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第07部 卷六百十八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07部 卷六百十八 董诰等 纂修

◎陆淳

淳,本名质,因避讳改名。

累官左司郎中,顺宗时征为太子侍读。

贞元二十一年卒。

◇祀武成王议臣闻统天下者礼法也,救天下者权数也;拯难者常以权变礼,以数易法,有国者则尚德而贱数,尊礼而晦权。

何者?礼法行则民安其分,务於修身;权数骋则人思变常,务於苟得。

安其分,理之源也;思变常,乱之本也。

故救一时之弊者,事不可贻於将来;垂万世之法者,道不必行於当代。

窃以武成王殷臣也,见纣之暴不能谏,而佐武王以倾之。

於周则社稷之臣矣,於殷谓之何哉?且夫尊其道者,必师其人,必尚其行。

使天下之人,入是庙也,登是堂也,稽其人可以思见,师其道所由致法,则俾夫立节死义之士,安所措其心乎?圣人所以尊尧舜,贤夷齐,不法桓文,不赞伊吕,先之以敬让,尊之以礼乐,盖谓此也。

使武成之名与文宣为偶,权数之略与道德齐衡,恐非不刊之典也。

臣愚为宜罢上元追封立庙之制,依贞观於溪置祠,令有司以时享奠。

斯得礼之正也。

◇定祧献懿二祖议

臣窃寻七年百寮所议,虽有一十六状,总其归趣,三端而已:于颀等一十四状并云复太祖之位;张荐状则云并列昭穆,而虚东向之位;韦武状则云当之岁,献祖居於东向,行之祀,太祖复延於西。

