腹兮则实。
形落落以孤立,势亭亭而迥出。
化轻裙於五色,独认罗衣;变纤手於一拳,已迷纨质。
矧乎石以表其贞,变以彰其异。
结千里之怨望,含万里之幽思。
绿云朝触,拂峨峨之髻鬟;微雨暮沾,洒涟涟之珠泪。
杂霜华於脸粉,脱苔点於眉翠。
昔居人代,虽云赋命在天;今化山椒,可谓成形於地。
於是感其事,察其宜。
采蘼芜之芳,生不相见;化芙蓉之质,死不相随。
冀同穴於冥漠,成终天之别离。
则知行高者其感深,迹异者其致远。
委碧峰之窈窕,辞红楼之婉娩。
下山有路,初期携手同归;户无人,终叹往而不返。
嗟乎!贞志可嘉,高节惟亮。
同胚浑之凝结,异追琢而成状。
孤烟不散,若袭香於炉峰之前;圆月斜临,似对镜於庐山之上。
形委化而已久,目凝睇而犹望。
悲夫思妇於行人,莫不睹之而惆怅。
◇欧冶子铸剑赋"以「雷公发鼓,蛟龙捧炉」为韵"先王之御天下也,与物为公。
知文不足以独理,故资武以为雄。
弧矢之利,以征不服;剑戟之用,以威远戎。
俾梯山而入贡,故率土而向风。
懿夫欧冶,实曰良工。
铸龙泉之剑,炼耶溪之铜。
於是制良模,启洪炉。
炎炭赫以震,大冶屹而山孤。
其始作也,烟气成阵,橐声若雷。
三光动色,六气飞灰。
蛟龙捧炉,雷公击节。
龙势初成,玉匣新发。
利可吹毛,光能莹雪。
此剑之德,百夫称杰。
此剑之用,千里流血。
岂比乎解牛之刃,自谓良庖;倒载之干,虎皮以包。
蒙庄说之以喻道,周处凭之以斩蛟。
荆轲一拔以击秦柱,汉高三尺以定天下。
士庶得以安身,王侯得以辟土。
是知剑也,藉以防虞。
岂比乐云,不在锺鼓。
既而切玉期用,犀是逢。
常闻静乱,旧说为龙。
佩服是宜,则圣哲攸重;弃捐不可,故牛斗是冲。
冯谖再弹,而见於下客;季札一返,空挂於长松。
逮会边尘欲飞,邦人斯恐。
猛士挥戈,谋臣贾勇。
是歼是灭,再持再捧。
四夷慑之以宁居,一人得之以垂拱。
是剑也古今之重,是剑也荷君之宠。
◇金跃求为镆铘赋"以「大冶无私,祥金乃跃」为韵"
金有利用,跃而呈祥。
腾沸渭之炎彩,耀赫奕之雄光。
始则沉潜,将委形於锻铸;终能踊跃,求效用於锋。
於是挺奇姿,夺良冶。
叹凡目之莫辨,惧名工之或舍。
既翕之在,尚渊沦这未写。
进紫光而旁射,期游刃以犀;烘赤气而上冲,愿成形於斩马。
徒观其扇巨橐,铄利金。
声激射,势浮沉。
凫氏倾耳以骇意,欧冶拭目以临。
既而赫矣不常,烂然有待。
红霞聚蓄於穹谷,沧波跳出於溟海。
风雷於是借威,日月为之扬彩。
自殊美玉,岂韫椟以沽诸;愿比雕戈,庶因兹而砺乃。
若夫流精表异,变态无私。
象君子有刚柔之性,同圣人不凝滞於时。
莲锷尚融,若踊决云之刃;云锋未铸,如呈切玉之姿。
矧夫腾跃在中,发扬於外。
君若销形制器,我则保其坚贞;君若应用卫身,我则期於远大。
懿其铄为金而不离,效其祥而自殊。
幸托迹於范,希效质於规模。
彼号巨阙,出昆吾。
龙藻龟文,既已称其昔有;指晋挥郑,孰可使其今无?嗟乎!光彩陆离,辉华彰灼。
疑狂电之乍发,状长星之不落。
异十日之俱流,殊众口之相铄。
精灵有感,不惮丰城之沉;神化无方,愿继延乎之跃。
哂备物之钩戟,耻分形於钱。
客有仰祥金以立诚,庶坚贞之有托。
◇滤水罗赋"以「滤彼水虫,疏而无漏」为韵"罗之名兮惟一,罗之用兮不同。
彼以获禽为利,此以救物为功。
象夫天而圆其外,体乎道而虚其中。
执拯溺之心,忘乎云鸟;表好生之德,及其水虫。
观其膺用之初,裁成之始。
利物提挈,顺时行止。
夕挂於壁,若满月之在天;晓用於人,状圆荷之在水。
尔乃匪虚实,如有无。
心宁劳於凝滞,体非惮於沾濡。
