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刘禹锡"八"
◇国学新修五经壁本记
初,大历中名儒张参为国子司业,始详定五经,书於论堂东西厢之壁。
辨齐鲁之音,取其宜;考古今之文,取其正。
繇是诸生之师心曲学、偏听臆脱,咸束之而归於大同。
揭揭高悬,积六十岁,崩剥污蔑,氵典然不鲜。
今天子尚文章,尊典籍。
於苑囿不加尺椽,而成均以治。
国学上言,遽赐千万。
时祭酒实尸之,博士公肃实佐之。
国庠重严,过者必式。
遂以羡赢,再新壁书。
惩前土涂不克以寿,乃析坚木负墉而比之。
其制如版牍而高广,其平如粉泽而洁滑。
皆施阴关,使众如一。
附离之际,无迹而寻。
堂皇靓深,两庑相照。
申命国子能通法书者,分章揆日,逊其业而缮写焉。
笔削既成,雠校既精,白黑彬班,了然飞动。
以蒙来求,焕若星辰;以敬来趋,肃如神明;以疑来质,决若蓍蔡。
由京师而风天下,覃及九译,咸知宗师,非止服逢掖者钻仰而已。
於是学官陈师正等暨生徒凡四百二十有八人请金石刻,且歌之曰:
我有学宇,既倾而成之。
我有壁经,既昧而明之。
孰规模之,孰发挥之。
祭酒维齐,博士维韦。
俾我学徒,弦歌以时。
切切祁祁,不敖不嬉。
庶乎遒人,来采我诗。
时余为礼部郎,凡瞽宗之事得以关决,故书之以移史官,宜附於艺文云。
◇成都府新修福成寺记
益城右门大逵坦然西驰,曰石┺街。
街之北有仁祠,形焉直启,曰福成寺。
寺之殿台与城之楼,交错相辉,绣於碧霄,望之如昆阆间物。
大和四年,蜀帅非将材,不修边备。
南诏君长谍得内空,乘隙坌入,斗於城下,或纵火以骇众,此寺乃焚。
高门修廊,委为寒烬。
如是者再岁,帝念坤维,丞相复来。
山川如迎,父老相识,环视故地,寺为ㄡ墟。
载兴起废之叹,爰有植因之愿。
乃命主俸吏以吾缗钱三十万为经营之基,自公来思,蜀号无事,时康岁稔,人乐檀施,公言既先,应如决川。
乃倾囊褚,乃出怀袖。
胜因化愚,慧力摄悭。
男奔女骤,急於征令。
匠者度材以指众徒,艺者运思以役众技。
斤锯磨砻,丁丁登登。
陶者储精,圬者效能。
自火宅,复为金绳。
沿故鼎新,因毁成妍。
华夷纵观,万目同耸。
既告讫役,公来庆成。
云鲜日润,辉映前后。
於是都人舞忭而谣曰:「昔公去此。
福成以毁。
今公重还。
福成复完。
民安军治。
亦如此寺。
」庸可勿纪乎?公实闻斯言,遂折简见命,谨月而日之。
时大和某年某月日,大檀越具官封爵段氏,其他发大愿者、程功董事者,自中贵人及宾介将吏若僧徒,偕籍之而刻於石。
◇夔州始兴寺移铁像记
佛薪尽於干竺,而像教东行。
是法平等,故所至为净土;是身应供,故随念如降生。
先是鱼复人有以利金为弥勒像者,重千钧,容瑞相,人天两足。
凫氏卒事,而他工未备,故寓於西偏,不知其几年矣。
寺僧法照,瞻礼发信,赤肩白足,入诸大城,乃至聚落,无空过者。
积十余年,得信财无量。
繇是购工以尝巧,募徒而毕力。
四辈增增,工麾以肱。
中枢外脉,阴转阳动。
如地涌,岌如山行。
大匠无言,尊容响明。
青莲承趺,金兽捧持。
藻井花,葱茏四垂。
邑人膜拜,如佛出世。
法照以愿力能就,泣於佛前,因持片石,乞词以示后。
案此寺始於宇文周。
初,濒江埤庳,皇唐神龙中,为水所坏。
有波那赖耶国僧广照浮海而至,顿锡不去,遂移於今道场所。
山曰磨刀,岭曰虎冈。
其经始与克终,皆蕃僧是力。
后之有志者,岂无人哉?法照夔人,姓穆氏。
年十有五出家,依江陵名僧受具。
肇自贞元二十年甲申归此寺,愿崇建有为,凡修大殿、立菩萨,大弟子侍佛左右,逮长庆癸卯有成,其善植德本者欤!
