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柳宗元"八"
◇赞皇太子笺
宗元惶恐言:伏奉六月七日制,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光受徽号,率土臣子,欢无涯。
伏惟皇太子殿下丽正居中,辅成昌运,消伏孽,赞扬辉光。
鸿名允升,大庆周洽,表文武之经纬,著天道之运行。
瑞景照临,示重轮之发耀;恩波下济,见少海之增澜。
宗元忝守遐方,获闻盛礼,踊跃之至,倍万恒情。
谨附笺贺。
宗元惶恐,死罪死罪。
◇贺皇太子笺
某言:伏奉月日制书,殿下祗膺茂典,位副青宫,温文光三善之名,继照协重离之庆。
万叶固本,群方宅心,含生之徒,莫不欣戴。
况某夙蒙期奖,职在藩方,欢之诚,倍万恒品。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
补阙执事:宗元闻之,重远轻迩,贱视贵听,所由古矣。
窃以宗元幼不知耻,少又躁进,拜揖长者,自于幼年。
是以俊造之末迹,厕牒计之下列,贾艺求售,阒无善价。
载文笔而都儒林者,匪亲乃旧,率皆携抚相示,谈笑见昵,喔咿逡巡,为达者嗤。
无乃睹其朴者鄙其成,狎其幼者薄其长耶?将行不拔异,操不砥砺,学不该广,文不炳,实可鄙而薄耶?今鸳鹭充朝,而独干执事者,特以顾下念旧,收接儒素,异乎他人耳。
敢问厥由,庶几告之,俾识去就,幸甚幸甚。
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抵掌峨弁,厚自润泽。
进越无恧,污达者之视听,狂捐愚妄,固不可为也。
复欲亻免默惕息,迭足蹋翼,拜祈公侯之阍,跪邀贤达之车,竦魂栗股,兢恪危惧,荣者倦之,弥忿厥心,又不可为也。
若慎守其常,确执厥中,固其所矣,则又色平气柔,言讷性鲁,无特达之节,无推择之行,琐琐碌碌,一孺子耳。
孰谓其可进?孰谓其可退?抑又闻之,不鼓踊无以超泥涂,不曲促无以由险艰,不守常无以处明分,不执中无以趋夷轨。
令则鼓踊乎?曲促乎?守其常而执厥中乎?浩不知其宜矣。
进退无倚,宵不遑寐,乃访于故人而咨度之。
其人曰:「补阙权君,著名逾纪,行为人高,言为人信,力学文,朋侪称雄,子亟拜之,足以发扬。
」对曰:「衷燕石而履玄圃,带鱼目而游涨海,只取诮耳,曷予补乎?」其人曰:「迹之勤者,情必生焉;心之恭者,礼必报焉。
况子之文,不甚鄙薄者乎?苟或勤以奉之,恭以下之,则必勖励尔行,辉耀尔能。
言为建瓴,晨发夕被,声驰而响溢,风振而草靡。
可使尺泽之鲵,奋鳞而纵海;密网之鸟,举羽而翔霄。
子之一名,何足就矣,庶为终身之遇乎?曷不举驰声之资,挈成名之基,授之权君,然后退行守常执中之道,斯可也。
」愚不敏,以为信然,是以有前日之拜。
又以为色取象恭,大贤所饫;朝造夕谒,大贤所倦。
性颇疏野,窃又不能,是以有今兹之问,仰惟览其鄙心而去就之。
洁诚斋虑,不胜至愿。
谨再拜。
◇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不敏启
古之知己者,不待来求而后施德,举能而已。
其受德者,不待成身而后拜赐,感知而已。
故不叩而响,不介而合,则其举必至,而其感亦甚。
斯道遁去,辽阔千祀,何为乎今之世哉!