伊纱灯之护虫,则理齐而功倍;彼纶巾之漉酒,乃迹同而用殊。
若夫气爽秋晓,景光春昼。
临桐井之银床,近莲塘之玉。
於是铜瓶倾写,金盆俯就。
迸千点之珠光,垂一带之冰溜。
初疑散丝之雨,洒绿云而乱飞;又似瀑布之泉,穿碧烟而下透。
且夫环之劲铁,取其坚而不朽;幂以轻纱,取其疏而无漏。
彰妙用於不凡,表深仁而善救。
滤颜生之瓢,水欲饮而徐清;漉范令之釜,鱼将烹而获宥。
然则开三面者,其仁未知;张一目者,其害有余。
曷若筛么虫而必碍,投勺水而皆虚。
纵醯鸡为解罗之鸟,舍并鲋为漏网之鱼。
斯则用资於生,不资於杀;仁在乎密,不在乎疏。
夫以道存仁恕,水何大而不滤;物莫隐欺,虫何微而风遗。
虽焦螟之生必全,有以小为贵者;江汉之流虽大,尽可一以贯之。
功且知其至矣,用宁忧於已而。
客有抚而歌曰:玉卮无当兮安可拟,风瓢有声兮不足比。
惟滤罗之用也大哉,故去此而取彼。
◇舞中成八卦赋"以「中和所制,盛德斯陈」为韵"
卦惟体德,舞以象功。
分其节於干坤之位,列其画於缀兆之中。
相彼六爻,爰配数於六律;侔兹八体,俾叶义於八风。
原夫乍合乍离,进旅退旅。
参於繇而九变无挠,辨於位而五方有序。
作既自於天心,用必在夫君所。
刚柔斯别,皆取象於负图;俯仰可观,各分行於曳绪。
尔其舞既备,位亦陈。
赞阳和之启蛰,助雷雨之解屯。
卦始画於庖牺,当皇唐贞元之岁;《易》咸列於宣父,在圣祖中和之辰。
度曲未终,变态无极。
震艮以节其动止,离坎以分其南北。
闻之者正性命而深和,睹之者守精微而不贼。
继虞韶之尽美,哂夏乐之惭德。
征其本,察其仪。
成于巽而德风备矣,变为兑而圣泽在斯。
近取诸身,且表乎是则是亻效;大合乎乐,孰为乎不识不知。
矧夫作者既取诸身,演者必因於圣。
谅旷代而莫睹,实於斯而为盛。
其始也,取於卦而施诸人;其终也,观其妙而通乎政。
是以契兹穆穆,异彼ェェ。
象在於中,将致天地交泰;德形於外,以明保合太和。
且夫周八佾而非美,汉五行而徒制。
虽冠华秉翟於干戚之间,起索隐钩深於天人之际。
曷若容止合於彖象,幽赜殊乎卜筮?客有欣千载之一时,歌圣功而献艺。
◇石韫班赋"以「温润积中,英华发外」为韵"
高山穹崇,山有石兮,玉在其中。
物不能自珍,绵千载而抵飞鹊;宝所以为异,贯四时而见白虹。
积苔文而外翳,涵冰形而内融。
焕乎有文,既自抱其坚白;敦兮在璞,将有俟於磨砻。
嗟夫!委质含章,藏晕晦迹。
奇文於特达,韬善价於今昔。
弃他山之下,未得辉乎满堂;泛谓水之中,谁复知其盈尺。
混清润以潜颍,托层崖而委积。
爱而不见,虽类怀宝迷邦;和而不同,终辨我心匪石。
懿夫石惟缜密,玉乃坚贞。
孕明含粹,养素挺英。
包其蒙,讵睹蕊兮之色;藏于密,谁识诎然之声?徒观夫明其内,晦其外,谅可久而可大;见其素,隐其华,若去泰而去奢。
形委顺而可转,心抱忠而无瑕。
暗然而彰,同夫珠媚於水;光而不耀,异乎金在於沙,尔其玉方蕴藏,石未磨磷。
气中潜以育德,色旁达而示信。
处於凿凿,则水折而方流;依彼岩岩,亦山辉而未润。
照庑之光尚戢,截肪之色空存。
昧识者但见其落落,精鉴者方辨其温温。
石不能言,莫遇琢磨之力;玉未成器,难逢拂试之恩。
则知至宝在乎藏真,至德恶乎自伐。
刳其心而白不受采,实其腹而间不容发。
客有爱此坚贞,想其清越。
叹时俗之莫顾,惜辉化之潜发。
傥见采於一拳,庶无虞於再刖。
◇沽美玉赋"以「怀宝迷时,岂曰君子」为韵"
美矣哉!有玉於兹,不磷不缁。
韬而藏则伤乎秘宝,怀而匿又虑乎失时。
是以露瑶华之炯尔,就朝市而沾之。
