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第06部 卷五百九十五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06部 卷五百九十五 董诰等 纂修

◎欧阳詹"一"

詹,字行周,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为国子监四门助教,卒年四十余。

◇出门赋

出门辞家兮,人有志而斯逞,予纷然而远游。

别天性之至慈,去人情之好仇。

严训戒予以勿久,指蒲柳以伤秋。

弱室咨予以遄归,目女萝而起愁。

心眷眷以缠绵,泪浪浪而共流。

惕怀安以败名,曾何可以少留。

于是驱忠信以为车,执艺业以为贽。

越三江,逾五岭,望尧旌而求试。

庶亦呈功取爵,建德扬名。

获甘旨以报勤,光昼锦以回衡。

如弧斯张,如鸟斯征。

射百步而期中,飞三年而必鸣。

《风萧》[QO51]天寒,峥嵘岁晚。

鹊联翩以不定,蓬悠扬而自转。

逮前程之尚遥,顾所离而日远。

事纷以争拔,情交戾而不和。

退藩篱则弱羽恋于路,激龙门则纤鳞限乎尺波。

身违日日之晨昏,恋凄凄而莫遣;亲益年年之羸老,思摇摇而若何。

ê灵辄于困穷,举冀缺于垄亩。

一仁声之永大,一孝德之滋久。

伊锡类以极穷,岂今无而昔有。

尔乃循否泰以俟命,默风尘以怆艰。

苟疏溟以纳流,愿覆篑以成山。

路实多歧,丝无定色。

任元黄之濡染,信强理之南北。

管因媒而解缚,越自遇而升车。

虞先荣而后悴,姜始卷而终舒。

伤哉!数子之税驾,吾未知其所如。

◇石韫玉赋"以「清润积中,光华外发」为韵"