◇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
初,摩阿迦叶受佛心印,得其人而传之,至师子比邱,凡二十五叶而达摩得焉。
东来中华,华人奉之为第一祖。
又三传至双峰信公,双峰广其道而歧之:一为东山宗,能、秀、寂其后也;一为牛头宗,严、持、威、鹤林、径山其后也。
分慈氏之一支,为如来之别子。
咸有祖称,粲然贯珠。
大师号法融,姓韦氏,延陵人。
少为儒,博极群书,既而叹曰:「此仁义言耳,吾志求出世间法。
」遂入句曲,依僧炅,改逢掖而缁之。
徙居是山,宴坐石室。
以慧力感通,故旱麓泉涌;以神功示现,故皓雪莲生。
巨蛇摧伏,群鹿听法。
贞观中,双峰过江,望牛头顿锡曰:「此山有道气,宜有得之者。
」乃东,果与大师相遇。
性合神契,至於无言,同跻智地,密付真印。
揭立江左,名闻九围。
学徒百千,如水归海。
由其门而为天人师者,皆脉分焉。
显庆二年,报身示灭。
道在后觉,神依故山。
戒香不绝,龛座未饰。
夫岂不思乎?盖神期冥数,必有所待。
大和三年,润州牧浙江西道观察使检校礼部尚书赵郡李公,在镇三闰,百为大备,尚理信古,儒元交修。
始下令禁桑门贩佛以眩人者,而於真实相深达焉。
尝谓大师像设,宜从本教,言自我启,因自我成。
乃召主吏籍我月入,得缗钱二十万,俾秣陵令如符经营之。
三月甲子,新塔成,事严而工人尽艺,诚达而山神来护。
愿力既从,众心知归。
撞钟告白,龙象大会。
诸天声香之蕴,如见如闻。
即相生敬,明幽同感。
尚书欲传信於后远,命愚志之。
夫上士解空而离相,中士著空而嫉有。
不因相何以示觉?不因有何以悟无?彼达真谛而得中道者,当知为而不有,贤乎以不修为无也。
◇天平军节度使厅壁记元和十四年春二月,王师平河南负固之地十有二州。
宪宗视地图户版,俾参其地。
三月,有诏:其以曹、濮隶郓为一隅,桉部三郡,统兵三万。
乃新其军,锡号天平。
盖承天威以平暴悖,志动扬休,在称为雄。
新邦始徕,污浴犹用。
朝廷革之以渐,故命功臣或办吏以帅焉。
大和三年冬,天平监军使以故侯病闻。
上方注意治本,乃以牙璋玉节鼎右仆射官称赐东都留守令狐公曰:「予择文武惟汝兼,前年镇汴州有显庸,往年弼宪宗有素贵。
徒得君重,刚吾四支。
」公西拜稽首,登车有耀。
不逾旬抵治所,夹清河而域之。
惟郓州在春秋为须句之国,涉汉为济东,盖《禹贡》兖州之域。
宣精在上,奎为文宿;画野在下,鲁为儒乡。
故其人知书,风俗信厚。
天宝末,大憝起於幽都,虏将因兵锋取其地。
右勇左德,积六十年。
公之来思,如古医之治剧病,宣泄颐养,气还神复。
大凡抗诏条国式於身以先之,示菲约以裕人,信赏罚以格物。
物力日完,人风自移。
涉月报政,逾年鼎治。
牙门之容,暨暨而恭;垒门之容,仡仡而和;里门之容,阗阗而遂。
劳者以安,去者以归。
分星不摇,田祖降福。
凡革前非:罢供第无名钱岁钜万,菽粟如之,锦缯且千两;去苛法急征毁家偿租之令,故流庸自占四万室。
