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苏冕
冕,京兆武功人。
德宗朝为京兆士曹参军,因弟弁以腐粟给边,贬信州司户参军。
◇谢加正议大夫表
臣某言。
伏奉今月日制书,以臣职理粗进,加正议大夫。
朝命远临,天慈曲被,感戴殊造,震惊失图,臣某中谢。
臣出自书生,谬分旌钺,拙直无援,孤贞少徒。
虽封域安,恭凭理化;而消尘靡效,实惧素飧。
属瘴疠为灾,私门多衅,愧无烈士之死志,而有犬马之贪生,辄状表章,陈乞骸骨。
遇陛下宽一戮之责,起将废之魂,因请退之诚,增进秩之典,宸光独照,枯朽顿荣。
况尧舜在上,蒸人自理;日月既出,爝火何光?加以无左右之容,无龚、黄之政,猥蒙天地之德,载於金玉之音。
是则陛下切思理之心,以风海内,而臣受分忧之寄,谬窃宠荣。
成命已行,不敢固让,受恩益厚,期於杀身。
无任感戴屏营之至。
◎韦表微表微,字子明,隋城公元礼七世孙。
累擢中书舍人知制诰,拜户部侍郎。
卒年六十,赠礼部尚书。
◇翰林学士院新楼记长庆二年春,翰林院学士缺,穆宗皇帝顾谓左右曰:「孰可充是任者?」皆曰:「恭恪可以奉密命,
通敏可以肆皇猷,有若内谒者蓝田季温可。
」上曰:「俞。
」洎四年夏,院使缺,敬宗皇帝顾谓近臣曰:「孰可补是职者?」皆曰:「博览以好古,清白以奉公,有若奚官局令卫元璨可。
」上曰:「俞。
」是以授金紫之赐,承侍从之荣,典司禁闱,参掌诏令。
尝因暇相与议曰:「夫宫室台观,荩有宜称,苟失其制,人何法焉?内署与集贤、史馆、秘书省皆号图书府,而内署最为密近,故学士之登将相践崇显者,十有八九焉,彼三署不可同年而语矣。
而庭宇逼仄,屋室卑陋,非圣朝待贤之意,岂群彦养德之所?於是梧桐高则可以栖灵凤,岩岭秀则可以韫美玉,是宜革作,以新其居。
」乃同词上闻,诏命惟允,锡以材布,假其工徒。
心匠始形於事先,物境潜运於度内,乃撤小屋,崇广厦,揭飞梁於层构,耸危楼於上楹,重檐翼舒,虚牖霞驳,甍栋丰丽,栏槛周固,三门并设,双阁对启,延清风於北户,候朗月於南荣。
积其典坟,藏於扃钥,因讨阅之际,资登眺之娱。
若乃前瞰云山,傍窥台观,仰丹霄於咫尺,纳颢气於襟抱,八表殊望,四时异境,触类生趣,随方散怀。
其下廊庑对序,阶陛四匝,中创小亭,以候宴语。
卉木骈植,松竹交荫,折高标於棼,散余芳於户庭。
信可久之宏规,不泯之盛迹也。
经构之始,侍讲崔学士出拜小宗伯;楼成之月,学士韦公秉国钧;旬日,侍讲高学士拜夕郎;明年正月,学士路君迁小司马为承旨;表微洎王宋二舍人皆还秩,加职院使,复以成绩,并命迁内常侍;夏四月,中书郑舍人、驾部郎中皆以鸿文硕学为侍讲学士,有诏赐宴,始觞於斯,中外之知者,朝昏皆贺。
岂兴作之会,契於阴阳之运乎?而土木之动,应於福庆之数乎?表微学愧镂冰,文惭画虎,秉笔视草,於兹六年,备历规度之谟,详观新旧之制,承命为记,实惭菲词。
时太和元年某月日记。
◇麟台碑铭"并序"夫圣人作,然后王道明;王道明,然后瑞应至。
灵贶感通,理合冥数。
昔殷道剥丧,民罔攸归,於是文王以有位之圣,嗣成汤之德,神人咸,故凤鸣於岐,洎周德凌迟,道靡所属,由是仲尼以无位之圣,述文、武之法,宪章聿修,故麟见於鲁。