且以辨玉璞之名,目以见至珍之道。
耀盈尺之灿灿,彰合拱之皓皓。
使思之者睹於贞清,仰之者知乎坚好。
首六瑞以为瑞,排众宝而称宝。
然后厥声载路,厥价载闻。
蕴十德以光代,先驷马以荐君。
亦何必隐映其华,韬藏其美。
行於鲁谓迷邦之士,入於宋比越乡之子。
岂独用为荐神,亦自以为厉已。
且时见玉而既重,玉待时而以谐。
献楚之忠诚必赏,求秦之价直非乖。
自可覆之於椟,鬻之於怀。
间彼琅,照追师之笥;离於衣褐,裨天子之阶。
宁令善价不再,良辰无几。
且远於簪裾,永疏於筐篚。
夫然,则玉工贻诮,君子不韪。
韫藏之则尔,能求沽之则吾。
岂如垂棘之璧,不琢之?亦当出彼岩石,鬻此规携。
是以百尔之行,一与之齐。
未有玉逢价而更惜,士於时而自迷。
然则事有可而必行,辞有为而焉说?道既危而思隐,善求顾而无伐。
故沾玉者遵於赐言,待价者存乎子曰。
沽哉!於斯文而盖阙。
◇澹台灭明斩龙毁璧赋"以「璧恶苟求,人难力制」为韵"
璧之为宝也至珍,龙之为物也至神。
蕴彼坚贞,由是见希於代;神其变化,胡不可畏於人。
苟以力夺我宝,则必害及尔身。
原夫被褐而来,舣舟以济。
怀白璧为利涉,佩青蛇而自卫。
光连晓日,若明镜之高悬;影落深潭,状白虹之初霁。
孤棹才移於渡口,二龙见於波际。
将至宝因此可求,谓匹夫於焉易制。
徒观其迅雷铿訇,狂电翕。
转清辉而阳景灭曜,喷风雨而晴空变色。
拖尾乃无所遁逃,矫首则方将荐食。
朱萍焉能施其术,飞莫得用其力。
灭明乃挺利剑,整扁舟。
驱天吴,北阳侯。
壮志奋而发植冠耸,目张而眦裂血流。
白刃下耀於渊室,紫气上冲於斗牛。
左绝其ㄕ,右扌舂其喉。
擢锦缋之鳞,触惊波而乍聚乍散;洒元黄之血,随奔流而或沉或浮。
既风恬而雨绝,俄雾廓而烟收。
龙实最灵,孰可以威而;璧惟重宝,岂得不义而求?既而弭波澜,济江干。
璧非人,愿保全而莫可;人非剑,思耀武而诚难。
然后韫神邱,即长路。
持拱璧而叹息,盼中流而回顾。
岂不以怀宝者为物所求,恃力者为人所恶?且龙实恃力,人惟怀璧。
尔实我欺,我非尔惜。
虽在时之攸重,谅於人而何益?闻老氏之诫,莫守乎满堂;考圣人之清,不贵於盈尺。
遂投之河而神罔敢受,毁於岸而人莫敢有。
纷然电散,谓齐后之碎连环;砉尔星分,同亚父之撞玉斗。
则知动不可妄,求不可苟。
始则将害於人,终乃自贻伊咎。
胡不伏水府而藏珠於颔,照昆山而衔耀於口故贪而毙也,诚罹有悔之凶;毁以弃之,安能无胫而走?嗟乎仁必有勇,信千古而不朽。
◇新月误惊鱼赋"以「在水如钩,有并垂纶」为韵"
纤纤之月兮濯影清流,淠淠之鳞兮妄意悬钩。
乍见之而深入,复氵焉而误游。
寻落饵,迟来舟。
游泳不安,颇似纵而方引;佥喁自失,疑已悬而未收。
当其照溪篁,兴舟子。
骇垂竿而乱动,讶半规而特起。
谅不知夫月来,徒有虞於夕死。
或跳跃无所,每健羡於脱泉;周旋不能,乍蹉跎于失水。
且复走菱荇,触洲。
敛鬣以曲全,高首目而圜视。
引耀方丈,形仪更真。
挂影西南,尽迷元兔;与波上下,难晦紫鳞。
虽类吴牛之喘月,独喻文鳐之触纶。
转荡其心,似迎其手。
恐牵复於未济,惧钩深於善诱。
同畏景恶迹之士,视於无形;异贪饵慕膻之徒,求之何有。
夕惕未已,宵迷不舒。
每流浪而迁逝,愿息阴以踌躇。
岂将畏首与畏尾,亦将慎终而慎初。
霭霭孤光,隔千里而共此;鳏鳏下视,虽擘波其焉如。
既而魄尽中流,光沉西海。
犹愕眙於胡处,尚怵惕春安在。
岂鹏化之质,不能奋飞;方鱼服之时,每嗟危殆。
悲夫似是之疑,何莫由斯。
况文竿昼引,绪茧宵垂。
苟人谋之不辍,何天道之可。