众无吁咨,和气乃来。
三田仍稔,草木咸瑞。
岂偶尔哉?初,斯堂西墉有刺史记,而元戎雄尊之位虚其左方,岂有待邪?公命愚志之,俾来者仰公知变风之自。
大和五年四月二十六日记。
◇山南西道节度使厅壁记文皇帝初元,始画天下为十道。
古荆梁之地举曰山南,厥后析为东西。
天汉之邦,实居右部。
桉梁州为都督治所,领十有五州,县道带蛮夷,山川扼陇蜀,故二千石有采访防御之名。
兵兴多故,其任益重。
澄清节钺,二柄兼委。
建中末,德宗南巡狩,偃翠华而徘徊,箫勺之音洽於巴汉。
戡难清宫,六龙言旋,乃下诏复除征繇,升州为府。
等威班制,与岐、益同。
地既尊大,用人随异。
故自兴元至大和,五十年间,以勋庸佩相印者三,以谟明历真相者九,由台席授钺未几复入相者再焉。
磊落震耀,冠於天下。
去年夏四月,今丞相赵郡公征还泰阶,遂命左仆射敦煌公往践其武。
之真相,及公而十焉。
初,公自河阳节度使入操国柄。
其后镇宣武以礼悛犷悍,治天平以清去掊克,居大卤以仁苏荐饥。
今来是都,蹑二三大君子之躅。
道同气协,无所改更,如鼓和琴,布指成韵。
羌夷砥平,旱麓发生。
人无左言,乐有夏声。
俗既富庶,居多暇。
圜视府局、素阙者补之。
先是,公堂尝为行殿,人不敢斥,另营侯居。
应门有闶,戟未具。
公乃条白上言,诏下有司,可其奏。
军门肃清,方有眉目,趋而入者耸然生敬焉。
惟梁、山国也,其节用虎。
出扬其威,入贮宜洁。
旧处仄陋,黩其雄棱。
公遂分宅之别斋,且据便地,署曰节室,卜刚日乃迁焉。
敬君命而壹民心,军中增气而知礼。
戟衣既垂,师节既严,流眄屋壁,见前修之名氏列於座右。
第以梁州刺史鼎兴元尹记,与今称谓不合,因发函进牍於不佞,且曰:「我已饰东壁,以新志累子。
」於是桉南梁故事起自始登斋坛之后为记云。
时开成二年岁在丁巳春二月某日记。
◇夔州刺史厅壁记
夔在春秋为子国,楚并为楚九县之一,秦为鱼复,汉为固陵,蜀为巴东,梁为信州。
初城於西,后周大总管龙门王公述登白帝叹曰:「此奇势可居。
」遂移府於今治所。
是岁建德五年。
隋初杨素以越公领总管,又张大之。
唐兴,武德二年诏书:其以信州为夔州。
七年,增名都督府,督黔、巫一十九郡。
开元中,犹领七州。
天宝初,罢州置郡,号云安。
至德二年,命嗣道王炼为太守,赐之旌节,统峡中五郡军事。
干元初,复为州,偃节於有司,第以防御使为称。
寻罢,以支郡隶江陵。
桉版图方轮不足当通邑,而今秩与上郡齿,特以带蛮夷故也。
故相国安阳公干曜尝参军事,修图经,言风俗甚备。
今以郡国更名之所以然著於壁云。
凡名殊必以国,事建必以年,谨始也。
长庆二年五月一日,刺史中山刘禹锡记。
◇连州刺史厅壁记
此郡於天文与荆州同星分,田壤制与番禺相犬牙,观民风与长沙同祖习,故尝隶三府,中而别合,乃今最久而安,得人统也。
桉宋高祖世始析郴之桂阳为小桂郡,后以州统县,更名如今,其制谊也。
郡从岭,州从山,而县从其郡。