於时王室无主,礼法尽去,天子之尊,存乎位号。
鲁,周公之所封,用四代之礼乐,遗风故典,郁而未发。
仲尼以天纵之德,生乎其中,居周公之邦,志文、武之道,观废兴之运,知作者在己。
位不得以庇生民,权不得以司刑赏,是天将丧斯民也,而未丧斯文也。
乃缀绝绪,申旧章,变其礼文,约为典宪,五常之龟镜,正三纲之轨辙。
帝王之道,幽而复明,盛德大业,于是乎在。
天锡嘉瑞,光照厥功,故周敬、鲁哀,不得而有也。
由此观之,盖《春秋》为王法之器,鲁国为王法所寄。
在其所寄,以举其器,鼓仁义为舟航,权褒贬为篙楫,乘横流之波,济天下之溺。
上无列国之辅,下无陪臣之助,故道不信於天下,而信於智者,法不著於当时,而著於后代。
向使仲尼有滕、薛之土,得三家之众,兴我王泽,霈及蒸民,则麟出其郊,得其所矣,岂复厄於虞人哉。
故麟不见,则孔子之道不彰;麟不死,则周室之乱不极。
於戏!圣人之生也,得其时,则化行乎江汉;不得其时,则道屈於季孟。
灵瑞之出也,得其时,则名荐於郊庙;不得其时,则身罹於残夭。
是圣人能顺时以济人,不能反时以自圣;灵瑞能因时以应感,不能反时以自灵。
被厄於陈蔡,获麟於大野,影响之应。
其符著矣。
《春秋》《传》曰:「有以告者曰:『有の而一角者何?』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夫岂不知乎?盖杀之而不敢有,故示人以疑之故也。
元和五年冬十一月,表微以滑之从事,使乎郓阳,停骖访古,经获麟之旧壤,且曰:「后之人筑台於此,以旌厥路,感先圣之不遇,俾麟出而非时。
」徘徊道周,乃作铭曰:
二仪既辟,三象乃垂。
圣道堙郁,人心不开。
上无文武,下无定哀。
吁嗟麟兮,孰为来哉?周虽不纲,孔实嗣圣。
《诗》《书》载删,《礼》《乐》大定。
惩恶劝善,反邪归正。
吁嗟麟兮,克昭符命。
圣与时合,化行位尊。
苟或乖戾,身穷道存。
於昭丰邑,栖皇孔门。
吁嗟麟兮,孰知其昏。
运极数没,德至时否。
楚国浸广,秦封益侈。
墙仞迫厄,崎岖阙里。
吁嗟麟兮,靡有攸止。
世治则麟,世乱则の。
出非其时,麋鹿同群。
孔不自圣,麟不自神。
吁嗟麟兮,夫复何云?
◎冯审审,字退思,赠吏部尚书宿从弟。
贞元十二年进士。
开成中累迁谏议大夫,擢桂管观察使,入为国子祭酒。
咸通中终於秘书监。
◇谢奖谕表
臣某言:今月日,本道监军使内侍省宫闱令刘某至,伏奉某月日敕书,并赐臣手诏,奉宣口敕,特加奖谕,将士官吏百姓僧道等,并蒙宣慰存问者。
王人旋镇,宸藻自天,敷德泽於藩维,被恩波於动植,爰及介胄,逮於绅。
祗宠若惊,交无措,臣某中谢。
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恭承宝图,奄宅区寓。
一物失所,必轸於忧勤;一善可称,无忘於奖勖。
义深共理,务在择人。
升平之运,实遇今日。
臣以儒流贱品,生遇圣明,虽力罄驽骀,而效无丝发。
皇明鉴澈,抚劳再三,黎既荷於生成,尸素稍宽於罪责,揣循涯分,木石增惭。
又降殊私,曲沾睿渥。
慰谕之意,稠迭於颁宣;藻饰之荣,昭彰於纶。
无微不录,无远不该,地里虽介於炎荒,天威如在於咫尺。
所期俗阜,以洽邕熙。
◇谢追赴阙庭表