安得远猜机,漾修迥。
笑明月而弄沦连,与狎欧而相并。
◇斗为帝车赋"以「运乎中央,临制四海」为韵"
惟斗之列,在天之中。
象其车之为用,明乎运而不穷。
烂然有光,随月建而不忒;循环靡定,转天道而潜通。
尔其自彼元功,彰乎真宰。
辐辏而众星有次,环回而周天可待。
将临无极,同乐御之在君;随转无穷,异月轮之生。
海故得四时式序,九有皆临。
顺乎轨而克阴阳之分,比於毂而正天地之心。
宛转潜移,循环微至。
周行不失於纪纲,顺动罔差於躔次。
何有象而著天,何无迹而行地。
是使星辰日月之度,光不失三;春夏秋冬之期,时不愆四。
懿夫拱极昭彰,垂精耀。
将侔功於引重,在载德以知方。
莫测车行,式瞻其上象;遥观帝座,宛在彼中央。
是动不过位,止无其常。
作解疑夫监监,有耀想乎煌煌。
然则七星所临,下土之分。
度数必循於厚载,经行用昭其广运。
是以义将德比,动与化俱。
广覆之恩既博,致远之道斯殊。
轮不推兮,展云锋而罔惧;驾非马也,历天险而无虞。
所以取辕毂,喻璇枢。
见维北之运矣,岂指南而已乎?犹一人之在上,而万国之是制。
规圆而轮转罔差,鳞次而运行无替。
遵不已之道,岂念穷涂;驾自然之车,宁愁舆曳?是则天衢可陟,云路有势。
幸见殊于轮扁之徒,不可使其功而效艺。
◇以德为车赋"以「至德之人,有同车载」为韵"人之蕴德兮唯车可同,载诸身兮运转无穷。
苟规模之不紊,在夷险以皆通。
游必有方,靡假颜生之御;成之在我,宁烦奚仲之功?原夫雕斫何劳,周旋不碍。
得亨衢古道以方驾,将璞玉浑金而共载。
廓情田而作路,终自东自西;调意马以服箱,任或进或退。
且见其制非假手,用不由人。
驰懿范而深疑轧轧,听嘉声而乍认辚辚。
如荣昼锦之衣,便同华毂;傥被悬鹑之服,岂异椎轮?是何︼︷无施,脂膏莫有。
学海深而濡轨堪虞,词林秀而养材自久。
诲人不倦,初讶其役车不休;见贤思齐,岂惮乎挟而走。
莫不乍行乍止,载疾载徐。
究其理而大矣,较其功而忽诸。
程君之梦捧阳精,还同照乘;黄霸之惠如时雨,宛是随车。
乃知德以饰身为规,车将载物是致。
苟执德之不惑,故凭车而取类。
善行而所去无迹,遵道而虽远必至。
功能救旱,喻流水以宁惭;美播惟馨,媲七香而何异?大矣哉!妙才难问,良工在兹。
曝腹而那殊炙果,书绅而乍认执绥。
此车也,价虽擅於五行,应难比矣;数徒多於百两,未足方之。
士有轨辙无逾,威仪靡忒。
逢时期牵驾之用,抱素乏丹青之饰。
傥题品之未遗,愿为车而比德。
◇狐死正丘首赋"以「乐生恋本,仁者之心」为韵"
狐者微物,死乃可珍。
想彼邱而结恋,正兹首以归仁。
生也有涯,且不忘其本;死而无二,亦不丧其真。
可以德於先哲,实闻言於古人。
原夫委化将终,微情有托。
面淇梁之窟穴,目武都之林壑。
顾慕而首尾不差,向背而东西必度。
死生契阔,知归骨之莫从;视瞻无回,念旧乡之可乐。
矧兹异质,蕴彼仁心。
宁九尾之足尚,实三德而可钦。
岂不以怀旧诚切,恋主志深。
等太公之於齐,终闻返葬;比庄舄之去越,尚发哀吟。
想夫溘尔数穷,隐然存盼。
叹青邱之永廖,想南山之不见。
其心怀土,望故处以增悲;惟首正丘,聊向隅而表恋。
知其恋本者合於礼,恋旧者继乎情。
何绥绥之陋质,叶仁人之美名。
观物化,感平生。
颐指而千羊让德,头会而百兽惭狞。
徒观其首也不回,心乎惟恳。
殊听冰而表智,异含沙而招损。
正有之质,志在慎终;委莫赤之容,仁无弃本。
想其美也,合於礼者。
鄙贲首之羊,符恋主之良马。
观行喙息之类,其数则多;察乐生念本之徒,斯情盖寡。
ム兹兽之可奇,谅古今而称之。