若宗元者,智不能经大务、断大事,非有恢杰之才;学不能探奥义、穷章句,为腐烂之儒。
虽或力于文学,勤勤恳恳于岁时,然而未能极圣人之规矩,恢作者之闻见,劳费翰墨,徒尔拖逢掖、曳大带,游于朋齿,且有愧色,岂有能乎哉?阁下何相待之厚也。
始者自谓抱无用之文,戴不肖之容,虽振身泥尘,仰希霄,何由而能哉?遂用收视内顾,ぽ首绝望,甘以没没也。
今者果不自意,他日琐琐之著述,幸得流于衽席,接在视听,阁下乃谓可以蹈远大之途,及制作之门,决然而不疑,介然而独得,是何收采之特达,而顾念之勤备乎?且阁下知其为人何如哉?其貌之美陋,质之细大,心之贤不肖,阁下固未知也。
而一遇文字,志在济拔,斯盖古之知己者已。
故曰:古之知己者,不待来求而后施德者也。
然则亟来而求者,诚下科也。
宗元向以应博学宏词之举,会阁下辱临考第,司其升降。
当此之时,意谓运合事并,适丁厥时,其私心日以自负也。
无何,阁下以鲲鳞之势,不容尺泽,悠尔而自放,廓然而高迈,其不我知者,遂排逐而委之。
委之,诚当也。
使古之知己犹在,岂若是之求多乎哉?夫仕进之路,昔者窃闻于师矣。
太上有专达之能,乘时得君,不由乎表著之列,而取将相,行其政焉;其次有文行之美,积能累劳,不由乎举甲乙,历科第,登乎表著之列,显其名焉;又其次则曰吾未尝举甲乙也,未尝历科第也,被朝廷之位,吾何修而可以登之乎?必求举是科也,然后得而登之。
其下不能知其利,又不能务其往,则曰:举天下而好之,吾何为独不然?由是观之,有爱锥刀者,以举是科为悦者也;有争寻常者,以登乎朝廷为悦者也;有慕权贵之位者,以将相为悦者也;有乐行乎其政者,以理天下为悦者也。
然则举甲乙、历科第,固为未而已矣。
得之不加荣,丧之不加忧,苟成其名,于远大者何补焉?然而至于感知之道,则细大一矣,成败亦一矣。
故曰:其受德者,不待成身而后拜赐。
然则幸成其身者,固末节也。
盖不知来求之下者,不足以收特达之士;而不知成身之末者,不足以承贤达之遇,审矣。
伏以阁下德足以仪世,才足以辅圣,文足以当宗师之位,学足以冠儒术之首,诚为贤达之表也。
顾视下辈,岂容易而收哉?而宗元朴野昧劣,进不知退,不可以言乎德;不能植志于义,而必以文字求达,不可以言乎才;秉翰执简,败北而归,不可以言乎文;登场应对,刺缪经旨,不可以言乎学,固非特达之器也。
忖省陋质,岂容易而承之哉?叨冒大遇,秽累高鉴,喜惧交争,不克宁居。
窃感荀如实出己之德,敢希豫让国士遇我之报。
伏候门屏,敢俟招纳。
谨奉启以代投刺之礼,伏惟以知己之道终抚荐焉。
不宣。
宗元谨启。
◇上裴晋公度献唐雅诗启
宗元启:伏以周汉二宣中兴之业,歌于《大雅》,载于史官。
然而申、甫作辅,方、召专淮夷之功;魏、邴谋谟,辛、赵致罕羌之绩。
文武所注,中外莫同。
伏惟相公天授皇家,圣贤克合,谋协一德,以致太平。
入有申、甫、魏、邴之勤,出兼方、召、辛、赵之事。
东取淮右,北服恒阳,略不代出,功无与让。
故天下文士,皆愿秉笔牍,勤思虑,以赞述洪烈"一作业",阐扬大勋。
宗元虽败辱斥逐,守在蛮裔,犹欲振发枯槁,决疏潢污,罄效蚩鄙,少佐毫发。
谨撰《平淮夷雅》二篇,恐惧不敢进献,私愿彻声闻于下执事,庶宥罪戾,以明其心。
出位僭言,惶战交积,无任踊跃屏营之至。
不宣。
宗元谨启。
◇上襄阳李仆射献唐雅诗启
宗元启:昔周宣中兴,得其臣召虎,师出江汉,以平淮夷。
故其诗曰:「江汉之浒,王命召虎。
」其卒章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
」以明虎者召公之孙,克承其先也。