臣某言:某月日,度支急递到,伏奉某月日敕,追臣赴阙庭者。
鸿恩曲被,宸翰忽临,来自天衷,出於望表,跃无地,光辉在身,臣某中谢。
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以至仁格物,元德统干。
臣孤立愚直,素空器艺,朝无瓜葛之援,外绝朋党之私,以苦抱忠,自托明代。
神理照鉴,天聪自仁,遂忝再领近州,一居方镇。
前岁延英面辞之日,亲受圣慈,百身何答,三复在心,铭肌镂骨,恐不负荷。
洎祗恩赴任,陈力在公,海隅黔黎,日乐皇化。
至於军州,经诸道往来,但守官司,不虞谤ゥ,以丹心奉上,仰侍宸威。
亟经二年,首陟三载,幸无罪戾,皆荷生成。
陛下圣慈优柔,皇鉴明朗,不遗一物,信若四时,果降中诏,特令赴阙。
恩崇感极,义切恋深,顾亲族而生辉,望云霄而有喜。
以今月五日发离本镇,克期兼道,计日趋程。
魂驰轩阶,心注晷刻。
朝天既近,承雨露而增荣;向阙匪遥,望恩光而称庆。
◇请琢去孔子庙堂碑篆额中大周字奏
《孔子庙堂碑》,是太宗皇帝建立,睿宗皇帝书额,备称唐德,具赞鸿猷,文翰显然,贞石斯在。
洎武后权政,国号潜移,窃於篆额中间,谬加「大周」二字。
岂可尚存伪号,以紊清朝,疑误将来,传流僭谬?其「大周」两字,伏乞天恩许令琢去。
谨录奏闻。
◎王计
计,贞元时人。
◇代王仆射谏伐淮西表臣某言:中使至,奉诏兼宣口敕:以彰义军节度使吴少阳不起所疾,奄谢明时,圣情追念藩臣,良深轸悼;少阳男元济,不待朝旨,自领军戎,陛下尚念旧勋,特颁诏命,冀其追悔,未即加兵;以臣谬列方隅,俯赐宣示。
丝纶远降,天使荐临,祗奉睿谋,仰荷元泽。
亮臣微贱,素无识知,猥蒙恩私,访以去就。
其於利害,臣所难言,以臣旋观,诚在天断。
伏以陛下内有辅弼,外有勋贤,资庙算可以叶宸衷,审政议可以正天下;如臣庸琐,备位藩屏,为将非卫霍之俦,在朝无绛灌之列,徒以虚承重寄,苟窃明时每荷宠光,载怀兢惕,岂敢轻尘圣听,以冒天威?彷徨靡宁,进退惟谷。
臣有愚恳,思欲上达,况承天问,敢不奏陈?伏惟陛下光有万方,子育兆庶,安危所系,实在陛下。
忠於陛下者,则献弭兵之谋;谄於陛下者,则献用兵之计。
臣性本专直,心愿竭忠,苟徇群情,是惑宸听;臣若劝陛下韬兵匿甲,则淮西受赐。
又虑多士,横议微臣,以臣私情,有何阿党?二途之内,伏俟圣裁。
臣於藩阃之中,名位最下,虽陈鄙见,岂副天心?其有不载表章,附李诚义闻奏。
伏希元造,俯赐明鉴。
限守戎律,不获陈露阙庭。
◎席夔
夔,贞元十二年宏词及第。
元和初官吏部员外郎。
◇披沙拣金赋"以「求宝之道,同乎选才」为韵"
宝之至者,金实难俦。
何混质於微细,每随沙以沉浮。
不耀其光,诚观而莫辨;退藏於密,故披而可求。
元鉴在人,至诚斯保。
察晶荧於碛砾,视隐映於潭岛。
澹以冥搜,静而穷讨。
翻混浊,酌澄浩。
得之为利,虽云货以藩身;拣必于精,终是不贪为宝。
道以之至,行无越思。
研精既辨,取舍奚疑?浩浩同流,讵谓众难分矣;专专匪惑,尽可汰而出之。
信多杂而不混,何在小而见遗?故得方以选才,比诸振藻。
符至人和光之德,明君子知微之道。
岂止匪固於穷,思滥於中。
怀至宝,窃元功。
披ㄨ沲而不厌,积货产以未丰。