死不择音,嗟逐鹿於往日;生而隐雾,叹元豹於昔时。
曷若怀念远之感,轸去故之悲?异哉首邱之仁也,非众类之等夷。
◇五色露赋"以「率土康乐之应」为韵"惟上天之阴骘,至诚感通,灵液肇吉。
能分五色之异,以候一时之出。
祥风烁乎茂草,瑞景乎朝日。
元黄杂错,缀玉树以相鲜;丹绀交辉,映金盘而乍失。
既能偶圣以呈贶,宁有普天之不率?飞液花坞,流光蕙圃。
青荧玉缀,灿烂珠吐。
灵药讶仙童捧来,润石疑女娲欲补。
花禽拂著,宛如陈宝之鸡;平野染成,焕若徐方之土。
当其金乌戢耀,玉兔腾光。
夜寂空知警鹤,寒轻犹未为霜。
徒想状天,酒类神浆。
岂辨彰施而披棘,尤分杂错以沾裳。
满林岭而霞驳,遍莓苔而锦章。
自然郁为天祚,庆我皇唐。
何必征勒毕之言,以为国泰;验吉云之说,乃辨时康?嘉其风中煜龠,空际浮烁。
缀瑶草以纷敷,泫庭柯而照灼。
彼刺其感叹,此湛湛欢其宴乐。
徒用兴其咏歌,曾何睹其交错。
未若含瑞表德,耀彩逢时。
乍绮分於彼,或星合於兹。
为阴阳之淳粹,作花木之葳蕤。
喜气度关,徒虚语耳;荣光出水,曷足方之?是知天降休祥,圣为明证。
淡汪之仁泽,得文质之善称。
天何言哉,国有感善应。
◇三梦记"并序"人之梦,异於常者有之,或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者,或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或两相通梦者。
天后时,刘幽求为朝邑丞,尝奉使归。
未及家十余里,适有佛堂院。
路出其侧,闻寺中歌笑欢洽。
寺垣短缺,久睹其中。
刘俯身之,见十数人,儿女杂坐,罗列盘馔,环绕之而共食之,见其妻在坐中语笑。
刘初愕然,不测其故久之,且思其不当至此。
复不能舍之,又熟视容止言笑无异。
将就察之,寺门闭不得入。
刘掷瓦击之,中其垒洗,波迸,走散,因忽不见。
刘逾垣直入,与从者同视,殿庑皆无人,寺扃如故。
刘讶益甚,遂驰归。
比至其家,妻方寝,闻刘至,乃叙寒暄讫。
妻笑曰:「向梦中与数十人同游一寺,皆不相识,会食於殿庭,有人自外以瓦砾投之,杯盘狼籍,因而惊觉。
」刘亦具陈其见。
盖所谓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者矣。
元和四年,河南元微之为监察御史,奉使剑外。
去逾旬,予与仲兄乐天、陇西李杓直同游曲江,诣慈恩佛舍,遍历僧院,淹留移时。
日已晚,同诣杓直修行理第,命酒对酬,甚欢畅。
兄停杯久之曰:「微之当达梁矣。
」命题一篇於屋璧,其词曰:「春来无计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实二月二十一日也。
十许日,会梁州使适至,获微之书一函,后寄《纪梦诗》一篇,其词曰:「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入慈恩院里游。
属吏换人排马去,觉来身在古梁州。
」日月与游寺题诗日月率同。
盖所谓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矣。
贞元中,扶风窦质为京兆韦荀同自毫入秦,宿潼关逆旅。
窦梦至华岳祠下,见一女巫,黑而长,青裙素襦,迎路拜揖,请为之祝神。
窦不获已,遂听之。
问其姓,自称赵二姊。
及觉,具言於韦。
明日至祠下,有巫迎客,容质装服,皆所梦也。
顾谓韦曰:「梦有征也。
」而命从者视囊中,得钱二环与之。