今天子中兴而得阁下,亦出江汉,以平淮夷,克承于先西平王,其事正类。
然而未有嗣《大雅》之说,以布天下,以施后代,岂圣唐之文雅,独后"一作愧"于周室哉?宗元身虽陷败,而其论著往往不为世屈,意者殆不可自薄自匿以坠斯时,苟有补万分之一,虽死不憾。
谨撰《平准夷雅》二篇,斋沐上献。
诚丑言淫声,不足以当金石,庶继代洪烈,稗官里人,得采而歌之,不胜愤踊之至。
轻渎威严"一作尊",战越交深。
谨启。
◇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
宗元启:始阁下为尚书郎,荐宠下辈,士之显于门闼者以十数,而某尚幼,不得与于厮役。
及阁下遭谗妒,在外十余年,又不得效薄伎于前,以希一字之褒贬。
公道之行也,阁下乃始为赞书训辞,擅文雅于朝,以宗天下。
而某又以此时去表著之位,受放逐之罚,荐仍囚锢,视日请命。
进退违背,思欲一日伏在"一作于"门下而不可得,常恐抱斯志以没,卒无以知于门下,冥冥长怀,魂魄幽愤,故敢及其能言,贡书编文,冒昧严威,以毕其志,伏惟览观焉。
幸甚幸甚。
阁下相天子,致太平,用之郊报,则天神降、地祗出;用之经邦,则百货殖、万物成;用之文教,则经术兴行;用之武事,则暴乱剪灭。
依倚而冒荣者尽去,幽隐而怀道者毕出,然后中分主忧,以临东诸侯,而天下无患。
盛德大业,光明如此,而又有周公接下之道,斯宗元所以废锢滨"一作摈"死,而犹欲致其志焉。
阁下倘以一言而扬举之,则毕命荒裔,固不恨矣。
谨以杂文十首上献。
缧囚而干丞相,大罪也。
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闻而生。
去就乖野,不胜大惧。
谨启。
◇谢李吉甫相公示手札启
宗元启:六月二十九日,衡州刺史吕温道过永州,辱示相公手札,省录狂瞽,收抚羁缧,沐以含宏之仁,忘其进越之罪。
感深益惧,喜极增悲,五情交战,不知所措。
宗元性质庸塞,行能无取,著书每成于废疾,进德且乏其馨香。
常愿操医门,掬溜兰室,良辰不与,夙志多违。
昨者踊跃残魂,奋扬蓄念,激以死灰之气,陈其弊帚之词,致之烟霄,分绝流眄。
今则垂露在手,清风入怀,华衮滥褒于赭衣,龙门俯收于坎井。
藻镜洞开,而秋毫在照;文律傍畅,而寒谷生辉。
化幽郁之志,若觌清明;换兢危之心,如承抚荐。
非常之幸,岂独此生?伏以淮海剧九天之遥,潇湘参百越之俗。
倾心积念,长悬星汉之上;流形委骨,永沦魑魅之群。
何以报恩?唯当结草。
无任喜惧感恋之至。
◇上江陵赵相公寄所著文启
宗元启:宗元往者尝侍坐于崔比部,闻其言曰:「今之为文,莫有居赵司勋右者。
」自是恒欲饰其所论著,荐之阁下,病其未就,将进且退者殆十数焉。
幸以废逐伏匿,获伸其业,类于向者,若有可观。
然又以罪恶显大,甘死荒野,不能出其固陋,以求知于阁下,则固昧昧徒生于世矣。
谨献杂文十首。
倘还以数字定其是非,使得存于世,则虽生与黄夷居,魂与魑魁游,所不辞也。
轻渎威重,伏增战惧"一作惶灼"。
谨启。
◇上严东川寄剑门铭启
宗元化惟仆射以仁厚蓄生入,以勇义平国难,而剑门用兵之士,最为天下倡首。
取其险固,为我要冲,王师得以由其门而入,彷徉布汇,遂无留滞。
是阁下立勋力,官著于万世而不已也。
宗元负罪俟命,晷刻观望,道里深远,不得悉闻当时之威声。
然而窃以累受顾念,踊跃盛德,恐身炎瘴,卒无以少报于阁下。
是以昼夜忄匈忄匈,不克自宁。
今身虽败弃,庶几其文犹或传于世,又焉知非因阁下之功烈,所以为不朽之一端也,敢默默而已乎?谨撰《剑门铭》一首,惶恐献上。
诚无以称宏大之略,亦足以发平生之心。