荆山之石兮玉在其中,和氏不见兮追师不攻。

内抱贞明,蓄璋而自异;外封硗确,与砺而攸同。

纷尔千峰,块然一石。

石居山而有类,玉处胎而无迹。

昭彰奇彩,象鸾镜之犹埋。

特达英姿,状珠之未拆。

齐草木之偕贱,迭泥沙而共积。

瑰材则韫,精气时扬。

结白虹于林簿,浮清气于岩冈。

多见已形,空知六瑞之贵;罕穷未关,谁分十仞之光。

混瘗嵌岩,沉蒙翳荟。

同夫有智,怀其有以若无;侔彼不争,守厥屯而俟泰。

明其内,晦其外。

将藏器以待知,不干物以招害。

原夫石则称坚而可转,玉则受琢而凝清。

日遇良工,一则有顺而无固;时惟哲后,一则无胫而前呈。

我唐文武建元,成康绍胤。

获王母之玉,致淮夷之琛赆。

向华池而效色,从温树以流润。

伊抱璞之未闻,亦梯山而自进。

佳粱糅秕,黄金在沙。

必簸糠而扬砾,冀取实以除华。

雕琢傥行,辉章希发。

愿同三献之纳,庶免再来之刖。

◇回銮赋

夫何降一人兮,将凝帖乎万方。

神其精而杰其质兮,赫赫巍巍以昂昂。

应千年之宝历,承八圣之重光。

道为纪,德为纲。

仁为宅,义为防。

化悠悠而荡荡,风习习以洋洋。

沐雨露以蕃昌,烛日月以皆康。

癸亥之岁,太司政。

乃作幸于西,顺上帝之令。

将行曰:相彼元元,以哲后为父母,视淫君犹刍狗。

予其在德,则夷狄皆予之子也。

伊重关击析,虞谁而守乎?予其不淑,则骨肉实予仇敌也。

虽金城汤池,于予何有乎?四门大开,七寝停警。

[QO51]凛以风清,寂澄凝而月静。

于时厥有顽民,从愚至逆。

假鸿恩以出入,弄神器于间隙。

于是天忿地怒,人惨神恻。

积愤气以交冲,迭冤心以潜逼。

灾变流演,妖氛充塞。

山河列以长晦,日月在而无色。

明则士庶,幽则灵。

豚鱼有识,草木无知。

企喁喁以嗷嗷,望我后之来仪。

如孺子之忆慈亲焉,如涸鳞之念长津焉,如枯苗之待膏雨焉,如笼鸟之仰林莽焉。

既而文物无荒,声名有素。

木叶犹飞,金风未暮。

圣泽西浃,天颜东顾;回旌旗,整鸾辂。

雨师启途,风伯前驱。

丰隆布令,列缺行诛。

神功莫仇,天力谁虞。

栉缤纷于氵婴溟,骈骆驿乎虚无。

洗地轴,拂天衢。

歼有罪,福无辜。

霾扫荡于寰区,尘埃涤濯乎皇都。

元凶不戮而沦,未睹而遥苏。

尔其灵物既先,乘舆乃从。

车烟驭,春心日容。

郁霏霏以葳蕤,熠熠以严;祥风《风》《风》以淫淫,瑞色而溶溶。

蒙笼焉虹霓之萦仪凤,仿佛焉江雾之送游龙。

若夷若夏,乃愚乃贤。

振振骈骈,殷殷阗阗。

巷如流以汤汤,野若草而芊芊。

浮巨岳,水集洪川。

至喜翻悲,含泪而前。

曰:自沐元化,溟溟绵绵。

如戴于天,如饮于泉。

卒岁永年,皆谓自然。

异日殷忧,方昭厥由。

归欤归欤?人其待居。

是日也,皇帝乃辟金门,升紫宫。

宣睿旨,将天衷。

熙乎若微雷淑气畅昆虫。

芬乎若韶光丽景发青葱。

下蟠厚地,上洽元穹。

扶桑而西,虞泉而东。

百福交通,万汇大同。

白日三舍以逡巡,瞪丕征以融融。

南山万岁以争呼,颔若动而崇崇。

至矣哉,之德也!深乎大乎!滂乎沛乎!尔其汪乎!可谓上合天经,下叶坤灵。

旁统神明,中获人情。

故能不守有与之守,不争有与之争。

此一举也,足见天地之心,足辨人神之意,谅无党以无偏,唯夫道德之比者也。

◇将归赋

忆求名于薄艺,曾十稔以别离。

才还乡以半龄,又三年于路歧。

红颜匪长,白日如驰。

苒苒皆尽,悠悠为谁。

亲有父母,情有闺闱。

居惟苦饥,行加相思。

加相思兮宁苦饥。

辞家千里,心与偕归。

南陔之兰,北山之薇。

一芳一菲,何是何非。

归去来兮,秋露沾衣。

◇王者宜日中赋"以题为韵"

杲杲者日,中则重光。

烛生生于有晦,暖物物于无疆。

人在下,君体阳。

故法之象之,宜诸帝王。

亭然止六合居中,赫然洞九霄临下。

取其正谅无邪僻之徒,仿其明讵有幽阴之者。

瞻端严则体率,慕光昭以心写。

想照弥乎八,庶化覃于九野。

观夫高舂始上,虞泉未移。

面方舆而再朗,点圆昊以重规。

有隼之墉,匿寸阴而影尽。

无禽之井,透百尺以光披。

含灵,处植离离。

穴有向阳之户,柯无不煦之枝。

伊体元在己,有国于斯。

形厥功以居大,固其义之攸宜。

况日则类王,王实况日。

道符罔二,理契惟一。

当其食昃,用贬膳以去悬;仰以高明,直弃俦而背匹。

是以如之致唐尧之盛,假之在《周易》之丰。

暮非乏照,朝亦有融。

或背篱东之蛰,或遗山右之蒙。

掩彼不言,黜履邪而有蔽;放兹取则,贵无偏以处中。

正不正,通难通。

可以励垂衣之圣政,可以激御远之神聪者也。

我皇祗若高穹,保兹洪祚。

顺三辰之耿耀,稽八卦之明谕。

觌兢庄,沾煦妪。

美盛德之形容,遂屏营而作赋。

◇瑾瑜匿瑕赋"以「物无终美,舍短从长」为韵"

玉之美者,其曰瑾瑜。

虽特达之自有,岂疵瑕之则无。

菲食其端,葑采其下。

苟当无而可用,谅在人而罔舍。

况服饰所珍,礼容攸假。

五德人尚,居然总之;百宝物雄,又其尤者。

只如夷吾委质,曲逆从王。

一则措其所短,一则举其所长。

伊十仞之可贵,讵一眚而为伤。

是故异比荆山,奇同郑市。

纵青蝇之下点,有白虹以旁起。

琢中良工,佩宜君子。

尔若恶其细而弃其大,我则扬其表而掩其里。

矧乃或致磨,璧当可指。

终酬九年之积,不损连城之美。

勖矣乎!韫独明之见,宰万物之工。

睹其材而辨其器,履其始而知其终。

建莫大之勋,与悠悠既异;收稀代之宝,将琐琐宁同。

璞自充,散材徒郁。

苟无分寸之痕翳,罔有寻尺之盘屈。

莹乏光华,弦乖音律。

攻之有旷乎日力,斫之不益于人物。

空知有玷与无疣,岂不道疏而理拂。

至刚也,必时时而外缺;至清也,乍浑浑而罔容。

考瑾瑜之含匿,亦厥义之云从。

不然者,元黄已疲,奚复骋乎千里;轮则病,焉得用于九重。

瑜之体全者则稀,瑾之无瑕者亦罕。

惟追师之鉴选,纳尺长而寸短。

◇征君洪涯子图赋"以「云际长松,以表贞节」为韵"