谨按《礼经》及先儒之说,复太祖之位,位既正矣,义在不疑。

太祖之位既正,献懿二主当祖之位,位既正矣,义在不疑。

太祖之位既正,献懿二主当有所归。

详考十四状,其义有四:一曰藏诸夹室,二曰置之别庙,三曰迁於园寝,四曰於兴圣。

藏诸夹室,是无享献之期,异乎周人藏於二祧之义,礼不可行也。

置之别庙,始於魏明之说,《礼经》实无其文。

晋义熙九年虽立此义,已后亦无行者。

迁於园寝,是乱宗庙之仪,既无所凭。

殊乖礼志,事不足征也。

惟有於兴圣之庙,之岁,乃一祭之,庶乎亡於礼者之礼,而得变之正也。

◇删东皋子集序

淳闻於师曰:秉仁义,立好恶,方之内者也;等是非,遗物我,方之外者也;冥内而游外,圣人也。

圣人吾不得见之矣,方内者时有焉,其惟方外之徒,莫得而测也。

岂践迹之道易,忘言之理难邪?将群於人而内自得邪?何乃庄叟之后,绵历千祀,几於是道者,余得之王君焉。

心与物冥,德不外荡,随变而适,即分而安,忘所居而迹不害教,遗其累而道不绝俗。

故有陶公之去职,言不怨时。

有阮氏之放情,行不忤物。

旷哉渊乎!真可谓乐天之君子者矣。

生於隋季,人莫之知,故其遗文高迹不显。

余每览其集,想见其人,恨不同时得为忘形之友。

故祛彼有为之词,全其解悬之志,庶乎死而可作,无愧异代之知音尔。

其祖宗之由,出处之行,前序备矣,此不复云。

◇春秋集传纂例序

啖子所撰《统例》三卷,皆分别条疏,通会其义;赵子损益,多所发挥。

今故纂而合之,有辞义难解者,亦随加注释,兼备载经文於本条之内,使学者以类求义,昭然易知。

其三传义例,可取可舍,啖赵俱已分析,亦随条编附,以祛疑滞,名《春秋集传纂例》。

凡四十篇,分为十卷云。

◇春秋例统序啖先生讳助,字叔佐,关中人也,聪悟简淡,博通深识。

天宝末客於江东,因中原难兴,遂不还归,以文学入仕,为台州临海尉,复为润州丹阳主簿。

秩满,因家焉,陋巷狭居,晏如也。

始以上元辛丑岁集三传释《春秋》,至大历庚戌岁而毕。

赵子时宦於宣歙之使府,因往还浙中,途过丹阳,乃诣室而访之。

深话经意,事多向合。

期反驾之日,当更讨论。

呜呼!仁不必寿,是岁先生即世,时年四十有七。

是冬也,赵子随使府迁镇於浙东,淳痛师学之不彰,乃与先生之子异躬自缮写,共戴以诣赵子。

赵子因捐益焉,淳随而纂会之,至大历乙卯岁而书成。

◇春秋集传微旨序

传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又曰:「禹吾无间然矣。

」推此而言,宣尼之心,尧舜之心也;宣尼之道,三王之道也。

故《春秋》之文,通於《礼经》者,"谓凡郊庙、朝聘、雩社、婚姻之类是也",斯皆宪章周典,可得而知矣。

其有事或反经,而志协乎道"纪侯去其国之类是也",迹虽近义,而意实蕴奸"楚子处诱蔡侯般之类是也";或本正而末邪"楚杀征舒,楚子入陈之类是也";或始非而终是"晋人纳捷,不克纳之类是也",贤智莫能辩,彝训莫能及,则表之圣心,酌乎皇极。

是生人已来,未有臻斯理也。

岂但拨乱反正,使乱臣贼子知惧而已乎!今故掇其微旨,总为三卷。

三传旧说,亦备存之,其义当否,则以朱墨为别。

其有与我同志,思见唐虞之风者,宜乎齐心极虑於此,得端本清源之意;而后周流乎二百四十二年褒贬之义,使其道贯於灵府,其理浃於事物;则知比屋可封,重译而至,其犹指诸掌尔。

宣尼曰:「如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

」岂虚言哉!岂虚言哉!

◎任超

超,建中四年官渝州刺史。

◇灵龟王碑

余诚不才,位忝州牧,干恭守,五载临兹,前后三度见兹石矣。

切观前贤记录明文,咸曰此石出则年丰岁稔。

比亦未能记之,昨为去年季冬,五度雪降,三回盈尺,实冀苍生有丰稔之望。

今又河南河北有不匡之徒,蚁聚蜂屯,我本道节度使仆射李公,奉诏发甲兵万人,从此而下,远伐不顺。

有此事由,因铭之记。

时唐建中四年岁次癸丑正月戊寅朔三日庚辰。

◎薛胜

胜,河东人,赠刑部侍郎存诚父,登进士第。

◇孔子弹文王操赋"以「审音知人,前后一揆」为韵"