不胜惭惧战越之至。
◇上江陵严司空献所著文启
宗元启:优念往岁司空由尚书郎出贰太原,宗元获于天长专用候谒,优蒙叙以世旧,许造门阑。
自后司空累膺宠荣,位极分辅。
宗元得罪朝列,窜身湘南。
霄汉益高,泥尘永弃,瞻仰辽绝,陈露无由。
司空统临旧荆,控制南服,道路非远,德化所覃,是敢奋起幽沦,仰希光耀。
优惟悯怜孤贱,特赐抚存,则缧绁之辱,有望蠲除,鸣吠之能,犹希效用。
谨献杂文七首,伏惟以一字走其褒贬,终身之幸,无以加焉。
轻渎威严,伏增战越。
◇上岭南郑相公献所著文启
宗元启:伏见与当州韦使君书,猥赐存问,惊作悼惧,交动于中。
循念竟日,若无容措。
幸甚幸甚。
宗元素乏智能,复阙周慎,一自得罪,八年于今。
兢愧吊影,追咎无既,自以终身沉废,无踪自明,不意相国垂愍,特记名姓。
守突奥者,忽仰希于,白日;负泥涂者,遂自濯于清源。
快心畅目,不知所喻。
伏以圣人之道,与其进也不保其往,故敢藻饰文字,洗涤心神,致之门下,祗候严命。
伏惟收抚奖励,以成其终,谨献杂文三十六首,冒昧上黩。
无任踊跃惶恐之至。
◇上李中丞献所著文启
宗元启:宗元无异能,独好为文章,始用此以进,终用此以退。
今者畏罪悔咎,伏一匿惴栗,犹未能去之。
时时举首,长吟哀歌,舒泄幽郁,因取笔以书,纫韦而编,略成数卷。
伏念阁下以文章升大僚,统方隅,而宗元幸缘罪辜,得与编人齿于部内,不以此时露其所为,以希大君子顾视,则为陋劣而自弃也。
敢饰近文及在京师官命所草者凡三卷,合四十三篇,不敢繁故也。
傥或以为有可采者,当缮录其余,以增几席之污。
去就鄙野,伏用兢惶。
谨启。
◇上裴行立中丞撰訾家洲记启
右,伏奉处分,令撰《訾家洲事记》。
伏以境之殊尤者,必待才之绝妙以极其词。
今是亭之胜,甲于天下,而猥顾鄙陋,使之为记。
伏受严命,不敢固让,退自揣度,惕然汗流。
累奉游宴,窃观物象,涉旬模拟,不得万一。
窃伏详忖,进退若坠。
久稽篆刻,则有违慢之辜;速课空薄,又见疏芜之累。
愆期废事,尤所战栗。
谨修撰讫,上献。
退自局,不知所裁。
无任陨越惶恐之至。
◇上河阳乌尚书重允欲献文启
宗元启:伏以尚书以硕德伟才,代著勋烈。
两河定乱,三城建功,鼎彝竹帛,未足云纪。
进临汝上,控制东方,隐然长城,朝野倚赖。
宗元虽屏弃遐壤,而饱闻德声。
所恨不获亲执鞭弭,以备戎伍,夙夜踊跃,不克宁居。
伏以威棱所加,狂狡已震,莫大之绩,重复增崇。
小子久以文字进身,尝好古人事业,专当具笔札,拂缣缃,赞扬大功,垂之不朽。
瞻望霄汉,恋慕交深。
冒黩威严,伏增战越。
◇贺裴桂州启
宗元启:伏承天恩,荣加宠赠,忧惟增感,庆罔极。
某闻扬名以显,孔圣于是作经;大孝所尊,曾子以之垂训。
雨露敷泽,日月垂光,盛德果验于达人,积善必征于余庆。
天下人子,羡慕无阶。
某特承恩眷,倍百恒品。
恨以守官,不获奔走拜贺。
无任展转惶灼之至。
◇与卫淮南石琴荐启
迭石琴荐一。
右件琴荐,躬往采获,稍以珍奇,特表殊形,自然古色。
伏惟阁下禀夔、旦之至德,蕴牙、旷之元踪,人文合宫征之深,国器专瑚琏之重。
艺深攫夔,将成玉烛之调;思叶歌谣,足助薰风之化。
愿以顽璞,上奉徽音,增响亮于五弦,应铿锵于六律。
沉沦虽久,提拂未忘,傥垂不彻之恩,敢效弥坚之用。
◇答郑员外贺启李师道三代受恩,四凶负德。
圣朝含育,务在安人,不知覆载之宽弘,更纵豺狼之奸蠹。
王师一发,凶首已来,万姓称欢,四方无事。
◇答诸州贺启
李师道累代负恩,不起悛革,余孽怙乱,更肆猖狂。
王师暂劳,已致枭戮,率土欢忭,庆贺难胜。
太平之功,自此而毕。
◇上广州赵宗儒尚书陈情启