巫抚掌大笑,谓同辈曰:「如所梦矣。
」韦惊问之,对曰:「昨梦二人从东来,一髯而短者祝酹,获钱二环焉。
及旦,乃遍述於同辈。
今则验矣。
」窦因问巫之姓氏,同辈曰:「越二姊也。
」自始及末,合若符契。
盖所谓两相通梦者矣。
行简曰:《春秋》及子史言梦者多,然未有载此三梦者也。
世人之梦亦众矣,亦未有此三梦。
岂偶然耶?抑亦必前定耶?予不能知。
今备纪其事以存录焉。
◇纪梦长安西市帛肆,有贩粥求利而为之平者,姓张不得名,家富於财,居光德里。
其女国色也,尝因昼寝,梦至一处,朱门大户,戟森然。
由而入,望其中堂,如欲燕集张氏之为。
左右廊皆施帏幄,有紫衣吏引张氏於西廊幕,见少女如张等辈十许人,皆花容绰约,钗钿照耀。
既至,吏促张装饰,诸女迭助之,理泽傅粉。
有顷,自外传呼侍郎来。
竞隙间之,见一紫绶大官。
张氏之兄尝为其小吏,识之,及言曰:「吏部沈公也。
」俄更哦曰:「尚书来。
」又有识者,并帅王公也。
逡巡复连呼曰某来某来,皆郎官以上。
六七个坐定,前紫衣吏曰:「可出矣。
」群女旋进,金石丝竹,铿钅訇震响。
中署酒酣,并州见张也而视之,尤属意,谓之曰:「汝能习何技?」对曰:「未尝学声音。
」使与之琴,辞不能。
曰:「第操之。
」乃抚之而成曲,予之筝亦然,琵琶亦然,皆平生所不习也。
王公曰:「可矣。
」因命采笺为诗一绝以与之,张受之,之衣中。
王公曰:「恐汝或遗,今乃口授。
」吟:「还梳闹埽学宫妆,独立闲亭纳夜凉。
手把玉簪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张曰:「且归辞父母,异日复来。
」忽惊啼而寤,手扪衣带曰:「尚书遗诗矣。
」索笔录之。
问其故,泣对所梦,且曰:「殆将死乎?」母怒曰:「汝乍魇尔,何以为嬖,乃出不祥言如是。
」因卧病累日,外视有持酒肴者,又有将食来者,女曰:「且须膏沐澡瀹。
」母听。
良久,[QTDW]妆盛饰而至。
食毕,乃遍拜父母及坐客,曰:「时不留,某今往矣。
」因援衾而寝。
父母环伺之,俄尔遂绝。
时会昌二年六月十五日也。
◎罗立言
立言,宣州人。
贞元末进士,太和末由庐州刺史召为司农少卿,为京兆少君知府事,以附李训、郑注诛。
◇振木铎赋"以「发号施令,王猷所先」为韵"
上方继统大宝,发号初年。
俾木铎是徇,彰皇恩而宣。
清韵乍分,庶道乎无远不浃;长声始振,将表乎有开必先。
盖欲由旧章,布新令。
使有闻而必戒,如审乐以知政。
德音爰降,义符诏谏之君;大典允敷,道契多能之圣。
洪纤手运,断续风移。
始条贯以遐远,终激扬而广施。
发千门以浏亮,儆三条而逶迤。
将警乎群心,斯乃有伦有要;言提乎众耳,孰可不识不知。
且夫洞然谐音,锵尔立号。
岂比官师之职,无劳有司之告。
是知君立教,非铎而不宣;金有声,非木而奚道。
所以酌彝古典,稽法前王。
范乎金,盖取乎刚德示利;振以木,期在乎直言有章。
罔非舌而是出,信有声而必扬。
鄙伐鼓之坎坎,小和铃之央央。
节奏中规,周旋有序。
合空曷,谐律吕。
侈之制自异,陶匏之音不举。
动而逾出,击且殊於钅享于;虚以和鸣,悬匪劳於иね。
带未央晨漏,时与俱来;混南山殷雷,乍迷其所。
於以明盛礼,於以扬王猷。
日闻四方,听思聪而广被;教覃万国,泽咸霈而周流。
或乃妙响清越,绵绵将歇。
敢烦手於再振,冀骇耳於一发。
客有观光以成文,愿刊象魏之阙。
◇风偃草赋"以「上之化人,乃如是焉」为韵"
人之化兮,从政之所向;草之偃兮,随风之所仰。
大小覃及,道均乎广敷;高下必加,义存乎溥畅。