邑东之望曰顺山,由顺以降,无名而相钦者以万数,回环郁绕,迭高争秀,西北朝拱於九疑。
城下之浸曰湟水,由湟之外,交流而合输以百数,沦涟汨,擘山为渠,东南入於海。
山秀而高,灵液渗漉,故石锺乳为天下甲,岁贡三百铢。
原鲜而无,卉物柔泽,故蕉为三服贵,岁贡十笥。
林富桂桧,土宜陶[A105],故候居以壮闻。
石侔琅,水孕金碧,故境物以丽闻。
环峰密林,激清储阴,海风驱温,交战不胜,触石转柯,化为凉ざ。
城压赭冈,踞高负阳。
土伯嘘湿,抵坚而散。
袭山逗谷,化为鲜云。
故罕罹呕泄之患,亟有华皓之齿。
信荒服之善部,而炎裔之凉地也。
永贞元年,予始以尚书员外郎坐党累,出补兹郡。
居无何,吏议以是迁也不足偿其责,故道贬为朗州司马。
后十年,诏书征还,抵京师,俄复前命,佩故印绶而南。
曩之骑竹马北向相者,咸仕郡县,巾来迎。
下车之日,私唁且笑。
既视事,得前二千石名姓於壁端,宰臣王、幸卿刘晃、儒官严士元、闻人韩泰佥拜焉。
或久於其治,功利存乎人民;或不之厥官,翘禺载於歌谣。
余不佞,从群公之后。
肇武德距於今,凡五十有七人,所举者四君子,犹振裘之於领袖焉。
元和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刺史中山刘某记。
◇和州刺史厅壁记历阳,古扬州之邑。
於天文直南斗魁下,在春秋实句吴之封,后为楚所取。
秦并天下,以隶九江,而亦为九江治所。
晋平吴,复隶淮南。
至永兴初,自析为郡,益之以乌江。
宋台建,目为南豫州,又益之以龙亢。
梁之亡也,北齐图霸功,拥贞阳侯以归,王僧辩来迎,会於兹地,二国和协,故更名和州。
陈、隋间无所革,国朝因隋。
武德中,更龙亢为含山。
初,开元诏书以口算、第郡县为三品,是为下州。
元和中,复命有司参校之,遂进品第一。
桉见户万八千有奇,输缗钱十六万,岁贡纤二篚,吴牛苏二钧,糁覃九瓮,茅七千两。
镇曰梁山,浸曰历湖,田艺四谷,豢全六扰。
庐有旨酒,庖有腴鱼。
神仙故事,在郊在薮。
元元有台,彭铿有洞。
名山曰鸡笼,名坞曰濡须。
异有血阃,祥有沸井。
城高而坚,亚父所营。
州师五百,环峙於东。
南濒江,划中流为水疆,揭旗树,十有六戍。
自孙权距陈,出入六代,常为宿兵之地,多以材能人处之。
本朝混一,号为善部。
然用人差轻,非复曩时之比也。
始余以尚书郎得谴刺连山,今也由巴东来牧。
考前二邦之籍与版图,才什五六,而地征三之。
究其所从来,生植有本。
女工尚完坚,一经一纬,无文章交错之奇;男夫尚垦辟,功若恋本,无即山近盐之逸。
市无嗤眩,工无雕彤,无游人异物以迁其志。
副征令者率非外求。
凡百为一出於农桑故也。
繇是而言,瘠天下者其在多巧乎!宝历元年六月二十一日,刺史中山刘某记。
◇郑州刺史东厅壁记
古诸侯之居公私皆曰寝,其他室曰便坐。
今凡视事之所皆曰厅,其他室以辨方为称。
今年郑州刺史杨君作东厅,既成而落之,且以书抵余为记。
案国章以甲乙第方域,大凡环天子之居为雄州。
郑实迩王畿,故望雄。