某启:某天罚深重,余息苟存,沉窜俟罪,朝不图夕,伏谒无路,不任荒恋之诚。
伏念宗元初授御史之日,尚书与杜司空先赐临顾,光耀里闾,下情至今尚增惶惕。
顷以党与进退,投窜零陵,囚系所迫,不得归奉松贾。
哀荒穷毒,人理所极,亲故遗忘,况于他人。
朝夕之急,饣粥难继,宗祀所重,不敢死亡,偷视累息,已逾岁月。
伏以尚书德量宏纳,义风远扬,收抚之恩,始于枯朽,敢以余喘,上累深仁。
伏惟恻然见哀,使得存济,荒恳,叩颡南望。
窃以动心于无情之地,施惠于不报之人,古烈尚难,况在今日?而率然干冒,决不自疑者,盖以闻风之日久,向德之诚至,振高义于流俗之外,合大度于古人之中,独有望于阁下而已,非敢以寻常祈向之礼,当大贤匍匐之仁。
夙夜忖度,果于自卜,方在困辱,不敢多言。
伏纸惶恐,不胜战越。
谨启。
◇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某启:某愚陋狂简,不知周防,先于夷途,陷在大罪,伏匿岭下,于今七年。
追念往愆,寒心飞魄,幸蒙在宥,得自循省。
岂敢彻闻于廊庙之上,见志于樽俎之际,以求必于万一者哉!相公以含宏光大之德,广博渊泉之量,不遗垢污,先赐荣示。
捧读流涕,以惧以悲,屏营舞跃,不敢宁处。
是将收孟明于三败,责曹沫于一举。
俾折胁膑脚之伦,得自拂饰,以期效命于鞭策之下,此诚大君子并容广览、弃瑕录用之道也。
自顾孱钝,无以克堪,祗受大赐,岂任负戴?精诚之至,炯然如日。
拜伏无路,不胜惶惕。
轻冒威重,战汗交深。
◇谢襄阳李夷简尚书委曲抚问启某启:当州员外司马李幼清传示尚书委曲,特赐记忆,过蒙存问。
奉读喜惧,浪然涕流,庆幸之深,出自望外。
伏惟尚书鹗立朝端,风行天下,入统邦宪,出分主忧,控此上游,式是南服。
凡海内奔走之士,思欲修容于辕门之外,踢履于油幢之前,譬之涉蓬瀛,登昆阆,不可得而进也。
某负罪沦伏,声销迹灭,固世俗之所弃,亲友之所遗,敢希大贤,曲见存念。
是以展转欷,昼咏宵兴,愿为厮役,以报恩遇。
瞻仰霄汉,邈然无由。
网罗未解,纵羽翼而何施?囊槛方坚,虽虎豹其焉往?不任踊跃恳恋之至。
谨奉启起居,轻渎威严,倍增战越。
◇贺赵江陵宗儒辟符载启
某启:伏闻以武都符载为记室,天下立志之士,杂然相顾,继以叹息,知为善者得其归向,流言者有所间执。
直道之所行,义风之所扬,堂堂焉实在荆山之南矣。
幸甚幸甚!伏以符君之艺术志气,为时闻人,才位未会,盘桓固久,中间因缘,陷在危邦,与时偃仰,不废其道,而为见忌嫉者横致唇吻。
房给事以高节特立,明之于朝;王吏部以清议自任,辨之于外。
然犹小人浮议,困在交戟。
凡诸侯之欲得符君者,域联壤接,而惑于腾沸,环视相让,莫敢先举。
及受署之日,则皆开口垂臂,怅望悼悔,譬之求珠于海,而径寸先得,则众皆怏然罢去,知奇宝之有所归也。
呜呼!巧言难明,下流多讪,自非大君子出世之气,则何望焉!瞻望清风,若在天外。
无任感激欣跃之至。
轻黩陈贺,不胜战越。
不宣。
谨启。
◇与邕州李域中丞论陆卓启
某启:伏以至公之道,施恩而不求报,奖善而不为功,所以振宣幽光,激励颓俗,诚大君子所蓄积也。
窃见故招讨判官试右卫胄曹参军陆卓,生禀清操,长于吏理,累仕所至,必有休声,再举府曹,绩用茂著。
顷以狂贼李元庆劫去留后,擅树囚徒,构灾扇祸,期在旦夕,一夫见刃,莫为己用。
而卓以此时,特立不惧,终剪强暴,以宁师人。
既而不幸,婴疾物故,不获一日趋事,以受其职,有功未报,有善未录。
伏承阁下言论之余,每所嗟异,优给家属,恩礼特殊,行道之人,皆所钦伏。
傥录其事迹,奏一赠官,便怀愤之魂知感恩于地下,秉志之士思受命于门庭。