矫矫征君,居幽行闻。

朗咏尧年之日,栖迟姑射之云。

英英时杰,好奇艺绝。

窥穷图绘之能,写得隐沦之哲。

岂不以怀材习技,我蕴跨俗之工。

履道全真,彼有过人之节者也。

观夫杖藜载酒,面石依松。

尽是山中之意,全移物外之踪。

入室终窥,知裂缯而画出;升堂始睇,疑在野而相逢。

如言实默,如行实止,萝纤纤以垂帽,草青青而藉履。

洋乎令闻昭晰,得其所由;俨夫仪刑仿佛,知其所以。

原夫贤达作范,丹青立程。

将模前而示后,必体物而归诚。

服惟身表,容实心旌。

对冰雪之颜,睹兰蕙之缨。

暗识伯夷之洁,遥怜虞仲之贞。

知身已谢,看画如生。

矜且复庄,若此辰之有识。

贪之与欲,同在日之无情;形似植以亭亭,衣如风而曳曳。

临诸瑶席之上,想彼云林之际。

万物方秀,千峰初霁。

神飘飘而自远,身悠悠而不系。

我之心矣,惟贤允臧。

披图画于是日,得夫君乎此堂。

乃知君之于德也大,画之于工也长。

画非君无以展其妙,君非画莫得扬其光。

物有相假,不其昭彰。

揆人事之类恶,论功庸之伙少。

伊画也,可以称智者之先;惟君也,可以作真人之表者也。

◇明水赋"以「元化无宰,至精感通」为韵"

智之不测,有明水焉。

方诸在手,圆月居天。

象质遐分,则迢遥而迥远。

英华潜合,遂滴沥以流涟。

可谓妙自斯妙,交之又元。

此道也,自何而来;彼灵也,从何而借。

越杳杳之苍,阻溟溟之永夜。

望蟾魄而光彩殊流,端蛤形而清冷忽下。

等阳燧之通感,实柔祗之秘化。

岂不以我惟阳德,伊乃阴徒。

精灵合契,气类相符。

共禀坤而配坎,谅交津以有濡。

此理焉自取之乎必有,斯水也遂生之于本无。

精洁可嘉,清明斯在。

湛玉壶以无垢,入牺樽而有待。

处实爵,今则由于鬯人;置下升堂,已不关乎真宰。

稽乎所自,原夫所致。

临庭目击,虽从阴鉴而来。

向月心祈,又似上天而至。

来莫我挈,至莫我精。

弃本不仁,故存名而曰水;从宜酌号,遂表性而称明。

信可荐宗┙,祈上清。

故得归先岁享,告帝功成。

冠三酒而首进,掩五齐以先行。

招百神之景福,致万姓之元祯。

无益于人,鄙玉浆于夜漏;自求其益,哂珠露于金茎。

游原习坎,固有冥感;处陆浮空,不无元通。

龙吟云而致雨,虎啸谷而来风。

动无手里之效,润才百里之功。

讵若以握中之琐细,向天上之瞳。

精液下融,神人以崇。

而福禄攸同者乎。

◇春盘赋"以「裁红晕碧,巧助春情」为韵"