将咸被於荣悴,非有阻於遐旷。
感之化靡,自符於顺柔;动而悦随,岂因乎用壮?如起於龙召,若臣和於君唱。
岂萧条众芳之间,翱翔激水之上而已。
美其抗威有制,应物无私。
播生成於万族,顺炎凉於四时。
弥冈阪以尽仆,历原隰而无遗。
飕其音,时自南而自北;扶疏其状,随左之而右之。
泛兰丛而影分丹颖,转蕙圃而乐摇碧滋。
有感而施,不独其麦;触类皆长,宁遗楚楚者茨。
则知草之偃风,威之所藉;人之理上,政之所化。
不然,则何以喻德君子,比训小人。
佐天地之化育,助雷雨於陶钧。
当槁叶辞条,我则激凄清於霜夕;及晴川解冻,我则散煦妪其阳春。
岂直落余花於黄菊,翻碎浪於青。
至哉!凝韵松桂,传香兰ぇ。
不得而疾,合帝德之无方;不厉而威,若神功之有宰。
兹君令所以为此,圣人於焉嘉乃。
观其匪疾匪徐,或吹或嘘。
俾夫曲者必直,勾者必舒。
庭叶晚飞,坠丹梧於飒尔;池荷夜转,泻珠露以连如。
是则草非风不靡,人非化不被。
故取鉴者用於斯,观政者必於是。
况王者致理,与物化迁。
敬授人时,乃何风不顺;式孚惠泽,则何草不元?既殊拔木之日,斯鄙偃禾之年。
赋风行之义,可以知其教焉。
◎李师圣
师圣,贞元时人。
◇唐故许氏夫人祈氏墓志夫人字芳,太原人也。
先伊耆氏之胃,封爵列位,皆附旧史,故隐显不言。
因远祖居毗陵,今为毗陵人也。
祖观,父,并高尚云林,独立不惧,积庆储祉,是生夫人。
夫人即之长女也。
年始初笄,归於许氏。
辅佐君子,协和中外,其仪可范,其德可大,贞顺模於九族,婉娩美於当代。
呜呼!上天而假其德,不假其永世之寿,是足可悲。
以贞元廿年七月三日,寝疾卒于"阙"孝乡唐昌里之私第,春秋五十有五。
以贞元廿一年孟春月三日,安厝於震泽里之原,礼也。
夫人生二子,长仲宣,次仲康,并哀疚悚心,穷号泣血。
惧山谷之迁变,乃刻石而为铭。
◎严砺
砺字元明。
少为浮屠法。
从兄震荐,为兴州刺史检校尚书左仆射,领山南西道节度使。
元和四年卒,赠司空。
◇奏崔河图状
得昌润状,量移官通州别驾崔河图,使奴诋百姓妻,抑压於家中驱使;又诉称疾病,请於果州寻医,审令验问,并无疾患者。
崔河图自量移通州,已逾三载,不遵法度,故犯典章,恃其曾践周行,历官省闼,恣为累横,侵扰黎元,使奴诋抑良人,诉疾妄求出界,交通豪侠,迫胁村闾。
伏以巴南诸州,去使辽远,山川重阻,道路危,若纵奸人,必虑扇结。
况河图怨望日久,情状难原。
"下阙"
◎高
,德宗朝官风翔节度使。
◇对春日饣委兽夏日迎猫判
习齿以春日饣委兽,姜肱以夏日迎猫。
至人御时,大礼爰设,资亭育以为德,立堤防以垂范,三千之仪毕备,九歌之序载扬,承规理人,开物成化。
习齿以青阳肇发,落韶夏之风景;姜肱以朱明始临,欣畏日之卉木,俱尊函丈之业,共仰抠衣之轨。
爰兹饣委兽,未叶於顺时;复此迎猫,有亏於通典。
事不师古,如何两昧,学而不修,此焉双缺,适吴蜀以俱废,比臧谷以同年。
虽圣主宽刑,唯留一面,而愚人懵学,自挂三章。
咎也己招,法将焉设?请从泣辜之笔,以征紊礼之至。
◎柳子温
子温,京兆华原人,太子太保公绰之父,官丹州刺史。
◇对给地过数判
甲给地过数,科所由,曰「更耕之田」。
硗肥异宜,给受殊制,苟夫田之可易,在公道而奚爽?惟甲奉其所主,念此为农,无怠无荒,将陈耕凿之力,是是{艹衮},以期国家之利。
虽在勤不匮,而处脊则劳,风雨每调,莫睹如云之稼,收获斯至,空嗟悬磬之室。
徒逢时於乐土,终叹乏於良田,怀不足而是忧,思鼓腹而何及。