视其版多贵人,且当大逵,故务剧。
君侯始来三日,司税掾举七县董租之吏累百,君曰:此百也。
悉罢之。
用户符而输入益办。
司贡掾举梨林之征请户晓,君曰:尽弛之勿籍。
用平贾而果益精。
里无吏迹,民去痼疾,授版占租,如临诅盟。
土毛人力,日夕相长。
故周岁而完焉,比年而愈肥。
虽军兴馈挽旁午,大将牙旗往复相踵,而里中清夷,鸡犬音和。
人既宁而物有余,政既成而日多暇。
圜视旧宇,宜有以更之,且书得时,亦以谨始。
因列名氏授受月而日之,庶乎继践於兹者知贯珠之首。
其山望泽浸土风俗,与前贤之耿光,备於正位,有天宝中词人杜之文在。
大和四年某月日。
◇汴州刺史厅壁记
本朝以浚仪为汴州刺史治所。
自隋酾新渠,吸黄河而东行,州含其枢,为天下剧。
内屏王室,东雄诸侯。
居无事时,常带廉察使。
兵兴已还,益以节旄。
用人得否,系国轻重。
长庆四年,诏书命河南尹敦煌令狐公来莅来刺,锡之介圭,使印兵符。
汴人交贺,肴腾贵。
惟是邦始都於魏惠王,始郡於宇文周。
星躔回环,天驷垂光。
地为四战,故其俗右武;人具五都,故其气习豪。
公自为宰相时,已熟四方之利病。
凡所戾止,参然前知。
毁视事三日,挹群吏与之言曰:「吾食止圭田,吾用止公入。
凡他俗过制,伤廉浼洁者悉罢之,壹归乎公藏。
凡曲防苛禁不情乖体者悉划之,壹出乎令典。
凡关征船算,夺时专利者悉更之,壹遵乎诏条。
」然后刑丽事而详,赏以时而均。
兴学以劝艺,示宽以化勇。
居数月,而汴州人恂恂然无复故态。
明年大成。
议者若曰:「奕奕浚都,国之咽颐。
咀清咽和,旁畅四支。
东夏黠马,由我以肥。
」是浚之治,非所泽於所履而已。
初,公七代祖在隋为纳言。
大业中持节居此,亦号刺史,距今余二百年。
公实能似。
既拜阙,发鱼书合左右契,由阼阶跻,遐踵前武。
歆然如闻其馨香,肃然如睹其形容。
信乎,君子之泽远而有光辉也。
他日,命游梁客志之,书於厅事。
谨桉前贤之在此堂者,张平原首之,陆氏撰《节度使记》,揭於东壁,详矣。
今公命为刺史记,书於右端,谨月而日之,以公为冠。
大和元年夏五月某日记。
◇管城新驿记
大和二年闰三月,荥阳守归厚上言:「臣治所直天下大逵,肘武牢而咽东夏。
谁何宜谨,启闭宜度。
先是驿於城中,驿遽不时,四门牡键,通夕弗禁。
请更於外隧,永永便安。
」制曰:可。
守臣奉诏,无征命,无夺时,縻羡财,募游手,逮八月既望,新驿成。
郑人胥说,琢石而记曰:在兑之方,面元负阳,门衔周道,墙阴行桑"一作墙荫行栗",境胜於外也。
远购名材,旁延世工,暨涂宣皙,瓴甓刚滑,术精於内也。
蘧庐有甲乙,床帐有冬夏,庭容牙节,庑卧囊橐,示礼而不也。
内庖外厩,高仓邃库,积薪就阳,峙刍就燥,有素而不愆也。
主吏有第,役夫有区,师行者有飨亭,孥行者有别邸。
周以高墉,乃楼其门。
劳迎展蠲洁之敬,饯别起登临之思。
溱洧波澜,嵩邱云烟,四时万象,来贶於我。
走毂奔蹄,遄征急宣,入而忘劳,出必屡顾,其传舍之尤乎!