则情惟盗比,而业与商同也。
徒观夫敷彩污涂,涅而不渝。
外浊如汨,中明自殊。
养正以蒙,潜虽伏矣;从人之欲,道岂远乎。
彼荆山采玉,河上求珠。
刖双足而未偶,冒万死而争趋。
匪曰能智,是为至愚。
曷若隐而自彰,微而可辨。
常保质於坚重,匪沦精而展转。
以是为德,则和而不同;以是求贤,则举不失选。
况今至珍必见,朗鉴恒开。
细无不察,大无不该。
在深潜而未耀,求拣炼而斯来。
亦何必披鄱阳之沙,方见为宝;览士衡之赋,然后称才。
◇运斤赋"以「上下相应其志同」为韵"
道贵乎朴,物疵於妄。
为谋者必定於前,执技者可以事上。
ム郢人与匠石,能器合而神王。
垩复在鼻,将欲表微;挥拂以斤,何其用壮。
既分庭以离立,亦持刃而相向。
於是算锱铢,慎取舍。
运之於手,将匪疾而匪徐;惬之於心,宁我欺而尔假。
志而必中,同引满於彀中。
妙不可传,犹斫轮於堂下。
况乎器也利,工也良。
壮前趾,耀雄。
以力运臂兮臂可使,以彼契此兮此可忘。
迫其势则成风含响,激其石乃飞电分光。
欲臻夫妙,在慎其相。
故受刃者不为股栗,执柯者无闻手伤。
向使受刃者震慑,执柯者。
则必灭尔鼻而黥尔面,岂惟破我斧而缺我┥。
亦犹朋侪见知,工用可称。
艺成道得,合调谐应。
岂同夫众人遇我,狂夫阻之。
琐琐庶匠,丁丁在兹。
得离娄督绳而尚失,以公输削墨而犹疑。
安能霜刃投虚,必在乎蝇翼;圆柯在握,不失乎毫厘。
是吾质也,实惟何其。
知者可托,无乃后时。
客有多才博雅,好奇尚异。
糟粕既得,颇读古人之书;凿枘可规,愿行夫子之志。
将求轮扁之术,以广运斤之事。
乃歌曰:「彼二子兮,以艺相崇。
得一理兮,其心则同。
运斤在手诚可惧,坚立不动神之雄。
岂运斤者妙其术,坚立者知其工。
幸见遇於郢匠,无辍响於成风。
」
◇冬日可爱赋"以「阳德淳耀,消畅寒气」为韵"
冬实穷节,日为至阳。
节穷而栗冽凝惨,阳至而舒光。
方伤竹雕松之严,物无不惧;睹丽天出地之旭,爱何可忘。
观其升党朗以自东,荡沉阴於有北。
不赫矣以难向,诚温然而可即。
依巢之鸟,感微煦而和鸣;带雪之林,假余光而改色。
所以就之称尧帝之圣,比之成晋臣之德。
彼谷隐岩居之子,无衣无褐之人。
照临导夫和气,偃曝得夫天真。
惨怛潜收,戚戚之容咸革;温仁远被,熙熙之化斯淳。
故得廓开а霾,洞达遐徼。
融液冰渚,依稀雪峤。
散九陌以无氛,委千门以通照。
彼绳枢瓮牖,既临砌而乐我无私;虽熊席狐裘,亦舍炉而欣夫有曜。
且四月歌其烈烈,雨雪苦其氵キ氵キ。
既飘风而忽至,何见见而聿消。
岂若储精在於宣明,舒德本乎洪畅。
异春昼暄妍之色,无夏天赫曦之状。
微温椒寝之中,稍暖秦楼之上。
是知当时则惨,物鲜其欢。
非爱景而斯出,处穷冬而固难。
躔次不留,志士徒争於短晷;辉光可附,小人宁怨於祁寒。
故曰太上化人,德之为贵。
咸欣欣而可悦,不炎炎以求畏。
当垂煦妪之仁,以释幽阴之气。
所以赋冬日之事,歌德政之谓。
◎许康佐
康佐,第进士,又登宏词科。
累官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二,赠吏部尚书。
◇宣尼宅闻金石丝竹之声赋"以「圣德千祀,发於五音」为韵"
皇々乐声,瞻言阙里。