观其所给,察其所由,在《周典》而无辜,论《汉史》而何著?惟农是┰,於法何乖?宁易地以丰财,岂守株而丧本。
更耕之诉,据百亩而何伤;过数之科,在三章而宜舍。
◎田宏正
宏正本名兴,字安道,平州人。
田季安时为衙内兵马使。
季安死,众请宏正为帅。
与将吏约,请归六州版籍於朝,然后视事。
宪宗嘉之,加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沂国公,充魏博节度观察处度支营田等使,乃赐今名。
元和十四年加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侍中。
穆宗立,王承元以成德军请帅,诏宏正兼中书令为节度使。
长庆元年,为王庭凑所害,年五十八,册赠太尉,谥忠愍。
◇谢授节钺表
臣闻君臣父子,是谓大伦,爰立纪纲,以正上下。
其或子为不子,臣为不臣,覆载莫可得容,幽明所宜共殛者也。
臣家本边塞,累代唐人,从乃祖乃父以来,沐文子文孙之化。
臣幸因宗族,早列偏裨,空驰戎马之乡,不睹朝廷之礼,惟忠与孝,天与臣心,常思奋不顾生,以身殉国,无由上达,私自感伤。
岂意命偶昌时,事缘难故,白刃之下,谬见推崇。
天慈遽临,免书罪戾,朝章氵存及,仍委旄,锡封壤於全藩,列班荣於八座。
君父之恩已极,丝毫之效未伸,但以冒知羞,低徊自愧,是知功荣所著,必俟危乱之时,徼幸之来,却在清平之日,循涯揣分,以宠为忧。
伏自天宝以还,幽陵肇祸,山东奥壤,悉化戎墟,虽外一车书,而内怀枭獍,官封代袭,刑赏自专,国家含垢匿瑕,垂六十载。
臣每思此事,当食忘餐。
若稍假天年,得奉宸,兼弱攻昧,批亢捣虚,竭鹰犬之资,展获禽之用,导扬和气,洗涤伪风,然后退归田园,以避贤路。
臣怀此志,陛下察之。
又臣每在军中,多居偏镇,每遇奇计,心实亲之。
有布衣崔欢,结茅王屋,但茹松柏,不杂风尘,与臣周旋,颇有年岁,自臣受命,惠然肯来。
臣遂请摄节度参谋,俾之奏事。
臣胸襟所蓄,书不尽言,实冀因人,纾其积愤。
臣不胜感恩戴荷恳苦之至,谨差摄节度参谋王屋山人臣崔欢谨奉表陈奏以闻。
◇与李渤书
宏正珍重执事之心,积二十余年,竟不获自道於执事者,徒恳恳终日,常恐空老而无所归诚,固内不自安矣。
自前年朝谒,得展拜执事於道路之间,时苦牵事,复略不得伸前时所蓄之意,弥有不足於心矣。
执事以古今仁义,发为惩恶劝善之心,岂惟当世士君子所赖,抑亦姬公、孔子之心,徒执事而明白之矣。
每览前后史策,纪其所为古之贤者,有出无愧矣。
宏正近奉制书,去魏就镇,自念荣宠已极,能无忧惕之甚哉!且自二寇乱常以来,六十余载矣,河北之地,教化之所不行,冀、赵、魏、常山,又河北之尤者,日月积习,遂为匪人,诚可悲矣。
寝食常念之,以为负经济不羁之才者执事,可以将朝廷之化,移犷俗之心矣。
宏正庸虚,辄不自意,思君子降重,为邑人启茅塞之心,仰执事坐师氏之筵,使鄙夫修拥彗之礼,则向之羞姑可掩矣。
不审执事当俯而就之乎,复耻而不就乎?今辄虚上ヘ之位,俟君子光临。
古人有功成不居,退得所诣者,鄙人咏之久矣。
傥终不拒至诚之情,幸甚。
◎田布
布字敦礼,魏博节度使宏正之子。
授御史中丞,入为左金吾卫将军,拜河阳节度使。
长庆初徙泾原,牙将史宪诚叛,逼布行河朔旧事,布度众且乱,为书谢帝,引刀自刺。
年三十八,赠尚书右仆射,谥曰孝。
◇遗表臣观众意,终负国恩,臣既无功,敢忘即死?伏愿陛下速救光颜、元翼,不然者,义士忠臣,皆为河朔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