文王有声,惟圣能审。

初弹雅操,知德音而有怀;稍奏遗音,觉仪刑之可禀。

ホ然之状已究,锵然之响可寻。

述而不作,载好其音。

德必不孤,谅前圣合於后圣。

道乃无二,诚此心达於彼心。

其神也邂逅相遇,其虑也罔或不钦。

则知奄四方而气正,加一弦而义深。

曲引哉,调吟皇矣。

穆穆乎顺帝之则,洋洋乎令闻不已。

同声相应,虽千古而会徽音;异日而论,犹万邦而聆遗美。

所以圣贤不远,古今一揆。

且将合於心,岂独盈乎耳。

既而温故知新,若圣与仁。

千里同风,自冥契於风韵。

千里一圣,当间出於圣人。

玉指回轸,朱弦应律。

运八风而吹万,迭五音而不一。

既而文德在兹以宁,王道宥密。

斯操也,必俟后贤,吾无间然。

陟降因我而著,昭穆因我而宣。

符盍彻之言,无毫厘乖於是;叶同音之理,岂合度差於前。

是谓惟神所受,继圣之后。

自得於心,匪传於口。

稽帝谓之意,勤止岂无;非天纵之才,生知何有。

无音不合,无德不宜。

翼翼之心,因心而会。

之善,尽善而知。

师襄於是作而言曰:子圣人也,与文王而同规。

◇拔河赋

皇帝大夸胡人,以八方平泰。

百戏繁会,令壮士千人,分为二队,名拔河於内,实耀武於外。

伊有司兮,昼尔於麻,宵尔於纫。

成巨索兮高轮。

大合拱兮长千尺,尔其东西之首也;派别脉分,以挂人胸腋。

各引而向,以牵乎强敌。

载立长旗,居中作程。

苟过差於所志,知胜负之攸平。

於是勇士毕登,嚣声振腾。

大魁离立,麾之以肱。

初拗怒而强项,卒畏威而伏膺。

皆陈力而就列,同拔茅之相仍。

目,壮心凭陵。

执金吾袒紫衣以亲鼓,伏柱史持白简以鉴绳。

败无隐恶,强无蔽能。

咸若吞敌於胸中,忄替莫蒂芥,又似拔山於肘后,匪劳凌兢。

然后一鼓作气,再鼓作力。

三鼓兮其绳则直。

小不东兮大不东,允执厥中。

鼍鼓逢逢,士力未穷。

身挺拔而不动,衣廉以从风,斗甚城危,急逾国蹙。

履陷地而灭趾,汗流珠而可掬。

阴血作而颜若渥丹,胀脉愤而体如瘿木。

可以挥落日而横天阙,触不周而动地轴。

孰云遇敌迁延,相持蓄缩而已。

左兮莫往,右兮莫来。

秦皇鞭石而东向,屹不可推。

巨灵蹋山而西峙,嶷乎难摧。

绳Ξ扑而将断,犹匍匐而不回。

大夫以上,停眙而忘食。

将军已下,阚而成雷。

千人,万人ㄉ。

呀奔走,岔尘埃。

超拔山兮力不竭,信大国之壮观哉!嗟夫!虚声奚为,决胜在场。

实勇奚为,交争乃伤。

彼壮士之始至,信其锋之莫当。

洎标纷以校力,突绳度而就强。

懦绝倒而臆仰,壮乘势而头抢。

纷纵横以披靡,齐拔刺而陆梁。

天子启玉齿以璀璨,散金钱而莹煌。

胜者皆曰予王之爪牙,承王之宠光。

将曰拔百城以贾勇,岂乃牵一队而为刚。

於是匈奴失箸,再拜称觞。

曰君雄若此,臣国其亡。

◎李季贞

季贞,建中二年自节度判官除括州刺史。

◇石门山记

混茫既分,干坤成列,形下曰器。

禹别九州,汉通百越,兹山惟扬东瓯之地也。

西走岭峤,南"以后词俱原阙"未详远近。

观乎杰出氛霭,势凌霄汉,峭断穹壁,呀开石门,"阙"溪层峦万仞,瀑布千尺,奔照目,望为晴虹,触石乘风,散为绝境,天下之胜概也。

虽吕梁悬水,天台飞流,方之标奇,层峦蓄翠,风木含韵,阴鹤朝唳,孤猿暝吟,曜金碧於潭,散霞"阙"可胜言哉!谢公诗云:「连岩觉路塞,密竹使径迷。

暝投云"阙"」虽立意可嘉,而象物殊略。

若非阴阳偏顾,造化有情,则曷"阙"幽人肥遁之志,梁"阙"余因守此藩,行县至"阙"游憩永日,修"阙"智之所欲,欲之不已,则躁祸生焉。

栖隐者,高情之所志,"阙"归焉宁将违乐趋祸,以败其身乎?舍躁取静,以全其贞乎?前哲傥有,退有归耕之田,处有周急之资,必当揖二疏高风,追"阙"屑屑碌碌,终劳形於世务耶?聊勒石纪事,以贻诸来者,亦"阙"冀道之不孤也。