视之不见,听之盈耳。
宫墙如在,可配於铿锵;德音不忘,曷间於年祀。
猗欤!原至乐之作,异凡音之起。
静而疑深,绝而复寻。
绎如迭奏,ィ若同音。
岂幽通於元造,异中出於人心。
聆其节奏,相夫击拊。
发和鸣於阃域,应流韵於墀庑。
既嗟乎可得而闻,又思乎其所不睹。
疑一唱之叹,且至於三;比众音之和,不容於五。
莫不动心而骇耳,感今而怀古。
锵若在悬,哀如在弦。
┺ね无形,异和戎之二四;声诗合雅,同鼓箧於三千。
事宁同於想像,理实於言筌。
尔其融泄克谐,肃雍清越。
通明洞幽,变化翕忽。
激数仞以徐来,触两楹而静发。
凭合莫以方奏,流元间而未阙。
故能动心导和,响皆顺正。
德有符於解愠,教实倍於施令。
式彰乎不测之神,以见乎多能之圣。
俾恭王之是惊,闻斯行诸;稽太师之所谓,始作翕如。
且遗音於栋宇,宁假手於元虚。
於是辨清浊,节疾徐。
知笙簧之迭和,讶钟鼓之相於。
其变无方,其来不极。
静好交至,激扬未息。
简子梦中之遇,其志则流;灵公濮上之音,其声多慝。
曷若舒单缓,遵肆直。
俾夫音声之道感通,咸听此而知德。
◎许尧佐
尧佐,礼部尚书康佐弟。
第进士。
官太子校书郎。
终谏议大夫。
◇五经阁赋"以「礼传诗书易成教」为韵"
王者为邦,实先学校。
不有载籍,何以垂教?必由乎文字,使知乎忠孝。
东序西序,取乎游焉息焉;八索九邱,俾其是则是效。
粤我后矣,圣哲者欤。
命儒官兮,至公以居。
所崇惟学,所宝惟书。
搜群言而斯在,立重阁以藏诸。
观其结构孤高,轩扉对启。
饰不及侈,俭而中礼。
刮楹之上,标银榜之煌煌;峻宇之前,阅子衿之济济。
於是六籍咸萃,百代无遗。
恭俭之教,比事之词。
虞夏商周之五典,《国风》《雅》《颂》之四《诗》。
既精微之与广博,莫不森罗而在兹。
文移科斗之质,字别鱼鲁之疑。
轴星攒而花散,带霓舒而草滋。
棂槛风来,动芸香之;绮疏日映,见铅椠之累累。
览彼缣缃,请披记传。
或崇其台,以邀非望之福;或邃其榭,以逞荒怠之宴。
未若事惟师古,政以化成。
斫朴之勤,母弛怠於儒学;黼藻之饰,不加贲於檐楹。
由是事美德风,人歌懿绩。
校则同於天禄,藏乃异於鲁壁。
左平右戚,虽有陋於明堂;上栋下宇,乃不逾於大《易》。
别有名系庠序,身衣缝掖。
睹兹阁之,谅吾道之宏益。
◇清济贯浊河赋"以「与浊同流,清源自别」为韵"
河之并济兮,惟秩其平。
济之贵河兮,势若相倾。
非刚克无以见其柔立,非甚浊无以彰其至清。
是以灵源浚发,柔德兼呈。
徒观其流波委注,秀色澄澈。
冲融而浊水遥开,鼓怒而洪流直截。
遂使还淳之士,疑二气之初分;策功之臣,惊一带兮中裂。
既处浊而不染,每含贞而自洁。
苟与和光者殊致,宁与氵屈泥者无别。
是以霍波激,崩腾势翻。
济水与河水相辉,光容易识;清流与浊流不杂,质性难论。
苟征之於变化,可察之於本源。
於以表德,於以辨类。
方九折而横流,启重泉而直至。
故以盘涡浑晓日之辉,迭镜写晴峰之翠。
绝河而去,孰与我争先;导氵允斯来,孰谓我奚自。
若乃冲虚是玩,迅激难俦。
广可涉兮,思杭苇於寒渚;清可挹也,欲濯缨於夕流。
贯长川之浸浸,委清浪之悠悠。
然下流绵邈,愿表清而不浊;上善昭融,故守和而不同。
故可扶正直之纯志,助润泽之成功。