太守姓杨氏,字贞一,华阴宏农人。
郑为雄州,非闻人大吏不得在其选。
夫驿之宜迁於外也,前此二千石尝言之而重改作,若贞一可谓果於从政而决行其言,惜乎未施於大也。
◇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
开成四年,梁州牧缺,上玩其印,凝旒深思曰:「伊尔卿疾归氏,以文儒再世居喉舌。
今天官贰卿融能嗣其耿光,尝自内庭历南台,尹毂下,政事以试,可为元侯。
」乃付印绶,进秩大宗伯兼御史大夫,玉节兽符,镇於妫墟。
公拜手稽首曰:「臣融敢扬王休於天汉之域!」
既莅止,咨於群执事,求急病者先之。
咸曰:华阳黑水,昔称丑地。
近者尝为王所,百态丕变,人风邑屋与山水,俱一都之会,自为善部矣。
惟驿遽之途,欹危隘束,其丑尚存,使如周道,在公颐指耳。
於是因年有秋,因府无事,军逸农隙,人思贾余。
乃悬垦山刊木之佣,募其力;揆攒凿撞必之用,庀其工;具舁辇畚插之器,膺其要。
鼓以程之,糗醪以犒之。
说使之令既下,奋行之徒坌集。
我之提封踞右扶风,触剑阁千一百里。
自散关抵褒城,次舍十有五,牙门将贾黯董之;自褒而南,逾利州至於剑门,次舍十有七,同节度副使石文颖董之。
两将受命,分曹星驰。
并山当蹊,顽石万状;坳者垤者,兀者者,磊落倾欹,波翻兽蹲。
炽炭以烘之,严醯以沃之,溃为埃煤,一可扫。
栈阁盘虚,下临[QTXT]《谷牙》。
层崖峭绝,枘木亘铁。
因而广之,限以钩栏。
狭径深陉,衔尾相接。
从而拓之,方驾从容。
急宣之骑,宵夜不惑。
郄曲棱层,一朝坦夷。
兴役得时,国人不知。
繇是驶行者忘其劳,吉行者徐其驱,孥行者家以安,货行者肩不病,徒行者足不茧,乘行者蹄不元刂。
公谈私咏,溢於人听。
伊彼金其牛而诱之以利,曷若我子其民而来之以义乎?既讫役,南梁人书事於牍,请纪之以附於史官地里志。
◇复荆门县记直故郢北走之道,其聚邑曰荆门。
揭起重关,殿於乐都。
名视县内之制,居殷形束之要,故吏师重焉。
通外夷之底贡,会南藩之述职,故宾礼繁焉。
其肇允经营,实王孙昌夔居荆以表之,命行名建,而缔构之弗暇。
无几何,有由勇爵而授赤社於兹者,徼驰名於省啬,谓相沿为非智,因请罢去其号,发践更以董之。
有司不能端究事本,循空言而可其奏。
繇是分地征以归它邑,野之人有回远之叹;废文吏而颛戍督,行之旅有谁何之《喜》。
是利不及下也,黎民病之。
自鄢而南,斯为画疆,抵郡之路,贯其七舍,持瑞节而衔急宣之使盖阴相交,遂使服缦胡者备问俗之对,执刀匕者申饩牵之礼。
是敬之不及宾也,君子病之。
如是几二十岁。
距永贞元年,江陵尹裴公政成上游,德及矜人,大建长利,俾无遗害。
乃外济群欲,内张全模。
周图经制,条白於状。
昌言既从,公议攸同。
忘劳之徒,乐用之工,载大其门,载高其墉。
径术脉分,闾架空。
然后析便地以肥之,建具官以司之。
糜羡财以偿其力役,汰冗食以资其秩稍。
田里不闻於征令,县官无减於岁入。
越某月,既成而落之。
官修其方,人乐其居。
将迎犒饫之仪展,厩置符之事举。
戍夫有伍,公吏有职。
由汇而分,率无逾闲。
入其封者,可以知教。
元和元年,四海会同。
天子命公师长南宫。
三年,公以介圭入觐,途出斯邑。
邑人之华皓幼童,咸须於道周,距跃而谣曰:「起我堙废而完之。
」徕我荡析而安之。
昔室於墟,风摇雨濡。
自公优柔,郛盈兮。
昔饮於ㄜ,夏溷冬枯。
自公感通,沸生兮。
淑之华兮,四牡之。
公之还兮,觞以祝之。
」却略蹁跹,百形一音。
公为驻错衡而劳之。