◇仙都山铭

元混播形,厚载孕灵。

雄冠群山,孤高亭亭。

挺拔俊秀,氛氲青冥。

岚凝丹穴,霞驳云屏。

上摩九霄,旁碍五星。

龙髯莫睹,凤管时听。

降自穆武,求之靡宁。

徒闻荒政,曾不延龄。

物有殊异,昔人乃铭。

爰勒斯文,缙云之。

◎房说

说,建中朝官祠部左司员外郎。

◇对征什一税判长安县征什一税,百姓诉云:「取已过半,人将不农。

」县官云:「恐国用不足。

务农重谷,彻田为粮;布教颁常,示人以信。

不足於二,且异鲁侯;拾而籴三,非如汉吏。

况决渠降雨,神皋奥区,既称百二之雄,何辞什一之税?殊大桀而小桀,且如茨而如梁。

杼轴其空,则我岂敢?膏腴兼倍,於尔何伤?徒谇语以无稽,须甘心而受谍。

抵欺赤县,曾是迷愚,家财若不助边,军实如何取给?诉云「过半」,诚为罔上之人;又曰「不农」,恐涉要君之责。

载翕其舌,无厚尔颜。

◎沈封

封,建中时进士。

◇指佞草赋"以「灵草无心,有佞必指」为韵"伊嘉卉兮,昔生轩庭。

盖历代而莫观其状,至我后而方睹其形。

对右平与左戚,间朱草与彤庭。

薰风昼洒,湛露宵零。

所以彰吾君之睿圣,所以表吾君之德馨。

匪然,何以於昭其异,有赫厥灵。

根茎竦擢,枝叶静好。

恶夫佞,允叶乎圣心;作乎祥,特异於灵草。

况今勤施五至,克奉三无。

多忠良之士,绝谗佞之夫。

非斯草之助化,何以臻於此乎。

指佞之为德也广,指佞之为瑞也深。

逢圣斯生,介一人之景福;有佞必指,俾百寮而革心。

故能殊众芳之质,标群瑞之首。

彼獬豸之触邪抵罪,在法则严;伊平露之倾叶知方,於人何有。

孰若我应明圣,指邪佞。

昔之辅德,告轩后之功成;今也呈祥,赞吾君之理定。

一名屈轶,千载挺出。

有佞则指,孰云无必。

岂比夫蒲空扇於尧厨,芝房徒歌於汉室哉!足以彰致理,荐嘉祉。

君子在位,我则恭默以倾心;佞人入朝,我则无私以直指。

信可以美芳声於雅颂,垂不朽於国史。

◎何讽

讽,建中时人。

◎梦渴赋

不宿食以晨饮,困锺盂以沈寝。

永春昼而高扃,随幅巾而横枕。

及乎酒适衷肠,神游异方。

烟生喉舌,惝然如狂。

爰瞰以窥汲,谅不任於呼吸;俄据河而俯渎,乃器舟而杯斛。

倒鱼鳖之窟宅,见蛟龙之委伏。

犹胃肠之不浃,资宴饮而未足。

由是奔九江,走五湖。

手不暇於斡运,心不息於踌躇。

见波渐竭而百川如线,岸益高而底淤将枯。

腹慊尔而未觉,肺燥然而不濡。

寻至大溟,茫然连清。

岂尔浩瀚,而吾量不盈。

斟酌未几,倏见涯。

百灵稽首,乞留濡溉。

吾腹未充,岂汝为意。

俄倾竭於浩渺,奄滴沥而无渍。

瑶宫贝阙,尽列平地。

三山赤城,可以步至。

鲲鲸佥喁,相煦以。

大鹏惊攫,巨鳌愕眙。

四顾燥涸,悒然兴情。

此情何奇,非吾所知。

恨沧海之可罄,不足充吾之所思。

周遭有截,块然带臬。

水府万族,咸呼帝阙。

帝且不闻,吾欲未竭。

方将寻蚁蛭,期耿恭。

问姜母以何在,访舒姑而欲从。

辨夸父于渭上,吊相如於临邛。

万计已尽,六腑如烬。

窗日斜照,飞蚊绕鬓。

既惊既觉,可叹可笑。

饮不尽器,枯肠已疗。

扌耆颐沈吟,其意逾深。

以吾此日之一梦,见自古不足者之心。

◎李直方直方,德宗朝官左司员外郎,历中书舍人,试太常卿,贞元二十一年自韶州刺史移赣州刺史,迁司勋郎中。

◇州节度使院壁记

自西汉始置幕府,得颛辟士,其聘举之盛,与公府署吏、王国命官为比,於是有班固、傅毅、崔る、蔡邕、陈琳、阮之徒出焉。

大抵多巡御封略,经参戎事,居无恒处,秩靡常品,故命之曰宾。

国朝笃方岳之任,慎求其佐,颁以职贡,为之定制。

或辟自诸侯,或降於朝廷,皆命於天子。

其所司也,调政教之和,策军算之秘,出入聘觐,应对宾客;其立署也,行有戎次,处有公堂,与方伯周旋,弥缝润色而已。

王畿之腋,划为巨防,外殿朝那,作捍西疆,中拱皇都,以临诸夏。

漆沮之仁既远,华夷之俗相猾。

非瑰材英杰,莫典封守,非庄明纯固,莫参佐。

六年春,皇帝劳韩侯牧圉之勤,俾尹西夏,申命御史中丞王君等九人为之使介。

既而师贞於律,农勤其功,惠和威武,泽浸火烈。

孟秋述职,耀兵河塞。

亭障萧条,千里晏清。

然后用虎旗蛇矛,定功於蒲,入觐皇都,增秩受赐,旋师旧服,勋明德举。

非元臣雄略,能贤嘉绩,蔑用济此。

先是尚父郭公开府是邦,搜贤勿贰,俊咸集。

不十数年,持枢衡治邦宪司诰命者,咸布职於清朝。

今韩侯亦能详延端士,辅相威德。

是府将来宜为俊贤之郊薮,荣达之阃阈。

卫多君子,其有之。

夫敬其事则命始,《春秋》之谊也。

是邦当征号朔方,而以名师,建为三郡,肇基於我,书事举德,宜始韩侯。

此记旧题於堂之北牖,虑他日文字湮灭,作者之文莫传,遂刻石以纪之。

◇白亭记

新作白亭,书时,且志政也。

梁太守柳恽赋诗於始,因以名州;今邦伯李公成室於终,兹用目亭。

度乎事则位均,考乎地则境同,合美配德,古今相望。

亭之时义至矣!