动涟漪於回浦,萃光景於微风。
且淮之清兮滨於夷,江之远兮界於楚。
岂若贯大川以扬波,临大都而分渚?含清浊而独秀,求匹敌而谁与?苟河清之可期,愿朝宗而为侣。
◇埙篪相须赋"以「乐和同声,然后致理」为韵"
彼埙篪兮谓何,同律吕兮相和。
苟论功於众乐,孰有德而同科?遂使手之足之,候清音而屡舞;伯氏仲氏,谐雅韵於升歌。
疾徐共节,长短同旨。
感肃雍兮一贯,伺戛击兮双起。
为合雅而谐声,故殊形而共理。
然则大篪谐奏,美矣德音之音;鸣埙独闻,同乎以水济水。
是故变通可象,节奏斯呈。
尔韵方舒,我则厉之以疾;我音斯浊,尔必惩之或清。
苟同方而助化,故异气而成声。
信可以发挥《韶》《夏》,协赞和平。
故得舞兽呈姿,岂系於拊石;嘉宾展礼,不让於吹笙。
且埙资土以辨类,篪假竹而成器。
土容质可以符素心,竹声清可以涤烦志。
是则相从以和律,相因以成事。
苟洋洋而在听,谅醇醇而自致。
且彼鼓钟于宫,未足论乎异同;鸣琴自手,且何议乎先后。
岂若宫商并奏,律吕相宣。
调五声不资於繁细,应八佾无违於折旋。
乐则既尔,臣亦宜然。
埙之得篪,载期於有辅;臣之奉主,必致乎无偏。
唱和之功备矣,献替之道存焉。
故能振三代之风,合九成之乐。
彼众器之雕饰,此群声之烦数。
又安足拟埙篪之纯质,论声音之清浊。
◇日载中赋"以「汉文帝时数如此」为韵"
圣德上通,阳精下赞。
经太虚之寥廓,赫流光之耀焕。
皇矣广运,德用迈於陶唐;日欤载中,瑞克符於炎汉。
其始也,升扶桑以昭晰,拂若木兮氛氲。
灼丽景,开祥云。
羲仲命官,敬导之功式著;夸父整策,竞驱之势斯分。
虽驰骋於灵驭,终感通於圣君。
故歌休明者,征於阳位;察符瑞者,观乎天文。
於是翠烟澄霁,白日增丽。
流景弭节,飞轮顿势。
乌矫翼而却翔,骧龙拥驾而回逝。
端乎晷,遽乖测景之司;表乎祥,必俟垂衣之帝。
盖所以应仁圣,叶昌期。
曾泉既逾,异晨阳之杲杲;昆吾再舍,嘉日驭之迟迟。
是则天垂象兮不昧,日辅德兮无私。
既载中呈瑞,亦太和效时。
远以变化,同诸掌握。
苟夙夜而致理,在祯祥而欲数。
伊灵气之潜通,岂天听之元邈?日之为美也,无德而言欤;日之为瑞也,有时而效诸?运行必随乎圆盖,昏晓式经乎方舆。
昃而复中,在明君兮则尔;中而斯昃,虽壮士兮焉如。
我皇播德於彼,表瑞於此。
不肃而康哉,无为而乐只。
躔次可觌,岂假垣平之片言;昭明有融,宁匹鲁阳之三徙。
然鉴於人事兮,谅天道而伊迩。
◇庐山东林寺律大德熙怡大师碑铭"并序"大师讳熙怡,姓曹氏,桂阳人也。
旧勋前烈,垂休积庆,史氏详之矣。
夫真如不远,其要在乎无垢;妙理不深,其要在乎见性。
本於真实,畅於虚空,俾聆芳咀润,孜孜请益,则大师之教也。
大师体识深静,风度端敏。
受具戒於南岳,修律仪於东林。
常趺坐一室,而四方学者,差肩继踵,发此柔软,纳其归依。
嘉言玉振,微文冰释,故崇德雅美,临坛持法,垂五十年。
尝以至德初隶东林寺,居耶舍塔院,数逾二纪。
而信心长者,怀甘奉贽,纷然并进,监厨守藏,不遑祗受。
既而悉归精舍,颁於众僧,大师率门人,布衣粝食而已。
故推已以见相,因相而归空,搜阅精微,钻研旨要。
常若背闷,而针石不能及也。
故中夜累叹,有神人抚背,殊形骇物,斯须乃去。