足以劝奖三军,岂止光荣一族!伏惟不弃狂瞽,特赐裁量。
幸甚幸甚!某与卓未尝相识,敢率愚直,以期至公。
轻黩威严,伏增战悚。
谨启。
◇谢李中丞安抚崔简戚属启
某启:伏见四月六日敕,刺史崔简以前任赃罪,决一百,长流州。
伏奉去月二十三日牒,崔简家口牒州安存,并借官宅什器,差人与驱使。
伏惟中丞以直清去败政,以恻隐抚穷人。
罪迹暴著,则案之以至公;家属流离,则施之以大惠。
各由其道,咸适于中。
威怀并行,仁义齐正。
绳愆纠缪,列郡肃澄清之风;匡困资无,阖境知噢咻之德。
凡在巡属,庆惧交深。
伏见崔简儿女十人,皆柳氏所出,简之所犯,首末知之。
盖以风毒所加,渐成狂易,不知畏法,坐自抵刑。
名为赃贿,卒无储蓄,得罪之日,百口熬然,叫号羸顿,不知所赴。
傥非至仁厚德,深加悯恤,则流散转死,期在须臾。
某幸被缧囚,久沐恩造,至于骨肉,又荷哀矜,循念始终,感惧无地。
谨勒祗承人沈澹奉启陈谢,下情轻黩。
◇上湖南李中丞干廪食启
某启:某尝读列子书,有言于郑子阳者,则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
居君之地而穷,若不好士使之然乎?」子阳于是以君命输粟于列子,列子不受。
固尝高其志。
又读孟子书,言诸侯之于士曰:使之穷于吾地则之,之亦可受也。
又怪孟子以希圣之才,命代而出,不卓然自异,以洁白其德,取食于诸侯,不以为非。
断而言之,则列子独任"一作往"之士,唯己一毛之为爱,故遁以自免;孟子兼爱之士,唯利万物之为谋,故当而不辞。
今宗元处则无列子之道,出则无孟子之谋,穷则去让而自求,至则捧受而无惭,斯固为贪氵苟冒人矣。
董生曰:「明明求财利,唯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
」是皆诟耻之大者,而无所避之,何也?以为士则黜辱,为农则斥远,无伎不可以为工,无赀不可以为商。
抱大罪,处穷徼,以当恶岁而无廪食,又不自列于阁下,则非所以待君子之意也。
伏惟览子阳孟子之说,以垂德惠,无使惶惶然控于他邦,重为董生所笑,则缧囚之幸大矣。
谨启。
◇上桂州李中丞荐卢遵启
凡士之当显宠贵剧,则其受赐于人也无德心焉。
何也?彼将曰:吾势能得之。
是其所出者大,而其报也必细。
居穷厄困辱,则感慨捧戴,万万有加焉。
是其所出者小,而其报也必巨,审矣。
故凡明智之君子,务其巨以遗其细,则功业光乎当时,声名流乎无穷,其所以激之于中者异也。
若宗元者,可谓穷厄困辱者矣。
世皆背去,憔悴旷野,独赖大君子以明智垂仁,问讯如平生,光耀囚锢,若被文绣。
呜呼!世之知止足者鲜矣。
既受厚遇,则又有不已之求,以黩阁下之严威,然而亦欲出其感慨捧戴而效其巨者。
伏惟阁下留意裁择,幸甚幸甚。
伏以外族积德儒厚,以为家风。
周、齐之间,兄弟三人,咸为帝者师,孝仁之誉,高于他们。
伯舅叔仲,咸以孝德通于鬼神,为文士所纪述。
相国彭城公尝号于天下,名其孝以求其类,则其后咸宜硕大光宠,以充神明之心。
今乃凋丧沦落,莫有达者,岂与善之道无可取耶?独内弟卢遵,其行类诸父,静专温雅,好礼而信,饰以文墨,达于政事。
今所以闻于阁下者,无怍于心,无愧于色焉。
以宗元弃逐枯槁,故不求远仕、务显名,而又难乎其进也。
窃高阁下之举贤容众,故愿委心焉。
则施泽于遵,过于厚赐小人也远矣。
以今日之形势,而不废其言,使遵也有籍名于天官,获禄食以奉养,用成其志,一举而有知恩之士二焉,可不务其巨者乎?伏惟试详择焉,言而无实,罪也。
其敢逃大谴?进退恐惧,不知所裁。
不宣。
谨启。