吴江之南,震泽之阴,曰湖州。

幅员千里,棋布九邑,卞山屈盘,而为之镇。

五丛流,以导其气,其土沃,其候清,其人寿,其风信实。

公之始至也,用恭宽明恕以怀之,敬事罚以劝之。

赋令之先,必度其物宜,而咨於前训。

故居者逸,亡者旋,或蹈境而留,或聆声而迁。

提封之内无榛灌,绳墨之下无奸傲。

既而外邑多材,郡不能渫,公命悬诸善价,俾代常徭。

於是乎幽岩之巨木斯出,积岁之逋租必入,公家受其利,山氓蒙其惠,繇是白之制经矣。

洲在郡城南,东乱而即焉。

白沙如浮,流波环之。

前有大野,绵云缭以万峰;后有名都,压水骈以千室。

邑居可望,而喧埃不及;空水交映,而云天在下。

造物之工,若有私於是焉。

茭菰丛生,凫鹤朋游,嘉名虽曜,清境或弃。

公於是相显爽之宜,立卑高之程,据洲之阳,揆日之正,揭大亭一焉,修廊双注,北距於,浮轩辙流,峨水亭二焉。

大可以施筵席,小可以容晏豆,凡栋宇之法,轮奂之美,刮密石,用成飞,施宏壮而有度,备彤紫而不踏。

内则庭除朗洁,弥望铺雪;曲沼逶迤以中贯,飞梁夭矫而对起;紫桂翠篁,辛荑木兰;碧枚丹实,蛇走珠缀;鲜飙暗起,萦叶振蕊;落英飘,洒空浮水;天目神池之上,多不名之卉;洞庭水府之下,产怪状之石。

嶙峋乎玉容,葳蕤乎瑶芳,众荣偶植,罗列布。

外则差以白,间之红蕖,川与天远,百里如组。

邦君之来,肃肃旌旌,彩舟徐移,鱼跃鸟鸣。

亭成之日,三吴之贤大夫集焉,公用鼓钟羽签以乐之。

然后使臣之临,重客之来,获游是者,乎有遗区之叹,则为邦之成绩,作亭之良规。

参合二美,游扬四海,坐驰而逝,与厩置偕;矧之为用,《风》有季女之奠,《骚》有放臣之望。

夫以涧之贱微,而可充王公之殷荐,是故君子重之。

今扶赞胜赏也如彼,哲贤咏歌也如此,则是亭凭眺之外,又有传经之道焉。

若乃乘农隙之暇时,购武夫之羡功,廛闾不烦,财用不屈,扬昔人之休烈,垂不朽之遐观,咨其创物之智,有以加人。

不如是,乌能及此?

己卯岁冬十月,予将浮氵制河,上会稽,凌缙云,观赤城,道出公之仁宇,目览亭之崇构,举书其实,合《春秋》传信之经,后之人无视十洲孟浪之说,而没其谊云。

◇祭权少监文

维年月日,中散大夫试太常少卿上柱国李直方,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於故三丈相公之灵。

天作雷雨,山川出云。

帝思理平,英髦并生。

爰自弱岁,植此休德。

宏重不器,仁声渊塞。

旋升外台,乃居察视。

辅人成化,入为右史。

文学溥博,德度谦冲。

载领丝言,粉泽天工。

词简理诣,灿然昭融。

俾国家诏命,上逾十代。

与周汉同风,爰登礼曹。

实司选士,人罕其再。

我三专美,雄文懿行。

善价端士,禺邛周行。

鳞集の至,朝推厥德。

乃作天官,庶职惟允。

九流序焉,帝念储皇。

辍居调护,九法阙理。

乃迁兵部,礼乐不纲。

斯为奉常,神人以和。

骞飞庙堂,鼎饪三载。

万方咸赖,退为宗伯。

硕望弥赫,惟梁思理。

建节来萃,教化惠和。

流庸洽至,忆昔攸往。

火旗雷麾,今也来思。

白马龙而,哀笳凝咽以增感,丹悠扬而独飞。

呜呼哀哉!直方昔在南宫,擢迁纶阁,提携推荐,忘其菲薄。

顾庸浅而难持,竟鸿飞而终却。

今佳城行启,哀挽徐吟,跪灵筵而号恸,泪横堕而不禁。

伏惟尚飨。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