自知穷讨经论,切磋心要,加以律仪端静,受持勤至,感通之应,固难尽书。
至於山鹿归仁,林鸟效祉,大师之室,不足骇也。
大历五年,跻五老峰,望彭蠡,临瀑布,乃构凌云精室,为经行之地。
旁引泉窦,以涤尘垢;近蹑松壑,以求清凉。
丹崖云岫,势若屏牖。
然趋风望景,攀危辇重,翼如而至者,难以数计。
积十余年,乃止大林精庐,杖屦衣巾,屏居一室,行住坐卧,无非道场。
乃淬法刃,燃慧炬,俾夫恂恂围绕者,割其缚,导其迷,洗然而自得也。
贞元中,归东林戒坛院。
以为吾道已成,吾教已行,十二年丙子岁秋七月二十七日,召门弟子曰:「吾随化还。
」须臾寂灭,僧腊五十,报龄七十一。
州闾赴吊,道路衔悲。
宗师既没,法教畴依,莲沼芜涸,禅林凋折。
以其年八月十四日,迁座於香谷原,从人欲也。
大师精贯六艺,旁达百氏,常与矿太师鲁国公颜真卿、故丞相天水赵公憬、故郑滑节度兼御史大夫范阳卢公群、今吏部侍郎宏农杨公於陵为参禅之侣,幽键洞发,宏言两得。
门人法粲、道镜、道宁、道深、道琛、道建、利等,并三明继轨,四禅绍迹,缘起皆泯,空有两诠,卜商传阙里之教,龙树演迦维之法,其旨一也,咸以夙承甘露,愿勒贞珉。
铭曰:
演畅微妙,经行道场。
昭昭大师,启迪无方。
孰云虚空,不可思量。
普涤缘念,永清心地。
异物幽赞,灵鸟效瑞。
景行如存,追思不匮。
白日在水,澄虚则明。
至人临池,无垢则清。
信而不渝,冲而不盈。
宛彼堂庑,空留法象。
门人绍德,禅灯继朗。
式播芳尘,以慰瞻仰。
◇粲律师碑铭
六度既修,三明未分。
英英大师,执濯就焚。
青莲挺秀,朗日开昏。
学者归心,邦人居敬。
既去尘缘,乃知真性。
追思精室,如悬法镜。
音容永秘,瞻仰畴依。
门人掩泣,宝炬藏辉。
北望松阡,其谁与归。
◎张洗洗,字濯缨。
贞元时官朝散大夫河南济源县令。
◇唐济渎庙北海坛新置祭器沈币双舫杂物之铭"并序"有唐六叶,海内宴然,偃革"阙二字"崇乎祀典,封兹渎为清源公,建祀於泉之初源也,置渎令一员、祝史一人、齐郎六人,执鱼钥,备洒扫;其北海封为广泽王,立坛附於水之滨矣。
天子以迎冬之日,命成周内史奉祝文宿齐,毳冕、七旒、五章、剑履、玉佩,为之初献;县尹加绣冕、六旒、三章、剑履、玉佩,为之亚献;邑丞元冕,加五旒,无章,亦剑履、玉佩,为之终献。
用三牲之享。
邦之大事,先在祀乎!濯缨不才,谬领兹邑,下车入庙,每事皆问。
主者有云:「俎豆素阙,弊难悉数,其尢者有五,北海望坛,临事垒土亏镘,一岁而费数金,为劳之甚,其弊一也;二所祭器,凡百有二十二事,至时请於上寮,转毂八洛,去来三百余里,仍以税缗酬之,积有岁时,不知穷极,其弊二也;沈币双舫,又以车取,池河渡口之舟,往返之劳,结彩之饰,其弊三也;两坛位席,百领有余,户至诛求,为扰非洁,其弊四也;床榻乃至七著,用之类门到敛索,事终存亡大半,其弊五也。
」既革前弊,辄为之铭。
铭曰:
寤寐求思,如神有知。
大风离披,坏木於斯。
人吏惊驰,念兹悟兹。
为余有意,庙中无备。
沈币双舫,二坛祭器。
子来悦使,所借皆遂。
观者阒阒,事无阙焉。
刻之于石,以待后贤。
是时也,贞元十有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