多事佳人,假盘盂而作地,疏绮绣以为春。

丛林具秀,百卉争新。

一本一枝,叶陶甄之妙致;片花片,得造化之穷神。

日惟上春,时物将革。

柳依门而半绿,草连河而欲碧。

室有慈孝,堂居斑白。

命闻可续,年知暗惜。

研秘思于金闺,同献寿乎瑶席。

昭然斯义,哿矣而明。

春是敷荣之节,盘同馈荐之名。

始曰春兮,受春有未衰之意;终为盘也,进盘则奉养之诚。

傥观表以见中,庶无言而见情。

懿夫繁而不挠,类天地之无巧;杂且莫同,何才智之多工。

庭前梅白,蹊畔桃红。

指掌而幽深数处,分寸则芳菲几丛。

呼翕旁临,作一园之朝露;衣巾暂拂,成万树之春风。

原其心匠始规,神谋创运。

从众象以遐览,总群形而内蕴。

彼有材实,我则以短长小大而模;彼有文华,我则以元黄赤白而晕。

故得事随意制,物逐情裁。

凝神而珍奇竞集,下手而芬馨乱开。

不然者,欲玩扶疏,须买青山以树;要窥菡萏,待疏绿沼而栽。

将以缓愁予之思,将以逞吾人之才。

此一作也,察其所由,稽其所据,匪徒为以徒设,诚有裨而有助者也。

◇藏冰赋"以「西陆朝觌方出之」为韵"晓日离斗兮昏星见奎,鸿向北兮龙角徂西。

天子虑层冰以为灾,辟凌而大纳;山人于其时而贡职,庶寿域以同脐。

黑既馨,元冥已祝。

人惟任土,侔有赋以归王;物或称琛,类无胫而奔陆。

凿固Ё于穷壑,闭重泉乎夏屋。

炯乎干将之出地,灿乎连城之韫椟。

尔乃东风月仲之节,西陆晨觌之朝。

荐明灵于寝庙,颁有位乎中朝。

光可鉴形,鄙照车之宝楚;清能御暑,轻莆之珍尧。

向玉堂以孤莹,镇琼筵而自昭。

助微凉于长簟,回烦燠于炎飙。

鬼神以之而飨集,君臣以之而利饶。

岂止疾雷不震,凄风不飘。

致两仪之交泰,作六气之和调而已哉。

冰之藏也,旨意可稽。

冰之赋焉,英华可觌。

休宗社之成礼,畅干坤而树绩。

顺时元吉,为我政之恒孚;悻道致尤,宁鲁臣之屡析。

六合苍苍,万物攘攘。

讵无时启,亦有时藏。

绎其功而此譬,于厥德而何方。

劲挺金相,贞清玉质。

展其用无愧于明时,韫其光不欺于暗室。

乘凛冽以冬入,涤赫曦而夏出。

穿杨发彼,观国于兹。

几鬻三冬之学,又当二日之时。

业属辞以比事,遂含毫而赋之。

◇怀忠赋"并序"

丙寅岁,因受谴,季冬之月,次于殷墟,历关龙逄墓焉。

昔聆其风,未尝不回肠涕,睹夫茔垄,心又增伤,遂写愤于言,为赋以吊。

先生以忠谏致命,故以怀忠命篇云。

其辞曰:

天生彼辛兮,用歼覆于夏家。

欲悠悠而罔极,毒浩浩而无涯。

无幸殒身,肆市朝之若莽;有道并命,委炮烙以如麻。

伊先生之谔谔,为酷烈之所加。

尝披图于往载,每废卷以兴嗟。

萧条旧邑,漭沧空陂。

陷陵成坎,古木无枝。

或人曰此其墓也,又一倍以增悲。

呜呼!麟非腾噬之俦,讵豺狼之共穴。

凤实仁灵之类,岂鹰之同列。

惟玉石之明分,亦薰莸之自别。

是以謇謇心兢,昂昂面折。

彼炎炎之原燎,信扑扑而不灭。

宁归死以申怀,不贪生而结舌。

痛矣哉!古人有言:辅仁者天,福善者神。

胡为是日,功不如人。

使典章之不信,俾忠义之空勤。

律中大吕,日临蒙谷。

风飕飕于衰草,烟茫茫乎平陆。

思凄凄而填臆,泪淫淫以盈目。

义则非其知友,亲故远乎骨肉。

节临危而不挠,行于艰而弥笃。

惟其有之,是以伤之而恸哭。

◇律和声赋"以「见象声律,以和万方」为韵"