有以文从公者纪事於牍,且曰:「民可怀也,盍命夫学旧史之事以志焉!」公不得让而从之,走是以有授简之辱。
初,公以县之之便闻於上也,禹锡方以郎位贴职於计曹,章下之日,得以省事。
逮今以迁人获宥於善部,工休之日,得以践履。
故於拜命无牢让,於传信无愧词。
以为古之创物建庸、宜於人民而得其时者,则必歌其事功,为后代法。
《雅》有营谢,美召伯也;《传》称城沂,贤敖也。
赋水泉原隰之状,志虑事命日之规,当书而咏之,细亦弗可略也。
是用谨其本始而存乎篇,俾后之视今者,知楚郊之令典云。
◇汴州郑门新亭记
亭於西门,尊阙路也。
实相公以心规,群僚以辞叶,而百工以乐成。
斧斤无声,丹素有严。
主人肃客,落以金石。
走郑之门,为右垣。
黄河一支,漾北轩。
前瞻东顾,薨动轨直。
含景生姿,溯空欲翔。
汴城具八方之人,殊形诡言,而耳目一说。
初公来临,拥节及门,驭吏曰:此郑州门。
公心非之,若曰:野哉!居无何,即旧号而更之曰郑门。
故事:王公大僚之去来,元侯前驱,翊门而旋,率立马尘坌中,挹策为礼。
公心不然之,乃下亭令於执事。
案亭东西函丈者三之有奇,而南北五之有赢。
乐县宴豆,前后以位。
棋阖对明,弭掀顺时。
修梁衡建,中虚上荷。
圆脊方廉,高卑中经。
帘炉茵,文施榻。
储以应猝,周用而宜。
乃命尹阍视亭长,抱关视掌固。
启闭拚除,是谨是孜。
锡命赐胙,劳迎赠饯,我当躬行,汝先汝蠲。
挟膳提醪,生刍缟衣,我寮展事,靡问文武,汝惟汝从。
凡入而修容,凡出而修,裼袭威仪,勿籍勿诃。
繇是贵人称诸朝,群吏咏於家,行者夸於道。
与人同其安者,人人驿其声而吟之。
始乎讠戋讠戋而成乎庞鸿,欲无文字不可也。
公遂条白其所以然,远命学古者书之。
公姓令狐氏,以文章典内外书命,以谟明登左右相,以飞语策免,以思材复征。
自有浚师,无如今治,文武两炽,其古之大臣欤!
◇武陵北亭记
郡北有短亭,繇旧也。
亭孤其名,地藏其胜。
前此二千石全然见之,建言而莫践,去之日率遗恨焉。
七年冬,诏书以竹使符授尚书水曹外郎窦公常曰:「命尔为武陵守。
」莅止三月,以硕画佐元侯,平裔夷,降渠魁。
又三月,以顺令率蒸民增水坊,表火道。
是岁大穰,明年政成。
农缘亩以勇劝,工执技以思贾。
因民之余力,乘日之多暇,乃顾其属曰:「郊道有候亭,示宾以不也。
虽闻兹地,韬美未发,岂有待邪?自吾之治於斯也,购徒庀材,大起堙废。
未尝植私庭,砻燕寝。
役必先公,人不余瑕。
调赋幸均矣,城池幸完矣,而重浃辰之役,掠苟简之问,卒使胜躅冒没,犹璞而不攻。
惧换符之日,遂复赍恨,无乃遗诮於来者乎!」言得其宜,智愚同赞。
於是撤故材以移用,相便地而居要。
去凡木以显珍茂,汰污池以通沦涟。
自天而胜者列於骋望,由我而美者生於颐指。
箕张筵楹,股引房栊。
斧斤息响,风物异态。
大道出乎左藩,澄湖浸乎前垠,仙舟祖,繇是区处。
九月壬午,工告休,亭长受成。
赤车威迟,於以落之。
肃宾而入,圜视有适。
沈水北澳,阳山南麓。
《黑亢》焉蘧蘧,雄展郊隅。
前轩舒阳,朱槛环之。
舞衣回旋,乐ね参差。
北庑延阴,外阿旁注。
芊眠清Г,罗入洞户。
初筵修平,雕俎静嘉。
林风天籁,与金奏合。
亦既醉止,州从事举白而言曰:「室成於私,古有发焉。
矧成於公,庸敢无词?观乎棼楣有严,丹ぬ相宣,象公之文律煜然而光也。
望之宏深,即之坦夷,象公之酒德温然而达也。
庭芳万本,跗萼交映,如公之家肥炽而昌也。
门辟户阖,连机弛张,似公之政经便而通也。
因高而基,因下而池。