咏声调兮律声遍,人心厚兮国风变。

伊在尧之既引,载得夔而斯见。

哀思虑始,安和追往。

宗伯官也,择人乎有才;正始化焉,选音于无象。

缀咸池之雅韵,去桑间之末响。

图风普以雨周,算天长而地广。

律则以宫激征,咏则从浊扬清。

且惩流而反正,常诫险以归平。

若近若远,非幽非明。

类无臭,等无声。

信矣惟时,与四时而德洽;纯如合莫,弥六合以文成。

善咏者声,应声者律。

会高低以齐奏,谐疾徐而并出。

迹不得寻,功如何述。

为灾为眚,曾莫奉于淫君;调阳序阴,屡见资乎圣日。

故得之者体圆御方,失之者亡绝祀。

比屋可戮,桀纣罔测其所由;率上可封,尧舜固知其所以。

不然者,移风之言曷谓,易俗之训则那。

我所以清六管,顺赓歌。

载唱载吹,匪埙篪之独叶;一张一弛,岂琴瑟之空和。

八有截,四海无波。

物阜人蕃,虽归之乎至德。

鸟来兽舞,盖于斯而靡他。

其理微,其用远。

论有助也,侔大君之得一;考无情焉,同八风之吹万。

可谓我咏斯畅,我律斯臧。

发扬六气,孕育群方。

处植者以之而茂实,含识者于焉而寿昌。

彼离连与栗陆,复何道而称皇。

◇秋月赋"以「至明周照」为韵"

粤惟日行于冀,风发于庚。

白露下降,鸿雁来征。

野飒飒而木落,天寥寥而气清。

独孤亭之不寐,见凉月兮东生。

上迢迢之霄汉,掩冽冽之恒星。

出江山之磅,豁阊阖之峥嵘。

皎皎摇摇,晶晶盈盈。

映阶墀以历历,对窗户以亭亭。

虽他时之并照,何斯夕之为明。

异夫白鹤翩翻,不分其色;寒泉洒落,空闻其声。

乃遥夜以虚烛,实纯风之至精。

于是照曜必周,通冥洞幽。

其色也,润林峦之卉物;其影也,莹江湖之乱流。

益池亭之寂寂,增气候之飕飕。

起离家之远恨,生去国之繁忧。

何处而不见,何人而不愁。

岂谓征客怀归,徘徊于黄榆之塞;佳人怨别,萧条于红粉之楼。

已矣哉!信知宇宙之中,光明为至。

非凄凉之独感,亦清贞之可类。

临照者足以仿有德之君,洁白焉宜将匹无瑕之士。

伤哉不肖,徨岭徼。

时雨露兮未沾,自形影兮相吊。

愿穷经兮取老,恐用人兮尚少。

幸君子兮如月,冀余光兮一照。

◇德胜颂二章"并序"

唐贞元六年,岁在庚午。

阴阳家流曰:「岁在午,人马食土。

」人之所食也谷,马之所食也草,今言食土,明岁无嘉谷,而野无青草。

则运数于兹,合凶灾之大者。

于是天寻旧步,地转恒轴,交纠回薄,将有结于常。

自春三月,至于夏五月,或赫日杲杲,或密云溶溶,为ㄡ灼,为霖霪,似不日而至。

皇帝宿布太和,人神、鸟兽、鱼鳖咸若。

腾欢心,扬灵台,欣欣熙熙,休气中积。

浃磅礴,浮苍苍,潜相戛磨,力强者胜。

九阳构旱而莫展,六阴作潦而不就。

氛蔼为庆,烈景为祥光。

油油熏熏,宛复如春,块不破而雨足,条无声而风畅。

日者眚气欲凝,淑气犹竞,彼虽罔得为祸,此亦未能为福。

徘徊相持,时泽不降;五稼含萌而待艺,百芳蓄颖以思坼。

至是土膏融,甘液宣,若决氵亭泉,如开涌烟。

丰草增歧,绵绵,无硗瘠与良沃,获一十于百千。

剩蔬云矗以萎圃,余粮岳峙而栖亩。

夫体病不能害心,心平必能制体。

古人曰:「人者,天地之心也。

」既和且平,则天地之病,又焉得成欤?况奔走游泳之物,曰灵曰祗之类。

皆吁怡逸于其中乎!宜其疗干元之宿,愈坤元之常疾,以至于交泰,如斯之盛也。

古先帝王,至圣则尧,至仁则汤,有黎以称理,历水旱而莫御。

岂不以道未全洽,而德尚凉哉!皇帝非徒能御之,又易之为大庆殊祥,其于道德,可谓充塞洋溢,光今而迈古矣。

元元蚩蚩,呜呜哑哑,歌圣代者,动天殷地,以夜继昼,而其词末宏,辄为颂二章,用贻于康衢,庶事明而声畅,流乎无穷,而以德胜目篇。

颂曰:

岁在午,天灾于常。

昔人食土,今我饫粱。

匪徒我饫梁,鳏寡千箱。

盛矣乎!吾皇之德,变眚为祥。

休哉德兮!

岁在午,天灾斯属。

昔马食土,今牛餍菽。

匪徒牛餍获,犬豕粱肉。

盛矣哉!吾皇之德,转祸为福。

休哉德兮!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