跻其高,可以广吾视;泳其清,可以濯吾缨。
俯於逵,惟行旅讴吟是采;瞰於野,惟稼穑艰难是知。
山多状,昏旦异候。
百壶先韦之饯迎,退食私辰之宴嬉。
观民风於啸咏之际,展宸恋於天云之末。
动合於谊,匪唯写忧。
」公曰:「夫言之必可书者,公言也。
从事不以私视予,予从而让之,是自远也,其可乎!」乃授简於放臣,俾书以示后。
后之思公者,虽灌丛草,尚勿翦拜,矧飞之革然,石刻之隐然欤!
◇洗心亭记
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彰彰。
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始余以不到为恨,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
既周览赞叹,於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
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
征其经始,曰僧义然。
啸侣为工,即山求材。
高孕虚,万景坌来。
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
鸟思猿情,绕梁历榱。
月来松间,雕缕轩墀。
石列┺ね,藤蟠蛟螭。
修竹万竿,夏含凉ざ。
斯亭之实录云尔。
然上人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圜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
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
◇机汲记
濒江之俗,不饮於凿而皆饮之流。
余谪居之明年,主人授馆於百雉之内。
江水氵亡氵亡,周墉之。
一旦,有工爰来,思以技自贾,且曰:「观今之室庐及江之涯,不容亩,顾积块峙焉而前耳。
请用机以汲,俾矗然之状莫我遏已。
」余方异其说,且命之饬力焉。
工也储思环视,相面势而经营之。
由是比竹以为畚,於流中,中植数尺之臬,辇石以壮其趾,如建标焉。
索以为ㄌ,縻於标垂,上属数仞之端,亘空以峻其势,如张弦焉。
锻铁为器,外廉如鼎耳,内键如乐鼓,牝牡相函,转於两端,走於索上,且受汲具。
及泉而修绠下缒,盈器而圆轴上引,其往有建瓴之驶,其来有推毂之易,瓶纟不羸,如搏而升。
枝长澜,出高岸,拂林杪,逾峻防。
刳蟠木以承澍,贯修筠以达脉,走下潺潺,声寒空中。
通洞环折,唯用所在。
周除百沃盥以蠲,入爨而釜以盈。
饪饣束之余,移用於汤沐;涑浣之末,泄注於圃畦。
虽瀵涌於庭,莫尚其霈洽也。
昔余尝登陴扌然,念悬流之莫可遽挹,方勉保庸,督臧获,而挈之,至於裂肩龟手,然犹家人视水如酒醪之贵。
今也一任人之智,又从而信之,机发於冥冥而形於用物。
浩氵羔东流,赴海为期,斡而迁焉,逐我颐指。
之所谓阻且艰者,莫能高其高而深其深也。
观夫流水之应物,植木之善建,绳以柔而有立,金以刚而无固,轴卷而能舒,竹圆而能通。
合而同功,斯所以然也。
今之工咸盗其古先工之遗法,故能成之,不能知所以为我也。
智尽於一端,功止於一名而已。
噫,彼经始者其取诸《小过》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